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卧床护理基础知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年人卧床护理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年人卧床护理基础知识

老年人卧床护理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老年人;冠心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6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63-1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其中以老年人多见,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许多老年冠心病患者并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对自己健康的无知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关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认知教育问题,系统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共83例,男53例,女30例,年龄60-79岁,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

2健康教育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在健康评估过程中,通过面对面访谈,了解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与疾病相关的预防保健知识知道多少。根据患者或家属的回答,护士区分为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最后根据患者或家属的叙述确定患者的学习需要与学习能力。由于每位患者的知识层次不同,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也有很大差异,护士只有通过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宣教,纠正患者偏差,才能引起患者对宣教知识的兴趣。

3健康教育方式

根据参加人数的不同,我们目前采用了单人指导和集体教育两种教育方式。因本组均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部分老人活动不便,故单人指导方式应用广泛,个别时候二者并用。

3.1单人指导患者住院期间由主管床位的护士利用晨间护理、治疗巡视或其他时间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手册,人手一册,对视力尚好的患者,护士为其讲解后可让其自己阅读;对视力不佳、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护士可为其阅读。

3.2集体教育科室设置健康教育课堂,聘请专科医生讲课,进行冠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同时,在科室墙面设置老年冠心病健康教育专栏,定期更换新内容,以不同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

4健康教育内容

4.1基础知识教育首先由护士向患者初步介绍冠心病的有关知识,让其简单了解本病病因。主要危险因素可总结为“四高一吸”,即高血压、高血脂、高龄、高血糖、吸烟;次要危险因素如肥胖、紧张、饮食、遗传等。

4.2饮食治疗教育饮食治疗是老年冠心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之一,通过向病人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让患者努力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每日4-5餐,每餐6-7成饱。同时强调饮食的多样化,原则上应选择低盐、低脂、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持营养平衡,避免暴饮暴食,避免浓茶、咖啡等饮料,以免加快心率。另外要忌烟酒。

4.3心理教育老年人有情绪急噪、容易冲动、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当发现自己患有冠心病时,以上心理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并出现悲观失落、焦虑恐惧、担心死亡等心理特征,所以要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关心体贴他们,倾听其陈述,向他们讲解不良情绪对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影响。教会他们如何进行必要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树立控制疾病发展的信心。使其心情放松,以最佳的心态来接受和配合治疗护理,从而取得最佳疗效,早日康复出院。

4.4运动疗法教育运动适量,循序渐进。(以心肌梗死型冠心病为例)第1周:前3天绝对卧床休息,可以进行腹式呼吸、擦脸等关节被动运动,第4天可进行关节主动运动,坐位洗漱、进餐等。开始起坐时,动作应缓慢,防止性低血压。第2周:由坐床边、床边站立逐步过渡到床边步行、病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做医疗体操。第3周:在帮助下,试着上下一层楼梯。第4周:若病情稳定,体力增进,可进一步增加运动量。

4.5药物治疗教育药物治疗是促进本病康复的重要手段,指导患者或家属知道所用药物的用法、剂量、不良反应、剂量不足或超量应用的危害,输液过程严格控制滴速。应用口服药物时,因老年人记忆差,听力及视力下降,要反复强调服药时间、方法、剂量等。

5结果

5.183例病人教育前后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的情况,见表1

表1教育前后病人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识的比较

时间 全面认识 部分认识 认识较差 合计

教育前 3 12 58 83

教育后 15 61 7 83

经轶和检验u=3.7,p

5.283例病人教育前后对自我保健知识认识的比较,见表2

表2 教育前后冠心病病人对自我保健知识认识的比较

时间 知道 部分知道 不知道 合计

教育前 7 41 35 83

教育后 23 57 3 83

经轶和检验u=3.17,p

老年人卧床护理基础知识范文2

【摘要】老年是生命发展过程殊的阶段,由于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下降,生理机能失常对老年人生理、社会及心理的转变有重要影响。老年患者的鼻窦炎鼻息肉多为复杂性、多发肉,且多伴有全身性慢性基础病,给手术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风险。我科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对120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患者施行护理干预,患者术中术后配合良好,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20例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60~73岁,平均67岁;病程6个月~35年。有全身性慢性基础病28例,占23.33%,分别是高血压病14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9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根据术前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结果,按照海口标准分型分期,Ⅱ型73例(其中1期6例,2期43例,3期24例),Ⅲ型47例。手术以Messerklinger术式为主,Ⅱ型病变切除息肉、钩突,全筛开放,上颌窦自然口和额隐窝开放或全鼻窦开放,Ⅲ型病变切除息肉后作全鼻窦开放术。

