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防火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防火概念

森林防火概念范文1

【关键词】森林防火;意义;措施

前言

作为人类生活的天然氧气场,森林在人类发展的道路上发挥了重要的措施,是人类的财富,而森林火灾则对人类的这一财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对此,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相关部门必须加强防范,避免火灾造成损害,影响人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 防火的必要性

森林除了自身的价值外,其同时也为众多的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的空间,是人类生物链的重要一环,是人类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但是一把火却可以使之付诸一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做好森林的防火工作势在必行。

1.1 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

近年来,低碳环保概念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对环境的保护成为重要的一部分,森林是人类必须的氧气供给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重要山珍的生产地,众所周知,森林在保护环境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一场大火将导致这些功能减弱甚至消失,所以,防止森林火灾时保护环境的必然需求,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2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造成森林面积锐减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人为的破坏,自然灾害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火灾是自然灾害之首,杜绝火灾的发生,实现保护森林的目的。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是林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面积极其辽阔,但是却是一个少林的国家,森林覆盖率极低,仅为13.92%,与世界平均水平的72%差距甚远。因此,我们必须要确保森林资源,根据需要,有计划,有行动的去开展植树造林,开展绿化工作,这是我国林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我国正在实施天然林保护的工程,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我国对天然林的保护赋予了高度的重视,制定了详细的策略并且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由国家财政增加对林业的投入,保障我国林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森林火灾却将人们长久的努力付诸东流,降低林业发展速度,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森林防火工作,促进我国林业资源的发展和林业事业的进步。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

在森林防火的区域内,森林防火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森林火灾将会使这一物质资本受到破坏,甚至消失,造成林区人们的生活受到威胁,森林火灾对林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因此,森林防火必须防止意外因素的发生,同时更要加强一些不法分子对森林的威胁,防止其行为威胁到林区的安全,做好林区社会的安定。

2 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工作的途径

2.1 通过政务信息进行大力宣传

政务信息是为了让领导了解工作中的情况,便于做出决策,这是一种高层次,高需求的宣传手段。这就要求各级森林防火部门对其赋予高度的重视,做好周密的安排,做好林业信息的报送,让领导及时掌握林区情况,及时做出准确的抉择。

2.2 利用党报和广播电视台进行宣传

作为地区性的重要宣传领域,党报和广播电视台是重要的信息阵地,必须要积极的争取,相关部门也要采取配合的政策,支持媒体对记者的宣传。鼓励森林防火职工向各级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投稿。加强当地新闻媒体和宣传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利用信息资源的综合性、权威性的优势,宣传森林防火工作,营造有利的舆论发展氛围。

2.3 利用林业部门自身的新闻媒体宣传

做好森林防火内部的宣传和沟通协调工作队整个系统的开展至关重要,必须积极主动的向森林系统的专业期刊投送稿件,做好宣传工作。

2.4 向基层群众和中小学生宣传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对其宣传工作,引发标语,通告,宣传资料,树立宣传牌等措施,加强其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防火意识,加强森林防火宣传。

2.5 加大信息资源的采用力度

充分运用现代的宣传工具,加强宣传,尤其是网络资源,加强对森林防火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综合利用。条件允许的区域,必须加强信息的宣传和拓展,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全面、及时、准确、实用的信息服务。

3 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举措

3.1 强化防火意识,加强领导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森林火灾的危害性,突发性,破坏性,影响大,其耗费巨大,往往需要兴师动众。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必须将其作为一个重大的事情来重点防治,加强领导。

3.2 认真落实防火责任

对于森林防火,我们必须做好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将森林防火落到实处。相关单位必须将森林防火工作放在首位,建立详细且具体的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相关的信息制度,反应及时,保障有力的森林防火指挥体系。相关负责人要签订责任状,对本辖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必须落到实处,明确责任和任务,坚强森林防火的责任制。

3.3 增强防火意识

要想加强防火工作,必须从防火意识做起,各级领导要加强防火宣传教育,将其作为一项基础的工作来抓,将森林防火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宣传到每一个领域。充分利用各类中小学校,,把森林防火教育工作融入学生课堂,形成学校教育学生,,学生告知家长,家长教育孩子的良性循环。作为大众监督的重要组成,新闻媒体要发挥其职能,对典型的案例给予曝光,起到警示和震慑的作用。都必须得到落实,不断地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形成统一的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

3.5 采取措施排除隐患

要想做好森林的防火工作,我们必须注意野外火源造成的威胁,将其作为重点来抓,坚决禁止造林烧山等行为破坏森林系统,严防小孩在野外玩火引发火灾。面对火灾,必须做出及时的反应,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森林火灾隐患大排查,,隐患排查要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不留盲区,确保漏洞得到及时堵塞,隐患得到及时消除。

3.6 做好依法防火

法律是保障工作开展的基础,是各级森林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的森林火灾案件,依法打击各类涉火范围,坚决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对于违规、失职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依法追求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赵红义,钱双龙,田华民,高伟. 浅析森林防火林带建设问题[J].陕西林业,2010(03).

森林防火概念范文2

关键词:两型社会;防火植被;预防系统;安全生产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9004

1引言

在城市造林和提倡城市绿色生态环境建设的今天,作为城市绿肺的山体公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大多数城市山体公园一般在既有自然山体的基础上改造而来(除部分近年来人造堆土形成的城市山体公园),在保留大量原有植被的基础上局部新增植被或采用片林的形式进行绿化补充或构建新的生态系统,从而美化并满足山体公园的景观功能和游人的观赏需要。如何在改善城市环境面貌的同时又能保障公园内森林防火安全成为越来越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对城市山体公园森林防火及预防系统的规划,采用科学的技术措施和规范的合理控制,使其灾害防患于未然,将公共财产和人的生命损失降低到最小,在保障社会的安全生产的同时并长久保持大自然的绿色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2城市山体公园森林防火植被绿化规划

