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新生婴儿护理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新生婴儿护理知识范文1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鸟巢式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963-01
新生儿肺炎(pneumonia of newborn)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严重呼吸道疾病,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10%-20%[1]。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般情况较差,哭声低、少哭或不哭,吃奶少或拒奶,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呛奶,咳嗽,呕吐或口吐白沫,呼吸浅短或不规则、双吸气、甚至呼吸暂停,由于新生儿呼吸器官和功能不成熟,如不及时治疗,就很容易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败血症乃至死亡,所以对新生儿肺炎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对新生儿肺炎可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护理是重要环节[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笔者所在院新生儿科住院肺炎患儿20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患儿为足月儿,体重2.5-4.0kg,其中男106例,女94例,平均住院时间13.6d。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式护理,放置暖箱内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鸟巢”|置于暖箱内预热。根据患儿体重和日龄调节暖箱温度,使患儿皮肤温度保持在36.5℃左右[3],调节护圈大小,以其四肢及头部能触及为宜。在使用鸟巢的同时,根据重力作用的原理,通过改变的方法促进肺部分泌物从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方向引流,分泌物多时根据病情2h-4h翻身1次,可防止肺萎缩及肺不张[5],保证支气管排痰通畅。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组患儿首次入暖箱烦躁时间、抓伤与擦伤、医疗纠纷及家属满意度调查情况比较见表1。
3 讨 论
有研究显示婴儿总是在寻找被包裹,寻找边界感和安全感,所以常常移动到箱壁的地方。“鸟巢式护理”的概念是以患儿为中心,注重人性化的服务,鸟巢式的构造紧贴婴儿的四周,满足婴儿的安全需要,可以减少婴儿常见的惊跳和烦躁,利于婴儿适应暖箱治疗的需要,“鸟巢”周围温柔的接触能增加同步睡眠的时间,减少因为婴儿的不适和哭闹而抱出暖箱,从而减少再次受凉的机会,提高治疗效果;由于安全感增加,减少了患儿在箱内乱踢,乱抓,以及由于哭闹而引起的头不停的转动,身体的扭动等高危因素,有效的防治了擦伤和抓伤。
“鸟巢”所营造的合理还可促进其身体的伸展和屈曲的平衡,能触及面部而促进手头互动;有助于提高吸吮力,增加喂奶的次数及增进奶量,还可防止因吞咽动作不协调而引起的新生儿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同时,减少身体无意义的活动,使机体能量消耗减少。二是有助于保持新生儿稳定的中性温度。新生儿体温中枢发育尚不完善,基础代谢低,体表面积相对大,散热机会增大,易随环境温度的高低而左右其体温。如新生儿睡在“鸟巢”里,可减少开箱门时的空气对流,从而减少环境温度的波动,给新生儿一个较为稳定的中性温度环境。
新生儿常因缺乏安全感而出现烦躁和哭闹等,影响治疗效果,将鸟巢式护理应用于肺炎治疗中,使患儿安静,舒适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群体,我们精心护理,对患儿的病情恢复和身心健康很有帮助。“鸟巢”的制作简单,不影响肺炎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同时,开展此项护理,强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保证护理质量,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顺应了优质护理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世超.新生儿肺炎200例X线诊断体会[J].实用儿科杂志,1993,8(3):239.
[2] 毛云霞,胡超芬,钟政武.新生儿肺炎9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8):1102.
[3] 黄人健.护士手册.北京: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415.
