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具体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建筑具体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建筑具体措施

绿色建筑具体措施范文1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创新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建设创新性国家目标的提出,我国要求大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住宅和房地产,作为我国支柱性的产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怎样通过技术的创新来发展我国的绿色建筑,并有效解决住宅在环保、节能以及结构质量通病是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应用有效的工业技术与工业产品去建造大量的住宅以抵抗大自然的侵害,这虽然是住宅技术的创新,但是它还是无法解决目前住宅存在的环保、节能和结构质量通病的问题,而且还进一步的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1]。因此,国家必须更进一步的促进住宅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坚持走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造出真正的绿色建筑。

目前我国建筑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大量农民工的进程加大了城市的能源消耗量,而快速增加的建筑规模更是加快了建筑材料的消耗,使我国成为了全球建材消耗、污染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的国家。同时,随着集中供暖区的扩大、农村能源商品化、空调的普及和大量住宅面积的增加,使建筑能耗飞速增长,在社会能耗中的比重也在不断的加大。此外,随着欧陆风的盛行,大量“能源杀手型”的建筑出现,大大的加大了建筑的消耗。上述种种现象都显示出目前我国大力推行建筑节能的紧迫性要求,要想解决这一情况,就必须进行建筑模式的创新,大力推行绿色建筑,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创新型国家。

加强住宅技术创新的要求

对于“绿色建筑”这一概念,目前已经被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给误解了,从而导致大量“非绿色建筑”被冠上了“绿色建筑”的标志,影响了我国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为此,建筑部对“绿色建筑”进行了重新的定义:绿色建筑就是指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活、工作的空间,并且在房屋建筑的全过程中高效率的利用相关的资源,最大限度的缩小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的建筑物。在这里,它要求的是人们以有效节约并利用资源的方式来建造出低环境负荷的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空间,是人、环境与建筑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建筑模式,属于“四节二环保”的建筑。因此,对住宅的技术进行创新必须以“四节”为切入点,逐步进行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四方面的技术创新,然后建造出对外部环境和住宅内部环境的“二环保”模式。

首先,节能技术创新。在这里,就是要求在进行住宅建筑时,有效解决其高耗能和浪费土地的问题。通过在住宅建筑围护体系中推广应用双层中空节能门窗及遮阳技术等,来提高住宅建筑的整体节能效应。同时,在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倡导绿色建筑,有效的开发、应用相关的节能技术,并围绕以建立节约型社会和构建和谐人居的目标,建造出适宜人们健康居住的生活环境。

其次,节地技术创新。在众多的物质资源中,土地是最大的资源,因此,如何有效的应用这一土地资源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在这一阶段进行住宅创新时,首先就要对建筑用地进行有效的规划,合理的利用土地,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建造出高品质、高舒适的绿色住宅。

再次,节水技术创新。在这一阶段,强调的是加强节水器具的有效推广应用,在进行住宅建造时,要根据节水标准合理的设计节水设施,和对污水的处理措施,以提高污水的再生利用率。

最后,节材技术创新。在我国,有关建筑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都是比较大的,因此,在发展绿色建筑的时候,就要积极的采用新型的建筑体系,有效推广应用那些高性能、低消耗、低污染和可再生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从而不断的提高住宅建筑的品质,发展绿色建筑。

加强住宅技术创新的具体措施

从上述可知,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进行住宅技术的创新,必须从“四节”入手,从而建造出高质量的住宅基地。在实际的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要对住宅建造过程进行全程监管,将立项、规划、设计、施工、检测、竣工验收、销售、维护使用等环节进行有效的技术监管,并且全领域的展开节水、节地、节能、节材技术、住宅供热技术、结构设计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有效创新[2]。比如大量推广太阳能技术、水源热泵技术等,并开发与应用风能、沼气能等可再生能源,以突破建筑在节能方向的技术瓶颈;在住宅小区普及中水回用设计方案,并进行“阶梯水价”、“推行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创新,从而完成对建设节水型的社会目标的实现。

同时,建筑节能作为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加大实施力度。如在实际的生活中,加强对绿色建筑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加快相关建筑节能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鼓励地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建筑节能政策的实施。同时,加强对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工作和建筑工程中的全程监管工作,从而建造出更多的绿色建筑,来满足人们对舒适生活的不断追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发展绿色建筑,并加强对住宅科技的创新,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其整体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结合,并进行多方面的技术创新,这样才能有效的加快绿色建筑在我国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发展绿色建筑 加强住宅科技创新[J].住宅产业,2009(3):10-13.

