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范文1

1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处理应重在预防,因为到目前为止,对本病尚无理想和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患者在经过多方治疗后,虽然有时主观上自觉症状有所缓解,但实际上已经发生的病变很难使其恢复至正常。特别是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结果说明,骨质疏松症的致病因素,很多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和方式并通过适当的活动锻炼,增强体质而消除,另外,对于本病的了解也有助于治疗。因此,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应高度重视。

1.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原发性骨质疏松,一般随年龄增长而加重,年龄人的骨量峰值对于预防和延缓本症的发生也很重要。骨量储备越多,以后即使随年龄增长逐渐丢失,其剩余部分仍足以抵御轻微外伤所致骨折。因此从青少年时代就应注意增加及维持骨量,减少其丢失。可使骨量减少,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折的机会,认为是高危因素,①吸烟;②酗酒;③过量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④体重过低;⑤月经初期延缓;⑥过早绝经;⑦不活动;⑧摄入类固醇激素;⑨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⑩钙摄人不足。通过正确认识和了解上述不利因素后,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对于高危因素及早戒除或采取相应预防措施,从而减轻或延缓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1.2合理活动,适当锻炼。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是防止骨量丢失的简便和有效的措施,可有助于减少及延缓骨量的丢失,为此,应自动加强身体的锻炼,有意识地培养对各种体育活动的爱好和兴趣,尽可能地参加多种类型体育活动,并制订长远的健身计划、坚持有规律、有节奏地进行力所能及的活动,以无疲倦或肢体疼痛感为度。

1.3合理饮食,适当补钙。骨量的维持在很大程度上与营养及矿物盐的合理摄入密不可分,儿童期钙的摄入量对骨量峰值起重要影响,养成自动摄取合理饮食(包括钙、蛋白、糖、脂肪及其它营养素)的良好习惯。对骨的发育和骨峰值十分重要。钙的最好来源是饮食。如多食牛奶、排骨汤或骨头汤、多食豆类食品、水果及新鲜蔬菜,均有利于人体获取骨质生成所需要的足够钙元素。由于我国的饮食结构是低钙型的,每日钙的摄入量只有400―500mg,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所推荐的1000mg的日摄入量,因此,在我国提倡儿童补钙尤为重要。

1.4药物预防。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目前主要有两大类:抵制骨吸收的药物有钙剂、雌激素、降钙素、双磷酸盐、依普拉封和维生素D。刺激骨形成的药物有:氟化物、同化激素和依普拉封等。

①钙剂:为骨矿化所必需。钙的正常平衡有利于骨量的维持,钙亦通过减少骨的重建而抵制骨转换,我国营养学会根据中国人的骨骼特点、体型特点和饮食结构定出中国人的日元素钙摄人推荐剂量为800mg。

②雌激素: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降低骨的重建率,可以预防骨量的丢失,减少骨折发生率。目前对于绝经后早期妇女,多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如尼尔雌醇2ml\2周,对应用雌激素的主要顾虑是子宫内膜癌,加用服激素后可完全避免此种顾虑。

③降钙素:其快速作用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减少骨吸收,慢性作用可以减少破骨细胞的数量、有止痛、增强活动能和保持钙的平衡、减慢骨丢失和减少骨折发生的作用,如益钙宁、密钙息等。

④双磷酸盐:其作用原理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但在大剂量应用时可抑制骨的矿化,因而在应用时必须采用间断、周期的方法,同时合并应用钙剂和维生素D。

⑤依普拉封:有雌激素样的作用:但不具有雌激素固的特性,它既能抑制骨吸收,又能促进骨形成。

⑥维生素D:可促进肠道钙的吸收,对钙吸收不良或摄入不足者,补充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改善骨质疏松症状,降低骨折发生率,充足的日照可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

⑦氟化物:可是著地增加骨的形成,阻止骨量的继续丢失。

2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中医药治疗

目有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应用最多的是雌激素,降钙素,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但疗效不佳,且副作用大。中医药根据“肾主骨”理论,提出肾虚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关键,临床运用滋肾健脾,活血通络的药物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特别是与西医的化学物结合使用疗效更好。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范文2

