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业污染的防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农业污染的防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范文1

化学品在工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促进工农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大量使用化学品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作为废物进入环境的化学物质也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是有毒有害物质,造成严重的化学品污染。除了直接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等造成危害外,有害的化学物质还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对生物特别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我国的农用化学品施用量也在逐年上升,以化肥施用量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化肥施用量迅速增长,从总量来看,1980―2009年,中国化肥施用总量由1269.4万吨增加到5404.4万吨,增长了3.3倍,其中各种肥料的总体施用量都呈现增加趋势(图1)。 

2 有害化学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由于化学品在工农业发展中的大量使用已造成了多种污染,而其中有害化学品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危害最为重大。有害化学品是指任何已经被确认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危害性的化学品,既包括人为合成的有害化学物质,也包括在化学品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多环芳烃、二恶英等。它对大气、水体和土壤造成了污染并会通过环境污染进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2.1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主要是指大气的化学性污染,工业粉尘、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是导致城市地区空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在农村地区,农用化学品则是导致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我国大部分北方地区冬季的空气质量较差,其影响因素还包括燃烧煤炭取暖等释放出的危害气体。当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人体和动植物造成危害,它们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将会影响或损害人体健康。同时,大气中的气态化学品会影响气候,并会使建筑物受到腐蚀和损害。 

2.2水体污染 

造成水体污染的液态化学品主要有工业有机产品、无机物、农用化学品及矿物质等,它们一般以工农业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和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泄漏的途径进入水体,引起水质恶化。其中工业废水是破坏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农用化学品造成的水体污染也不容小觑。对人体的危害在于人饮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用污水中的生物,将会导致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严重的甚至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我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人有150万人,死亡110万人,而造成人类癌症的原因10%~15%与化学因素有关。 

2.3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积累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危害,或者残留在农作物中,有害成分通过食物链进入动植物体内,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在工业生产中,工厂大量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不仅导致江河湖海的水质被破坏,同时废水还能随灌溉用水进入农田造成土壤污染。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大量燃烧煤、石油等矿物资源,排放的废气远远超过环境自净能力导致气体污染,造成酸雨降落、土壤酸化。可以说土壤污染是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的综合结果。 

3 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防治对策 

3.1普及科学使用化学品知识,提高全民安全环保意识 

针对当前人们缺乏科学使用化学品知识的现状,应利用电视、电影、书籍和报纸等宣传媒体在全社会大力普及有关化学品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加强社会公众对有害化学品的危害认识,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环保意识及对防护措施的掌握程度。要强化相关企业及人员的社会主体责任意识,企业要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管理制度,同时要积极鼓励人们参与监督有害化学品的污染防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建设中要妥善处理好工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3.2加快新技术引进及推广,开展新型化学品研究 

农用化学品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可以减少各类农用物资的浪费及大量使用化学物质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污染。各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全面推行清洁技术改造,改进生产处理工艺,提高污染物的处理水平,在生产过程中消除或减少“三废”的排放,减轻末端治理的压力,发展节能环保的无害工艺,以改变化工生产消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局面。同时,要加快开展对新型化学品的研究,研发出无毒无害的化学物质替代原有害材料发挥作用。以低毒、高效、绿色、安全的生产发展为前提,促进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对化学品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有害化学物质排放 

当前,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仍处于污染排放量大,有害化学物质引发环境污染事故和安全问题较多的阶段,同时对有害化学品的监测与管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制定和加强各单位内部的化学用品安全管理措施,在污染的源头减少污染物和废物的产生量并加大回收利用废物的力度,争取最大限度削减有害污染物质的产生和排放,降低其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要建立相应登记管理制度,对那些已知或怀疑对人类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或者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化学品采取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和淘汰、替代措施,以有效减少这些化学物质的污染危害。 

3.4制定和完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力度 

对于有害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因此,要加快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严格执法和有效地监督机制切实缓解有害化学品污染造成的环境安全问题。由于目前我国的化学品环境安全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害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健全,现有法规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还存在着管理漏洞。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尽快制定有害化学品控制的综合法律,建立相对集中、协调高效的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高风险企业和重点监控的化学物质名单。政府部门应当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以确保系统的化学品管理体制及污染防治对策能逐步建立并有效实施。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范文2

