交通管理就业方向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交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交通管理就业方向

交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1

有的拥有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以同一专业名称招生,但在经过一段基础学习后,会选择具体的方向深入学习:有的拥有多个不同专业方向的专业在招生时就以“( )”标注其具体方向,从一进校就专门针对具体方向而开设相应课程。在本文中,笔者将根据院校特色而设定了某些专业方向的专业梳理出来,以供参考。

目前我国的大学都朝着综合型发展,但追根溯源,不难发现每所院校会在某些学科、专业有较强的优势,如财经类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外国语院校的英语、小语种专业等。在走向综合型的过程中,拥有某些学科优势的一些院校所开设的专业也与学校的特色联系起来,成为普通中的与众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方向: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体育管理方向、城市管理方向、教育管理方向、招标采购方向等

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建立起来,但如何对其完善及进行有效管理,在我国却长期处于空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诞生于社会急需拥有管理公共事业人才的背景之下。从在部分院校试行到目前开设该专业院校达到上百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十余年时间逐渐发展起来。

在较多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中,并未细分专业方向,而主要是进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主要课程也较多为一些系统性的课程,如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学原理、公共关系学、管理伦理学、公共政策与分析等。但由于公共事业管理所覆盖的范围,先天性地针对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领域,因此一些高校根据本校特色而设定了不同的方向。

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成都医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为卫生事业管理,培养在卫生行政、医药卫生事业及社会医疗保险等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不管是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医学类相关课程,还是面向医药卫生事业的实践活动,都突显了本专业浓浓的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相近的还有南方医科大学的医院管理方向和江西中医学院开设的卫生法学方向。

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则将公共事业管理的方向定位于体育管理,除了在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公共管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之上增加职业体育管理、健身娱乐管理等相关课程能体现其特色外,就业方向也转向了各级政府体育部门、社会体育组织。

拥有建筑特色的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专攻招标采购方向。作为全国第一个设置“招标采购方向”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这也离不开建筑行业的需要。因此,到从事招标投标活动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招投标业务管理工作、到招标机构从事招标工作、到建设与房地产企业从事工程招投标工作、到政府部门从事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到工程咨询机构从事招投标工作就是该方向的就业前景。

而以我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的防灾科技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为应急管理,结合预防灾害发生,培养具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应急指挥辅助决策能力和一定的灾害风险管理、防灾规划组织能力的专业人才,故而专业课程也就多了灾害学原理、应急管理概论、灾害经济学、灾害风险管理、灾害经济损失评估、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与应用等。

除了以上详细介绍的各个方向外,陕西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为教育管理方向、西南政法大学为城市管理方向、淮南师范学院为会展策划与管理方向等。

相信看了这些介绍,你眼中的公共事业管理再也不是那个大而空的理论专业,而是行业针对性极强的专业吧!

交通运输

专业方向:汽车运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民航信息工程、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机场运行与管理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一千多年前,身在西安的妃子想吃到千里之外岭南之地的新鲜荔枝,要千里马日夜奔徙才有可能。现在,早上从岭南各地树上摘下的新鲜荔枝,下午就能到达我国东南西边的任何地区的超市、水果铺。同样,要参加在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许多应试子弟提前一年,或者半年就需要出发,而如今从最南的海南到最北的黑龙江也不过短短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说,交通运输的发达不仅让物品在异地之间的便捷交换成为可能,也让人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发生空间位移。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的就是能运用统筹学、管理学、交通运输组织学等方法,具有运用运输技术设备,合理组织运输生产以获得最佳社会与经济效益基本能力的人才。一般来讲,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等。所以开设交通运输管理专业的大学也因院校特色而注重培养在某一类型运输领域从业的人员。

长安大学交通运输管理专业分为汽车运用工程和交通安全工程两个方向,主要为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部门和大中型运输企业、运输主导型物流企业、城市公交企业及相关单位培养高层次的运输管理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将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能,熟悉交通运输行政管理、运输企业管理、运输技术及运输实务,训练管理工程师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和从事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毕业后学子的就业领域主要是公路运输。同样以公路交通为侧重方向的还有山西农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

