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知识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心理学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心理学知识点范文1

关键词:护理系 心理课程 理论与实践

如今,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人们的价值观等众多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同的生活经历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也是千差万别。病人病痛的折磨、疾病形成的原因等众多问题都会给病人带来不可估量的心理伤害,故此,护理系的学生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时候就必须懂得从病人的一言一行中明白病人的需求,只有护理人员读懂了病人的需求,才能给予病人恰当的帮助,才能做好护理的工作。护理人员对病人细微变化的把握能力则来自于学校心理课程的培养,所以,为学生将来工作顺利的开展,学校必须做好护理系心理课程的工作,那么,护理系心理课程如何开展,这是一个需要教师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心理教学课程呢?

一、吃透教材,删略有当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的心理课程课时安排往往较少,作为辅导课程,其相对于护理专业课来说肯定课时安排,学分安排都是分量很轻的,但是,护理心理学的内容总量是不会变的,所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教师首先将有关护理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将课本知识掌握于心,在对知识脉络有了整体的把握的同时,结合护理学生实践生活,将重要的心理学知识点提炼出来,将与学生专业、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是意图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而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不能做到细致,导致学生囫囵吞枣,不得要领,等到结课时,知识点全部记录,可是没有侧重点,最后感觉收获甚小。故此,护理系心理教师必须吃透教材,然后删略得当,在有限的时间里传授给学生最实用最有效的心理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当下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计算机的普及已经将人类引入了互联网的时代,遍布网上的信息浩如烟海,与此同时,网络学习资源的共享也为人们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网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所以,护理系心理课程的教学也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众所周知,心理学的理论原理是非常枯燥的,最重要的是,心理理论语言的表达是具有严密性的,导致其读起来都显得拗口,对其理论的理解又是了解心理学的基础,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理论,了解理论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那么,教师就可以上网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将遍布网上的资料进行整合,将有利于自己教学开展的视频、讲座或是纪录片放映给学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原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此外,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的一种方法,能有效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有助于教师的授课。所以,护理系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

三、完善案例教学

护理系的学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恰当的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指导自己的工作,首先要具备对所进行的工作现状具有敏锐的感受力,然后在敏锐感觉的背后科学的恰当的利用心理原理进行情况的分析。单纯依靠心理理论的死记硬背,心理知识的大量掌握是不能够具备这种能力的,这种能力的培养与心理教师课堂的心理案例的分析以及相关训练是分不开的。前文提过,心理教师在给护理学生上心理课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多播放一些视频,有关护理工作如何开展或是经典护理案例视频,在欣赏完视频之后,教师应及时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及反馈,对视频中护理工作以及病人反应等都要有一个详细的分析,在分析中将理论知识融入进去,经过几堂课的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对问题状况迅速处理的敏锐感。之后,教师应该加强这种训练,在初步帮助学生形成对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思维模式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有组织有目的的让学生起来分析案例,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对现状的分析。这种案例教学法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对病人的一举一动能够敏锐察觉其真实的心理想法,以及明白自己在护理中应该切实注意病人的那些方面。这种能力依靠心理教师的有意引导和对案例教学的重视。

四、调动并重视学生兴趣

护理心理学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外科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

现代护理理念的建立、时代的进步、人类对新生事物的不断加深认识和各个学科间的交叉,极大地丰富了外科护理学的内涵,对从事外科护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掌握本专业特有的知识、技术,还要求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以人为本”,对外科病人进行系统评估,提供身心整体的护理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

外科护理学是研究如何对外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临床护理学科,包含了基础医学理论、护理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外科学理论以及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外科护理学以创伤、感染、肿瘤、畸形、梗阻、结石、功能障碍等外科病人为研究对象,在现代医学模式和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由外科护士与外科医生在病房、手术室根据病人的身心健康要求、社会家庭文化需求,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向外科病人提供整体护理,以达到去除病灶、预防残障、促进康复的目的。教师授课方式包括传统的授课方式、分组互动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等。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主导思想是教师应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问题,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笔者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研究的对象和教学方法

(1)研究对象。实验组:2011级护理中专专业114班64人;对照组:2011级护理中专专业116班67人。2组学生均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我校四年护理中专专业学习,两个班级学生的年龄及性别分布比较接近。

(2)教学方法。对照组以《外科护理学》教材为主导,采用教师口头讲授理论、多媒体演示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组在上述方法外,增加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开展教学,具体如下。

①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外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将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以及难点设计成一些具体的问题或病例,于上课前2天将问题布置给学生。如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措施有哪些、烧伤病人烧伤程度如何辨别分类及补液需要量的具体计算方式、如何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区分颅底骨折的分类、破伤风病人的典型的临床表现等。

②分组讨论。将题目按小组分发给学生,教师给出与问题相关的章节内容,引导学生结合问题预习教材,并提供相关表格、计算公式、示意图等,通过学生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开动脑筋,充分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结合平时课堂上列举的临床病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外科护理学知识与临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是一门临床适用性比较强的重要学科。

③完成报告。每位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在完成实验报告时需要注明参考或借阅的书籍和资料来源,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性。同时需要独立思考和完成,杜绝互相抄袭的情况。

