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的定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临床护理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临床护理的定义

临床护理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 脊柱结核; Wiltse入路; 病灶清除; 植骨融合; 内固定; 护理

doi:10.14033/ki.cfmr.2017.1.05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1-0103-02

通常情况下来说,胸腰椎结核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这种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复杂,效果也不是十分显著[1]。目前,临床医学主要采用Wiltse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对胸腰椎结核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2]。本文基于此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5年8月胸腰椎结核患者32例,所选患者均接受Wiltse入路一期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然后对这32例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并进行总体分析,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4月-2015年8月胸腰椎结核患者32例,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所选患者全部符合胸腰椎结核的诊断标准,而且排除了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的情况。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0~64岁。全部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骨质均遭到破坏,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椎间隙狭窄,并伴有椎旁脓肿形成。按照病变部位来说,T4~7患者5例,T8~9患者7例,T10~L1患者12例,L2~S1患者8例。从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的角度来说,A级患者2例,B级患者5例,C级患者7例,D级患者8例,E级患者10例。另外,26例病椎伴有后凸畸形C0bb角为18°~42°,平均(31.4±6.1)°。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首先,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本病病程长、程度严重,多数患者已接受过数次检查治疗,效果均不明显,所以此次治疗信心不足。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病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告知其手术是为了防止病情继续发展,避免脊髓的进一步损伤,甚至截瘫。同时介绍同种成功病例的治疗效果,使其消除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其次,加强患者的营养失调护理。胸腰椎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体质差,多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身体消瘦,贫血或低蛋白血症,应积极补充营养,指导患者进食可口、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及修湍芰Γ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给予鱼肝油、维生素B、C,贫血给予铁剂、叶酸等[3]。严重贫血患者可间断输血,1~2次/周,100~200 ml/次,纠正全身营养状况,为手术做准备。第三,加强患者的联合用药护理。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抗结核药物及保肝药物治疗2~4周,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术前全程、规律、联合用药的必要性。待结核中毒症状减轻,ESR,CRP稳定后手术治疗,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4]。

临床护理的定义范文2

压疮在所有医疗机构均是涉及多学科多方面非常复杂且治疗费用昂贵的健康问题[1],目前在各类型的医疗机构中,压疮已得到充分的重视。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器具种类增多,临床使用也增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护人员意识到医疗器具留置于患者皮肤或黏膜上可以导致压疮的形成[2]。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将从定义、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评估、预防五个方面对医疗器具压疮进行全面阐述,旨在为临床护士提供理论依据。

1定义

医疗器具相关压疮(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ulcer,MDRPU)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Coyer等[3]认为医疗器具相关压疮是由基础的治疗设备引起,发生在医疗器具与皮肤接触处和与粘膜接触处,不常发生于骨突处。医疗器具相关压疮常见于皮下脂肪较少部位,若发现不及时则进展迅速。

2流行病学

医疗器具压疮的发生不受患者年龄限制,凡是使用医疗器具的患者都有可能发生,但其发生率因医疗单位类型和医疗器具类型而有所差异。有研究表明其现患率为0.85%~34%[6-8]。Black等的研究发现,使用医疗器具的患者,其发生压疮(包括传统压疮和医疗护理器具相关压疮)的危险比未使用的患者高2.4倍,院内压疮中约34.5%与医疗器具的使用有关。其中头面颈部是MDRPU的高发部位。

3临床表现

MDRPU分为皮肤医疗器械相关压疮(skin 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ulcer,SMDRPU)和黏膜医疗器械相关压疮(mucous membrane 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ulcer,MM-MDRPU)[3]。根据2014年NPUAP再版的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指出:使用NPUAP/EPUAP压疮分类系统对医疗器具相关压疮进行分类,但黏膜压疮除外。因此,SMDRPU与传统压疮分期相同,分为六期。而MM-MDRPU一旦发生,随即形成浅表的开放性的溃疡,并且单靠肉眼无法分辨是否为更深层次的溃疡,因而MM-MDRPU不可使用传统压疮进行分期。