新生婴儿护理知识范文2
【摘要】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低氧血症的护理经验。方法将2008年4月以来采用NCPAP治疗与护理的20例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儿经有效治疗后均能明显纠正缺氧状态,未发现有副作用。结论NCPAP能大大提重低氧血症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有效地改善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肺功能残气量、减少呼吸功、使萎陷的肺泡重新开放,改善血氧饱和度,且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相对无创,所花费用低且能保证有效的通气量。经过精心护理,可以明显减少鼻塞、疾病本身的损害,值得推广。
【关键词】 低氧血症;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护理
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是使有自主呼吸的患儿在呼气相时保持气道正压的技术[1]。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于2008年4月份以来对常规给氧无效的20例严重低氧血症新生儿,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CPAP)治疗。通过精心的护理,合理的处置,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于2008年4月份以来收治的严重低氧血症患儿。其中男15例、女5例、胎龄28~40周,出生体重1.70~3.20 kg,日龄0.5 h~20 d。有呼吸困难、呼吸暂停、、苍白、发绀等严重低氧血症表现,经头罩吸氧,吸入氧浓度≥60%时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仍<85%,血氧分压<60 mmHg。
1.2原发病早产合并低出生体重儿5例,吸入综合征8例,重度窒息5例,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4例,合并肺透明膜病2例。
1.3 治疗方法使用美国
InfantFlowSystemTM型CPAP连接婴儿鼻腔,采用合适的鼻塞型号,双鼻塞给氧,氧疗器压力0 .3~0.4 mPa,鼻塞初步压力4~6 cm H20,FiO2 60%。2 h复查血气分析后根据血气改变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来调整氧浓度,直至症状、体征消失,血气改善,血氧饱和度稳定,撤机或过渡至头罩吸氧[2-3],配合药物治疗,去除病因,做好保暖,预防感染,纠正酸中毒,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持热量、营养供给。
2结果
20例患儿在应用NCPAP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绀、吸气三凹征、、呼吸暂停,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85%。应用CPAP后,21例患儿1~2 h内发绀、消失,吸气三凹征减轻,呼吸暂停间隔时间明显延长,SaO2 监测均在90%~95%。应用NCPAP时间在6~167 h,在应用NCPAP过程中未发现有胃潴留、气胸等副作用。
3护理
3.1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使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因NCPAP可增加胸腔内负压,减少静脉回流血量,降低心搏出量,尤其压力在4cmH2O以上时最为明显,故应密切观察心率,呼吸频率、节律、深度,血压变化,同时观察其口唇、面色及四肢末梢有无紫绀、水肿,有无腹胀,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予24 h多参数监护,每30~60 min记录1次,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2监测血氧饱和度可根据其结果调节吸入FiO2,控制吸人氧浓度、避免氧中毒,使新生儿血氧饱和度在90%~95%之间,不应超过95%。定时查血气分析,了解氧及二氧化碳分压情况。及时调整NCPAP压力及氧流量,因早产儿视网膜发育不全,吸氧易致视网膜病变,严重可导致失明,因此,尽可能避免反复高氧血症或持续低氧血症。
3.3呼吸道管理
3.3.1保证NCPAP压力有效的压力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如果管道连接不紧密、不牢固,气道不通畅,如有漏气、分泌物阻塞等会造成压力不稳定,致压力过大或过小,造成气压伤或治疗无效,故应确保气道的密闭与通畅,必要时可按医嘱使用镇静剂,使患儿安静,以保持气道密闭,保证CPAP压力。
3.3.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及口、鼻腔分泌物,定时清理鼻孔,观察鼻塞的位置是否适中,定期拔出鼻塞,观察有无鼻粘膜水肿、损伤,局部可涂石蜡油保持。每日更换鼻塞并消毒1次,鼻塞的型号根据鼻孔的大小选择,勿漏气、吸痰前要翻身拍背,使深部分泌物松动并引流。吸痰动作应轻、快、提、转,负压不宜过大、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气道粘膜充血水肿甚至出血。吸痰时严密监测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3.3气道的加温湿化由于患儿气管和支气管相对狭窄、黏膜血管丰富、粘液腺分泌不足、粘膜纤毛运动差、较干燥、易感染等特点,适当的气道湿化可预防并控制痰液及分泌物附着形成痰痂。CPAP装置的加温湿化罐内气体温度宜在32~37℃,相对湿度60%以上,以保护气道粘膜,减少机体氧耗,温度和湿度不适宜均易造成呼吸道粘膜损伤。