二、结果

Ⅱ型治愈率为89.04%(65/73),Ⅲ型治愈率为59.58%(28/47),总体治愈率为77.50%(93/120),并发症7例次,分别是严重鼻出血2例,眶周血肿3例,术腔粘连2例。

三、围手术期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

多数老年患者对手术充满了恐惧和紧张,因此应有效评价病人的心理状态,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介绍术者的医术医德及护理的相应措施,介绍术后的镇痛措施,为病人提供有关疾病的完整信息,并告知病人鼻内镜手术是有效治疗老年鼻窦炎鼻息肉的先进技术。护士热情周到的服务,不仅可以减轻病人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更使得患者在情绪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治疗。

3.1.2基础病防治指导

本组病例中28例有不同程度的内科合并症,而手术创伤又成为重要的诱发因素。因此,在护理中针对病人既往基础病,教会病人自我关注疾病症状和体征,同时密切注视相关症状和体征出现,以求及早发现及时处理,为基础病的治疗和预防赢得时间。

3.1.3支持疗法

对病人健康状况认真进行评估,根据身体状况补充营养及多种维生素,增强机体抵抗力,积极治疗各种合并症。严密监测血压、血糖等各项指标,并给予相应的内科治疗,使之控制在最安全的范围,再施行手术。对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在术前7~10天停用阿司匹林以降低术后出血量。

3.2术后护理

3.2.1常规护理

老年患者往往反应比较迟钝,潜在问题不易客观地反映出来。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全麻术后患者。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变化,注意出血情况,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禁食6h,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全麻清醒6h后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呼吸及引流通畅,以减轻鼻痛和额部胀痛。局麻患者术毕回病房后,立即了解术中出血情况,并测量血压、脉搏及观察面部颜色;如果正常,也采取半卧位;如果血压、脉搏异常,采取平卧位,经处理生命体征正常后改为半卧位。观察敷料填塞情况,防止患者因打喷嚏、咳嗽等使敷料脱出阻塞或误入呼吸道。

3.2.2术后疼痛护理

老年患者本身体质较弱,情绪不稳,疑虑较重。情绪紧张、焦虑与痛觉之间有密切关系。焦虑、恐惧情绪越重,机体的痛阈越低。因此应主动与其交谈,讲解术后出现疼痛属正常现象,使他们精神放松,消除恐惧心理。术后取半卧位,给予吸氧,减轻头部充血,以利于分泌物引流,减轻水肿及疼痛。术后24h内鼻额部持续冷敷,以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组织肿胀,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24h后给予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肿胀的吸收,加速粘膜组织的修复。对疼痛难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或抗焦虑药物。由于术前有力的宣教,病人采用了适当的镇痛措施,使其减少了对疾病的关注,紧张的精神状态松弛下来,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3.2.3术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嘱病人注意后鼻孔有无血液流出,口中的液体都应吐出,不要吞咽。如果病人有频繁吞咽动作,反复从口中吐出血液或血凝块,或前鼻孔有持续血液滴出,提示术腔有渗血,应予局部止血处理。鼻腔填塞的纱条24~48h后逐渐取出。高血压病人的术前血压控制和血压监测也是预防术后出血的重要措施。还要嘱病人根据不同疾病的要求合理地进软食,勿大声讲话,不要挤压鼻部和自行拔出纱条,以免引起大出血。本组病例中有2例高血压病,在术后24h内发生严重鼻出血,护士查房及时测量血压发现血压很高,经报告医生给予及时救治。

3.2.4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3.2.4.1脑脊液鼻漏的观察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有无水性分泌物自鼻腔内流出,低头时加重,一经发现及时送检,发现脑脊液鼻漏时,患者取半坐卧位,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咳嗽及鼻腔滴药,以预防颅内压增高及颅内逆行感染,必要时做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等。本组病例无脑脊液鼻漏发生。

