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范文1

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厅局的正确领导下,全县财政地税国资部门紧紧围绕____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目标,坚持“稳增长”和“紧支出”两手统筹,深化“数字财政”建设,探索构建转型升级税收保障机制。1~10月,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48.41亿元,同比增长4.61%,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22亿元,同比增长5.68%,完成年度预算的87.7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24亿元,同比增长13.60%。地税组织各项收入32.10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8.67亿元,同比增长0.91%,同口径增长2.64%,其他收入13.44亿元,同比增长13.29%。

(一)保持组织收入稳定增长,注重优质税源培育

一是确保收入增量。夯实分税种税源和营业税支柱税源管理基础,加强房地产、建筑业、金融保险业三大营业/,!/税支柱税源征管和挖潜。开展未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广播影视服务“营改增”试点工作。完善每月税收预测机制,制定试行税务稽查数据分析管理办法。1~10月,全县非税收入累计完成13.57亿元,同比增加6.5%,清欠历年欠缴资金2.2亿元。二是加强节流控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工作,起草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管理办法。实行“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季度“一对一”函告和预警机制,明确全县“三公”经费在20__年决算基础上统一压缩10%,规范会议费、培训费、差旅费等三项综合性开支标准。巩固“阳光采购”实效,节约资金达1584万元。三是培育优质税源。探索建立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税收保障机制,构建以“双均”税收为核心的企业评价和分类管理模式,自行开发数据交换分析软件,细化量化新增用地亩均销售、亩均税收、亩均地方贡献度及可税GDP等项目准入标准31项,将对招商选资提供积极作用。截至目前,已补缴2013年度之前土地使用税款527万元,通过清理相应增加土地计税面积106万平方米。

(二)力促企业持续长远发展,推进县域经济升级

一是引导企业良性发展。制定全县“营改增”试点过渡期财政扶持政策,完善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个转企、小升规”、“机器换人”和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等扶持政策。创新财政资金部门联审会审机制,完成493户企业1.08亿元补助。持续激发中小企业转贷基金和专项信用贷款机制功效,累计办理贷款、转贷27.59亿元,受惠企业452家。二是提升县域经济品质。探索研究支持推进股权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等金融创新业务,落实新的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财税扶持政策。助推创新驱动发展和“融入上海、对接服务”等战略实施,完善财政对科技创新和人才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支持省级创新型县、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县等创建。三是服务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制订2013年落实示范点建设牵头任务配套计划,向上争取2013年县地方政府债券资金规模20__0万元,比上年增加14000万元,向上争取专项资金5000万元。

(三)保障民生事业有序发展,增强城乡统筹水平

今年1~10月,全县民生支出17.71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6.18%,同比增长26.35%,高于公共财政支出增幅近13个百分点。一是城乡统筹水平继续提升。支持姚庄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和西塘、天凝中心镇建设,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美丽乡村”、“三改一拆”、交通拥堵整治等。推进全国农村综合改革“探索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示范项目试点建设,制定配套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县财政筹措专项资金800万元,示范试点项目稳妥推进。完成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个(20__年丁联和凤桐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3744万元、涉及面积2.2万亩),新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个(____县2013年大通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 建设面积达1.8万亩、总投资2556万元),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极大改善了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二是社会保障能力持续提高。拨付政府投资项目资金5.73亿元,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交通基础设施和新城区建设等。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健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保障医疗卫生机构改革进度,鼓励民办非营利性医院发展。三是民生事业发展稳固推进。支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流动国家级改革试点,加大学前教育发展和高中段各项教育事业改革财政支持。落实积极就业政策,推进公共文化设施、重点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政法经费保障绩效考核,全年安排政法经费2.45亿元。

(四)围绕数字财政建设中心,夯实财税管理基础

一是健全财政监管体系。开展全省市县财政服务示范应用试点工作。深化财政“三位一体”组织机构建设,健全财政监督长效管理和预算绩效监督机制,制定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配套制度。对全县158个项目绩效检查,涉及财政资金4.84亿元。开展财政资金安全管理检查、地方财政对外借款清理和财政存量资金摸底。加强全县政府性债务统计分析,实行全口径债务月报。二是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扎实推进全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与促进乡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所有镇(街道)均已建立公共财政服务中心,“一个门进、一站式办理、一个平台操作”的模式初步建立,办事效率、服务水平以及乡镇财政监管效能有效提升。在全省率先开展乡镇财政所(局)规范化建设全覆盖,4个镇(街道)财政所(局)被评为嘉兴市规范化财政所(局),乡镇财政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全省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试点成功实施,乡镇财政管理、预算指标管理和财政支付程序更加规范,获全省推广应用。三是夯实国资管理基础。核定四大集团公司业务招待费及工资总额,实施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管理,新增7户县级国有企业资产统计。加强县级国有企业债务状况和融资能力监管。收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有偿使用和经营性收入5520万元。