以航空航天为特色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开设的交通运输专业则集中于航空领域,开设民航信息工程、空中交通管理与签派、民航机务工程、民航电子电气工程、机场运行与管理等方向。中国民航大学设有空中交通管理、公司运行管理、机场运行管理方向,开设航行系统工程、系统分析及控制、交通安全工程、空气动力学、航空气象、航空运输的组织与管理、飞机系统、领航与导航、通信与监视技术、交通运输专业英语等课程,就业领域为民航各地区空管局、空管分局(站)、航空公司和机场等地。

有着“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和“东方康奈尔”之称,在铁路学科有着较强实力的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则把专业方向分为铁路运输、城市轨道交通两个方向。通过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与枢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等课程的学习,铁路运输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面向铁路局或公司、设计研究院、大型工矿企业、教育院校等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就业;城市轨道交通方向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交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城市轨道交通设计单位、地铁公司、教育院校等企事业单位就业。

新闻学

专业方向:财经新闻方向、经济新闻方向、法制新闻方向、国际新闻方向、体育新闻方向等

每个十七八岁的青年都有一颗不安分的心,如果说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让我们对外面的世界还带着一丝浪漫的情绪,那么通过电视镜头和报纸文字传递给我们的则是一个更真实的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经济浪潮此起彼伏、社会百态冷暖人生……新闻学专业培养的就是走进这第一现场,用自己眼睛,用自己的笔传递出天下事的人才。

新闻是一个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的专业,从它的专业课程设置可见不一般。新闻学的主要课程包括理论与实务两类。理论主要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中外新闻史等,通过记忆和理解就能转化为自己所得;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摄影、新闻编辑等,这些则要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才能日有所长。记得大学的时候,同宿舍的同学订阅了《南方周末》等深度周刊,也订阅了一些都市类报纸,通过阅读其中的文章,锻炼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同时,还常常以这些报纸的新闻进行评论,锻炼自己的新闻采写能力。另外,到微机室练习排版,扛着摄像机、相机在校园转悠,到摄影实验室冲洗照片等,都是新闻专业学子日常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学习新闻,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而且可以说是很重要的部分之一。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台是新闻学子锻炼自己最方便的平台,能通过实地采访、策划等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运用能力。但不要仅限于校园媒体,校园媒体的运作方式与社会媒体还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校期间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到社会媒体真正体验一把“记者瘾”。

交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2

小贴士

交通运输类专业包括交通工程专业和交通运输专业。目前,大多数院校采用前两年大类培养,后两年进入专业阶段学习的培养模式。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交通运输系统规划、运输运营组织与管理、交通运输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铁路运输、物流运输、港口运输某一专业方向的专门技术。毕业生就业范围涉及铁路、公路、水运政府管理部门,运输企业营运组织部门,现代物流企业,交通运输规划、设计与研究院所。

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道路本文由收集整理交通规划、交通工程设计、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工程经济等专业基础知识,并熟悉公路交通工程、轨道交通工程、城市交通工程某一工程领域专门技术。毕业后,学生就业面向铁路、公路行业和城市交通领域。从工作技术性质看,可从事交通系统规划、工程设施设计与建设、基础设施运营阶段的维护与管理,道路交通行政管理,公安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从就业的单位性质看,可以在交通规划设计院(所)、科研院(所)、政府交通管理等部门就业

一句话概括,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营“建设”,交通运输专业的学生主要应对运输道路以及与运输相关的各种问题以及现象。

交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3

关键词:中国民航交通运输;高等教育;改革

1民航交通运输高等教育改革举措

1.1完善入学体制

空管和运控专业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素质层面的要求很高,利用综合测试和高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选拔,主要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对飞行员的选拔形式进行模仿,针对空管和运控的人员实施严格的身体检查,根据民航标准要求执行检查。随后对人员实施职业倾向和专业能力测试,对空管学生进行空间想象力、心理素质和逻辑推理等进行测试。第二,针对于没有参加测试的学生,可以利用高考、研考等形式录取成交通运输行业的大专、本科或者硕士生,注重交通运输理论知识的学习。