3.2.4.2眼眶及视神经损伤的观察护理

由于造成的原因不同,眶周并发症可以出现手术中或术后数日内。观察患者有无视力障碍或眼球突出,结膜有无充血,注意检测视力,动态观察视力变化。如有视神经损伤,可给予血管扩张剂、地塞米松、能量合剂等治疗,以利视神经修复和视力恢复。本组病例发生眶周血肿3例,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后报告主管医生,由主管医生抽出鼻腔填塞物,保持鼻腔引流通畅,减少对眼球的刺激,给予止血药、激素进行治疗。

3.2.5鼻腔换药护理

加强术后换药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嘱患者定时复诊,并协助医生在内镜下清理新生的病变组织。换药前向病人讲清换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配合方法,嘱病人不要空腹,用1%丁卡因溶液的棉片敷在鼻腔粘膜表面进行麻醉止痛,可避免因空腹、紧张和疼痛引起晕厥及其他不良情况的发生。每次换药都应用麻黄素棉片,以收缩整个术腔和各个通道。一旦发生鼻腔粘连,给予手术分离。本组病例中有2例术腔粘连,原因是患者未及时复诊换药,后经分离治愈。

四、健康指导

出院指导是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护理的前提和保证。患者出院前,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有关鼻息肉的基础知识,有利于消除各种诱因。特别要讲明3个月内切勿用手指挖鼻,勿剧烈运动及过度兴奋,合理搭配膳食,防感冒,鼻部干燥时用复方薄荷油点鼻,防止伤口出血。同时鼻息肉易复发,要家属、患者高度重视,定期进行复查,严格遵守医嘱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并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保持窦口的通畅。

【参考文献】

[1]刘安彦.心理学[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8:93-94.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1997年,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老年人卧床护理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高龄患者;髋关节置;围手术期;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凸显,老年人跌倒等意外致骨折的事情时有发生,髋部骨折就是其中之一。50岁以上人群中,有1.9%的人发生过髋部骨折,髋部关节骨折患者一年内死亡率为27%,致残率在生存患者中高达50%以上[1]。髋关节置换术是改善病废髋关节功能最重要的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负担,有利于和谐家庭的建设。加强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现将68例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2013年6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患者为护理对象。其中男29例,女39例;ASA评分:l级28例、Ⅱ级18例、Ⅲ级12例、Ⅳ级10例;年龄65~84岁,平均78.8岁。基础疾病:37例有高血压病史,19例有糖尿病病史,心功能不全2例。

1.2 术前准备 入院后68例均行患肢持续皮牵引,并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血糖、血脂、肝肾功能以及心、脑血管情况检查,尽快邀请内科会诊,积极控制基础疾病,综合评估身体状况,尽早手术。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患者心理护理 本组病例均为高龄患者,生理机能衰退,反应迟缓,听力下降,且多伴有基础疾病,承受能力有限,加之对手术知识的匮乏,对治疗费用的担心以及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导致其精神压力相当大,情绪也异常波动,比较消极地对待检查和护理。掌握患者的这些心理特点,力争用最通俗的语言与其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化解患者对治疗存在的抵触情绪,给患者讲解既往成功病例,解除他们的思想顾虑,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同时做好其家属的沟通工作。我们通过以上心理护理和实际行动,68例患者均能有较好的心态,能主动配合我们,按时完成术前各项检查及护理工作。

2.1.2预防潜在并发症 针对有诸多基础疾病的高龄患者,应充分意识到其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并发症,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如对糖尿病患者除控制饮食外,严格控制胰岛素的用法用量,避免血糖的波动。

2.1.3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的训练 老年患者呼吸道粘膜萎缩,痰多且较粘稠,易滞留在气管内[2],使呼吸道内的痰液不易咳出导致肺部感染。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尤为重要,因为有效咳嗽可以增加肺泡通气量和潮气量,对预防肺部感染非常有效[3]。深呼吸练习可明显增强呼吸肌强度,以利肺泡的扩张,增加肺通气量,从而降低呼吸时的氧消耗量,可增强气道的防御能力。