4发生原因分析

医疗器具发生的原因可总结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刘亚红等的研究中主要强调了客观原因,包括:①医疗器械对接触部位产生压力是导致压疮的主要原因;②医疗器械使用部位的温湿度改变是压疮形成的另一个原因;③医疗器械固定使接触部位皮肤破损隐秘难以被及时发现。此外,医疗器具压疮发生的主观原因有:①医护人员认知不足;②患者认知不足。

5评估

5.1患者评估

5.1.1患者皮肤评估 ①对患者皮肤进行评估:皮肤是否薄脆、皮温是否升高、皮肤是否潮湿等;②对患者黏膜进行评估:黏膜主要包括:口鼻咽喉黏膜、食管黏膜、胃肠道黏膜、尿道黏膜、阴道黏膜。根据临床医疗器具使用情况,黏膜压疮发生较多的是部位是口鼻咽喉部以及尿道部。由于黏膜部位难以进行肉眼评估,故可通过对患者其它情况的评估来提高警惕,如患者意识是否清楚、器械使用时间、导尿管引流液颜色、患者主诉等。

5.1.2患者评估 患者使用医疗器具后,需要对患者进行评估,对非必须要求与皮肤接触的医疗器具,尽量避免患者直接接触到医疗器具。如避免患者身体接触输液管道、心电监护电极线等。

5.1.3患者整体状况评估 对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如血管神经功能、意识状况、血糖水平、凝血功能等。

5.2器具评估 护理人员应清楚患者使用的各种医疗器具,任何与患者皮肤接触的医疗器具都要引起护理人员的重视和警惕。有研究显示,设备的使用时间是发生MDRPU的最主要因素,设备使用时间越长发生MDRPU的风险就越高。在对器具进行评估时应注意:①评估器具型号;②评估器具使用时间;③评估器具使用方法;④评估器具使用过程中是否发生外形或功能改变。

5.3 动态评估(重点注意黏膜压疮) 在患者使用医疗器械的过程中,对患者皮肤进行动态评估。按照2014年NPUAP再版的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对患者评估要求如下:①检查医疗器具下面和周围的皮肤至少2次/d,查看周围组合字有无相关损伤的迹象;②对于容易发生体液转移和/或表现出局限性或全身性水肿的患者,对于皮肤-器具交界处进行更为频繁(大于2次/d)的皮肤评估。

6 预防

2014年NPUAP再版的压疮的预防与治疗快速参考指南,MDRPU预防意见有: 只要临床允许,就去掉可能引起压疮的医疗器械; 保持医疗器械下面的皮肤清洁干燥; 为患者调整,和/或重新放置医疗器械,使压力再分布,并减小剪切力;④使用预防性敷料(敷料要适合患者和临床用途)。此外,根据临床实践,合理的医疗器具固定方法对于预防MDRPU也很重要。

7结论

虽然近年来医疗器具压疮逐渐受到临床护理人员的关注与重视,但对于医疗器具压疮的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黏膜压疮鉴别困难、临床护士认知不足、缺乏规范的记录与书写格式、医疗器具类型多样、床护比失衡等。希望国家和医院管理层面能够协同临床护士,共同解决临床出现的新问题,促进护理事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蒋琪霞.压疮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

临床护理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 护理 职业风险意识 研究 现状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护理人员是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要成员,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职业。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有可能意外地、被动地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引起感染,以及在工作中被针尖、刀片等锐器刺破皮肤造成职业损伤。2003年暴发SARS后,卫生部通报医护人员的感染率高达18.38%,其中护士为48.81%,这种职业损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使人们对医护人员职业风险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以期通过研究,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寻求提高防护护理人员职业风险的有利措施,达到有效控制职业风险的目的。

1 风险与护理职业风险的概念

风险最早定义为某一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随着不同领域在不同角度对风险的研究提出了众多不同的定义。国外许多学者将风险定义为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发生后果的函数,例如Vlek和Atallen把“发生概率与风险结果”作为风险定义的核心概念,Gratt在1987将风险定义为“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事件发生后果的乘积”,Smith等则将风险定义为“危险本质及发生的可能性”。①

