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案范文1
一、现状分析
(一)全县寄宿制学校发展现状
沽源县现有中小学25所,其中寄宿制学校19所,点学校总数的76%。19所寄宿制学校,含农村寄宿制学校15所,分布于全县13个乡镇(其中,九连城镇为3所);县镇寄宿制学校4所,集中于县城平定堡镇。19所寄宿制学校中,2000人以上规模学校1所,1000人以上——2000人规模学校5所,500人以上——1000人规模学校4所,500人以下规模学校9所。在寄宿制学校寄宿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70%。
随着一大批寄宿制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相继建成,随着县教育局对寄宿制学校管理的不断加强,全县教育总体格局有了明显的变化,彰显出寄宿制学校的一些明显优势:一是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师资得到优化配置,微机、多媒体教育资源得到充实,小学开全了包括英语、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类课程,学生课外活动内容得到丰富,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如莲花滩寄宿制小学、高山堡寄宿制小学、丰元店寄宿制小学等学校,在教室内为学生配备了电视机、DVD、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学生每天在课堂学习之余,由教师组织定期收看新闻联播、益智动画片等节目,既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又对学生进行了时事教育,深受学生喜爱。二是方便了教师的共同研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同一学科的教师有了“同行”,课堂之外的“自由时间”相对增加,这就为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了可能,学校教科研工作落到了实处。全县寄宿制学校每学期、每月乃至每周都有定期的教学研究活动安排,彻底改变了过去教学点上教师“各自为战”的落后局面。三是有利于实施规范化管理,寄宿制学校与村校相比,设施较为完善,教师人数增多,竞争意识增强,教育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也逐步规范化。近年来,通过抓规范化管理,特别是2009年开展“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年”、“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年”活动以来,全县寄宿制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水平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涌现出西辛营寄宿制学校、二道渠寄宿制小学、丰元店寄宿制小学等一大批管理规范、办学质量较高的典型,推动了全县中小学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四是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通过寄宿生活,寄宿生在学习、生活方面得到全面锻炼,自理、自立能力不断增强,大部分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基础设施、设备不够完善。一是生活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仍偏低,现在19所寄宿制学校中仅一中、四中、九连城寄宿制学校、小厂寄宿制学校、白土窑寄宿制学校5所学校有学生宿舍楼,其它学校均为平房,部分学校仍是“大通铺”,居住较为拥挤,卫生条件较差;有5所寄宿制学校仍没有餐厅,学生只能在宿舍用餐;绝大多数寄宿制学校没有学生浴室等卫生设施。二是现代化教育设施设备仍较为短缺,主要表现为一部分学校的微机数量不足、配置落伍,语音教学设备短缺,多媒体教学做不到“班班通”,绝大多数学校没有校园网。这些困难的存在将极大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国家级贫困县县情所制约,财政收入水平较低,用于改善办学硬件的资金有限,投入乏力。
2、办学经费相对紧张。由于沽源县地处坝上,冬季寒冷而漫长,取暖期较长,烤火煤购置经费在学校支出中一直占较大比例。随着暖气改造工程的实施,寄宿制学校取暖用煤量相对增加,加之近年来煤价的上涨,这就使寄宿制学校本就有限的公用经费更趋紧张。以2008年为例,全县寄宿制学校用于烤火煤的总支出占到了自身公用经费总额的45%。
3、对寄宿生的服务与管理上仍存在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一是寄宿制小学生活教师力量总体仍较为薄弱。一方面是数量不足,由于生活教师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内容琐碎、繁杂,教师大多不愿承担此项任务,而学校苦于编制所限,只能在现有年龄较大教师中调剂安排,导致一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安排生活服务教师上困难较大,致使生活教师数量总体不足,达不到“低年级每宿舍1名、中高年级每年级1名”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小学生活服务教师要富有责任感和爱心,行为品性优良,身体健康,能吃苦耐劳。但在实际上,由于生活教师年龄结构普遍偏大,一部分人的身体素质并不符合服务工作要求,而学校受现有条件所限,只能勉强用人。二是服务质量尚待提高。一方面,在少数教师眼中,生活教师的工作是零散琐碎的小事,生活教师是教学能力不强的人员。这些对保育工作的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活教师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生活服务工作时间长,学生人数多,任务相当繁重,又不像课堂教学那样有比较明确的时间规定,因此,在一些工作环节上还存在着不少不尽如人意之处,对学校的寄宿管理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4、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增加。一是往返学校与家里之间的路途安全。由于我县地广人稀,南部还有一些山区、半山区,交通不便。学生上下学途中,或由家长亲自接送,或由家长合伙租车接送,尽管教育局对学生交通安全高度重视,对接送学生车辆的资质、安全状况经常进行检查和治理,但在交通上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二是学生在校安全,对寄宿制小学来说,由于学生年龄相对小,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知识极其缺乏,致使学校的安全工作难度比以前大大增加。
5、寄宿制学校的教育质量仍有待提高。寄宿制学校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建立,让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充分保证,各门学科按要求开齐开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在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眼中,教育成了学科教学,质量就是考试成绩,充足的学习时间反而被其视为加大教学强度、搞应试教育的“优越条件”,学生课时增多、自习增多,学生课业负担较集中前大幅增加。而与此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审美精神、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等并没有和学生的学习成绩一样发展起来,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呵护,特长得不到发挥,与“一切面向学生,面向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相悖而行,整体教育质量并不能完全令人满意。
二、总体思路与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发展为目的,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升学校综合管理水平,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本原则
