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范文1

关键词:突发事件;高校;危机管理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复旦大学投毒案,清华大学朱令案,一时之间成为大家讨论,网友热议的话题。高校突发事件,顾名思义指在高校校园内部突然发生的,危机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财产、生命安全,甚至会对社会秩序带来重大影响的恶性事件。能否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置效果,也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1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

通过归纳总结,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行为的过激性,大学生群体都是年轻人,遇事很难看清事物的本质,热血青年容易冲动;其次,不良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大学时代是一个转型期,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很容易在其心里留下深刻的记忆或阴影,从而影响以后的生活,改变原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最后,难以预测的隐蔽性,高校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家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间较为熟悉,很多的突发事件都是由一定的诱因引起的,而诱因的产生却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很难被人察觉。

2高校突发事件的原因

正所谓有因才有果,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空穴来风,只有了解了事件的起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2.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纷繁复杂,大到国际国内关系,小到学校周边的环境都可以成为高校突发事件的“激发源”。人和人的性格存在差异,彼此的关注点也不同,遇到问题很容易引起矛盾,发生争执,矛盾一旦恶化,便有可能出现不可挽回的事故。

2.2学校管理的缺失

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看,扩大招生、同校分区的现象较多,造成管理的难度加大,教学资源相对扩散。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同时近几年一直呼吁素质教育,但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大部分家长和老师更注重孩子分数的提高,而不是人格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不完善的结果。

2.3大学生自身与家庭环境的影响

大学时期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若没有正确的引导,很容易扭曲。另外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也是发生突发事件的原因之一。

3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

面对高校的突发事件给社会和大学生带来的恶性影响,必须想办法把危害降到最低,伤害降到最小。教育部对全国教育系统突发事件的处理,规定了以下五项原则:以人为本,积极防御;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联动,依法处置;把握主动,正确引导。高校突发事件必须有所防范,无论是否已经发生,都要在一定的范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患于未然,避免在出现问题时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最后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与损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忌相互推卸责任,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彼此协作,相互支持和配合,抓住主要矛盾,积极妥善处理。高校也应该积极协助相关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正视问题。在现代网络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一旦高校有突发事件发生,会立刻引起社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甚至会成为舆论的焦点。在此情况下,校方领导也应该加强沟通,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切忌封锁消息,一旦拒绝媒体,便会有很多小道消息风起云涌,引起更加恶劣的影响,得不偿失。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要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与媒体沟通,引导舆论方向,切断谣言的广泛传播。

4高校针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策略与方法

高校面对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不能等事情发生了再去开始采取补救措施,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只有未雨绸缪,及时做好准备才能预防危机并控制危机,保障学校生活的正常运转。

4.1培养危机管理意识

高效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最初的矛盾起点没有得到校方的重视才会发展到最后不可收拾的地步。因此要加强学校管理人员的危机管理传播知识教育,定期对可能引发严重危机的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可疑的事件苗头或存在的事故隐患,及时跟踪、调整并积极处理,把一切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4.2建立健全组织体系

在高校内部专门成立应对突发事件小组,与法律、卫生、心理等部门协调合作,积极开展防范教育工作,定期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学习与就业的压力,使得很多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遇事不知如何处理,对未来感到恐惧和迷茫。内心的极度敏感和行为的过激很容易产生严重后果。高校体系健全,既可预防危机,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成长,一举两得。

4.3公开坦诚,积极应对

问题发生能够积极主动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面对大众的质疑,能够保证公开透明,给公众留下一个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也可以增加公众对学校的信任。不规避质疑的声音,能够挺身面对各方面的压力,直至问题的顺利解决。良好的态度不仅为社会减少危害,还可以为将来学校的形象恢复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4事后总结,学会吸取教训

突发事件解决以后,学校领导必须注重分析出现危机的原因,预防同类事件的发生,并做好善后工作。另外,在事件中必须吸取教训,学会总结经验,找到学校管理上的漏洞和缺失,及时修正和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无论是校方还是家庭,亦或是学生自身,都有无法摆脱的责任。高校作为享誉盛名的社会组织,更应该在各个方面加强管理,避免事件的发生给社会造成危害。

参考文献:

[1]周丽娟.高校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对策[D].苏州大学,2013.

[2]崔朝晖.浅析社会人员引发高校突发事件的危机管理[J].青年与社会,2014,(12).