绿色建筑具体措施范文2

关键词:绿色工程;管理;施工;创新

1 绿色工程管理内涵

绿色工程管理理论不仅仅包括绿色管理理论,还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保护理论。在施工企业运营的整个过程中,都有意识地运用绿色管理理论,将建筑施工变得更加的生态、环保、绿色。绿色工程管理理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质量,改善工程效益。因此,绿色管理在我国建筑业中正在逐步的流行起来。

2 绿色工程管理的工程价值观

2.1 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

传统的工程管理价值观主要包括工程的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绿色工程管理的价值观的价值观和其相差很大,但大都包括领导决策。设计计划,和成本控制等方面。

首先是质量,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绿色工程管理除了要达到设计要求以外,还需达到相应的环境标准。具体施工实施主要有节约资源,回收利用等手段,做到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其次是安全,绿色工程管理要考虑更多。此外,与传统工程管理不同的是对成本和工期的态度。绿色工程在这方面有明显的倾向,保证不破坏环境,而非传统的工程只考虑成本问题。这几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具体实施中,各个方面都会涉及到。

2.2 绿色工程管理应该采取的措施

为了能够使绿色工程管理深入人心,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最重要的是得到公众的认同。说到底,任何措施都是为了服务大众。另外,绿色工程管理作为一项刚提出的概念,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才显规范。这样才更有说服力。政府部T对其的态度也很重要。政府扶植可以极大的促进绿色工程管理的推广,解决相应企业在经济和技术上遇到的问题。可以给予相应的政策,从各个方面引导,促进企业绿色施工。这样才能达到推广绿色工程管理的目标,从而在行业中普遍实行。也要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这样绿色施工才能有长久的发展。

3 绿色建筑的创新施工管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建筑也就随之逐渐流行起来了。绿色建筑简单表达就是指那些能够有效利用资源的建筑。有效利用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选取材料时尽量选用那些可再生物质。(2)减少消耗品的使用。(3)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制度,回收利用那些材料。(4)如果建筑设计允许,可使用回收的旧材。(5)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绿色建筑作为融合了环境保护、亲近自然、居住舒适和安全的新型建筑,与传统工程不同,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要多注意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建筑施工的能源管理

施工现场的能源管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节约能源,二是减少浪费。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

选择设备时,尽量选用能源消耗较低,噪音,产生废弃物较少的设备,定期维修,养护。逐步地淘汰旧式设备。施工机械闲置时尽量关闭电源。但要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3.2 建筑施工的材料、水等资源管理

我国水资源不足,相应的规章制度也要求施工单位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具体措施有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污水收集装置,可用于工地除尘,车辆除灰等。使用可再生的材料;在施工现场建立废弃物回收系统,分类整理。

3.3 建筑施工的污染防治

(1)施工泥浆的控制。泥浆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基础建设和土方处理。污染防治主要途径包括采取相应的工艺,减少污染。采用相应措施围挡,避免泥浆流到工作场地以外。影响市容市貌。工地门口要有专人冲洗进出车辆,防止把泥浆带出去。

(2)施工扬尘的控制。施工不可避免的就是施工扬尘。拆迁,搅拌水泥,土坡未遮掩,材料装卸等都会产生扬尘。针对上述扬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在施工现场建立围挡,淋水,场地硬化,垃圾实行分类存放,水泥等材料要合理保管,遮盖,避免风吹造成扬尘。

(3)光污染的控治。电焊工作时会产生强光,因此,在工作区域,要做好围挡,拦截光线。也可在白天工作。视施工具体情况决定。

(4)施工噪声的控制。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会在工作时产生大量噪音。施工时间则是施工噪声的高发期,施工时,噪声集中,位置分散。会导致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噪声大的原因主要有建筑设备老旧,未得相应的养护,有些设备配备有降噪部件,但施工单位则为了方便将其拆除,造成噪声过大。控制施工噪声,只能靠施工方的自觉及相应政府部门的监督。施工方应避免夜间施工,同时保证设备养护。有降噪部件的设备一定要使用降噪部件。政府部门也要负起责任,监督施工企业。