1、加强管理与建设和谐校园相结合的原则。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加强管理与打造和谐校园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依靠管理规范办学行为,规范教职工的各项服务,规范寄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又要将广大师生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作为规范管理、优化管理的重要推动力量,使其自觉参与到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各项管理的深入开展。
2、以基础设施为前提,以过程管理为重心,以服务质量为保证,三者紧密结合、有机统一的原则。优良的办学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优化寄宿制学校管理的物质基础,是实施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必要前提。要从建设标准化学校目标着眼,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教学、生活、后勤服务等基础设施、设备,在此前提下,注重过程性管理,关注管理细节,优化管理过程,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管理过程与效能的有机统一,让广大寄宿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优质的服务。
3、优化管理与促进寄宿生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相比非寄宿制学校而言,面更广,环节更多,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更大。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寄宿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在管理工作中,要将是否有利于优化学校人、财、物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广大寄宿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管理优劣的主要标准,作为制定各项制度、落实各项措施的重要前提,科学谋划,周密实施,推动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主要对策与措施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确保学校正常运转
一是加强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基础设施。采取财政投入、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社会力量捐助、学校自身融资等“多条腿走路”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力争于2010年内完成二道渠、长梁、平定堡等寄宿制学校餐厅项目建设,完成部分寄宿制学校宿舍改造任务,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为学生接受优质生活服务提供可靠物质保障。二是加大投入,进一步增加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配套设施设备,特别是增加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图书及微机、语音、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努力,要使寄宿制学校的基础设施种类齐备、质量合格、数量足够,使学生不仅吃得满意、住得舒适,而且学得踏实、学得快乐。
(二)充实生活教师队伍,提高寄宿服务质量,让学生满意,使家长放心
一是充实生活教师队伍,在教师中广泛开展师德教育,在广大教师中树立“生活服务工作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生活教师和教学人员同样需要”的思想,努力纠正一些教师心目中生活服务是教学的辅助工作,生活教师比教学人员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促使更多符合条件的教师积极投身到生活服务工作中去,为搞好对寄宿生管理打下基础,二是提高生活教师的服务水平。加强生活教师的职前培训,组织全县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到本县先进学校学习参观,加强对生活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与生活教师个人物质利益挂钩,以制度约束和绩效考核督促生活教师不断改进工作,确保寄宿制学校服务质量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三是保证生活教师各种待遇,科学合理的确定生活教师的工作与科任教师教学工作的换算标准,使生活教师享受到评模选优、物质奖励等应有的待遇,同时要关心生活教师的生活,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安心工作。
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案范文2
关键词:寝室文化;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29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8.077
一、农村寄宿制寝室文化建设是寄宿学校的责任
寄宿制和非寄宿制学校相比,在教育和生活方面有很大不同,寄宿制学校除了承担学生教育任务外,还要承担其生活、娱乐任务。每两周或者四周内,学生都要在学校内完成学习和生活任务。为了保证有效地学习,他们几乎没有出校机会,学习、生活都要在学校内完成。由此可见,寄宿制学校不单单是教育教学场所,也是生活场所。由于寄宿制学校本身的体制已经发生变化,所以在学校管理和发展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以适应学生对寄宿制学校生活的要求。
寄宿制寝室文化建设,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个部分。静态是指表层的、浅在的文化;动态是指深层的,可不定期改变的文化。为了全面丰富寝室文化生活,只有将表层和深层、浅在和内在相互结合,才能使宿舍文化建设有一个良好布局。静态可分为寝室卫生、被褥和物品摆放等。这些是寝室文化的“代表”。首先,寝室管理员要加强对寝室卫生的检查,使寝室空气良好、地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给人温馨舒适的感觉。其次,可以对整体空间进行合理布局。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布局规划,良好的寝室文化才能得以建设。动态文化是寝室文化建设的最终体现。为了彰显寝室文化的教育功能,加强动态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动态可分为寝室文艺、寝室整体风气等各个方面。相比静态文化建设,动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
1.制定相应的管理条例、奖罚分明,更加制度化、民主化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也要制定合理的评判和考核方案,做到合理化、规范化、透明化。
2.组织学生自主申报活动:寝室文化设计、寝室格局布置、文明寝室评比、寝室间篮球赛、书法大赛等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
3.每个人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不同,因此学生的性格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在“寝室”这个小家,性格差异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所以,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注意寝室团结,学会自我调节。
二、农村寄宿制寝室文化建设是寄宿学校的发展要求
根据人类需求,可以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需要五个方面。每个人的发展历程并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是一个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创新过程。所以,每个人的成长就演变成实现自我需求的过程,把个人发展的目的变成现实生活的一种转变,从而实现自我超越。
同理,农村寄宿制学校也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监狱,它需要自我发展。学生也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他们需要培养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意识。因此,学校寝室文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它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和生活都是学生发展的一部分,学校要把学习和寝室文化生活相结合,把寝室文化建设作为重要发展内容。