[3]康丽珍.浅谈预防和处置高校突发事件应对策略[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范文2

(一)做到防范于未然

档案工作是企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从某个角度来讲,档案工作是对资源信息的一种整合,在档案工作长期进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内部因素或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没有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的话,带来的损失不堪设想。因此,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也倍受关注,应急预案的编制主要遵循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并且将档案突发事件预防工作作为整个编制工作的重点,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做好档案工作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另外,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应不断地完善管理机制、规范防范的手段、强化预案管理的流程,并不断地建立健全的档案工作安全预防机制,从而做到防范于未然,进而有效地提高档案工作人员对自然灾害、重点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确保档案工作的可靠性、安全性。

(二)重视对档案资源的保管

众所周知,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主要是为了保障档案资源的可靠性、安全性,从最根本的角度分析,档案资源应属于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一旦档案资源出现损失的话,很难甚至无法对其进行修复。因此,在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过程中,应以档案资源的保管作为编制的基本原则,不断地提高档案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从企事业发展的角度上来分析,档案资源的损失是与财产损失并存的。因此,对档案工作编制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也成为当前企事业单位重点工作之一,必须要做好重大事故以及自然灾害发生的重点预防工作,尽最大限度保护档案资源的安全,将档案资源损失控制到最低。

二、档案管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要点

(一)科学合理布局,构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档案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信息的汇总,如,业务信息、人员信息等,一旦档案工作出现突发事件,可能会造成部分档案的损失,甚至会毁灭性的损失。因此,必须做好档案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并应结合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科学合理的布局,以此来构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具体要点如下。

1.合理完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内容体系。

通过对大量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尤其是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情况不同,应对其进行分类、分级。也就是说,在编制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需要从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完善应急预案。另外,在完善应急预案的过程中,应详细阐明应急预案体系的框架结构以及应急的基本流程。同时,要完善一些专项预案,主要指的就是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例如,针对自然灾害引发的火灾、地震灾害、水灾等,根据不同的灾害特点来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体系,一旦灾害发生应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从而提高对灾害事故处理的有效性。

2.完善应急预案的管理体系。

通过上一部分分析了解到,在制定应急预案的过程中,会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应急预案,最终形成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然而,由于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多元化特征,因此,必须做好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其管理体系。如,开展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外延到点的管理方式,将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管理落实到各个部门,确保应急预案的完善性、适用性、科学性,这样才能避免或降低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灾害带来的损失。

(二)统筹规划,完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机构

首先,相关企事业单位应成立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机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项极为繁琐的工作,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编制的有效性,应成立专门的应急预案编制机构来执行这项任务,并且,对小组成员进行各自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应急预案进行风险评估、规划等。同时,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审核,确保应急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其次,应加强对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人员的配备,应急预案是企事业单位发展的关键,尤其是关乎到档案工作的应急预案编制,必须重视起来,为了提升应急预案编制的有效性,需要将各个岗位人员落实到位,将工作人员的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应急预案实施的有效性,而且,人员作为应急预案编制的核心,应将自身的正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进一步提高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的有效性。最后,应建立合理的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主要是对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要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应急预案的预定期限等方面因素进行考核,绩效考核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有效性。

三、总结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管理

 

1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评价

1.1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识别

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是建立应急体系和编制应急预案所必需的基础信息,通过对建筑施工危险源进行识别,力争从小的危险源中发现大的危机,避免其发展演化为突发安全事件,并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对有可能演化为大的突发安全事件的危险源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加强重点检测,并制定应急预案。建筑施工危险源识别是指从施工生产活动中,识别出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物质损失、施工作业环境破坏、相邻建筑物移位等意外的潜在不安全因素,并判定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别,事故直接原因及其过程。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要借助于一些技术和工具,这不但会提高识别效率,而且可以规范操作、不易产生遗漏。危险源识别技术和工具主要有Delphi法、情景预测法、头脑风暴法、安全检查法、分解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图解法等方法。。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技术和工具[1]。