2.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观察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高龄患者髋部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70%,其首发症状(肺栓塞)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致死原因,发生率为4.6%~19.7%,患者多在30min内死亡[4]。

2.2.2 髋关节脱位的观察护理 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0.3%~0.4% 脱位的临床表现为搬动患者时髋部有异常弹响、髋关节活动时疼痛加剧、髋关节处于异常内旋或外旋姿势、肢体缩短畸形、主动或被动活动受限。

2.2.3压疮 高龄患者由于血液循环差,卧床时间偏长,术后害怕疼痛及脱位等,恐惧的改变,致使局部受压过久,易发生压疮。

2.2.4出院指导 向患者详细讲解出院后康复锻炼的注意事项,要求保持正确,注意不盘腿,不坐小矮凳,不下蹲,不爬陡坡,防止内收屈髋,每月来院复查,互留电话及联系方式,定期回访,随时了解和指导患者的康复锻炼。

3 结果

68例患者均能遵循医嘱,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护理工作,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住院期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无髋关节脱位及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2~36个月,Harris评分70~94分,平均82分。

4 小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要,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髋部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人不断增加,以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日益成熟,将有越来越多的髋部骨折老人乐于接受这一手术治疗。通过对本组68例高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工作,对这类患者首先要掌握其复杂的心理变化,然后针对性的进行宣教,打消患者的顾虑,患者才会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际护理能力,达到了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保证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大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朱粤菊,郭晓莉,倪淑娜.高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0,8(5):187.

[2]钱信忠.中国老年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89:109-822.

老年人卧床护理基础知识范文4

1骨科护理中风险因素分析

1.1对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预见性不足造成的风险

突出表现在遇有多发伤、复合伤等严重创伤的患者入院时,由于伤员的伤情复杂、严重、病情变化迅速,需要护士具有较为全面的理论知识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果断地采取相应措施,而有的护士不懂急诊创伤的抢救程序,甚至是机械地执行医嘱,病情观察时被一些易于观察出的伤情所左右,而疏忽了隐蔽的或深部的甚至更严重的创伤存在,不能及时发现病情的动态发展。如一车祸致股骨干开放性骨折患者有明显的肢体肿胀、畸形、出血等症状,易被重视,却忽略了腹腔脏器损伤而出现的症状与体征。同时由于专科知识缺乏,对伤(病)所存在的潜在并发症预见性不足,如长骨干骨折尤其是多发伤的患者,在伤后72h易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深静脉栓塞;前臂及小腿骨折尤其是挤压伤后,易发生骨筋膜间隙综合征;骨盆骨折易合并休克、尿道、膀胱及相邻脏器的损伤等。由于专科知识有限,在病情观察时缺乏预见性护理思维、无个体针对性,无重点观察的护理问题,致使伤后发生致命的并发症时才采取对策,措手不及。

1.2有章不循或“慎独”精神欠缺引发的风险

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也是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的集中体现者,护理活动中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护士自身素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保证。若有章不循或“慎独”精神不够,则会造成责任风险。如危重、大手术患者交接班未到床旁而使患者发生褥疮或管道脱落;一级护理未按规定巡视发生液体漏入皮下甚至发生皮下坏死;夜班值班时、无菌操作时不戴口罩等。

1.3护理业务、专科技术水平低造成的风险

不同的专科护理具有其特殊性,由于临床护士大多年龄小、年资低、学历低(以中专为主),专科知识及经验缺乏,专科技术操作不熟练甚至动作粗暴,就会产生技术风险。如在对颈椎损伤患者翻身时,操作不当易发生呼吸心脏骤停;脊柱损伤患者在搬运或翻身时,未保持头、颈、躯干呈轴位而造成损伤加重;在石膏未干燥的情况下搬动患者,造成石膏变形、折断等技术风险。

1.4缺乏沟通技巧造成的风险

创伤骨科中意外损伤较多,患者、陪员及家属多有急躁情绪,他们不知诊疗程序,而以为损伤后应直接进入麻醉科进行手术,不懂还应进行快速必要的术前准备,甚至有的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才能手术,此时,护士缺乏耐心的解释或态度冷淡易引发纠纷;骨折的患者大多需用内固定材料,随着医疗技术设备的发展,骨科内固定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加之医保患者超范围用药,使患者的医疗费用随之增加,若事先未与患者沟通,易引发医疗费用方面的矛盾。

