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突发事件报告流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突发事件报告流程范文1
关键词:演练仿真;突发事件;Flexsim;评估
中图分类号:TP273.5
目前,很多航空公司都已制定了较多的应急预案,但这些预案往往只是对可能发生情景的预想或假设,往往不能兼顾的较全面,与实际发生的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应急演练可以检验这些预案是否符合实际情况,通过演练可以提高应急人员的应急反应技能,加强协作配合,使相关人员熟练掌握应急处理的程序,提高应急管理水平等。
由于实际的应急演练存在着成本高、风险大、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所以借助计算机进行仿真演练成为一种较好的方式。Flexsim是基于Windows的、面向对象的仿真软件,具有突出的3D显示效果,而且模型的扩展性强,易于和其他软件配合使用。
用Flexsim进行流程仿真已有很多学者做过相关研究,如王芳等[1]指出Flexsim可以用于对任何商业流程的仿真。袁罕等[2]通过对某工艺流程进行仿真,找到了流程中的瓶颈,通过分析及对部分工序加工时间进行优化调整,消除了流程中的瓶颈,提升了工艺流程的运行效率。关于预案仿真的研究,只有较少的学者过研究。如李力雄[3]用Petri网描述了应急主体(Agent)的处置流程,并利用PIPE2开源程序对应急预案流程进行了仿真演练研究。金碧芳[4]对同一事件发生后不同预案进行仿真(有预案和无预案),从时间上进行评估,验证了不同紧急事件处理预案在不同交通状况下的实施效果。在本文中,将使用Flexsim仿真软件对航空公司某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建模仿真,并对仿真演练的结果进行评估。
1 航空公司突发事件基本处置流程介绍
据了解,目前很多航空公司都已制定了针对多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基本的处置流程如下:收集信息信息确认报告主要负责人临时指挥小组集结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响应准备确认故障情况现场处置关闭应急预案提交事件报告结束,其中应急响应准备部分又包括专家支持、各单位或设备现场配合等。
2 仿真演练模型设计与评估
2.1 仿真演练模型设计
将演练涉及的各对象在Flexsim中首先用对应的实体一一表示,然后通过建立各实体间的逻辑连接和设定参数(包括临时指挥小组成员集结时的速度、加速度,设备、人员到现场的时间、信息确认时间等),便可建立如下布局的应急演练仿真模型:
图1 仿真演练模型平面图
2.2 仿真演练评估
设计好仿真演练模型之后,点击“运行”,便可以进行一次“演练”了。仿真模型运行一次结束后,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各任务占用时间情况。
图2为各任务花费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T1,T2,T3,T4,T5,T6,T7,T8,T9分别表示信息确认时间、临时处置小组集结时间、临时处置小组商讨的时间、专家或顾问到观察点的时间、技术服务商到观察点的时间、专家或顾问到现场的时间、技术服务商到现场的时间、设备运达现场的时间、故障排除时间。
图2 各处置任务花费时间所占的百分比
由图2的分析结果可见,除故障排除时间外,临时处置小组集结时间所占的百分比最大,其次是技术服务商到现场的时间……从而可知临时处置小组集结的时间太长,造成后面各任务开始的时刻都后延了。
通过分析模型的输出结果可知临时处置小组各成员到达集结点时间太长的原因是因为临时处置小组成员2达到集结点的时间太长造成的,于是要想缩短临时小组各成员集结的时间,可以加快临时处置小组成员2的速度。
3 结论
本文在分析航空类突发事件基本处置流程的基础上,设计了航空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仿真模型,根据仿真演练过程中记录的数据,从各任务演练时间的角度对演练进行了评估。当然,演练的效果还跟演练过程中人员的数量、质量等相关,从定性的角度分析,在一定数量的人员范围内,演练的效果与到达人员的数量成正比,与到达人员的质量成正比,与演练的时间成反比。
参考文献:
[1]王芳,党新安,丁涛.Flexsim在商业流程仿真中的应用[J].电子商务,2008,56.
[2]袁罕,罗亚波.基于Flexsim的工艺流程仿真和优化[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22(3):81-82,90.
[3]李力雄.基于Agent的应急预案流程建模和仿真演练[D].天津:天津大学,2010.