1.2 建筑施工危险源的评价

建筑施工风险源被识别后,要进行脆弱性分析,以确定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哪些地方容易受到破坏,最终提供这些信息:受事故严重影响的区域;预计位于脆弱带中的人员数量、工种以及可能波及的外部人员情况,如居民等;可能遭受的财产破坏,包括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电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在进行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评价事故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以确定风险源的严重性,否则无法为安全风险管理以及应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决策层要高度重视建筑施工危险源的分级评价。为了使分值尽量客观,减少主观方面的影响,参加评价的人员除项目决策人员、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现场操作人员,还应请项目外部人员参加,如建设单位管理人员、监理人员以及相关专家等。

1.3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的建立

建立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不仅有利于企业应用和分析信息,而且为今后的应急管理设立了良好的信息平台,使企业对项目的进展作出正确的预见。重大危险源信息库也是一种应急防范的良好方式,建筑施工企业可以对项目的内外环境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便于从危险源识别和评估分析的结果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组织的机制和施工人员的不良行为。通过提高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能力来消除突发安全事件生长的土壤,这也正是应急管理所要实现的最根本目标[2]。

2 建筑施工企业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政府和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类型、发生的可能性及事故后果及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质、救援行动及其指挥与协调等方面预先做出的具体安排。应急预案是突发事件的应急基础,开展应急救援的“底线”。它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有利于培训和演习工作的开展,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后果[3]。

建筑施工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析的结果、企业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此外,预案编制时应充分收集和参阅己有的应急预案,以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的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通常,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施工现场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行动涉及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应急各方,因此需要建筑施工企业组织一个专门的预案编制小组,统一组织施工现场有关部门和企业有关部门制定应急预案。。第二,进行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估。风险识别应分析本地区的地理、气象等自然条件,施工对象、施工方法等的具体情况,总结本地区、本企业以及建筑行业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故,将其分门别类,每种类型分成不同级别,分析这些事故灾难的机理,明确影响这些事故灾难的因素有哪些,最终识别出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灾难。施工现场风险评估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重大事故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发生时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来确定是否要进行相应的应急准备。第三,具体措施的制定根据前面分析的结果,针对突发事件涉及具体的应对措施,这些措施可以采用标准操作,也可以采用建议形式。第四,应急机构及其人员职责的确定预案编制过程中,人员职责的确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启动预案时,不同的环节或方面需要不同的人员去执行和实施。明确人员职责是成功实行应急救援活动的重要保证。第五,应急能力评估依据危险分析的结果,对己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包括企业及施工现场应急资源的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和设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将直接影响应急行动的快速有效性。。预案制定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第六,评审与为保证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施工现场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必须经过评审,可以由项目部及施工企业组织进行内部评审,专业性较强的应急预案还应组织有关专家评审,必要时请地方政府有关应急机构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经评审通过后,要履行批准手续,按有关程序进行正式和备案。第七,演练与调整应急预案经批准后,应急机构应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应急演习和训练,从中查找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预案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演习应急预案是企业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在应急预案的演习或实施过程中,通过参与者的信息反馈,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与修改是非常重要的,对演习过程中发现的任何一个小环节上出现的问题都要认真对待,因为小的失误也可能导致整个应急预案在实际运用中失败。施工现场在各个时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危险源的状况会有所改变,人员也经常调整,因此也需要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定与修改[4]。

参考文献

[1]王兰宇.常见建筑风险的防范[J].科技资讯,2006,14

[2]王红星.建设工程风险管理[J].安徽建筑,2007,6

[3]李乐.建筑企业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探讨[J].知识经济,2010,4

[4]姜国庆.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1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范文4

【关键词】危机管理;预警构建;角色扮演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转型与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发展过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也在逐步增加,高校的扩招,内外环境的变化,校园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屡见报端。高校突发事件因社会关注度高,涉及群体特殊,传播扩散快,危害性大,且容易向社会波及,不仅会影响高校的正常秩序,而且处置不当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因此,整合资源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增强危机应对能力势在必行。高校中,辅导员群体作为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管理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战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首当其冲在应急管理机制中处在关键位置。本文拟借用危机管理理论剖析高校辅导员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角色扮演。

一、危机管理概述

危机管理原本是针对企业的管理术语,它是为了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通常分为两大部分:即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罗伯特·希斯,一位颇负盛名的危机管理权威,曾用四个英文单词来代表危机管理的四个目的,称为4R模式:缩减(Reduction)、预备(Readiness)、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高校突发事件研究是在公共危机管理研究基础上发展出的一个重要分支。从危机监测、预警、决策、处理、恢复,它的应对遵循危机管理的一般法则和程序。参照危机管理的过程和程序,我们可将高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潜伏期和预兆期的日常教育管理与预警构建工作;二是事件发生阶段的应急处理;三为危机发生后善后总结工作。辅导员在不同时期有着相应的工作重点,扮演着不同角色。