3.3.4预防感染定时更换NCPAP管道,一般每两天更换1次,湿化瓶内的蒸馏水应每天更换,进入新生儿病室要换鞋,戴口罩、帽子,接触患儿前洗手,将患儿置洁净病房,应用NCPAP时对患儿实行保护性隔离制度。早产儿由于呼吸气道发育不成熟,更易出现呼吸衰或使用动态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2次,每次30 min以上,室内物品每日用含有效氯500 ppm的消毒剂擦拭,地面用含氯消毒剂湿拖地两次。
3.4注意保暖将患儿置于婴儿保暖箱内,并根据患儿的体重、日龄调节暖箱的温度,以维持患儿的正常体温。
3.5补充营养与水份能吸吮者可用奶瓶或滴管喂养,避免喂哺过急而呛咳,应采用少量多次喂奶,不能吸吮者可用鼻饲或静脉营养[4]保证能量供给。采用注射泵严密控制输液速度,确保液体在24 h内均匀输入,遵医嘱予纠正酸中毒,补充血容量。
4讨论
4.1严重低氧血症常引发新生儿多脏器功能损害改善通气、合理氧疗、积极纠正低氧血症是提高新生儿救治成功率的重要措施,据相关临床实践证明,应用NCPAP是治疗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的有效方法[5]。CPAP改善氧合作用主要是通过重新扩张萎陷的肺泡,增加肺内气体容积和功能残气量,肺泡面积增加,有利于气体交换,并减少肺内分流。同时,CPAP使萎陷的肺泡的顺应性增加,降低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功,保护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刺激Hering-Breuer膨胀反射,使自主呼吸变得有规律。
4.2CPAP给氧时正压根据监测进行调整,当压力增加至超过0.79~0.98 kPa时,会导致静脉回流、减少心输出量及造成CO2,滞留,还有产生气胸的危险,过高压力同时可传递至肺血管床使肺血管阻力上升,当肺顺应性改善时必须及时降低CPAP,每次上升或下降CPAP的压力一般为0.098~0.196 kPa,下降过快肺会重新萎陷,一般在FiO2 达0.4时开始降CPAP压力,用CPAP给氧时常导致腹胀。
4.3用CPAP给氧时常导致腹胀NCPAP治疗后,气体易进入胃肠内,引起腹胀而压迫肺组织,影响肺通气功能。应常规放置胃管并需置胃管于开放状态。
4.4压迫鼻中隔造成粘膜损伤根据鼻孔大小选择合适的鼻塞,避免太小漏气、太大压迫鼻中隔造成黏膜损伤。使用鼻导管3天以上可以导致鼻中隔皮肤黏膜损伤。要加强鼻连接处皮肤的护理,防止鼻部损伤。
NCPAP给氧方便、装备简便、易于操作、无创、能迅速纠正缺氧,与使用其他呼吸机的患儿相比所花费用低得多、副作用少,避免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所引起的容易引发感染、气漏、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经过精心护理可大大提重低氧血症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超.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实甩儿科临床杂志,2007,22 (2):86-88.
[2]杨顺海,陈金红,王玉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J].河北医药,2008,30(4):516.
[3]林新祝,赖基栋,李雅丹,等.新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后的应用[J].中国小儿急救学,2007,14(2):148-149.
新生婴儿护理知识范文3
[关键词]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86-01
自创建爱婴医院、实行母婴同室以来,其优点及好处得到了世界各国的一致的肯定,对母婴的身心健康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母婴同室的新生儿的护理安全方面又出现了新的隐患及问题,因此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标准及要求,近年来我们针对出现的隐患及问题,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安全隐患及问题
1.1 护士的服务意识淡漠 实行母婴同室以后,新生儿除治疗及常规护理(每天不超过1小时)外,其余时间均交由母亲及家人照顾,从而使护士忽视了对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
1.2 产妇及家人对婴儿的护理知识欠缺 由于大多数产妇初为人母,即使是二胎产妇也由于生育时间间隔较长,对照顾新出生的新生儿,产妇及家人均显得束手无策,出现问题更不知如何处理,若护士观察处理不及时将直接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
1.3 护士的业务水平低,专科知识缺乏 年轻护士专科知识及业务水平低,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呛奶、发热、体温不升、拒奶等,不知如何处理,从而延误治疗时机。
1.4 新生儿院内感染
1.4.1 新生儿脐炎 脐部护理不当造成感染,如未定期用酒精消毒处理脐部、使用不洁的尿布、尿液及沐浴水浸湿后未及时擦干消毒、断脐时处理不当等。
1.4.2 新生儿脓疱疹 表现为出生后2-3d,全身出现散在或片状小米粒大小的脓疱,以颈部及腹股沟等皱褶处多见,多由于新生儿包裹太厚、皮肤皱褶处出汗、潮湿不透气或衣物不洁等原因,造成毛血管扩张导致毛囊感染出现脓疮。
1.4.3 新生儿发热 母婴同室的新生儿其家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总害怕其受凉感冒,因此包裹太多的衣被,加之病房陪护探视人员较多,又不开窗通风造成空气不流通,导致新生儿体温升高,甚至发生呼吸系统感染。
