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范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教育教学;高职院校

在高等教育逐渐由“大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的大背景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逐年增多,毕业大学生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趋增大。在高职院校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现实环境,以就业为导向,展开了就业教育教学。不过在就业教学中,存在着重视针对高职生展开就业方向把握和政策教育的教学,而忽略了针对高职生价值观、就业观和职业观的教学,即忽略了就业的思政教育,这不利于毕业生顺利就业,因此将思政教育嵌入到就业教育教学中势在必行。

一、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嵌入就业教育教学中的现状

1.不重视在就业教育教学中实行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定向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因此在按需办校的背景下开办的高职,其教育工作者将大多数经历都投入到培养学生技能和知识上,主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完全忽略了学生思想教育的开展,没有意识到在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上,思政教育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从而出现了思政教育的空白区[1]。在相关调查中得出,很多高职学校中都特别重视就业政策、信息、求职技巧等相关就业指导内容的讲述,以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替代思政教育,却忽略了学生准确掌握就业政策和情势时,思政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不重视思政教育很难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这也就导致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不高,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学生就业。

2.缺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展开就业教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教师队伍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在被调查的22所高职院校中,其中的专兼职就业教育教师47人中,只有27.6%的人是思政教育、管理学或者教育学专业毕业的老师,而美国只高校院长一职就有43%的人是取得了教育科学博士学位。相对比来说,从事就业教学思政教育的教师高学历人员显著的要比其他相关教师队伍要低。第二,没有较强的职业意识,教师队伍波动性较大。在访谈就业教学老师时得知,有很多相关老师有换职业的念头,这以兼职性的思政辅导员为最。在相关教师中只有64.3%的人认为自己能够恪守职责、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3.高职毕业生对自身认识和定位不准

学生作为教育的受众客体,在了解生存性条件时,不但要对教育、职业、成才等问题予以掌握,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详细地了解自身状况,对自身就业进行准确的定位[2]。然而很多高职生的就业观并不完全正确,不能够依据当下社会情况来认清自己,对自己的定位往往不切合实际。很多高职生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社会对其没有较高的评价,社会要给他们提供的就业职位也较少,然而他们在面试中仍将自己定位到好工资福利、条件优渥的岗位上去,因此也就无法顺利就业。有部分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并没有比本科生差多少,只是早毕业一年而已,所以将自己与普通高校大学生放在同等的水平上,不愿意付出努力。

二、加强高职就业教育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重视度提升,加大投入力度

第一,领导在重视程度上发挥主导作用。想要开展持续的就业教育教学,必须由管理者即院长牵头,将学校、系部、专业等就业教育工作进行统一规划并制定出来,并且教学部、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以及专业课程研发部等部门相互连接,处理好就业教育教学、培养计划、发展规划等有关工作的关系。第二,依靠全体员工的力量,充分将各领导、思政教育和就业教育工作者、员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由于基于就业教育教学为中心的思政教育其客体和主体均是师生,因此只有师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才能够在现实教育教学中,实现“统一”“全员”性作战。在就业教育教学中嵌入思政教育不只是领导、管理、辅导员的工作,更与广大师生有着重大关系。

2.打造高素质的教育团队

第一,展开师资结构的优化。就业教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主体是相关专业老师,因此在构建专业教师时,应当对学历、知识、年龄、职称等结构架构给予重视。年龄要呈现出梯队式的结构发展形势;知识结构上要求尽量涉及到所有专业课程;应当优化职称和学历结构,逐渐地使专业老师职称和学历逐渐提升。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展开就业教育教学思政教育的需求也逐渐地扩大,面临当前这一形势,高职中从事就业教育教学的思政教育老师已经无法满足该教学思政教育的需要,因此聘任教师担任该教学任务已经成为历史所趋。基于就业教育教学的思政教育兼职老师主要有以下三个来源:在读研究生;在其他学校任职的老师或者高校退休教授;研究部门或者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者。兼职老师由于来自各行各业,其条件各不相同。这时就应当将约束机制构建起来并尽快完善,监管兼职老师的力度加强,做到以聘请和解聘的需求做出相关工作调整,使兼职老师的竞争上岗机制逐渐健全,实施汰劣留良制度,在竞争中优化兼职师资队伍的配置[3]。第二,科学管理。在管理专职和兼职的相关教师队伍上,应当要严苛地构建起培育、筛选和末位淘汰制等制度,加强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的管理,使其紧密协作互补优势。新聘请的兼职教师,尤其是在企业中的技术员或者科研院所的专家,他们不但实践经验丰富,同时拥有的专业理论也十分深厚。不过唯一的缺点是高职学校对他们而言非常陌生,为了坚持聘为所用原则,这时学校应当将专职师资队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培训兼职教师队伍,使兼职教师在展开就业教育教学的思政教育课时效果显著。同时,专职人员在与兼职老师进行协作时,能够学到很多在教材上找不到的知识以及处理实际难题的办法。兼职和专职的教师相比较,后者在就业教育教学中的任务、责任比前者要大得多,所以专职教师在各个方面均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针对教育对象展开阶段性教育