1.2重构交通运输教育体系

交通运输的普通教育和空管管控职业教育是分开的,主要措施有,第一,中专属于职业教育的内容,其作用在于提升员工的心智,十分适合偏远的新建起来的机场和部分小航站的航务助理人员的组织和培训,十分出色的人员可以选成管制人员的后备军,因此需要有限度的对中专航务教育进行恢复。第二,大专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主要适应的地方在中小机场快速且低成本的对空管和运控人员进行培养;第三,就目前的空管教育结构来看,本科阶段的空管教育主要分成以下几部分,空中交通管理部分,运行控制的专业教育,交通运输专业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第四,需要争取正式的设立空管、运控工程硕士专业,还需将教育定位在民航高等职业研究生的教育领域,实施空中交通的管理和民航运行控制的工程硕士,和交通运输实施的分工培养的形式。第五,就博士层次来看,暂时还没有看出国家中纯职业教育的需求,分析是否有研究的必要性。第六,专升本的自考好像是目前十分火热的空中交通管理文凭和就业资格的获取类型,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作用显著,但其会受到交通运输专业普通教育的局限。第七,需要加快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按照具体的培养方向来修订教材。

1.3空管随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

空管/运控的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将市场作为具体的引导,将职业的显示需求作为目标,将目标放在民航生产线上,对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由此创立其创新型且实用性强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职业学历教育和普通的学历教育之间存在很大不同,其可以利用高等教育的方向调整的机会来建立起空管随控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由此将产业和学生专业、未来就业等联系起来;第二,采取订单形式的培养方式,为很多用人单位提供实际的解决问题方式,同时还可以考虑对德国著名的二元制方案进行借鉴,在企业不同的基地中增添实际训练的过程,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共同管理,即表现出一种“工学交替”的情况。分析订单式培养的形式,其主要涵盖的内容是学前订单和学中订单两种形式,根据具体的岗位需求来重新设置针对性的动态新课程。第三,对工程硕士企业导师的教学模式进行模仿;第四,空管和运控都是将基础的飞行当做是基础内容,过去缺少了必要的培训,对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事业发展的阻碍很大。自从新型的职业教育体系建立之后,需要将飞行训练纳入到空管随控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实际课程当中,作为必修课的重要部分,早点实现和国际之间的接轨,对飞行训练进行强化。第五,民航交通运输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其他类型的大众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差异性很大,属于一种十分精英化的教育。

1.4空管随控高等职业教育其他措施

民航交通运输高等教育和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差异性很大,其中民航、教育的主管部门需要要按照具体的法律规定在行政许可的范围内针对不同院校的空管和运控等职业教育等实施具体的准入制度和审核制度。

1.5空管随控

分析职业教育和交通运输之间的区别,分析联系空管高等学历教育和交通运输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共同点体现在以下几点,两者的服务对象都是社会,主要关注人员的升华和能力提升。分析二者的主要区别可知,第一,二者的差异性体现在价值取向上,前者主要关注劳动者在社会分工中的写作能力,分析个人发展的实际能力,后者主要目标是关注人这种高级生物的价值体现和自然界的和谐性。第二,两者的教育目标出现差异,前者十分关注个体在民航企业中的发展状况,后者注重人们身心结构的改善,提升整个行业和民族的素养。第三,二者的教育方式出现差异,前者十分关注现实层面的发展程度,后者十分注重对人才的研究和启发,由此会倾向于十分理想化且全面的人才培养模式。第四,差异性体现在教育内容上,前者十分关注实用性,注重操作方式和操作过程,后者十分注重理论性的研究,以上两种教育主要针对民航对于人才的需求来实行员工培训的分工,还可以采取不分班灵活穿插教学的方式。