突发事件报告流程范文2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领导机构建设。根据省、市应急办要求,结合新一轮预案编修,对区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及各级应急管理领导机构进行更名、调整,认真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结合新一轮预案编修、应急预案演练及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强化各级各类应急指挥机构职能,确保关键时刻指挥得力、各司其职、协调有序。二是抓好办事机构建设。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值班工作,严格落实应急办、值班室合署办公和一体化运行制度,实现机构、职能和人员的优化整合;督导村居、社区等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企业、事业单位落实应急管理工作责任人,明确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
二、进一步强化综合规划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及实施。结合省、市“十二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编制区级“十二五”规划,并抓好实施工作;督导各镇(办)做好本级“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并报区政府应急办备案;督导区直有关单位做好本系统、本行业的“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二是抓好示范项目建设。做好市级示范项目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积极争创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在全区范围内建设一批区级示范项目,适时组织召开示范项目观摩会,宣传、推广先进经验。三是抓好应急经费保障。保障应急管理日常工作所需经费,将应急专项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
三、进一步强化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应急预案编修。结合省、市级总体应急预案修订情况,及时修订区级总体应急预案,全面启动区、镇、村三级第三轮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编修、审核、备案等各项工作,积极推广预案手册化先进经验,认真组织做好各级预案特别是基层单位预案操作手册编制工作,重点突出预案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抓好应急预案演练。全面总结年度应急预案演练工作,制定《年市区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演练计划》,重点组织好防汛、森林防火、中小学校应急疏散等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应急演练;强化预案宣传,调动社会公众参与演练和观摩演练,不断增强预案宣传效果。
四、进一步强化应急平台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应急平台调度。制定《市区应急指挥系统调度管理办法(试行)》,采取“一周一调、一季一调”等多种方式,对各联网单位设备运行、值守应急及突发事件处置等情况进行综合调度,进一步充实演练脚本,并适时组织演示和观摩,全面实现市、区、镇三级互联互通。二是抓好应急平台管理维护。借鉴市政府应急指挥系统维护模式,组建应急平台技术保障小组,建立联合巡检保障机制,做好应急指挥平台、移动指挥平台的技术保障工作,确保系统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五、进一步强化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对各类风险隐患的动态监管,定期对重大危险源、重点污染源、重大地质隐患点等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加强与公安分局、安监局等单位沟通联系,强化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增强监测监控的时效性,努力做到实时监测、快速反应。二是抓好预警信息。加强区、镇、村(居)及基层企事业单位等预警平台建设,形成总体调度、上下结合、区域联动的预警信息体系;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相关专业系统等,提高预警信息质量和效能,增强综合预警能力,并利用公共通信短信系统、防空防灾警报系统,实现特殊情况下的全方位、大密度、立体式预警;进一步健全内部预警机制,将区、镇(办)两级党政领导及区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纳入范围,确保常规预警、决策预警、上级批示、领导指示等能够逐级传达、落实到位;督导各镇(办)及区直有关单位进一步规范本地区、本行业的预警工作,确保预警信息、调整和解除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六、进一步强化物资储备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规划编制。督导各级各部门做好本地区、本行业应急物资储备规划的编制工作,形成完整的物资储备规划体系。二是抓好规划实施。按照社会与专业储备、政府与商业储备、实物与生产能力储备相结合的原则,对储备物资和储备能力实行动态管理,做好现有社会资源的普查登记和优化整合,科学布局基层应急物资储备,重点抓好生存必需品、生产必需品等物资储备及专业储备库建设,并结合季度考核工作,对各镇(办)、各行业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七、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队伍综合管理。严格落实《市区应急救援队伍协调运行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水平。组织搞好应急救援队伍人员和物资装备情况普查,切实抓好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二是抓好队伍能力建设。在综合队伍建设方面,按照“科学配备、综合管理、高效运用”的原则,逐步健全和完善区、镇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加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投入力度,强化装备层次,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在骨干队伍建设方面,加强与现役和预备役部队、民兵等队伍的常态联络,充分发挥其突击救援能力。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按照属地和系统管理的原则,重点加大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人员配备及装备投入力度,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在基层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发挥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村居、社区等群众自治组织的基础作用,组建或合建学校、村居、企业等基层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前期处置和事态控制能力。在专家队伍建设方面,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部分专家工作变动等情况,及时充实和调整区政府专家组成员,充分发挥其在常态科研、现场救援、决策咨询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作用。在志愿者队伍建设方面,会同共青团、红十字会、青年志愿者协会、慈善总会等有关单位,建立志愿者统计数据库。
八、进一步强化疏散避难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避难场所建设。积极配合市应急办、市人防办做好辖区内各类疏散场所的分类管理,整合各类资源,统筹疏散地域、疏散基地和疏散点建设。二是抓好应急疏散演练。结合“5.24”防空防灾警报试鸣,以中小学校应急疏散演练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疏散演练,增强公众紧急疏散能力。
九、进一步强化宣教培训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应急培训。制定《年全区应急管理培训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等方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人员、值班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抓好应急宣教。利用防灾减灾日、《突发事件应对法》施行纪念日等,开展应急宣传活动,普及应急知识,督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结合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维护好区政府网站有关应急管理的相关内容,重点做好应急知识宣传、预警信息等内容的更新。
