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儿童医学科普教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儿童医学科普教育范文1
儿科医院党委书记徐虹表示,当前儿科医生和护士十分紧缺,医疗工作负荷过大,医患关系剑拔弩张。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在医学文化传播上要有前瞻意识,用超前思维引领社会潮流,通过对儿童的早期心理塑造,为社会营造尊医重医的良好环境氛围。
徐虹告诉记者,三年前,儿科医院率先创建了全国卫生行业首个“患儿体验部”,设立了倾听窗口,组建了儿童观察团,开创了患儿就医体验的先河。经过三年的工作推进,共举办“儿童观察团”九期,120名参团小朋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倾听窗口”接待患者咨询两万余例,改进就诊流程、便民措施等方面问题191项。该活动于近日获评“上海市卫生系统首批20个医疗服务品牌”称号。前期的这些工作为地铁医学体验馆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上海地铁12号线顾戴路站与儿科医院相距仅百余米,借助于地理优势及地铁站的空间,儿科医院通过对接公益平台资源,最终拿下在地铁站内建设医学体验馆的项目。建成后的医学体验馆将分为一个约50多平方米的互动体验区和一个30多米长的科普长廊。互动体验区内将放置CT机、X光机、手术台等医疗设备,设计了“角色扮演”“分享体验”“伤害防护”“科普教育”等互动功能,让儿童模拟就诊体验,消除恐惧。科普长廊为地铁站通往儿科医院的出口通道,将不定期更换儿科常见疾病的科普内容。
徐虹对记者说道:“坚持在长效推进的过程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儿科医院一直在不断探索并努力实践。以往,医院注重‘请进来’,比如邀请儿童观察团的小朋友到医院观察体验,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挑刺’。这种办法尽管可以帮助医院在服务细节上做出改进,但是活动却受场地和人员的限制,难以满足更多儿童的体验需求。现在我们要学会把医学文化‘推出去’,建立地铁儿科医学体验馆便是举措之一。‘请进来’的就医体验,改造的是医院内部的‘小’环境,而‘推出去’的就医体验,改善的是医疗的社会‘大’环境。”
儿童医学科普教育范文2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霉菌性耳道炎中耳炎误诊率、发病率日益增高的原因。方法 对15例年龄在7个月至9岁之间确诊为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孩子的病史、诊疗经过、家庭日常护理措施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15例儿童中有11例误诊为化脓性中耳炎或化脓性耳道炎,误诊的11例患儿均未取分泌物做涂片及细菌培养检查;来我院就诊后均行涂片及细菌培养检查,15例中细菌培养均有霉菌生长,但仅有9例涂片找到霉菌。15例患儿均有掏耳史,6例患儿有经常用抗生素滴耳史。结论 儿童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误诊率逐渐增高与医护人员对霉菌性感染的认识不够、警惕性不高及诊疗方法有关。发病率逐渐增高与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及家长的错误护理有关。
【关键词】霉菌;耳道炎;鼓膜炎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及气候环境的恶化,儿童尤其是婴幼儿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发病年龄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本病是外耳道皮肤和鼓膜的亚急性或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数认为系由真菌感染所致,常合并细菌感染[1]。本病临床表现与耳道感染渗出,耳道疖肿流脓及化脓性中耳炎穿孔流脓颇为相似,且发病率不高,故易被家长及接诊医生忽略和误诊,以致延误治疗甚至引起其他并发症。本文对15例儿童霉菌性耳道炎鼓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做一总结。
1 患儿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5例患儿;患儿年龄在7个月至9岁之间,男性12例,女性3例;15例患儿中11例在当地医院按化脓性中耳炎行抗生素治疗5~9日,但耳仍流脓或短期内复发多次,4例为初发来我科就诊。15例患儿中10例以耳流脓,5例以耳痒烦躁并伴有臭味为起始症状,但后期均发展为耳流脓症状。
2 诊断与治疗
来诊后详细询问并记录家长主诉、患儿病史、临床表现、病程发展及既往治疗情况。
对15例患儿取耳道内段或中耳穿孔处的分泌物行细菌涂片及细菌培养,并彻底清理耳道。
清理时发现15例患儿中,9例患儿耳道分泌物为黄中带有浅绿色,污秽,粘稠,有明显“奶油状”特点,量多少不等,且伴有恶臭味;6例患儿耳道分泌物为白色或黄褐色,豆渣样或稀泥样,其中混有黑褐色团块状或黑色脓性污秽状分泌物,均伴有恶臭味。