的目的和意义东西湖区作为武汉最大的台商投资区及物流贸易加工基地,对武汉地区“两型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该区域的环境保护建设和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吴家山公园位于东西湖吴家山镇中心,面积约12hm2,在东西区绿地系统中为面积最大的现状绿地,在该区域中起着“绿心”作用。随着该地区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常住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区山体公园的植被及公共设施的安全性的弊病日益暴露,加强城市山体公园森林防火及市政设施规划迫在眉睫。

目前该公园主要存在4项不利因素:公园的火源安全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森林防火预防系统设施不够完善;由于山体公园的特殊性,造成局部园区道路不成体系;公园的建设周期过长,开放的进程逐步进行,给管理上造成一定压力;园内现有市政设施老化,目前不能满足景观功能及安全性需要(图1)。

综合以上因素,需尽快完善保护区域及已建成区域的公园森林植被防火预防体系,依据山体植被结构特点、物候期,按季节考虑植被规划,运用防火树种在防火季节和措施上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完善保护区域及已建成区域的周边市政设施规划与环境相协调,通过消防系统规划与安全防控系统相结合,综合提升山体公园森林防火系统与景观效果。

根据山体公园火灾发生的条件和机理,结合吴家山公园的实际情况,在火险天气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主要考虑可燃物和火源。在造林设计时优先考虑选择防火树种,在山腰和园路两侧栽种防火树种,形成生物防火带。由于山体公园火灾发生的危害性较大,故防火等级必须提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国内95%以上的树林灾害是由人为纵火或失火引起的。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邝 立:城市山体公园防火植被及预防系统的建设探讨环境与安全

4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系统

4.1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的概念及原理

防火植被一般通指不易燃烧抗火性强的常绿阔叶树及落叶较齐的阔叶树,通常情况下木料的耐受极限为5000kCal/m3·h。

一般自然的可燃物分类,按种类划分依次为:死地被物、地衣、苔藓(林地上的苔藓一般不易着火)、草本植物、灌木、乔木、森林杂乱物;按易燃程度划分依次为:易燃可燃物、燃烧缓慢可燃物、难烧可燃物。

在山体公园中,可燃物的分布格局通常由植被组成结构、郁闭度、林木年龄、林木层次等4点构成。

4.1.1植被组成结构

植被组成影响林下可燃物的组成、数量分布,并影响火的种类。一般针叶林易燃性大,而阔叶林小。森林燃烧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阔叶树的比例。针叶树多,森林燃烧性大;阔叶树多,森林燃烧性小。

4.1.2郁闭度

树林郁闭度的大小直接影响林下可燃物的载量、含量和树林内小气候。随着树林郁闭度的增加,死地被物载量增加,活地被物载量减少。郁闭度的大小对林内光照、湿度和风速都有很大影响。树林郁闭度大林内光照弱,温度低,风小,蒸发小,湿度大,不易燃。

4.1.3林木年龄

幼小树木下杂草灌木丛生,容易发生火灾。中龄林,林内杂草灌木少,林内光照弱,湿度大,燃烧性能显著下降,具有一定的抗火能力。老龄林,树木高大,林冠稀疏,林地阳光充足,杂草丛生,也易发生火灾。在异龄针叶林内,由于林层交错衔接,易使地表火转为树冠火。

4.1.4林木层次

林木层次即树林的层次性,林木的层次结构对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影响。通常单林层郁闭度小,林下杂草多,导致易燃;复林层郁闭度大,林下杂草灌木少,且湿润,不易燃。单林层发生地表火,而针叶复林层地表火易转为树冠火。

4.2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的方法

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将季节性防火作为关键和首要任务来进行规划,春秋季节是山体公园火灾的高发期,对林火阻隔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天然防火植被进行阻隔,通过防火林带的构筑来形成一道生态型的防火屏障。

4.2.1防火林带的构成

乔木林带:主要是防止和阻截树冠火的蔓延,由阔叶乔木和亚乔木构成。

灌木防火带:由一些耐火灌木构成,主要用于阻截地表火的蔓延。

耐火防火带:耐火植物可以单独构成防火带,也可以营造在防火林带下。在这些地方种植一些药用植物、经济植物等,一方面起防火作用,另一方面可有一定的经济收益。

通常情况下防火林带与副防火林带是互为一体的,即防火林带设置的林带走向与防火季节主风向互相垂直;副防火林带是主防火林带的辅助林带,使防火林带构成若干封闭区。

4.2.2防火树种的选择

确定树种类型是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的关键,它直接影响着山体公园的景观效果和防火功效,就处于华中地区的武汉而言,从多年的研究和实际应用而言,应遵循选择不易燃烧的抗火性强的常绿阔叶树及落叶较齐的阔叶树的原则。常绿阔叶树木中,如山茶花可耐14.9,海桐14.9,冬青14.9,八角金盘14.5,女贞14.5,黄杨14.1;在落叶阔叶树中,槐树14.9,三角枫14.5,樱桃14.5,银杏14.1,榉树13.4万kCal/m3·h。

4.2.3植被栽种方式和后期管理

由于城市山体公园区位特殊,周边环境复杂,部分地区还可能掺杂企业或生产单位、住宅等,需要全面地考虑交通环境、用地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做出合理评价后进行统一规划或对公园周边环境进行局部规划调整,以此营造较好的生境。在城市山体公园植被绿化中,较为主要的空间是山脚区域的绿化。在山脚绿化范围内种植一定宽度带刺的或较耐火烧的植物,如女贞、枸骨、火棘、刺柏、野蔷薇等,这样能阻止游人随意穿行带来的隐患,并能为拖延突发火情的蔓延赢得宝贵的营救时间(图2)。

图2公园防火植物规划分布——灌木 山腰部通过抗火性强、耐火烧的乔木带进行隔离,形成缓解火势的缓冲地带,如林下种植八角金盘、海桐、女贞、法国冬青等。在保留现有树木的基础上补植银杏、罗汉松、三角枫、槐树等(图3)。