十、进一步强化值守报告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日常值班。以调度应急指挥平台和学习《值班手册》为抓手,严格规章制度,加强督导检查,认真研究解决各级值班力量不足、制度落实不严、值班载体不全等问题,确保工作人员到位、设施装备到位、制度落实到位,全力构建更加畅通、高效的值班体系;以学习应急预案为抓手,加强对总体和专项预案的学习、研讨,加快推进预案电子化进度,确保遇有突发事件能够及时提供可靠的处置建议。二是抓好信息报告。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考核奖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报告标准,细化报告流程,严格报告时间,重点规范各镇(办)和区直有关单位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工作,确保信息报告准确、及时、高效。
十一、进一步强化恢复重建体系建设
一是抓好基础保障。督导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市直部门沟通联系,强化供电、供水、供气、供热、交通等生命线工程系统破坏情况快速调查和抢险能力,提高基础保障水平。二是抓好建筑抗灾。督导科技、住建等部门,加强城市新建工程抗震、防火管理,不断提高建筑抗灾能力。三是抓好灾情评估和社会救助。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灾情评估机制,重点抓好自然灾害的灾情评估工作;督导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单位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捐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捐赠救灾款物等。
突发事件报告流程范文3
为了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
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
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
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结合
我园实际,特制定我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
工作目标
1、
普及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
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监测和报送机制,做
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
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在校园内蔓延。
二、
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
1、
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常务组长:***、***;副组长:办公会成
员;
组员:全体园委会成员;对应科室:德育处、总务室、保健
室。
2、
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内容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事件、免疫接种(或服药)造成的不良反应,以
及其它重大疑难及不明原因的健康危害事件。
3、
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
上报流程:发现疫情的教职工保健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常务组长(后勤副园长、德育保育副园长)组长(园长)领导小组集体根据疫情分析研判
组
长宣布即启动应急预案—常务组长分别向教育局、辖区卫生部门上报。染病病例、二类传染病爆发、医院感染爆发及其他突发卫
生
事件时,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
话,
严格执行幼儿园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以最快的
通讯
方式在2小时之内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同
时向
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
5、
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
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事件。
三、突发事件预防措施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工作的领导和
管理。幼儿园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
食堂必旅取得餐饮服务许可,食堂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合
格证,加强食品原料采购与贮存、食品加工、餐饮具消毒、
食堂的安全保卫等各环节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
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幼儿园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幼儿园卫生基础
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幼儿园卫生规范化管理。
1、
加强幼儿园生活饮用水的管理,防止因水污染造成疾
病传播。
2、
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
染环境和水源。
3、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教室卫生和公共环
境卫生,为幼儿园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幼儿园要切实履行职责,落实幼儿定期健康检查制度、
晨午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及儿童入园查验接种证
制度。做好计划免疫的宣传工作,严格执行新生入学前预防接
种证查验和登记制度,提高幼儿疫苗接种率,防止疫苗相关性
疾病的发生或流行。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采取相应的隔离防范
措施。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
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幼儿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
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大力宣传、普及
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开展经常性的演练,提高师生员工
及幼儿家长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
幼儿及家长识别腐败变质食品、“三无”产品、劣质食品的
能力,教育幼儿及家长不买街头无照、无证商贩出售的各类俞
品。
4、督促和组织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倡合理营养,不断增强体质。
(五)建立联系与信息报送机制。建立幼儿园分管部门
与
人员、幼儿园与家长、幼儿园与辖区医疗机构及教育行政
部
门信息联动机制,完善信息收集报送渠道,保证信息畅通。对
各类可能引发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食物中毒等)
的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并发出预警。
(六)做好应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人力、物力和It力
方面的储备工作,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现场控
制的应急
设施、设备和必要的经费。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一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现场的教职员工应立即
按程序进行上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赶赴现场
组
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①联系辖区卫生部门(医院),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的可疑中毒食品;
