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务劳动过程和感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务劳动过程和感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务劳动过程和感受

家务劳动过程和感受范文1

一、劳动教育的意识及情感态度

1、关于幼儿:

小班幼儿的劳动意识比较薄弱,中大班幼儿相对小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劳动意识,但整体劳动意识都不太强,幼儿对于劳动的理解大多是帮助别人做事,对“劳动”的实际意义了解不全面。

在一些力所能及、趣味性强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参与的劳动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主动性较强,但对于一些耗时较长、对劳动技能要求稍高的一些劳动,孩子们就会因为怕苦怕累、没有足够经验、失去信心等因素逐渐表现出畏难情绪,很多时候都不能坚持参与整个劳动过程。

2、关于家长:

据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家长都认为有必要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家长想要培养幼儿劳动能力的意识较强,认为孩子的劳动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并且十分支持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也有部分家长提出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是为了让孩子学习劳动技巧,或是为家长减轻负担。

3、关于教师: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100%的老师都认为在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帮助,90%以上的老师都认为劳动教育在“培养劳动习惯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和独立性”、“培养劳动意识和兴趣” 、“增进体质,锻炼意志”、“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增强道德责任感”、“学习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巧”等幼儿能力提升方面有极大的意义和帮助,83%的老师都有意识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并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积极渗透劳动教育。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1、关于幼儿

在幼儿园,大班幼儿在熟练掌握独立生活技能的同时,更多是以值日生的角色参与到劳动当中,开始为周围的人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帮助老师发放餐具、晾晒毛巾、收拾整理游戏材料、照顾自然角里的动植物等;小班幼儿则更多的是进行自我服务劳动,逐渐做到不依赖成人而独立照料自己的生活,如穿脱衣服和鞋袜、独立的盥洗、进餐、睡眠、起床等。

在家里,孩子们更多的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擦桌子、摆碗筷、倒垃圾、取快递等。

2、关于家长:

家长在家更多的是引导孩子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70%由祖辈照的孩子顾,由于过分溺爱,很多时候都由成人包办代替,参与劳动的机会较少。

3、关于教师:

在幼儿园的劳动教育活动中,教师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为主,同时结合种植活动、区角活动、集教活动、场馆活动,逐渐提升了孩子的劳动技能。

三、家长及教师在劳动教育中的教育行为

1、家长的教育行为

从家庭劳动教育实施情况来看,60%以上的家长对幼儿的家庭劳动教育只停留在意识层面,实际不太愿意让幼儿承担更多的家务劳动,原因包括担心孩子做不好、有危险性、弄脏衣物、占用孩子学习时间等;有40%以上的家庭,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以父母示范为主,并没有让幼儿体会到劳动的趣味性,目的性较强,从而导致幼儿失去兴趣而不愿意做的情况发生;还有将近5%的家长会用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方式,使孩子从小对劳动产生不良的理定势。

2、教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虽然在意识上比较重视劳动教育的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劳动教育主要是在生活环节鼓励幼儿参与实践性劳动活动,更多地是对幼儿劳动技巧、自理能力、生活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引导,对于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劳动教育中对幼儿劳动意识的各种意志品质的提升、幼儿在劳动教育活动中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相互合作、表现创造等各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不够。

四、目前幼儿园劳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1、关于幼儿:

幼儿喜欢做的劳动都比较简单,并且能够轻易完成,有63%的幼儿怕脏怕累,遇到问题和困难容易放弃,做事容易半途而废,这也说明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对于成人的依赖性较强。

幼儿的劳动意识不强,不能真正体会到劳动的快乐及意义,也不能在劳动教育中获得更多的发展。

2、关于家长:

90%以上的孩子在幼儿园能够积极参与劳动,在家显得有些不太主动,60%左右的幼儿有参与劳动的意愿,但是家长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有的是家长包办和溺爱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家庭观念不统一,导致幼儿参与到劳动中的机会减少;有的家长会站在成年人的角度去设想各种各样的结果,如弄脏衣服、耽误时间、担心受伤等等,从而忽略了幼儿渴望劳动的需求,不给幼儿尝试的机会,幼儿进行的家务劳动更多的是以自我为中心、为自我服务的劳动,幼儿的家庭责任感并没有良好的建立。

3、关于教师

教师对于劳动教育本质的理解不够深入,更多是以掌握生活、劳动技能的练习作为劳动教育的内容,因此导致开展的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内容不全,缺乏趣味性、探究性, 也未能充分利用活动、环境、社区、家长等丰富的资源来开展丰富有趣的劳动教育活动,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调动孩子们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下一步采取的措施

1、关于幼儿:

除了在一日生活中逐渐提升幼儿的自理能力及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讨论、实践、探究、分享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其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通过在劳动中的不断思考、不断尝试,锻炼自己的劳动能力;通过体验到劳动为他人带来方便的满足感,逐渐萌发为他人服务的劳动意识。

2、关于家长:

幼儿劳动教育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幼儿园,家庭的劳动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幼儿园要向家长宣传劳动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端正观念,即劳动教育应该融入生活,劳动是生活,生活来源于劳动,从而更好带动孩子更新劳动观念,让劳动意识深入幼儿心中。

在生活中,家长应该放开双手,同幼儿园一起,形成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参与劳动的兴趣,充分给予幼儿参与劳动的机会,从小培养幼儿养成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家长从自身做起,利用下班或者周末等居家时间,带领幼儿一起参与劳动,在亲子共同劳动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乐趣,感受劳动是快乐的体验而不是惩罚性体验。

3、关于教师:

家务劳动过程和感受范文2

关键词:小学生;劳动;积极性 ;培养

现在的孩子在家中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缺少劳动的机会。在教低年级这几年感触更深。教师在扫地,学生好的抬抬脚,有的学生必须老师说:某某抬抬脚来。她才懂得抬。所以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劳动的习惯也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一、要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

