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基本知识点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基本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本校2015级高职护理专业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将两个班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n=79)采用提问式复习法教学,对照组(n=80)采用传统复习方法教学,两组学生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学生无选择偏倚。除了复习方法以外,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学时数、考核内容、授课教师无差异,具有可比性。2.方法实验组具体实施步骤(1)按计划讲授理论:在实施前,按照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讲解理论知识。(2)设计问题: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问题能激发学生不同的思维。提问时要避免使用质问的语气,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并将对话双方置于平等的位置上,学生会因感到被尊重而主动参与到对话中来。好的提问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积极创新。比如知识点“乳牙出齐的年龄”,设计的问题是“幼儿补充维生素D应补充到几岁?”,引导学生思考。(3)布置任务:每次理论课结束,要布置下堂课提问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课后预习掌握。(4)课堂实施:每次新课前,随机点名请学生到讲台上回答提问,避免在座位上回答时有其他学生提醒的弊端;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联的知识点,也要随时提问。(5)记录:教师将学生的回答情况在花名册上做好记录,对于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要求再回去复习,下一堂课的课间要求他们继续回答教师之前提出的问题。(6)教师点评:学生每次回答完问题,教师针对知识点进行总结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提高。3.观察指标(1)观察两组学生每周用于学习的时间。(2)考核通过阶段测验和期末考试对两组学生进行比较,采用的试卷相同。为避免改卷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测试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接轨,全部采用选择题型,成绩采用百分制。(3)问卷调查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回收率、有效率均为100%。主要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等六个问题。学生给予评分,每项勾选“是”得10分,“一般”得5分,“否”记0分,汇总两组学生的得分。(4)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结论一在学习自主性方面,整个学期实验组学生学习花费的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结论二理论知识考核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结论三问卷调查两组学生对示教课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三、讨论
儿科护理学教学的传统复习模式往往是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前回顾复习,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式念书配合,复习的效果并不明显。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提问式复习法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堂上的重、难点问题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改变教师总结复习的模式。我们在儿科护理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用提问式复习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1.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课时安排较紧张,教师平时很难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通过随机提问式的复习方法可以了解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如果没达到,教师应调整计划或授课方式,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2.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研究表明,适当的压力可以产生积极作用,可以让人的记忆更加敏锐,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在课后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任务,对于缺乏自律的高职学生而言,是给了他们适当的压力,以此督促其在课后自主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会逐渐养成课后复习的好习惯。3.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所接受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授课,他们很少有机会站在大众面前发言,导致部分学生有轻微的社交恐惧症,表达存在障碍。为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进行提问式复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回答问题。刚开始进行的时候,有许多学生因为害羞、紧张等因素,无法有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比较自然地站在讲台上表述自己的答案和观点,以此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4.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表2可以看出,提问式复习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往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将教学内容全面、系统地讲授给学生,尽管已经讲明了重点、难点,但教学环节单一,形成了课堂教师讲、课后学生不复习、课终忙考试的“填鸭式”教学。学生面对烦琐的基础知识常常陷入注意力不集中、疲于应付的困境。而提问式复习法使教学空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复习不再是教师的总结,而成为学生展示学习效果的舞台。在解答和总结环节中,教师不只是复述、强化教学重点,还通过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效的肯定,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极大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帮助学生树立了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有效提高了学习成绩。总之,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提问式复习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问式复习法教学提升了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性,深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使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杨艳婷 单位:梧州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2):40-44.