③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④与中毒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
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⑤组织人员对共同进餐的幼儿或职工进行排查;
⑥积极配合卫健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
取样留验;或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⑦按照政府和卫健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
施;
⑧对幼儿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当
地政府以及卫健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⑨在幼儿园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
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幼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
宣传教育,提高师幼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⑩幼儿园在采取上述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向辖区卫健部
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2)传染病应急措施:
①及时隔离患病的幼儿,并送至医院进行治疗;
②教室、寝室等人员集中的室内场所应经常开窗,做到
有效通风透气,确保室内的空气流通(主要针对呼吸道传染
病);
③暂停组织室内场所的大型集体活动(主要针对呼吸道
传染);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主要针对肠道传染病);
④协助卫健部门对患病人群所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
⑤对病人接触过的人员,包括幼儿、老师进行随访,并
配合政府或卫健行政部门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⑥加强每日晨午检工作,对缺勤的师幼逐一进行登记,并
查明缺勤的原因,对患有传染病的师幼劝其及时就医或在家医
学观察,暂停入园或上班;
⑦每日对患病师幼进行追踪和记录,了解疾病转归;
⑧密切关注传染病流行情况,必要时经卫健行政部门组织
专家进行疫情风险评估后,可报请教育主管部门并经市政府批
准,采取临时停课等特殊措施;
⑨与患病幼儿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
工作,稳定其情绪;
⑩按照政府和卫健行政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
措施;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市政府以及
卫健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在幼儿园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况
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幼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宣传
教育,提高师幼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幼儿园在采取上述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向卫健部门和
教
育主管部门报告。
(3)预防接种(或服药)造成的不良反应或心因性反
应的应
急措施:
①联系辖区卫健部门(医院),对出现不良反应的幼儿
②停止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封存剩余接种疫苗或药
品;组织人员对预防接种或预防性服药的幼儿进行排查;
③与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
疫苗取样留验;
④按照市政府和卫健部门要求,认真落实其他紧急应对
措施;
⑤对幼儿园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告教育主管部门和
市
政府以及卫健行政部门,并请求支持和帮助;
⑥在幼儿园适当的范围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基本情
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幼员工情绪,并开展相应的卫生
宣传教育,提高师幼员工的预防与自我保护意识;
⑦幼儿园在采取上述应急措施的同时,应向卫健部门和
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4)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措施:
除以上三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外的其他类型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参照上述措施执行。
五、善后与恢复工作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应马
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幼儿园正
常
秩序。对因传染病流行而致暂时集体停课的,必须对教寝室、
功能室、食堂、厕所、公共环境等进行彻底清扫消毒后,
方能复课;因传染病暂时停学的幼儿,必须在恢复健康,经卫
键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病愈证明后方可复
学;因水源污染造成传染病流行,其水源必须经卫键部门检
测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根据调查结果,对导致事件发生的
有关责任人或责任单位,依法追究责任。
(二)幼儿园应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损害的相关人员的善后工作。
突发事件报告流程范文4
备受瞩目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终于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如果说,亚运会的主运营中心是庞大赛事背后神经网络中枢,那么有序的指挥调度系统则是构建神经中枢的有效屏障。日前,《物流》杂志社走访了承接本届亚运会指挥调度系统的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罗敏静,揭开了智能科技操作整个亚运会指挥调度系统(简称“CDS”)的神秘面纱,这位低调的幕后“操手”是如何开展统筹紧密的调度工作呢?
能成为亚运信息系统的指挥调度系统提供商,智能科技的底气来源于扎实的企业实力和赛事服务经验,在国内协同应用、应急指挥等领域曾承接多个较有影响的项目。据悉,智能科技一直为包括广州白云国际机场、首都机场、天津机场等国内多家机场提供调度系统,“机场的调度系统与亚运会的调度系统有着同样高的要求及响应度。”罗敏静凭借多年来在机场调度方面的丰富经验对本届亚运会的调度系统充满信息。据她介绍,公司亚运会项目团队还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调度系统作了全面的分析与了解,为备战亚运会,智能科技从2004年就已经开始着手规划。目前智能科技在亚运会中主要承担CDS指挥调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800万兆mhz通讯终端三个项目的保障工作。
CDS三位一体锁定目标
据了解,亚运信息系统分为组委会信息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物资物流系统、比赛管理系统、比赛成绩系统、INFO系统、场馆技术系统、信息系统等几部分。由智能科技负责建设的亚运指挥调度系统(CDS),是亚运会主运营中心(简称“MOC”)最重要应用系统。
以“智能化”调度亚运,以“科技化”协同四方,智能科技的亚运指挥系统有强大的现代信息技术做后盾,该系统采用了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城市基础GIS数据以及指挥调度预案作为支撑平台,并采用Web-Service、消息中间件、通讯(GPRS/CDMA)、成熟的GIS/GPS、数据库、预案库/方法库等技术。
罗敏静介绍,“我们的系统主要是为亚运会相关部门,提供一个对人力、物资、车辆、交通进行指挥调度的工作平台,除了协同亚运场馆物资调度,还对突发事件有严密的预警,并可及时为场馆运行提供应急事件报告。”罗敏静表示,“在所有的亚运信息保障系统中,智能科技的保障技术能充分满足亚运会对信息系统的技术依赖。”