可采取先辅导组长,再有教师监督,组长辅导组员的方法进行。其次进行劳动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劳动习惯主要从班级值日方面进行培养。学生的值日过去的一贯作法都是只让几个干部或者会劳动的同学轮流,经过实验观察,我发现这样下去只能是好的学生好,差的仍然赶不上,并且部分学生体会不到劳动的快乐和辛苦,不懂得珍惜劳动果实。或许是老师的做法使部分儿童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失去了上进心和积极性。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个儿童都有锻炼的机会。采取了全班学生分为5组轮流值日后,学生表现出十分积极兴奋的状态,总是盼着自己当值日生的那天。在当值日时,值日生要报告当天的清洁情况,这样每个学生都有独立工作机会,在值日中学会管理,培养学生独立劳动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别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则,才有说服力。

二、从做家务活开始

现在的绝大多数家庭中的家务都没有科学的安排,差不多都是由成人来做的。但是,如果想让孩子热爱劳动,就要从做家务活开始,这虽然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却绝对不可以忽略。成人要让孩子从小就具备做家务活的习惯和能力,应该让孩子把家务活看成是生活中很自然的内容之一。其实,对孩子来说,常常做家务活除了可以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之外,还可以使养成务实的良好品格,培养孩子做事情的能力和集体精神。成人什么事情都不让孩子做,这看起来好像是对孩子的一种“爱”,可就是这种“爱”在无行中抑制了培养孩子许多良好习惯的滋生。所以,大人们一定要舍得让孩子参加家务活,帮助孩子成为有责任和热爱劳动的人。

三、多称赞,少批评

对于孩子来说,称赞是最好的一种鼓励方式。所以,成人要经常对孩子说一些称赞的话,或是感谢的话。比如,成人可以感谢孩子的劳动对自己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或是夸赞孩子是多么的聪明能干。这些带有称赞的语言会让孩子有一种成就感,也会调动孩子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是让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也可以让孩子从中得到锻炼。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当孩子做家务活遇到失败时,成人千万不要对孩子进行指责,而是要和蔼地告诉孩子,没有谁可以不经历失败就直接拥有成功的,只要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会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最重要的一点是,成人可以口头称赞孩子,但是要尽量避免用金钱作为奖励。因为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所应尽的义务,而且做家务活的目的并不是想要得到一些物质的奖励,而是锻炼自己的独立性。

四、针对孩子的兴趣

想要培养孩子的某种习惯就要让孩子对其产生兴趣,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来说,孩子都喜欢家里来客人,成人就可以让孩子准备一些接待客人所用的物品,还可以让孩子来招待客人。让孩子做一些他喜欢的事情,可以调动他体内的积极因子,让他自动地去做事,这样慢慢的就会让他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五、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让一个人自动去做事的驱动力,通过做家务活会让孩子体谅到父母的辛苦,也就会逐渐承担一些家庭里的责任,这样就会提高孩子的责任感,也培养了孩子的良好品质。当孩子在成人的谆谆教导下渐渐地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所带来的快乐、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时,他们就会更加努力、自信地承担起自己的劳动。

六、让孩子有实践的机会

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只限于口头,而应该通过劳动实践来进行,多给孩子劳动的机会。如果成人在平常没有让孩子参加具体的劳动,那么,孩子是不太可能爱好劳动的。其实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然而却被许多成人给剥夺了。比如,当他们看到妈妈在洗衣服时,他也会要求洗;看到爸爸在修电器,他也会在一旁跃跃欲试。当遇到这种情况,成人一定不要拒绝孩子,这个时候正是成人教育引导的好机会,给予孩子适当的肯定不仅可以保存孩子的劳动热情、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出孩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一切,我们的祖先就是通过劳动演变成今天的我们。

七、让孩子感受到参加劳动是生活的需要

家务劳动过程和感受范文3

一、激发兴趣,推动学生写话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产生了写话的兴趣,才能鼓舞和推动学生写话的内在动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

捕捉课余生活,挖掘学生写话的能力。学生在学校的课余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事情了,也是最有感情的。课堂上的师生交流,课闯活动的嬉戏玩耍,无一不是写话的素材。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抓住他们爱玩的特点,从教室内走向教室外,从校内走到校外,帮助学生寻找写话的素材。从活动、观察人手,引领学生写话,才能使学生有话可写,言之有物,言辞生动。

通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语言的积累。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丰富语言表达和生活认知能力的重要渠道。为此,要让学生阅读一些注音版的中外经典名著《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书籍,并把自己认为好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把读书当作自己的终身习惯。学生只有多读书,语言感悟和表达能力才能逐渐增强,见识不断提高,文化底蕴才能越积越厚,学生写话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二、利用课本中的写话素材进行训练

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春意盎然,勃勃生机,与时代的步伐同行,是开启儿童智慧的金钥匙。

要利用教科书中图文结合的课文,训练学生看图说话,模仿学习的能力,要利用教科书学写话。如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红领巾真好》的第一节中写到:“清晨,林中谁最快乐?是可爱的小鸟,叽叽喳喳,蹦蹦跳跳,一会儿唱歌,一会儿梳理蓬松的羽毛”,就是很好的写话范例。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有的学生说“在文体活动中,同学们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做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还有的同学说“我在教室里,一会儿读书,一会儿画画,读读画画,真高兴。”要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学写一段话。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写一段话的要求有点偏高。但教师如果能以教科书的课文为载体,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落来进行仿写,就巧妙的给学生降低了了难度,让学生“描葫芦画瓢”。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北京亮起来了》时的第二自然段,是这样描写的:“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可以安排学生模仿写一段话,要利用教材中的课文进行复述练说。复述是一种借助课文进行的说话训练,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加以梳理,有条理地叙述课文内容。低年级学生复述课文可以从片段练起,但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任务、事情要与原文一致,说的时候不一定完全用课文中的原话,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但要把意思说清楚。要利用“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进行写话训练。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每一个单元训练都有口语交际课,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口语交际来进行写话方面的训练;要利用教科书的课文内容进行续编写话练习。续编故事也就是接着课文内容继续往下说。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话素材

低年级学生写话要多从生活实际出发,从身边的小事写起,写自己想说的话。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逐步过渡,由易到难,避免畏难情绪。

(一)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启蒙学校,更是孩子真实的生活世界。它为孩子创造了体验活动的机会,让孩子感受亲情,感受幸福,感受爱的真谛,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亲情的温暖,参与家务劳动,体验劳动过程。