护理职业风险是指存在于医疗机构内部可能导致护理人员和患者造成的各种损失和伤害的不确定性因素。②由于护理职业的特殊性,护理人员所涉及的风险相对较多,如医疗事故、护理差错、护理意外、医疗纠纷等医疗风险,同时护理人员自身还面临着职业损伤风险。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是护理人员在进行各种护理行为过程中对自身或他人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认识程度。③护理风险意识受政治、经济、人文、历史等因素的影响。

2 护理职业风险的特点

2.1 与护理行为伴随

护理行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护理行为给饱受病痛困扰的患者带来康复希望,同时也可能对患者造成一定侵害;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在给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操作的同时,自身在操作中也可能遭受刺伤、受病原生物感染等伤害。护理行为的这种正负两面性难以分离并伴随始终,使得护理行为在实施中都将存在各种风险和不测。因此,护理行为是一种实际意义上的冒险行为。

2.2 难以预测

护理风险的发生带有极大的突然性、偶然性和个体差异性。但是难以预测不等于不能预测,有的风险即使难以预测,但是经过努力,仍然可以预测到其可能发生的概率。只有极小部分护理风险在目前医疗水平和条件下无法预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进步,最终也将为人类所认知。因此,护理风险分为可预测护理风险和目前不能预测护理风险。护理风险发生在护理前还是后,护理人员将承担不同的责任,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护理行为之前,虽然对该患者是否会发生风险没有任何把握,但仍然需要将过去曾经观察到的各种风险全部告知患者。这种宏观上对护理过程存在潜在危险的认识与把握也是护理人员的职责之一。

2.3 难以防范

护理风险预测固然困难,但是有时预测到后也很难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难以防范不等于不能防范,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考虑周全,将风险降低到最大限度。但是有的风险经过努力之后仍然不能防范和避免,仍然会对患者或自身造成伤害。因此,只能要求护理人员尽可能努力尽到法律赋予其应当履行的“危害结果回避义务”④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4 后果严重

护理风险一旦发生,对患者来说是遭受了疾病之外的另一伤害,通常难以承受这些不良事件的侵害,其结果往往是加重病情或者造成新的损害,甚至可能是灭顶之灾;对护理人员而言也是一种伤害,给患者造成的伤害会引起自责、形成心理压力,给自身造成的伤害也将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损害。

3 常见的护理职业风险

3.1 临床护士可能面临的职业风险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大体分为2大类。一是法律风险;二是职业损害风险。⑤其中,职业损害风险包含事故性、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社会性损害风险等。根据风险是否会对患者造成损害还可分为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直接风险来自护理人员自身;间接风险则源于后勤支持系统。另外根据风险造成损害的对象不同分患者损害和自身损害,前者如患者接受护理服务时引起的针刺风险、输血风险、住院期间发生褥疮风险等,后者如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时受到的锐器伤、射线损伤、医源性感染等。

3.2 实习生可能面临的护理职业风险

(1)产生护患纠纷。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一是由于实习生对临床护理工作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熟悉,给患者的隐私权、保密权等合法权益造成侵犯而产生纠纷;二是由于欠缺专业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操作不熟练、病情观察不到位等引起患者不能得到有效护理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而产生的纠纷。(2)职业损伤风险。主要是实习护生由于经验缺乏、操作不熟练可能出现的针刺伤,或在工作中不可避免接触化疗药物、射线、病原生物等有害物质对自身造成的伤害。

4 国内外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现状

4.1 国外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越来越多的医学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要提高医护人员风险管理能力,在他们工作之初就应提供相关信息,以便他们在工作中能够识别风险、合理地规避风险,进而参与到护理质量的提高与护理风险管理中。⑥这些医学教育专家认识到以往的护理教育常注重学生技能的培训与提高,而忽略了法律法规及风险意识的培养。Megan等研究结果显示,让护生熟悉病房环境、知晓护理操作规范制度和护理工作规程、熟悉护理风险的评估方法可以使护生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⑦因此,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均要进行风险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且在整个临床实习过程中让护生能持续获得相关知识,以保证患者的安全,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4.2 国内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现状

4.2.1 护理行业整体职业风险意识薄弱

目前,国内护理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险意识整体有所欠缺。护生在学习期间接受职业风险认知教育明显不足是导致护士普遍缺乏职业风险意识的一大原因。因此,医学院校培养护生的职业风险认知十分重要。⑧