CDS系统整合了多种城市资源和竞赛信息,(如GIS信息、视频监控信息、调度资源信息)。在和市应急指挥系统、智能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协同运行的过程中,对亚运会筹备及运动会期间的人员及物资进行有序和科学的调度,并对突发事情有应急措施,对竞赛信息、接待服务信息、组织管理信息、资源信息、交通信息、气象信息等进行有效的管理。总的来说,CDS系统就像一个功能全面的“后勤保姆”,通过指挥调度来调控整个赛事局面链条有条不紊前行。
在亚运会指挥调度系统中,协同应用最主要的三个方面就是要实现信息的协同,业务的协同和资源的协同。
该系统首先是对信息的高度共享。信息共享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本身的价值,无论是MOC指挥人员、场馆运行指挥人员、还是运行团队工作人员,都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相关的信息以支持事件的处理。
其次是对相关业务的整合。这些业务尽管更多的时候从属于进驻MOC的不同人员、不同部门,但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紧密关联的,并形成指挥调度特有的业务体系,尤其在发生重大突发事件需要各部门联动处理时,指挥调度系统对各个业务进行充分的整合以使业务能够统一协调运作。
第三是对各种资源的调配和优化。这些资源包括企业的人员、物资、设备、设施、信息和流程,当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整合后,MOC的“神经网络体系”才能够高效和通畅的运转,并使这些资源在统一管理和协调下为共同的目标实现而服务。
例如,发生与赛事相关的重大交通事故时,事件信息将第一时间报送到MOC,MOC指挥人员根据事件性质匹配出相关预案,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根据方案统一协调交通、医疗、消防等部门执行事件处理流程,调配应急资源,联动处理。并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实时监控事件处置状态,了解资源使用情况,以对整个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处理完毕,事件处置过程将自行归档,供评估或参考。
据罗敏静介绍,亚运指挥调度系统借鉴军队指挥的C3I思想(或C4I、C4ISS系统)建设,C3I即(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 and Intelligence),是指挥、控制、通讯和情报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是指挥员对其所属部队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发号施令时所用到的设备、器材、软件程序等的总称。通过实践证明,这些技术系统在复杂赛事的运行指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安全,安全还是安全!
据官方数据估计,广州2010年亚运会将有45个参赛国家和地区,设立比赛项目41项,包括28个奥运项目,13个非奥运项目,创历届亚运会之最。届时将汇集46个参赛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运动员、记者、观众。
有关人员来往、出行、旅游及消费品的配送和比赛前后器材、体育用品的运送、储存、包装、信息处理等方面都需要得到有序的物资调度。对此,罗敏静表示,“在庞大的亚运工程面前,有序的物资指挥调度显得尤为关键。我们的运行保障体系将依据主运行中心――场馆群――亚运场馆三个层次,覆盖亚运主办城市、协办城市的80多个场馆,预计将投入近百人的保障队伍。”
“智能科技在亚运会中除了承担CDS指挥调度系统,还有视频会议系统、800mhz通讯终端三个项目的保障工作,因此我们的人员和物资配备是综合考虑三项保障任务,并依据亚运服务标准设置的。”罗敏静说。据了解,基于TETRA技术的800mhz数字集群共网,即无线电通讯技术在这次亚运会中是亮点,这个仅次于北京的亚洲第二大TETRA网络,赛时将可为亚运日常通讯、应急指挥提供通讯支持,并能同时实现对近10万人的调度与监控,赛后则将为整个广州市的城市运行和应急指挥提供通讯基础。
为了有效进行物资调度,智能科技开发了场馆运行报告系统,这是CDS用于场馆运行计划监控,场馆事件登记、处理及上报等功能的一个子系统。在亚运会运行过程中,各级领导需要及时掌握赛事进程、赛事保障、与赛事相关的交通/安保等信息,而这些信息来源多、量大、实时性强,必须发挥场馆运行报告系统的情报收集功能,对其进行采集、传输、融合和显示,使领导及时掌握运行态势。
罗敏静表示,“重大的赛事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保障,为了保障CDS系统的信息安全,我们还采用了严密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整个亚运会信息安全体系规划下,所有系统用户都经过安全加密验证,并做足漏洞扫描和安全巡检措施”。
亚运应急机制将得到推广
对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是考验一个城市举办重大赛事的考核指标之一。针对信息系统的应急管理,亚组委将在机构上设置了信息技术支持中心ITCC、IT帮助台HELPDESK、主数据中心MDC,各个单位划分职权各司其职。系统厂商根据系统故障评估及分析编写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在ITCC、MDC、各系统节点都设置了符合技能要求的保障人员,因此通过这些措施,这次亚运会在组织架构上、组织制度上、人员配置上构建起完善的应急机制。
针对场馆运行及亚运保障发生的应急管理系统则由智能科技公司提供,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指挥调度系统的辅助决策功能,帮助为领导提出针对不同级别、不同领域意外情况的参考解决方案或参考资料,以辅助领导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完善的决策,在和安保、城市运行等部门进行协调,下达各种指令,并不断掌握事件解决的进展情况。
据罗敏静介绍,当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首先场馆运行中心或运行团队主任将事件直接上报到MOC,MOC相关领导可通过大屏查看事件现场视频,按照匹配的预案制定处置方案,包括资源调配(人员、物资、设备、设施等)、善后处理、信息等处置流程。
在预警机制上,“应急管理系统除了在发生应急情况时指引大家做出应对措施外,另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在于发生问题前的预警,即对场馆中可能要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做好应急准备和措施以防止问题严重化。比如说检票口出现人员滞留,很可能会暴发偷盗和冲突事件,再严重可能会发生踩踏和人员伤亡,因此在检票口发现人员滞留超过一定指标时,我们就会通知安保领域和观众服务领域增加人员到检票口进行秩序的维护,并尽可能开放更多的检票口以疏通滞留的观众”。
突发事件报告流程范文5
一、目标
以国家和省政府制发的卫生应急工作预案为总的指导原则,通过完善卫生应急组织体系,指挥体系及应急预案,努力加强卫生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力争利用1年时间,确保我市达到省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的总体目标,并积极争取参加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评选。
二、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的创建内容和要求
按照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的总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努力完善并做好以下8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市政府成立市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市政府规划,将卫生应急工作考核列入市政府目标责任书;各乡、镇政府要成立卫生应急组织机构,村委会明确一名公共卫生信息员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收集与上报工作。市卫生局成立有独立编制的卫生应急办公室;市直各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要设置卫生应急办公室,各乡镇卫生院要明确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
(二)搞好指挥协调
在市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市卫生局与各相关部门建立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市卫生局、各医疗机构、相关重点企事业单位要建立卫生应急联防机制;建立市级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信息系统,具备信息共享、决策支持和视频会商等基本功能。
(三)完善预案体系
