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范文1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1.通过引入故事,渗透音乐情感体验

故事与音乐的联系具有不可分割性。只有故事的发生,人们才会产生不同的情愫,继而在寻找表达的突破口时便能与音乐产生对应。如此,才能创造出更多风格和节奏的音乐旋律。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故事”都具有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的起伏有着良好的优势所在。故而,在音乐教学中结合故事的导入对学生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将音乐情感体验一项核心素养之要素渗透进来,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以《打虎上山》一节的教学为例,由于本节是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主角人物杨子荣的主要唱段之一,因此,笔者便借助于此将“杨子荣打虎”的故事片段引入在课堂中展开了教学。如:笔者首先向学生们描绘了东北林海雪原下广阔、茫茫的壮丽景色,并利用多媒体屏幕向学生展示了相关的图片来对故事的情境加以渲染。之后,绘声绘色的讲述了杨子荣如何临危受命去剿匪擒“座山雕”,如何上山途中遇虎、杀虎等。将剿匪的险恶与打虎的惊险两相对比,引导学生去体验《打虎上山》选段旋律在表现杨子荣慷慨激昂的战斗豪情的情感。而学生们在对故事前因后果的了解之下,对音乐的情感表达体会也愈发深刻,为素养的渗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结合舞蹈演练,渗透音乐实践能力

音乐实践能力这一要素是音乐素养的重点,包括对音乐的表达、表现能力,欣赏与审美能力等,其核心为利用音乐表达个人的情感。针对于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通过结合“舞蹈”这一活动来对学生做出引导和启发。众所周知,舞蹈与音乐两者在表达与表现力方面有着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与弥补的联系性,音乐注重激发,而舞蹈则注重表达,具有实践性质。因此,在音乐课堂中,让学生们跟随音乐的旋律进行舞蹈,在实际行动中将二者联系在一起,能够很好地将音乐实践素养渗透如课堂当中。例如:以《踩雨》一节的教学为例。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演唱这首歌曲的同时,便通过结合相应的舞蹈编排、演练,来引导学生对歌曲中欢快、活泼的情绪进行了实践。如:在舞蹈的编排方面,笔者为了表现小朋友“踩雨”的欢快,首先安排一位学生伴随着旋律出场对着节奏“踩点”。之后,便由其做呼喊状,引出更多的小朋友来一起“踩雨”玩耍,把孩子们无忧无虑在雨中玩耍嬉戏的场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同时,引导学生在雨声后面加ei、hei,其他空拍处拍手,更加衬托了热闹的气氛。诸如此类,大大的渗透了音乐实践的素养,为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利用影视欣赏,渗透音乐文化理解

影视作品自诞生以来,便代表着一种独有的人文素养反映着某个特定地区的社会现实与文化特征等。而这一特点,与音乐素养中的音乐文化理解之内涵有着高度的契合点。由此可见,在音乐课堂中利用影视欣赏作为桥梁纽带,引导、启发学生的音乐文化理解,帮助学生加强对音乐主要形式的认知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鉴于此,我们在课堂中应积极以此为切入点,通过视觉、听觉的双向调动促进学生这一音乐素养的有效生成。例如:在教学《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节课程时,笔者便利用影视欣赏作为突破点,在课堂中展开了教学。如:笔者在教学之余,向学生们播放了当年游击队员被困于微山湖岛上的视频片段,利用紧张的影视情节氛围衬托歌曲的优美、动听旋律,以此向学生们传达游击战士沉着、冷静、临危不惧、坚定自若的高度乐观主义精神。而学生们也通过影视的欣赏,了解到了在这首歌曲的背后所隐藏着的惊心动魄的战争炮火,深刻体会到了我国传统革命斗士勤劳、朴实、勇敢的精神。学生们在这一线索下,将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革命传统等进行了良好的理解与传承,从而极大推动了音乐文化理解素养的渗透。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范文2

一、以文化自觉指引文化自信

“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文化自信来自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先生曾指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而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创建。”文化自觉意味自我思考,反思“传统”的重要性,并在现代化语境中认识传统文化,打通传统文化和现当代文化。当代学者多从中国文化发展能力的角度界定文化自信的本质、内涵、对象,或思考中国文化自信建设的路径。陈先达教授提出:“文化的本质和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对中国文化载体中内在蕴藏的中国精神、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的总体性理解基础上的。它体现在中国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中,贯穿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要培養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其文化认同感。要建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就要理清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渊源、内涵精髓和发展方向,帮助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储备,明晰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形成客观、辩证的文化理解力和文化判断力。