二、高校辅导员应急处置角色扮演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潜伏期和预兆期,高校辅导员要提高敏感性和警惕性,扮演好应急预警的实践者、预警信息的构建者角色

恩格斯曾经指出:“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藏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高校突发事件有其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但这种突发性背后有深层次原因和长期积聚的因素。关键是找出诱因,实施有效的预警与监测,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态化、精细化,用政治信念、科学知识武装青年,这是应对危机,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日常中加强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通过专题讲授、与信仰对话、青马工程等与学生谈理想、探人生等,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养,增强是非明辨能力。现实中,辅导员工作事无巨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承担着众多事务性工作,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思想教育本职工作。其次传授常识,增强“应”危“抗”危能力,提高学生免疫力。如果说专业教育更多指向未来谋生发展问题,那么法律、心理、社会关系应对等则教会学生如何修身立足,明晰生存之道。传播法律知识,让学生懂得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关注特殊人群,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调节情绪,宣泄压力;探讨人际交往技巧,引导学生正确处置矛盾纠纷等,这些都是应对危机的预防针和强化剂。

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信息收集渠道,这是排查和构建预警信息的重要一环。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中信息畅通是关键,加强信息的披露与公众的沟通,争取公众的谅解与支持是危机管理的基本对策。目前,辅导员所带学生众多,有的甚至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比例,单靠辅导员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必须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加强班委、党员、信息员、安全员和心理宣传员等队伍建设,构建立体全方位地信息收集渠道尤为必要,化整为零,练就“千里眼”、“顺风耳”的本领,紧紧抓住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及时预警,排查苗头。

高校突发事件的引发既可能是人或社会政治的原因,也包括自然的原因。对于防范不可抗力事件,普及避险知识,开展素质拓展,提高逃生自救本领,这也应是高校危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课。汶川大地震中“最牛校长”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坚守的应急疏散演习危急关头拯救了全校师生的性命,避险演练功不可没。日常中对高校易于发生的高危害事件,如火灾、地震、紧急自救等辅导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规模演习、培训。一方面以便在真实灾害发生时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演练找出应急预案的不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前的工作比事后的补救更有意义。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阶段,辅导员应担负起应急处置的先行者、多方关系的协调者

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时,辅导员往往是第一知情人。抓住第一时间,深入第一现场,坚守岗位,做危机处置的先行者,变被动为主动。应急处理对辅导员素质和心理耐受力构成极大考验,临危不乱,保持镇定,才能理智清晰地应对。到达现场后,辅导员通过调查迅速掌握相关情况,一方面通知相关单位开展救护和现场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安抚学生、家长情绪,尽力控制事态蔓延。同时,及时主动向校院相关领导汇报,汇报客观全面不遗漏细节或隐瞒情况,根据上级指示开展工作,不能大包大揽,更不能贸然承诺。

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涉及多方群体,利益诉求各有侧重,学生、家属、学校之间可能会存在矛盾或冲突,辅导员作为三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做好传话筒与联络员,尽量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协助平息纠纷,维护各方的最大合法利益。同时,为了防止谣传失实,导致恐慌或猜疑,辅导员应注意信息公开,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争取大学生和社会公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三)突发事件发生后恢复阶段,辅导员应承担起善后机制的执行者,发挥安抚、教育功能

普林斯顿大学的诺曼·R·奥古斯丁教授认为,每一次危机本身既包含导致失败的根源,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发现、培育,以便收获这个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管理的精髓。突发事件谁都不希望发生,但一旦发生,如何减少伤害,消除影响这也构成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针对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辅导员是一名安抚者、释怀者,负责安抚学生和家长的情绪,积极进行心理补救和疏导,同时,减轻对其他学生群体影响和心理震荡。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突发事件或紧急事件的教育意义远超过其他教育情境,结合事件辅导员可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无论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能从事件中吸取教训。此外,认真梳理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反思事件处理过程的得与失,建立危机事件处置档案。

危机管理是一种工作的方法,对辅导员工作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我们无法预料突发事件何时何地发生,但能减少事件发生隐患和减低事件发生后的伤害。在突发事件面前,我们不做被动的受害者,要做主动的预防者、降低伤害的寻求者。另外,事件处置过程中明确角色定位,既是对工作的负责,对学生的负责,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 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哲学的终结[M].人民出版社, 1957.