1.5环境管理不善引发的风险

四肢骨折或损伤的患者行走不便或需借助拐杖行走,地面湿滑时易发生摔伤造成骨折再折;小儿、老年人未加护床栏易发生坠床等。

2护理防范对策

2.1培养骨科护士预见性护理思维和能力

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科知识是培养护士预见性护理思维的基础。对于临床不同类型患者的抢救及时总结,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运用护理程序和专科知识,找出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提高预见性护理思维的能力。在防范护理风险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护理风险的判断,即临床护士在实施某项护理活动时,须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专业技能、患者自身状态等事项对预期的或潜在的护理风险做出评估,在完成这样一个分析后,将有关风险及防范方法告知患者,化解风险。同时,要重视患者的主诉。如一腰椎管狭窄症术后的患者,为使切口内的渗血渗液引流通畅,促进切口愈合,术中常在切口内放置引流条,术后切口敷料渗血渗液较多,更换敷料后护士发现切口敷料处有淡黄色晕圈,且渗出液有黏性,疑有脑脊液漏,报告医生后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和护理,避免了感染风险的发生。

2.2重点抓好制度落实

每一项规章制度都是血与泪的教训写成的,抓好规章制度落实,强化“慎独”精神,是落实各项护理措施的重要保证。教育各级人员认真坚持工作原则,实事求是,明确自己的职责,及时汇报、请教,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失误,不论问题大小都要及时汇报,不可隐瞒情节或自作主张处理,以赢得补救的时间。另外,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等特点,若发现上班有遗漏的工作内容,要及时弥补,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2.3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每周利用晨会进行专科知识和综合护理急救技术模拟训练,针对现有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析和讨论,剖析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充分利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找出相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达到人人都有防风险意识,班班都有护理防范重点,使患者微小的病情变化都在护士的监控和预料之中。

2.4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

很多护理纠纷是由于护士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态度欠佳,或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高,未能达到其期望值引起的;同时由于患者的生活背景、生活环境、经历及治疗程序的复杂性,不同年资护士的素质、年龄、阅历、社会经验、知识程度及临床经验等不同,致护患之间不能有效沟通,使患者产生强烈不满。因此,随着服务理念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学会倾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沟通能力与技巧。

2.5维护病区环境安全

对于危重、大手术后等患者,尽量调至易于观察的病室或ICU内;对于神志不清、小儿、老年人及病情危重的患者应加护床栏,并使危险物品暖瓶、锐器械等远离患者,以防坠床、烫伤或意外伤害;对于行动不便者将物品放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尽量保持卫生间、开水房、走廊等地面干燥,在潮湿处放置防滑标志,以防摔倒。

老年人卧床护理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525-02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供血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其具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等特点。脑卒中的原因为脑血栓形成及栓塞性两类,临床常见的是脑血栓形成,主要原因为颅内或颅外动脉硬化,持久性高血压,高胆固醇,肥胖等诱发因素。有研究表明,80%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1]。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提高,提高了缺血性脑卒中的生存率。如今如何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是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本文重点阐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护理措施。

1 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年龄,性别,种族等为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卒中危险性持续增加,男女比为1∶1~1.5∶1[2]。可干预的包括吸烟,饮酒,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等。糖尿病通过多种因素如高糖血症,脂代谢异常,促进动脉硬化等引起小血管和大血管发生病变,尤其是血糖高会加重脑卒中病人脑细胞损伤程度,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发生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3].吸烟增加血液粘度,尼古丁使神经末梢及肾上腺释放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致使血液循环阻力增加和管壁损伤,它与年龄,高血压及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长期主动及被动吸烟均可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人群研究已经显示,酒精摄入对缺血性脑卒中有直接的相关性。但是目前还没有文献证明适量饮酒是预防脑卒中的确切保护因素,所以不宜推荐饮酒的办法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肥胖的人易患心脑血管疾病,肥胖同时与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密不可分,因此控制肥胖也是控制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我们应劝说超重患者通过运动或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约有20%是心源性栓塞。高达40%的隐源性卒中与潜在的心脏栓子来源相关。建议成年人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心脏病,当确诊为心脏病者积极医治。