三、农村寄宿制寝室文化建设是寄宿学校的内在要求
学校是学生知识获得、行为习惯养成和道德观形成的重要阵地。学生只有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才能获取良好的发展。通过学校学习,学生才能成为全面型人才。
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案范文3
关键词:角色期望;农村寄宿制学校;自我调适
【中图分类号】G521
教师角色期望是指人们对以教师为业的群体或个体所应具有或表现的行为特征的一种设想或预期。由于教师角色期望是社会需要与自我需要的统一,故教师角色期望便牵涉到“自我形象”和“公共形象”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教师对自身应扮演的角色的期望,后者是指与教育相关的个体或群体,如学生、家长、学校管理者、社区人士及教育研究者对教师任教或从业应具有的行为模式的期望。[1][〔作者简介〕柳发根(1973-),男,江西都昌人,硕士,讲师,现任职于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和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社会保障。陈卫洪(1971-),女,贵州威宁人,博士,教授, 现任职于贵州大学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刘要悟,朱丹.教育相关群体的教师角色期望之社会调适和教师自我调适.教师教育研究,2010(2):35-39.]本文所指的教师角色期望是指教师的“公共形象”。
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中小学主要的办学形式之一,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关注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角色期望,并就教师如何适应形势调适自身角色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已有的研究述评
社会学对教师角色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它受到了符号互动论、角色理论等的影响。将教师置于宏观社会中去考察和分析,教师承担的是社会成员的角色;将教师置于学校中去考察,教师则履行作为学校成员的教师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的一些重要理论流派对教师角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实用主义、批判教育等从不同维度和情境出发来审视现代教师的角色。主要从教师角色观、教师角色定位(社会角色、学校角色、课堂教学角色、自我职业角色)方面阐述。到了当代,教师角色的研究走向“学生中心”,并且深入到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层面,取得了比较有价值的成果。索里等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概括梳理,他归纳认为,已有的制度以及团体或个人一般把教师角色的规定和分类,按照从最消极的到最积极的感情因素,排列为三类:消极的角色,包括“替罪羊”、“侦探和纪律执行者”;权威的角色,包括“家长的人”、“知识的传授者”、“团体的领导”以及“模范公民”;支持的角色,包括“治疗学家”、 “朋友与知己”。
国内对教师角色理论的研究近几年有增多的趋势,除了翻译国外的一些资料之外,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教师角色理论建构和理论分析,但是几乎没有从具体情境问题中探究某一教育阶段的教师角色问题。本文以农村寄宿制为背景,分析社会各界对教师角色的期望,并从教师自我调适的角度,提出教师走出角色困惑的相应建议。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兴起的历史背景
自2001年开始,全国中小学的招生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在农村地区这种趋势更为明显。在这种形势下,《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指出,“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自此,以改革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为契机,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为目标的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但是,简单撤并学校又会出现新的“上学难”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既要方便农村孩子上学,又要考虑到办学质量,寄宿制学校就成为解决问题的最好选择。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强调了寄宿制学校的作用。2004年,《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2007)》,提出了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此后成立的国家“两基”攻坚办在2004年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方案文件,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配合这些工程建设了一批寄宿制学校。一些地区在国家学校布局调整的政策指导下,开始了本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就。《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显示:近年来,中央和各地实施的“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成效显著。2010年,小学寄宿生规模达1038.1万人,比上年增加57.1万人,增长5.8%,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0.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该比例均超过10%,西部农村地区为17.2%;初中寄宿生规模达2305.4万人,比上年减少42.6万人,下降1.8%,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43.7%,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该比例为54.0%,西部农村地区为60.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住宿需求。
三、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角色期望
韩愈的《师说》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对教师的角色期望。但是,目前,农村教育相关群体对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角色期望已经不限于对学生的教育,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大致可分为三种:社会的道德完人、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的全能管理者。
(一)社会的道德完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全托式的教育模式,家长把学生交付给学校,教师就成了学生的“精神保姆”,必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我们进行的调查[2][〔作者简介〕柳发根(1973-),男,江西都昌人,硕士,讲师,现任职于贵州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和贵州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社会保障。陈卫洪(1971-),女,贵州威宁人,博士,教授, 现任职于贵州大学管理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农村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
刘要悟,朱丹.教育相关群体的教师角色期望之社会调适和教师自我调适.教师教育研究,2010(2):35-39.