高职三年中是学生从成长到成熟,一直再过渡到成才的这一个过程,所以在高职中展开基于思政教育的就业教育教学,有非常显著的递进性、层次性和过程性。即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自身特点、形成品德的规则和高职教育特点为依据,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从而达到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螺旋上升、逐渐提高的教学成效。高职一年级是成长时期,是高中到高职转变适应高职生活的时期,这一年级是以适应性和入学教育、基本党团知识教育和专业理念和学生教育等为重点。第一,以系部、院部或者班级为单位,开展高职第一课“军训”、生存之本“劳动”、公民义务“守法”等专题活动。以社会倡导和占主导作用的道德规范、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为依据,采取熏陶、启示、塑造和感性等形式使学生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规范和指导。第二,开展多种多样的公益和学生活动,课外的生活更多彩多姿,使学生的劳动理念和公德心得到培育,强化社会责任感。例如举办校园文化节、体育竞赛、诗词朗诵、智力竞赛等一连串的活动,使学生在丰富课外文化时,心情得到放松,在交流中促进了解,团队理念增强。高职二年级,这是高职学生成熟时期。进入大二预示着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政教育进入最重要时期,该时期主要是从学习目标、学风教育和实践训练出发,强化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党团知识教育,使学生的此类素质逐渐提升。这一时期主要是开展“奉献”的人生价值观、“从业根本”职业道德、勇于实践“深入一线”、“立身之本”诚实守信等主题活动。通过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使学生能够将思政内容作为丰富头脑的武器,同时使其成为自身行动的指南针,在就业教学中,把学生的勇于探索、坚守信用的精神培育出来。在就业教育中将“诚信”作为着力点,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地进行诚信教育。另外,要与专业的实际相结合,使专业化的实践活动得到强化,邀请企业的高素质人才来开展讲座,激发学生热爱自身所学专业的积极性。大三年级是高职的成才时期,这时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向成熟发展。进入大三年级主要是以创业教育和就业观为重点教育内容,其主题有“观念转化,准确择业”“革新理念,主动创业”“树立远大志向,树立终身学习观”等。使职业道德得到培养,将奋发图强、兢兢业业、团结合作的理念树立起来,为以后的就业、创业创设有利条件。另外还要以各类的形势和国情教育为依据,使学生能够准确客观地对自己做出评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将来走向社会的建设、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做好充足的准备。

对高职学生开展就业教育教学时嵌入思政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思政教育在就业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这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加大规范力度,同时需要领导以及全体师生的互相配合,使他们均能重视思政教育在就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参考以上三点意见,希望能为高职学生的顺利就业提供帮助。

作者:栾辉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冉思丝.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22—24.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范文2

论文关键词: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

理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是兼具基础性研究特点的应用学科,培养的是深入探索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补充我国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队伍的专门人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走上领导岗位,参与政府决策。研究其培养创新模式关系到理论在中国当代传播的质量,影响到我国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发展,同时也对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一定影响。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其学科的后备人才百脉俱开,其研究与实践既彰显其对基本理论的深层皈依,又焕发出时代风采,具有较强的实效性,也是对“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反映和时代要求的回应。可是,目前这方面的工作差距很大。课题组近期对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进行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调查表明:

对于读研期间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提高这一问题,只有l3.3%的学生选择了有大幅提高,还有9.5%认为完全没有提高,22.7%选择有小幅提高,54.5%选择有提高;在创新能力对就业是否有影响这一问题上,竞有13.3%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另有13.3%认为说不清楚,55.2%的学生选择有影响,只有18.2%的学生认为影响很大。仅从这两个问题的调查结果中就很容易看出,研究生整体上对创新并不重视,并且读研期间对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效果不佳。如何从根本上转变这种局面,本文就此作进一步探讨。

一、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培养创新的基础,而加强学科建设是其重要方面。

1.创新学科建设

创新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科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中,要始终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导向。

首先,要建立统一的学科体系。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课程结构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重叠现象,各个高校开设的专业方向不尽相同。据统计,目前高校开设的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多达600个,课程设置有较大的随意性,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上有很大的差别,这显然影响到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整体塑造。有关部门应努力改变这种局面,搭建培养创新基础理论平台。