关键词:传统开放手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疗效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108-01

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中老年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老年人由于各项身体机能都在不断退化,骨质比较疏松,在日常的活动中很容易发生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又分为很多种。本研究中,我院分别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对比分析两种手术的临床疗效。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当中选取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两组,每组各40例。传统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2.3±7.1)岁;微刨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9.3±7.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传统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患者全麻之后在c型臂X线机的引导下对骨折进行复位,并根据损伤程度进行椎板减压,最后采用椎弓根钉棒进行系统固定。微创组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患者局部麻醉之后,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进行定位,插入导丝,钻入精细钻,插入球囊扩张器进行扩张,复位椎体。复位完成后将骨水泥从两侧注入椎体,待骨水泥凝固之后,移除工作通道,做好消毒处理,结束手术。

1.3评价标准

(1)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椎体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等。(2)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以及脊柱功能均恢复正常;有效: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有所改善,脊柱功能所有恢复;无效:椎体各项指标没有任何改善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SPSS17.0软件对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为(x±s)形式,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x2检验法,若两组之间数据资料P

2 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微创组手术各项指标和传统组相比较,明显短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微创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传统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微创组无发生严重的并发症,传统组有1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血肿、1例出现脑脊液漏,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传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脊柱是由很多的脊椎组成,当脊柱相应部位椎体前半部分受到上下位椎体、椎间盘挤压的时候,很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脊柱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是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一种,是由于骨质疏松造成的脊柱压缩性骨折,多发生在中老年身上。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范文3

关键词: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运动;中药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因多果全身性骨骼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也不完全清楚,虽然各种方法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均有一定的干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其疗效均较为局限。运动在骨质疏松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均可发挥积极明显的作用。中药骨康具有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的作用,是一个较理想的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与中药联合作用对骨质疏松的作用及其机制。

1资料与方法

1.1药物及试剂雌激素尼尔雌醇片(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61001);盐酸四环素(上海华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批号:MW.480.9);钙黄绿素和过氧化苯甲酸(广州化学试剂厂提供,批号:200104012和200003012);Goldner′s染色剂(美国Sigma公司);甲基丙烯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天津化学试剂一厂提供,批号分别为:040328和20030320);硫酸铬钾为汕头光华化学厂产品,批号:991001;中性树胶由上海明胶厂生产,批号10004160B。

1.2主要仪器硬组织切片机(德国LeicaRM2155);慢速锯(美国BuehlerLTD.);碳化钨钢刀(德国Leica)自动图像数字化分析仪(德国Leica);计算机(中国方正电脑公司);骨形态计量学测量软件(美国OsteoMetrics,Inc.)。

1.3动物及分组选用6月龄健康雌性SD大鼠67只,体重260~290g,清洁级(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2003A010)。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11只)、去卵巢手术组(12只)、雌激素对照组(12只)、运动组(11只)、中药组(11只)、运动+中药组(10只)。实验动物分笼饲养,自由进食标准饲料和饮用水。参照文献〔3〕制作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用10%水合氯醛溶液按0.33ml/100g腹腔注射麻醉,正常对照组大鼠行假手术,其余各组大鼠双侧卵巢完整切除,进行手术造模。手术后正常饲养3个月后开始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正常对照组、去卵巢手术组和运动组以蒸馏水10ml/kg灌胃,1次/d;雌激素对照组按体重1mg/kg的标准给予浓度为0.167mg/ml的尼尔雌醇灌胃,1次/w,其余各天给予蒸馏水10ml/kg灌胃;中药组和运动+中药组按4.8g/kg骨康(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倍),灌胃给药,每天1次;运动组和运动+中药组按要求给予跑步训练。本实验模拟田径运动中周期性耐力跑的形式,参照Bedford〔4〕的动物负荷标准,采用段氏PT98型鼠类跑台进行运动训练。训练大鼠的运动强度逐渐加大,2w内达到设计负荷。开始跑速为12m/min,持续20min,坡度为0°,以后隔日增加运动强度3m/min,增加运动时间10min。2w后达到跑速20~22m/min,坡度为50,每天1h,每周连续训练5d,休息2d。在动物处死前14和13d,以及处死前第3天和第4天分别于背部皮下注射25mg/kg盐酸四环素和5mg/kg钙黄绿素进行双荧光标记,以测量骨组织动态参数。