关键词:人民胜利渠;水量;水质;盐碱化

0 前言

人民胜利渠是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自流灌溉工程,灌区工程由灌溉、排水、沉沙、机井等四项工程组成。设计灌溉面积88.6万亩,实灌面积60万亩。受益范围涉及武陟、获嘉、新乡、原阳、延津、汲县和新乡市郊区。开灌以来,人民胜利渠从黄河引水294.95亿m3,设计流量60m3/s,加大流量85 m3/s。然而随着人民胜利渠灌区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问题也日益显露,若不尽早采取相应措施,必定会导致供水量下降、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从而阻碍工农业发展及人类正常生活。

1 现存问题

1.1水资源短缺,浪费严重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水资源利用量随之逐年提高,黄河下游频频发生断流。人民胜利渠的可引用水量明显不足,加上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仅0.4~0.5,导致实灌面积大幅减少,供需矛盾突出,灌区管理效益呈下滑趋势,并严重危及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其中,农业漫灌现象尤为突出,不仅浪费水资源,污染深层地下水,还会造成盐碱化次生现象。

1.2污染情况,水质下降

除了部分天然污染源,人类的工业、农业、交通、生活等活动对天然水体造成的污染成为水资源主要污染源。尤其是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工厂废水排放量越来越大,各地段未处理达标的污水流入黄河及其支流,从而汇流入人民胜利渠。自1970年开始,人民胜利渠开始向新乡市区供水,直接威胁120万人口身体健康状况。虽然近几年加强了控污排污的管制,但其成效仍有待提高。

1.3灌区泥沙问题

众所周知,黄河的含沙量世界第一,若要引黄灌溉,必然会引入大量泥沙。即使设有沉沙池,但再大的沉沙空间也不抵日夜积累的沉沙量。因此,除了建渠初期规划的9处沉沙池外,对如今的引水含沙问题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保持骨干渠道的输沙、沉沙、虑沙能力。

1.4土壤次生盐碱化

人民胜利渠灌区开灌至今,老盐碱地的治理和次生盐碱化的防治一直是灌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虽然经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灌区内大面积的盐碱地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与改良,但是近年来由于“重灌轻排”的思想有所抬头,不少排水沟道淤塞严重,排涝、排渍能力下降;利用稻改化治理成果的碱化盐土地因水资源短缺而面临改作的选择;部分重盐区因冲洗脱盐用水没有保证,已有返盐的迹象[1]。

2 改进方法

2.1 做好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大排污监管力度

为满足日益膨胀的用水量,首先从生活、工农业用水方面分别实行按需分配。要以国民经济发展为基础,保证各部发展供给。对城市居民用水,大力推广节水器具,从水费制度的改造,约束日常用量。如各户不同用水量分级收费,大型公共娱乐场所特殊对待等。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学校、社区等途径,深入家庭,让节水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带动社会节水效益。对工农业用水,强制采用节水工艺及器具,如循环用水,开展水平衡测试等。尤其是农业方面,应加快灌溉技术的升级改造,由大幅漫灌转为喷灌、滴灌模式。

排污管理继续加强,在污水处理及排放方面,始终不见成效,原因是污水处理费用往往过高。应加大监管力度,加强水利执法,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体系,通过法律强制措施保证相关规定的落实。严厉打击因为污水处理费用昂贵直接排放的行为,对此要给予高于污水处理费的罚款。

2.2 坚持控沙

首先可从入渠源头处控制引水含沙量,需要从常年观测的黄河含沙量中寻找规律,从中选取最合适的时段、取水深度,避免沙峰引水为佳。除此之外,即使人工清淤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定期清理沉沙池淤积的常规工作仍不可遗漏。

2.3 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治

参考成功举措,从灌区多年水盐运动规律中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在人民胜利渠灌区开灌初期,曾因排灌失调,导致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土壤次生盐碱化面积达1.2万公顷。自1964年起,实行排灌并举、渠井结合、科学用水、放淤稻改、沉沙改土等措施综合治理旱涝碱后,至1992年,灌区地下水埋深稳定在3.5米左右,且稳中有降,不仅抑制了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发生,而且改良了0.5万余公顷老盐碱地。

参考文献

[1] 尚三林, 贾树宝, 余祥海, 等. 人民胜利渠灌区盐碱地治理实践[J]. 人民黄河, 2000年12月, 22(12):22.