市政府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市卫生局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各类单项卫生应急预案;市直各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制定相关卫生应急预案、技术方案或处置流程,各类预案和方案实现动态更新;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应熟知本市、本单位卫生应急预案和方案的内容及要求;各乡、镇政府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市范围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卫生应急预案或处置流程。基本形成政府有专项预案、部门有单项预案、企事业单位有相关预案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体系。
(四)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市卫生局要制定卫生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年度计划。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卫生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居民卫生应急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提高居民的卫生应急知识素养。市政府或各相关部门要组建卫生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制定管理制度,并能定期开展培训、演练,志愿者能掌握基本救援知识与技能。
(五)做好应急准备
市政府将卫生应急专项工作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并根据卫生应急处置需要及时安排临时处置经费。市卫生局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专家组和各专业卫生应急处置队伍,并配备相应的装备;制定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计划,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制定卫生应急物资储备目录并落实储备,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卫生机构能迅速开展卫生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六)开展监测预警
市卫生局要有完整的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实验室检测、健康危害因素监测、救灾防病信息网络直报等监测网络,并指定专业机构负责监测工作,建立健全监测基础信息数据库,定期组织专家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进行常规和专题评估,提出评估意见、预警和干预措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明确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报告与管理工作,每月至少汇总分析1次数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网络直报率、报告完整率、事件评估率要达到100%。
(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市卫生局及时组织专家对事件进行初步核实、确认,并采取有效处置措施,及时向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市政府迅速启动或配合上级部门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医疗机构负责病人的现场救治、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并能有效开展事件相关病例上报工作;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市卫生监督所能及时开展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等卫生监督工作,调查处理应急处置工作中的违法行为;相关职能部门能利用大众媒体及时经市政府授权可由其的应急处置相关信息,有效开展面向公众的风险沟通。
重大活动开展前,市卫生局和相关专业机构要有效开展公共卫生风险评估,提出排查治理意见和干预措施,制定相应的卫生应急保障预案和工作方案;重大活动期间,市直各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能相互配合,有效完成医疗救治、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卫生监督等工作。
(八)认真做好总结评估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和重大活动保障结束后,市政府或市卫生局要对卫生应急准备与保障、应急处置与救援措施、危害及处置救援效果等内容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报告。按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的卫生学评估及卫生系统内的恢复重建工作。制定并执行合理的补助标准;对因参与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援而致病、致残、致死人员,配合有关部门按国家标准给予补助和抚恤,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三、职责分工
市政府成立市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与考核自评及申报工作。市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称创建办公室)设在卫生局,负责全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信息综合及检查督导工作。各单位各部门也要成立相关组织机构,主要领导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并将具体任务目标层层分解到责任科室和责任人,根据部门和单位特点,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和网络信息建设,努力做好各项卫生应急准备和监测,充分完成市创建办公室布置的各项工作。
市卫生局(市创建办公室)负责制定《市创建“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在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相关标准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召开动员大会,启动我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市政府将在月份适时召开全市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市创建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也要召开相应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认真学习创建工作的有关文件,利用新闻媒体、橱窗等阵地广泛宣传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内容、目的和意义,动员各方面的人员和力量广泛参与创建工作,形成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认真组织实施。月底前相关部门要完成组织机构建设,并制定完善本单位本部门卫生应急预案;市创建办要组织人员对相关部门卫生应急创建工作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及时掌握创建工作动态,通报创建工作信息,协调督导重点单位完成各项创建工作目标。
(三)考核验收及申报工作。市创建办要在月底前完成对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自评、考核和验收工作,确保各乡镇政府及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组织机构健全、预案完善、资料完备、措施到位。月份完成向上级申报工作。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稳步推进。
实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是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要求,提升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的抓手。各单位各部门要增强做好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把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作为我市今年卫生应急的工作重点,切实落实责任,加大投入,明确工作进度,保障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工作落到实处,顺利完成创建任务。
(二)综合协调,突出重点。