二、推进文化自信的多维度教育

通过对衡水学院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共性特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较高,文化实践参与度较高,但文化知识储备极少,认知程度不高;二是虽然西方文化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学生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比较理性,70%参与调查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西方思想对自身思想行为产生了影响;三是大学生获取中西方文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虽然对现有的中国文化类课程和活动较为满意,但对高校文化自信培育方式提出较高的期许。

目前高校都形成了较完善的通识课体系,课程内容集科学性、系统性和理论性于一体,有助于大学生增加文化知识的储备,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但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上,应当考虑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性特点,结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自主意识强、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的思想特点,注重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源流价值及时代内涵进行梳理,既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将文化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确把握文化的发展脉络,增强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力;结合大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探讨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表述方式,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现象的结合,教学内容的易吸收性和教学方式的灵活性相结合,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辩论赛、演讲比赛或“时事大讲堂”等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认知,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使其能够客观且深入地分析社会文化现象,正确评判文化价值,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

注重增强专业教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意识,将专业教育的知识性与人文性相融合,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素养的培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和认知,注意了解学生的文化需求,排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文化焦虑,提高其文化理解力和思辨能力。结合专业课程的建设,挖掘专业知识内容中的文化因素,促进文化研究成果向课程资源的转化,如建立董子文化教学基地;设立具有区域特色文化专栏或网络资源板块,邀请校内外学者进行学术成果的大众化表达。同时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用优秀文化滋养大学生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强化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文化引导意识,强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和创新情感,又要自觉地将中国优秀文化融入创业创新理念,启迪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表达出发,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数字文化资源的开发、传统服饰文化地艺术创作等。

三、培育地域认同感下的文化自信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域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将地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易直观地获得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对高校所在地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高校的认同感,自觉体悟优秀文化,培养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结合地域特点和应用需求,进行生本地域文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将地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对接,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开设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体验课、中华才艺课和思想文化专题研究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材编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同步增加与地域文化有关的内容,并拓展到学生的第二课堂;采取多元联合教学模式,既“请进来”,又“走出去”。“请进来”,邀请地域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或文化传承人进课堂,以更加专业的视角、直观的手法展示传统地域文化的魅力;“走出去”,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民间创业故事和史料的整理,建立革命文化教学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加强和深化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重参观重体验,增强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认知度,“润物细无声”般地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信。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将地域文化的体验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结合起来,将校企合作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结合,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协同引导,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地域文化特色研究基地和产业创新基地,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创新,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地域文化的创意表达,将大学生外在的文化体验内化为思想和实际行动引导相关的专业和学生开展地域文化体验与教育产品创制类课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多层次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学生的地域文化自信,深化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文化体悟的基础上形成高度自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四、创新文化传播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快捷、简单,进入微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的讲授不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唯一渠道,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网络等获取大量的多元化信息,学生文化认知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削弱自身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教育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创新了文化的传播途径,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文化+数字”语境下的表达方式。

在文化自信的培育中,既要注重传播方式和途径的新颖性,又要注意中华优秀传統文化在形式上的整合和创新。依托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研究成果,建立符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平台,利用新媒体或自媒体进行微文化数字资源的开发,制作适合互联网或手机客户端的传统文化微视频、微课程、微图书馆;利用社交媒体的聚众效应和互动性,建立具有高校地域特色的文化公众号,拓宽学生获取文化的渠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打造多层次、鲜活立体的传播模式。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设立大学生文化传播工作坊,打造导师制下的学生创新团队,基于学生的视角进行优质文化数字资源开发和建设,如传统文化微动画的制作等。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范文3

关键词 审美 音乐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经历了从“音乐美育”到“音乐审美教育”,再到2011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确立的"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的转变,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中国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发展的主线。

