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范文1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MM) X线、CT表现 骨质疏松 骨质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原发于骨髓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所引起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缓慢,累及多个系统,可引起较复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为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现将我院2003年~2010年经骨髓涂片及其它实验室检查病理证实的26例MM患者的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MM患者是,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39~78岁,平均58.5岁,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疼痛17例,疼痛部位多在腰骶部,其次在胸廓和肢体;贫血15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6例;高粘滞综合征9例,表现为头昏、眩晕、眼花、耳鸣、手指麻木,慢性心衰等;肝脾肿大3例;肾功能损害5例。本组所有病例均摄有全胸片、脊柱X线平片,同时选择性摄有其它部位,头颅及肋骨斜位片23例;骨盆19例,肩关节7例,股骨12例。23例MM患者做了胸部CT及脊柱检查,16例做了脑部CT检查。

2 结果

2.1 26例MM患者全胸片、脊柱X线平片表现为骨质疏松21例,伴有肋骨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双侧肱骨上段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脊柱溶骨性骨质破坏11例,多发生下部胸椎及腰椎,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而椎体塌陷呈楔形变,椎间隙多保持完整;肋骨斜位片23例表现为骨质疏松21例,伴有肋骨溶骨性骨质破坏9例,多位于第7~10肋的腋中线附近,可为小的囊状溶骨性破坏,有时肿瘤较大可产生骨皮质的轻度膨胀,常发生病理骨折;头颅正侧位23例中表现为骨质疏松19例,产生溶骨性破坏13例,多为圆形穿凿状或鼠咬状缺损,大小不一,边缘清楚锐利;骨盆19例表现为骨质疏松15例,产生类似头颅溶骨性圆形穿凿状或鼠咬状缺损7例;肩关节7例均表现为骨质疏松,双侧肱骨上段溶骨性破坏2例;股骨12例均表现为骨质疏松。

2.2 23例MM患者做了胸部CT及脊柱检查均表现为骨质疏松,显示肋骨溶骨性骨质破坏13例,脊柱溶骨性骨质破坏16例,共有4例全胸片及肋骨斜位X片未发现的肋骨细微溶骨性破坏CT扫描得以发现,5例脊柱X平片未发现的椎体细微溶骨性破坏CT扫描得以发现;16例脑部CT检查均表现为骨质疏松,显示颅骨溶骨性骨质破坏15例, CT扫描得以发现2例头颅正侧位片未显示的溶骨性破坏。

3 讨论

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以浆细胞恶性增生,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伴有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以及广泛溶骨性病变和(或)骨质疏松为特征的肿瘤[2],本组资料显示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8.5岁,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MM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常发生误诊、漏诊,早期可无临床症状,发病期主要临床表现由三方面病理变化所致:①骨髓瘤细胞增殖、浸润和破坏骨髓及骨组织产生的症状:骨痛、贫血及病理性骨折;②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所致的不良后果:感染、高钙血症及肾功能损害等;③骨髓瘤细胞髓外组织浸润产生的症状:肢体放射性疼痛和感觉运动障碍、骨髓瘤性脑膜炎、脑神经麻痹等[3]。

MM在X线平片上可有多种表现,早期MM患者可无阳性发现,中轴骨的骨质疏松是本病较常见的X线征象,它的形成可能与大量浆细胞刺激了破骨细胞使骨代谢加快、破骨作用增强以及骨髓瘤细胞在红骨髓内弥漫性浸润有关。骨质破坏是本病最重要的X线表现,它可和骨质疏松并存。中轴骨及肱、股骨近端出现多发小圆形边缘清楚的破坏灶具有定性诊断的价值,约60%的病人在脊柱和(或)肋骨等处出现病理性骨折。CT表现与X线平片表现相似,当骨髓瘤细胞仅浸润于骨髓内,尚无明显骨小梁破坏或仅轻微侵蚀而而使骨小梁变细小时,X线平片可无异常或仅表现为骨质疏松,此时CT有明显的优势,可检出一些X线片无法显示的细微的骨质破坏。