调查指的是“贵州寄宿制教育调查研究”相关的调查,调查目的地为贵州雷山、织金、铜仁、六盘水等地,该项目主持人为贵州大学陈卫洪教授,本文作者是该项目调查参与者之一。](2011年,下文的“调查”亦是指此次调查)有一项是问学生长大后想做什么,结果有近八成的学生选择当老师。这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情结在大多数学生中都存在。由此可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必须保持较高的道德操守,为学生,乃至于为社会树立榜样。
从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是农民实际接触最多也最愿意接触的“文化人”。一些基层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也经常与老百姓打交道,但由于工作性质的限制(拿农民的话说,他们不是收钱就是搞计划生育),农民往往心底里对他们有抵触。平时,我们会听见家长抱怨,某某老师经常打麻将,其言下之意就是老师应该跟一般人不一样,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独善其身,可见社会需要老师做“道德标兵”。
(二)学生的第二父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一代大家冰心老师也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爱是教师手中不可须臾离开的魔方,“爱生如子”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应有之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就是学生的第二父母。
随着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和暂时的“单亲家庭儿童”[3][ 暂时的“单亲家庭”指的是父母一方留在农村陪孩子读书的家庭。]逐年增多。《201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271.5万人,在中部地区,留守儿童在当地小学、初中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8.6%、45.3%。作为当前农村义务教育中的主要弱势人群,这些儿童面临着诸多问题。问题的产生直接源自儿童父母监护的缺位,寄宿制办学形式以学校监护形式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监护的不足,寄宿学校能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照顾和帮助,弥补家庭监护的不足。因此,教师作为学生第二父母的角色期望非常重要。
在调查时,我们问学生有困难找谁帮忙,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学生表示找老师。当问到以后会不会记得老师,大多数同学说会永远记得老师。尽管无情的时光会磨灭美好的记忆,但稚嫩的眼神告诉我们学生心地的纯洁和真诚。由此可看出,在大多数学生眼里,教师已经成为最可信赖的人。
(三)学校的全能管理者
受学校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校管理者遵循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在对待学生上还处于看管的低层面,力求保证学生“不出事”,要求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管住学生。尽管这种做法为外界指责,一些新闻媒体斥之为“圈养”学生,但是,在有关教育的法制不够健全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是明智之举。
在现实中,大多数学校实行学生管理的责任制,其管理模式是“校长管班主任,班主任管学生”。保学生安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在学校领导看来,班主任老师首要职责就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在学生安全工作方面零失误、万无一失;与此相应的要求就是,科任教师要保证自己的课程教学时间和值日(班)时间内学生无安全事故。否则,就要实行严厉的责任追究制度。有人甚至认为班主任是几分之一的校长,言下之意就是班主任工作干好了,校长可以做“甩手掌柜”。这种承包式的管理方式加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要求教师是学校的全能管理者。
在调查时,我们听到学校领导者说的最多的就是任务分解、责任到人、事事落实。翻看学校的会议记录,会议内容基本上离不开安全和教学工作。在全社会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教育发展时,我们的教师承担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教师除了正常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负责照看学生晚上住宿和护送学生回家。我们所到的寄宿制学校大都没有配备生活老师,少数规模大的学校请了宿舍管理员,但他们只起着门卫的作用,具体的管理责任还是落在班主任和值日教师身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寄宿制学校教师的工作没有份内、份外之分,没有“八小时”的概念。因此,为教师“减负”可能比为学生“减负”更为紧迫和重要。
当然,除了以上角色之外,寄宿制学校的教师还必须是一个兢兢业业的教学者,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我们访问的学校教师的平均周课时都在15节以上,有些年轻教师甚至有20多节的周教学任务,一些教师戏称自己是咽喉片的主要消费群体。
四、教师角色期望的自我调适
当前,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度日益膨胀,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日益高涨,指望外界对教师角色期望进行社会调适显然不切合实际。教师自身,或者说教师群体内部应该注意自我“减负”、“降压”,即教师角色期望的自我调适非常重要。教师角色期望的自我调适是指教师通过主观努力去适应角色需要,选用适合自身情况的各种有效方法以达到综合平衡,进而能自如、高效地完成角色义务和职责。自我调适既是对教师提出的一种要求,也是教师对教师角色期望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适应方式和过程。
教师如何对角色期望进行自我调适呢?首先,进行角色再学习,主动适应社会形势的要求。角色学习指个人学习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技能,提高认知角色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的差距的过程。角色再学习指在原有角色认识基础上,进一步重新学习,了解和适应社会新角色的规范的过程。当个人处于特定角色位置时,人们自然就对处于该角色的个人提出与之相应的要求或寄托特定的期望。角色期望是超越特定个人的要求而存在的,为同质人群所普遍认同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因此,相关群体对寄宿制学校教师的要求,并不是出于个人喜好,而是来源于社会需要。农村教师应该认识当前社会形势和农村实际情况,意识到当代农村教师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主动适应社会对自己的角色期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要适应“社会环境”。 具体来说,就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必须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的形势对教育的要求作出敏锐的识别与正确的判断,不断更新自身的角色思维模式和角色观念,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适时地转换角色,以适应社会及教育发展的要求。
再次,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角色实践能力。社会对教师角色期望的变化,要求教师必须调整自身角色以适应社会及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自身的素质与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对社会期待角色的认同以及对角色的践行水平。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但能帮助教师较快地认同和接受合理的社会期待,而且也为教师创造性地完善社会的期待角色以实现多种角色的统一奠定基础。受到当时主观、客观多方面条件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完全按自己领悟的和别人所期待的去做。在这个时候,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实践自己的社会角色,激发自己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来说,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要不断学习,尤其是要学习专业知识以外的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遇到困难时,教师不应该气馁,困难亦是成长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三,重视选择,注意沟通,积极寻求支持。由于受主客观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在实际扮演角色中常常不能顺利实现,难免产生了一些诸如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中断等类型的角色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和沟通就很重要。当多种角色难以调和的时候,教师个体需要进行比较和权衡,学会选择最重要的角色期望,力求以新的角色来进一步地发展自己和改进工作。一个角色是否有价值取决于三个方面:该角色对个体意义如何;不扮演某些角色可能会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结果;周围的人对你拒绝某些角色的反应。[4][ Good.W. G.The Role-Strain Theory[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5,(2):20.]因此,就教师而言,明确自己所扮演的每一种角色应做些什么,善于分析和判断变化的情境,并加强自我选择意识与反思意识,是角色期望的自我调适所必需的。[5][ 刘要悟,朱丹. 教育相关群体的教师角色期望之社会调适和教师自我调适.教师教育研究,2010(2):35-39.]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就是一个众多角色扮演及角色互动的大舞台,个体必须注意与社会的沟通,当教师个体遇到角色障碍时,要积极与同行的教师群体交流,借鉴别人的经验,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很多角色障碍问题在交流中可以有效地克服。寄宿制学校也为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现代化的通讯工具为家校沟通提供了便利。
总之,农村寄宿制对教师角色提出了新的期待、新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积极的调适予以应对。
参考文献
[1]刘要悟,朱丹.教育相关群体的教师角色期望之社会调适和教师自我调适.教师教育研究,2010(2):35-39
[2]调查指的是“贵州寄宿制教育调查研究”相关的调查,调查目的地为贵州雷山、织金、铜仁、六盘水等地,该项目主持人为贵州大学陈卫洪教授,本文作者是该项目调查参与者之一
[3]暂时的“单亲家庭”指的是父母一方留在农村陪孩子读书的家庭
[4]Good.W. G.The Role-Strain Theory[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5,(2):20.