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实质及其确立

从《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十年课改始终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宗旨,音乐审美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将应用于新阶段的学校音乐教育中。新《课标》将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表述为:(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作;(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头条理念得到凸显,同时强调了音乐教育的实践性品格和创造,这是对传统音乐教育极端功能化的深刻反思,是音乐教育科学本体价值的回归。

《课标》将“音乐审美”的内涵明确定义为: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个界定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也和现代美育思想的发展戚戚相关。

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之初确立的音乐美育思想,其诞生就和德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认为他们相互区别又相辅相成,音乐美育是辅助德育的重要手段,这种美育观深深受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乐以修身养性、以乐教完成德育”文化传统的影响。“礼为德育、乐为美育”,的西方美育思想中国化的尝试,将中国古代的礼乐思想与西方美育思想融合,赋予了中国古代乐教以新的时代内涵,推进了中国美育的普及。

音乐美育的思想也随着现代美育理论的深入研究而不断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美育观念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初期的美育有鲜明的不同,从着眼于现代教育的完整性而提出的美育是德育和智育的辅助,发展到现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而强调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转变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美育本质和作用的认识,也确立了我国学校音乐教育“音乐审美教育”的思想。20世纪末的素质教育改革,明确了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理念的提出,突出了音乐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和实践性,不仅凸显了音乐课程“以美育人”的独特价值,它作为一种具有陶冶情操、促进德育功能和文化理解的综合教育理念,成为国家教育方针中促进国民素质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2 如何实施“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2.1 牢牢把握“以美育人”的音乐教育理念和课程宗旨,实现音乐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文化认知的有机融合

音乐课程的审美性以及审美作用的凸显不是指要在音乐课程教学中丢弃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反,学生音乐审美素养的提高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依赖于音乐实践中获得的审美体验和对多元文化的认知。

音乐的创作表演有其艺术特性,决定了音乐的欣赏、表演和教学都有特定的实质与技能要求,这是由音乐学科特性所决定的。而只有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认识多元的音乐文化,正确理解各种艺术表达形式,而这也正是音乐审美体验和认知文化的过程,也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音乐音响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有组织的音响能激起人的不同的情绪情感反应,对人有强烈的感染作用,它精细人的感知,深化人的思维,丰富人的情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才能感受与理解音乐,才能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重视在“音乐情感体验”中增进“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可以理解为音乐能力的总和,包含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以及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即是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过程。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应在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基础知识与技能基础上,在音乐本体的艺术实践中,在对多元文化和不同艺术门类的探究与感知中,在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和创造能力中形成。

音乐素养与音乐审美密不可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音乐课程最重要的基本理念,而“音乐审美”不是空洞、虚幻的目标或口号,其内涵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其中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依靠的是建立在音乐听觉能力之上的对音乐艺术的有效理解。沟通和交流离不开以音乐欣赏和演唱、演奏为主要形式的音乐表演活动。“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则需要有“与音乐相关的文化修养”。简言之,音乐素养是形成音乐审美能力的根基,正由于“音乐素养”对培育和发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值得重视。

2.3 重视“音乐本体”,倡导有效的音乐教育

“音乐本体”即音乐自身,它可以泛指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文本(乐谱)或音乐作品的音响,可以是指音色、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等音乐作品的基本要素,也可以指构成音乐作品、形成某种音乐风格或表现特点的内在规律。

在课程改革之初,在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音乐教育对于“知识与技能”要求矫枉过正,过于忽视音乐学习的技能要求,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效果,满足于学生课堂层面上的广泛参与,把音乐课上成了一堂“综合课”,或者使得音乐课堂成了一堂娱乐活动课。在音乐教学中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音乐文化认知等各面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局限于浅层次的场景描绘,将对学生的音乐要素把握要求降低到只要学生参与其中。这是忽视音乐本体的表现,致使音乐课堂游离在音乐之外,音乐本体的失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学校音乐课程教学效率不高,导致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提不上去,因此,要科学认识音乐教学规律,正视音乐本体的重要性,倡导有效的、使学生真正受益的音乐教育。

2.4 重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

《课标》要求系统学习母语音乐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特别需要学习的,便是本民族世代相传的、最具民族音乐特征、自幼耳闻目睹受到习染的民族传统音乐。这就要求音乐教育者从我国五大传统音乐精粹中,发掘和建立适宜学生学习的本土民间传统音乐资源库,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范文4