[2] 袁宾. 人民胜利渠灌区水盐运动规律及评价[J]. 人民黄河, 1992(10):11.

作者简介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范文3

关键词:水资源;布局;开发;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2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2-93-1

在当今世界上,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人类对水资源的耗费也不断增长,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已愈益突出,这给水利工程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课题。怎样才能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呢?

1 根据水资源特点调整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

要根据水资源不足和分布不平衡的特点,有计划的调整工农业和城市建设的布局,使各地农村的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农业耕作制度,作物布局,以及工厂厂址的选择,城市发展的规模等等,都与水资源的情况相适应。例如,在缺水地区要实行有机旱作的农作制度,减少嗜水作物的栽培面积,防止耗水量大的工业项目的建设等等。

2 开发水资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开发水资源的途径:一是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森林具有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土面水蒸发、提高大地蓄水保墒的功能。二是兴建水利设施。重点抓现有灌区的续建和配套工程,以便尽快地、充分地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功效。同时也要有计划地加快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建设。一是要建设地面水库,扩大地面水蓄水能力,减少弃水;二是要重视建设地下水库,即通过人工措施将地表水、降水引入地下储存,发挥地下调蓄作用。地下水库具有地面水库所不及的许多优点:工程量小,投资少;不淹没农田,不需迁移人口;能避免地面的直接污染,净化水质;减少蒸发和渗漏的损失;以及能防止咸水化和地面沉降等。正是因为这样,地下水库作为人工蓄水措施已引起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三是跨流域引水。这是调节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做到水量相济,余缺相补,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严重缺水的一项重大措施。我国水资源南北分布不均,要解决北方缺水问题,非从外流域调水不可,因此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由于水资源有限,也由于我国用于开发资源的投资有限,无论从长远还是从当前来看,在开源的同时,都应更加重视节流,这是缓解水的供需矛盾更为现实可靠的途径。因为我国的水浪费极为严重,节约用水有着很大的潜力。就农业灌溉这一方面,还有很多是沿用古老落后的大水漫灌法,水的利用率非常低,绝大多数灌溉渠道没有防渗措施,输水渗漏量占输水的30%~40%。节约用水的途径主要是:引进推广发达国家已经普遍采用的喷灌、滴灌技术,这种方法既省水又能增产。因水制宜,在合理布局农业生产的同时,实行科学用水和采取防止渠道渗漏等节水措施。据初步估算,这些措施可以节约用水一半以上。推广薄膜覆盖栽培技术。这种措施,既能提高地温,又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在我国北方有显著效益。此外,工业生产也要重视节水,主要抓水的重复利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改进耗水量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耗水量。为了节约用水,对工农业生产制定用水标准,实行定额供水。为了使节水卓有成效,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形成“惜水如油”的节水新风;还应采取经济手段,进行行政干预,把节水与企业、个人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

3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水资源污染越来越严重。根据国外防治水污染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的实际,抓好水资源的保护,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要建立污染监测机构,加强水质监测,掌握水污染的动向和规律,查清污染源,要着整治工业污水的排放,对于已被污染的水域,要实行综合治理,使之恢复生机。

4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范文4

关键词:水环境 问题 对策

面对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水利开发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要统筹好经济建设,工农业结构、生态环境与水的关系。从临夏州过去50年水利建设成就来看,成绩辉煌。但是进入90年代,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等问题越来越严重,水已经成为临夏州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本文就临夏州面临着的水环境问题,略陈拙见。

一、水环境问题的现状

(一)、水污染是临夏州面临的最主要的水环境问题

据临夏州水利部门对临夏州30多条大的河流开展的水资源调查表明:46.5%的河水受到污染,10.6%的河水严重污染,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镇水域污染严重。从地区 分布来看,支流水质一般劣于干流,干流下游水质一般劣于上游,城镇、工矿区河段水质最差。在临夏州黄河水系中,一级支流大夏河、洮河、湟水等均有70%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二级支流广通河、三岔河、牛津河等地污染也相当严重,污染河段占60/%以上。全州有1/4的人口饮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水。