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多以某一系统病变就诊,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忽视鉴别诊断,易误诊为常见病、多发病。要提高MM的正确诊断率,应首先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MM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骨痛为MM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接诊此类患者应及时行X线多部位平片检查:头颅+骨盆+腰椎+胸片+骨痛部位,或CT进一步检查,有条件行MRI检查及ECT全身骨扫描,如发现骨质破坏需完善血及尿常规、肾功能、血清蛋白电泳及尿本周蛋白、轻链的检查,骨髓抽吸细胞涂片或活组织检查具有定性诊断意义。少数患者影像学无异常发现或仅表现为骨质疏松而临床症状明显的亦应进行上述实验室检查,将会大大提高MM的准确诊断率。此外MM瘤细胞在骨髓中分布不均匀,不易取出,不能以一次骨髓穿刺涂片中的浆细胞比例高低为定论,故部分患者必须经多次、多部位的骨髓穿刺方能最后诊断。

参 考 文 献

[1]田永芳,贾海英,田洪燕.47例多发性骨髓瘤综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8):473-474.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范文2

关键词 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痛

中图分类号:R5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6-0046-03

The clinic analysis with the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tervening in ostealgia of osteoporosis

HU Yi-shun1, Shi Ling1, BAO Zhi-min2, BU Lin-ling1,Liu Dan1

( 1.Changfe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Shanghai 200062;

2.Zhenr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re of Putuo District, Shanghai, 20033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with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intervening in the ostealgia of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osteoporosis. Method: A total 306 patient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were treated with low-frequency PEMFs intervening in 2 courses, and one course was 10 days and 30 min per day. Then we evaluated the remission of the ostealgia of the patients of primary osteoporosis. Results: After 2 courses of the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 was the 85.95%.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negativ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ostealgia, time, age and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low-frequency 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 PEMF);primary osteoporosis;ostealgia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其特点为渐进隐匿性,疼痛是骨质疏松征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已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公共卫生问题。骨质疏松防治一般可分为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虽然在临床上使用广泛,但由于其副作用多、费用高,患者依从性差,使其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1]。本中心康复科自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应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技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伴有骨痛症状的患者306例,现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中心康复科2008年9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9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06例为实验对象,男42例,女264例;年龄51~85岁,平均(68.25±3.56)岁,其中51~60岁64例,61~70岁92例,71岁以上15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来自门诊;经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定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2],即L2-4的骨密度(BND)低于相应正常年龄段骨量峰值2.5个标准差,且伴有临床骨痛症状。骨痛时间为2~36个月,平均(12.00±1.20)月,疼痛以全身、胸腰背部或肢体关节疼痛为主;入组对象均无内分泌、代谢性等可致继发性骨质疏松的疾病,无恶性肿瘤史及骨折史;并且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该项治疗。

1.2 方法

306例患者在原有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均应用天津希统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XT-2000B型骨质疏松治疗仪产生的低频脉冲电磁场进行治疗。根据患者年龄及病情的不同程度选择合适的磁感应强度2~4 mT,脉冲频率20~27 Hz,扫描方式由主机自动设定,每次治疗30 min,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4周,治疗后观察骨痛的改善情况。

1.3 评定标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疼痛分级标准[3],将疼痛程度分为4级:0级为无痛;1级为轻度疼痛,即虽有疼痛但可忍受,并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2级为中度疼痛,即疼痛明显不能忍受,需要服用镇痛药物,睡眠受干扰;3级为重度疼痛,即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要服用镇痛药物,睡眠严重受到干扰,可伴有植物神经紊乱或被动。疼痛程度递减一级或以上为有效;疼痛无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双录入,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治疗的有效率

306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患者,干预前轻度疼痛为72人,中度疼痛为138人,重度疼痛为96人;干预后轻度疼痛为68人,中度疼痛为126人,重度疼痛为69人。