1.4骨标本制备实验结束时,处死动物,取其第2腰椎椎体(L2)用低速锯切开暴露骨髓腔置于福尔马林缓冲液中固定24h后,经乙醇脱水后行不脱钙骨包埋。包埋块用硬组织切片机分别切成4μm的薄骨片和8μm的厚骨片。薄片用Goldner染色,透明后封片,用于测量骨形态计量学的静态参数。厚片直接透明后封片,用于测量骨小梁变化的动态参数。

1.5观察指标测量和观察第2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和动态参数〔5〕。静态参数包括骨组织面积(T.Ar,mm2)、骨小梁面积(Tb.Ar,mm2)、骨小梁周长(Tb.Pm,mm)、破骨细胞数量(Oc.No,N)及其相应计算参数。计算参数为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宽度(Tb.Th,μm)、骨小梁数目(Tb.N,N/mm)、骨小梁分离度(Tb.Sp,μm)、每毫米破骨细胞

数(Oc.N,N/mm)、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Oc.N/mm2,N/mm2);动态参数包括单荧光周长(sL.Pm,mm)、双荧光周长(dL.Pm,mm)、双荧光间距(IL.Wi,μm)及相应计算参数:荧光周长百分数(L.Pm,%)、矿化沉积率(MAR,μm/d)、骨形成率(BFR/BS,μm/d×100;BFR/BV,%/年;BFR/TV,%/年)。

1.6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显著性测定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

2结果

2.1各组大鼠第2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的变化从表1中可见,应用雌激素、运动、中药以及运动+中药4种治疗方法都能提高去势大鼠的骨小梁百分数,以运动+中药的疗效最好,但仍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P<0.01)。4种治疗方法在对第2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的影响方面,雌激素以增加去卵巢大鼠腰椎的骨小梁周长为主,中药治疗主要体现在增加骨小梁的宽度上,而运动以及运动+中药的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加骨小梁的数目上。参数骨小梁的分离度由大到小的变化趋势为:去卵巢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中药组>运动组>运动+中药组>正常对照组,其中仅有运动+中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他各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2.2各组大鼠第2腰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动态参数的变化见表2,荧光标记百分数的变化,中药组是各组中最高的,而雌激素对照组在4种治疗组最低。运动+中药组大鼠的骨矿化沉积率明显提高(P<0.05);而雌激素则对骨矿化有抑制作用,雌激素对照组骨矿化沉积率比去卵巢手术组还低,与运动组和运动+中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运动组、中药组、运动+中药组的BFR/BS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雌激素对照组(P<0.05)。去卵巢手术组、运动组、中药组、运动+中药组表1治疗3个月后大鼠第2腰椎静态指标的变化表2治疗3个月后大鼠第2腰椎动态指标的变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P<0.01,2)P<0.05;与去卵巢手术组相比:3)P<0.01,4)P<0.05;与雌激素对照组相比:5)P<0.01,6)P<0.05

BFR/BV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运动组、运动+中药组和去卵巢手术组的BFR/BV还显著大于雌激素对照组(P<0.05)。中药组、运动组、运动+中药组的BFR/TV均较高,与雌激素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每mm破骨细胞数变化趋势为:正常对照组>去卵巢手术组>雌激素对照组>运动组>运动+中药组>中药组。而单位骨小梁面积破骨细胞数变化趋势为:去卵巢手术组>正常对照组>雌激素对照组>运动组>运动+中药组>中药组。