[3] 李娜,李艳梅.论辅导员在高校突发事件管理中的角色定位[J].管理观察,2010(8).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范文5

关键词: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平台; GIS技术;数据库

Abstract::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response platform is based on GIS technology, GPS technology,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video conferencing, communications facilities and command system,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emergency emergency command of powerful features such as integrated platforms. This article details the public safety emergency platforms i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database.

Keywords: public safety events; emergency platform; GIS technology database

[中图分类号] TM715[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为应对国际性恐怖袭击事件、重大刑事事件、涉外突发事件、重大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暴力事件、政治性骚乱等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威胁并做好预防性安全应急管理,2006年1月8日,国务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作为总纲领在未来长时间内指导和推进国家应急体系建设和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建设。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平台是基于GIS技术、GPS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视频会议、通讯系统、指挥系统、应急决策系统等强大功能集成的应急指挥平台。该应急平台由三个系统构成: 信息获取系统、应急智能系统和决策指挥系统。

信息获取系统负责应急平台中数据和信息的收集获取及管理。

从指挥中心性能和实时性要求较高的角度考虑, 系统软件体系架构采用了基于 C/S(Client/Server) 的标准三层架构, 包括数据层、业务层和交互层。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消防应急平台软件框架图

公共安全应急平台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综合城市中公共安全相关的各类信息,如:地理信息系统、危险源分布、救援力量分布、医疗救护、物资保障等等,并对其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以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相关职能部门可以利用应急平台迅速的查找相关信息和资源分布,并能依据应急平台的预案数据库和决策支持系统,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从而得出最佳处置方案。

一、 数据库的组织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平台的数据库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一类是针对城市安全问题的公共安全专题信息数据库。

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用于组织和存储城市安全规划、城市安全管理、事故应急救援辅助决策支持涉及对象的地理位置、地理分布和尺寸信息等空间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为公共安全应急提供强有力的空间数据支持,遥感数据、数字地形数据和 DEM 数据的迭加,可以更加直观和逼真,同时也为应急决策提供空间分析功能,辅助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公共安全相关数据库。以及等等。

a) 空间数据。空间数据采用 G 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系统来管理。主要包括: 城市 1:2000、1:1000 和 1:500大比例尺地形数据库、城市道路交通数据库、城市主要地名数据库、城市遥感影像数据库、建筑物数据库等等。

b) 公共安全相关数据。公共安全信息数据库采取空间信息与描述信息 (属性信息)一体化存储的模式,主要包括: 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安全重点单位数据库; 专业救援力量和社会救援力量数据库、城市消防栓数据库、医疗力量数据库、公安机构数据库、电力线路数据库、城市地下管网数据库、避难场所 (人防、广场、公园、绿地) 数据库、应急物资供应数据库。、天文气象数据库、法律法规数据库等等。

2、 公共安全专题信息数据库

公共安全专题信息数据库用于组织和存储自身存在危险性或有安全需要的对象的属性信息,此类对象是城市安全规划、城市安全管理和辅助决策支持等过程所关心的主要对象。它是整个应急平台数据库的核心内容,为安全规划、应急辅助决策、统计分析等安全工作提供强有力的资料支持。

公共安全专题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以下数据:灾害发展模型数据库、应急预案数据库、应急辅助决策数据库等等。

(1) 灾害发展模型数据库

包括地震模型、火灾蔓延模型、污染源扩散模型、人员疏散模型和火灾损失预测与评估模型。

a)地震模型

b)火灾蔓延模型

城市中火灾蔓延模型可以用元胞自动机理论来建立。元胞自动机理论在森林火灾模拟方面已有运用, Yamada、Takizawa等人和Xie、Sakamoto等人尝试运用元胞自动机理论来进行城市火灾模拟的研究。元胞自动机将城市划分成多个元胞。元胞的尺寸可设置为3m ×3m , 该尺寸可由Jirou 和Kobayashi 提出的公式估算得到。在风速V 条件下, 火传播的最远距离为

D/m = 1. 15[5 + 0. 5V/(m·s- 1) ].(1)