以疼痛程度递减1级及以上为有效;疼痛未改善为无效。干预治疗后患者骨痛症状缓解263人,总有效率为85.95%;无效43人,占14.05%(表1)。

2.2 骨痛病程对疗效的影响

骨痛病程在1年内的患者疗效最好,随病程延长,疗效降低,提示病程与疗效负相关(P=0.00,表2)。

2.3 年龄对疗效的影响

年龄51~60岁组骨痛患者总有效率最高,随年龄增大疗效逐渐降低(P<0.05,表3)。

3 讨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过程隐匿渐进,人们对自身骨健康状况和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是骨质疏松高发的2个重要因素[4]。中国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防治骨质疏松任务尤其繁重和困难[5]。如何运用社区的适宜技术和方法开展骨质疏松征防治,是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帮助社区人群对早期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进行干预,也是我们社区医疗保健的任务[6]。

骨痛是中老年骨质疏松征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引起骨质疏松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有:1)骨转换较快,骨吸收增加导致骨小梁的吸收、断裂、骨皮质变薄、穿孔而引起全身性疼痛;2)在应力作用下,由于骨强度下降导致椎体形变;3)骨骼变形导致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张力出现变化,肌肉疲劳痉挛,产生肌膜性疼痛[7]。脉冲电磁场具有扩张微血管、促进毛细血管增殖,从而改善微循环的功能。微循环改善后,渗出物吸收与消散加快,降低了组织间的张力,消除水肿,解除了对神经末稍的机械性压迫,从而使疼痛缓解。脉冲电磁场可使丘脑下部垂体分泌内啡肽而产生止痛作用。且近年有学者研究发现,脉冲电磁场刺激对神经、小血管和软组织具有修复作用,对骨质疏松症导致的软组织性疼痛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8]。

本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5%,说明低频脉冲电磁场显示出较好的缓解骨质疏松症性骨痛的作用。患者骨痛程度、骨痛病程及年龄可影响疗效,呈负相关关系。在治疗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有部分患者主诉经治疗后睡眠质量提高,提示脉冲电磁场可能有改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降低神经兴奋性,提高痛阈的作用。有文献报告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在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方面仍有其局限性,其原因可能与患者的性别、体质、是否合并偏(截)瘫等因素有关,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9]。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低频脉冲电磁场能有效改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药物治疗相比,其最大优点是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且依从性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的方法。但是要从根本上改善骨痛症状还有赖于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我们还将设置对照组,对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骨痛症状作进一步的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 张文嘉,于灵芝. 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现状和展望[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2):147-149.

[2] 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 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和发生率[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2,8(1):1-7.

[3] 李仲廉. 临床疼痛治疗学[M].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85.

[4] 刘仲华,张依群,盛建华,等. 上海市某社区居民骨质疏松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 中国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4):203-206.

[5] 章振林. 骨质疏松诊断骨密度检查报告的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10,13(18):117.

[6] 高建华,郑健辉,张瑞平,等. 广东江门地区2 454人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症患病情况调查[J].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6,9(5):395-397.

[7] 高堪达,俞永林,蒯大禹,等.脉冲电磁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的疗效分析[J]. 中华物理医学和康复杂志,2004,26(11):669-670.

[8] 乔志恒,范维铭. 物理治疗学大全[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753-760.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范文3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本刊特推出本专题,希望人们重视运动保健,合理安排膳食,远离骨质疏松!

很多人都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钙会逐渐流失。而根据一些科普文章和商家的产品宣传,牛奶、钙片等“补钙圣品”成了中老年人必备的保健品。但是,是不是保证这些钙制品的摄入,就一定能阻挡住体内钙的流失呢?答案是否定的。记者采访相关专家了解到,如果你喜欢喝酒,喜好吃大鱼大肉,那么这些高蛋白食物和酒精就有可能“偷走”你费尽心力补的钙,让骨质疏松症悄悄地走近你。

1.什么样的症状要提醒自己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积水潭医院的专家贺良说,从骨质疏松标准来说,一个是发生过脆性骨折的,或者叫低能量骨折,什么叫低能量呢?站立水平,如果坐到地下了或者摔倒了,这个时候发生的骨折,能量肯定是很低的,不是高高的摔下来的,不是说车撞了,这属于低能量损伤,如果有了低能量损伤,这个骨头可以诊断为骨质疏松。还有一个标准,中老年人查骨密度测定,如果比年轻人低很多的话,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应该诊断为骨质疏松。