2展望

我国民航持续性发展的主要高校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其发展势头迅猛,在内部启动了优化教学的方式,对基础性课程实施了调整,对交通运输专业的学习进行改革,未来的发展会朝向利用新体系交通运输的专业教育管控员身体更强壮,理论知识更强,职业信念和自豪感提升,将成为十分出色的空中管理者,成为航空企业运行的完美控制者。

作者:刘忠超 单位: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广西分局

参考文献:

交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伴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成就辈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出行质量和范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不断凸现,社会对交通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我国100余所高校设有交通工程本科专业,50多所学校培养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而这一发展是在短短的10年时间增加了80%,这种跨越式的发展,一方面体现出交通工程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现有该专业人才的短缺,促使该专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人才市场要求也对各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交通科学的需要,培养“厚基础、宽专业、高素质、强能力”的宽口径现代交通人才。我们需要本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精神,建立适应发展要求的交通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要求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广、基础知识扎实、面向市场经济和工程实际,迅速适应社会需求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1专业培养目标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建立于2001年,经过七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为积极主动地适应人才培养直接面向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真正从大交通上拓宽专业面,提高学生知识面和就业面。我们在分析当代交通科学的特点和趋势基础上,经过广泛的社会需求调研,结合我校的特点和专业优势,确定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在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部门、城市规划部门、交通运营与管理技术部门、交通景观设计、物流管理或相关研究部门,从事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设施设计与施工、交通管理与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专业定位

交通工程学科是研究交通工具在空间移动的特性和规律的学科,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综合叉学科,除了基本的交通理论外,还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信息技术、电子学等多学科知识。从研究目标上有交通管理、交通安全、交通规划、交通设施设计等。可见,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为了办出我校交通工程专业的特色,考虑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切实做好专业定位。我校的交通工程专业是依托交通土建学科发展和建设的,为发挥我校土木工程的优势,经过全方位的调研,确定了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定位:以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以交通土建为专业背景,突出放在道路交通设施规划设计之上。同时,考虑到我校2004年制定各个专业培养计划时要求“注重各学科交叉,淡化专业,强调专业的特色”的方针,结合我校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突出优势,在对交通工程专业定位上充分考虑环境与道路及交通特性的关系,增设了交通环境等相关课程和课程设计,将交通设计同交通景观相结合,改变了以往只注重路内治理,忽略环境对行车特性的影响。

3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和城市交通结构的速变,要求交通人才培养工作者应顺应时展,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制定切实可行,立竿见影的改革措施和方法,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基本目标。为此,应从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必须进行调整。

3.1制定新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1)体现本科教育重个性、强能力的思路。2)适应现代交通发展的人才市场需要,培养高质量人才,根据各高校自身特点,应有不同侧重点,不能盲目跟从。3)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走多学科联合培养道路。4)突出自我特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3.2教学理念调整依据现代交通科学的特点和社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按照“大交通”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为强调实践与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理念的主导思想。在教学中提倡教师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革,大胆引进实践环节。同时,注重课堂以外的训练,利用网络资源和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每门专业课,结合专业实验室,开设相关实验,制定合理的实验大纲;对与培养方向密切相关的课程要求教室在规定课程学时内增加实验学时,要求教师尽量将科研项目的思路融入课堂教学。在本科四年级增设“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增强学生对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综合应用能力。

3.3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了体现交通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在研究国内本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不断进行交通工程本科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3.3.1构建课程平台,实施宽口径教学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形成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组成的三级课程结构,共享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加强专业课程之间的互通性。为适应“厚基础、宽口径”的要求,我们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等力学课程引入专业基础课程,加强了学生的力学基础,以利于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科研的需要。