④交流总结并得出结论。分组讨论问题,由每组小组长将各组的结论汇总,将具有共性的问题罗列出来。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和讨论情况,归纳总结出重点和难点问题以及有争论的问题,并针对重点、难点和有争论的问题分别开展讲解、剖析和反馈,并对本次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达到最终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二、结果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如下:

第一组数据:2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n(%)】

第二组数据:2组学生期末考试及格人数比较【n(%)】

人数 及格 不及格

实验组 64 62(96.88) 2(3.13)

对照组 67 58(86.57) 9(13.43)

合 计 131 120(91.60) 12(9.16)

第一组数据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均呈正态分布,但实验组成绩高分段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第二组数据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及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2,P

三、讨论

(1)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成才。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课堂气氛沉闷,所学的知识点空洞、枯燥乏味,不好理解与记忆。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在课堂上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学习兴趣,有利于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验组的学生通过预习教材、查阅与分析相关资料,提高了收集整理资料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学生间的讨论,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踏入临床工作环境提供锻炼和帮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授课教学方法中课堂气氛通常严肃而压抑,学生思维被禁锢,学习态度较被动,易产生厌学情绪;而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带着问题学习。学生在宽松和民主的课堂氛围中积极畅所欲言,参与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使每一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

(4)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实验组的学生在小组进行讨论时,针对不同的观点开展讨论和沟通,最终得到最正确和最合理的答案的过程,充分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5)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验组的学生,在实施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的教学过程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在小组讨论后针对知识点进行师生互动的方式,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6)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理论成绩合格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对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方面有一定作用。但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如下:①很多学生已习惯依赖于以往的传统讲授法的授课形式,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选择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PBI)授课时,设置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章节,在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②教师自身尽快适应现代的教学理念,将现代的教学理念引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护理学科教师需要定期到临床去进修,掌握最新的相关学科知识和护理理念,才能在搜集病例和问题时更具客观性和实践性及实用性。③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必须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强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的培养和锻炼,重视每一个章节后的护理操作实践课,避免重视学生动脑能力而忽略动手能力。④对于不能回答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地学习书本上的相关知识,在书本上找到答案,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性。⑤在设置问题时要考虑到答案的唯一性,尽量避免一些在学术上存在争论的问题。⑥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紧密结合,提高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护理心理学知识点范文3

【关键词】 中职卫校 口腔组织病理学 教学体会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组织胚胎学与病理解剖学的分支,主要研究口腔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发育过程及口腔常见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是口腔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也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在口腔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同时,口腔组织病理学也是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科目之一。那么如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点体会:

1.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1.1 传统教学的优势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的、风趣幽默的语言及肢体表演不仅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还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有效地控制讲课的节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能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展开思维,进行思考。

传统教学中的板书给学生提供了思考和记笔记的时间,同时,运用板书还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如在龋病的组织病理学中,通过教师的讲解,龋病的病损有三个三角形,学生容易混淆,这时教师可在黑板上总结出:平滑面龋,三角形顶部向着釉牙本质界,基底部向着釉质表面;窝沟龋,三角形顶部向着窝沟壁,基底部向着釉牙本质界;牙本质龋,三角形顶部向着牙髓腔,基底部向着釉牙本质界。另外,有些教学内容如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及牙髓的基本结构,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进行绘图,让学生用红蓝铅笔跟着画,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绘图能力。

1.2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就是利用计算机及其配套数字设备,结合图像、图形、文字、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搭建教学平台,优化教学效果,是现代有形教育技术的重要形式[2]。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以肉眼与镜下观察为主的医学形态学学科,它着重从形态学方面研究口腔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及口腔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中职卫校的学生大多为17、18岁,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但自主学习能力差,厌烦枯燥的文字教学,喜欢生动直观的教学。而多媒体教学恰恰符合这些学生的认知规律,它集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可以使口腔组织病理学许多用文字描述的过于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口腔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病理变化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加深学生对所讲内容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科学应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是指以案例,即病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3]。口腔组织病理学是连接基础医学与口腔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为口腔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在教学中通过适当地引入病例,不仅能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将相关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能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比如,在讲完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组织病等疾病的组织病理变化后,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涉及上述疾病的临床典型病例,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大体及切片所见,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每组选出学生代表回答病理诊断及诊断依据,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临床病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3.重视实验课教学,巩固理论教学成果

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实验是理论课的重要补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初步的病理诊断实践能力[4]。实验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实验课一开始,教师先把本节课要观察的切片用多媒体课件或板图呈现出来,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避免学生一头雾水,在镜下盲目寻找,这样可以使学习目的和观察对象更为明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观察组织病理切片后,需要在实验报告上进行绘图,绘制组织结构病理图是实验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绘图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绘出真正观察到的镜下结构,不可追求美观而人为加工。实验课成绩可占期末考试总成绩的20%,考核内容包括出勤率、实验报告及保护实验器材设备等,目的是促进学生重视实验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总之,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均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结合中职卫校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影.口腔组织及病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 乐庸国.多媒体技术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