2 对症护理

2.1 积极宣教:高血压是最重要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是脑梗死的最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程度与脑卒中发生率正相关,控制血压可明显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防止高血压的非药物措施有减轻体重,膳食平衡,增加运动,BMI保持在20-24,少吃糖类和甜食,增加及保持适当的运动,戒烟戒酒。而糖尿病患者常由于脂质代谢障碍原因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我们医护人员可利用一些图片,科普小册子或讲堂介绍高血压糖尿病等的相关知识,教会患者自测血糖自测血压,定期体检,使患者的血糖,血压,血脂等维持在正常范围。而对绝对卧床患者,每小时要测量血压,心律一次,当发生脑梗塞时应实用20%甘露醇250ml。护士应守护床边,密切观察血压及病情变化,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紧张情绪。

2.2 心理护理: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突然,多数意识清,易导致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及失去生活信心和勇气。有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中抑郁和焦虑占住院患者的50%,其主要表现为沮丧,悲观,愤怒,孤僻,甚至抵触情绪,不配合治疗和护理[4]。护理人员应根据个体情况,给予患者不同的精神上的支持,主动和患者交谈,倾听患者的主诉。要利用鼓励,暗示,智齿,疏导等对患者进行心理调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向患者家属介绍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及预后告知家属,使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脑血管病的基础知识,康复知识,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等健康教育。

2.3 指导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高血压患者应低盐饮食,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限制脂肪的摄入。糖尿病患者应注意热量的控制,严格控制各种甜食,使用糖代品。合理膳食,适量的植物油,鱼,鸡,豆类及蔬菜水果能降低体内高血脂状态。适当运动,改变生活方式,充足的睡眠能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中老年运动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运动时间不可过早,在早上9点左右为宜。不宜空腹,应进少量半流质。②不宜进行激烈运动,动作应简单,无需复杂和高难度的有氧运动。③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一般30分钟左右即可。④不要在阴雨天运动,也不要在马路边运动。

2.4 劝导患者戒除烟酒,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过量饮酒导致高血压,心律失常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增加了脑卒中的发生率。医务人员应长期不懈的宣传烟酒的危害,使患者尽早戒除烟酒,从而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建立门诊预约或电话随访方式,定期为患者例查。患者坚持长期,规律服用长效降压药,控制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患者要明知血压,血胆固醇的正常值,同时坚持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

2.5 对昏迷患者的护理: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除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外,还要观察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是否存在。预防肺炎,每2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刺激患者咳痰或与吸痰。预防口腔炎症,每日早晨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若有口腔粘膜溃疡时,给予地塞米松膜贴消炎止痛。

2.6 皮肤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长期卧床休息,肢体感觉减退或消失小大便失禁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皮肤过度潮湿,易发生褥疮,应及时更换衣服和被单,并保持床褥柔软,干燥及平整。长期卧床患者,更换时动作要轻巧,防止损伤皮肤。

参考文献

[1] 薛丽梅.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5:68

[2] 唐媛.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辽宁医学杂志,2011,25(3):150-151

老年人卧床护理基础知识范文6

1中医院健康教育目的

笔者对中医院实习护士开展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査,分析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更正,以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2存在问题

2.1中医院健康教育专科性差、专科知识面较窄、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临床患者的中医健康教育除了具有共性的饮食、用药、心理等内容外,还有其专科性知识内容,调查中发现92%患者想更多的得到与自身疾病有关的教育内容,实习护士缺乏丰富的专科知识,不能有计划地、完整地将有关健康知识传授给患者,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

    2.2针对性较差,缺乏沟通技巧。实习护士不能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性格、接受能力等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缺乏与患者的沟通,使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机械化、模式化形式。

2.3教育内容医护解释不一致。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把握不及时或对疾病理解、熟悉与医生有偏差,而出现医护解释不一致现象,易导致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降低,而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