(五)巩固财税文化品牌创建,强化优质队伍建设

一是建设品牌型财税文化。坚持“以文养人”,深化财税文化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文明单位规范化建设,创新与村、企业“三方红色联盟”结对共建模式。二是扎实廉洁型队伍管理。制定基层满意站所(服务窗口)标准化建设规范,推进“阳光工程”和提速增效。编制《税友龙版》标准化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加强正风肃纪工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先学、先走、先查、先改”活动。今年,被授予“浙江省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称号。三是加强知识型干部培养。制定公务员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创新培训模式,丰富教育内容,并在全市《小企业会计准则》抽考和财税青年岗位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鼓励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执业资格和专业职称考试,优化队伍知识结构。

二、2014年工作思路

2014年,县局将紧紧围绕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目标,密切关注下阶段全国财税体制、政策改革动向和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健全组织收入保障机制,深化自身管理体制改革。综合分析,预计2014年我县财政总收入57.75亿元,增幅5.30%,其中,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0.40亿元,增幅5.00%。为全力支持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明年地方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目标为8%。

(一)在加强组织收入方面保持压力。挖掘金融业、建筑业、邮电通信等新增税源。创建符合县域发展实际和经济特色的税源管理机制,重点做好企业分级管理标准设定、配套措施细化和差别化财政税收等政策制定。出台非税收入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按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分类统计机制。确保全县2014年“三公”经[文秘站:]费实行零增长。制定政府采购分散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单一来源政府采购方式操作流程等。对部分实际投资额超500万元项目,尝试委托专门机构先行审核,并开展全额财政拨款新建项目国库集中支付试点。

(二)在服务经济转型方面持续给力。按照示范点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切实发挥财税政策杠杆作用,引导和倒逼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重点开展调整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试点工作,通过计算企业单位占地税收产出,建立以“亩产税收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按照亩产税收贡献实行城镇土地使用税分类分档差别化减免政策,加大对亩产税收贡献大、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通过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差别化征收、重新梳理完善财政扶持政策等措施,促进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涵养优质税源,促进收入可持续增长。积极落实新的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发展财税扶持政策,支持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县创建。推进财税政策与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民生政策等有机融合,特别是破解股权质押、排污权抵押、保易贷、金融仓储及网络融资等融资难题。完善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机器换人”、民营企业“二次创业”等财政扶持政策。

(三)在促进民生事业方面挖掘潜力。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科学统筹财力,确保新增财力2/3以上用于民生,农业、科技、教育支出增长达到法定要求。全力配合做好示范点建设相关工作,继续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资源。按照政府转变职能的新要求,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进程。继续推进探索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示范试点和“强村计 划”工作,保障大通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支持全省助推现代农业发展31066行动计划和省治太工程王凝圩区建设。制定职业教育、县级科技项目和创业创新型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全县科技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例。探索社保资金国库集中支付办法和社保基金运行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购置财政补助办法,探索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制度并轨办法和基层医疗卫生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范文2

【关键词】“农超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问题;建议

“农超对接”是国外普遍采用的一种农产品生产销售模式。数字显示,亚太地区农产品经超市销售的比重达70%以上,美国达80%,而我国只有15%左右。“农超对接”在我国尚显稚嫩,成长空间很大。2008年底,农业部、商务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鲜活农产品产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而在此之前,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已经颁布实施。国家提出并实施“农超对接”的举措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应看到,发展仍面临着许多困难。这其中既有当前大制度环境的约束,也有作为“农超对接”主体之一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影响。本文试图探析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如何解决“农超对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发展和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水平,以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一、“农超对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业专业合作社经营现状及面临问题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21.16万家,比2008年底增长90.8%,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从起步时的技术互助、信息传播,扩展到资金、技术、劳动等多方面的合作,从生产领域逐步向生产、流通、加工一体化经营发展。

但是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也存在诸多问题。政府在对合作社的扶持过程中,重建设、轻管理,导致许多合作社的带动能力并不强(赵泉民)。政府对于合作社干预过多。据有关专家对全国多个合作社的调查,合作社理事长提名方式中政府提名的占到了16.4%;理事长身份为村干部和政府人员的占到总数的36%以上(韩俊)。另一方面,合作社也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中央财政从2004年起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建设的专项资金支持,但截至2009年5月累计安排项目资金只有1.45亿元,也仅扶持了8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另据农业部统计,2009年各地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额为51.4亿元,合作社平均获得的贷款额不足23800元。