关键词:茶文化思想;英语教学理论;改革背景;实践机制;探索体系

在当前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要注重合理发挥茶文化的精神启迪与价值多样性,强化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自身将所学的英语知识与文化内涵进行包容,通过应用具体的文化内涵,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活动中对茶文化因素的有效挖掘。

1茶文化思想的价值内涵分析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在长期的人类发展进程中,人们通过对茶和饮茶生活的理解与包容,从而形成了茶文化这一规律性文化。茶文化作为一种基于饮茶和茶叶这一物质元素所形成的文化体系。所以,在今天我们利用茶文化时,如果能够以正确的态度认知茶文化的内涵,并且对茶文化的形成、传播,乃至交流体系,形成全面认知,势必能够实现对茶文化价值的最佳应用。茶文化是一种内涵性与思想性文化机制,其中内容的多样性,乃至精神理念的动态性,恰恰是该文化得以不断传承的关键所在。茶文化的思想内涵,是在大众认可和融入之后所形成的思想,从茶文化思想的具体内容之中,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和探究该文化的发展历程,更是能够帮助我们对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机制,形成合理、全面的价值认知。茶文化的思想内涵极为多样,客观上看,之所以能够实现多种文化业态并存,多种理念交融,根本就是形成了多样化的文化体系。茶文化的思想,也是一种基于时代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精神,这是茶文化得以传播和传承的重要动力。在茶文化机制中,我们看到该文化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这一文化在不同时期都能够得以创新。

2当前英语教学理论应用过程中的欠缺认知

对于英语教学活动来说,本身就是语言交流与互动应用的重要过程,所以,脱离实际、脱离应用诉求的英语教学理论活动,就很难实现应有的价值效果。对于英语教学理论应用来说,其需要立足学生为本这一基础点,注重综合考虑教学环境的特殊性,通过尊重理论的实践应用,但是该教学理论应用时存在诸多欠缺。

2.1英语教学理论缺乏文化环境的有效营造与诠释

对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来说,由于缺乏完善的文化环境,从而影响了学生自身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英语学科作为一种外来语言教学活动,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活动,基础和关键是合理文化的有效诠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深度发展背后所诠释的是英语文化。自英语专业设置以来,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词汇知识、语法、技巧等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未能注重学生英语应用氛围的合理营造。

2.2英语教学理论缺乏极具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的教师队伍

对于当前英语教学来说,老师自身的文化素质状况直接影响该教学活动的实施质量与效果。因此,在该教学活动中,老师自身的教学态度,乃至教学观念对英语教学活动的传承与传播,极具价值和影响力。从当前英语教学的实际实施诉求看,老师对文化传承与应用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文化理解与品读。客观地看,当前很多老师往往具备的是丰富而完善的英语语言技巧与语法知识,乃至英语素养,但是缺乏对文化素材的合理包容。所以,多数老师未能及时注重文化理念的革新与完善,甚至未能将英语教学与文化传承与融入形成全面统一。

3茶文化思想与英语教学理论之间的可行性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基于文化内涵下的语言教学活动,为整个教学活动寻找到合理的素材与内容,就显得极为重要。茶文化作为一种源自我国的文化形式,在历史发展变迁进程中,茶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机制,其中充分诠释了属于自身内涵的独特价值。茶文化在当前世界文化机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并且深度影响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与诠释。世界茶文化的影响,大大超出了大众认知与理解,茶叶产品更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元素。结合茶文化对世界文化的深厚影响,也为当前我们更好发挥多元文化价值,提供了重要借鉴与参考。随着目前文化交流活动日益成熟,多元茶文化,也逐渐发展成为当前我们合理应用各种文化的基础与关键。对于英语教学活动来说,其本身就是一种基于文化认同下的语言教学机制,因此,茶文化思想的合理应用,也让英语教学理论改革实践充满应用动力。学生是英语教学与创新的核心主体,对于英语教学活动来说,是否坚持了“学生为本”这一基础性原则,将决定和影响学生主动探索茶文化知识的能力。当然,在英语教学活动创新时,可以使用的茶文化内容是多样化。同样,也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构建一种开创性、习惯性的英语教学机制。