护理基本知识点总结范文2
1评估护生特点
很多护生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家庭的影响及本身具有的优越感,导致其缺乏敬业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1]。而且进入ICU实习的护生生源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护生的个人素质不同、护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同、已轮转科室不同、对待临床实习的认知和态度各不相同。
2确定教学目标
与护生互动,共同制定带教计划,确定教学目标。明确具体的带教目标并制定标准。让护生了解ICU的相关概念,收治病人的原则,工作制度和管理方法,熟悉各班次工作程序;掌握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输液泵等仪器的操作程序;掌握心肺复苏术和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方法;基本掌握血液动力学监测方法;掌握内,外科常见危重疾病的护理要点;掌握ICU常用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制定教学计划
3.1熟悉病房环境
详细介绍病房的布局(治疗室、配制室、仓库以及病房病床的布局);然后介绍各种物品及急救药物的放置;并介绍各班职责以及各项规章制度等,使护生对实习环境有全面的了解,让其尽快了解并熟悉ICU的工作性质,融入ICU的工作氛围。
3.2根据对护生的初步评估,了解护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可通过以下问题初步了解。
护生的年龄学历;护生已轮转的科室;护生对护理的基本理解;护生基本的家庭状态;护生最想学的知识;通过观察护生与病人基本交流和态度初步了解护生的性格;通过提问ICU基本知识理论了解护生的理论基础。
3.3按照护生存在的问题排出首优问题,次要问题,根据存在问题给出相应措施。
3.3.1对自己从事的专业不热爱从事护理职业的社会认可程度较低传统观念对护理人员缺乏理解和尊重,认为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医生是关键、决定因素,而护理人员从事的是简单、机械的执行医嘱。包括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态度,使护生产生不平衡心理,认为护理工作无出路、没奔头,被人瞧不起,挫伤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对于这种护生就算有再好的带教计划和带教措施也无济于事。作为带教老师,要用事实让护生了解护理行业的服务理念和存在的社会意义。善于表扬这样的护生、激励护生、引发其内心的进取心,注意发现其身上的优点,给予真诚的肯定。让其在实习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对护理工作产生兴趣。
3.3.2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容忍力和耐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和批评。表现对在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上刻意的不听安排。因此,在日常带教中对于护生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应客观分析原因,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同时要给予正确的示教。在实际带教中以引导护生的正确行为方式为重点,适当地忽略其不当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更易于培养其正确的行为。善于倾听护生的意见,对护生情感的释放和表达应以真诚、理解和霭的态度去对待。尊重护生的个性需要,给护生提供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的机会。同时,带教老师还应成为护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和朋友,正确指导护生掌握获得知识经验的有效途径。
3.3.3理论与临床实践较差基础文化知识较薄弱,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工作中多数护生不能将学校所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对临床相关基础理论和专科知识掌握不全面。ICU繁多的设备,护理操作,开展的许多专科护理新技术、新项目使护生望而生畏。对这样的护生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4实施教学计划
4.1第一周帮助护生适应ICU环境,了解ICU的文化和特点。带教老师与护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获取护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了解护生的年龄学历,已轮转的科室,护生对护理的基本理解,护生基本的家庭和生活状态,通过观察护生与病人基本交流和态度初步了解护生的性格;通过提问ICU基本知识理论了解护生的理论基础。根据所了解的内容满足护生的心理需求,与护生共同制定学习方案,告知护生ICU的教学目标。
4.2每天学几点,把ICU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二十至二十五个小点,每天掌握一二点。下面以吸痰为例:2010-8-24安排护生下班后从教材中了解吸痰的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2010-8-25示教吸痰的标准操作,让护生评价整个操作的优缺点,由带教者说明其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可取之处。再由护生动手练习吸痰的标准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带教者放手不放眼,及时指出护生操作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给予适当的鼓励和纠正。在临床操作中应该给护生足够多的机会练习所学的内容。2010-8-30经过反复练习,可由护生再次总结吸痰的目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表达出操作练习后对吸痰的不同理解。以这样的一个学习方案,应用于其它知识点的学习。每周一次小讲课,每周一次给护生机会提出对带教老师的的希望和要求,在科内组织一次护理查房,书写一份完整的护理病历,在出科前进行一次综全性的理论和操作考核。
5带教计划实施效果总结
5.1在整个带教过程中运用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自我实现。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激起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心的强大动力,使他们自觉自愿地与老师配合,努力完成实习任务。
5.2在知识传授中把学生和带教老师放在同等的地位,创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激发护生的创新能力,但是通过带教老师的指导减少其创新的盲目性。
5.3在带教过程中运用了理论的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让护生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根本上认识一项操作和所学理论知识的本质,在临床上能更好的灵活运用。
5.4建立在一带一的基础上,运用了整分合的原理。整体把握护生的状况,分步解决护生存在的问题,综合性的考核护生在ICU完成的学习目标。
5.5护生在与带教老师的不断互动和沟通中陪养护生的沟通能力,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避免护生产生畏惧心理,使其自由的展现所能,完成临床实习。
5.6每天以作业方式安排护生掌握理论知识,在第二天中教会在临床中应用的方法。能给护生一定的压力,陪养护生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参考文献:
护理基本知识点总结范文3
1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高质量教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本保证。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所开设的药理学,其课程设计与教学大纲均沿用临床医学专业模式,虽然也有专供护理专业使用的药理学教材,但其在内容的编排上仍圄于传统药理学模式,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色[2]。为此在总结多年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写了《护理药理学》。