(二)聚焦校园生活,寻找写话的源泉。校园生活是构成学生生活的主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环境,观察课间活动,观察同学之间、师生间的交往,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校的整个活动过程之中。

(三)社会是生活的万花筒,里面蕴藏着丰富的写作素材,是学生习作的大课堂。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是丰富学生写话内容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小事,留心观察民情风俗,引发其真情实感,使语言文字的内涵更加丰富。让学生养成主动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从而使得学生的写作个性和独特性更为鲜明。

四、采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口头作文”

爱说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普遍特点。小学低年级儿童,由于受识字量的限制,有许多生字在写话中都会遇到不会写的情况。老师和家长要达成共识,结合教材的“口语交际”和生活实际,让学生尝试做“口头作文”,把话说清楚,把句子说通顺,把内容说完整。

五、利用“汉字夹拼音”日记训练学生写话

家务劳动过程和感受范文4

凸显教学理念生活化

小学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活动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这就从根本上强化了体育教学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笔者尝试予体育教学以生活化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生本”是课堂的重心。“生本”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学练、自我评价的权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选择机会的体育活动,或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板块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为了真正体现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笔者把生活中的家务劳动过程创编成体育游戏――拖地游戏。整节课不使用任何体育器材,而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活动层层铺开来,借助“运动――洗拖把、劳动――拖地、游戏――拖地比赛”设置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学会拖地方法,而且将拖地的动作表现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思维方式、观察模仿、合作交流等方面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使他们学会自理,爱上劳动。整节课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平等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游戏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呈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实践表明,体育教学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就愈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把教学内容纳入到学生生活常识中去,组织生活化的活动,使体育知识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体育,从而增强他们学好体育的信心。

例如:执教“走和跑的练习”一课时,笔者采用了“生活情境教学法”,把走和跑的技能融进“我会过马路”的游戏,即让学生按照“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加上体育走和跑的技能和动作,穿越“人行横道”。同时,在技能上,加入走和跑的动作要求:绿灯亮时,走得直、跑得快;在情景上,采用了过斑马线、看信号灯的方式进行。如此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如何在识别交通信号的情况下,迅速安全穿越斑马线,既发展了学生的体育技能,提高了灵敏度、速度,又把交通安全教育融贯在教学之中,把体育技能融汇到生活实际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体育对生活的价值所在。

体现教学目标生活化

新课程以目标为主体,以目标来统领内容。体育教学必须把满足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建构学生可能的生活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在目标的设计上要考虑到:一是体育与学生现实生活需要的整合;二是体育与学生生活经验及发展需要的整合;三是体育与学生生命价值观的整合。即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应以学生生活经验为起点,以现实生活需要为条件,以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着眼点,从培养身心健康的未来世界的主人的角度构建目标。

例如:“拖地游戏”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回忆家人拖地的情景,说出过程,自己能从体育游戏中体验拖地方法;将拖地的场面进行创作表演;与同学合作进行创作;能交流自己的感悟等。这些就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再如:“10分钟耐久跑课”,目标是发展耐久活动的能力,只要能达到这个目标,方式可以多样。学生们经过讨论,提出了运球、跳绳、跳台阶、呼啦圈、跑跳结合等方法和手段。由于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方式实现发展耐力的目标,学生真正地成了课堂的主人,始终处于和谐愉悦的状态中,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也大大提升。

实现教学方式生活化

体育课堂是以学生实践活动为主要方式的,缺乏主体实践的课堂,必然缺乏生机和活力。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基础上,提出了主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例如:跳跃基本素质练习可以提供不同的练习所需的情境与场地,像皮筋、小垫子、有一定间隔的点子图等,各小组选择所需的情景和场地进行练习,每组完成一组练习后再进行组间轮换体验。整个练习由学生自己设计和讨论选择,教师只进行指导和提示,学生在自主选择器材和合作设计练习方式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乐趣,兴致高昂,学习方式充满创意,这也正是体育教学生活化的体现。

家务劳动过程和感受范文5

妇女多样性就业形式,是国家面对国内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在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正式提出的,即“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虽已是国家的发展计划,但它对妇女发展的影响却须认真研究,因此,本课题将首先研究我国就业制度演变中的妇女就业状况,分析妇女就业的现状,客观分析多样性就业对妇女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研究本课题的前提性态度

第一、为了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城镇妇女的就业状况,不包括农村妇女的就业形式。

第二、研究妇女就业形式要有性别意识。就业不仅是女性实现劳动权利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妇女实现其它法定社会权利及社会价值的基础,是实现男女平等权利的前提与基础。换言之,就业,是妇女参与社会发展、获得平等机会、资源和权利的首要途径,也是妇女自身发展的基本条件。

目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困扰,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就业问题对妇女发展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随着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必然会对妇女利益作出调整,妇女为改革作出一定的牺牲也是无可厚议的,但是如果妇女是改革代价的主要承担者,那么我们必须要认真审视有关的制度与法律。将性别观念纳入决策主流,建立具有性别意识的就业制度。事实上,在就业、失业、再就业中如何处理就业权利在不同性别间的实际利益分配和再分配,以及处理就业中性别问题上公平与效益的矛盾,不仅是就业改革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研究有关女性就业制度、提出相关对策的目的所在。研究妇女就业形式要有性别意识,但不能是强硬的女权主义态度。

第三、必须客观地对待妇女在现实就业中的地位。

二、我国就业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妇女就业是妇女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社会地位的根本途径,也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主要指标。劳动就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变革,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就业制度也随之变革,经历传统与转型的两个不同阶段。不同的就业制度对妇女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传统就业制度下妇女就业形式的主要特征

我国传统的劳动就业制度起源于50年代中期,形成于60年代中后期

,一直沿用至70年代末,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经过多年演变,形成了以国家“统包统配”为特色,以人力资源指令性计划安置为核心,以行政措施为手段,由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用工制度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①,也即形成政府包揽就业,实行了统包统配下的计划配置模式。其主要特征是:(1)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就业制度