2.“农超对接”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发展“农超对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表现的就是合作社对接难。“农超对接”商机无限,可门槛又太高,不少合作社感叹:对接不上。同时存在物流配送难,从“菜园子”到“菜篮子”在现实的操作中非常不易。“农超对接”发展至今,落后的物流设施与长距离配送的矛盾依然存在。对接盈利难,合作社应该是“农超对接”的受益方,但总有合作社抱怨没赚到钱。

其次就是约束机制缺乏。一些合作社负责人反映合作社中社员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不能履行与合作社签订的协议。农产品价高时,社员就不把产品卖给合作社,但是销售情况不好时,农民却要合作社收购其农产品。

最后是融资问题。“农户+合作社”的经营模式在与超市对接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经常都不能满足超市的对接标准。

二、对当前现状、问题的剖析

基于当前发展“农超对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剖析:

1.合作社主体的缺失。已建立的一些合作社中,政府主导或指导的占据主要地位。一方面合作社建立之后,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内容,导致合作社徒有虚名。另一方面合作社建立之后,政府一退出,合作社就缺乏有效的组织和领导,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大大降低。农民作为合作社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降低了农户参与的积极性。

2.政府扶持政策缺乏系统规划。政府的扶持政策多是如何建立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之后,许多政策便相继退出,缺乏延续性。另一方面,对于合作社运营中的融资问题支持不够。目前许多合作社的困难主要就是表现在融资难,这方面政府缺乏较为可行的措施。

3.合作社规模较小,农民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农超对接”的初衷是减少流通环节,一方面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增加农民收入;另一方面是确保食品安全,充足超市的农产品供应,满足城镇居民生活消费的需要。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目前合作社仍处于发展初期,与超市的谈判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增加。

4.农户对于“农超对接”的意识不够深入。“农超对接的”的双方是超市和合作社。现实中,双方的主要业务往来都有合作社的相关管理者来完成,农户并不直接参与超市的对接过程中。而农户对接的意识不够强烈。当市场收购价高于合作社与超市的协定价,农户便将产品通过另外的渠道销售。使得合作社与超市的合作产生摩擦,容易出现信誉问题。

5.合作社自身功能不健全。“农超对接”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功能是完成农户与超市的中介任务。这就需要合作社在具备一般的指导生产、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技术推广、信息服务的功能外,成立协调部门,界定与超市之间的权责关系,确保对接的效率。

三、“农超对接”模式下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相关建议

基于上文所述,在现有社会环境下,改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超对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界定政府与农户之间的权责关系,回归农户的主导地位。现有社会环境下,农民处于较为薄弱的地位,政府对于合作社的扶持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扶持过程中应把握“度”的问题。现实中应该避免表面上是以农民为主体,实际上却以政府为主导的假相。

2.提高政府扶持政策的系统性。政府制定扶持政策应切实考虑合作社真正的需要。加大对合作社融资的支持力度,解决合作社的燃眉之急。加强政府扶持政策的持续性,完善扶持政策的退出机制。

3.建立政府、合作社与超市之间的协商制度,确保对等交易。基于当前现实,有必要建立一种三方协商制度。以合作社和超市为协商的主体,政府进行适当的参与,确保合作社和超市的对等交易。对于保护农民收益具有积极意义。

4.引入非制度因素,提高农户的参与意识,建立动态约束机制。现阶段情况下,可以考虑在合作社内部引入一些非制度因素。如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将一些传统活动引入进来,增加农户的归属感。既能增加已入社农户的积极性,也能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进来。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些非制度约束,增加农户的守约意识,确保“农超对接”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徐刚.现代农业新引擎――我国“农超对接”开展情况综述[J].农村经营管理,2010(4).

[2]章继刚.2010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新趋势[J].农业开发研究,2010(1).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范文3

我们预计到2012年的经济环境不会太好,但不认为外部经济环境不好就没有市场机会。因此,我们不断拓展相关产业,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电视产品。下一步集团还将继续秉承健康科技的理念,不断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以技术带动市场、撬动市场。“持续不断的改进,永不停顿的创新”是集团的取胜之道,并带领集团成功转型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战略。

集中开拓

虽然2012年全球经济仍然低迷,但创维集团集中开拓新兴国家市场,从创维数码本财年中期业绩报告来看,在2012年4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海外市场的营业额急升82.3%。

电视市场方面,创维设立办事处分销自有品牌,不断加强海外重点市场销售网络的建设,目前已在泰国、印度尼西亚、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组建营销分公司,并与大型连锁店商紧密合作,及提供以客为本的卓越售后服务,维持了产品价格竞争力及毛利率。同时加大了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促使“创维”品牌的产品逐渐受到海外客户欢迎。另外,抓住新兴市场电视机更新换代的需求,适时导入高端产品,令海外市场的营业额取得令人鼓舞的增长,销售额上升34.2%至9.96亿港元,销售量达112万台。