1.1调整教材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现代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模式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模式对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力求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融入教材中,在注重药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强化与临床护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对有关药物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的描述适当精简,优化药动学内容,进一步突出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并增设用药护理程序及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对策等,为增强护士实施整体护理能力和提高护理用药水平奠定基础。
1.2联系临床实际,注重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当今医药学发展迅速,每年都有大量新药上市,一些传统药物也常因安全性或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而逐渐被临床淘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教学内容更新,帮助学生了解学科新进展。为此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大量查阅相关资料,及时将有关新药纳入教材外,还积极与临床教师、临床医生和一线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临床用药实际,对于一些临床已基本淘汰的药物和一些基本理论与临床治疗实践严重脱节的内容大胆舍弃,力求保证教材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1.3调整教学大纲,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大纲主要强调学生对药理学内容的记忆,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对于复杂的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尽可能地采用简单形象的图示加以说明,克服了大量文字叙述的单调、枯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据此,我们对教学大纲也做了相应调整,重新分配了教学学时,着重强调对药物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在理解基础上记忆,逐步摆脱惯用的死记硬背学习模式,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课程的规划者和实施者,在教学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优化师资队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学团队。
2.1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构建优秀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与自主培养相结合的模式,药理学教学团队在学历和学缘结构上得到明显改善,团队成员90%以上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加强年轻教师培养,选送优秀年轻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每年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开拓视野,培养其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实行导师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通过导师的传、帮、带,培养青年教师良好的师德风范和教学科研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目前,药理学教研室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能力突出、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2.2加强学习交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目前,药理学教师主要来源于临床医学或药学专业,大多缺乏护理专业相关背景和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涉及临床护理实践的有关内容往往难以准确把握。为此,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如定期开展教研沙龙,学习讨论如何在药理学教学中渗透护理程序,使学生全面、立体地掌握药物特性;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讨论教材使用和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交流经验和教学体会;开展药理学教师与临床护理人员交流活动,了解临床护理需求及用药护理实际情况,力求使教学活动更贴近于临床,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
3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在传统的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着眼于教材内容的讲解,往往孤立地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等内容,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利用药理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结合护理专业特点,对护理药理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在教学中融入护理程序
护理程序是指导护士实施计划性、连续性、整体性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模式,是系统化整体护理的核心。护士处于临床工作第一线,既是药物治疗的实施者,也是用药过程的监护者,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药理学知识,还要能将有关知识运用到护理程序中,从而协助医生正确诊断、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培养学生正确应用护理程序评价药效和及时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是护理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目标[3]。在护理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护理程序引入教学过程,使药理学教学活动始终围绕整体护理的要求进行,将护理程序与药理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讲述每一类药物之前,首先引入具体病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行护理评估和诊断,拟订护理计划,进而引出将要讲述的药物。在讲解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和评价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并组织学生讨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3.2开展案例教学法
传统的药理学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教师注重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也逐渐养成了死记硬背、懒于思考的被动学习习惯,且普遍觉得药理学内容枯燥乏味、难懂难记。为此在护理药理学教学中开展了案例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注意事项等教学内容融入案例分析之中。通过案例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师生互动,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药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4]。
3.3加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等多种信息集于一体,综合发挥各种媒体信息的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5]。在护理药理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广泛地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将复杂的药理作用和机制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如在讲述抗心律失常药时,采用动画辅助讲解心律失常发生机制及心律失常类型,能将复杂的机制简单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3.4改革实验课教学