3.3.2以课程平台为依托,改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为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在学校教学改革的框架下,以课程平台为依托,改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模式。1)科研结合教学。鼓励教师将所进行的科研活动直接引入课题教学范围,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让学有余力的高年级优秀本科生直接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由本学科资深教授给本科生开设《交通工程案例分析》必修课,将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实施方法传授给学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的兴趣。2)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创新能力的培养。交通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将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培养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为此,我们增加了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交通环境等课程的实验学时,让学生充分利用我们已有的交通模拟实验室和交通控制实验室,熟悉仪器的使用,加深对理论更加直观的理解。同时,我们增加了土木工程测量、道路勘测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实地实习,增加实践经验。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创新。多媒体教学要避免将教材内容全部写入课件,应以纲要、提示、工程案例、代表的图片、视屏等为骨架。4)结合交通工程新领域,进行课程创新。交通工程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交通系统(IT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诱导系统(RS)等学科技术逐渐渗透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畴。为此,在原有的C语言、CAD、交通仿真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photoshop等课程,以提高学生素质,增强能力。5)结合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体现专业特色。结合我校的特色和学科优势,为了办出学科特色,通过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我们增加了道路景观设计和安全设施检测课程。

4专业建设

4.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水平。而我校的交通工程专业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师资队伍整体比较年轻,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选派年轻教师到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将其研究方向和专业建设目标联系起来,实施培养过程实时跟踪,促进了学科队伍的发展,也加强了和同行的交流。同时,我们邀请同其他高校、企业知名教授为我校的兼职教授。

4.2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为了搞好专业建设,积极组织师生参加行业学术活动,加强和同行的交流合作。同时,我专业定期举办“交通人”学术沙龙,邀请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交通研究的前沿问题,扩大了学生视野,加强了交流与合作。

交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5

关键词:交通协管员;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141-03

引言

交通协管员是公安机关开展交通管理工作的辅助力量,极大地缓解了交管部门警力不足的压力,同时交通协管员的工作也有很强的特殊性,表现在薪酬福利等待遇偏低,考核奖惩约束机制不健全等方面。收入水平不高、工作不稳定,导致“一旦另有就业机会就马上辞职”的现象经常发生。尽管想做这份工作的人还很多,但是要想留住一批责任心强、有所作为的协管员已比较困难。对交通协管员问题的研究,目前大多集中在交通协管员制度方面和交通管理业务工作方面,如协管员的选拔和培训[1]、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协管员队伍管理[2]、交通管理能力[3]等。

20世纪末管理学家开始关注“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认为员工的快乐、员工受到的尊重、员工的生活质量,这些都会影响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和认同,行为主义和行为科学管理也支持了这一观点。而工作满意度最能反映“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从而帮助组织实现组织目标。对交通协管员这个群体来说,目前的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怎样?在强调提高行政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研究这个问题,对及时掌握协管员流动意向、预防大规模离职现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是:首先设置研究的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最后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的指标体系是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对交通协管员的访谈来确定各级指标的。一级指标分成三大部分:一是交通协管员个人基本信息部分。交通协管员是指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组建、当地公安机关交警部门负责管理,协助交通民警从事日常交通管理勤务工作的警务辅助人员。按照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岗位类别和协管工作年限设置二级指标。二是交通协管员的工作满意度。这里测量的是交通协管员对其工作特征的认知和评价,是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根据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Paul・Specter[4]的观点,本研究在满意度这一项一级指标下设四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工作本身(含工作回报)、情感支持、工作负荷、职业前景,四个二级指标共20个问题。三是离职倾向程度调查。这是经历了“不满意”之后产生的退缩或辞职念头。此指标下共5个问题。对工作满意度的测量,本文采用“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不确定/没感觉、满意、非常满意”五个等级,并分别赋值1、2、3、4、5。

问卷的样本来自经济特区B,该市各交警大队的交通协管员主要来源有:市辖区区委区政府划出专项资金公开招聘的;交警大队与保安公司合作,由保安公司派遣的;交警大队自行聘用的交通协管员。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64份,筛去了无效问卷后,最终的有效问卷是220份。从样本构成来看,男性占77%,女性占23%;年龄分布方面,30岁以下的占57%、31―40岁的占40%、41―50岁的占3%;受教育程度方面,初中及以下的占25%、高中(中专)的占34%、大专(高职)的占23%、大学的占13%;岗位类别方面,道路执勤的占50%、事故处理的占5%、车驾管业务的占38%、文秘宣传的占7%。