城市区域火灾蔓延主要受以下三方面的因素影响: 建筑因素、天气的情况和建筑区域的特性。建筑因素主要包括: 建筑的物质材料、楼层面积、通风开口面积、楼层的高度等。天气因素在此简化为对风速和风向的讨论。这些因素影响到火灾蔓延的方向、范围以及火灾蔓延的可能性等方面。建筑区域的特性主要包括空地大小和方位、房屋所处地面的坡度以及道路的情况信息。这些因素用来反映控制火势的蔓延情况。根据式(1) , 火蔓延影响到的邻居元胞范围可以由图2(a) 表示, 根据风速的不同, 影响范围会发生明显变化。W ij是风因素, 包括了风速和风向两个方面的内容。

图2火灾蔓延时受影响的邻居元胞示意图

模型中将元胞的状态分为5 个等级(0~ 4) , 分别为: 不可燃、可燃但未燃、已燃但不具备蔓延能力、剧烈燃烧且具备蔓延能力、燃尽。火灾是否发生蔓延, 可以从元胞( i, j ) 的状态是否从1 变到2 来判断, 判断依据可由火灾蔓延因子Fij来决定, 即

Fij = ∝(SijPij )Wβijp (tkl). (2)

其中: ∝是火灾蔓延速度调整因子; S ij 是建筑结构参数; P ij 为建筑的火灾木质率, 也就是将建筑可燃的部分转化为木材的比率;β为调整因子(β> 0) ; p( tk l) 表示元胞(k, l) 的火传播能力。除β外, 这几个参数值的范围从0 到1。

c)污染源扩散模型

d)人员疏散评估模型

人群安全疏散的判据是“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 )”是否大于“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灾害事故预测模拟可以给出这两个时间的长短比较。基于空间地理信息, 可对市区范围的人员疏散进行模拟, 同时选择避难区给出人群应急疏导和避难的优化策略。模型中主要用来计算建筑中的人员疏散到室外的时间可以用Togawa 经验公式来计算, 即

Tmove-b =N a/W effC+L m in/V r. (3)

其中: C 表示通过安全出口的疏散能力, 即单位流量, 一般取值为1~ 1. 2; N a表示建筑内的疏散总人数; W eff表示疏散出口的总有效宽度, 即建筑物的对外出口的总宽度; V r是人员运动速度; L m in为人员到出口的最短距离。街区步行疏散时间是指疏散到室外的人员步行疏散到避难区的时间为

(4)

其中: D i表示第i 条街道的距离, a 为交通影响系数, 与道路交通密度有关。

e) 火灾损失预测与评估模型

财产损失可根据火灾蔓延模型对应元胞的状态加以计算, 而人员伤亡以人员疏散模型计算的建筑疏散情况进行预测, 这样系统就可以对火灾在不同时间点可能导致的损失进行评估。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包括房屋、构筑物、设备和其他财产的损失, 在具体统计时, 按公安行业标准进行计算。

(2) 应急预案数据库

现有的大部分应急预案多数是传统文本式预案, 多按照统一的制式依靠经验制定,其科学性和针对性亟待提高。相对于数字应急预案有着缺乏火灾科学模型支持、形式枯燥、查询困难、表达不直观、可操作性差等缺点。数字预案吸取了现有预案的优点和长处,以应急平台为载体,利用数字技术与信息技术、火灾科学与安全科学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图像显示技术等现代技术,使得预案的制定和落实更为科学规范,通过完整的、科学的数据模型建立全面而具体的数字应急预案,其设计如下:

一方面,数字应急预案建立在应急平台的数据库系统、GIS 系统等基础上,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以往文本式的资料数字化, 通过分析应急预案的关键节点对其结构化, 形成有针对性的实战方案和预案实施指南。另一方面,数字预案把灾害科学应用到预案制定中, 通过灾害发展模型、人群疏散模型等对不同场景和条件下的科学计算, 对重点保护建筑或建筑群制定相应的预案块, 对于一个灾害场景计算出许多时间序列, 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时刻灾害场景的情况和救援方案。此外,还可以在系统中事先假设灾害场景,通过数据库查看现场周边环境和建筑信息, 调用周边救援力量进行低成本、高效率的演练。