4.2.2 护生职业风险意识教育滞后

目前,护理教育中职业风险意识教育滞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学主管部门重视不够,尚未将职业风险教育纳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国教育一贯以应试教育见长,侧重于自然知识的传授,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未引起足够重视,导致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因此,学生很难对某种职业从风险层面去认识和思考。⑨(2)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渗透职业风险意识教育,国内护理教育基本采用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许多护理专业教师大学毕业后在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由于课职务繁忙,到医院进行专业实践的时间较少,尤其是专业基础课教师更为明显,导致对护理职业风险体会不深,加上知晓的相关职业法律知识也较有限,在教学中难以渗透职业风险教育;专业课教师虽有一定的护理职业风险意识,但由于受教学学时所限,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时首先保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常无暇顾及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教育。(3)教材内容滞后,在护理教育中常强调护理人员的奉献精神,而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和自我防护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5 展望

目前国内关于风险意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在职护理人员职业风险意识的调查,对于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现状的研究较少。护生是护理事业的接班人,因此,作为培养护士的卫生类院校应首先从护理教育改革做起,一方面通过开设风险意识教育课程,将风险意识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护生职业风险意识的培养,促使他们及早树立正确的职业风险意识。与此同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增加风险意识内容,在教会学生护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教会她们如何做好职业防护,以减少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提高教师自身的护理职业风险意识,将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教育纳入教师在职培训计划,并把教学中有否实施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教育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提高护理职业风险意识是护理职业教育者、护理职业从业者和护理职业管理者共同努力的目标。只有通过学校、护理人员本身及医院护理管理者三方共同不断努力,才能促使护理人员逐步形成良好的职业风险意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为我国护理事业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 高莉.大学生职业风险认知及其与职业决策效能、职业成熟度的关系[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1.

② 连斌,孙亚林.医院医疗风险认知管理初探[J].医院管理杂志,2002.9(6):587-588.

③ 陶冶,护理职业风险意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6):116-118.

④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55-159.

⑤ 郑云慧,朱丽芳.《护理学基础》教学中护生职业风险认知的培养[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63-64.

⑥ Megan Jane Jonstone,Olga Kanitsaki.Processes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nurse capabilities in clinical risk management:An Australian study [J]. Qualit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2006.15(4):268-277.

⑦ Jun Narumi,Sosuke Miyazawa,et al.Analysis of human error in nursing care[J].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1999.31:625-629.

临床护理的定义范文4

【关键词】 细节护理; 腹腔镜; 甲状腺瘤;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2-0073-03

doi:10.14033/ki.cfmr.2016.22.038

甲状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式[1]。传统手术切除的切口大、术中出血量多,影响了美观及术后恢复,因而在临床上受到一定限制[2]。目前腹腔镜技术已应用于甲状腺瘤治疗[3-4],为更好配合其在临床应用,笔者所在医院根据腹腔镜甲状腺瘤切除治疗的注意事项,对患者实施细节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行腹腔镜甲状腺瘤切除的患者62例,其中男8例,女54例;年龄21~57岁,平均(41.29±4.76)岁,病灶位置:左侧34例,右侧28例。纳入标准:(1)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病变。(2)无精神异常症状。排除有颈部手术史及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2),对照组中男5例,女25例;年龄21~55岁,平均(43.65±4.28)岁,病灶位置:左侧16例,右侧14例。干预组中男3例,女29例,年龄23~57岁,平均(39.18±5.73)岁,病灶位置:左侧18例,右侧1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变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针对性的细节护理,详情如下:(1)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询问焦虑的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通过讲解成功案例,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嘱咐家属关注患者心理状况[3-4]。(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期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及呼吸,对出现异常者及时联系医生,对尚未清醒者加强巡视,避免其坠床[5]。(3)术后加强引流管护理,密切关注引流液的量及性质,保证引流管通畅,避免发生引流管扭曲、堵塞,同时妥善固定引流管,以免翻身或活动牵拉移位[6]。(4)术后加强疼痛护理,了解患者疼痛情况,由于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术后疼痛一般不予特殊处理,但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措施进行缓解,对于少数难以忍受者,可酌情给予镇痛处理[7]。(5)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对于出现伤口出血者应及时联系医生,对于出现感觉减退者,应给予患者饮食宣教,帮助其坐起进食或进食半流质食物,避免造成呛咳,对于出现不需要特殊处理的并发症要仔细向患者及家属解释。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情况、疼痛情况及睡眠质量,同时比较两组的术后颈部恢复活动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将≤40分定义为无焦虑,以>40分定义为有焦虑;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将≤5分定义为轻度疼痛,以>5分定义为中重度疼痛;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患者的睡眠质量,以>7分定义为睡眠障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版分析软件分析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