2.人为什么会得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质量减少,骨骼内孔隙增大,呈现中空疏松的现象。

据内分泌科医生介绍,人从出生到青少年阶段,造骨细胞起主导作用,其合成骨骼的速度大于蚀骨细胞分解骨骼的速度,因而人体骨骼会变粗变致密。到三四十岁左右,人体骨骼重量达到巅峰值,之后蚀骨细胞对骨骼的侵蚀速度快于造骨细胞合成骨骼的速度,人体的骨质会慢慢流失,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通俗地说,人的骨骼基础是无数类似渔网的结构,钙质和其他矿物质填补其中,从而使骨骼变得坚强。在人年轻的时候,钙质持续填补,骨骼越来越紧密、强壮。当人在30~40岁时,钙质的填补量达到最高峰。此后,钙质的填补量逐渐小于流失量,衰老、死亡的骨细胞数量多于新制造的骨细胞,骨质会渐渐变得疏松。

3.骨质疏松早期症状有哪些?

疼痛: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使腰疹肌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则会影响到膀胱、直肠功能。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4.骨质疏松三大病因

1.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导致骨质疏松的激素主要有8种,雌性激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甲状腺激素、活性维生素D、雄性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及生长激素。在这些激素中,性激素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尤其对妇女的影响更为明显。

对策:老年女性可加服小量雌激素如尼尔雌醇,有利于骨内钙、磷代谢,有利于骨中钙质流失的速度减慢,无论预防和治疗都很有效。如能并用孕激素,可减少其危险性。降钙素可以缓解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以及防止骨质的流失,一般用量每日为50~100国际单位。

2.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不足:现在人吃过多的蛋白质,高盐分,长期低钙饮食(平均每天低于400毫克)或钙吸收障碍,挑食、节食、厌食、不喝牛奶、长期素食,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对策:要注意膳食营养供给,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的牛奶、乳酪、蛋黄、鱼类、豆制品等食物。成人每天必需摄钙量在1000毫克,35岁以后更多,进入更年期则应达到1300~1500毫克。绝经后的妇女、孕妇、老年人及进食量少者,可每日加服500~1000毫克钙制剂。

3.缺乏运动:体力活动和身体锻练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骨骼的密度会增加,骨密质的厚度和骨小梁的密度、数量和质量都会增加,反之骨骼将会出现骨质疏松现象,户外活动少、少晒太阳,嗜烟、过度饮酒及长期过量饮用咖啡者都易患骨质疏松症。

对策:平时注意到室外活动,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要做有规律的运动,增加骨的机械负荷,如快步行走、太极拳、剑术等,都可使骨骼血液循环旺盛,促进新陈代谢,使构成骨的蛋白质、钙、磷等得到充分吸收和利用,同时减少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酒、喝咖啡、抽烟等。

5.骨质疏松的危害性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中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加快,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 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有学者对1995—1996年美国骨质疏松、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发生数进行调查显示,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50万次,其中椎体骨折70万次,腕部骨折20万次,髋部骨折30万次,其它骨折30万次,高于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发生数。

6.从饮食上应该吃什么东西来预防?

骨质的主要成分是来自饮食中的蛋白质、钙等物质,虽然还有其他原因引发骨质疏松,但以合理的饮食来满足骨酪上需要的成分是首要任务。

1.食物相互搭配: 粮、豆、内、鱼、蔬菜等适当搭配并经常更换品种,即可使氨基酸趋于齐全而满足人体需要。

2.蛋白质的摄人: 数量可根据营养资料较为粗放地拿握,略为放宽,但不可过量。因为长期过量摄入蛋白质,反而会使钙质损失过多。

3.钙的摄入: 老年人由于胃肠功能老化及饮食减少等原闲也应适量增加,一般情况下的摄取量为1200毫克/日。可选用适当的钙剂作为补充。服用时应遵循各钙剂的说明书来决定服用方法,并遵医嘱。在补钙的同时还要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以促进肠钙的吸收。