(3) 应急辅助决策数据库

应急辅助决策数据库是在数据库基础和GIS技术表现手段上提供的一系列辅助决策工具。它将灾害发展模型、人员疏散模型、火灾损失预测等模型, 与接警空间定位、最佳路径分析、应急力量调度与管理以及事故应急决策等指挥调度模式相融合, 辅助灾害数据处理、模拟分析、应急指挥调度及控制显示等功能, 提高从接警到处置灾害过程的效率, 快速确定灾害源、援救、疏散方案以及灾害蔓延范围, 从而提高决策指挥的现代化水平和整体作战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支持:灾害发生地点快速定位;周边环境缓冲区快速查询分析;责任救援队伍的确定;疏散路线、救援路线等优化确定;作战指挥方案的标绘。

二、 数据库技术构成

1、 数据库的优化

(1) Oracle 数据库的优化设计

Oracle 数据库的优化设计是 ArcSDE 高效运作的保障,也是整个平台运行效能的根本。Oracle 数据库性能的优化主要从内存分配、磁盘 I/O、回滚断、CPU 的使用等几个方面来考虑。

a) 调整内存分配

主要包括:数据库高速缓存区的度量和优化;库缓冲区的度量和优化;数据字典缓冲区的度量和优化;排序区的度量和优化。

b) Oracle 磁盘 I/O 优化

主要包括:优化表空间和数据文件;优化块和区间。

1.2. ArcSDE 的优化 和 Oracle 系统相同,典型的 ArcSDE 安装过程很方便,但没有经过配置和调整的 ArcSDE不会获得满意的效能。ArcSDE 的优化主要从 DBTUNE 表和调整空间索引两个方面来优化处理。

2、地形图的批量入库

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平台中,数据的多源、多尺度性是其重要的特征,同时也是为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提供快速、准确的辅助决策支持所必须的,因此建立一个通用的数据转换与批量导入模块就显得意义重大。而建立一个通用的批量导入功能模块,需要弄清楚各种 AutoCAD 数据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将共性的部分保留,存在差异的部分提炼出来供用户录入。

根据在实际项目的经验总结,AutoCAD 资料之间主要存在的差异部分的几个关键参数如下:图幅编码;图幅长、宽;要素的分层等。

在本系统中,该通用 CAD 数据导入功能模块,主要提供了远程数据和本地个人 GeodataBase 数据库的自由连接,用户可以自定义数据导入的各种参数和要素集名称。该模块主接口入下图 3 所示。

图3:模块主接口

3、异构数据的处理与更新

所谓异构数据有两种含义:网络的异构和数据格式的异构。本应急平台中数据源的格式繁多,有 DWG、Shp、Tab 和遥感影像图等等。尤其是 DWG 图形格式数据量巨大,它是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基础。 而数据转换实际上就是将AutoCAD 数据中要素提取出来,分门别类的存入相应的数据表中的一条记录。但在数据转换前,先要将GIS 和CAD 这两种数据格式之间建立清晰的转化链接,合并一些同属性图层,清理不必要的冗余数据。对于不易实现的转换内容要做好处理,如:多边形在AutoCAD 中可能完全没有闭合,因此在转换前要首先通过人机交互或编制应程序来将图中明显的错误纠正过来,以免在转换时出现问题。数据转换的流程如下图4 所示:

4、 三位图数据的生成和处理

在城市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辅助决策中,城市大范围内的三维景观图对于决策的制定、以及救援路线的选择、救援措施制定都有很大帮助作用。因为它非常直观和形象的反映了城市的概况和面貌,包括道路、房

图4数据转换流程图

屋建筑、湖泊河流等等。三维景观视图既是反映城市的整体概况和面貌,又具有快速、实时、成本低廉的优势,

在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平台的突发事件应急辅助决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于三维图的可视化的实现,是利用ArcGIS 的ArcScene 控件来实现的。效果图如下图5 所示:

图5:三维可视化效果图

三、 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根据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的需求,研究和分析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平台中数据的分类、组织和管理,并对数据库进行了逻辑设计和优化设计,实现了地形图的批量入库和城市大范围景观图的快速生成。同时,本应急平台可以从分布式的平台数据库设计与实现、模型库的设计等两个方面来进一步进行探讨和研究,并且结合应急救援和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来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 1 ]李华东.基于GIS 集成化的消防指挥系统. 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 2 ]苏子林,陈章良. 中小城市消防通信指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脑开发与应用.