图3公园防火植物规划分布——乔木“三分种,七分管”,除了规划种植树木外,对植被进行定期的“防火衣”喷洒尤为关键,事实证明对植被进行喷洒环保型阻燃剂可在一定期限内对植被的防火功效起到显著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有效期限可长达半年,半年后阻燃剂可转化为磷肥和氮肥滋养植被。另外定期对山体公园的地表可燃物,主要是垃圾、落地枯叶用抽风器等设备进行人工清除也可使火患降低。

4.3生态型防火植被绿化的特点

(1)经济。防火植被采用树种多为乡土树种,可依造不同地区的植物进行选育,费用低廉,操作性强。

(2)林相结构完整丰富。采用具备不易燃烧的抗火性强的乡土树种的组合,通过植物群落的互相搭配既丰富了山体公园的林相效果,又可将防火性与生态性完美结合,使乔、灌、草层次完整,突现生态自然之美。

5预防系统

5.1预防系统规划

山体公园防火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森林火灾预防是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的先决条件,除了坚持依法治火,严控火源,同时要根据各地的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运用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各种防火设施设备建设,从而努力加强森林火灾的控制能力。防火预防系统的基本流程一般采用编制防火条例及管理章程林火预报林火监测防雷设施人力预防系统(专业巡护及宣传、防护人员日常训练、岗哨观测及监察)阻燃材料及应用物质预防系统生态预防系统。其罗列顺序见图4。

图4防火预防系统基本流程 5.2技术措施

5.2.1火灾监察及救护

确定山体公园火灾监察是十分必要的,其目的是能及时发现火情。一般由地面巡护和消防管网两部分组成,在公园内按不同的火灾级别区域装置和分布消防管网。消防管网通常分为两级布置,第一级设置在山体及周边市政道路范围内,火情发生时可利用火警高压水枪向山脚喷射,起到灭火功效;第二级设置在林区道路两侧,结合道路两侧防火林带而形成第二道防线,该防线设置宽度一般为4~6m(图5)。

图5防火系统林带防线规划5.2.2人工补救措施

配置专业的补救山体火灾的设施和通讯设备,在完善防火林带的基础上设置紧急专用通道,保证防火线和林区扑火道的交织,使其行成网状结构。对公园内现有建筑及其他景观设施应尽量采用防火板、防火涂料及防火封堵材料。在建筑的出口通道、楼梯、走廊等处设置防火天花板,确保人员的安全疏散;对暴露的电缆线、风管等设施进行分段防火分隔,避免火势通过这些开口及缝隙蔓延。

6其他景观配套设施

针对山体公园的特殊性,应将其定位为无烟公园,在园区的主要出入口应设置防火警示牌及相关提示信息,防止可燃物进入。增加植物标识系统,完善道路和疏散方向的指引标识,增设垃圾桶便于分类回收废物,阻隔可燃物的随意抛洒。另外应建立适合当地实情的山体公园火灾预测预报、监测及火灾评估体系,使其长期有效地进行监督管理。

7结语

城市山体公园森林防火植被及预防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经验积累的过程,在国家日益强调安全生产的大环境下,科学合理地保护绿色生态资源是当今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将宝贵的绿色财富传承给下一代是园林工作者及广大自然科研人员的职责。通过本文的叙述,希望能够给同行们在城中森林——山体公园的建设工作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洪得娟.景观建筑\[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2]杨小波.城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武汉市气象局.相关天气及气候特征的资料\[R\].武汉:武汉市气象局,2006.

[4]武汉市园林局.相关园林苗木参考及资料\[R\].武汉:武汉市园林局,2006.

森林防火概念范文3

(一)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坚定做好春防工作的信心。去年春防,全县完成计划烧除6万亩,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了98%,实现了森林受害率为零,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总结起来,有五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责任落的实。县与乡、林业局与各林场都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各乡镇、林业等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了人头、地块,为开展春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二是广泛宣传教育,营造的氛围浓。全县共出动防火宣传车900台次,张贴防火标语3万张,印发省长令、县长令1000份,挂过街旗200幅、警示小旗3000多面,刷永久性标语牌107块。三是强化火源管理,关口把的严。发挥防火检查站和临时岗卡的作用,严格加强入山人员和车辆管理。成立了10—15人的快速巡逻小分队,昼夜巡护检查,见烟就查,违法就罚,起到了震慑作用。成立清山、清林、清河套“三清”小组24个,全县共清出林内闲散人员117人,消除火灾隐患13处。四是反应迅速及时,火险排除的快。去年春季,各乡镇、林业等部门承受住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各乡镇,既要抗旱,又要防火,始终处于双线作战的紧张状态。尽管全县火险不断,但通过各乡镇、林业等部门的密切配合,快速行动,共排除森林火险20余起,确保了春防安全。五是注重保障,队伍战斗力强。各乡镇、各林场加强了森防队伍建设,组建了以党团员和基干民兵为主体的素质精良、敢打硬仗的快速专业扑火队9支,半专业扑火队25支,做到了组织、车辆、机具、后勤保障四落实。特别是桃山林场,舍得投入,派专人到木兰学习专业扑火队伍的组建及训练情况,重新装修了专业扑火队伍宿舍,真正做到了生活集体化、行动军事化。