国家开展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县(市)创建的目的是通过加强对卫生应急的依法科学规范管理,逐步提升有力有序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市卫生局要牵总负责、搞好组织协调,各乡镇政府及市直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配合,形成创建工作的合力。要突出创建工作的重点,要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及学校、企业、餐饮服务行业等重点单位的专业指导,各单位、各重点部门要选择本系统的2-3个单位作为创建工作的示范点,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督导检查,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努力提升本系统本行业卫生应急综合处置能力。
突发事件报告流程范文6
20**年,全镇传染病防制、疫情管理工作以甲型流感、人禽流感、霍乱、不明原因肺炎等重大疾病防制为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管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继续加大督导、培训力度,努力提高综合防治能力,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重大疫情预测预警能力,确保我镇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
一、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
要着重规范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程序,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大对疫情信息的利用,加强疫情预测预警,为我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和科学的决策依据。
1、高度重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落实各项制度,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直报网络正常运行。对每个网络直报单位要进行网络直报技术现场工作指导,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促使网络直报月报告率达100%。
2、定期对疫情进行分析,全面掌握辖区内的疫情动态,每日对门诊日志进行审核,每月5日、15日、25日对门诊日志实行双填字制度,定期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疫情信息报告质量进行评价,包括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重卡等情况。
3、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预测预警工作,定期及时书写预测预报报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生局,充分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对传染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浏览报告卡片,主动搜索报告病例的聚集现象,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暴发,特别是出现时间、空间等病例聚集情况时,要实时做出预警。对网络直报预警系统每日浏览一次,同时对存在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如是暴发疫情,要迅速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并将结果反馈至市疾控中心。切实做到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100%;暴发疫情、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暴发疫情调查率达100%。
4、继续指导辖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规范门诊登记、传染病疫情信息核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填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等工作,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衔接,保证疫情报告及时、科学、准确,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发生。促使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达100%;医疗机构无传染病漏报。同时,严格遵循《全国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方案》要求,每年要开展一次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疫情漏报调查,评估辖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现状,并将调查结果及时上报市疾病控制中心。
5、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每天必须不少于2次上网审核直报单位所报卡片,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及时审核卡片之外,还要求每天15:00之前的报告卡15:00之前必须审核。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点每天15:00之前诊断的报告卡必须当日进行网络直报。疫情直报点对疑似病例要及时进行核实订正;对逻辑错误卡片要及时进行核实订正;在每日审卡完成后,对年初至当日已确认的卡片进行;每日查看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公告栏,对上级相关工作要求做出安排部署和落实,并做好工作记录;每月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卡和统计报表导出后,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
6、接到职责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后,要立即对信息进行审核。信息确实者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其中,事件相关信息级别只能选择未分级。在网络直报的同时,立即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并配合县疾控中心在进行网络直报的第二个工作日之前对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级确认,并于分级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订正分级。
7、按照《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逐步做好死亡病例监测工作。
二、传染病防制工作
(一)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
1、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的管理,密切注视呼吸发热病人的动态情况,督导检查辖区内呼吸发热门诊做好病人就诊登记,提高监测工作质量。
2、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卫生部的《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要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诊疗、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和诊疗能力。一旦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医院应在12小时内组织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
3、继续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人群中流感样病例的发生及其流行特征,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流感或流感样病例的暴发或流行。