突发事件与应急管理范文6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才;人力资源;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是突然发生、且会对人们的人身安全、财产等造成极大影响的事件,如食物中毒、原因不明的疾病和传染病等。我国已经颁布相关法律条文,对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给出明确的指导,以此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避免其对人们产生的危害。

1 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特点

1.1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需依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点,制定可靠的应急计划,在此期间需对人力资源实施合理分配,进而发挥出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卫生应急人才的挑选,主要通过应急事件的需求培训或选拔而成,以此体现人才的优点和长处,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相关部门通过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有效预防、控制和管理,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1.2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卫生应急人力资源就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针对实际状况制定的控制体系,其可将各个单位聚拢,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应对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人力资源最基本的特点拥有专业的知识人才(如专项管理的医生、护士和疾控人员等)、自我价值实现、精神激励等。由于卫生应急人力资源获取的方式不一样,因此,其管理对突发事件的性质会起到巨大的影响作用,由此可知,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还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

2 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管理者的素质不高 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的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管理者存在依法行政意识薄弱、危机管理意识不强、应急处理和综合协调能力缺乏等问题,无法有效处理突发卫生公共事件,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

2.2专业应急人才总量缺乏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备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因此,需大批专职人才随时待命,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我国大多数应急人才均为兼职者,真正的专业应急人才数量不足,并且专业的应急人才储备少,会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效果。

2.3专业应急人才质量不高 目前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专业应急人才的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人才自我认识不足、危机观念薄弱和能力不足等方面,这主要受专业应急人才队伍分散、信任度低等因素影响 。

2.4应急反应、危机处理的能力不强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过程中,管理者及应急人才对事件的反应、处理能力较弱,甚至出现隐瞒、虚报突发事件的现象,进而将事件的危害性扩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3.1提高突发卫生公共事件管理者的素质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并提高管理者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政府的首要任务。而增强管理者综合素质的主要方法有:一是增强管理者的法治意识:管理者需依据国家现有的防洪法、传染病防治法、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条文开展工作;二是强化管理者的危机意识:可在相关的应急预案中制定一个新老接替的管理条例,从而督促管理者不断增强自身的危机意识,提高自身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提升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心理素质:提高管理者对突发事件的认识,优化其领导力,培养其心理能力,着重培养管理者的判断力、心理承受力和领导力。从而使其能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作出正确的决断,采取果断的行动。

3.2科学地组建和优化专业应急人才队伍 卫生应急管理部门需组建一支专业性强、装备精良、行动快的骨干队伍。卫生应急队伍则是由地方各级医院的专业医护人员、心理专家、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等组成。各地政府需根据自身实际,预测出本地所需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数量、类型和结构等,从而为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的招聘、人才培训和考核等提供依据。同时需对招揽的专业应急队伍中各类人才进行分类培训,以提高其危机处理能力,增强其综合素质。另外,各地政府还需吸收一批组织性强、实践能力强、专业知识丰富的医疗专家队伍,以应对大型、高难度的突发事件 。

3.3开展专业应急团队建设 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卫生应急队伍是一个整体,需将各类人才聚集在一个团队中,以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整体质量。由于卫生应急队伍的凝聚力具备松散性的特点,因此,卫生应急队伍属于虚拟团队的范畴,其工作方式也带有虚拟团队的性质,故而会出现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力度不强、孤立感、文化差异大等问题,因此,急需建立一套信任、团结的团队文化,以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为其提供更多的交流沟通时机。具体的措施有:定期举行学术交流、开展应急演练等,在各类活动中提高卫生应急队伍的业务技术和综合素质 。

3.4培养卫生应急人才的应急反应、危机处理的能力 各级政府需加强对应急人才的应急理论培训,帮助其了解和熟知国家、各地的应急管理体系,以及重大应急事故的卫生应急处置程序等知识,同时加强对应急人才的卫生应急能力培养。同时在理论学习时,辅以实践训练,如通过诸多的案例分析或者现场模拟、实地演习等形式,提高应急人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另外,在培训、演习的基础上,需激发卫生应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极大地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扰乱我国的社会秩序,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此,需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加大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优化应急人才队伍,并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应急处理,提高管理者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意识。

参考文献:

[1]金贺,宋娟.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卫生应急人力资源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4):160.

[2]韩锋.略论新媒体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人力资源困境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3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