4.不宜大量摄食的蔬菜: 如菠菜、觅菜、毛豆、洋葱、英白、笋类等虽有一定的含钙量,但因同时含较多的草酸,后者在人体内易与钙结合生成不溶性的荤酸钙,不但会影响钙的吸收,还会增加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的几率。

5.碳酸饮料要适量: 这类饮料中一般含有大量的磷酸,过量会使体内磷元素含量增加过多,破坏血液中钙、磷元素的平衡关系,使骨韶、牙齿中的钙元素流失。

6.何时补钙: 午夜后常处于低血钙状态,为了满足需要,血液会从骨镐中提取钙质。长此以往,也会导致骨质疏松。因此,应睡前服用钙剂。

7.戒烟酒、多饮茶: 戒烟对预防或延迟骨质疏松的发生有积极作用,酗酒会影响胃肠时钙磷等矿物质的吸收。咖啡如饮入过多会影响钙的吸收。而茶叶中的氟化物有利于钙及磷沉积于骨路上。

8.较瘦女性注意事项: 骨质疏松症易在体型较瘦的女性身上发生,这可能是因为,体型消瘦者骨盐绝对量较身材高大者少。所以,适当增加体重,对于稳定病情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骨质疏松的预防一定要从青少年期开始。童年及青春期过度骨丢失预示老年时发生骨质疏松的可能性很大。就我国的膳食结构,补充钙质应该贯穿生活的始终,对早年体力活动也应予鼓励,这样可使骨矿密度增加。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范文4

张大妈

65岁

退休干部

大妈不舒服了

张大妈退休几年了,虽然平时没什么大毛病,但是绝经期后就开始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特别是这两年,张大妈总觉得全身乏力,尤其是稍稍干点体力活就腰酸背痛,确切说是全身都痛,但又说不清究竟是哪里痛。原来还以为是照顾孙子累的,现在孙子都上学了,而且由儿子来照顾,怎么还是这样呢?莫非是病了?这到底是什么病呢?该不该去看医生?张大妈真的很纳闷、很疑惑……

小扫盲: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叫“静悄悄的病”。 老年人应在没有症状前作健康体检,以及早发现此病。

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感觉没有明显原因的腰酸背痛,这是原发性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占疼痛病人的70%~80%。更有甚者,是发生了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以腕部、髋关节、胸腰椎骨折最为多见。其中,脊椎骨折在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中最常见,约占所有骨折的45%。它会引起病人脊椎变形,身高变矮,弓腰驼背。女性发生髋部骨折的概率是男性的3倍以上。据资料统计,髋部骨折后一年的死亡率为12%~20%,只有25%的病人可以康复,50%的病人需要别人照顾日常生活,另有25%的病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这种骨折只是扭了一下,或跌坐在地上,甚至咳嗽都可能引起。

骨折的症状,与一般骨折病人无异:有比较明显的疼痛,并有压痛、肿胀;发生畸形,如成角、旋转、肢体缩短等;有骨摩擦音及骨摩擦感;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骨的支撑、保护等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易患骨质疏松的人群:

大量摄取咖啡、茶,不当节食减肥者

饮食缺钙者

运动量少,不常晒太阳者

肝肾功能减退者

年龄增长者

遗传病病人

长期卧床者

更年期后妇女

偏高蛋白饮食者

嗜烟、酗酒者

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等药物者

挂号的疑惑

张大妈决定到医院看一看。她排队去到挂号窗口,工作人员很亲切地问:“您要挂哪个科的号呢?”张大妈愣住了,这个病挂哪个科呢?自己连是什么病都不知道。

小扫盲:骨质疏松该挂哪个科

一般骨质疏松症需要挂骨科,并且须住院治疗。若发生其他骨折,也同样需要到骨科,因为骨科对骨质疏松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全面。若发生肋骨骨折,则需送往心胸外科。

若没有发生骨折,则可以根据情况前往老年病、全科、理疗科、妇科等就诊。一些医院还设有专门的骨质疏松专科,比如广州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等。

由于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病、多发病,处理起来也比较简单,故绝大多数临床医生对此病还是容易掌握的,并且能处理好。如果怀疑是其他疾病,医生会指导病人作进一步检查。如果确定是骨折,肯定要到骨科检查。

骨质疏松要检查

张大妈听从挂号人员的推荐,来到了顾医生的科室。顾医生仔细询问张大妈病史后,跟张大妈说:“大妈,您去作个检查确认一下吧。”

张大妈:“啊,问题很严重吗?还要作检查?您这样看不可以吗?”