数字机顶盒在海外市场的增幅极为抢眼,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89.2%至11.39亿港元。其中,亚洲地区营业额的升幅高达134.4%。创维数字推出多元化产品组合,与客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再配合成功的市场策略,令品牌形象及市场份额大大提升。同时,印度运营商市场的开拓,进一步引领亚洲地区的销售大幅攀升。下一步,数字机顶盒产业将把握东南亚、南美等大规模数字化转换的机遇,并继续开拓东欧、俄罗斯及非洲等地区的市场,以巩固海外市场的地位。

2012年我们的云电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创维数字和创维白电等相关产业也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集团的营业额达到163.89亿港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加25.4%,毛利33.0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1%。集团整体毛利率平稳保持在20.1%。

国内市场销量的上升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由于已达到的销售量明显超出集团年初时的预测,集团把2012财年彩电产品在中国大陆市场的销售量目标由760万台调升至810万台,将比上一年度增长15%。当中包括420万台3D LED液晶电视机及云电视机,占比将达52%,将比上年度增加212%。海外市场240万台的销售量目标维持不变。预计本年度彩电产品的目标总销售量达1050万台,将比上年度增加14%。

未来国内经济形势总体应该是向好的,但短期内依然会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家电行业来说,竞争将会日趋激烈。目前国外品牌全面亏损,为改变亏损局面,这些品牌势必要加剧在全球市场中的竞逐,这将对我国国内以二三线自有品牌为主以及代工一线品牌的众多彩电厂商造成严重的冲击。

助推力

针对目前外部经济环境疲软的状况,国家也相继出台了节能补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从数字上看这些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刺激了基层市场对家电消费的热情,提升了家电厂商的销量。

不过,具体执行上有一些瑕疵,也不能因噎废食,应该看到政府的扶持政策是有效的,对产业发展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实施的节能补贴政策,正是鼓励节能产品的推广。与家电下乡政策相比,节能补贴面对的消费群体更加广泛,且无限购的局限,高效节能产品获得了更大的推广空间。

当然,外资品牌同样可以参加一些政策扶持活动,就创维而言,我们有自己的优势,并且市场已经证明了创维的优势。根据北京奥维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在中国711个城市及6023家终端门店的零售推总数据,截至2012年9月30日的连续12个月,创维在中国市场包括国内及外资品牌的液晶电视机、3D液晶电视机及所有电视机的累计销售量在中国大陆市场均排名第一位,累计销售额同样排名第一位。

对创维来说,为抓住日系品牌份额急剧下降的绝佳机遇,集团将持续加大产品研发及高端产品的推广力度,实现高端品牌的转型。2012年8月8日,创维全球首款UHD超高清云电视,清晰度超过全高清1080P电视4倍。随后,创维在全国范围30多个城市举办2012年UHD新品品鉴暨客户大会,6款55英寸产品集中上市,在全国范围内启动高端品牌战略,打响“大板健康云电视风暴”战役。

同时,将着力改造销售,提升服务体系,更深入开拓新兴的销售管道,如电子商务管道网、商用电视机管道网及专卖网。另外,还将继续重视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相信未来我们国内市场的业务会持续向好。

从家电业发展现状看,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其中“节能补贴”、“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政策的逐步结束影响较大,这要求家电业下一步应更多地关注产品质量,保持良性竞争,从提升消费体验出发,在消费理念上引导消费者更新换代。“明年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城乡居民收入增加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各种利好家电行业的因素正在积聚。”

在内需刺激政策效应递减、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国际经济环境导致出口受阻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年以来,我国家电业发展受到近10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的考验。前三季度,家电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出现回落,“大家电”销售量也普遍下滑,其中冰箱、空调和洗衣机跌幅均超过10%。

但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会有市场机遇,关键在于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同时不断沉淀,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创维投入大量资源研发自主创新的产品,坚定实行向高端电视机产品转型的策略,以迎合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凭借技术和产品的创新,集团的电视机产品屡获奖项,强化了品牌的美誉度,有助于带动国内彩电产品业绩向好。

家电行业既是技术性行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市场、消费、就业的影响很大,希望政府持续保持和加大产业扶持力度。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范文4

有关电信产业发展的目标、具体的技术规范,前邮电部在1997年5月颁发的《邮电通信发展技术政策》中做了详细的陈述和规定。当时,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和国家对电信产业的积极扶持政策使邮电部在人、财、物等资源调配方面的环境相对宽松,对政策的执行具有较为直接的调控作用。在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邮电部被撤消,新组建的信息产业部成为国家宏观管理信息产业的职能部门,政企分离成为电信管理体制变革的必然趋势。政策制订者与执行者的分离实际上对政府政策的制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信技术政策将成为一种导向和机制,引导社会资源向电信技术开发和应用领域上有效率集聚,促进电信产业的技术进步。