一、交通协管员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频率分析

(一)交通协管员工作满意度频数分析

对交通协管员工作满意度的频数分析,是为了把握我们的研究对象对工作整体的感受、态度和评价。按照前述工作本身(含工作回报)、情感支持、工作负荷、职业前景这四个二级指标对交通协管员的态度测量和频数统计,如表1所示:

1.表1显示,42.4%的协管员对目前工作的整体状况感到满意,有25.5%的协管员对目前工作不满意,同时有32.1%的协管员不能确定是否满意或对现状没有明显感觉。其中,非常不满意工作的只是少数(4.9%),也许能够说明协管员的工作比起其他工作还是存在稳定性和保障性的,也让近半数的交通协管员对目前的工作基本满意。但我们注意到三分之一(32.1%)的协管员是不清楚是否满意的,这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交通协管员辅助交通管理工作存在一定问题。

2.满意度最高的是对职业前景的满意程度,达到49.1%;不满意程度最低的是对工作本身(含工作回报),占20%。这点与我们的研究假设有出入,对警辅人员的职业前景,我们假定为因为不占编制、不纳入公务员管理体制、没有晋升途径和晋升机制所以会有比较低的满意度,而调查的数据显示相对另外三个指标职业前景这一块却满意程度最高。同时对工作本身(含工作回报)这一项指标,满意度为44.1%,但我们要看到其不确定性最高,达到35.9%。

本文还根据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的计算方式和前述赋值计算出了工作满意度四个二级指标的得分(表2),用于对比每项指标的满意度会更加清晰。

3.结合表1和表2可知,交通协管员的工作满意度四个二级指标的排序是:对职业前景对工作本身对工作负荷对情感支持,其百分比依次是49.1%、44.1%、41.5%、35%,按照非常满意为5分,非常不满意为1分的赋值,计算出的得分依次为3.42、3.35、3.31、3.01。四个指标的排序反映了协管员工作满意度的结构状况。

4.表2中列出了工作满意度下的三级指标,需要注意的地方是:(1)工作本身这一指标中,各项分布比较均匀,其中岗位待遇是满意度比较高的,工作状态也以感觉良好和状态一般为主。(2)情感支持这一级指标中我们看到出现了整个工作满意度一级指标中的最低分,分别是:对单位整个团队合作的评价(2.79)、交通协管员工作是否能得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2.88)、与同事关系融洽程度(2.95)。在工作中,协管员与上级领导、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影响着协管员自身工作状态,所以这一点必须引起重视。(3)职业前景指标中,相对前景得分3.75,这里是“与协管员的同学或同龄朋友相比”,我们结合第一部分人口统计学指标来看,一方面是同学,我们的样本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占82%,另一方面是同龄人,样本中30岁以下占57%、40岁以下占97%,也许是这些因素影响了这一阶层的判断,对于是否真的能够达到自我实现的层次和实现职业发展,本文保留之前的研究假设。

(二)离职倾向分析

在切实了解B市交通协管员工作满意度的现状、了解交通协管员在几个维度上的满意和不满意程度后,我们需要了解离职相关问题,包括对现所在队伍的认同感、是否考虑过离职、考虑离职的主要原因。

1.在问题“您对交警部门和交通协管员队伍的认同感”中(表3),认为“一般认同”“比较认同”的所占比重较大,达94.6%,认为“不认同”的占2.7%,“非常不认同”的为0%。协管员对自己所在工作单位的自我认同感、归属感不强烈,但非常不认同的0比重也能解释为什么他们仍能选择留在队伍中,同时交警部门内部的交通协管员组织文化缺失,所应有的内部和谐氛围不足是需要重视的问题。

2.在离职念头方面(表4),大部分在职交通协管员有考虑过离职(90.91%)。调查显示6.82%的人一直考虑离职,这部分人处于随时可能离职的状态,因自身原因或对单位、对团队各方面的不满意而离职意愿比较坚定。从频率分布来看,协管员队伍内部的稳定性不足、人员流动性大。部分协管员选择该职业的原因是将协管员工作作为临时跳板,在寻找到了合适的其他就业机会后便离职,进而转向另一职业。