3讨论

有文献报道〔3〕:3月龄和6月龄大鼠去卵巢6个月,均可发生骨质疏松,6月龄大鼠骨质疏松程度更严重。本研究以6月龄大鼠去卵巢6个月后作为实验对象,骨质疏松敏感部位腰椎作为检测部位,对各种骨质疏松干预方法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评价。本实验结果显示6月龄SD大鼠在去卵巢手术后6月能较好地呈现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表现,从而进一步证实了去卵巢手术是复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实验动物模型的一个成功方法。

近来研究证实〔6~8〕,卵巢功能衰退所引起的雌激素缺乏是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发生的主要原因。雌激素已成为目前治疗OP的首选药物之一。长期应用雌激素替代治疗除具有防止骨丢失和骨折的作用外,尚具有减少更年期症状、预防缺血性心脏病、预防痴呆等有益作用,但也可引起子宫出血,增加患者子宫肌瘤和乳腺癌的危险及增加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本实验结果显示雌激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是通过抑制骨转换,即同时减缓骨吸收和骨形成,但以对抗骨吸收为主,从而纠正骨代谢负平衡,减少骨量丢失,改善骨结构,最终达到保护骨的目的。超级秘书网

运动能提供力学刺激可维持或改善骨健康,有关研究显示运动能有效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形成〔9,10〕。本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能有效减少大鼠去卵巢后的骨丢失,但仍不能使骨量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运动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机制与雌激素治疗有明显的区别,雌激素治疗时,骨形成和骨吸收均受到抑制,以对抗骨吸收为主,而运动具有增强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

祖国医学将骨质疏松归于“骨痿”的范畴,中医认为肾虚、脾虚、血瘀为本症病机。中药骨康是以“肾主骨”理论为指导,针对其“多虚多瘀”之病理特点而组方的。全方以羊藿、肉苁蓉、补骨脂补肾壮骨为君,黄芪等健脾益气为臣,丹参等活血通络为使而组成,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较好的干预作用〔11,12〕。本实验说明中药骨康能降低去卵巢大鼠的骨转换,对抗其骨质丢失,对骨质疏松有一定的治疗功效。中药骨康的治疗机制既不同于西药中抑制骨吸收药物(雌激素类),也不同于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氟制剂类),而是一种对机体有整体调治功能,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的药物。中药对骨的双重作用与运动对骨的双重作用比较,中药治疗的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弱于运动治疗。

探索一种“复合防治方案”,即将多种防治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产生多方位的放大干预效应,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方向〔13,14〕。在本次实验选用的各种治疗方法中综合疗效是最明显的,但仍不能使疏松的骨质恢复到正常健康水平。本研究进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评价结果表明,运动和中药骨康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治疗机制相似,都具有同时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将二者结合起来,组成运动+中药骨康联合治疗方案,能够充分发挥运动和中药骨康的治疗优势,起到协同促进的作用,可以提高疗效。运动与中药联合作用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较为理想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章晓霜,高顺生,李青南,等.不同强度运动对去卵巢大鼠骨量的影响及机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2):14750.

2邵敏,庄洪.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3;9(2):1179.

3唐存贵,李灵芝,金鑫,等.鼠龄对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4):22932.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范文4

【关键词】骨质疏松;合理用药;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1-0141-01

在趋于老龄化的今天,骨质疏松患者日渐增多,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代谢障碍疾病,患者骨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文献报道我国为此疾病的高发区,50-60岁人群的发病率为21﹪,60-70岁人群为58﹪,而70-80岁人群更高达100﹪[1],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1骨质疏松的病因

依据病因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特发性骨质疏松。

⒈1膳食结构不合理:长期缺少钙、磷或维生素D。

⒈2妇女:妊娠及哺乳期大量流失钙,停经或切除卵巢后雌激素(保持骨质强度)分泌减弱。

⒈3活动量小,户外运动少。

⒈4长期服用致病药物,大量和长期饮酒、吸烟、喝咖啡等[2]。

2患者的临床表现

⒉1疼痛是此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发生在胸、背、腰、膝等部位,易于扩散,以坐位或仰位休息时疼痛可明显降低,清晨睡醒时症状最为严重[3]。