,使城市和农村的就业保持高度的隔离性,限制农民进城就业。(2)以指令性计划为基石,国家制定统一的指令性计划对劳动力进行调节,以行政手段配置人力资源,企事业单位没有用人自,就业者没有择业自由权,强调服从分配。(3)用工制度以国家固定工为主体,政府控制企业人员、工资,住房、医疗、福利待遇、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由国家包了下来,统包统配。企业用工固定,既不能辞退职工,又不能让职工自由流动。①(4)由于实现“充分就业,消灭失业”的高就业政策,安排超过所需数量的劳动力就业,就只能采取经济学上被称为“工作分摊”和“收入分摊”的办法,即“三个人的活五个人干”

,进而“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通过降低就业者平均收入的办法减少失业人口,即实行“高就业、低工资”政策②(5)国有和集体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用工劳动制度有所不同,劳动者的身份有严格的区分,实行不同的工资、住房、医疗、福利、退休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6)实行干部、职工分别管理的二元劳动人事制度,使其身份有严格区别。

这种就业制度,对于集中必要的人力进行国家重点建设,对于有计划地保障人力资源供给,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安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传统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的缺陷与弊端也十分明显,突出地表现在:一是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经济的低增长;二是掩盖了隐蔽性失业问题;三是这种就业模式使政府背上了安置就业的沉重包袱,也养成了劳动者对国家的依赖心理。

传统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下,政府对妇女就业实行较为强烈的国家干预政策,以法律、行政手段吸引和组织妇女就业,妇女就业特点十分突出:依赖政府安排;就业率高、就业质量低;就业结构不合理;岗位凝固不变,一业定终身。最为突出的是,妇女就业结构不合理。妇女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占妇女从业总数的78.68%)和第二产业(占妇女从业总数13.1%),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妇女仅为妇女从业总数的8.32%。在妇女在业者中,从事脑力劳动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只占5.5%③。

与这种就业制度相联系,妇女就业形式显得比较简单,绝大部分为正规全日制就业形式,固定工,少数为临时就业。

(二)传统就业制度对妇女发展的影响

由于传统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在其就业政策的价值取向上,有较强的政治目的性,国家把妇女就业看作是追求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价值信念的体现,也就是将妇女进入劳动力市场参加社会劳动看作历史的进步,并努力将这种论点体现在具体的政策决策上。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当完备的女性就业保护政策,对妇女的就业权利和就业保护进行了规定。而这种保障以制度方式进行,它对妇女地位的提升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刚性,对妇女发展保障影响是具有强烈的制度性。

由于传统计划安置型就业制度所固有的优势和劣势对妇女的发展产生了较为强烈正负两面的影响,即保障与制约。保障影响具体表现在:

第一:广大妇女大规模地走出家门,参与社会劳动,完成了从封建家庭妇女到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角色转换。1949年-1957年的8年间,女职工数从60万人增加到328.6万人,1957年后年增加率为12.7%,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比例由7.5%逐步上升到13.4;④1978年我国城镇妇女就业已达到312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2.9%。⑤作为社会就业者、工人阶级一分子,妇女的社会地位在妇女就业中得到了较快、较高的提升。

第二,就业权利的获得和实现妇女来价值观的变化也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就业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绝大多数妇女在经济上完全依赖丈夫的被动局面,而且极大地拓展了城市妇女地生存空间,丰富了女性地社会生活,对于女性精神世界地发展产生了很大地推动作用。女性在创造物质财富地同时,创造了丰富多彩地精神财富,为社会地进步与发展作出了重大地贡献,创造了让世界瞩目地女性解放成就。

第三,单位制的就业方式,给妇女的发展提供稳定而有力的保障。单位制是中国城市社会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单位制具有资源配置、社会整合、政治动员、意识形态控制等多方面功能。①单位制度所确立的社会控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国家能有效地运用单位制的运作机制,实行国家干预,以行政的力量克服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水平地限制,超越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规律,在中国女性主体意识还未充分觉醒的基础上,直接撕裂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的束搏,将男女平等这一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落实于现实社会的制度安排中,妇女解放地水平处于一个超越现实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水平上。这样的妇女解放运动构成了有中国特色地妇女解放道路,也为日后改革后妇女地位的落差、发展受制约埋下了伏笔。

传统安置型就业制度,在给妇女带来高就业率、稳定感和保障性的同时,也限制了妇女的自由选择和个性发展。传统就业制度对妇女的发展产生了内在的制度性制约。

第一,妇女就业作为正常的社会现象被全社会确认后,过渡保障和保护在把妇女从家庭束搏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又强化了城市女性对国家单位的依赖性,从原来家庭依赖转换为对国家依赖。妇女始终处在被动状态,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较多地掺入了外在的因素,造成了妇女解放运动的水平整体不高,妇女进入决策主流很少。

第二,由于计划就业体制下劳动权利的不可选择性。对妇女经济参与水平的提高形成了阻碍,妇女就业大多数集中在低劳动生产力水平的第一第二产业中,造成不合理的就业结构,这就成为日后改革时妇女大量下岗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不适当地理解男女平等的理念,“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舆论的影响下,在劳动配置中忽视合理的性别差异,女性从事了一些违背生理特点的重体力和有害有毒的工种,损害了妇女发展的道路,也给合理理解妇女解放运动造成了误解。

第四,不能流动的单位就业模式,使得妇女既不能跨所有制流动,也不能跨身份流动,这样的就业形式强化了就业初始对社会关系、家庭出生等先赋条件的依赖,同时也使妇女就业长期封闭在一个单位之中,造成了狭隘的生存空间和封闭化的精神世界,妇女的进取精神淡化,很容易将自己的精力化费工作性的人际关系之中,耗费在家庭琐事中,妇女的素质不能在工作中得到有效得提高,妇女社会地位的边缘化更加严重。

(三)就业制度转型中的妇女就业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劳动力商品价值的确立,妇女就业模式随着整个就业制度的转型发生了同步的变化,由原来的计划分配、政策调控、行政约束转化为“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国家促进就业”的新就业制度,自谋职业、竞争就业成为新时期妇女就业的主要模式。客观地说,新型就业制度促进了妇女就业的发展,妇女是新就业制度的重要受惠者:(1)女性就业人员比例增大。据调查推算,1996年我国的全部就业人员中,女性占到46.6,比1990年的44.8上升了1.8个百分点。在城镇就业人员中,女性占45.5,在乡村就业人员中,女性占