4茶文化思想在英语教学理论中的改革实践与探索机制

对于当前英语教学理论机制的全面创新时,不仅要注重强调英语教学中,所包含技能的教育,也需要注重融入多种文化因素,尤其是要充分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除了语言技巧与知识词汇以外的文化理解和思想感知。所以,在当前英语教学理论创新时,要注重使用合理的茶文化思想因素,通过诠释具体的文化思想理念,从而真正培养学生形成必要的跨文化意识与语言应用能力。

4.1诠释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构建开创性与习惯性的英语教学理论机制

结合茶文化体系的独特优势与价值内涵看,从该文化的形成,再到这一文化的传播,背后都是人们积极推进的结果。所以,人本恰恰正是茶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精髓与动力。所以,对于当前英语教学创新时,想要真正融入茶文化,发挥茶文化的应用价值,就需要构建学生为本的教学机制。只有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并且培养学生形成发现知识、研究知识的习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茶文化知识的学习平台,从而让学生形成真正学会将茶文化知识融入到英语教学理论之中。

4.2坚持合理应用的价值原则———构建层次性、适时性的茶文化融入理论机制

茶文化包含了诸多信息,其不仅是对文化信息的展现,更是一种能够被应用与教学活动的知识,甚至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乃至文化水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中所包含的意思内容,并非单一的字面表达所具体决定。因此,英语教学的内容,完全取决于当前时代氛围中,人们对语言应用的理解认知。对于目前所推进的英语教学创新来说,如果我们想要真正利用茶文化,就需要注意实施层次性与适时性的教学原则。坚决不能向学生盲目介绍,或者传输生僻内容和抽象文化,从而避免学生出现对茶文化探索的厌恶情绪。只有坚以正确的心态来学习和了解茶文化知识,才能真正从简单的茶文化认知,逐渐上升到价值应用之中。

4.3坚持兴趣激发为本的创新原则———构建包容性、能力性的教学理论改革机制

在当前英语教学理论活动中,要适当挖掘和发挥茶文化的多种内涵。融入茶文化,并不是一种简单或者初级的茶文化融入,也不是一种资源共享,更多需要的是发挥茶文化的信息内涵,通过以正确的文化应用态度来包容和理解茶文化。要通过合理使用多种教学理论方法,让茶文化以一种更加开放、生动,甚至形象的方式来进行生动展示。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展示茶文化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进而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多样化兴趣,进而让学生便于学习、乐于学习。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范文5

关键词:采茶小游戏;幼儿学前教育;运用价值;趣味性;价值性

作者:刘姗姗(邢台广播电视大学,河北邢台054000)

对于采茶小游戏来说,其中所彰显的文化属性与人文内涵,甚至其中所包含的乐趣,都能够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幼儿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恰恰是其奠定学习基础、培养学习思维的重要阶段。

1采茶小游戏的文化内涵与独特性分析

采茶戏是一种描述人们对采茶活动的实践理解与感知。而采茶小游戏则是一种采茶戏的游戏化变形,其中在尽可能保留茶文化内涵、采茶戏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融入了游戏化色彩,这也让采茶戏更容易被幼儿所接受和理解,这是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优势理念。当然,对于采茶小游戏来说,其更多是基于当前幼儿学前教育需要所进行的一种采茶戏艺术改造,无论是其影响力,还是其价值内涵都有适当调整。

对于采茶小游戏来说,其中所诠释的是一种茶文化,对于该艺术来说,其中所集中诠释的精神启迪与思想认知,恰恰反映的是一种人文心态乃至文化包容意识。尤其是对于当前活跃的文化交流环境来说,只有融入了大众的兴趣爱好,乃至包容了多种艺术趣味,才造就了茶文化的重要影响力。

结合当前幼儿学前教育实际看,其中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极为多样化。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相应的兴趣培养与习惯引导等等都需要我们融入幼儿学生的具体的文化理解能力以及个人习惯,通过引导幼儿学前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理念,以及具体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样才能够为幼儿学前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但是,就目前所普遍实施的幼儿学前教育看,其并未能构建系统化与内涵化的教育思维,缺乏对幼儿习惯的培养以及文化意识的渗透。