⒉2身高缩短,驼背骨结构松散,强度减弱,导致椎体变形缩短。

⒉3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位置相对固定。

⒉4呼吸系统功能下降压缩性骨折,引起胸廓变小,出现呼吸困难、气短、胸闷等。

⒉5其他牙体松脆、毛发脱落。

3骨质疏松的防治

⒊1非药物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适度运动、常晒太阳,减少和避免患者的摔跤和外伤,降低骨折的风险。

物理因子治疗方法①日光疗法②脉冲电磁场刺激疗法

⒊2药物治疗:①老年性骨质疏松选择钙制剂、维生素D和一种骨吸收抑制剂(如阿仑膦酸钠)的三联药物治疗,是目前公认较理想的治疗方案。能够降低甚至逆转骨丢失,增加骨密度,降低发生骨折的风险。②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在钙制剂+维生素D的基础治疗上联合雌激素或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雷洛昔芬),称为激素替代疗法(HRT)。降钙素一日皮下注射100IU或鼻吸入200IU。③糖皮质激素致骨质疏松缘于刺激破骨细胞的骨吸收或抑制成骨细胞的形成,应用双磷酸盐,补钙和维生素D,但不能增加骨量。④抗癫痫药所致治疗时需长期口服维生素D,推荐日服400~800IU,才能恢复血清25-羟VD的水平。⑤继发性骨质疏松选择双膦酸盐或降钙素,注意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的治疗。

⒊3注意事项:双膦酸盐:晨空腹用足量水送服,保持坐位或立位,缓慢静脉给药,不得合用2种双膦酸盐。

钙制剂:人血钙水平在晚12点后最低,清晨和睡前服用为佳,错开与食物服用时间。

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肾功能下降者应使用骨化三醇或二氢速甾醇。

雌激素:使用者少数,初始剂量宜小,定期监测血浆雌激素水平,替代疗法至少要5-10年。

综上所述,对于骨质疏松我们应以预防为主,加强营养,适当补钙,针对高发人群定期进行检查,实施联合用药,有效用药,做到标本兼治,最大程度地避免其引起的危害。

参考文献

[1]何涛,杨定焯,刘忠厚.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的探讨.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0,16(2):36-39.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范文5

【中图分类号】R5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838―01

骨质疏松作为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多发病,目前医学上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预防此病的发生便显得尤为重要[1] 。我院自成立“治未病中心”以来,用“治未病”理论,在社区中老年女性中进行骨质疏松健康干预,在干预人群中普遍建立起“骨质疏松重在预防”的观念,普及了骨质疏松的知晓率,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效地延缓和降低了中老年女性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的发生。

1 做法:

1.1 调摄情志 抗御外邪

精神状态是衡量一个人健康状态的首要标志,中医认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就是说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平静和谐的心境,则气血脏腑调和,百病不生。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中老年女性思想负担重,有忧虑、消极、烦躁等不良情绪。我们就首先从情志上干预,深入浅出的讲解有关知识,耐心宣教,消除老年人的心理负担;其次与社区居委会一起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引导她们相互交流,丰富其精神生活、另外,我们还教给她们一些调整情绪的方法,比如:呼吸调节、音乐调节、自我暗示调节、想象调节等,让她们拥有自主掌控情志的能力。

1.2 调摄饮食 储备骨量

膳食结构搭配合理是早期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自古以来中医提倡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饮食要注意五味调和、寒温适当、素荤素搭配等,方可适应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以达到益气血、壮筋骨的目的。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干预:一是尽量避免酗酒、吸烟、过多的咖啡因摄入、高糖高钠饮食、体重过低等导致本病的危险因素;二是与社区中老年女性一起制定食谱,在各种营养搭配合理的基础上,利用青岛的地域优势,增加小鱼、小虾的摄入,从而保证每日钙的摄入至少800――1200毫克,并养成每天喝牛奶的习惯;三是更年期的中老年女性加服鱼肝油或维生素D,以此保存体内钙质,减少骨质的丢失。