(二)、地下水大量超采

由于地表水资源贫乏和水污染加剧,一些地区对地下水进行掠夺式开采,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维持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使得原本依赖地下水生长的沙枣等植物严重枯萎和死亡,同时,地下水质的持续恶化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且苦咸水呈迅速蔓延扩展之势。

(三)、水土流失面广量大

临夏州是甘肃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州水土流失面积6894.64km2,占总面积的84.4%,自然因素和人为的毁林开荒,过量放牧等因素,使上游地区源头植被破坏严重,大片森林遭到砍伐,大片草场被开垦,破坏了上游水源,使水资源逐年减少。临夏州主要的水源涵养区南部沿太子山至积石山区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区域性地下水量减少,即使现在停止砍伐,要恢复植被需付出很大的代价,且需要有较长的时间。

(四)、主要河道水资源短缺,河道断流情况加剧

临夏州主要河道大夏河年均径流量11亿立米,广通河3.56亿立方米,冶木河3.31亿立米,三岔河1.18亿立米,银川河0.73亿立米,吹麻滩河0.25亿立米,其余河道流量较小。近年来主要河道发生断流就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的集中表现由于河道径流剧减,成为间歇性河流,直接造成工农业用水紧张,河道断流及川原地河流枯萎成为又一个严重的水环境问题。

二、造成水环境问题的原因

(一)、无节制地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污水是河流污染的首要原因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用水量的持续增大,排入河流的废污水不断增加,据水利部门最新调查资料,现状废污水排放量已超过80年代的一倍,年排废污水1235万吨,这些废污水85%以上未经外理直接排入河流水库, 是主要的污染源。临夏州河流污染主要是城镇和工矿企业的点源污染所致,一个入河排污口污染一大片,在河流形成岸边污染带;支流小河的一个工厂或乡镇企业的污染就会使整条河流受到污染,变成排污沟。

(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是影响河水环境状况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后,临夏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一方面极大地增强了临夏州经济实力,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企业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给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水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小造纸,小制革等企业对水环境的破坏尤为严重,一个小造纸厂就能污染整条河流。

(三)、水土流失以及农业化肥、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水资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目前,临夏州对大多数河流是氮、磷造成富营养化。据调查:近60%的氮、磷来自于水土流失造成的非点源污染。除以上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外,对污染治理投入少,技术落后,及依法管理的力度不够,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总之,水污染已十分严重,加剧了水资源紧缺,威胁人民健康,影响工农业生产,其灾害不亚于洪灾旱灾。

(四)、水资源短缺,导致水环境更趋恶化。

由于水资源短缺,排入河流的废水不可能得到稀释和扩散,致使水环境更趋恶化。大夏河流域水资源日趋恶化,水污染也相当严重。山区河道基本枯萎,邻近城镇的河道成为排污沟,被喻为“无河不干,无水不污”。地处大夏河流域下游的临夏市,由于水体受到污染,将成为水质型缺水地区,城市用水紧张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水污染也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五)、水土资源过度开发,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有过度开发的现象。临夏州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超过50%,已超过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40%。在土地利用方面,山区毁林开荒,草场过牧滥垦,河流行洪滩地被侵占,这些都破坏了生态环境,加重了水旱灾害。在大夏河流域,由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小支流干涸,大夏河干流下游经常短流。转贴于 三、解决水环境问题的对策

(一)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保障临夏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坚持的基本方针,实践证明,以牺牲环境换发展,先污染后治理是行不通的。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化和保障社会经济的用水,要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结合起来。强调“治污为本”是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水资源与水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出路。对于污染严重地区,应将改善水环境作为区域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加大污染防治和治理力度,并采取有效措施修复已经受到污染的地区和水环境。

(二)改革水资源的管理体制,实行水量水质统一管理,健全全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实行动态监测,区域联防。

多年以来,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使城乡用水,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工作都存在许多矛盾,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浪费和损失。当前,要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加强流域和区域的水资统一管理,尤其注意群众对河流上中下游,城市与乡村,水量与水质,地表对地下水,供水与需水,用水与防治污染,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搞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并相应地加强水资源的立法和执法,修订原有的水资源规划。还应加强水资源保护机构的作用,发挥州县水利部门水量、水质同步监测,统一管理的优势,强化水污染治理力度,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改善大夏河流域水环境。应优先建设,先行发展大夏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对跨界河流与重大污染事故实行动态监测,定期向社会公布环境信息。积极开展跨地区的污染联防。