(5)固体废物的管理。建筑工程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常说的“渣土车”就是运输这些废弃物的。这些废弃物有些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大部分施工单位并不在乎这些。在这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负起责任,引导施工单位学习处理,也可以向其他单位借鉴经验。处理建筑垃圾需要一定的资质和设备,这是部分施工单位不愿进行回收利用的原因。但随着相应规范及竞争的加剧,回收利用会成为施工单位的一项日常工作。现场处理需要对材料的用处有经验,处理有方法的人员来进行。对固体废物的处理,要依照相关的规定,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 结语

作为新提出的概念,绿色工程管理是对建筑行业的一大创新。是建筑行业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同时,它还很不完善。还在不断的发展。绿色工程管理使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更健康稳定的进行,并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生态化的正确道路。随着社会的进步,绿色工程管理会逐渐的发展,并成为施工的主流。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具体措施范文3

关键词:建筑;暖通设计;新理念;节能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暖通工程为建筑提供了保暖和通风的功能,如今城市建筑的暖通技术正不断得到发展,然而一些问题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耗能较高上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越来越关注,在此基础上,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新理念应运而生。如何使城市建筑中暖通工程的设计符合绿色的理念,笔者将以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的设计要点为例进行探讨。

1绿色建筑的内涵

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逐渐向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靠拢,“绿色建筑”的理念体现在建筑的设计上面,表现为对材料、能源的节约利用,和建筑功能上的环保和健康。

绿色建筑的内涵是人通过建筑的建设和使用,与自然和谐统一,而暖通空调正体现了其内涵。暖通空调强调对资源的节约利用,在以人为本宗旨的指导下,利用先进的环境控制技术来对资源和环境合理利用,创造出舒适健康的环境空间供人们生活和工作。绿色建筑的设计原则要求通过建筑模式的改善,对环境和物质进行合理的利用,并通过对能源的再利用降低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原则应用到暖通空调的设计之中是完全可行的。

2绿色建筑中暖通空调设计的特点及要求

2.1暖通空调的设计要求

在绿色建筑的理念的指导之下,暖通空调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才符合绿色建筑对暖通设计的要求:

(1)在技术和经济都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利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风能和太阳能是干净污染的可再生资源之一,可以采取一定的技术方法在空调的冷热源中进行充分的利用;

(2)在满足符合要求的条件之下,能够利用效率高、耗能少的设备就不要用效率低而且耗能太高的设备,成本运算可以适当进行平衡来为设计提供支持;

(3)将风机、水泵等设备更多地运用到输送系统之中,这些设备的变频节能技术将会极大的节约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浪费;

(4)除了上述节约能源的各项措施外,还要减少设备安装和运作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暖通空调的设计要以保持室内空气质量为要求,适当地采取降低运行噪音等技术,创造出绿色和谐的运行环境,保障人们的生活健康。

2.2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实施措施分析

作为新兴的理念,绿色理念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还远没有成熟,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方法,积累经验,关于如何将绿色理念运用到暖通空调的设计中去,以下措施可供参考:

(1)高效利用能源的措施

先进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标准,相对于过去已经有了10%至60%的下调,因此对暖通节能的设计,不仅有社会上的要求,更有硬性标准进行监督。加大对新型节能技术的研发力度,以及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暖通空调设计的最主要的两个节能的措施;

(2)保护环境的措施

暖通空调的设计除了要节约能源外,还要体现环境友好的原则。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安装中,要对周边环境充分考虑,尽可能地避免将污染带到环境中去。另外如果周围环境中存在水体、树林等天然资源,要尽量加以利用,发挥其防风蓄水等功能,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额外资源消耗;

(3)建筑热工性能的优化措施

建筑热工性能的优化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采暖中减少热量的消耗,具体措施为采用新型材料作为门窗、合理设计密封和通风系统等,保温材料也要得到更多的运用。二是散热中减少太阳的辐射,具体措施可以采用通风双层玻璃窗内置百叶的形式,通过适当的调节可以降低太阳辐射带来的室内温度的上升。