(二)查找不足,认清形势,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春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气候条件极为不利。去年我县严重伏旱,秋季干封地,可燃物含水量低。虽然冬季降雪较多,但今春我县又呈现气温偏高、回暖快、降水偏少、干旱等异常气候现象,22年未发生森林火灾,林内可燃物载量大,一旦发生火灾,就会迅速蔓延。二是火源管理难度加大。春防期间正是春耕生产农事用火和林区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的高峰时期,入山人员较多,火险隐患增大。近几年农民种地的积极性持续攀升,开新地、扩地头现象非常普遍;加之清明节祭奠用火,都将给春防期间的火源管理带来严重困难。三是林情社情比较复杂。我县农林混居,林粮交错,形成了山中有村,林中有地,一旦发生火灾,就有火烧连营的危险。四是干部群众思想认识不足。有的林场和乡镇存在“重扑轻防”的思想,森林防火宣传教育、野外火源管理等预防性措施不落实,超前研究不够,等到火灾发生时才采取补救措施,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五是春防不确定因素较多。随着林业清理林地力度的不断加大,个别农民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存在人为纵火的可能性。火源管理上有漏洞,个别地方、个别人不顾三令五申,在防火关键时期乱点滥烧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很大的火灾隐患。六是防火设备老化不足。防火监测设备不足,存在监测死角,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火情,容易小火酿成大灾,一旦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我们还不具备扑救大火打硬仗的能力。七是省、市对今年的春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提出了“党政同责”,由过去的森防行政首长负责制,上升到党政主要领导共同负责的高度。对火灾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界定,过去分森林火警、一般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四个等级,现在没有森林火警的说法,只要发生火情,就是火灾,防止各地大火小报。市里还明确要求,森防指领导成员要轮流到防火指挥部坐台值班,如发现漏岗,将全市通报批评,漏岗两次,取消该县(市)当年评选先进资格。这些新变化、新要求,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切实抓好春防各项工作。鉴于当前气温回暖快、后期火险等级高的实际情况,全县定于3月15日进入春季森林防火期。今年春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杜绝重特大森林火灾,力争不发生一般性森林火灾,森林受害率控制在0.2‰以内,完成计划烧除5万亩,设施设备完好率达到95%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要做到“六个到位”。一是预防为主,宣传教育要到位。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学习贯彻新《条例》,把宣传教育作为森防的第一道防线,加强对高火险区、林缘区村庄和入山人员的重点宣传,各主要通道、路口要粘贴标语口号、悬挂条幅、插防火旗,大张旗鼓地宣传。林业局要组织宣传车巡回宣传,发挥森林公安的威慑力,借鉴尚志市组织公安干警人员及车辆深入林区乡镇、村屯进行春防宣传活动的有效做法,达到宣传和威慑的作用。电视台要加大防火宣传力度,使宣传内容入脑入心。二是强化措施,火源管理要到位。省委书记吉炳轩强调:“森林防火主要是防人,管住了人,就管住了火;管不住人,就管不住火。”要加强林区野外火源管理。管好林区工人、居民和农民的用火,严禁带火进山、带火入林。我县林内插花地很多,乡镇和林场要详细统计,与林内插花地拥有人签订防火责任书。对林区内儿童、智障人员要严加注意,落实监护人。要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林场要与防火期内在林区生产作业的单位签订森防公约,落实防、扑火措施和责任。要加大对林区厂矿、企事业单位和旅游景点森林防火工作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督促必须整改到位。靠近林缘的林场、村屯、学校要选择合适时机打烧50—100米宽的防火阻隔带,以防止林火变家火,家火引发山火。三是注重实效,处罚打击要到位。公安机关、林业公安局要严厉打击那些故意燃放山火的人,从严从快查处各类涉火治安案件,用打击违法违纪者来教育广大群众,增强防范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今年,凡发生火情的,必须查清事故原因,由安监、公安、林业等部门联合组成事故调查组,按规定追究责任。对违反森林防火规定的责任人,要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达到处理一个、警示一片、教育一方的作用。四是健全网络,火情监控要到位。要严格执行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防火期内,各乡镇、各林场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坚持24小时值班,保证信息网络的畅通。要综合运用了望台哨、地面巡逻等手段,对林区火情进行全方位立体监测,切实做到早发现,防患于未然。对重点区域和高火险区,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严防死守。在林区群众中推广联防群防、包保责任制等做法,提高群众自我防范、自我保护意识。要按照火情报告制度,及时准确报告发生的火情,杜绝迟报、漏报和瞒报,如发现迟报、漏报、瞒报,将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五是完善预案,应急反应要到位。各乡镇、各林场要充分考虑今春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的不利因素,完善和落实好本乡镇、本部门的扑火预案,特别是要完善细化重点火险区的预案,对扑火的组织指挥、人员调配、机具装备、交通通讯、后勤保障、水源地、发生火灾后群众安全避险地等工作要逐项落实,保证各种设施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做到随时投入使用,保证扑火急需,一旦发生火灾能够按照扑火预案进行迅速扑救,确保“打早、打小、打了”。要加强边界森林防火联防,火险发生区域相邻村、相邻乡镇都要按照就近原则,根据要求作出快速反应。六是加强领导,组织指挥要到位。春防实行党政同责,各乡镇、各部门党政领导同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制度,各乡镇、各林场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在防火期内,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外出。突出重点管理区域,对火灾易发区和联防接壤区等重点区域,各乡镇、林业部门要抽调有防火经验的干部,加强巡查指导,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要加大重点区域了望和地面巡逻密度,实行全天候、全方位监测,把路口、站山岗、守坟头、管田头,严格检查,死看死守。森防指要组织有关部门对森林防火区内有关单位的森防组织建设、森防责任制落实、森防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森林火灾隐患要按《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要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乡镇和林场的沟通配合,采取快速反应手段,做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扑火队伍要严阵以待、靠前布防,一旦发现火情,要快速出击,重兵投入,领导要深入火场一线,靠前指挥,提高首战成功率,严防小火蔓延成重大火灾。

二、精心组织,超前运作,确保完成造林绿化任务

20*年,全县以“三北”四期造林、村屯绿化为重点,全面推进造林绿化工作,完成各项造林2万亩。其中,荒山造林9000亩,“三北”四期造林8000亩,绿化道路30公里,绿化村屯30个,义务植树30万株。造林绿化标准高、质量好,得到了国家林业局检查组的高度评价。但在造林绿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造林绿化整体发展滞后,荒山造林及村屯、道路绿化欠账较多,村以上道路绿化率和村屯绿化率分别仅为53.6%和34.4%;二是受粮食作物价格上涨、退耕还林补助陆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巩固现有退耕还林成果难度加大,任务艰巨;三是造林绿化产权不清,责任不明,管护跟不上,导致造林投入大,收效不明显。