2当前幼儿学前教育活动的问题不足分析

整体来看,在当前幼儿学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其一,幼儿学前教育中,缺乏对学生文化理念和思维意识的正确培养,也没有对培养学生形成发现和查找问题、自我反省的意识和能力,这就影响了幼儿学前教育的效果。但是,结合当前幼儿学前教育实际状况来看,文化上的不足,兴趣、思维培养的缺失,恰恰是影响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障碍。

其二,在当前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中,其使用的教学素材过于单一,很多老师缺乏为学生积极探寻课外补充知识的开阔视野,其不仅个人对幼儿学前教育的理解不足,也未能从一种包容性视角来选择和改造合理的文化素材,因此,教学素材上的单一,就影响了课堂的趣味性,所以,学生自身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正是因为在幼儿学前教学中,缺乏对文化元素的融入,以及创新意识的有效改造,加上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不足,很多幼儿学前教育“变质”为一种狭隘或者纯粹的知识普及,忽略了幼儿学生的美学教育与情感启迪。

其三,未能将幼儿学前教育活动,构建一种基于文化传播与精神传承的载体或者平台。幼儿学前教育是以文化、兴趣和精神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所以,良好的文化和精神,应该是当前丰富幼儿学前教学体系的关键内容,更是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予以合理理解的本质。只有筛选、应用各种文化精神,才能够实现幼儿学前教育的本质创新。结合当前幼儿学前教育状况看,其中更多关注的是一种知识,教学心态“操之过急”,当然幼儿学前教师的文化素养也相对缺乏。

3幼儿学前教育活动的创新诉求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都需要基于教学对象实际,探究合适的文化传承体系和应用理念。因此,这也恰恰发展成为当前幼儿学前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被合理应用的重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文化理念,对于幼儿学前教育活动有着重要启迪与完善性影响。对于文化意识来说,作为一种内在性因素,其中所诠释的精神理念,乃至对幼儿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启迪。

在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只有以文化意识诠释和发挥为基础,才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素养。事实上,教育上的缺失与错位这一情况,与幼儿教育发展之间存在本质上的“错位”,因此,在当前对学前幼儿实施系统化的游戏教育活动,能够使得幼儿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与思维想象得以全面开发,从而有效培育学前幼儿教育的综合素质,发挥游戏所承载的重要作用。

幼儿学前教育的定位必须清晰,尤其是要站在文化包容与习惯引导的复合化视角,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与精神启迪。在以往开展幼儿学前教育活动时,我们对幼儿教育活动存在片面认知,特别是很多老师,都将重点和关注点放在了文化内容、知识信息等多种教学之中,并没有认识到趣味对幼儿学前教育的独特优势,尤其是未能对游戏、趣味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价值与地位。

4在幼儿学前教育中采茶小游戏的运用可行性分析

通过对当前幼儿学前教学活动中,所具体实施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看,其中缺乏趣味性与内涵性的有效挖掘与诠释,幼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意识不高,积极性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障碍。因此,如何才能让幼儿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学习状态,参与到自身价值的诠释与学习过程中就极为重要。

学前幼儿教育活动在实施过程中,这一教育理念往往能够对学生的整体教育成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价值与影响。因此,只有对学前幼儿,进行合适的思想启迪与人文价值引导,才能对学前幼儿的学习培养与个人成长、发展产生极大好处。对于学前幼儿来说,其最大的学习特点就是始终能够对周围事物具有极高的好奇心态。因此,在这一基本理念下,最科学、最为完善的教育方法与措施,就是引导学前幼儿能够在一种趣味性环境和状态之中掌握和学会相关知识。

结合采茶小游戏的趣味内涵与乐趣看,合理改造和应用采茶戏这一艺术形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幼儿学生自身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主动性。因此,在当前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中,老师自身需要对学生的情况与兴趣特征、性格爱好等等各种内容形成充分了解。

5幼儿学前教育中采茶小游戏的具体运用机制

在现代教育思维日益成熟的今天,如何才能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引导与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教育领域,相对于其他成熟的教育阶段来说,我们在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中的探索,实现了丰富与全面的新发展,当然,结合当前幼儿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特征以及对幼儿学前教育的综合性要求看,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元素,优化教学体系,并且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适当融入相关游戏元素,从而使得幼儿学前教育活动能够以科学视角和高效思维来具体实施。这实际上,就是采茶小游戏被应用于幼儿学前教育活动的重要魅力和背景。