干预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焦虑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比较

干预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疼痛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比较

干预组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且睡眠质量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4 两组患者术后颈部恢复活动时间

干预组的术后颈部恢复活动时间低于对照组,且术后颈部恢复活动时间分布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临床护理的定义范文5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温岭东方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23人,其中女性21人、男性2人;年龄18~44岁,平均(27.45±4.26)岁;工作年限1~25年,其中1~5年9人,6~10年8人,11~20年5人,20年以上1人。职称:主管护师4人,护师8人,护士9人,未定级人员2人。学历:本科8人,大专10人,中专5人。

1.2方法

2012年重症监护室护士无分层分级,按照护士长排班工作;2013年起实行特质上岗护理管理模式。具体方法为:①成立重症监护室综合能力考评小组:聘请监护室主任为督导,护理部主任为组长,各科护士长为成员。②确定岗位职责及对象:由考评小组对重症监护室全体执业护士进行综合能力评估,打破人员职称、学历及工龄的限制。考核分为个人素质、临床患者管理、突发事件应对三方力评估总成绩划分为专科护士岗位≥90分,全科护士岗位75~89分,基础护士岗位60~74分,支持系统岗位<60分。③各岗位职责制定:专科护士负责为病人制订全程的、全方位的、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指导监督护理要点执行情况,并根据病情与责任医生沟通,参与制定治疗计划;全科护士负责执行并指导下级完成病人护理全部处置计划;基础护士职责是配合上级护士完成护理计划;支持系统岗位职责是围绕病人协助临床护士完成工作。

1.3观察指标

评价2012年和2013年的护理质量并发放150份问卷,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2012年12月与2013年12月统计的病人满意度分别为93.30%和9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护理的定义范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对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监护室工作1年以上,年龄20~40岁护士100名,排除其存在神经系统疾病、重大躯体疾病、有人格障碍或人格障碍倾向者进行调查。男6名,女94名,平均年龄28.52岁,平均工龄4.63年。其中护士52名,护师38名,主管护师10名。护士中研究生(包括在读研究生)8名,本科58名,大专34名。

1.2 方法:对这100名ICU护士发放问卷,了解护理人员对约束的理解程度,内容包括约束医嘱、约束知识及态度、知情同意书签署、约束护理记录等4大项,共28题。了解了护理人员对约束认知、态度的现况后,针对不足,进行了强化培训学习,3个月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

2 结果

经由现况分析得知: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在患者约束执行中认为医生须开立医嘱的为87%,仅有15%的人员认为医嘱内容应包含用具、时间、部位,对约束知识的正确性为63.6%,签署同意书方面的认识正确率也仅为50.2%。经过3个月的培训及反复强化练习,及时反馈监测结果,3个月后再次发放调查问卷时,身体约束执行完整性由58.4%提高到91%,护理人员对约束认知由67.9%提高到88.7%。护理人员对身体约束的认知性明显提升。

3 讨论

ICU护理人员对约束理解不足的主要原因有:缺乏约束相关知识,对不当约束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缺乏认识,告知意识不足,再加上重症监护室都是重症患者,约束被当做一件小事容易忽视。为改善上述状况,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

3 . 1 学习相关背景知识:约束是指限制个人自由活动,一般分为两种,一为物理性约束、又称身体约束,另一为化学性约束。美国健康照顾财务管理局(Health Care FinancingAdministration,HCFA)将物理性约束定义为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装载于患者身上,使其无法轻易的移除,并且限制其活动的措施。化学性约束定义为使用某些精神类药物,其目的在限制患者的特殊行为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