按照省、市的要求,依据我县造林绿化总体规划,今年造林绿化工作的目标是:完成“三北”四期造林1.5万亩,荒山造林4254亩,绿化村屯50个,绿化道路100公里,河库渠堤坝绿化造林8514亩,义务植树30万株,育苗2000亩。为完成今年的目标,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实行分工负责,落实落靠造林绿化工作任务。坚持“树随地走、谁造谁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合理确定各乡镇、各部门承担的造林绿化任务。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把交通、水务等其他造林绿化纳入国家、省造林工程项目扶持,调动各方面造林绿化的积极性。交通部门负责搞好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以及省级公路、县级公路绿化苗木供应、苗木栽植和管护工作,县以下公路绿化苗木、栽植和管护由所在乡镇负责。村屯绿化苗木由林业部门负责提供,乡镇政府和村屯负责栽植和管护。水务部门负责河渠堤坝绿化及管护责任。林业部门负责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用地、绿化工作,公路可视范围内,国有林场划拨给村集体的“两荒”,至今没有造林的地块,各乡镇和林业部门要密切配合,尽快还林。

(二)密切协调配合,推进村屯绿化工作顺利开展。各乡镇、各部门要把重点放到提高村屯绿化的质量标准上,打造精品工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的绿化、美化和香化。林业部门作为造林绿化建设的主体,要做好村屯绿化的规划设计、苗木调剂供应、技术指导等工作,把前期准备工作做足、做细,全面到位,抓住有利时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人员,为村屯绿化做好前期作业设计、技术指导等工作。根据我县十年九春旱的气候特点,今年村屯绿化要提早落实好抗旱措施,植苗时必须坐水栽植,100%使用保水剂,确保成活率。各乡镇和村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4月1日前,依据绿化的规划设计要求,切实做好占地、撤杖子、清除障碍物、修好植树台等前期准备工作。县直包村屯绿化部门要帮助筹措绿化资金,与所包扶村屯搞好对接,确保包扶到位。

(三)建立管护机制,巩固发展造林绿化成果。“三分造七分管”,造林是基础,抚育管护是手段,成林成材是最终目的。我们要进一步加大管护力度,健全管护机制,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一是建立激励管护机制。按照“谁栽植、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利益驱动,落实管护责任。把村屯和道路绿化树承包给有责任心的人管理,签订管护合同,实现栽得上、能成活、管得住、不返弹的目标。二是建立长效包扶机制。今年包扶村屯绿化的县直各单位、各部门,对所包扶村屯的绿化不能栽完不管,要严格落实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包成林的责任机制,使包扶工作有始有终,有头有尾,确保取得实效。三是建立宣传引导机制。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对不能履行植树义务的,要按照要求交纳苗木、栽植、管护绿化费,动员全县群众自觉参与到造林绿化行动中来,营造共建绿色家园的浓厚氛围。四是建立依法管护机制。要保护好村屯和道路绿化成果,各乡镇、林业、交通、水务、公安等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依法对毁坏幼树及林木的行为,严查严办,从重从严打击,震慑犯罪,教育群众切实保护好造林绿化成果。

森林防火概念范文4

 

关键词:数据融合  传感器  无损检测  精确林业  应用

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由于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鲁棒性,较宽的时间和空间的观测范围,较强的数据可信度和分辨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工业、农业、航天、交通管制、机器人、海洋监视和管理、目标跟踪和惯性导航等领域[1,2]。笔者在分析数据融合技术概念和内容的基础上,对该技术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1 数据融合

1.1 概念的提出

1973年,数据融合技术在美国国防部资助开发的声纳信号理解系统中得到了最早的体现。70年代末,在公开的技术文献中开始出现基于多系统的信息整合意义的融合技术。1984年美国国防部数据融合小组(DFS)定义数据融合为:“对多源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多方的关联、相关和综合处理,以更好地进行定位与估计,并完全能对态势及带来的威胁进行实时评估”。

1998年1月,Buchroithner和Wald重新定义了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是一种规范框架,这个框架里人们阐明如何使用特定的手段和工具来整合来自不同渠道的数据,以获得实际需要的信息”。

Wald定义的数据融合的概念原理中,强调以质量作为数据融合的明确目标,这正是很多关于数据融合的文献中忽略但又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里的“质量”指经过数据融合后获得的信息对用户而言较融合前具有更高的满意度,如可改善分类精度,获得更有效、更相关的信息,甚至可更好地用于开发项目的资金、人力资源等[3]。

1.2 基本内容

信息融合是生物系统所具备的一个基本功能,人类本能地将各感官获得的信息与先验知识进行综合,对周围环境和发生的事件做出估计和判断。当运用各种现代信息处理方法,通过计算机实现这一功能时,就形成了数据融合技术。

数据融合就是充分利用多传感器资源,通过对这些多传感器及观测信息的合理支配和使用,把多传感器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冗余或互补信息依据某些准则进行组合,以获得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或描述。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

(1)数据关联。确定来自多传感器的数据反映的是否是同源目标。

(2)多传感器ID/轨迹估计。假设多传感器的报告反映的是同源目标,对这些数据进行综合,改进对该目标的估计,或对整个当前或未来情况的估计。

(3)采集管理。给定传感器环境的一种认识状态,通过分配多个信息捕获和处理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性能,从而使其操作成本降到最低。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功能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4]。

根据融合系统所处理的信息层次,目前常将信息融合系统划分为3个层次:

(l)数据层融合。直接将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进行关联后,送入融合中心,完成对被测对象的综合评价。其优点是保持了尽可能多的原始信号信息,但是该种融合处理的信息量大、速度慢、实时性差,通常只用于数据之间配准精度较高的图像处理。

(2)特征层融合。从原始数据中提取特征,进行数据关联和归一化等处理后,送入融合中心进行分析与综合,完成对被测对象的综合评价。这种融合既保留了足够数量的原始信息,又实现了一定的数据压缩,有利于实时处理,而且由于在特征提取方面有许多成果可以借鉴,所以特征层融合是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技术。但是该技术在复杂环境中的稳健性和系统的容错性与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改善。