(4)地源热泵技术的应用措施

地源热泵采用热泵的原理,以地下水源和土壤中蕴含的地热为能源,既可以为建筑供热也能进行制冷,是一种十分高效而且节能环保的暖通空调系统。一个地源热泵可以同时提供供热制冷以及供水的功能,可以应用到小区公寓、办公楼和商场之中,个人住宅也可利用小型的地源热泵来当做空调使用。地源热泵的广泛应用将会很大程度上降低暖通系统给环境造成的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3城市建筑暖通设计新理念的优势

除了绿色环保,在建筑行业的发展还诞生了很多新的设计理念,这些新理念是时展对建筑工程提出的要求,适当利用新理念来对城市建筑的暖通设计进行指导具有一定的优势。

3.1静态观念向动态观念的转变

城市建筑的功能作用体现了其由内向外的动态变化的使用过程,就此而言,过去的稳态设计是无法满足人们对建筑动态使用上的要求的。将先进的动态设计观念运用到暖通设计之中,采用动态分析法和流体动力学分析法进行计算和分析,这样的动态设计结果才符合现在的建筑需求。

3.2流量调节技术的应用

过去的冷热系统设计是为了抵御最为不利的天气状况,而天气较好时这些暖通系统往往就被闲置了。为了应对天气的不断变化,引入流量调节技术可以使暖通系统随着天气状况的改变来调整自身的负荷,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减少能源消耗,而且能够对不断变化的天气进行有效地应对。

3.3暖通设计会更加规范

虽然现今的暖通设计新理念还不够规范,但是通过更多的应用和经验的积累,也会逐渐变得更加规范,从而不断对城市建筑的暖通设计进行完善。

4城市建筑暖通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节能和环保是第一位的

随着我国加入更多的国际公约和作为大国应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各行各业都应加以重视节能和环保问题。它们是当代的主流,由于资源越来越紧张,其中很多是不可再生的,一定要重视可持续发展。暖通设计涉及到的资源是耗材和耗电,因此要求设计人员尽量使用环保材料和设计节能型机器。

4.2提倡科学的暖通设计评价制度体系

目前很多设计评价体系很不科学,带有很大的功利性。部分专家不能站在学术的角度上,而是迎合领导的个人意图,给很多不合理的设计方案开绿灯,从而扼杀了真正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呼吁规范各种操作制度让暖通设计评价制度体系,尽量做到更透明、更公允,让各家学术方案能百花齐放,让行业的春风吹遍各个角落。

4.3空调选型应与时俱进

空调选型从大的方面说分为两类,即氟利昂系统和水系统,二者各有优缺点。前者操作简便,运行省电,但初投资较高,而后者虽使用要专人操作,部分负荷使用时耗电,但因投资更便宜也得到部分用户的青睐。由于建筑物的空调负荷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因此设计时要考虑系统的可调节性,保证一年四季空调系统都要有不同的冷量输出。目前调节性能最好的两种设计方案是VRV变频系统和VAV变风量系统,它们的可控制性也都比较好。其缺点就是前面提及的初费用相当高,但等到运行时,却非常省电。如果投资费用允许的话,应尽可能采用VRV变频系统和VAV变风量系统。

5总结

暖通工程是城市建筑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暖通设计理念和技术的发展对城市建筑的整体发展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如今以绿色环保理念为主的各种建筑设计新理念的出现,给暖通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指出了新的设计方向,对此我们要及时更新改变自己的设计理念,积极采取措施将新理念落实到生产之中,为建筑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云峰;城市建筑暖通设计新理念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2(30).