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案范文4
寄宿制学校因它的特殊性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尤其是全寄宿制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想在有限的空间里释放自己的压力,都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最大的自由,这本身就是两难的事情,于是大家都在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方法。我校在十几年的实践中发现,学会点评,善用点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一、点评的内涵
点评的基本内涵是对别人的行为加以评价,说出自己的看法、建议等。这仅仅是个体行为,在一个组织中可以理解为主管对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或现象提出改进的意见和方法。其实,好多单位每天都在运用点评:车间主管在员工上班的时候总要集合他们把昨天生产中流程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及造成不良产品的原因分析一下,提出今天我们要注意什么;酒店领班在员工上班时也把他们集合起来把昨天服务的情况点评一下,并把今天的任务分配一下。他们都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积攒,不拖延,因而组织的效率也提高了,学校要想提高管理的效率为什么不能借鉴呢?
二、点评的形式和内容
寄宿制学校因为师生在校的时间长,产生的问题就比一般学校要多。我们如果一星期召开一次会议去解决这些问题,就容易造成新老问题都处理得不生不熟;如果每天都把教职工召集起来开会,就会把大家搞得筋疲力尽,反而更没有效果,但是当我们学会了点评后就发现学校每天都会有效地运转。怎样点评?
1.点评时间。我们好多人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发现每天都在忙着,总觉得没时间点评,其实都是时间的利用效率不高。寄宿制学校的时间占有较长,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地利用,可以在一日三操之后,可以在一日三操之前,可以在每晚的点评课上,可以在每周的班会课上,可以在教师例会上,可以在升旗仪式后,可以在每月的开学时,可以在每月的放假时。时间可长可短,长则十几分钟,短则三两分钟,但每次都要控制好时间,不宜过长。
2.谁来点评?校长、年级主任、班主任、指导员、生活班长、炊事班长都可以出来点评。一般在升旗后由校长对上一周的工作进行点评,三操之后由各年级负责人对本年级的工作进行点评,晚上的点评必须由班主任或指导员进行。学生上课时由生活班长集合生活老师点评,做饭事由炊事班长点评。
3.点评什么?学校无小事,件件是大事,无论是教学常规还是生活常规每天都在具体的小事中体现。这件小事是发生在领导身上,员工身上,还是学生身上,是普遍行为还是个别行为?我们要善于把这些小事集中归类,要善于把存在问题分解到各个部门及时点评化解。然后再落实,再检查,再点评。看到问题不说,星期一发生的事到下个星期一再说,这和老师布置作业不及时批改没有什么区别。
4.点评地点。点评不同于一般的会议,没必要把大家召集到会议室里,然后很正经地开会。余世维在《打造高效团队》文章里就指出,“团队就是一个变动型组织,各部门负责人有事召集大家尽量站着说话”。寄宿制学校又不是大学,没有那么大的校园,领导也不是很多,各年级也不是那么庞大,打一个招呼过来说说,解决问题就这么简单,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
三、点评的原则
1.及时性。任何问题只要锁进抽屉里和电脑里,永远都是问题,因此这是点评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不要让问题过夜。这就要求校领导要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等着下属向你反映问题,那肯定已经是问题了。为什么好多学校解决问题的成本很大,不及时解决,不及时调整,结果花了很大的代价去解决很小的问题,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尤其是在民办学校更是损失。
2.有效性。点评不是天天集合,有事就说,没事各干各的事,一旦点评就要抓住问题的实质。什么现象,什么问题,涉及哪些人,哪个年级,哪些班级,怎么解决,谁负责。找准点评对象,三言两语击中要害,不要没事集合大家乱说一通,结果大家还没听明白要解决什么问题。
3.思想性。点评是做思想工作的有效手段,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需要思想上的跟进。世上最难做的事是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思想的改变不是开一次会,做一次报告就有效的,而是天天讲年年讲才有效果的。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其实就是对学生思想工作的渗透。好多学校对教师培训也花了不少精力,但从业务培训的角度多一些,对教师思想的培训似乎少了一些。这些年我们在点评时就做到了对师生思想的洗礼,每次在点评时对师生思想上的误区进行了及时的纠偏,时间长了学校的团队精神也形成了。
4.指导性。点评也是一名管理者对师生明确要做什么,在哪里做,何时做以及如何去做的行为。当我们点评之后就要密切关注他们的表现,是否落实,是否改变。如果没有落实、改变就要找到相关的负责人沟通,我们的工作问题出在哪里,如何进一步地改善,这样下一次的点评就会更有明确的指导性。
四、点评的好处
1.点评是改变学校会议管理的有效手段
开会是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形式,但总结一下会发现我们有些会议常常是既没有目的也没有任何结果的,且占用了所有老师很大一部分课余时间。因为每次的大会都是集合全体教师,有的是集合全体教职员工,这样一次大型的会议会耗费很大的成本,这么多人参会,谁需要信息,谁负责执行,谁有效执行,可能是少部分人知道就行。
因此,点评是一种学校管理的快捷方式,七年级主任发现需要说一个事情,立即在早操之后把七年级班主任或指导员召集一下就可以了,没必要惊动八年级的;数学教研组长在听课中发现一个需要改进的教学方案,立即在听课之后召集本组数学教师说一下就可以了,没必要惊动其他组;校长发现某一个问题,立即在校园的操场上,走廊里,餐厅里就可以和年级主任说了,没必要都到办公室开会。
2.点评是促使师生养咸正确的工作习惯的有效方式
我们都知道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但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的管理中缺少一个有效的监督手段。我们是说了,我们是检查了,但说的频率和纠偏的频率有多少呢?