3.在离职倾向这级指标下,还包括以下问题:在有离职倾向人群中,“离职原因”主要集中在:缺乏个人发展机会、待遇与福利不合意、工作环境较差三项,选择这三项的人数分别为23.5%、24.3%、12.1%。在“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提高工资待遇”是被选最多的一项,占28.8%;另外,“受到足够的重视与尊重”和“拥有良好的个人发展机会”所占比重较大,分别达17.4%、15.2%。

二、基本结论、建议和不足

本文通过对B市的交通协管员数据样本分析得到以下基本结论和建议:

第一,超过四成的交通协管员对目前工作的整体状况感到满意,其工作满意度四个二级指标的排序是:对职业前景对工作本身对工作负荷对情感支持,由此我们看到令B市交通协管员最不满意的因素是缺乏团队合作、缺乏亲朋支持。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理论的角度来理解,这些属于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双因素理论中的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指造成员工不满的因素,保健因素一旦不能得到满足,则易使员工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引起罢工等对抗行为。因此,在做好交通管理工作的同时关心并尽可能地满通协管员的保健因素,对于消除协管员工作上的不满意、减少离职念头应该能起显著作用。

第二,在离职倾向的四个问题上,超过七成的交通协管员有一定的离职倾向(偶尔想、有时想),一直有离开念头的协管员比例为6.82%。这表明协管员对于在未来一年中是否要放弃现在所从事辅助工作还是比较犹豫,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交通协管员对得到新的工作机会没有把握,或者说B市交通协管员工作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综合数据分析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杭州市交通协管员工作满意度一般,并且有较强的离职倾向。

第三,根据上述分析,我们结合弗罗姆(Victor H.Vroom)的激励理论,激发力量的大小,取决于目标价值(V效价)和期望概率(E期望值)的乘积,用公式表示就是:M=V*E。我们看到离职倾向这级指标下,交通协管员面对的现实是薪酬水平低以及缺乏个人发展机会,根据M=V*E,薪酬水平固定且个人没有发展机会的情况下,交通协管员无任何“期望”可谈,在这种几乎零激励的工作状态下,自然没有工作的动力(M),离职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选择。

第四,交通协管员队伍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辅助力量,辅助警力力量作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支队伍的存在方式以及运行模式可以改变,但其重要的协管作用不会轻易消失。所以笔者认为今后我们努力的重点不是放在消除交通协管员等辅警力量上,而应关注和探索推动交通协管员等辅助力量向职业化、社会化、规范化、组织化、法治化方向发展的问题。根据管理学原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理论,我们可适当提升薪酬水平,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改善其工作环境,确保其工作安全,同时重视培训、适当增加晋升机会。

第五,交通协管员工作满意度和交通协管员离职倾向的调查,是服务于协管员队伍管理的有效调研工具。本文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让被调查者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并通过现有文献成果和专家意见等加以补充,希望能为管理者提供一个研究交通协管员队伍的调查工具和分析方法。在取得预期研究效果的同时,本次调查的不足存在于我们地域的局限性,范围还不够广,分析深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拓宽研究样本覆盖的范围和来源,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对离职倾向下的二级指标,还需要进一步梳理,使其具体化、多样化。

参考文献:

[1]佘玉春,傅泉福.我国辅警准入机制的构建[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1).

[2]汤三红.交通协管员问题及其制度分析[J].行政与法,2009(1).

[3]曾艳,郭素萍,洪亮,李路军,乐瑶.交通协管员的交通管理能力调查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市为例[J].老区建设,2014(6).