[2]胡海燕;浅谈高层建筑暖通设计创新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

绿色建筑具体措施范文4

【关键词】建筑节能;绿色施工;施工管理

引言

建筑节能、绿色施工在我国尚处于初步阶段,很多地方仍以传统的、欠成熟的思维模式进行施工,未实现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同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动员不够、管理不到位、监管不严格等。简而言之,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关注绿色生态、保护绿色环境的思路观察、考虑问题,事物认知的出发点不再是自然界中狭隘的人类子系统,而是整个生态系统。下面就围绕着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展开分析。

(一)建筑节能

1 建筑节能的意义 建筑节能是一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执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及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全球性的大趋势。

当前,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8%,且近年来建筑数量迅速增多,年开工面积增长率高达15%。以及人们生活水平与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能耗,特别是采暖与空调能耗,呈增长趋势,每年以1%的趋势增长。因此,一方面我国当前建筑节能的形势依然严峻,另一方面我国的建筑节能潜力巨大。

2 我国与国外建筑能耗消耗对比

欧洲住宅年实际采暖耗能降到6L石油/m2,高舒适型,低能耗住宅达到3L石油/m2,我国以北京为例,按欧洲方法折算: 16L石油/m2,节能50%标准也是8.75 L石油/m2,表1为住宅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设计标准的对比。

3建筑传热的方式

传热的方式可分为辐射、对流和导热三种方式。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需经过吸热、传热和放热三个过程。吸热是护结构的内表面从室内空气中吸收热量的过程;传热是指在围护结构内部由高温向低温的一侧传递热量的过程;放热则是指由围护结构的外表面向低温的空间散发热量的过程。

4建筑保温

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构造:钢筋混凝土柱、梁、垫块、圈梁和过梁等热导率较高的构件嵌入护结构,会造成保温性能差,局部热量损失大,容易出现凝结水。这些部位称为围护结构的“热桥”或“冷桥”(如图1所示)。

为防止热桥部分内表面出现结露现象,应采取局部保温措施:一是避免在围护结构中嵌入构件的内外贯通,二是在局部进行构造处理(如图2所示)。

5建筑节能误区

5.1 建筑节能=节能产品和系统的简单叠加

建筑节能一定要强调技术的集成和创新,关键在于建筑设计。在实际建设开发中,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建筑节能简单理解为多个节能产品和系统的叠加,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或信息闭塞的地区,甚至将单个节能产品或技术的应用作为市场的卖点。结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却很难达到节能的效果。

5.2 节能=节省

节能=节省将节能与舒适度割裂:满足居住的舒适度是建筑节能的前提。谈建筑节能不能离开满足居住的高舒适度这个大前提。将建筑节能简单地理解为“尽可能减少建筑的各种能耗,甚至不惜降低建筑的品质”的观点,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思想。我们既反对为了追求高舒适度奢侈挥霍能源和资源的建设思路,也反对人为的将节能与舒适度割裂,为了节能而节能。

(二)绿色施工

1绿色施工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保证安全、质量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和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即为绿色施工。为了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需要制定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优先选用节能设备和机具,设定用电指标,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合理布局临时设施,临设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与此同时,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现场喷淋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大型施工现场可以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2.1 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2.1.1绿色施工技术管理

(1)技术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保障。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施工新技术,建立创新的激励机制,结合“四节一环保”制定专项技术管理措施,并按照“四节一环保”相关绿色施工技术要求,大力推进绿色施工技术的开发研究,融入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中。

(2)结合工程组织科技攻关,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增加节水和节地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措施,细化施工安全、保护环境的措施,满足绿色施工的要求,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任务,达到环保和节能双重目的。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到:

(1)对于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科学的节能理念是必不可少的,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建筑的屋顶和玻璃墙上铺设光电板,可为建筑内低压网络及部分日常用电提供能量。

(2)太阳能技术的采暖和供热功能,能很好的满足建筑物日常供热需要,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可解决建筑内一部分热水供应压力,且其经济效益明显。除此以外,太阳能还可以控制建筑物的采光,有利于建筑物的日常节能利用。

通过对太阳能与常规能源技术进行经济分析对比,算得不足3年就可收回投资。所以我们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积极的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动我国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实现“绿色”施工。

2.1.2绿色施工组织管理

建立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和制定企业自身单位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方法与评价体系,并提供场地、环境、工期等保障条件。监理单位应对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承担监督责任,所以要考虑各施工阶段、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参照相关绿色施工评价体系进行相关工作。组织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基础。绿色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应向设计、施工单位明确绿色建筑设计及绿色施工的具体要求,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熟悉掌握绿色施工的要求、方法,成立企业和项目部绿色施工管理机构,指定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组织协调参建各方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严格按照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审查总体方案中的绿色施工方案及具体施工措施,建立一个以建设单位为协调单位、监理等单位,参与的“横向”管理体系,主动向施工单位作整体设计交底,并要实施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要加强绿色施工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培训使企业职工能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引导企业职工对绿色施工的认识,形成企业自身绿色施工管理标准及实施指南。