顾医生解释道:“您这个应该是骨质疏松症。诊断退行性骨质疏松症需要根据临床表现、骨量测定、X片及骨转换生化的指标等综合分析。”

小扫盲:骨质疏松的诊断

1生化检查

骨代谢的生化指标检查具有快速、灵敏及在短期内观察骨代谢动态变化的特点,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指标,并可以及时指导修正治疗方案。

2X线检查

过去,诊断骨质疏松主要靠拍X线片,这种方法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灵敏度不高,常常要骨骼丢失40%以上才能发现。因此容易错过预防的大好时机。

3骨密度测量

(1)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

此方法是当前诊断骨质疏松疾病的金标准,重复性好,在我国各大城市已逐渐开展。DXA是用X线管代替同位素产生独立的双能量光子,通过单独测量这两种能量光子的吸收情况,计算出骨组织等量吸收的部分,从而消除软组织的影响。骨质疏松症通常以腰椎L1~L4的测定结果、近端股骨的股骨大转子骨体及三角区的测定结果作为诊断依据。全身扫描图像则可以得到几组骨骼的骨密度数据,如颅骨、脊椎、左右上肢、左右肋骨、左右下肢、胸腰椎、骨盆等。骨密度仪会根据病人的资料,自动算出T值数据。T值是将检查所得的骨密度与30~35岁的健康年轻人的骨峰值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者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SD)数。T值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数值,它能反映骨质疏松的严重程度。

正常值:T>-1.0

骨量减少:-2.5≤T≤-1.0

骨质疏松:T

(2)超声波

可测定骨密度和骨强度。与DXA相关性良好。该法操作简便,安全无害,价格便宜。但因其准确性不如DXA,所以更多时候用于筛查。

(3)单光子骨密度仪测量

主要用于测量前臂桡骨、尺骨骨密度。本法测量骨密度误差较大。

(4)计算机断层扫描(CT)定量测量

用于腰椎骨密度的检测。由于检测时 X 线辐射剂量较高,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在以上四种方法中,采用双能 X 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和股骨上端的骨密度,是早期准确诊断骨质疏松的理想方法。

以上检查视医院的收费标准,费用介于几十至百元以内。

吃药,学问可不少

张大妈作完检查回来,让顾医生看了检查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显示,您确实有骨质疏松,加上您的描述情况,属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过鉴于您的年龄和程度较轻,还没发生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不建议您使用激素治疗,而只给您做一般治疗,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

张大妈得知自己并不是患上了什么重症,总算安下心来:“那我需要这样吃药多久才能好呢?”

顾医生说:“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慢性病,及早确诊后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治疗的。一般如果症状较轻且无并发症的,可以通过饮食补充足够的钙,并多注意户外活动,就可以不用吃任何药物。或者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若无出现并发症且有效,建议坚持治疗3个月以上。若出现其他并发症,就需要对症治疗了。”

小扫盲:骨质疏松都要吃啥药

活性维生素D与非活性维生素D:维生素D(vitamin D )为固醇类衍生物,具有抗佝偻病作用,故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D2和D3,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线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与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有以下特性: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受紫外线照射后,人体内的胆固醇能转化为维生素D。普通的维生素D没有活性,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转化。非活性维生素D主要用于骨质疏松的预防,而活性维生素D可促进肠钙吸收,增加肾小球对钙的重吸收,抑制PTH分泌,所以可用于骨质疏松的治疗。

钙剂:单纯补钙剂不能够治疗骨质疏松,也无法减轻骨质疏松带来的症状。因为人过中年,身体的机能呈现减退的趋势,体内的激素水平降低、肠道消化吸收能力降低以及钙吸收能力降低,所以一般需要与维生素D同时服用。