15例患儿分泌物标本中,5例有肉眼可见菌丝样物。
清理时见15例患儿耳道皮肤均明显红肿、糜烂、渗出(渗血),2例在耳道内段近鼓膜处有肉芽生长;15例患儿中有3例患儿鼓膜见穿孔(2例位于松弛部,1例位于紧张部)及中耳流脓;12例患儿鼓膜完整,但表面有渗出, 其中7例患儿鼓膜见明显菌斑,且附着紧密不易清理。
耳道分泌物作涂片检查及细菌培养结果示:15例患儿耳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均有大量霉菌生长,但只有9例涂片检查找到霉菌。
15例患儿均暂停抗生素及激素的应用,定期清理耳道,嘱保持耳道干燥,行紫外线照射,向耳道内吹入氧气,并以大扶康注射液棉片贴附于鼓膜及耳道壁表面,早晚两次滴耳,3天更换棉片。若症状消失,再继续治疗5~7天后停药观察。
3 预后及复发
15例患儿均在治疗7~14天后症状消失。嘱家长密切观察孩子耳朵情况及听力情况,注意保持耳道干燥,耳痒时勿掏耳抓耳,注意居住环境湿度卫生,并进行随访。
随访结果示,15例患儿中,有10例无复发,5例在三个月内复发,经过再次治疗后,有2例仍反复发作,并伴有轻度传导性听力下降。余13例听力均未受影响。
4 讨 论
真菌为条件致病菌,致病力弱,既往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全身消耗性或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白血病等),需长期应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长期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和细胞抑制剂的患儿。
霉菌性外耳道炎的发病率在耳道炎的感染率约是8.7%和10%[1,2]近年来发现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发病率逐渐增加,发病年龄逐渐降低,发病地域逐渐扩大,病程逐渐延长,预后逐渐恶化,究其原因可能与抗生素与激素滥用,使得与真菌相拮抗的细菌簇受到抑制,真菌得以大量繁殖有关[3]。本文中15患儿有11例在来本院耳鼻喉科就诊前接受了较长时间的抗生素局部及全身应用治疗,其中不乏为了减轻肿胀渗出而加用激素治疗者。使得患儿症状反复或加重,病程延长。其它常见的诱发因素还包括错误的日常家庭耳道护理方法,如孩子耳痒时,家长给孩子盲目掏耳朵,损伤皮肤、耳毛、腺体分泌,破坏了耳道本身的防御屏障;居住环境过暖过湿,洗头洗澡时耳朵进水造成耳道潮湿孳生真菌繁殖,婴幼儿保暖过度,耳道出汗潮湿;甚至有些家长认为经常给孩子滴抗生素滴耳液可以消毒清洁耳道,破坏了耳道菌群平衡等;过敏体质的孩子越来越多,耳道湿疹的发病率增加,也降低了耳道防御能力;“卫生假说”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11例患儿误诊误治的原因可能为:由于以往认为本病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导致医护人员和家长对耳道霉菌感染认识不够,不够重视;就诊后清理耳道分泌物时未作细菌培养(11例患儿均未行细菌培养,涂片检查会有一定的漏诊率),甚至未仔细观察分泌物性质气味;长期反复甚至加重者未重新考虑病因或多次细菌培养;且本病婴幼儿发病率低,孩子检查治疗时不配合,未耐心询问检查及清理。
预防及治疗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告知家长正确家庭日常护理耳朵方法及严格控制抗生素、激素的滥用十分重要;并告知家长勿给孩子乱掏耳朵,勿胡乱耳内用药。治疗方面要保证耳朵干燥,耳道清理彻底。遇到长期或反复耳流脓的孩子,根据其症状及耳道分泌物的特点,考虑到有霉菌感染可能性的患儿,一定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根据细菌培养结果选择用药,长时间流脓的患儿一定要再次或多次细菌培养,针对病原菌合理用药,以防抗生素、激素应用过久导致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霉菌孳生繁殖。
5 结 论
儿童霉菌性耳道炎中耳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发病年龄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多发地域不仅局限于湿暖的南方地区,干冷的北方地区发病率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
要加强医护人员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选择正确的检验诊断方法,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要加大对家长的医学科普教育,选择正确的耳朵日常护理方法。
本病预后尚佳,除非反复感染,长期不愈,孩子免疫力低下,一般不留听力及全身后遗症。
【参考文献】
[1] Muglistan T,O’Donoghue G.Otomycosis:A continuning problenm.J Caryngol ,1985,99(4):327-333.