47.1

。女性就业人员比重增加,表明妇女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有进一步的提高。(2)女性就业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与男性就业人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差异逐渐缩小。据统计,在女性就业人员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

37.6,初中占31.9,高中及大专以上的分别占9.7、2.2

。1996年在业人员平均学龄为7.57年,其中男性8.06年,女性7.01年

,男性比女性高1.05年。但与1990年相比,全部就业人员平均学龄提高了0

.47年,而女性提高0.51年,男性仅提高0.36年,女性提高速度快于男性。这也说明妇女受教育情况正在改善。(3)女性就业人员平均年龄增大。1996年女性就业人员中,16—

29岁的青年组占37.4,30—44岁的占40,45岁以上的占22.6

,与1990年相比,青年组减少了10.2个百分点,其他组分别增加了4.5个和5

.7个百分点。青年妇女就业比例下降较大,一方面是从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到九十年代青年人相对略有减少;另一方面是青年妇女中在校学习的较多,这也为将来更好地参加与社会经济活动打下良好基础。(4)不同身份的就业人员中女性均占一定比重。其中在乡村就业人员中占

49.1,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占43.5,在私营个体雇员中占42,在私营个体雇主中占35.2

,在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中占41.4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不仅涌现出一批女部长、女市长、女厂长、女总工程师等政治家、企业家和科学家,在拥有亿万资产的业主中也不乏女性。这都表明在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中,女性也有其自身的优势,她们奋勇拼搏自强不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确立了自己应有的地位。①

但是由于整个国家就业形势地严峻性,原有就业制度形成的各种弊端的积重性,以及性别歧视观念的存在,妇女就业仍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妇女就业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其主要问题是:

1、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竞争能力不强的妇女被“挤压失业”。妇女是大批下岗者的主体。全国总工会1998年对11个省市10个行业的660个企业所作的一项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共有编余职工27100人,其中女性占64%。②据劳动部的资料显示,仅国有企业下岗职工,1998年为1219万人,1999年为1254万人,20__年为1200万人。其中女性所占比例偏高,其幅度为43-47%,比国有企业女工比例多出8-10个百分点。③

2、在提出解决就业压力的对策时,降低妇女就业参与率往往成为一些人的答案,妇女平等就业权利受到侵害。我国经济发展与新增加劳动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就业难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 何解决就业压力,成为政府社会普遍关注的难题。在寻求各种对策时,总会有一些人把解压的视线盯在妇女身上,总以为让妇女少就业就会缓解就业压力。有的学者认为妇女的社会劳动参与率过于偏高。现在世界各国妇女劳动参与率总体情况是发达国家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相对较低,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妇女劳动参与率达45%,超过世界平均的40%,发达国家的44%,发展中国家的39%,是印度的1.5倍。④因此,专家开出诊治就业难的处方是“让女人回家”。于是20__年的“两会”期间“让女人回家”的老调又重提。这个话题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学术界已出现四次争论。20__年参与讨论的人们是历次来范围最广,层次最高,这是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即“劳动力供大于求”是我国目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制定就业政策所面对的基本国情。因此,本话题讨论的关键是在就业压力下采取什么样的公共政策,讨论的核心是社会性别分工问题。“让妇女回家”是指生育期妇女回家,专门抚育子女,从事家务劳动,腾出部分岗位给男子就业,实现“阶段性就业”政策,其实质是以生育为理由用制度性办法剥夺妇女就业的权利。3、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就业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突出。公平竞争,其基本含义是机会均等。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是要求劳动者有选择职业、岗位的权力,企业有选择劳动者的权力。就妇女就业而言,就是要使妇女能自由地选择就业或不就业、如何就业以及平等地被挑选。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竞争,首先是用工中的性别歧视。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是指用人单位在录用女性的各环节中,除依法不适合女性工种或岗位外,以性别为理由拒绝录用或提高对女性的录用标准,而导致女性平等择业机会的丧失及其它损害的情况。由于用人单位不愿承担女性生育方面的社会责任,在招工、招干时用人单位用明里暗里的手段拒绝接受女性,不仅拒绝接受一般的女工,就连女大学生、研究生也常常因为性别的缘故被许多单位拒之门外;其次是单位录用后的性别歧视,用工后的性别歧视

,是指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工人仅仅因为他们所属的性别群体不同而受到不同对待。一般表现为:一是工资歧视。即支付给女雇员的工资低于条件、工作相同的男雇员。我国女职工平均收入低于男性职工收入。劳动报酬是社会分配的主要方式

,是衡量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据1990年第一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显示,女性收入是男性的77.

5。20__年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的资料显示:男女两性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1999年城镇在业女性年收入7409.7元,是男性收入的70.1%,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7.4个百分点。①二是职业歧视。即故意把与男雇员条件相同的女雇员安排到工资较低、责任水平较低的工作岗位上,女性进入高级管理层更难。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今天,职业歧视已日益突出。

4、妇女就业存在着低职业层次现象。在劳动力市场的变革中,妇女劳动力内部出现分化,双重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处在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妇女正日益改变着自身的地位;而处在次级劳动力市场的妇女,不断地被边缘化机制所左右,在劳动力市场与再就业过程中处于不利地市场地位。由于市场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社会对妇女的偏见的存在,以及历史造成的大多数妇女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处在高级劳动力市场的妇女很少。因此,改革虽然给了妇女自由的择业机会,但事实上妇女就业的选择权是有限的。我国妇女就业存在着低职业层次现象。据

1990年人口普查中关于职业分类的调查

,女职工在“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三大类职业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45.3、11.5、25.7,明显少于男性

,而在商业工作人员、服务性工作人员、农林牧渔业劳动者的比例中女性明显增多,分别是46.8、51.