1.5 新生儿喂养困难 刚出生的婴儿其家人由于喂养知识的缺乏;产妇凹陷、扁平,哺喂方法不当;剖宫产及正常分娩产妇产后初期乳量分泌不足,加之婴儿大部分时间又处于睡眠状态等,造成喂养困难,导致新生儿由于喂养不足引起低血糖,严重者发生低血糖性休克,特别是巨大儿表现尤为明显。
1.6 新生儿窒息 常见于新生儿溢奶、呕吐所致,如家属育儿安全知识的缺乏,哺喂后未及时拍背并侧卧致平卧呕吐时致窒息;另外还多见于剖宫产儿,表现为未开奶前就有呕吐,多为粘液,开奶后呕吐加剧,无觅食要求,多由于剖宫产儿未经过产道分娩,胃内及肺内的羊水残留较多,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其次婴儿与大人同床熟睡时被大人的身体压迫或被衣被堵塞呼吸道,致新生儿窒息等。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护士的法律法规的学习,改变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是护理安全的保证,应重视安全教育,并注重落实,确保各项规章制度的有序实施。认真执行等级护理巡视制度,特别是对新生儿的巡视护理。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及消毒隔离制度、查对制度,另外要使护理人员认识到母婴同室新生儿的护理不仅是家属的义务与责任,同样也是护理人员责任及义务。
2.2 加强健康教育 针对家属进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由于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护理知识的缺乏,并受一些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新生儿的照顾缺乏科学的方法,从而导致一些不安全隐患的发生。因此,医护人员要随时指导产妇及家属如何哺喂新生儿、脐部及皮肤护理方法,并亲自给产妇及家属示范如何为婴儿换尿布、衣服、沐浴抚触等方法,在科室走廊、婴儿浴室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宣传画,同时通过医护人员讲解一些安全护理常识,如溢奶、呕吐、呛咳时如何处理,以及新生儿的一些生理现象,从而增强家属及产妇的育婴知识,避免因知识的欠缺造成对婴儿的伤害。
2.3 加强专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对年轻护士要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培训,老护士要改变传统经验式的护理模式,学习新的护理方法与理念,同时还应重视对年轻护士专科知识的培训,通过护理查房、问题分析、专科知识讲座等形式,不断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2.4 建立科室质控小组 每月定期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出改进措施,且要跟踪检查落实改进情况,另外随时征求家属及产妇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措施,对潜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确保护理安全。
新生婴儿护理知识范文4
关键词 产妇 婴儿 家庭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6.001
资料与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12月开展家庭病床亲情服务1086例,全部是正常分娩的产妇,无术后并发症。
为产妇提供的服务内容:①测体温、观察子宫、恶露、会阴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②做好护理,如发现肿胀或皲裂,及时处理并将处理方法教给产妇及家属;③指导产妇注意产褥期卫生,做好会阴伤口护理和拆线,观察会阴伤口愈合情况;④指导产妇饮食及产后运动。
为新生儿提供的服务内容:①测体温,指导产妇或家属如何观察新生儿面色、哭声、呼吸、皮肤、脐部、吃奶、大小便等护理情况,协助观察新生儿黄疸情况,皮测黄疸,做好记录;②为新生儿沐浴、抚触、脐部、皮肤等护理,指导并教会产妇及家属,如有新生儿游泳设施者可同时让新生儿游泳;③做好母乳喂养指导工作,如为人工喂养者,做好人工喂养指导;④指导婴儿护理知识及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组织结构: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高年资助产士1~3人组成产后亲情服务小组。上门服务2~3天,每日去产妇家中服务2小时,尽量安排在白天上班时间出诊。
方法:①产妇顺产48小时后、剖宫产术后第5天可以向主管医生、护士提出要求经主管医生、新生儿科医生检查同意后,产妇、婴儿可出院回家;②签订协议书、知情书;③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住址、电话号码,分娩情况逐项登记并制成一览表;④穿着统一的亲情服务工作服及佩戴胸卡,按要求完成上门服务的内容;⑤记录产妇及婴儿情况并请产妇签名;⑥提供24小时母乳喂养咨询电话。