(三)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加大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化工作的力度。

在用水方面,要从不够重视节水、治污和不注意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转变为: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要坚持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措施来抓,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针对临夏州水资源短缺,开发利用程度较低,水的浪费较为严重的实际,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 突出抓好节水,把推广各种节水措施作为今后水资源发展的大事来抓。在防污减实方面,应从以末端治理为主转变为以源头控制为主的综合治理战略,要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量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大力提倡污水资源化,目前可将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作为低质水源,用于炼铁高炉冷却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氦、磷等营养物质,而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较低,可用于农田灌溉;处理后的污水还可用于地下水回灌,用于养殖水生生物,用作不与人体直接触的水源、景观水等 。

(四)强化业务领导,加强依法治水观念,促进行业管理和水资保护工作法律化,制度化。

各级领导要把业务建设摆在重要地位,重视水资源管理和防污治污工作,克服那种空、浮、漂、若说行话,难办行事的观念。要坚持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对水事活动的监督管理及水政建设,完善水利执法体系,使水利化人治走上法律轨道。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 ,建立符合客观规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改“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合理配制水资源。同时要严格执行取水许可证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采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科学用水,合理布局,适度开采,以达到供需协调平衡。要大和宣传《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制定流域及地区各种配套法规,使水资源保护工作法律化,制度化。

(五)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并唤起群众意识。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健在科技,科技兴水战略对水利建设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管理粗放,人员素质低等问题是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农业改善灌溉技术条件,工业提高重复利用率,实行雨水集蓄利用、劣质水处理再利用等多途径出发提高科技条件,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和理论水平,应安排关键问题与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提高科技贡献率。大量的水资源在人们不经意间慢慢流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不能忽视的一个方面。应在社会公众中广泛唤起水是稀缺资源、水是商品和节约用水的意识。从点滴做起看似简单,但成效显著。

随着21世纪的开始,临夏经济建设将进一步腾飞,并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 这意味着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与重大的机遇。如何适应形势,认清临夏州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临夏回族自治州水利志》,临夏州水利电力局水利志编辑室编。

(2)《临夏回族自治州国土综合开发整治规划》,临夏州计划委员会编。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范文5

关键词:人饮水,供水安全,饮水工程,管理标准

1引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技术的发展,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工业创新等领域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呈逐步扩张的态势,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冲突日趋紧张,居民生产建设和日常生活离不开水,而水资源短缺和污染引起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保护水资源及居民安全用水已经成为全人类共识,各国都把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作为促进现代化社会的基本要求,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治理水资源污染是提升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目标。保障人饮水安全是饮水工程建设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2各地区人饮水供水安全现状

2.1各地区水文地质差别较大

我国水资源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的局面,大多数年降水量较低地区都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1]。同时,由于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各不相同,河流和地下水水源质量都有差别,年降水低于最低生存保障线,导致地下水开发过度,水资源趋于枯竭等。部分地区饮水安全和供水工程因上述原因受到严重影响,而这部分区域居民饮用水来源极端依赖降水和河流供给,水资源不稳定会受到四季河流汛期和气候影响。例如:河流在汛期排水量猛增造成居民生活安全受到威胁,而支河流排水量减少造成居民人均用水量严重不足,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不完善导致水处理技术落后,容易造成居民饮用水来源存在有害病菌,对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2.2居民饮用水水质遭受污染

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剧,工农业企业生产排污导致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加剧,部分工农业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直接将工业废水或者没有达到标准的污水排放到当地水源中,极大污染了水源质量[2]。同时农村居民在耕种土地过程中容易产生化工残留问题,进一步导致地方水资源质量下降,可供居民饮用水资源和人类生产活动的矛盾日益激化,水资源污染治理没有及时得到解决,给居民饮水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可供饮用水源河流越来越少,因遭受污染而无法供居民饮用的河流达全国河流总长度半数以上。自2000年以后,受污染河流持续加重,七大河流水源污染问题仍在持续加剧,部分河流污染已经达到中度污染水平,无法为居民饮水提供水源。