在当前幼儿学前教育活动中,通过为幼儿创造趣味性、人文性的教学环境这一环境,也能够有效启迪与引导幼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更能够使得幼儿学生将自身的兴趣和精力积极融入到自身的学习活动中,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发散理念与创新性思维。当然,采茶小游戏的趣味性,也能够让学生在具体参与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有效锻炼与全面提高,在当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茶小游戏时,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对采茶戏这一文化内涵予以有效的理解乃至借鉴、吸收。

当然,也能在采茶小游戏中,丰富和实践自身的全面思维,达到该游戏的最佳应用目的。但是,我们也需要明确在引导幼儿学生参与采茶小游戏这一过程中,老师自身必须对学前幼儿自身的安全性,予以密切把握和有效关注,要注重采取和实施极为正确的采茶小游戏方法,使得这一游戏形式,能够与全新的学前幼儿教育活动深度融合,从而实现该教育活动的最佳效果。

结合采茶小游戏来说,这不仅是一种趣味性活动,更是一种茶文化理念的生动诠释与积极探索。因此,如果能够对这一游戏形式,进行合理改造与有效创新,并且将其与幼儿学前教育活动相融合,其势必能够通过自身趣味性的有效诠释,从而有效引导学生参与该教学活动之中,进而在培养学生形成必要运动习惯的基础上,了解相应文化知识。结合幼儿学前教育活动来说,如何诠释与融合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及人文精神,这是综合利用采茶戏小游戏的价值所在。因此,通过发挥其文化优势,乃至精神理念,艺术趣味等等,从而满足了当前幼儿教育的各项诉求。

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范文6

一文化是师范类高校的根基

学校特色基于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创建又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早在8———11世纪,阿拉伯人的抄书和翻译活动为近代欧洲文明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培养伊斯兰教僧侣为目的的高等学府,伊斯兰大学学者及教师的身份孕育了后来大学“教师—科学家”的社会角色。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最初都是由神职人员建立起来的,都是使用私人的房舍或附近的教堂为教室,由此可见,大学的出现与兴建教堂有直接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文化”、“历史”、“传承”注定是大学所担负的历史使命。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表现为高校全体人员共同创造并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精神文明,是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共同的信念与追求。师范类高校文化建设又有着特殊性,体现在学术科研文化、制度管理文化、环境建设文化、观念创新文化等方面。“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长治久安,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要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可以看出来,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升师范类高校教育理念、加强和改进师生服务社会的思想、全面提高师生自身综合能力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反思

美国促进科学协会(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简称AAAS)给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提法,认为高校的主要责任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认为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理解科学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2]从中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最终转化为人类自身综合能力,才是西方高校最关心的。

在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下,中国科协会同教育部、科技部等10多个部委和科研部门共同制定并正式启动了《2049行动计划》,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到2049年,实现全国成年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即“公民掌握必要的科学知识,了解基本的科学方法、崇尚科学精神,尊重客观规律,具备基本的应用科学技术成果的能力。”[3]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简单、静止、机械的科学知识观;重视科学结论的成功模式而轻视知识的发生过程;重视“死记硬背学科学”的能力培养而忽视“拓展思维做科学”的思想认识;重视专业的理论表达而忽视实践的社会反馈。

第一,重个体轻社会。认为科学是个别科学家相对独立的认识活动,是知识的机械堆砌。无论是学校正规科学教材,还是科普读物,都是不断宣扬科学家个人发现或者个人活动的社会意义,这就必然导致唯科学主义的科学教育观,把科学等同于个人行为,认为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一个一个科学家创造出来的知识简单堆砌而成,是个人行为的延续,而不是人类思想的传承。所以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过分推崇就会滋生唯科学主义文化观,也就必然渗透到科学教育中,各科知识内容比较分散,造成学科之间的隔离,系统性不强;过分强调学科固有的结构,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很难适应现代文化大融合背景下各学科相互融合、交叉和渗透的发展趋势。