(3)决策层融合。首先每一传感器分别独立地完成特征提取和决策等任务,然后进行关联,再送入融合中心处理。这种方法的实质是根据一定的准则和每个决策的可信度做出最优的决策。其优点是数据通讯量小、实时性好,可以处理非同步信息,能有效地融合不同类型的信息。而且在一个或几个传感器失效时,系统仍能继续工作,具有良好的容错性,系统可靠性高,因此是目前信息融合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是这种技术也有不足,如原始信息的损失、被测对象的时变特征、先验知识的获取困难,以及知识库的巨量特性等[5,6]。

1.3 处理模型

美国数据融合工作小组提出的数据融合处理模型[7],当时仅应用于军事方面,但该模型对人们理解数据融合的基本概念有重要意义。模型每个模块的基本功能如下:

数据源。包括传感器及其相关数据(数据库和人的先验知识等)。

源数据预处理。进行数据的预筛选和数据分配,以减轻融合中心的计算负担,有时需要为融合中心提供最重要的数据。目标评估。融合目标的位置、速度、身份等参数,以达到对这些参数的精确表达。主要包括数据配准、跟踪和数据关联、辨识。

态势评估。根据当前的环境推断出检测目标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以判断检测目标的意图。威胁评估。结合当前的态势判断对方的威胁程度和敌我双方的攻击能力等,这一过程应同时考虑当前的政治环境和对敌策略等因素,所以较为困难。

处理过程评估。监视系统的性能,辨识改善性能所需的数据,进行传感器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机接口。提供人与计算机间的交互功能,如人工操作员的指导和评价、多媒体功能等。

2 多传感器在林业中的应用

2.1 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

在用MODIS(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数据测定森林火点时的20、22、23波段的传感器辐射值已达饱和状态,用一般图像增强处理方法探测燃烧区火点的结果不理想。余启刚运用数据融合技术,在空间分辨率为1 000 m的热辐射通道的数据外加入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可见光通道的数据,较好地进行了不同空间分辨率信息的数据融合,大大提高了对火点位置的判断准确度[8]。为进一步提高卫星光谱图像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利用原有森林防火用的林区红外探测器网,将其与卫星光谱图像数据融合,可以使计算机获得GPS接收机输出的有关信息通过与RS实现高效互补性融合,从而弥补卫星图谱不理想的缺失区数据信息,大大提高燃烧区火点信息准确度和敏感性。

2.2 森林蓄积特征的估计

森林防火概念范文5

【关键词】森林火灾;林火蔓延模型;离散事件

1.引言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森林火灾严重地制约着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森林火灾会产生大量烟雾,污染环境;大量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严重污染水环境,严重破坏了全球的生态平衡,使已经很脆弱的地球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报告,近年来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和规模十分反常,已远超过自然界的自我调节范围,对人类、环境和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危害。

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是森林防火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加强森林火灾的预测预报成为森林防火工作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各级政府做好森林消防决策,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林火蔓延是一种林火行为,与火灾预防、扑救等工作密切相关。林火行为是指森林可燃物在点燃后,所产生的火焰和火蔓延以及发展过程的特征,亦即是林火发生、发展,直至熄灭的全过程中着火、蔓延、能量释放、火强度、火灾种类等特征的综合。林火蔓延模型是林火行为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受可燃物、火环境(气象、地形和植被)和火源条件的制约和控制,量化的林火蔓延模型多是在各种简化条件下,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处理,导出蔓延速度与各种参数,诸如可燃物的理化性质、地形、气象因子等之间的定量关系式,供人们利用这些关系式去预测要发生的林火行为,从而指导扑火工作,进行日常的林火管理等。

根据模型建立的方法以及对林火蔓延本质的认识程度,模型可分为统计模型、半物理模型、物理模型三类[6]。

统计模型不涉及任何物理机制,纯粹从统计的角度来描述火行为,该方法把有多个变量相互关系的复杂问题,在形式上作简单的处理,因建立在大量实际森林火灾和计划火烧的资料基础上,资料充足,有可靠的置信度,故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符合。

物理模型最先是由Fons提出来的,他的模型将燃料床理想化了,并且认为燃料达到着火的温度即着火,使得模型与实际相距较大,且模型表达式复杂,物理参数较多又难以确定。这种模型的局限性在于它跟实际火灾情况有较大的差距,但把林火蔓延抽象成一个纯物理问题来研究,为人类提供了一条认识林火蔓延一般规律的途径。

2.几种经典的林火蔓延模型

目前比较经典的林火蔓延模型有:美国的Rothermel模型[5]、澳大利亚的McArthur模型[1]、加拿大森林火险等级系统[4]和中国的王正非模型[2][3]。

2.1 Rothermel模型

Rothermel模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属于半物理模型。主要研究的是火焰前锋的蔓延,没有考虑过火火场的持续燃烧。提出了“似稳态”的概念,从宏观方面研究林火行为。它假定燃料床和地形地势在空间上是连续分布的,并且可燃物的含水量、风速、坡度等参数是不变的。在火灾蔓延过程中,考虑到了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物理机制。它建立在均一的可燃物状态下,并且不现实的要求90%可燃物的直径在1/8英寸,可燃物的含水量不得超过35%,对于比较大型的可燃物的影响通常忽略。

2.2 McArthur模型

McArthur模型是Noble I.R.等人对McArthur火险尺的数学描述。它是建立在多次点燃实验上,导出的林火蔓延速度与各参数之间定量的关系式,属于统计模型。它的优点是能预报火险天气和一些重要的火行为参数。但是,它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只适合草地和桉树林。我国南方森林预警系统可选择性的参考应用。