儿童医学科普教育范文3
目前,随着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发病率的逐年上升,以及这些病发病年龄的日趋下降,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上述疾病的发生与患者体内的多种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对此,世界各国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名称和定义。但截止目前,我国患有上术病病的广大患者对此却知之甚少。为了让广大读者朋友进一步了解“代谢综合征”,客观地、系统地认识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扼制这些疾病的流行,本刊特组织了以下三篇文章,谨供读者参阅。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王润华
最近在出门诊时,曾有一位77岁的老先生问我:“大夫,我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为什么您还要给我下一个‘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呢?”我向他解释道:“您的高血压和冠心病不是原发疾病,而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发生的。也就是说,是糖尿病先使您体内的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性改变,然后您才出现了高血压、冠心病。通常,人们把多种代谢异常共存的现象称为‘代谢综合征’。”
在临床上,代谢综合征是老年人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许多因素均可使人体的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如糖尿病、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酗酒、身体超重或肥胖、血管内皮炎症、血液的高凝状态、血栓倾向、微量蛋白尿、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等。在上述诸多因素的作用下,人体内血管的内皮功能会发生变化,导致血管内膜增生,使血管的中层平滑肌细胞变形、增殖,从而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凝集、动脉血管变窄,甚至形成栓子而堵塞动脉血管。这种改变可发生在机体的任何部位,只要有动脉的组织器官和脏器均可发生,从而引起心脑血管及周围血管的病变,进一步发展则会出现肾脏及其它脏器的并发症。
我们把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诸因素均称为“代谢综合征”。其中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囊括了代谢综合征的大部分因素。也就是说,糖尿病是最常见、最多见的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会大大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与发展。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是一般人群的2~4倍,约有70%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病。
总之,要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就要全方位地认识代谢综合征,并对不同的代谢综合征予以相应的治疗。例如,对糖尿病患者要积极地控制其血糖,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要努力地控制其尿酸,对高脂血症患者要进行降脂治疗,对肥胖患者要设法控制其体重等等。若患者忽略了原有的代谢综合征,只单纯地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则难以取得理想的疗效。
帮你认识代谢综合征
朱赓伯
1988年Reaven在对很多流行病进行临床研究后发现,糖耐量异常、身体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临床表现可同时发生于同一个体。他把这种现象称为“X综合征”,并推断其发病机理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故有学者将其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因为该病涉及一系列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成因。Norman Kaplan又将其称为“死亡四重奏”。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将该病命名为“代谢综合征(MS)”。
经过很多学者的研究和补充,到目前为止,大家公认代谢综合征至少包括以下8个“高”:即高体重(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症)、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以及血的黏稠度高,脂肪肝的发生率高。一般来说,一个人如果同时具有上述8个“高”中的2个或者多个,比如,肥胖者有高血压和高血脂病等,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现在,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是胰岛素抵抗。
国外一位著名学者曾把代谢综合征形象地比喻为一棵树,而胰岛素抵抗就是这棵树的主干,在树枝上挂着的就是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和脑卒中等恶果。也就是说,代谢综合征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多种现代疾病的共同病因。
目前,对MS尚无一致公认并适用于各种人群的诊断标准。美国等国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对MS提出了各自的诊断标准。我国在2004年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根据中国人的具体情况对MS提出了如下诊断标准(见下表):
由于世界各国对MS存在不一致的看法,为此,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05年4月在德国柏林第一届国际糖尿病前期暨MS大会上,多位专家在WHO和ATP-Ⅲ定义的基础上对MS的诊断标准达成共识,并颁布了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MS的全球共识,认为诊断MS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中心性肥胖:中国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不同国家或种族人的腰围有各自的参考值,见下表:
(2)合并以下4项指标中的任何2项:
①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大于1.7毫摩尔/升)或已接受相应的治疗。
②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男性小于1.03毫摩尔/升,女性小于1.29毫摩尔/升)或已接受相应的治疗。
③血压升高:收缩压≥13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85毫米汞柱,或已接受相应的治疗,或此前已被诊断为高血压。
④空腹血糖升高: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或此前已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或已接受相应的治疗。如果空腹血糖≥5.6毫摩尔/升,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检查。但在对MS进行诊断时则不一定非要检查OGTF不可。
此外,在这项共识中还确认胰岛素抵抗是MS重要的发病原因。