6和47.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女性就业者多集中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林牧业、服务行业和商业行业中

,低技能的劳动者居多。而在职业地位较高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政群组织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直接从事脑力劳动和管理工作的就业者则以男性居多。②低职业层次,以及大量的非正规就业的就业形式给妇女带来的是:低工资和低技能的岗位,低社会评价的心理感受,低社会保障的生活处境。

(四)妇女就业与妇女发展的启示

妇女发展问题,是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妇女解放运动的全过程看,分两个步骤:一是争取人身自由的解放阶段;二是在获得人身自由基础上的发展阶段。如果说实现第一步骤的先决条件是进行社会革命的话,那么实现第二步的基础和关键则主要靠妇女广泛参与社会劳动。迄今为止的全部妇女发展史表明,妇女的发展水平、社会地位和解放程度是与妇女参加社会劳动的广度、深度呈直接的正相关。研究与分析我国就业制度演变与妇女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妇女发展只有在广泛参与社会劳动过程中才能实现。

就业,使妇女从家庭中男性的依附者变成经济独立者,在社会和家庭中争取到作为人所应有的权力和地位,从而树立起独立的人格。同时,在广泛的社会劳动中,使妇女自主意识和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妇女的社会活动能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和保障妇女更好地就业,更充分地进行社会劳动,这无论对于进一步提高妇女的发展水平和解放程度,还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2、妇女高就业状况不能有效地促进妇女的全面发展。

由于存在低职业层次、低收入状况、低再就业水平的低就业质量,目前妇女的高就业状况,带给我国妇女的发展不仅没有超前

,而是滞后的

,并且面临着日益严竣的挑战。妇女的发展同社会发展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它内在地包含和存在于社会发展之中。妇女就业问题依赖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妇女就业的速度、水平、范围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以人的自然力为基础的低生产力水平不足以为女性发挥自身潜能提供较多的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

3、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男女两性竞争形式上的平等,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平等,对妇女发展的影响更为深刻。

说到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妇女地位已经是相当高,男女是平等的。对男女不处在公平竞争的地位的事实,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中似乎越来越意识不到,几乎麻痹了,这是因为:一是在法律上妇女获得了与男子完全平等的地位,使人们忽视了现实与法律相去甚远的现象;二是存在少数成功妇女,她们跻身于以为男子占领的职业领域干得毫不逊色,并被媒体夸大宣传,给人们造成的错觉;三是妇女接受教育甚至高等教育得人数增加,几乎与男子相当,然而劳动力市场对文凭持有者得性别却是有选择的;四是第三产的发展使妇女就业率上升,职业妇女成为极普遍的现象,掩盖了男性与女性职业性质、等级、稳定性的差别。

三、多样性就业与阶段性就业关系

(一)多样性就业与阶段性就业的界定

1、多样性就业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视角的全球化是经济资源在全球范围的重新配置和贸易自由化,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将直接导致产业结构的大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劳动力市场对配置方式的多样性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

自主就业。”多样性就业概念于此正式出现。多样性就业是指就业具体形式的多样化,它包括正规全职就业和非正规弹性就业。正规全职就业是指在正规部门全日制方式就业的就业形式。非正规弹性就业是相对于全日制就业形式而言的,指不限时间、不限收入、不限场所的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包括非全日制就业、临时就业(如短期就业、季节就业、承包就业、传呼就业、独立就业)、派遣就业(雇佣型派遣就业和登记型派遣就业)、钟点工(小时工)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①

2、阶段性就业

妇女阶段性就业自80年代至今大概有五种观点:

(1)中国最早提出妇女阶段就业是在80年代初期。1984年6月1日《北京日报》发表《我国妇女应实行阶段就业》,“建议在职妇女从怀孕七个月至孩子三岁这一阶段停职休息,在家哺育儿女,领取75工资,孩子三岁以后再继续工作。”

(2)90年代又有人提出妇女阶段就业,认为解决妇女就业“较为可行的办法是实行妇女阶段就业。社会对于生育期的妇女个人及所在企业给予合理的补偿,生育期结束后妇女重新进入职业生活领域”(《中国社会转型中的社会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3)“阶段性就业”是相对于“终生就业”而言的,是指劳动者在其职业生涯中,自愿退出社会劳动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阶段性就业不同于失业,对劳动者而言,失业是非自愿的,而阶段性就业是自愿的行为。阶段性就业,最初是对一些国家女性就业特征的总结。目前的阶段性就业,已不仅仅是妇女就业特征,而是更多的劳动者都要面对的问题。②如为了提高自身素质参加脱产学习或培训,而退出劳动力市场。③

(4)妇女阶段性就业是指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和孩子较小时自愿退职回家和抚养子女,从事家务劳动,等孩子长大(如孩子上小学时)再重新工作。妇女阶段性就业又可分为退出型阶段性就业(指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和养育小孩时,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和调整型阶段性就业(指妇女在怀孕期、哺乳期和养育小孩时,对就业状态进行适当调整)。①

(5)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王思梅、胡新颖认为(1)(2)的提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阶段就业,而是用休长假缓解企业人员过多的负担,解决女职工的生育哺乳困难。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思路以及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妇女阶段就业,实质上就是生育期间的妇女自动退出经济活动,处于不在业状态,即使在生育期间可以通过生育保障体系领取部分生育津贴,但和原工作单位已然没有实质上的关系,子女长大后再重新返回劳动力市场谋职。②

阶段性就业是一种就业形式。本课题研究中不将阶段性就业作为多样性就业的一种类型,主要原因是本课题研究视角是在社会公共政策,而不是妇女个人的行为方式,以上五种观点其研究的出发点不同,但基本认同妇女阶段性就业是妇女自愿的行为,但是仔细分析以上五种观点的立足点都是从国家制度设计的角度,来构建妇女个人的就业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妇女阶段性就业是以生育为理由,用制度的方式来规范妇女的自愿行为,实质是将妇女自我就业行为进行国家干预。这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辞职再就业带有很强的个人行为色彩,政府不给予干预,没有基于性别的就业制度不同。

(二)国外妇女阶段性就业的状况评述

1、阶段性就业现状。

国外妇女实行阶段性就业的方式较为普遍,妇女在婚前就业率高,婚后尤其是有孩子后,妇女一般自愿回家,退出劳动力市场。如90年代澳大利亚妇女较少从事全时工作,主要是为了履行照顾子女和家庭的责任