护理基本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 排尿护理 说课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专家,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将自己对课标、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课堂秩序的设计和安排学习方式的选择和实践等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元素的确立及其理论依据进行阐述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①本课说的是“排尿护理”,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进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说明“做什么”、“怎么做”和 “为什么要这么做”。
1 说教材
1.1 教材简析
本课使用的教材是《护理学基础》,它由李晓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教材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符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生源的特点和就业的需求。《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启蒙课程和核心课程, 是一门阐述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操作技能的应用型课程,也是学生学习专科护理前的必修基础课。同时,本门课程也是临床工作的基础,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能力。
1.2 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相关理论、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以及临床诊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本节课内容选自教材第十四章“排泄护理”的第一节“排尿护理”。因排尿是人的基本需要,所以排尿护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护理理论和知识。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为下节课的“导尿术”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教学目标
根据目前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及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依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及本节课在教材的作用、地位,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出正常尿液的性状和异常排尿情况;能够简述影响排尿的因素;能够叙述排尿异常的护理措施。(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护理评估的方法准确评估正常排尿及异常排尿;能够综合分析归纳排尿异常的护理措施。(3)情感与价值观:树立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理念,能换位思考。
1.4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分析,及对学生的了解,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异常尿液的观察及排尿异常的护理。难点确定为:如何细致、深入地观察,综合分析归纳异常尿液。
2 说学情
从认知能力来说,本次授课的对象,是护理专业中职的学生。这些学生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感兴趣的事物爱思考,喜爱床旁教学(见习)、情景教学、项目训练、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对于形象知识易于接受而缺乏思考,缺少自主学习的持续力及稳定力。同时,他们基础知识较薄弱,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欠缺,学习主动性差、喜欢被动接收,老师讲一点就学一点。综合分析能力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适于在做中学,学中做。
从知识结构来说,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解剖学》、《生理学》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已经学习了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护理相关理论及部分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并进行了临床见习。对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及未来护理职业岗位有一定的了解和期待;已熟悉了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护理的操作程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
3 说教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增进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本次教学过程以讲授为主,由案例引入,辅以多媒体教学。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运用了实物及图片展示、学生实验、小组讨论等方法。通过实物演示,请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和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4 说学法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通过科学的学习方法,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在课前,对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学习重难点进行分析,指导学生学会带着疑问去预习。在课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促使学生动眼看、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识过程统一为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本节内容与前后知识、相关学科知识的关联,并与生活融合起来,利用已知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以助新知识的理解。通过引导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使学生乐于探索,勤于动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 说教学进程
5.1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带着疑问对本节课内容进行预习,思考正常尿液和异常尿液的区别在哪里,通过画表格加强印象,做到手脑并用。同时请学生准备新鲜尿液15ml、比重计、PH试纸,2.5L、1.5L及400ml、100ml的空饮料瓶各一个。
5.2 案例导入,激发兴趣,约2min
向学生展示案例:何女士,抱着一岁大的孩子来院就诊,她告知门诊服务台的护士,孩子的尿液一向透明、澄清,呈淡黄色,但近一月来,孩子尿液混浊呈深黄色。请问:如果你是接诊的护士,该如何为其分诊呢?以案例设问,切入什么是正常尿液,什么是异常尿液,使学生对新知识好奇,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5.3 导学结合,讲授新课,约35min