结 果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及早发现母婴异常,降低新生儿发病率。产妇出院后在家也能得到在医院一样的护理,如给产妇及婴儿测量体温能及早发现异常,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阴道流血量、色、味。现场示范及讲解母乳喂养等护理技术,纠正产妇认识和操作上的错误。第1天亲情服务错觉、不能很好地吸吮母亲的的婴儿较多,母乳喂养率为82%。通过手把手地指导、示范、讲解,第3天发现母乳喂养率得到显著的提高,达到98%。观察会阴伤口和术后腹部伤口愈合的情况,给予伤口消毒或拆线。继续给婴儿监测黄疸,有423例婴儿属于生理性黄胆,有24例为病理性黄疸,经住院治疗均治愈。做好脐部护理等。通过亲情服务,结合家庭情况,提供实际的指导或可行的方法,实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提高产妇自护能力,促进产褥期康复。目前,母亲多为80后初产妇,由于缺乏护理经验,面对宝宝不知如何护理。产妇在住院期间虽然掌握了一般自护、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技巧等,但掌握程度不能满足需要,产后亲情服务是护理工作的延伸。通过护理师的讲解和示范,使产妇掌握伤口清洗、消毒的顺序。产妇的护理技能得到了提高,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及新生儿成长。另外增加产妇产后早期锻炼的意识,不仅有利于产后身体各器官的恢复,而且可增强产妇的自尊心与自信感。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的发展。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会遇到许多问题,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高度的责任心。我们选择具有良好素质、专业知识强的主管护师或护师进行亲情服务。整体护理的内涵不仅局限于医院,而是面向社区、面向社区的人群,既满足了医学模式、健康观念转变的需要,也保证了围生期母婴安康,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有利于新生儿抚触和新生儿游泳工作的深入开展,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新生儿护理方面,婴儿抚触和游泳是一项新技术。抚触可以增加母子感情,促进婴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刺激消化功能,减少婴儿的焦虑,对形成独立、自信的个性有益。新生儿游泳有利于胎便早排除,促进婴儿脑神经发育,提高儿童肺活量,调节儿童免疫力促进正常睡眠的节律,减少不良睡眠习惯的形成,促进肌肉与骨骼的生长。亲情服务人员进行面对面、手把手地监督和指导,使每例婴儿都得到了抚触。新生儿游泳,在0~1岁这一关键时期,对婴儿实施有效合理、科学的婴儿游泳保健,并持之以恒坚持1年,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重大意义。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可倡导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为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我们不仅要加强孕产妇在围产期的精神卫生保健,完善产后居家护理以及社区护理,为产妇及家庭提供相应的指导,而且对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应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使产妇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并提高处理生活难题的信心,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争取家人的理解与配合,改善夫妻、婆媳关系,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
讨 论
产后家庭病床亲情服务,这种“把爱婴医院带回家、把医生护士带回家、把人文关怀带回家”的产后护理新模式,特别受到产妇和家属的好评,他即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也极大的帮助了80后新生代的年轻父母们,可及早发现母婴异常问题,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提高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自护能力和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整体护理和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游泳的深入发展。经过我们的细心指导,年轻父母们的具体实践,使他们成为照顾婴儿的能手。新生儿护理知识给家庭带来了巨大收益。
参考文献
新生婴儿护理知识范文5
【关键词】 居家护理; 新生儿脐炎; 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1-0118-02
为了适应医疗模式的转变,合理利用医疗卫生资源,三级医院不得不加快病床周转来增加床位使用率,产后产妇和新生儿住院时间逐渐缩短[1]。目前我国各医院产妇分娩后一般2~4 d出院,在这短暂的住院期间掌握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产妇及其家庭的需要,出院后的产妇及婴儿仍然有着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2]。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若脐带处理不当,极易发生新生儿脐部感染。出院前护士给予产妇脐部护理指导,但每位产妇的掌握程度不同,出院后又缺乏有效的延续性指导,常发生新生儿脐炎等问题,甚至婴儿可能再次入院,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困扰。笔者所在医院对2013年1-4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研究,探讨产后居家护理模式的开展在新生儿脐炎干预中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4月出生的正常出院新生儿,纳入标准为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 g,排除早产、各种先天性疾病患儿以及住院期间已发生脐炎的新生儿。