电信产业是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在电信产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信技术基础相对薄弱、资金相对紧缺,电信产业的技术进步主要来源于技术引进、技术创新以及体现在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基础上的技术转化。因此,国家在电信产业技术政策的制订过程中应紧密跟踪世界电信技术发展的趋势,充分考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状况和现实条件,结合中国电信产业发展的任务,出台恰当的技术政策目标,引导电信产业朝着技术先进、功能齐全、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方向发展。

一、电信产业技术引进政策及其导向

1、技术引进的经济效率

与先进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方面相对落后。缩短与先进国家产业技术水平上差距的主要路径是从先进国家引进成功的技术和经验──主要引进先进国家现有技术中对本国来说合乎经济的部分,从而迅速促进本国产业的技术进步。

对于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节约技术开发的费用。任何一项成熟的技术都必须经过科学原理的形成、科学原理转化为具体的技术发明、技术发明到实用技术的商业应用这一发展过程。重复对已有成熟技术的漫长开发过程,其成本将大大超过技术引进的成本。第二,可以迅速缩短本国产业技术进步的时间。技术引进除可缩短发展中国家技术开发的周期外,还可节约该技术的商业价值检验的时间。一般来说,引进技术的商业价值已在发达国家经过检验,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效应同样可在本国表现出来,只不过有一定的时滞,但这个时滞要比开发周期和商业检验所花费的时间少得多。第三,可加快本国技术和生产人员的培养和成长过程。技术引进一方面可使本国技术人员迅速掌握先进国家的现有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化为自身的知识积累,从而提高本国技术研究和开发的能力。另一方面,对生产人员来说,技术引进可使他们迅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其劳动技能,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引进促进技术进步的一个明显例证是: 90年代中国通信能力快速增长,极大地缓解了电信服务的供需矛盾,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成功地引进了数字程控交换机、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先进的通信技术,并在一些领域形成了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如果重复现代通信技术开发的漫长过程,中国的通信现状是不可想象的。

2、强调消化吸收、以提高自主开发能力为目的的政策导向

技术引进和消化的程度一般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实用层次,旨在掌握引进技术的内容和方法,使本国企业能使用引进的技术生产出先进的产品。二是创新层次,企业对引进的技术做进一步的改良和创新,最终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新技术。不同的国家由于国情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层次或侧重点。电信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平台,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利益,因此,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的政策导向上应两面兼顾,并以第二个层次为最终目的。在产业技术政策的导向上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控制电信设备引进的规模和种类,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内急需,又不能自主生产达标产品的技术。积极鼓励企业通过购买国外专利或者专利使用权的形式,变单纯以形成或提高生产能力为目的的技术引进为以学习领会技术要义、增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为主的技术引进。

第二,强化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鼓励和扶持企业从事消化吸收工作的激励和协调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培植和增强我国电信产业技术的研制、开发和创新能力,缩短我国电信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通过电信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之逐步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导力量。

第三,通过引进外资,进一步提高外国投资的技术转移效应。将是否带来新技术或者这种技术输入的程度如何,作为鼓励外国投资的一个重要区别条件。经验表明,这种“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导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在国内电信技术开发能力还没有强大到可与国外技术抗衡的时候,可在政策上对国内企业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扶持民族电信产业的成长。但这种保护应该有一个时间表,以激励国内企业的快速成长。

二、加强电信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扶持性政策

技术引进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本国的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增强民族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果在技术引进过程中仅停留在实用层次,忽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转化,则很容易进入“引进──逐渐落后──再引进”的重复引进的怪圈。90年代电信技术引进虽然极大地提高了通信能力,但在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系统等关键技术方面我国的自主开发能力仍显得很薄弱。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投入的比例失衡。重视能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技术引进,而用于消化、吸收、转化的技术开发资金相对不足; (2)企业对技术研究和开发缺乏动力;(3)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和科研开发机构在电信技术开发方面的关系没有理顺,相关的人、财、物等资源投向过于分散,使本来就紧缺的科研开发资金和人才浪费在重复研究上; (4)高水平的电信技术开发人员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的人才培养在时间上相对滞后,培养周期较长,人才产出较慢。因此,国家在电信产业技术开发方面应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主要体现在:

第一,组织协调政策。主要包括:(1)政府招标制度。就电信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和理论研究课题,通过政府立项的形式在国内的相关科学研究机构进行招标,确定项目的研究机构。研究成果的归属问题可在标书中确定,一般为政府所有,也不排除与研制单位共享的可能。(2)扶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专业研究机构之间就有关重大技术研究和开发项目建立联合开发组织,使分散的资源适当集中,以适应现代技术和开发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避免各自为战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政府的作用在于协调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3)由政府提供经费,组织企业与研究机构就重大的科研开发项目共同进行开发。(4)加强人才引进计划,鼓励优秀的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参加科研和开发活动。在高级人才培养方面,应大力增加相关领域的硕士、博士人才的培养计划,强化与国外的技术交流合作。