雌激素:主要用于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有时也可作为治疗方案之一。

二膦酸盐: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活性,达到治疗目的。但由于其口服吸收差、服用不方便和不良反应较多(如腹痛、腹泻等),病人通常难以坚持治疗。

降钙素:骨吸收抑制剂,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而降低骨吸收。但由于是外源性药物,病人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且治疗费用也较为昂贵。

日常要保健

骨质疏松症跟高血压一样,是一种慢性病。因为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增长有关。停止治疗,将会发生骨量丢失,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最终导致骨折等并发症。因此,除了正常服药以外,平时的保养也很重要。

①适当增加钙的摄入。提倡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虾、蚌、牛奶、萝卜、芹菜、菠菜、白菜、卷心菜、甘蓝和各种豆制品。

为了防止并减少食物中钙质丢失,应注意贮藏、加工和烹调方法。蔬菜以新鲜为好,缩短贮存时间,减少枯萎,以保留含钙丰富的外皮。加工时,尽量保留含矿物质较多的外皮,不要轻易削皮。切菜时,应尽量切得大一些,减少暴露面。炒菜时,时间宜短,并加少量水。煮食水果或干菜时,要用原浸泡液。建议多用高压锅和微波炉加热,或多用烘、烤方式做菜。给牛奶加热时,应不断搅拌,使钙盐渗入液体中,防止磷酸钙沉积于锅底。

②适当运动。锻炼方式可根据各人的情况,选择散步、上下台阶(楼梯)、做体操、游泳等运动,也可利用哑铃、自行车、划船器、股四头肌训练器及综合训练器等进行运动。中老年人体质强弱相差颇大,运动量超过生理限度反而有害,故掌握运动量十分重要。运动量适当,锻炼时动作协调、有节律,微有出汗;结束后虽感疲劳,但消除较快;晚间容易入睡,睡眠深沉,无失眠、多梦。客观测定,可在锻炼前后,于安静状态下数1分钟脉搏次数,进行对比。若锻炼后脉搏于1.5小时内恢复至锻炼前次数,说明运动量适当。

③适当户外活动,增加日照。

④戒烟、戒酒,少饮咖啡,不大量喝茶(茶中亦含咖啡因)。

小贴士:骨质疏松的自我检测

A.开步走或身体移动时,腰部感到疼痛;

B.初期背部或腰部感觉无力、疼痛,渐渐成为慢性痛楚,偶尔会突发疼痛;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范文5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68-02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内类,Ⅰ型原发性发生于绝经后女性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Ⅱ型发生于老年人即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均寿命的延长,原发性OP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90%,男性为61%,常见临床表现为骨痛、肌无力、骨折。并发症为骨折后的感染、心血管病或慢性衰竭而死亡,幸存者生活处理能力下降或丧失。我科自2010年8月-2012年4月收治的55岁以上严重骨质疏松患者66例,以肾气二陈汤加减进行观察,并设对照组,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骨密度仪(EXA—3000型双能X线即时成像仪)检测前臂为严重骨质疏松,排除性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糖尿病等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肌肉酸痛﹑乏力以及变换的疼痛。6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男1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8岁。对照组男14例,女19例,平均年龄59.1岁。两组临床资料在性别、年龄、骨密度测定值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使用依降钙素肌注,1周2次肌注,每次10IU,并口服碳酸钙D3,每天1次,每次1片。

治疗组在对照级基础上以肾气二陈汤治疗,基本方:生地黄25g,生姜、山药、山茱萸、法夏、陈皮各15g,茯苓、泽泻、丹皮、炙甘草各10g,附子、桂枝、乌梅各5g。气虚较重者加入黄芪30g、党参30g。血虚较重者加入熟地黄20g、当归20g。阳虚较重者加入巴戟天15g、鹿茸15g。阴虚较重者加入枸杞20g、女贞子16g。将上述药物一齐加入锅加500ml的清水浸泡25分钟,用小火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在锅中再加300ml清水煎煮15分钟,去渣取汁。将两次取得的药汁合在一齐,每2天1剂,分早中晚3次服下。经服4剂观察无特殊不适反应后,为了更好的依从性,建议将上述药物做蜜丸,每次服6g,分早中晚3次服下。外感发热则停服,待消除后继续服用。