1.3 调摄起居 养藏气血

《黄帝内经》曰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生活起居应顺应四时自然变化规律;《内经》曰“劳则气耗”“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就是指劳力过度,可使脏气衰、精血津液耗伤。中老年女性气血亏虚,脏腑机能衰退,易受外邪侵袭,更应顺应季节变化,保持与自然的同步规律。我们指导社区中老年女性夏季应夜卧早起,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多到户外活动,使志气生发(以使志生);夏季晚睡早起,适当接受阳光照射,少用空调,不要毕汗(使气得泄);秋季早卧早起,使志安宁,收敛神气;冬季早卧晚起,要避寒就温,不要耗散阳气,让阳气内守。总之要顺应四季的变化、调整起居,让自己的身体与四季一起“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从而达到气血畅通、“筋韧而骨强”。

1.4 适度运动保持骨量

《吕氏春秋・达郁》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蠢,动也”。现代医学也证明:运动可以通过力学作用,调节骨代谢,促进骨形成,抑制骨溶解,增强骨量和骨强度,是防治骨质疏松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我们一是引导中老年女性在进行快走、慢跑、爬楼梯、跳舞、打球、游泳等运动的基础上,多进行负重锻炼以增加肌肉力量、增加骨密度;二是专门派出体疗科教员,教授社区中老年女性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气功等有益于骨骼的传统运动;三是考虑到一些中老年人体质较差,易疲劳,骨质脆弱易骨折,又往往合并关节炎的现状,所以特别强调她们运动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从简单、轻量的运动做起,避免复杂、剧烈的运动,防止外力对身体的碰撞,防止摔倒及绊倒。

2 讨论

2.1 “治未病”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了,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充实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理论体系,其核心就是一个“防”字。对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骨质疏松来说,应用“治未病”“防”的理念、围绕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在中老年女性中进行预防干预,是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医疗成本的最佳途径。

2.2 “治未病”理念强调充分调动人体内在的与潜在的抗病能力,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预防目的。因此,指导中老年女性用积极的态度、主动的行为、正确的方法来维系身体内在的阴阳平衡,达到“精神内守,真气从之”的健康状态,是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所在。

2.3 掌握“治未病”的文化理念,积极运用精神调摄、饮食调理、适度运动以及调摄起居等方法对中老年女性进行骨质疏松预防干预,是延伸和拓展“治未病”理论对当今预防保健工作积极作用的有益尝试,应该成为广大医护人员传承祖国医学、保障人民健康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薛延.骨质疏松症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

[2] 宋佳明,“治未病”理论指导骨质疏松健康教育,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9,11,23-25

[3] 刘敏燕,李春林,裴育等,亚洲人骨质疏松自我筛查工具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价值,中华医学杂志,2011,98,31,46-47

骨质疏松的的治疗方法范文6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老年;中西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6(b)-0130-02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十分普遍的一类并发症,可使得患者骨组织显微结构发生改变,全身骨量减少,增加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等[1]。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骨萎症、骨痹[2]等症状较为相似,容易造成腰膝酸软、疼痛、不能久坐等情况,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十分重要,该次研究旨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详情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例资料

择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50例设置为该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后疾病均获得明确诊断,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年龄区间为60~75岁之间;排除标准:年龄范围在60~75岁之外,排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长期给予对骨代谢有影响的药物的患者、合并心衰、中风、肾衰、肝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妊娠期女性、具有消化道活动性出血倾向或者消化道活动性溃疡患者等。按照抛硬币的方式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25例。常规组:男女患者分别占据14例,11例,年龄区间为62~74岁,中位数年龄为68.7岁;患病时间为3.2~22.1年,中位数病程为15.6年;实验组:男女患者分别占据15例,10例,年龄区间为61~75岁,中位数年龄为69.3岁;患病时间为3.5~21.8年,中位数病程为14.9年。分析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说明两组患者可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疾病治疗方法