第二,经济扶持政策。除了政府应增加对电信技术开发的资金投入外,也要激励相关企业加大在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主要的激励性政策包括:(1)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对试验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制度,对技术转让所得收入按一定比例减收税费,对技术研究用设备实行关税减免制度,健全专利制度,以保障技术专利持有人的经济利益等。(2)优惠贷款制度,通过政府系统和金融机构对企业技术研究和开发活动以低于商业贷款的利率提供贷款,或者实行政府贴息制度。(3)政府负担一定比例的科研开发经费,降低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开发活动的成本和风险,调动科研开发的积极性。

三、电信产业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

随着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有线电视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间的技术渗透和技术融合,在单一网络上传送多种形式信息的多媒体通信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方向。另外,以移动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个人通信以其在信息传送的快捷性和方便性方面的突出优点亦成为世界通信发展的潮流。因此,多媒体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就成为电信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领域。与此相关,通信网络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以及其经济实现方式构成了电信技术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

(1)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为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和传输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与格式,是网络综合化的前提条件。信息源的数字压缩和还原技术是数字化的关键技术。

(2)宽带通信技术。通信网的宽带化为多媒体信息提供通畅的传输通道,其核心技术是光纤通信技术。大容量光纤为多媒体通信提供了必要的带宽,是实现多媒体通信的基础。其关键技术包括充分利用光纤带宽资源的波分复用技术、建立在光纤网络基础上的SDH技术、ATM技术、光交换技术以及光纤接入网技术等。

(3)IP技术。无论电信运营商们是否愿意,以IP技术为基础的网络以其技术新、容量大、成本低的显著优点参与到对传统电信产业的替代竞争已成为世界通信发展的趋势。IP技术所面临的难题是:IP通信的安全性、实时性及其信息的传输质量问题。可行的技术解决路径有:在高速光纤网络的基础上,通过IP技术与ATM技术以及IP技术与SDH技术的结合来克服IP通信的固有缺陷。如果在技术难题上实现突破,其前途将不可限量。

(4)移动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是通信个人化的基础,而能够承载多媒体信息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是移动通信的发展方向。其关键问题是从第二代网络和第三代网络的过渡技术方案,其中包括网络技术与无线传输技术的过渡。将无线网络过渡技术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体现了技术选择服从于经济性的原则。近年来,移动通信服务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相关通信设备市场的旺盛需求,设备市场前景可观。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相对落后,移动通信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只有少量部件由国内提供。国内应加强这方面的技术开发投入,抓住良好的市场机遇。

(5)软件技术。软件是现代通信设备的灵魂,国外一些大的通信设备厂家在软件上的投入已经超过对硬件的投入。国内应在通信软件开发上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先进的软件开发环境,制订软件开发技术标准和软件测试规范,并对软件开发人员的劳动进行合理的定价。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范文5

关键词 政府规制 有线数字电视 自然垄断 国家产权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A Study of Governmental Adminstration of Digital Cable TV

Yang Kai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51042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role that government plays in the reform from three aspects---the necessity of governmental administrati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governmetal administration of digital cable TV and the perfecting of governmetal administration of digital cable TV to supply references.

Key words governmental adminstrationdigital cable TVnatrual monopoly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有线电视的数字化已是当今世界电视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中,政府规制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本文将探讨对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进行政府规制的必要性,政府规制的现状以及完善措施。

一、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有线数字电视的政府规制,即政府运用法律或行政手段对有线数字电视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克服或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失灵,保证市场利益的合理分配。规制的内容主要有内容、市场和技术等几个层面。在此我们重点讨论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规制,即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进入,市场结构,市场行为,费率和技术标准等的规制,不包括政府对内容的规制。

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进行规制,主要基于以下理由:

1.有线电视的自然垄断属性要求政府规制

有线电视被公认为具有很强的自然垄断属性。自然垄断产业需要巨大投资,且需要通过较长周期才能逐渐获得回报,沉淀成本大,对企业的经济实力要求高,但一旦运营,容易取得规模经济效益。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规模大,资金消耗大,这就要求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进入制定管制政策,以保证自然垄断产业的规模经济;有线数字电视的自然垄断属性容易带来另一个后果,即生产的低效率和分配的低效率。垄断企业可能凭借其垄断地位制定高于平均成本的垄断高价。这就要求政府出台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政策,放松市场进入的门槛。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在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之间取得平衡。美国有线电视发展的政府规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92年的美国有线电视法尽管在法律上禁止某一地区有线电视的特许约定,但并不禁止或者说默认某一地区事实上的垄断。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和增加市场竞争的力度,美国在1996年的《电信法》中打破了电信和有线电视的界线,允许电信业进入有线市场,刺激了有线电视市场的有效竞争。