据初步研究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已达14%~18%,在糖尿病患者中竟高达约80%。
MS是一种涉及多种代谢异常且与心血管疾病紧密联系的疾病状态,其中以肥胖或体重超标、高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4项更为突出。患者可因出现心脑血管事件而死亡。此外,患有MS者还容易患其它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不孕、肥胖、高血压、多毛症等)、脂肪肝、胆囊胆固醇结石、哮喘、失眠以及某些癌症。MS还集多种危害身体健康的因素于一体,如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肥胖或超重、高尿酸血症、高血凝低纤溶、微量白蛋白尿等。因此可以说,MS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肥胖与MS的关系。如果说胰岛素抵抗是发生许多现代病的基础,那么,肥胖就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因此,良好地控制体重应该是防治MS极为重要的环节。
遏制冠心病须从源头抓起
廖志云
简单地说,代谢综合征(又被称为胰岛素抵抗综合征)是指多种代谢紊乱在同一患者身上聚集的现象。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频繁出现和他们对糖尿病、冠心病的高度易感性早已引起了医学专家们的注意、观察和研究。1988年,曾有学者用“X综合征”来概括一组相关的代谢
紊乱。它包括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胰岛素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和高血压等。一年后,一位学者曾明确地把中心性肥胖、糖耐量异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血压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现象叫作“死亡四重奏”。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提出了“代谢综合征”的名称和定义。我国也于2004年公布了有关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即有以下4个组成因子的3个或全部者,可以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①肥胖:体重指数(BMI)>25(国内诊断腹型肥胖的腰围标准为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②高血糖: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110毫克/分升)及(或)糖负荷后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及(或)已被确诊为糖尿病者。③高血压:血压≥140/90毫米汞柱及(或)已被确诊为高血压者。④血脂异常:空腹甘油三酯≥1.7毫摩尔/升;及(或)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
代谢综合征对人体的危害
目前,代谢综合征已被世界公认为患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在美国成年人中,其患病率约为23.7%,且年龄愈大的人群,患病率愈高。据统计,在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和英国五个国家中,患代谢综合征的人数总计约为1.15亿人。有人预测,40%-50%的欧洲人将罹患代谢综合征。国内据上海的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23.87%。同时,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的密切关系也早已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血糖正常的人群中,约有10%的成年女性和15%的成年男性有代谢综合征的表现。而42%的空腹血糖升高者和64%的糖耐量下降者均可查出代谢综合征。约80%的糖尿病患者都存在代谢综合征。然而,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目前临床上已被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只不过是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全人类所面临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威胁则是庞大的冰山底部――代谢综合征。大量的临床和流行病学资料已证实,代谢综合征通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与心脑血管病、肾病均密切相关,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它所包含的每一个组成因子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一旦这些危险因素聚集在一起,其致病的威胁就更加突出,特别是对于女性。具有危险因素愈多的人,受到的威胁则愈大。可见,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疾病流行长河中的真正源头,它的中游是糖尿病,它的下游是冠心病。人类要想真正战胜冠心病,就必须实行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战略性前移,抓住代谢综合征这个环节,实现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理和多学科的战略联盟。
由于身体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所以,当一个人的体重指数大于25时,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将增加4倍。2型糖尿病是代谢综合征的直接后果,而其中8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身体肥胖或超重。腰臀比和体重指数一样,均可以作为代谢综合征的预测指标之一。一个人在儿童期或青春期的肥胖程度也将预示着其成年后是否会罹患代谢综合征。那么,腹型肥胖者为什么易患冠心病呢?最新的研究认为,当人的腹部脂肪增多时,围绕冠状动脉的心外膜脂肪也会增多。此类脂肪也像血管壁的细胞一样,会产生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如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这些因子可经冠状动脉的血管壁扩散,损伤内皮细胞的功能,最终形成冠心病。
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战略
目前,对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组成因子都有成熟的治疗与控制方法,但遏制代谢综合征的根本措施则是实行有治疗意义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是减轻体重、科学合理的膳食、坚持体育运动等。芬兰对一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所作的糖尿病预防研究证明,一个人若能减少体重10公斤,其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就会下降80%。
一项有52个国家参与的、有数以万计病例和对照组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进一步证明,90%以上的心肌梗死事件可以由已知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既往的研究认为,传统的危险因素可预测50%的心肌梗死)。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腹型肥胖、精神紧张、每日水果蔬菜的摄入量不足、缺乏体育锻炼和酗酒共9种。不难看出,在这9种危险因素中,绝大部分是代谢综合征的组成因子。因此,人们应该积极地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