2.3 CFFCRS林火蔓延模型

加拿大森林火险等级系统(CFFCRS)是以加拿大林火行为为理论基础进行研发的。它包含四个子系统:林火行为预报系统(FBP),林火天气指标系统(FWI),林火发生预报系统(FOP),可燃物湿度估测系统(AFM)。它是通过几百次的实验与观察,导出的林火向前蔓延速度(ROS)方程,属于统计模型。可燃物类型不同,其蔓延速度方程也不同,各方程都独立地依赖于初始蔓延指标ISI。该模型不考虑任何热传机制。不过,它可以帮助人们比较简单的认识林火行为的各个分过程和整个过程,以及揭示其作用规律。在各参数相似的条件下,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火行为。

2.4 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

王正非模型也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基础上,得出的林火蔓延速度关系式,属于统计模型。此模型只适用于平地无风、无风上坡和顺风上坡且坡度不能超过650的情况下。对于一些粗大的可燃物,如元木和大的枝干,视为无效可燃物。模型中的各个修正系数王正非都给出了相应的关系表,可直接由表查找,简化了计算。

3.林火蔓延研究新进展

3.1 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相比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王正非模型,Rothermel模型的适用范围最广,近年来,有许多学者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Rothermel修正模型。

在国内,景文峰[7]以Rothermel模型为蓝本,结合交互窗口、字符型汉化技术及专家系统的原理,提出了用于估算特定可燃物分布状况、变环境条件下火蔓延趋势的专家系统。王海晖[8]参考Rothermel模型,将火场假定为椭圆面,将风速和坡度进行矢量叠加并引入折合风速的概念,通过大量室内林火实验,提出了一整套估算地表火行为特征量的关系式。朱启疆[9]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技术,将Rothermel半经验模型和经验模型相结合,分别考虑带方向(坡度和风)和不带方向因素对火势蔓延的影响,并利用迷宫算法实现了林火空间蔓延动态模拟。李建微[10]以Rothermel模型为基础,假定点火源的火场形状为椭圆形,利用惠更斯原理,结合粒子系统方法、计算机图形和虚拟现实技术,在不同风速、坡度下,对不同位置的林火火场蔓延行为进行三维模拟。蔡学理、张贵[11]以AroInfo为地理信息系统平台,结合Rothermel模型,并将火场形状假设为多边形,提出了一种森林火灾指挥扑救方案。

在国外,以Rothermel模型为基础,所提出的应用比较广泛的林火蔓延模型有:FARSITE[12][13]、BehavePlus[14][15]、和HFire[16]。FARSITE和BehavePlus集成了现有的地表火、树冠火、飞火和火加速等子模型,它们都采用Rothermel模型来计算地表火蔓延速度。不过,BehavePlus是基于椭圆形来模拟二维林火蔓延趋势,而FARSITE是采用基于惠更斯波动理论来模拟二维林火蔓延趋势。HFire是一种基于栅格的空间直观模型,它也采用Rothermel模型来计算林火蔓延速率,运用惠更斯理论来模拟二维林火蔓延趋势。

3.2 基于离散事件驱动的林火蔓延研究

最近,出现了采用离散事件来模拟林火蔓延。其中,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林火蔓延模型是DEVS-FIRE模型[17]。它将森林看成是由一个个大小相同的矩形单元组成的空间,空间的尺寸由GIS来确定。每个单元代表一个DEVS原子模型。一旦着火,每个单元都利用Rothermel模型来计算一维火蔓延速度和方向,然后根据椭圆形将其分解为八个方向的二维火蔓延。在林火蔓延的过程中,采用元胞自动机模型,分解的八个方向刚好与八个相邻的元胞方向一致。元胞之间信息的交流采用预时间表(pre_schedule)策略[18],也就是说,一旦点燃,元胞便立即同时发送八条信息给相邻的元胞。在模拟过程中,有可能存在大量的细胞单元,然而只有一小部分细胞单元处于活动状态。

基于内存空间问题的考虑,DEVS-FIRE采用了动态结构细胞空间模型,这使得在仿真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创建和移除细胞单元,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内存空间。由于林火蔓延过程是动态的、复杂的、非线性和非高斯的,对于数据的获取不可能是准确无误的,林火蔓延计算的抽象性也会带来误差,故DEVS-FIRE引入了动态数据驱动应用系统(DDDAS)[20],对仿真结果进行动态地调整,并结合粒子滤波算法(PF)[19]对从传感器获取的实时数据进行数据同化来降低这些误差。从传感器获取的测量数据具有高度的空间相关性,如果将其孤立的看待,将导致原始粒子权重偏差较大,对系统状态分布的估计正确率降低。为此,DEVS-FIRE采用一种传感器信息相关的方法。

4.林火蔓延研究展望

目前林火蔓延模型都是针对林火的始发阶段,今后对森林大火和特大火的模型研究将成为重点[1]。在DEVS-FIRE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尝试用其他方法对数据进行同化来降低估计误差。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技术(VR-GIS)的发展,为林火蔓延模型的研究向三维、立体可视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物联网技术的兴起,为林火行为的预测、监控等,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保障。WebGIS和OpenGIS的发展,使得林火蔓延仿真向网格化方向发展,成为一种多用户端的系统[21]。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集成为获取更全面准确的数据信息提供了保障。为此,我们在进行林火行为模拟数据采集过程中,引入其他类型的实时数据(如航空影像)。

5.结论

从已有的林火模型研究来看,目前要建立一个理想的林火蔓延模型是比较困难的,不管是物理模型还是统计模型,都要对可燃物、气象条件和地形等因子进行统计意义上的估计[1]。而这些因子随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由于林火行为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林火蔓延模型诞生。我国对林火蔓延的研究多是建立在美国的Rothermel模型的基础上,并对其进行不断的改进,对其存在的局限性无实质性的突破。结合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和自然特点,通过大量的实地观察与建模,获取更全面真实的参数信息,构建适合我国的林火蔓延模型,将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唐晓燕.林火蔓延模型及蔓延模拟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1):87-91.

[2]王正非.山火初始蔓延速度测算法[J].山地研究,1983,

1(2):42-51.

[3]王正非.通用森林火险等级系统[J].自然灾害学报,1992,1(3):

39-44.

[4]罗光裕.加拿大林火行为预报系统进展[J].森林防火,1994,1(40):44-46.