第二,重成功轻失败。科学教育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活动,也作为教学活动,往往关注的是科学家成功模式,强调的是科学研究活动中观察、实验、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表现在科学教育的教材编写方面,只会选取与教科书中提到的科学成就紧密相关的一部分,而忽略了科学家所走的弯路和所犯的错误,特别是那些因为运用直觉、顿悟、机遇等非理性思维方法取得的成就。也就是说,教科书在反映科学成就时缺少客观性,人为地抛弃了科学发现与进步的文化背景。

第三,重能力轻思想。自然科学作为一种已经被证实、无可争辩的知识,其公式、定理、公理和规律获得了普遍认可,自然科学视野之外的文化被忽略。所以科学教育更关心的是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素养,更关心学生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对各种文化宣传活动和精神教育活动采取消极观望态度,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路线上困惑迷茫不知所措,没有深刻认识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思想认识比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不能真正理解领会“文化是教育之‘根’,文化是教育之‘魂’,文化是教育之‘格’,文化是教育之‘力’,文化是学校凝聚力、竞争力和创造力之源泉”[4]的教育精髓。对科学教育的内在价值缺乏应有的理解,忽视科学的内在价值和文化推动,可能是导致我国科学事业急功近利、原创性不足、少有重大科学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重结构轻功能。一些研究者把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总是关注社会推动、后勤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活动和制度约束的稳定结构。看不到整个大学文化体系建设是由思想文化、物质文化、科研文化、管理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的动态开放系统,有不少瓶颈有待于突破。如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如何改变?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目标如何定位?实现定位的标准如何衡量?其实这些都属于师范高校文化建设的方法性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瓶颈就在方法上,这些方法性问题的解决对专业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三解决科学教育专业问题的对策

今天,没有任何文化特征的科学理念与科学素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科学教育专业作为新兴的学科,随着社会需要的提高逐渐承担着更多历史责任。师范类高校的职能也从单一的“知识传播”,向“综合素质培养”、“学术人才梯队”、“社会群体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向演进,从而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

第一,正确认识文化建设在科学教育专业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从宏观上看,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实现经济振兴和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科学教育通过传递、传播和完善科学知识,以自然科学为内容,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为媒介,实现科学内容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完美结合,可以保证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从微观上看,要扭转任课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不断精简科学教育专业教学活动中理科课程教学内容比重,加大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成果的关注。综合素质培养不仅仅是理科知识与文科知识的简单拼凑,更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理性的内在融合;让科学理性和科学精神充实社会生活,让人文精神渗透于科学研究活动之中,人的文化底蕴才是支撑教育体系的主流。

第二,正确实施文化建设,缔造科学教育学术人才梯队。科学教育必须走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力度推行文化建设,才能走出其现展困境。要培养本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正确对待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对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求实精神,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增强与非科学和伪科学斗争的能力;培养导师善于分析、敢于批判的怀疑精神,使其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同时,挖掘人文素养,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第三,建立完善的科学教育社会服务体系。“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最为突出的成就。”[5]科学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依靠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实现教育与科学技术在实践活动中的完美结合,并为国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服务。因此在宏观的科学教育体制改革理念影响下,完善“产—学—研”一体化的微观师范高校文化建设,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社会服务意识尤为重要。

第四,文化传承中的创新方法培养。科学教育专业的文化建设不但要从优秀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更要发扬传承文化的基本功能。改变以往科学教育专业中以传授、讲解、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在科学教育中应该侧重开发学生分析问题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方法是科学精神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它洋溢着科学的实证精神、理性精神和审美精神,充盈着科学的怀疑和批判意识,是培育公民理性思维能力,训练公民的科学心智框架的有效手段。”[6]高等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专业应该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传承文化内涵,在学科专业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道德和真理背后的民族文化思想,特别是科学创造活动过程中方法创新的文化理解和文化挖掘。

总之,在社会生存压力下,应试教育体制仍然在影响和摧残着科学教育专业建设,急功近利往往导致对科学教育活动本身、对师生主体双方的伤害。科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是直接指向人的,面对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之间的差距,科学教育专业的教育活动应体现人才培养的过程,立足于人才成长的过程,在高校文化建设旗帜下找到自己新的生长点。

参考文献

[1]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J].求是,2006 (23): 15.

[2] [3]石中英,梁卿.20世纪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批评[J].教育学报,2005:52.

[4]刘福.论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