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案范文5
[关键词]农村 ;寄宿制学校;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5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14-0123-02
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农村教育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这场农村教育的大变革不仅仅是教育形势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它将对农村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寄宿制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缩小因“时空局限”、“数字鸿沟”而带来的差距,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合理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在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时,应遵循“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宗旨、以学科教学水平及教师能力提高为根本、以全球教育资源的运用为前提、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基本思想进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规划与建设。同时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了解国家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了解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与相关教育理论;明确各种信息化教育系统或设备的教学功能;明确所在地区信息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全面分析学校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学生、学校在近几年的投资渠道与可使用资金。
二、信息系统建设要从学校实际出发
首先,注重系统规划、分步实施。要进行充分论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当前教学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与各种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制定完整的规划,结合资金的投入能力,根据轻重缓急,制定分步实施规划。其次,做到合理分配投资。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与发展必须有一定的资金作保障,不能仅仅把资金投入到硬件建设上,要在硬件建设、教师培训与能力发展、资源建设、运行保障经费等方面合理分配现有资金,保证系统建设完成后就能够发挥作用。第三,处理好投资效益比的问题。不同的信息化系统在教学中会表现出不同的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分析各系统在教学中所能发挥的功能,选择教学效益好的系统进行建设。第四,正确看待运行成本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运行成本应包括系统更新成本(折旧成本)、电费、耗材(投影机灯泡等)、维护成本、教学资源建设成本、教师培训成本等。对于学校来说,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信息化教学环境不像楼房一旦建成能就够使用几十年,学校对运行成本的支付能力决定了其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积极争取政府常规性投入
学生寄宿后在校时间加长,所需费用增多,而政府对寄宿学校的投入仍然和非寄宿学校相同,给寄宿学校的运转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难以保证。寄宿制学校要保持持续性发展,学校信息化设施要正常运转、持续发挥作用,投入巨资建设的基础设施不会被浪费,要切切实实地发挥作用和效益,持续性的经费保障最为关键。要积极呼吁地方政府将远程教育等信息化项目所需经费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一样纳入县以上各级政府财政专项预算。寄宿制学校也要积极开源节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信息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对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修正和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应对照《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制定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规划,要求教师掌握较为全面的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并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积极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变革观念,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一支新型的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师资队伍。
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全体职工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分层分类培训,目前已经得到了认同。如可以将教职工分为四类: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和教学辅助及管理人员、学科教师、机房管理人员。这四类职工可以通过不同的培训途径、培训内容、培训周期,达到从初学到熟练、从了解到深化的目的。教育信息化能否顺利实施,现代教学技术能否与课堂教学完美结合、融洽地相处,关键取决于是否准确地对全体成员进行分类培训,是否真正做到了深化培训。
六、注重远程教育资源的鉴别与选择
目前远程教育工程提供的主要是一些城市学校优秀教师的课堂实录以及各种类型的练习题、模拟题。这些内容使得落后的农村地区能够接收国家级优秀学校的教学资源,在一些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的局限,但也存在问题:由于新课程教材的多样化,城市学生的知识背景与能力水平与农村学生有很大差别,城市学校的课堂教学内容不一定适合农村学校的需要,如果直接使用,可能与农村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冲突,与常规的课堂教学重叠,进而产生负面影响,造成学校将设备闲置或者浪费。因此,学校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时,应积极引进相近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真正起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七、加强校本资源建设
通过国家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实施,寄宿制学校不同程度地完成了网络建设和计算机购置的任务。资源校本化建设就是将有关的现代教育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适用于本校教师、学生、家长等人员开展学校管理、办公、教育、教学、通讯、学习、辅导、查询、交流、娱乐等活动的资源。以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为例,网络教育资源校本化可以依托本地服务器,对网上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搜集、整理、,以提高师生获取网络资源的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是教育站点分类链接;二是资源下载,依托本地服务器,下载网上优秀的教育资源并归类;三是资源更新,定期搜索新的教育网站及教育资源,进行链接或下载;对已经链接或下载的资源,依据其使用情况,进行保留或删除。
八、加快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步伐
引入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观念,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只要掌握了这种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各学科教师才可以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相应的学科创造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的整合模式与整合方法。
九、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有更多的时间用于学习和课外活动,但也减少了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专题网站、专题教育影片等形式,让学生及时地了解社会,正常完成社会化的进程。首先,学校应努力开设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对学生进行教育,从信息意识、信息常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方面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加以培养。其次,学校要彻底改变将计算机教育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观念和做法,从寄宿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以活动项目为中心,以驱动的形式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信息化社会生活中树立起健康的伦理道德、审美观。第三,全面开放学校的信息设备,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为学生的学习和活动服务,实施远教工程提出的“使每个农村孩子能够在学校每周看一场电影或文艺节目等”,帮助和引导学生利用信息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等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未来社会的信息化趋势、国际化趋势、学习化趋势,加速了人类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信息化建设,是农村教育顺应时代的“跨越式”发展,是农村教育顺应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村教育最为深刻的变革,必将全面提升农村教育的层次和品位,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杨改学主编.网络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
[2]郭绍青.关于西部中小学信息环境建设的思考[J] .电化教育研究.2004,(5).