2.1.3绿色施工的资金支持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节能减排工作会议精神,有些省份会同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制定出台绿色建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设立省级专项资金,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激励机制,加快引导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突出重点和关键环节,采取补助和奖励等方式,支持绿色建筑发展。一方面,以单体建筑奖励为主,每年支持10个左右高星级标志性绿色建筑发展,提高绿色建筑质量水平;另一方面,以支持绿色生态城区发展为主要抓手,引导一批低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

3实施管理

明确控制要点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和施工过程,制定专项管理措施根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制定各阶段绿色施工具体保证措施,强化管理人员对控制目标的理解,将控制目标作为实际管理操作的限值进行管理,加强对一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宣传教育。实施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关键。确绿色施工控制要点目标以及现场施工过程控制目标,定期将实测数据与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出现问题时,应分析原因,从技术等方面制定纠偏和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 实施动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逐步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目标,收集各个阶段绿色施工控制的实测数据,工程管理人员只有参与施工的各方都按绿色施工的要求去做,把绿色施工的各项要求落实到现场管理等各项管理中去才能不断提高绿色施工的水平。

结束语

随着近年来建筑业的能耗日益增多,节能就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21世纪中国建筑事业发展的一个重点和热点。本文围绕着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展开分析,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具体措施范文5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文明、和谐

近年来,建筑行业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创造了一定的国家财富,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但是建筑行业在其发展中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严重影响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面对国家资源短缺、污染加重的情况,建筑行业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将建筑设计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思考污染小、环保性强的建筑方式,研究新的节能环保的建筑技术,力求在用更少的资源建造出更加环保的建筑物。

一、 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点

1、建筑行业的高能耗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

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的建筑行业运行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能源,且投入比重居于世界前列,近水泥和钢材的年耗费量就占到了世界总耗费量的55%和25%[1]。更触目惊心的是,我国用于建筑烧制的实心粘土砖年耗费田地数为10万亩。此外,我国土地资源和自然空间也遭到了建筑行业年复一年的吞噬。

2、建筑行业的高污染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

据统计,2012年我国建筑行业水泥的总使用量高达21.12亿吨以上,而每生产1吨水泥就要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这大大加重了国内的空气污染。同时,建筑行业运输及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又造成了大气中PM2.5细微颗粒浓度的升高。

种种现象表明,建筑行业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给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中节能、环保的理念和追求相违背。

二、 利用建筑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

1、树立生态建筑理念

目前我国人口持续增长、资源耗费量不断增加,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环境更是遭到了愈加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变得更加恶劣。针对这样的现象,很多相关专家针对建筑学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深入的探究和思考,提出了生态建筑的理念。生态建筑理念要求人类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把环境和生态问题放在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要科学分析、全面考虑,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此外,在中央政府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中,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处于并列位置,这更加要求建筑设计方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首先要树立生态建筑理念,这样才能保证后期的施工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

2、深入贯彻节能理念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系,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支撑。但是资源和能源毕竟是有限的,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我国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树立节能理念,并全面贯彻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

首先,要通过加大宣传教育让建筑设计人员意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节能理念。

其次,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大力提高传统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耗费,杜绝浪费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现象的发生。例如在使用实心粘土砖时,必须反复利用,万万不能用过一次后就当做垃圾处理,这样才能间接保护耕地和林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

再次,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新型和可再生资源、能源。众所周知,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对传统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替代。风能、水能、太阳能都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一定的使用。而建筑行业在这方面却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建筑设计应该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避免大兴土木,减少火力发电的使用。例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通过利用太阳能、回收雨水、处理中水污水等实现小区路灯照明、绿植培育等工作的节能环保。