,这不单纯因为女性缺少从事全时性工作的机会,而是因为女性乐于选择非全时性工作。调查表明,70

从事非全时性工作的女性非常满意这种就业方式;在从事全时性工作的女性中有60

希望能够减少自己的工作时数。③在当今世界,妇女阶段性就业虽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不少新的发展趋势。以日本为例,日本是妇女阶段性就业比较典型的国家,被称为M型就业,是指由于结婚生育而形成的妇女劳动力率(劳动人口占15岁以上人口的比率)的变化,即女性毕业后参加社会劳动,到结婚育儿退出劳动力市场,待孩子长大后再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形成婚前就业的第一高峰和育儿后的第二高峰。由于这一变化曲线形似“M”,所以国际上通常称之为M型就业模式,在日本称为中断型就业。进入90年代后日本的妇女就业发生了变化。1979年日本妇女劳动力率是35.3%,到1997年则上升为50.4%。1997年日本连续就业的妇女达到60%,生育后中断就业的妇女占40,就业妇女中已婚的占66.5,35岁以上的占60%。④在美国妇女就业上升幅度也比较大,1997年71.9%的有18岁以下的妇女,77.9%有6至17岁的孩子的妇女,64.8%孩子在6岁以下的妇女参加了工作。⑤

2、政府关于阶段性就业的政策。

国家以限制和授权两种方式干预社会,并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国外妇女实行阶段性就业,基本是自己个人的行为,国家采取不干涉主义的立场,通过意识形态的规劝来强化家庭和鼓励专职母亲,尤其是通过教会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性别形象进行深刻的模塑来影响妇女就业行为。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的短缺、妇女受教育的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观念的变化和妇女运动的发展,妇女不中断参与劳动力市场,已被广泛接受。因此,现在许多国家多采取了促进妇女就业的政策。如瑞典制定了,诸如劳动力市场政策、税收政策甚至于和家庭有关的托幼机制及子女教育政策、父母育儿休假、儿童津贴费规定等等公共政策。家庭中的很多变化都是因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所引起的。自60年代起,妇女参加工作一直是受到鼓励的,如休假保险制度是瑞典政府鼓励妇女就业政策最具特色的举措。父母休假可供女性和男性共享,关于休假的时间可由夫妻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分配。这项休假制度是受法律保护的,而且工作和工资待遇都不受任何影响。新生儿和刚刚领养孩子的父母可享受

360元的带薪假期,工资按正常收入的90

支付,最低不少于每个月2300美元。日本在二战后相继颁布过《宪法》《劳动基准法》和《工会法》,1985年6月颁布了《男女用工机会均等法》以促使男女平等就业,1997年6月,对该法进行了修改将禁止男女机会不均等的宣导性规定为硬性规定。1992年颁布了《育儿、看护休假法》,对原来的《劳动基准法》进行了修改,规定了妊娠、哺乳期妇女不得从事有害作业等规定。为创造兼顾工作和育儿的良好社会氛围,日本政府规定每年10月为“工作与育儿思考月”大力宣传有关法律,并从1995年4月开始,向修育儿假的女职工支付保险费。1997年日本连续就业的妇女大到60%,生育后中断就业的妇女占40%,就业妇女中已婚的占66.5%,35岁以上的占60%。日本女性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者总数的39.7%,与1965(31.7%)相比上升了8个百分点。①结婚生育后辞职回家,已不再是许多日本女性的理想选择。

3、阶段性就业对妇女的影响

尽管政府采取促进妇女就业的法律,但这种新的对妇女有利的家庭和工作政策的实施仍避免不了性别隔离现象、男女两性工资上的差异、女性过多地集中在低工资部门、职业地位较低、社会声望不高的现实:

(1)不平等以及性别隔绝状态仍未消除。1985年瑞典30个最大的行业中有26个集中了70

的妇女或男性工人,而只有4个行业中的男女布局是比较均等的。52

的瑞典妇女大都集中在12个职业部门。性别隔离现象还反映在科层制的组织结构上,和其它国家一样,管理层次越高,女性就越稀少。1988年瑞典的工业部门白领职员中,高层管理人员中 妇女只占5(包括最高层的管理人员

),中级管理人员和中级技术人员中妇女仅占16,而较低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中妇女占43,那些日常事务性文秘工作

80是由女性担任的。②

(2)职业地位较低,社会声望不高。由于妇女就业大多集中在非全日制、非正规就业领域内,从1980至1997年,荷兰、法国、德国三国新增女性就业人数中,从事非全日制工作的分别占92.6、92.6和84.6%。③除极少人,大部分妇女很难进入一等劳动力市场(指工资高,劳动条件好,职业比较稳定,失业风险小,劳动者素质相应比较高)往往集中在二等市场(工作低、劳动条件差、职业不稳定,失业风险大、缺失集体谈判条款的制约,没有严格的雇佣与解雇程序)妇女作为边缘劳动力,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强化了劳动力市场传统的社会性别差别,损害了妇女的职业声望和前途。

(3)男女两性工资上的差异大,妇女社会保障水平较低。1996年,在美国全职劳动的妇女整年所争的工资为男子74%。据美国20__年1月AFL—CIO的电话调查,所有工作妇女津贴、社会保障只有男子81%,大约28的劳动妇女不能获得工作津贴和退休救济金。④

(三)我国能否实行妇女阶段性就业?

在这里我们首先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这里的妇女是指群体概念不是妇女个体,阶段性就业是属于制度性范围的概念。我们不反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女性婚后或生育后中断就业,回到家庭做全职妻子或母亲,自愿选择阶段性就业的行为。作为公共政策,就有必要进行认真的研讨了。

能否实行妇女阶段性就业,必须回答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1、妇女自身就业的动机和愿望是什么?