[3]张虹.甘肃省乡村信息资源中心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寄宿制学校管理方案范文6
[关键词]乡村学校;中小学布局调整;教育资源
学校布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学校在空间上的分布结构,它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分布状况及所属地域支配阶级对学校布局的认识密切相关,而学校布局调整则是基于上述因素对学校地域分布、规模大小等进行的调适与整合。本文着重探讨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现状、问题及其负面影响的规避。
一、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状况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推行及人们生育观念的逐步转变,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学龄人口逐年减少。为应对上述变化和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始着手进行乡村学校布局的调整工作。据统计:“从1990年到2001年,我国小学和初中分别由766072所和71953所分别减少到491273所和65525所,11年里,小学平均每年减少24981.7所,初中平均每年减少584.4所。”[1]2001年5月,国务院要求“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2],此后,我国正式开始有目标、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6年6月,教育部先后发出两个通知,强调“农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调整要在保证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进行,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须保留必要的小学和教学点,防止因过度调整造成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问题”[3]。同时,为加强西部农村中小学建设,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2004年《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以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为突破口,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逐步扩大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范围,逐步免除杂费,为寄宿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补助。”[4]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才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展开来。
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主要表现出以下四种特征。一是在方式上以撤并为主。撤并均以布局不合理、危房数量较多且生源相对不足者为重点对象,通常做法都是将生源少、办学条件差的并入学生多、办学条件好的学校,至于何所学校停办、合并等,主观人为因素十分明显。二是在地域上以乡镇现有行政区划为单位。我国传统乡村教育被纳入到官办体系始于清末民初的西学东渐,在西方国民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我国的官办小学一开始就是按国家既定行政区划进行的,这种现象也是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普遍情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全国推行“撤区并乡建镇”后,由于撤并后的乡镇政府通常都设在交通便捷、人口集中且经济基础雄厚的地方,因而,学校布局调整通常都是:初中以现乡镇政府所在地为单位、小学以村为单位,在乡镇行政区划内进行布局,调整仅在本乡镇之内,乡镇之间的学校各自独立平行、互不合并。三是在问题解决途径上以兴建“寄宿制”学校为主。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后,许多学生不得不到村外小学就读,为解决上学期间的诸多困难,各地在学校布局调整时大多都采用“寄宿制”。如此以来,在入学方式上,许多学生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步入“寄宿”之旅。四是在推进上以行政力量为主。自国家实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以来,各地均将此视为政治任务予以落实,通常做法都是采取“成立班子,宣传开路,现场办公,经验总结,全面推广”。这种行政化的措施,虽然也会考虑学校布局本身的特点和规律,但一旦成为政府行为,盲目、偏差乃至失策便会在所难免。因为此时其顾及的已不再是学校布局本身是否科学规范的问题,而是如何按部就班、“保质足量”地予以“完成”和“落实”的问题。的确, “公共政策是自上而下地制定的”[5],乡村学校布局调整以行政力量为主的推进方式正体现了这一点。
二、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后果
这种国家倡导、政府行动的乡村学校布局调整,虽然有利于减轻村舍办学的负担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但也给生方和校方带来许多问题。
就“生方”而言,一是增加了学生本身的入学困难。我国是一个山地、高原、丘陵占很大比例的国家,目前情形下,广大学生上学本身就已十分不易。由于撤并后的学校绝大多数设在乡镇所在地,学校服务半径相对过大,致使许多低龄入学儿童难以做到就近入学,也使许多儿童在本应入学的年龄段推迟入学时间。另外,小学生的年龄大多在6—12岁之间,如此年纪就离开父母独自住校,个人日常生活全靠自理,其困难可想而知;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其困难与麻烦就更为严重。并且,由于长期寄宿在校,许多原本应该从事的农活,此时也不用再去从事,这对于乡村学生劳作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欠缺的,也是一种剥离学生乡土情节的不当举措。二是增加了学生所在家庭的困难。撤并之前,因为小学低年级通常都设在本村,食宿均可在家解决,因此,学生花销不大。但撤并之后,走读的学生近的还行,远的则至少中餐要在学校就用,即使餐费再便宜,每月亦需开销百余元;寄宿的学生开销就更大,诸多费用一年下来至少近千元,这对一个普通村民家庭特别是贫困山区家庭来说是不堪负重的。另外,子女自幼便在校寄宿也增加了家长对子女的精神负担,毕竟子女年龄偏小,且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家长对子女离家寄宿的衣食住行、营养安全、性格、同伴关系处理等担心是不言而喻的。