所有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6例,对照组200例。两组新生儿均采用统一的断脐方法,于出生后24~48 h取下脐夹,每日用75%的乙醇消毒,待脐带自行脱落。脐炎的诊断标准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实用新生儿学》中轻度脐炎的诊断标准:脐轮及脐周皮肤轻度红肿,可伴有少量的浆液脓性分泌物。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给予产后居家护理指导,对照组出院后进入社区访视。跟踪比较两组脐炎的发生率及入院率,分析居家护理指导在脐炎干预中的效果。具体调查方法如下:观察组在婴儿出院后分别于第3、7、14、28天对其进行电话访视,了解脐部的情况,并根据脐部情况及产妇的护理技能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必要时行家庭访视,追踪观察脐带的结局;对照组出院后常规进入社区访视,在第28 d电话了解新生儿的脐带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2.0%(4/196),对照组9.0%(18/200),观察组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9.288,P=0.002,P
3 讨论
3.1 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要性
新生儿脐炎是指脐残端被细菌入侵、繁殖所引起的急性炎症,是常见的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之一[3]。有资料表明在1200例新生儿败血症中,存在脐部感染者占66%~87.5%,脐部是厌氧菌感染的好发部位。轻者表现为脐渗液,渗血或脓液凝结,此时不及时处置,极易发生局部红肿,脓液增多,脐内组织腐烂,有臭味、婴儿拒奶,少哭,烦躁不安[4]。如不能够对该类患儿进行及时治疗,感染程度严重的患儿可并发腹膜炎或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5]。
3.2 住院时间缩短,产妇不能全面掌握婴儿护理知识
由于临床路径的推行使住院时间缩短,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无法完全提供全面的产后护理知识,产妇因在产后未能全面掌握自我保健和婴儿的护理知识,出院后遇到问题则往往不知所措。据产后居家护理问卷调查显示,产妇产后急于想了解的内容依次为新生儿脐部护理、母乳喂养知识、产后康复指导、育儿知识等。35%的产妇希望学习新生儿脐部护理的知识,是因为她们不能正确护理新生儿脐部[6]。产妇及家属采取的一些不当护理方法是导致局部细菌繁殖引起感染的潜在因素。
3.3 我国城市产后访视率较低
《全国城乡孕产期保健质量标准和要求》中规定了城市产妇产后第7、14、28天必须由社区保健人员进行3次访视,访视率应达到80%。但研究发现实际访视率并不高,其中“延误联系”占69.23%,“拒绝接受”占30.77%。究其原因,由于社区保健人员数量有限、访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能满足需要、技术力量较薄弱,无法为产妇提供全面、专业、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造成出院后产妇不愿意进入社区医院就诊。
3.4 开展居家护理有效降低新生儿脐炎的发生率及入院率
居家护理是临床工作的延续,是护理人员对出院后有后续照护需求的个体及家庭在其居家环境中提供定期的专业健康照护服务,从而达到健康促进、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目的[7]。有学者把这种连续性的护理称为“无缝护理”[8],许多出院后的患者仍然有很高的健康照护需求。
通过电话、短信、网上交流平台及必要时的上门访视对产妇提供延续性照护,可提高产妇对婴儿的照护能力,降低新生儿脐炎发生率及入院率
综上所述,开展产后居家护理,产妇得到持续性医疗照护,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从而促进其康复,降低再住院率及卫生服务成本[9], 提高了产妇满意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成就感,拓宽了护理专业领域,必将成为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宝芸,郭秀静,王玉琼.医院开展产后家庭护理访视现状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5):57-58.
[2]Chow S K Y,Wang F K Y,Chan T,et munitynursing services for post discharge chronically illpatients[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08, 17(7b):260-271
[3]张轶群.新生儿脐炎原因分析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3):996-997.
[4]刘玉香.新生儿脐炎的早期预防和护理[J].求医问药,2012,10(2):179-180.
[5]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54.
[6]李敬虹.产妇的产后访视需求调查与分析[J].南方护理学报, 2005,12(3):12-13.
[7]马山珊,郑红筱,王蓓.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63-365.
[8]刘素珍,李小萍,徐世兰.Friedman家庭评估模式在家庭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3,9(3):165-168.