2.新型的媒介业务要求政府规制

每一种新的媒介产业或新的媒介业务的出现,都必将对原有市场结构产生影响,给市场带来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参与,以确保媒介市场有序、良性地运行。美国有线电视才兴起的时候,与无线电视竞争,产生了许多矛盾,曾困扰着有线电视的发展。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Must-Carry Rule(有线电视系统有责任传输当地无线电视台的信号),较好地调节了二者的矛盾和平衡二者的利益,保证了有线电视的发展。

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的开展,将导致原有市场资源的重新配置,势必对原有媒介市场产生一定影响,这就要求政府能发挥全盘宏观调控的作用,来预防或弥补市场的失灵;

有线数字电视的兴起,并不仅仅对市场结构产生影响,还在双向互动的平台上提供许多新的业务:如数字电视付费节目,影视作品的点播,游戏,股票交易,数据库等信息服务。这些新的服务的出现,需要政府针对种种市场行为出台相应的规制措施,来确保其发挥良好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

3.有线电视的国家产权要求政府规制

根据《有线电视管理规定》,我国的有线电视台由政府或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设立,个人不得申请设立有线电视台,且不得与境外机构或个人合资、合股设立有线电视台和建设、经营有线电视网。尽管我国媒介遵从市场规律,按照产业方式运作,追求市场效益,仍然是公共资源,需要求得市场效益和公共利益的平衡。这就需要政府在市场机制失灵出现恶性竞争和垄断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进行规制,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收获最大的市场效益。

二、我国有线数字电视政府规制现状

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政府规制主要涉及到有线电视的一系列法规和新出台的有线数字电视法规。

1990年11月2日,国务院批准了《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于11月16日施行。我国有线电视事业由此走上了政府规制的轨道。广播电影电视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有线电视的行政法规和技术规划、标准,如《〈有线电视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有线电视系统技术维护运行管理暂行规定》等。1994年2月3日,广播电影电视部了《有线电视管理规定》,将有线电视台分为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和非行政区域性有线电视台。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资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路建设管理的意见》(简称「82号文件)。2003年12月1日起实施了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2005年1月开始执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广电总局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此外,国家广电总局了《有线数字电视频道配置指导性意见》(暂行)等四项行业技术要求。

总的说来,我国有线电视和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在不断发展,但还存在着一些弊端:

1.规制的权威性不足

纵观我国的有线电视规制,主要以行政手段进行,由国家广电总局和其他管理部门颁发,而不是通过立法。这些条例的出台往往缺乏谨慎的考虑和长远的目标,经常更改,带有强烈的行政色彩。这就导致对有线电视乃至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缺乏足够的权威性和稳定性。比如2003年12月1日施行的《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第四章第三十五条关于有线数字电视的费率规定为:“付费频道的收费标准,由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与付费频道开办机构、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等相关运营机构按照国家有关物价管理的规定,共同协商确定,并报相关物价主管部门备案”。在一年后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中重新规定:“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实行政府定价,收费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第十二条规定“制定或调整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收费标准应执行《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和《政府制定价格行为规则(试行)》有关规定”。虽然这一规制的更改避免了付费频道集成运营机构与付费频道开办机构、付费频道用户接入运营机构因利益分配的分歧导致的拖延,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更举行了一系列政府举办的价格听证会,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也暴露出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规制不够科学和权威,给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带来了一定损失。

2.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缺失

在我国的有线电视规制中,存在着管制太笼统的问题,尤其是对有线数字电视这一新兴的电视业务,还缺乏细致的规定和相应的管理。比如2005年1月开始执行的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广电总局的《有线电视基本收视维护费管理暂行办法》,没有具体规定有线数字电视的基本收视维护费的构成,太过笼统。实际上有线数字电视的费用中应包含安装费、维护费以及频道节目费用。长期以来我国有线电视收取的费用主要是较为低廉的安装维护费,基本上不含节目费用。而有线数字电视的推行,意味着开始收取付费节目费用,目前尚没有法规对有线数字电视费用的构成以及不同费用的征收进行相应的规制;另外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其他环节如全面实行有线数字电视后的多余频道如何处理分配也缺乏相应的规则。

三、我国有线数字电视规制的完善

目前我国各省市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正在全面展开,亟需完善现有的政府规制,以促使有线数字电视良性发展。《广播电视有线数字付费频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规定“开展付费频道业务,应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广播电视发展规律,按照产业方式运作,培育市场运营主体,实行成本核算,自负盈亏。”这实质上为我国有线数字电视的规制指明了方向,即政府在确保媒介所有权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市场的结构、市场行为等方面进行规制以促进有线电视市场的有效竞争。