[5]Richard C.Rothermel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predicting fire spread in wildland fuels[J].USDA: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INT-115,1972.

[6]袁春明.林火行为研究概况[J].世界林业研究,2000,13(6):27-30.

[7]景文峰.林火蔓延预测计算机图形显示系统[J].火灾科学,1993,2(2):44-51.

[8]王海晖.森林地表火行为估算的数学模型[J].火灾科学,1994,3(1):33-41.

[9]朱启疆.GIS支持下森林火场蔓延的空间模拟[J].环境遥感,1995,10(2):81-87.

[10]李建微.虚拟森林景观中林火蔓延模型及三维可视化表达[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5):838-842.

[11]蔡学理,张贵.基于ArcInfo技术的森林火灾指挥扑救决策方案[J].湖南林业科技,2005,32(2):17-19.

[12]吴志伟.FARSITE火行为模型的原理、结构及其应用[J].生态学杂志,2012,31(2):494-500.

[13]Mark A.Finney FARSITE:Fire Area Simulator-Mode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R].Research Paper RMRS-RP-4,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Forest Service,Rocky Mountain Research Station,Ogden,UT,1998.

[14]Patricia L.Andrews BehavePlus FIRE MODELING SYSTEM:PAST,PRESENT,AND FUTURE US Forest Service[R].Rocky Mountain Research Station,Missoula,Montana.

[15]Andrews PL.BEHAVE:Fire Behavior Prediction and Fuel Modeling System-BURN Subsystem[R].Part 1.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INT-194,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Forest Service,Intermountain Research Station,Ogden,UT,1986.

[16]Morais paring Spatially Explicit Models of Fire Spread Through Chaparral Fuels:A New Model Based Upon the Rothermel Fire Spread Equation[D].MA Thesi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CA,2001.

[17]Ntaimo.DEVS-FIRE:Towards an Integrated Simulation Environment for Surface Wildfire Spread and Containment[J].SIMULATION,2008,84(4):137-155.

[18]Xiaolin Hu.DEVS-FIRE: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formal discrete event wildfire spread and suppression models[J].SIMULATION,2012.

[19]H.Xue,F.Gu,X.Hu,Data Assimilation Using Sequential Monte Carlo Methods in Wildfire Spread Simulation[J].The ACM Transactions on Model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TOMACS),Vol.22,No.4,Article No.23,2012.

[20]H.Xue,X.Hu,Exploiting Sensor Spatial Correlation for Dynamic Data Driven Simulation of Wildfire[C].Proc.ACM/IEEE/SCS Workshop on Principles of Advanced and Distributed Simulation(PADS),2012.

[21]张运生.林火蔓延模拟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

38(32):18208-18209.

项目资助:国家948项目(2014-09);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WK3011)。

作者简介:

森林防火概念范文6

关键词:锦州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辽宁省锦州市属缺林

少林地区,全市森林覆盖率不足20%,东部平原区受风沙危害,西部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较重,十年九旱,虽经多年造林绿化均因气候干旱、立地条件差,造林成活率、保存率较低。因此,资源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使现有的森林生态效益较差,防护效益发挥不够显著,而且未建成具有对地区经济产生较大影响的林业产业。因此,加快林业发展,加速恢复生态平衡,改变现有的自然面貌,提高森林覆盖率,以避免和减少各类自然灾害,是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生态农业,引导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所在。加快林业发展是林业工作首要任务,结合锦州市的实际情况,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林业生态建设实行综合治理

把全部生态治理区按自然立地条件规划成若干个治理项目区,分区治理。无论山区还是平原风沙区,在政府统一主导下,按大农业概念,实行山、水、田、林、村和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在一个完整流域内,在政府主导下,集中整合农、林、水等多个部门争取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配套,集中使用。按照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果则果的原则,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土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一次性实现治理与利用的有机结合,达到综合治理的良好效果。在农业基础建设方面既要防止水土流失,又要与水利抗旱措施紧密衔接。

2巩固和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加快绿化速度

随着林权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和各项林权政策的落实,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发展林业的积极性,涌现出许多承包荒山荒地的造林绿化大户。他们有能力、有资金,会管理绿化成果。在造林绿化方面,特别要充分发挥大户的作用,鼓励承包大户绿化荒山,并通过绿化荒山逐步获得收入并形成产业,实现规模经营、特色产业化,推动一方经济发展。他们的加入,既解决了绿化资金的不足,同时提高了绿化的标准和水平,也带动了广大群众的造林绿化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造林绿化事业的发展。因此,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的各项制度措施,鼓励更多的有志于造林绿化、发展林业产业的人士参与到林业生态建设事业中来,从而加快锦州市的造林绿化速度。

3封、飞、造多手段齐上,加快绿化速度

锦州市所剩的荒山多数为高山、远山、石质山,土层瘠薄,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高、成效差。单靠人工植苗造林很难实现绿化目标。因此,必须加大封山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相结合的力度。飞播造林是模拟天然落种方式恢复植被的极其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对高远山区,是一种多快好省的绿化手段。封山育林是一种靠自然修复能力恢复植被的措施。通过飞封结合,以达到在人为的干预下,借助自然修复能力,达到加快荒山绿化的目的。

4科学规划,城乡统筹,不断拓展绿化空间

根据区划,全市林业用地面积28万hm2,全部完成绿化规划,森林覆盖率只有28%左右,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建设的需要。过去由于受投资体制的制约,对城市(镇)、村屯等绿化关注不够,随着现代城市基本框架的确定,为建设城市大园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市区与郊区不仅面积叠加,在发展经济与生态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尤其在生态建设方面,近郊区园林植被产生的综合生态效益和地域辽阔的远郊潜力巨大的绿化效益,是整个城市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依据。城市周边及村镇等绿化尚有较大的绿化空间。因此,要通过科学规划、城乡统筹,结合城市化的发展建设,不断拓展绿化空间,达到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实现改善人居环境,为锦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林业应有的贡献。

5建立健全生态法制体系,实现生态保护的法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