交通管理就业方向范文6

与此同时,在一年一度的高考中,与汽车相关的专业也日渐升温,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成为与汽车行业接触最亲密的专业。

汽车服务工程

亲密指数:

汽车服务工程2003年才在武汉理工大学本科专业目录中首次出现。但该专业的成长速度却异常快捷,短短几年,便在全国各类高校遍地开花,成为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

顾名思义,该专业的设立就是为汽车服务,所学内容都围绕着“汽车”二字,学生不仅要掌握对各类汽车的诊断、检测与维修技术,而且要学汽车营销、评估、经营和管理等技能。作为一门应用性和服务性很强的专业,其基本特点可以用“起步晚、发展快、应用广、需求大”来概括。

汽车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尤其是销售及售后服务,非常需要专业人才来维护。汽车的市场营销、保险理赔、信息咨询、车辆评估、运输经营、企业管理和检测设备设计,都是该专业的“势力范围”。

目前,我国的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但售后服务却与国际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汽车售后服务市场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涉及汽车售后市场的汽车企业业务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贸易、汽车保险与理赔等内容的企业市场行为越来越多,也急需大量懂得汽车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但是目前的人员素质远远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最近几年由于汽车类的中职和高职专业毕业生进入市场,这一状况有所改观,但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仍然供不应求。

院校推荐

“211工程”院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吉林大学等。

一般院校:燕山大学、江苏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常州工学院、江汉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华大学、长春大学、辽宁工学院等。

报考提示

许多职业技术学院也开设了汽车服务类专业。本科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研发和管理能力,高职专业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维修能力。

车辆工程

亲密指数:

车辆工程专业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鼻祖”专业,它最早的名称就叫“汽车工程”。

作为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车辆工程专业涉及技术面非常广。除了支持汽车成型的材料技术、支持汽车动力系统的机械技术外,电子、计算机、通讯、遥感等新技术也在其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专业课学习方面,大一大二往往学习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数学、力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汽车结构、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发动机原理、现代汽车技术、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电控技术等专业知识;从大三开始,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将系统学习汽车制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内燃机原理与设计、汽车电子学等专业课程。当然,除了这些“硬性”课程,还可以选修汽车贸易、汽车营销、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学等“软性”课程。

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和国民生活质量的跃升对车辆工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对掌握车辆工业理论和技术的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汽车、新型汽车设计开发人才的供不应求。车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既可在机车车辆、地铁及轻轨车辆、汽车的设计制造部门工作,还可从事汽车销售、汽车服务、汽车维修等行业的工作,也可参与城市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工作。

同时,围绕安全、节能、环保三大主题的汽车新技术的兴起,使汽车行业与当今的尖端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也为本专业学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院校推荐

“211工程”院校: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湖南大学、福州大学等。

一般院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大连交通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江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华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

报考提示

车辆工程专业在不同院校有不同的研究方向,除汽车外,机车车辆、轻轨车辆、军用车辆及工程车辆等陆上移动机械几乎无所不包。其中“汽车造型与车身设计”方向,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美学设计基础,一些院校招收该专业方向学生时还允许考生在报考材料里附上原创美术作品,以供录取时参考。

车辆工程本科阶段的专业的方向,大体上分为车身设计、发动机设计、底盘设计三个大的方向。另外还会包括如汽车维修、汽车检测、汽车仪表、汽车营销、汽车物流与信息、交通管理等一些交叉学科。考生选择这个专业时,一定要具体考察院校侧重、专业设置、培养目标。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亲密指数: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是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机电一体化的宽口径专业,几乎所有的理工类院校都开设了此专业。当然,不同类型的理工院校研究的专业方向有很大差别:比如交通类院校研究的重点可能是起重运输机械方向,电子类院校研究的重点可能是电子制造技术方向,而传统的工科院校研究的重点则多是智能机电控制方向或模具设计制造方向等等。

不过,无论该专业研究的方向如何多变,只要你愿意,将来毕业时都可以“转行”到汽车行业,因为现在的汽车制造企业,都是采用的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电子化的技术。电子是汽车的电脑,机械是实现大脑思想的肌肉。这个专业在汽车研发环节里面将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由于涉及机械、电子、自动控制及计算机等诸多学科门类,为毕业时跨专业、跨行业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许多院校一年一度的就业率统计中,已经连续多年达到95%以上。

院校推荐

“211工程”院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长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福州大学等。

一般院校: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燕山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上海机电学院、宁波大学、西华大学、广州大学、长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