4、强化与教育系统的协作配合,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托幼机构建立流感、水痘、猩红热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落实晨检和缺课登记制度。一旦学校、托幼机构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相关症状聚集性发病现象,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确诊疫情后指导学校做好消毒和密切接触者管理,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若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标准,要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按规定进行事件的首次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
5、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做好重点人群的保护工作。各预防接种门诊要充分认识流感、水痘、肺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等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积极做好组织、宣传、发动工作,让群众充分认识疫苗接种的重要意义,自觉接种疫苗,提高重点人群的保护率。
(二)急性肠道传染病
要高度重视我县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统一部署,要严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事件的发生。
1、各村卫生室要强化工作责任,专人负责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完善急性肠道传染病各项应急预案,理顺肠道传染病工作流程。要建立健全肠道传染病应急机动队,并做好机动队培训、演练工作,提升应急机动队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药械、交通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切实做好急性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准备工作。
2、加强腹泻病门诊监测工作
加强对腹泻病门诊和专桌的督导、管理工作,腹泻病门诊实行独立区域,20**年5月1日~10月31日实行24小时开诊。要强化医疗机构全员培训工作,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腹泻症状病人首先要到腹泻病门诊排查治疗,确保及时发现和隔离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腹泻病门诊医务、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腹泻病诊断、治疗、抢救、检验、疫情报告、抢救知识,认真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做到“有泻必登、有泻必查、有泻必治、有泻必报”,不得有任何漏项。县级腹泻病门诊霍乱快诊率必须达到100%,可疑标本必须经由检验人员或腹泻病门诊医务人员按要求封存,详细登记基本资料后,及时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鉴定。
3、加强疫情报告,严格疫情处理
各村卫生室及本科室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用最快办法逐级向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尽快上送菌株进行鉴定。对霍乱疫情,要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的具体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其工作重点是迅速划定疫点、疫区,严格隔离、彻底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快速灭蝇、彻底消毒饮水和外环境,对密切接触者及疫区的现症腹泻病人采便检验和预防性服药,搞好环境和食品卫生。
5、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监测和防控
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防治工作,开展全员培训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和诊治,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应迅速转入上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重点救治,同时采集标本送检。要加强对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管理,掌握疫情动态,提高对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处理能力。
6、卫生宣教
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利用广播、宣传单、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以提高群众的防病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各腹泻病门诊要在5-10月份经常进行预防肠道传染病卫生知识宣传。要印发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宣传单,做好重点人群的预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健康教育工作。
(三)自然疫源性疾病
1、狂犬病防治工作
(1)我院按照《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设置规范(试行)》和《旬阳县疾控中心狂犬病监测方案》等要求,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技术指导,及时掌握暴露数量和处置情况。各村卫生室狂犬病门诊要每月5日前将上月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情况形成文档,同时汇总上月暴露和处置情况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甘溪中心卫生院。
(2)科学有效处置疑似狂犬伤人事件,遏制狂犬病疫情;发现可疑犬伤人事件要立即报告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组织人员对暴露人员根据暴露程度,进行相应处理。
2、乙脑防治工作
(1)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在流行季节做好防病措施,教育群众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2)加强乙脑疫苗接种,保护重点人群。
(3)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医疗机构培训,及时发现和转诊病人,坚决避免延误治疗现象发生。要加强疫情报告,防止漏报和迟报,要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发现疫情,要尽快进行调查和处理。发现暴发和出现死亡病例,要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调查处理报告。
3、钩体病防治工作
(1)在流行季节前广泛开展宣传,提高群众(特别是农民)对该病的防病知识的知晓率,教育群众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2)加强疫苗接种,保护重点人群。
(3)加强医疗机构业务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此病诊疗水平,及时发现和转诊病人,坚决避免延误治疗现象发生。要加强疫情报告,防止漏报和迟报,要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发现疫情,要尽快进行调查和处理。发现暴发和出现死亡病例,要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调查处理报告。
(四)传染病检验检测工作
按照各种传染病检验检测工作要求,为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得到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支持,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各村卫生室要配合甘溪中心卫生院,努力做好甲型流感和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的实验室样品采集,对麻疹、乙脑、钩体病等我县高发传染病要采集血液标本。
三、应急机制建设
1、举办重点传染病防制培训,以逐级培训机制继续加强基层的应对能力;
2、开展那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传染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防护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及时预测预警,规范处理、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