就“校方”而言,一是增加了合并校的管理难度与教师工作量。学生数量的剧增与寄宿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也为学校管理带来困难。教师们既要备课、上课,还得做饭并管理学生生活,一天下来许多教师累得腰酸背疼。在许多乡镇中心小学,绝大部分教师的日常作息时间都被喻为“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从早晨六点半起床一直到晚上备课十一二点睡觉,其超强度、超负荷的工作量超乎人们的想象。另外,由于小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相对较大,在相对封闭的寄宿学校环境中,来自地域不同的学生常易滋生矛盾,人格羞辱、语言要挟、分派打架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增加了校方的管理难度。二是加速恶化了被撤并学校的变迁状况。随着一些村小的停办与撤并,原有学校的财产管理与利用状况发生较大变化,其动产可能已得到相关处理,但其不动产的管理却很不理想,大部分不是闲置废弃就是迅速废弃,要么就是无故被私人窃据。此外,停办或关闭也会影响到原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致使关闭前的学校不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投资,而且校内和周边的议论也使得师生不能安心教学。的确, “关闭学校是对整合该地成为社会单位的一种破坏,并会使当地居民产生强烈的心理感受:认为是该地区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或一段时期的结束”[6]。
三、如何规避因学校布局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现有情形下,调整并完善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校布局是必需的,因此,其问题主要不在于争论是否需要调整,而在于要思考如何进行调整。为确保当前我国乡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规避因学校布局调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有必要重视以下三个问题。
其一,明确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强调结果公平”和“扩张优质教育资源”两个特征。前者看似给予了所有学生以起点公平,实则只是表面结果上的平等,而非实质上的起点平等。这有悖于我国推进全民普及义务教育的初衷,因为“单纯的效率优先原则可能会妨碍到平等的实现,普及义务教育的意义更应该立足于道德认同”[7]。后者则以扩大优质办学资源为出发点,普遍关注县城学校胜于乡村学校,关注中心小学胜于片小、村小,关注高中胜于初中、小学;关注县镇公办高中如何拓展优质资源、扩充生源而忽视乡村中小学为生存而奔波、分年危房改造等不良倾向。正是在上述两种价值取向的盲目扩展下,我国许多地区才会出现将整个乡村学校布局的调整简单化为单纯的“收缩”与“撤并”,进而使原本应该着眼改善乡村教育结构和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学校布局活动异变为为少数优质学校扩充生源的行为。因此,学校布局调整应该首先考虑如何确保学生在入学起点上得到相对公平的对待,并进一步明确乡村学校布局调整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调适完善,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促使教育均衡发展,而非简单的撤并和压缩。另外,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应在确保乡民渴望教育得到满足、乡村学生不因撤并学校而失学、乡村现有教育资源不浪费的前提下进行调整。
其二,确立基于上述目的的学校布局调整原则和标准。国外有学者曾将学校布局的距离分为“物理、文化、时间”三类,并提出了关闭学校的三条标准。[8]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坚守三条原则。一是就近入学原则。我们可将此标准从原有的以学校距离学生入校的公里来计算转变为以学生入校就读路程所需时间来计算。按照学生步行的时速,应该将学生入学路途所费时间不得超过一节课为准,因为路途超过40分钟则表明,学生入校就读的物理距离至少会超过五公里,并且,如果考虑到该生入学前起居饮食等所费时间,所费时间可能还会更长,这种情形无疑会影响到学生入学就读的质量与效率。二是生源规模原则。如果某一人口约1500名的村落,其人口出生率在12%,且其一年级入学儿童在20人以上,那么即可确认该村校设立的必需性,即使该校设备条件再简陋,师资力量再薄弱,也不能被撤除或停办。因为孩提时代因奔赴其他村落入学所带来的不仅是文化不适,还会产生生生之间的人际摩擦,继而导致学业不良。三是“点心”式网状结构原则。我们可以中心校为中心、以村小为点、以距离为线架构出一个整体学校布局结构,未合并的乡应形成以乡中心小学为核心的单网状分布结构,已合并的乡镇应形成以合并前后两地中心校为核心的双网状布局结构,不能人为地撤除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当地学生的入学率,还会破坏整个“点心”式网状结构教育功能的发挥。
其三,着手解决当前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凸显的重点问题。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布局调整所引发的突出问题有三个,即学生就近入学难、家长对寄宿制不放心、被撤并学校各项管理及去向不明。为此,一要保留必要的村小低年级教学点。在制订学校布局调整和规划方案时,我们必须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要特别关注人口密度、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三个因素对学校布局的现实制约问题。对凡在一年级入学生员数量达到一个班级规模的村落,即便采取“一师一校”或“个人包班”制,也得确保设立至少一至三年级的教学点。二要规范和完善乡镇中心小学寄宿制的设施及日常管理。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学校也要多方筹措资金,为寄宿制提供完善的软硬件条件。同时,学校要建立健全寄宿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专职生活教师;无条件者则应为那些在寄宿生身上多花精力与时间的教师制订出相应的补贴方案。三要加强被撤并后学校的规划和利用。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资产管理办法,明晰产权,以便依法处置上述资产;同时,不管是采取何种方式,我们都要将其闲置不动产有效地利用起来,最好是能将其办成“学校” (如农民学校、活动场所等),以发挥其教育功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9
[2]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888
[3]教育部关于实事求是地做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 通知[EB/OL],(20064)6-09)[2009-05-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6
[5]戴伊 托马斯,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M],鞠方安,吴忧,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