3人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3.1饮水工程防控污染水源不到位

饮水工程建设之前,根据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考察,规避生态地貌较脆弱地区开展施工。但是企业开展建设饮水工程过程中,相关单位防控污染过于片面,过于关注工程收益而忽视污染水源对当地生态资源的恶劣影响。部分地区政府职能部门针对水源污染控制不力,忽视企业排污,造成地区水资源安全状况受到极大威胁,供水水源因污染造成饮用困难,加剧了当地生态环境恶化和居民身体健康安全隐患。

3.2饮水工程建设标准过低

目前,我国饮水工程建设存在只注重前期效益而忽视日常基本管理的问题,饮水工程质量管控不完善、相关饮水工程建设标准过低,造成居民饮水安全得不到根本保证。例如,农村基础设施相比城市水利工程较差一些,因为其修建饮水工程长期得不到维护,资金落实不到位;供水水管和过滤器年久失修,也是造成饮水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部分地区偏离市区且交通不够便捷,饮水工程开展速度质量和市区城镇相比成本更多,铺设饮水设备的资金更加不足,导致部分饮水工程建设标准过低,饮水供水安全根本不符合饮用规定。

3.3未考虑各地区实际情况开展工程

完善且完备饮水供水工程需要庞大资金支持和投入足够多的时间,才能满足居民使用需求和供水条件。但部分地区将饮水工程建设功利化,忽视客观因素限制,投资兴建收益效果明显的短期供水项目,导致水利工程前期效益明显、中期维护不足、后期完全荒废的局面,无法满足当地居民用水需求。此外,部分饮水工程建设未根据本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和地区特点建立起管理制度,导致水利工程建造完毕后,无人监管且荒废殆尽。水资源饮水工程建设不完善还会导致供水二次污染,水体化合物与供水设备接触过程中有害微生物或重金属超标,导致人体受到严重伤害,影响居民饮水安全。

4解决人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标准化对策

4.1注意防治饮水工程污染水源监管

目前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加剧,部分河流污染严重不符合饮用标准,且部分农业生产地区灌溉水资源浪费严重[3]。因此,各地方应加强宣传饮水安全工作,提升群众对饮水安全认知,提倡环保用水和不浪费生活用水,切实保护供水源头,政府职能部门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设立居民饮水水源地保护区域,针对各水源地安全需求设立责任人,对水源地周围工农业企业生产排放做出严格措施,避免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水污染居民用水水源地,重视水源地当地生态保护,严禁农业化工物流入水源地使用,针对城镇居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以防污染饮水水源地。

4.2细化饮水工程建设标准

根据我国各地方饮水工程管理分析发现,饮水供应容易受制季节影响且水源供给不受人为控制,部分阶段用水短缺问题十分突出[4]。因此,各地方相关部门建造饮水工程应细化饮水工程标准,科学开展饮水工程建设,淘汰建设不合理饮水工程以确保当地饮水安全和供应合理。同时针对居民用水设备制定规范,防止因设备退化导致饮水安全问题,在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的同时,也要保障该地区水资源供给正常。而且相关部门也可以开发地面水源协调饮水工程顺利开展,保障水资源供应合理性和科学性。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引导生产企业参与饮水工程建设,根据地区情况不同合理选择饮水工程建设地点,保障地区经济发展和饮水工程供给水平稳定性,确保该地区居民饮水安全[5]。

4.3根据地区情况改善饮用水管理机制

近些年半数河流地面水资源污染严重且地下水资源枯竭程度加剧,供给水源区域用水环境也遭到一定破坏,部分地区因生态环境失衡导致矿物质含量猛增、重金属超标,同时工农业生产污水和农业超标物质使该地区水资源质量破坏严重。例如:部分饮用水超标地区居民患氟斑牙病、氟骨病、大骨节、腰腿疼、瘫痪等病症十分严重;重金属和矿物质超标问题持续影响我国居民用水安全,所以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极为重要,要控制工农企业生产活动对水源地的破坏,定期监测该地区水源质量,制定管理职责且明确划分责任制,根据饮水工程辐射范围,完善饮用水安全管理措施,定期检查饮水设备,投入资金维护老化设备,保障地区居民长远以后有清洁饮水饮用。