3指导方法

3.1中医学专科知识与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随着医疗保健工作开展及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所患疾病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高。加强专科学习,拓展知识面,是做好中医健康教育的基础。实习护士工作年限短,缺乏临床护理经验,由于在校学习本专业的课时较少、内容简单、专科基础知识把握不扎实,针对这些原因,我们首先加强实习护士专科解剖、生理、中药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我们采用专科知识与中医临床健康教育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如在指导其学习关于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时,指导她们了解此类患者为什么要严格避免精神刺激,精神紧张。因为过度情绪激动时,可影响大脑皮层,兴奋延髓的心血管中枢,使交感一肾上腺素能的活动明显增强;使心输出量增多和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了心肌的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使她们既学习了生理知识又丰富了健康教育内容。这种指导学习方式既有爱好性,又易学、易懂、易把握、实用性强,大大激发了护士学习专科知识的热情。

3.2中医学专科健康教育内容练习指导护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需要患者把握的专科性教育内容,护士必须熟练把握。因此要指导实习护士熟练把握专科操作技巧,如长期卧床的心脏患者应鼓励每日定时做主动性和被动性下肢活动,可加速下肢循环血流,减少血栓形成机会。肩手综合征的预防措施是每天定时指导患者做轻缓而又不致于加重心脏负担的上肢伸展活动,亦可在患者肩关节部位做预防性的按摩及热敷等护理。根据本科各种疾病特点,从发病原因、病情变化、治疗、手术、用药、饮食、预防、到康复指导等全程健康教育问题,进行系统地学习与指导。同时模拟患者向实习护士提问,以检验其把握专科知识熟练程度。

3.3与患者沟通技巧练习指导把握沟通技巧可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沟通是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基础。在与患者交谈时注重语音语调要缓和、语速要慢,让患者能感到护士的热情、诚恳、耐心,对护士产生亲近感和信任感,便于健康教育的实施。教育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化,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年龄、文化层次、接受能力等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凡对老年人、接受能力差的患者,语速要慢、要有耐心、多次反复地讲解,使患者真正理解并接受健康教育内容,使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让实习护士模拟患者进行练习,感受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提高实习护士与患者沟通能力。

3.4指导实习护士及时、准确把握病情变化。护士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心理状态等情况,必须做到心中有数。若实习护士未全面把握患者病情或未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就可能出现宣教不到位、错误性指导、与医生解释不一致的现象,易引起患者的迷惑或误解,造成工作中出现尴尬被动局面。也会导致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度及满意度降低。我们采取以下形式指导实习护士了解病情及时把握病情变化,对所负责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动性。

3.4.1指导实习护士参加医生对新入院患者的入院检查。参加医生对新入院患者的病情检查,能较全面地把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身心情况,以利于健康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3.4.2指导实习护士认真阅读病历、各种检查化验结果。及时阅读病历并经常主动与主治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最新变化、治疗、用药等信息,使患者及时得到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

3.4.3指导实习护士跟随医生査房。因为査房时患者向医生反馈病情的信息量较全面,倾听患者的诉说及医生的讲解,凡是对病情较重、不稳定、变化快和未确诊的患者,及时了解把握病情发展动态,使患者得到及时的、相应的、正确的教育内容,有利于疾病的恢复,避免出现教育内容与医生讲解不一致的现象,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满足度。

3.4.4指导实习护士要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病情根据本科特点,除了解患者全身的症状体征及心理状态外,还要学会观察局部的病情变化,以指导患者做好局部的自我护理。

3.5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指导。健康教育对于手术患者至关重要,手术患者大多对手术产生不同程度的惧怕、紧张心理,他们迫切想得到有关方面的指导,他们想了解有关手术的方法、过程以及手术的效果,不知如何做才能有利于配合手术。因此有效地指导围手术期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不可缺少的条件,指导实习护士观看手术操作过程或请主治医生讲解手术方法及患者应注重的问题等,来获取这方面的知识。对患者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有预见性的指导,预防和避免并发症发生,解除患者对手术的各种疑虑及心理压力,取得患者的信任,有效地配合手术治疗。

4效果

通过对实习护士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导,不仅提高了她们的健康教育能力,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护理质量,显示了实习护士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