最后,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也要节约使用建筑材料。建材是建筑物的基石,要想彻底实现建筑设计的环保性,就必须从根本上、源头上做出改变,应该节约使用原材料,尽量使用环保的、易降解的建筑材料。例如,万科采用工厂化加工的方式,现场进行拼装,大大减少了水泥、木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耗费,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引进环保化建筑技术,用科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目前,为了让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城相辅相成,相关专家研发了一系列环保化建筑技术。但是,这些建筑技术并没有广泛运用到我国的建筑实践中。因此,当下建筑设计中应该尽快融入环保化技术,以促进建筑行业的环保化发展。

(1)绿色建筑技术

绿色建筑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涉及到物种循环、能量流动转换、气候变异、能量转换、建筑物内外热湿交换等多种规律[2]。绿色建筑技术中对墙体、门窗、屋顶等的节能设计,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建筑的节能功能;绿色建筑技术使用更轻便的墙体结构取代传统的砖石建材,不仅减轻了建筑物重量、扩大了建筑物使用面积,更节约了不可再生资源。

(2)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

这项技术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新能源的利用上。它将太阳能充分利用到了建筑物中,通过窗户集热板打造太阳能资源系统,直接把太阳的光能转换成了人类生活所需的热能,进而应用到建筑物的采暖、降温、干燥等方面。地热能也是该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原生自然能源,可以用地热供暖取代传统的暖气供暖,大大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也降低了人类取暖造成的大气污染。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否认建筑行业在改善人民物质生活、带动各行各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作为资源高消耗行业、环境重污染行业,建筑行业已经与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为了实现建筑行业的环保化发展,建筑设计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和谐共处,设计人员应该首先树立生态建筑理念和节能理念,并通过绿色建筑技术、原生自然能源的利用技术等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生态化、一体化,真正走出建筑行业高消耗高污染的困境。

【参考文献】

绿色建筑具体措施范文6

关键词:建筑 工程 施工 节能 绿色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节能施工和其他施工方法相比,具有较大的差别,旨在满足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管理的同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关于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管理的方法,建设项目通常要使用大量的材料、能源和水资源。减少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提高效益,保护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建筑节能与绿色施工管理,需要从施工现场布置、材料资源利用、提高施工现场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用电浪费等角度提高建筑节能水平,

一、建筑节能措施概述

施工中资源、能源的节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绿色施工的节能设备技术,尤其是用电控制设备。建筑施工现场的绿色清洁能源设备比较少,大多是一次型能源的消耗,降低了绿色能源的利用效率。因此,绿色施工要尽量采用功率和负载匹配的施工机械,譬如逆向式的电焊机和高效低能耗的手持电动工具。在办公和生活区域安装太阳能设备,并推广采用节能灯。

(2)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通过监测水资源的使用,安装小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在可能的场所重新利用雨水或施工废水等措施来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降低用水费。

(3)节约电能。通过监测利用率,安装节能灯具和设备、利用声光传感器控制照明灯具,采用节电型施工机械,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等降低用电量,节约电能。

(4)减少材料的损耗。通过更仔细的采购,合理的现场保管,减少材料的搬运次数,减少包装,完善操作工艺,增加摊销材料的周转次数等降低材料在使用中的消耗,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

(5)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可回收资源的利用是节约资源的主要手段,也是当前应加强的方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用可再生的或含有可再生成分的产品和材料,这有助于将可回收部分从废弃物中分离出来,同时减少了原始材料的使用,即减少了自然资源的消耗;二是加大资源和材料的回收利用、循环利用,如在施工现场建立废物回收系统,再回收或重复利用在拆除时得到的材料,这可减少施工中材料的消耗量或通过销售来增加企业的收入,也可降低企业运输或填埋垃圾的费用。

(6)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对收集系统各种设备进行更新,提高系统收集循环水的水平。通常是在施工现场周围的排水沟当中收集雨水,然后通过地下排水管,储存和沉淀在雨水收集池当中,然后用高压泵送到高位水箱,提高雨水的循环利用效率。

二、现场管理中施工节能措施

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的现场管理,需要做好现场布置、材料资源利用、循环水使用、用电等管理工作。

(1)施工现场的布置,是在绘制施工总平面图的基础上,充分准备施工现场的临时道路、房屋、用水、用电、环境保护设施。一方面是充分利用施工现场现有的动力、交通资源,减少临时设施的重复建设,另一方面是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的仓库、加工区,尽量缩短施工运输的路线,减少施工运输对周边绿化环境的灰尘污染。