常规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方案。每次给予1片达美康进行临床治疗,每片药物剂量为30 mg,1次/d,6个月/疗程,并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时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其中达美康的生产单位与国药准字分别为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与H20044694。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西医治疗方案与常规组相同,中医治疗方案:选用益生健骨汤进行治疗,选用药物方剂包括黄芪10 g,丹参10 g,桑寄生20 g,补骨脂20 g,杜仲20 g,羊藿20 g,并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加减治疗。对于痰湿困脾型患者,即饮食不振、肢体沉重、脘腹胀满、舌淡、苔厚腻、大便溏泄等症状的患者可加用适量的苍术、陈皮、白术、厚朴等;对于脾虚致瘀型患者,即伴有纳呆腹胀、肢体倦怠、苔白、舌质紫暗、脉细弱等症状的患者可加用适量的白术、川芎、桃仁、赤芍、苍术等方剂;对于虚兼瘀型患者,即失眠健忘、腰膝酸痛、眩晕耳鸣、舌见瘀点或者瘀斑、脉沉细无力的患者可加用适量的生熟地、丹参、锁阳、葛根等方剂。将所需方剂加水煎服至250 mL左右即可服用,2次/d,2次共1剂,早、晚各服用1次,连续治疗6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项,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显效表示血糖指标水平均恢复至正常状态,明显改善了腰背痛、局部疼痛、形寒肢冷等症状;有效表示上述指标与症状有所改善;无效表示病情无改善甚至加剧。骨痛程度:给予VAS评分法[3]对两组患者的骨痛程度进行判定,评分范围在0-10分之间,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感越显著,其中7-10分表示疼痛感剧烈且难以忍受;4-6分表示疼痛感较为显著但是可以忍受;1-3分表示疼痛感轻微;0分表示无痛感。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 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临床治疗效果用百分比、率表示,χ2检验比较,骨痛评分与骨痛缓解时间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比较,当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小于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与72.0%,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骨痛程度评分

术前两组患者的骨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骨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

3 讨论

2.3 骨痛缓解时间

实验组患者的骨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十分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血糖水平升高,且该类疾病在我国常年居高不下,糖尿病可并发多种血管疾病,同时还会损害患者的骨骼系统,临床研究显示[4],2/3的糖尿病患者中均伴有BMD下降情况。发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包括骨吸收增加、高血糖改变胶原物理特性、抑制成骨细胞表型表达等,且活性氧代谢情况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联系十分紧密,若出现大量的活性氧物质将使得线粒体功能遭受损害,导致氧化应激反应等。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与骨萎症、骨痹等症状较为相似,其发病机制包括肾虚、肾精渐亏、气血不足、肾气虚弱等,容易造成腰膝酸软、疼痛、不能久坐等情况,使得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因此,对该类疾病加强临床治疗十分必要。中医师认为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需采取补肾疗法进行治疗。该次研究对实验组患者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其中中医所选方剂为益生健骨汤,选用方剂包括黄芪、丹参、桑寄生、补骨脂、杜仲、羊藿等药物。其中羊藿与补骨脂可起到温补肾阳、筋骨强的治疗效果;丹参可起到活血化瘀止痛的临床疗效;黄芪可起到补益气血的临床疗效,杜仲、桑寄生可起到益补肝肾、强筋骨、祛风除湿的临床疗效,多种药物调和使用可起到滋补肝肾、除湿止痛等治疗效果,并有效促进钙吸收,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临床症状,缓解腰背痛、局部疼痛等效果[5]。该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后,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2.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

[参考文献]

[1] 徐隽斐,陆灏.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2,18(4):249-252.

[2] 赵晓玲,牟英,单鸣,等.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中西医护理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2,9(44):297-298.

[3] 缪冬梅.老年骨质疏松症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365-366.

[4] 刘敬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4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5):37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