本节内容有:(1)正常尿液的观察,约4min。通过请学生观察新鲜尿液的性状,自己用比重计、PH试纸对尿液进行测定,从而说出新鲜尿液的基本特征。在这项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她们动眼看、动手做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动脑思考,用嘴表达,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和表达能力提高。在学生归纳后,教师再给予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2)异常尿液的观察,约12min。本段内容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对多尿、少尿、无尿的概念有正确的理解,向学生展示不同容量的瓶子,使学生印象深刻。通过多媒体展示真实的图片,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什么是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脓尿和乳糜尿。再通过多媒体进行列表比较,区分正常尿液和异常尿液的区别,使学生易于记忆。(3)影响排尿的因素,约4min。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及学生的生活体验进行讲授。如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因为紧张而引起尿频;在夏季因大量出汗,可使尿量减少。这些鲜活的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易于接受。(4)排尿异常的护理,约15min。通过讲解,向学生解释尿失禁、尿潴留的概念。请学生换位思考,分组讨论:如何对尿失禁、尿潴留的病人进行护理?通过讨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进合作精神。教师通过学生回答所反馈的信息,有侧重点地再对学生进行引导分析,指出不足之处,给予总结。
5.4 知识应用,巩固练习,约4min
通过PPT上选择题的形式,检测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程度。题目设置以突出重难点,巩固知识,提高效率为原则。
5.5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约2min
和学生共同归纳: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理清知识脉络,加深记忆。
5.6 布置作业,任务后延,约2min
给学生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1)根据所学内容,审视在预习时所作的“正常尿液和异常尿液的区别”的表格,并将表格完善。(2)尿失禁病人的护理措施?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3)思考:周某,女性,27岁。产后8小时未排尿,主诉下腹胀痛但排尿困难。护士想了很多方法帮助其促进排尿,均无效。请问你将采取什么措施,能解除病人痛苦?根据案例引导学生对下一节内容“导尿术”进行预习。
6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以简洁、形象、直观、概括为原则。在设计时注意合理布局,串清脉络、层次,体现要点,以便学生易于掌握。
对于整堂课的设计,笔者始终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引导学生勤观察、善思考、多动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明确学习护理知识不是死记硬背,而是交流讨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感受到课堂师生配合教与学是充满情趣的活动,使她们认识到学习是有意义的,过程是有趣的,知识是有用的。
护理基本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护理专业;就业导向;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8-0167-02
护理专业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有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运用操作能力的护理人才。从护理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认知状况来看,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信息技术认识的简单化、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初级化、教学内容和安排与临床岗位工作实际要求的差异化等,这些现状直接影响了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升学与就业,因此,深入分析和调整护理专业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很现实的社会意义。
1以专业需求为本调整教学内容
1.1强调信息技术教学的纵横联系
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各知识模块、各软件应用中会产生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逐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各知识点、各软件进行纵横向串联,形成纵横相交的信息技术知识网,从而达到锻炼并加强学生灵活学习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如在设计学生求职任务时,既可以利用Word软件进行求职信的撰写、个人简历的制作、个人名片的设计;还可以利用PPT软件制作个人情况简介的演示文稿;在学习PhotoShop图片编辑软件时自学Flas制作软件。
1.2强调信息技术知识的普遍性和通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护理专业就业过程中使用普遍性与通用性强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作为学习资料与素材,让学生能尽早熟悉与进入工作岗位,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岗位竞争能力。例如在讲授网络章节搜索引擎内容时,引导学生由掌握搜索引擎的基础方法演变到本专业的专业领域搜索引擎的使用;在Excel电子表格教学过程中,选择医院出人院和科室护理日志数据作为学习素材,既学习电子表格的知识与操作,又提前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
1.3强调信息技术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学情和实际需要,大刀阔斧地删减那些专业性强而岗位应用少的教学内容,如计算机存储原理、硬盘工作原理等理论内容以及拆装一台计算机等实际操作内容等,这些内容对于学习护理专业的女生而言没有任何的兴趣;而若增加信息技术常用理论知识(如信息技术的云应用)、岗位实训内容(如护理铺床操作文档的排版)及任务案例内容(如制作一份护理知识小讲课的演讲稿和演示文稿等),学生对此有较大的兴趣与积极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就逐步达到实用性和应用性相结合,专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过程中注重护理专业的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岗位需求,在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上强调和凸显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2依据学生现实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教学理念
2.1创立以能力本位的主体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在课堂上放手,由课堂的主体向主导转变,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着手,逐步引导学生愿意学习到主动学习。这就要求老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W内容准备充分,课前充分了解学情,课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把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逐渐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主动性、求知欲及创造性。
如在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课程教学时,恰逢学校校园文化艺术周的各项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学生自己提出要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技巧,利用这一契机,让学生在课外收集素材,在课上以小组的形式进行项目分析,小组分配协调并制作演示文稿,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辅导。最后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和知识点总结。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2.2创立以能力本位的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是将能力提升作为培养目标,核心落实在能力培养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上,并逐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及信息素养。