(2)材料资源利用,充分利用施工现场200公里的建筑材料,将材料用量控制在总材料量的70%左右,同时合理安排工序,提高模板和脚手架等材料的周转次数,尽量采用全钢化的施工技术;利用工厂化的模式加工钢筋、搅拌混凝土、生产钢构件、生产门窗等。

(3)提高施工现场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首先是清洗时使用厕所回收的废水,减少使用清洁水源,其次是用回收的废水清洗车辆和洒路,节约用水的同时避免扬尘,再次是利用废水作为绿化带灌溉的用水。

(4)减少用电浪费。完善用电控制设备,加强管理用电设备,减少用电的浪费,譬如设定现场用电的照明时间,采用温度控制和时控的开关,加强夜间用电的管理。

三、建筑工程中绿色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绿色施工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企业只注重“面”上的绿色建筑,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等,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不全面、不完整,对绿色施工技术也是被动接受,仍以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规范的施工方式进行施工,不能系统地运用适当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式进行“绿色施工”全过程管理,更不用说企业把绿色施工能做为企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具体问题有:

1相关制度实施细则不够具体,可操作性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相关制度在执行时尚有空白之处。个别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只考虑局部利益、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或轻视了长期的环境效益,以牺牲当地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2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与淡薄。一方面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城市垃圾处理为例,多数人已能做到垃圾收集、处理,简单地进行“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类,但对再细化的分类处置知之甚少,甚至很多环卫工人也不清楚。另一方面包括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一线劳务人员在内的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绿色施工理念的缺乏,会导致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急功近利破坏环境的行为。而更严重的是人们破坏了环境后,还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对环境造成的伤害。

3部分施工企业对绿色施工不够重视。一方面个别施工企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环保成本“外化”,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自己项目的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部分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有限,制约了其绿色施工的开展。

四、推行绿色施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是推进绿色施工的基础。目前,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尚未形成与现代工业科技社会相适应的新环境观,对绿色施工的认识仍然不足。只有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环保氛围,才能提高全社会的绿色施工意识。对参与工程建设各方进行强化教育,使其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让企业能在绿色施工中受益并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促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注重采用绿色施工工艺。同时加强对建筑一线员工的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建筑施工的一线人员,认识到追求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到绿色施工的实施过程中来。

2建立健全科学的、系统的绿色施工相关法规。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需要靠政府部门制定切合实际的法规的引导。制定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体系,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强大推动力,才能激发自下而上的积极呼应。继续加强对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施工等方面的法律、技术标准及规范的要求,并不断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进行更新。

3加强行政管理部门对绿色施工的管理,是推进绿色施工的保障。完善建筑项目审批制度,以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作综合、科学的评判,保证建筑项目的科学性、长期性。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承包商应在投标书中说明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覆盖;可提出承包商应通过ISO14001环保认证的要求。加强行政监管体系、健全绿色施工技术的标准支撑体系、制定绿色施工评估体系,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工程质量验收或文明工地评优时增加或突出绿色施工技术的验收或考评。还可建立绿色施工责任制、施工单位的社会承诺保证机制、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的制约机制。

4加强财政税收等经济杠杆作用是推进绿色施工的重要手段。有效的经济体制,是促进绿色施工的有效手段。一方面通过收费遏制或减少建筑业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税收调节,政策扶持,鼓励绿色施工技术及方法的研究及运用。对那些有力贯彻可持续发展思想新建或改建建筑物的公司,给予减税、奖励或使其得到更多的建设项目等优惠措施。另外,也可以选择补贴、预付金返、排污权交易等方式。

五、结语

建筑工程节能是一个比较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多种领域,我国的绿色施工相对较晚一些,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管理过程中暴露出来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实施绿色节能施工,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响应,使企业实节能施工制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绿色施工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增加绿色施工的经济性效果,增加施工单位绿色施工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发展绿色建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建筑节能,2011,39(3):4-6.

[2]卜利民,纪学灵.两种绿色施工评价方法的分析比较[J].工程质量,2010,28(1):64-68.

[3]袁禧泉.浅谈绿色建筑的节能与环保[J].中国科技博览,2010,(3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