两组均建议适当的体育锻炼,观察期为6个月。

观察标准。显效:用药4周后,骨痛、乏力、肌肉酸痛症状明显缓解,2~4月后症状消失,6个月后检测BMD值为轻度骨质疏松或正常。有效:4周后症状逐渐减轻,2~4月后症状明显缓解,6个月后检测BMD值为中度骨质疏松。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6个月后检测BMD值为严重骨质疏松。

统计方法。X2检验方法。

3 治疗结果

4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很常见的老年性骨病,它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WHO认为骨质疏松是除心血管疾病以外的对人类健康维害的第二大疾病,并将每年的10月20日定为世界骨质疏松日。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有激素替代疗法、骨形成促进剂和骨矿化促进剂等,长期服用会产生不良反应和依赖性,并且效果也不理想。

根据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骨痿”、“骨痹”、“腰痛”等范畴,《素问·痿论篇》认为“腰者,肾之府,转揺不能,肾将惫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形则振掉,骨将惫矣。”故本病的病本在肾虚。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的生理功能的正常需要有肾的温煦,肾虚则使脾运化无权,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现代研究也表明,脾胃虚弱可能通过直接造成钙、磷、维生素D等与骨量相关的的营养物质吸收不良,从而引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一种很觉见的老年病,多因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情志过极,久病等因素所致气血阴阳亏虚。所以“阴阳气血俱虚夹痰湿”是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类型,治疗此型应坚持滋补阴阳、调补气血、化痰除湿的原则,选用肾气二陈汤治疗切合病机,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方中地黄、山茱萸补益肾阴而摄精气;山药、茯苓健脾渗湿,泽泻泄肾中水邪;丹皮清肝胆相火;桂枝、附子温补命门真火。二陈汤中的法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陈皮温燥,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乌梅性寒质润,可防止橘红、半夏过燥之弊。生姜化痰和胃,解半夏之毒。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润肺和中。诸药合用可共奏补肾气、调气血、化痰湿之效。此外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引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锻炼。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35

骨质疏松最常见的症状范文6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补钙 阿仑膦酸钠

笔者统计2005年6月~2006年6月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20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

骨质疏松患者120例,年龄57~85岁,其中男46例,女74例。患者均以腰背酸痛或肢节疼痛为主,伴有足跟痛者35例,伴有下肢无力者64例,发生过骨折的3例,所有的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改变。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30例。

对照组:单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方法:5%葡萄糖注射液150ml,10%葡萄糖酸钙20ml,25%维生素C10ml,混合每日1次静滴,连续注射5天,同时口服维生素D以促进吸收(剂型及种类依患者身体状况或经济条件酌情选择)。

治疗组:先口服阿仑膦酸钠(商品名“固邦”),每日1粒(10mg),早饭前空腹以100ml温水口服,15天后按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方法补钙。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疗效。疗效标准:腰酸背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大部分症状缓解,但偶尔仍会有部分症状出现,如活动后疼痛为好转,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毫无改善者为无效。

结 果

由表1可见,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过程中,按疗程服用阿仑膦酸钠后再补充钙剂,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补充钙剂的患者。

讨 论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及骨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伴有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酸痛,肢节疼痛,驼背及易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易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和长骨远端骨折,而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肢体制动又可以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至关重要。

骨质疏松可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与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特发性成人骨质疏松、幼年骨质疏松。二是继发性骨质疏松,如甲状旁腺增生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失调性疾病,或过用激素等而导致的药源性骨质疏松。

腰背部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初期表现为活动后腰背疼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久立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时疼痛加剧。同时患者常会伴有体倦乏力,下肢痿软,足跟痛。因为该病的症状容易与慢性风湿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柱炎等疾病相混淆,所以治疗前应注意鉴别,明确诊断。X线检查可观察骨骼的密度,皮质的形态及骨小梁的数量、形态、分布等,结合临床症状,BMD检查,血尿等生化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