5结语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范文6

[关键词] 水污染 危害 城市 农村水污染 措施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4-0001-01

引言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些物质的介入,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征的改变,造成水质恶化,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①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水污染作为一个严重的、不可忽视的问题,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关注。

1 水污染的危害

1.1 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当人们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或食用生活在污水中的生物,如:鱼虾等,一些有害物质就会影响人类健康,轻者会造成人们呕吐、头晕、腹痛、腹泻;严重时则会使人的身体机能下降,代谢能力失调,呼吸功能遭到损坏,导致人们全身疼痛,直到死亡。

1.2 对工农业的生产发展造成较大损失

水是工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业上,若水质不达标,就有可能损坏工业设备,导致生产停滞不前,相关的企业便会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去处理。这样一来,既影响了工业企业的效率,又加大了市场的竞争力。农业上,污水的排放会使农田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大面积减产,且会受到一定的污染,对人和家畜造成潜在性的危害。

1.3 危害水生生物,破坏生态环境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将污水和废弃物排放到水体中,一些有害物质被鱼虾等吸收和富集起来,人食用后会中毒,甚至死亡。氮,磷等的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中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疯长,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水质恶化,水体变臭,使部分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导致水生生态系统功能失调,破坏生态平衡。

2 水污染现状

2.1 现状

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污染是城市水污染的两个重要方面。“常见于我国地表水的污染是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富营养型污染以及这些污染共存的复合性污染”②。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不经任何的加工处理就直接排放出来,使得大多数的城市河流受到污染,水质下降,威胁着居民的用水安全和群众的健康。此外,水污染事故也在不断的发生,如:兰州的苯污染事件,造成了学生缺水,市民抢水的局面。

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许多地方的水不能再继续饮用,村民饮水困难,居住环境遭到破坏。而且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水资源的匮乏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导致农村的经济水平得不到大幅度的提升。

2.2 成因分析

城市水污染的来源主要是:(1)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偷偷排放到河流湖泊中;(2)没有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设备,导致污水处理不达标;(3)执法力度和监管部门的督促不够强硬,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等。

与城市相比,农村自古以来就存在着一些陋习,造成水污染的原因自然也就和城市水污染的不太一样。这主要体现在:(1)农村地区没有或有极少的污水废物处理设施,人们把生活垃圾乱扔乱放,或者直接进行焚烧,造成环境及水体污染。(2)村民种植庄稼时使用的尿素等化学产品会通过雨水渗入地下或流到周边的河流中;(3)家畜的粪便不经任何的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农田中,作为肥料使用,未被完全利用的物质会挥发到大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而且,农村的某些地区会把家畜的粪便直接堆放在地上,雨水的冲刷会使这些粪便污染地下水。

3 措施

由于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不一样,所以在污水治理措施方面也有所不同。

3.1 城市水污染防治措施

(1)大量鼓励人们使用清洁生产产品,减少废弃物对水质对水质造成的影响;(2)对水进行循环使用,加强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鼓励他们参与到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的步伐中。(3)加大水资源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制度,要更加重视大型重污染企业。(4)完善城市的污水排放系统。

3.2 农村水污染防治措施

就目前来说,一些村民甚至村里的领导干部对污水的危害和防治处理的认识还不.够全面透彻。要想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就要从最基础的,最根本的方面着手。比如:(1)加大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固定的垃圾堆,让他们懂得分类处理垃圾,不把废物污水乱扔乱排。(2)对生产活动产生的废水要进行集中处理,大力发展清洁的乡镇企业,建立沼气池和人工湿地等。(3)农村的畜牧场应建立在远离周边水源的地方,牲畜等排放的废话要进行化粪处理。(4)可以将农村地区的那种露天厕所进行改造。在种植农作物时,需结合土壤肥力等实际情况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切断污染水体的源头。(5)还可以奖励部分在污水废物处理方面表现积极的人,以此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4 结语

水污染问题一直是个严峻的问题,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村民,都应该意识到“先污染后治理”的危害,主动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还人类一个干净安全的水源和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武敏,论水污染的危害与治理.鸡西大学学报,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