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作为护理专业学生,在掌握全面的护理理论与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应有沟通、礼仪、语言等其他素养,信息素养也是其中之一。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时刻体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意图,在课程的安排与实施中也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如要求学生在进行医院见习课程中,拍摄照片、搜集病例、帮忙带教老师制作小讲课的演示文稿等,并在见习完成后完成作业交流分享。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和活动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与素养,教于无形,收效良好。
2.3创立以能力本位的技能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操作技能和方法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放弃大量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的细致讲演,而是将实用的基础理论与技能操作相结合安排课程,在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的同时又要考虑护理专业的岗位需求,真正体现结合专业以操作为主的能力本位的技能。
今后将从事护理工作的这些学生,其工作内容不仅是做好基础护理工作,还要进行病历的整理、交接班的平台管理、个人科学研究等。而与之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课程中资源信息的查找、Word文档编辑、Excel电子表格以及PPT演示文稿等内容十分关键。在授课过程中,尽量找医学类相关的素材让学生进行练习,让他们及早适应并激发学习兴趣。
护理基本知识点总结范文6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79-02
临床护理课程包括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等,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是培养护生成为合格护士的关键课程,也是护士资格考试的主要课程。临床护理教学是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过渡阶段,怎样建立一个从理论教学向临床实践过渡、使护理专业的学生在临近毕业之际顺利通过护士资格考试的教学模式,对护理教学、对学生的就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我校的学生现状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有两个来源:(1)一是来自普通高中或其他中职学校,学习能力相对较强。(2)二是来自初中毕业学生,考不上重点或普通高中的,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问题的能力较差。文化层次差异较大,基础参差不齐,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记忆方法机械,对知识理解能力较差,单纯死记硬背,其效果不理想。能主动学习的学生只占小部分,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差、和临床课联系密切的基础课掌握不牢、不能和现在的学习内容联系在一起,更主要的是以前学习的知识基本忘记,到现在应用时,什么也想不起,联系不上,对现在的讲授起不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得重新学习和强调以往的知识,增加了讲授的内容,显得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只要是今天讲解的内容都是新的东西,觉得内容多,难度大,如果不重新学习和复习,新的内容无法衔接,更无发理解。再加上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兴趣缺乏、意志力薄弱,为了讲好每一节课.在本节课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并有效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现状和弊端
临床护理教学以教学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由于每个学校的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师的授课任务逐渐增加,再加上班级人数相对较多,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上增加一定难度,从2011开始,护士资格考试的内容、大纲、考试的方式都进行了改革,考试以A3、A4题型为主。考试的内容和范围有所增加,如何使中职护生在校期间通过学学习,最大限度的掌握理论知识,通过实习掌握临床实践技能,又能顺利通过护士资格考试呢。
3 改革临床护理教学模式
采用先进的、符合中职护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注重理论和能力的有机结合,突出重点、突出运用,紧抓思维 的逻辑性、知识的应用性、学习的方法、及操作的熟练下和规范性。教学模式的改革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的整合、教学的评价的环节。
3.1 教学设计
确定教学目标:掌握本教才的基本知识、技能。掌握每个常见疾病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对每个常见疾病的知识点熟练掌握。
教学计划: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3.2 教学内容
围绕常见病的护理,根据护士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从护理角度重点讲授疾病的护理评估内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突出重点,学会应用。
3.3 教学方法
3.3.1 启发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3.3.2 小组讨论法:每当讲授一个疾病后,教师结合本次内容和护士资格考试的有关试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组内展开交流、讨论,即强化理论,又增强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疾病的理解和应用更加灵活。
3.3.3 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效果,单纯的讲授缺乏直观性,不易形成深刻印象,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引入形象直观的图像,内容和声音中,学生眼前一亮,振奋了精神,减少了睡意,激发了学习兴趣。
3.3.4 病例教学法:结合职业教学、学科、学生特点,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执业资格考试而在教学方法上,将鲜活的病例带进课堂,使课堂变成临床实训场,使单纯枯燥的理论教学变的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打破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问答、演示、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便于记忆和掌握,还能提高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对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高了学生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5 强化考学结合,以考促学
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即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检查,又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以考试促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发挥考试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考试可采取多种形式,课前小测试-是对预习内容的检查。课堂小测试-是对本次课内容的达标测试。课后测试-是对讲授的内容是否复习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