1.对市场结构的规制

一个合理的市场结构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我国的有线与无线在2001年已经合并,加上其他行业不能进入,实际上没有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但我们看到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决定“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三网合一”意味着有线电视进入门槛的放松,电信可以进入有线电视,有利于形成有效竞争。因此,政府应有前瞻的眼光,对有线(数字)电视的市场结构进行立法,对市场准入的条件以及实施时间进行明确规制,使得有线数字电视市场形成合理结构。

2.对有线数字电视费用的规制

有线数字电视的费用是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重要因素。收取多少费用,怎样征收费用都应该有明确的政府规制。我国数字电视的推广一开始就以有线电视为切入点,征收的数字付费频道的费用对于长期以来只交纳基本的安装维护费的广大用户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因此,除了“内容为王”,以丰富的内容来吸引受众外,还应该制定合理的收费,才能真正促进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有线电视分级收费的方式,为受众提供可供选择的服务等级,收取从低到高的费用。在美国,1992年《有线电视法》依据不同的服务等级建立起相应的费率管制。基本服务级由政府参照FCC制定的规则进行管制,高级服务级由FCC制定规则并管理,按频道收费和计次收费不受管制。这样基本可以保证收费的合理。

对有线数字电视的营运资金扶持的政策规制由于有线数字电视承担了一定的公益的任务并且具有正外部性,政府理应有一定的财政扶持;再加上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转换需要大量的资金,运营商需承担很大的风险和压力。事实上目前有线数字电视推广的不如人意跟资金的紧缺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降低运营商的风险,保证足够的资金,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具体来说一方面通过政府对有线数字电视事业进行补贴,另一方面降低贷款利息,以减轻运营商在机顶盒及其它环节上的巨大开支。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与国家开发银行签了战略合作协议,由国家开发银行放贷扶持试点城市有线数字电视转换,目前也有个别省市政府出台了对有线数字电视的资金扶持政策,但力度仍然不够,仍缺乏一个国家的统一政策规制。

事实上,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还有多方面的规制要完善,如实行数字电视后多余频道的分配原则,服务的规范细则和惩罚的条例,以及技术标准的统一等,政府都应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并尽量通过立法的手段加以规制。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线数字电视是一个发展中的事业,需要政府在制定法规进行规制时有前瞻的眼光和不断调整的策略,在不同时期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促进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市场形成有效有序的竞争,做到社会效益与市场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数字经济扶持政策范文6

其中,早在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的通知》,2005年民政部又下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在规划、建设、税费减免、医疗、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

同时,2005年民政部还开展了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提出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历来对老年人服务机构有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2006年,多部委又提出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近几年全国两会上的社会福利保障、医疗改革等热门话题也与养老服务息息相关。

另外,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养老事业发展规划,将老年福利事业列为政府重点工作,出台扶持民办养老、推动居家养老、培育发展社区养老、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政策措施。

但是这些政策的落实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政策操作性不强,缺乏对养老产业布局、规模、服务结构的详细规划;各地对国家提出的优惠政策不落实、不兑现的现象十分普遍。按照规定,养老机构所用水和煤气,执行民用价格,用电按最优惠价格收费。民政部门虽然是养老机构的行政主管部门,但对于水、电、煤气等事项,也只能与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并无强制其执行的权力。真正能够完全享受到这些政策的民办养老院很少,因为现在只有国家出台的政策,到了地方没有具体可供操作的细则。民办、个体养老院的准入、运营及退出环节的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行业监管混乱,小的托老院无法保证服务质量和消防安全,却与大型托老院进行低价竞争,客观上影响正规、大型养老机构的发展。

建议:

1.养老机构接收的农村“五保”和城镇残疾、低保及“三无”人员,其费用应由政府按规定支付,或由政府予以适当补助。补贴资金尽早足额到位。

2.政府主办和特许经营的供水、供电、供气、通信、有线(数字)电视等经营单位,应为养老机构提供优质服务和优惠收费。其中:用水、用电、用气(燃料)等与居民用户实行同价,并免收相应的配套费;优惠养老机构电话、有线(数字)电视、宽带互联网收费。

3.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政府有关部门帮助协调担保机构解决养老机构的贷款抵押问题。对于规模较大、前景较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财政部门要给予必要的贷款贴息。对于个人集资购买房屋资产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应适当减免房屋更名、交易费。

4.加大财政对养老服务业的投入。明确给予大型托老院床位补贴,扶优扶强,扶持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5.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对外服务。养老机构具备对外开展护理、康复及医疗服务条件的,允许申请纳入社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逐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