新生婴儿护理知识范文6
关键词:产科护理; 母婴分离
Abstract:Humanistic nursing is very important for obstetric maternal separation when the maternal, the humanity care, can make the obstetric maternal separation when the maternal keep good mood, establish confidence, all reasonable service needs are met. 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istic car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parturient;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maternal guidance; strengthening humanistic care, the increased maternal neonatal diseases to restore confidence, breastfeeding, infant care knowledge and skills have improved. Experience of humanistic nursing obstetric maternal separation when maternal focused o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Obstetric care; Maternal separation
近2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等问题直接影响孕产妇的健康。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因疾病或早产等原因进入新生儿科治疗而造成母婴分离,这些初为人母的新妈妈们,刚刚尝试做妈妈的喜悦,却遭受婴儿患病母婴分离的挫折,易出现情绪低落、自责感,从而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影响子宫复旧,甚至引起产后大出血,加之对婴儿疾病状况的担心,尤其对婴儿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心理压力相当大,影响乳汁分泌和产褥期休养康复等。另外,由于婴儿不在身边,产妇对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产生抵触情绪。对于这个特殊群体,我们希望能有针对性地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利用人性关爱护理活动的服务方式,更多、更好地关心、支持、帮助这些母婴分离的新妈妈们。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护理
近几年来,我国的护理模式及护理体制,护理服务群体的改革,尤其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上的升华,护士对情、理、知、行的认知着重点是提升护士的关顾意识,体察患者的疾病感受,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1]。对于产科的母婴分离产妇而言,她们可以说是产科病房中的弱势群体。其新生儿出生后因窒息、早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疾病原因转新生儿科治疗,自己刚刚经历分娩阵痛或剖宫手术的切口痛,对在痛苦-喜悦-担心辗转中的产妇,这的确让她们在心理上难以适应,她们往往自责、自卑、倍感焦虑、担心婴儿的健康状况;而由于母婴分离,她们学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也存在一定的阻力。因此,我们护士在业务称职的前提下,更需要注意护理服务的方式、态度,也更需要评估服务对象的一些独特需求[2]。
1.1对产妇进行全面评估及做好心理护理 母婴分离产妇常有自责感、焦虑、心理脆弱。调查显示100%的产妇认为非常需要医护人员及家属的支持,而与痛苦中的产妇交往,不能太职业化,倾注一些情感,能使沟通更有效。因此,根据产妇的需求,我们与其谈心,态度友善,语言温婉,接受她们的消极情感,表现出朋友般的善解人意,促进建立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使产妇感到亲切、温暖、踏实,获得安慰;同时护士应主动与产妇沟通,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主动与新生儿病房联系,及时向产妇提供有关新生儿的相关信息,让产妇了解新生儿转科是一项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使其消除自责感、负罪感、在心理上有安全感、舒适感、有利于发挥自我控制、自我保护、自我管理的能力,使其顺利度过因暂时性母婴分离给产妇带来的情感低谷期。同时,还可以获取更多保健信息,与产妇的家属及时交流,共同给予其爱的支持,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她们对患儿疾病恢复的信心。
1.2针对性给予产妇必要的知识及技能指导 由于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未能及时哺乳,学习母乳喂养较困难,同时也容易发生胀痛。另外,对婴儿沐浴、更换尿垫等相关知识及技能也缺乏实际操作练习。因此,我们可以每天安排两班人员深入产休区对产妇进行必要的指导,通过有护理人员陪同观看其他新生儿沐浴,更换尿垫,脐臀部护理等,并将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传授给产妇,同时指导产妇进行一定的产后锻炼,促进身体康复,通过教与学的促进,最终让产妇掌握这些必要的知识及技能,出院回家后,能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婴儿。 1.3加强人文关怀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尊重患者,关爱弱势群体,加强人性化护理,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健康需求。我们把"八声"服务理念融入到护理工作中,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为患者着想,减轻患者痛苦,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1.4出院指导 产妇出院时,应为产妇提供优质服务,做好产妇出院时的健康指导,为产妇讲解育婴有关知识。尊重产妇需求和权益,尊重产妇的人格,保护产妇的隐私,告知产妇日常生活及饮食的注意事项,同时做好电话随访。
2结果
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母婴分离产妇的"三率"即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等知识及技能掌握率,对婴儿疾病恢复信心率,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较接受传统产后护理有大幅度上升。表明人性化护理活动的实施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地满足母婴分离产妇对高质量护理服务需求。
3结论
母婴分离产妇由于其特殊状况,对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更高。通过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让产妇面对现实,保持良好心态,并获得相关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态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能,促进她们生理、心理全方位的康复,同时通过人性化护理活动的实施,提高了产妇对我们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提升了我们护理人员本身的整体素质,从而推动护理人文关怀、人性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