妇女对于就业形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个人素质和意愿;二是市场需求;三是社会观念。从妇女就业的动机和意愿视角,考察实施妇女阶段性就业的可能性,是很有必要的。

根据王思梅、胡新颖在1996年11月对全国六大城市随机抽样的调查报告《城市妇女就业动机与生育期间的就业愿望》(《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p79-85),以及广州市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几家单位联合进行的非随机抽样调查报告《1998年广州市女性就业观念调查》(《中国劳动》1999年第5期第6期p18-21与p22-25)的综合分析,妇女的就业动机与就业愿望非常明确:

(1)就业动机分析

调查表明,经济性动机是首要动机,社会性动机处于重要位置。(见表一)

表一:妇女就业动机选择

选择维持生计经济独立为社会作贡献充实自己生活发挥自己才能多赚钱喜欢集体生活别人都在工作

第一选项72.812.65.42.12.61.91.70.9

第二选项5.232.118.917.611.86.66.11.6

合计78.144.724.319.714.48.57.82.5

资料来源:王思梅、胡新颖《城市妇女就业动机与生育期间的就业愿望》

从结果看,妇女就业动机虽然出现分化

,但(1)维持生计仍然是中国妇女就业目的的首要因素,占72.8,这说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从拉力和压力两方面进一步刺激了妇女就业中的经济动机。(2)仍然有34.2的妇女在第一选项中没有选择纯粹的经济原因,说明获得经济收入还不是妇女就业动机的全部,有的女性更看重个人在经济中的独立地位,体现了经济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广州的调查也说明同样一个问题,而且是非经济因素的动机比例更大一些。(见表二)

表二:就业动机

最主要主要一般不主要样本量

维持家庭和自己生活66.926.85.50.81920

经济上独立自主38.743.515.02.71874

为了赚更多的钱34.041.021.33.61854

希望为社会作贡献19.835.940.43.81850

发挥自己的才能19.936.638.64.91854

喜欢集体生活12.229.749.48.71839

多认识一些朋友11.325.550.812.31842

在家里闷,没意思9.320.442.427.81825

随大流3.86.847.142.41754

资料来源:《1998年广州市女性就业观念调查》

(2)对阶段性就业的态度

数据显示,尽管妇女是双重压力的直接承担者,她们同意阶段就业的比例略高于男性,但持不同意的女性和男性(其丈夫)仍然大大高于同意的比例,这是中国人对就业态度的基本状况。另外,通过统计可以清楚地看到,妇女的选择同文化的程度具有一致性,即与文化程度呈正相关关系:高学历的妇女有88以上的人强烈反对妇女阶段就业并认为应尊重女性自由选择,两者比例普遍高于其他群体,说明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女性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思考。知识女性对关系到自身利益和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保持着冷静和理智的态度,态度十分鲜明。(见表三、表四)

表三:阶段性就业态度

女男

频率(人)频次(%)频率(人)频次(%)同意不同意由妇女自由选择合计

1454134159924.268.86.899.811328718258219.449.331.3100表四: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选择对比表()

不识字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大学同意不同意妇女自由选择

505023.169.27.726.967.35.823.872.33.9

30.562.66.8186616127216

表三、表四资料来源:王思梅、胡新颖《城市妇女就业动机与生育期间的就业愿望》

广州的调查表明是否阶段性就业是一种选择的自由,女职工倾向于将阶段性就业视为一种具体情况下的个人自由选择行为。(见表五)

表五:您认为现阶段妇女实行阶段性就业还是连续性就业好?()

阶段性就业连续性就业由妇女自由选择视情况而定样本量

认同率26.924.126.422.61992

资料来源《1998年广州市女性就业观念调查》

(3)对阶段性就业利弊的认同,两次调查的结果也十分相似。认为阶段性就业,最有利于妇女的健康和子女的抚育;最为担心的是家庭收入下降、担心很难找到理想工作、不利个人发展和影响妇女素质提高(见表六)。两次调查透露出人们对于阶段性就业存在的“使妇女社会地位下降,影响夫妻感情”“损害妇女的劳动权利”及“妇女生育价值得不到承认”问题的极大顾虑。

表六:对阶段性就业的认知选择()

ABAB

家庭收入下降7492.9子女能得到良好的抚育64.574.6

妇女很难再找到理想工作46.381.3可以缓解生育期间的双重压力44.271.5

不利个人发展4661.3有利于妇女健康42.275.7

影响妇女素质提高42.348.7有利于丈夫的发展3358.7

妇女地位下降,影响夫妻情感32.833.5可以缓解就业压力20.352.5

损害妇女劳动权利30.336有利于家庭和睦19.656.4

妇女生育价值未得到承认27.835.4

(A)《城市妇女就业动机与生育期间的就业愿望》

(B)《1998年广州市女性就业观念调查》

2、阶段性就业政策价值取向是否合理?

一项政策的价值取向是指对该政策设计、选择、结果评价的一种倾向

性意见。新世纪之初,参与阶段性就业政策建议方案的经济学家和政府部门官员认为,阶段性就业不是针对某一性别,男女都适应。他们预测实行阶段性就业主要有三种人:生育期间妇女、继续学习者、因家庭需要退出工作岗位的人员,但也承认阶段性就业实际上就是妇女的阶段性就业。①即使此项政策不是针对妇女的,一项初衷没有性别歧视的社会政策,但如果实际执行的结果如果是对妇女的负面影响大于男性,此项政策就存在缺陷。事实上,不能回避阶段性就业制度针对妇女的现实,因为参加学习者的阶段就业是向上的职业流动,而生育者的阶段性就业是向下的职业流动。在我国目前实行阶段性就业如果主要是针对生育期妇女,把妇女阶段性就业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的出路,把妇女作为劳动力的蓄水池,就带有明显的性别歧视倾向。

3、妇女阶段性就业的理论支撑点是什么?

要研究妇女阶段性就业的理论支撑点是什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持不同观点者的理由。

支持妇女阶段性就业的学者认为,建立妇女阶段性就业制度的意义:首先,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缓解了就业紧张;其次,消除角色紧张,提高劳动效率;最后,是妇女自身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①

反对妇女阶段性就业者的理由是:一是妇女阶段性就业强化了传统的以性别作为劳动分工的标准;二是忽视了妇女阶段性失业后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首先,家庭生活水平下降。其次,不利于妇女谋求高层次职业。再次,妇女阶段性就业将置许多有事业心的女性于生育或工作的两难境地

,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女性为了连续就业而不愿生育(目前在一些大城市已出现了这种倾向),这种行为对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和提高人口素质无疑会产生负面作用。最后,对巩固和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不利。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