其次,要突出建立有特色的学科方向。选择能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方向,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建设具有学校特色或区域特色的学科方向。如航海类专业是特色专业,一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准备进入港航企事业单位工作,学校根据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学科方向并制定特殊的培养方案,直接为用人单位输送人才,效果较好。

最后,强化学科队伍建设。既要培养充足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也要建立结构优化的学术梯队。学科带头人不仅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学术视野,更要善于把握学术前沿,具有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时代命题的能力。实践证明,学科带头人的创新意识影响到梯队导师的创新意识,而导师的创新意识又影响到研究生的创新意识。保持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可以促进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培育出大批创新型人才。

2.创新课程设置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应加大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既有厚重扎实的基础,又有纵深创新的高度。

首先,课程设置特色化。例如,不同研究方向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划分要有依据,三者之间自然衔接;增加不同行业定向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专门研究等,课程结构要合理。编著具有权威性和时代感的教材,教材陈旧、学术性差都将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课程设置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反复验证和修正完善,使其更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更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理论教育时代化。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属性,因此,研究生的培养要能够体现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如社会贫富差距、房价飞涨、食品安全、失地农民、环境保护等焦点问题,可以在“研讨课”或“案例分析”中专题讨论,不仅可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分析能力,还可以更加深对社会现状的认识,更明确自身的职责所在,更有助于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最后,课程内容的国际化。课程内容是实现研究生创新培养的重要载体,应增加全球普适性学科内容,实现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另外,国外尽管不完全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但确有类似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际,并且积累了诸多先进的经验,对我国亦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课程内容上作相应安排以拓展研究生理论视野的同时,增强其中外比较研究意识,有利于对国际敏感问题的把握,创新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二、改革培养创新的机制

1.创新日常培养机制

快速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需要在整个研究生培养阶段不断调动其积极性,不断为其设定新的目标,不断对其进行考核鉴定。一般来说,有三个特殊时期需要特别指导。

(1)入学启蒙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强化研究生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在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就灌输创新意识,使学生确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可采用座谈会等形式与初入学的研究生交流思想,也可让往届的研究生参与座谈,介绍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感受与经验教训,帮助新生厘清思路,设定规划,尽快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去。

(2)注重开题创新。开题是硕士研究生阶段一项很重要的活动。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开题创新必须洞悉学科前沿,论文选题应及早进行,而且,最好的选题是在不断地确定一否定一再确定的过程中逐渐完成的,对多个预选课题的验证过程有助于硕士研究生提高理论认知和分析能力,也最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形成。

(3)毕业论文创新。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即研究内容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对某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的问题从新的视角加以研究;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即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新颖的,具有有效性与实用性的优势;三是研究结果的创新,即研究所得到的与前人不同但是经过验证的结果,或提出自己独特的理论构想与操作模式。其中,研究结果的创新更有理论或实践上的价值和意义。

2.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近年来,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读研目的只是为了获得文凭,提高工作起点或者暂时逃避就业压力,而不是为了追求学术进步,使得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大打折扣。尤其是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报考者多是因为相对好考,而不是有志于这项事业。学校要利用各种形式为研究生创设利于开展创新竞争的环境氛围,激励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3.构建培养创新资助保障机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要根据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构建以研究生科研专项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主,特殊奖学金、各类助学金、特困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为辅的奖助学金资助保障机制,从而为其科研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4.设立双导师与复合导师责任制

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创新培养,导师的职责比以往更重,传统的“个人指导制”已不能充分满足需要。因此,应实施“双导师制”或“集体指导的复合导师责任制”。

“双导师制”是指根据本学科特点,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机构中聘请有学术成就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共同担任研究生导师。校内导师为学术导师,校外专家为职业导师,两位导师合作指导、互相配合,共同制订指导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探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实施等,更有利于研究生拓展知识面,丰富社会实践经验,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双导师制”可以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还能促使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更有利于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来培养人才。

“复合导师制”,指建立学科专业导师指导小组,在以主导师指导为主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导师组在培养方案调整、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集体指导的优势,集众家之长,以利于研究生获得更为全面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这种制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5.坚持科学研究创新

科研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导师除了抓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外,更要培养研究生树立和强化进行自主创新的观念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导师应吸收研究生参与自己的科研项目,让其从一些基础环节开始熟悉科研的流程,如资料的搜集与整理、新的研究视角的发现、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研究结论的获得、研究报告的撰写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研究的步骤和规则。在研究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指导其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让其独立承担一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科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完善培养创新实践的路径

1.实施研究生助教制度

助教在西方大学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一些知名院校中,教授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及指导研究生方面,很多本科生的课程实际上是由助教担任的。助教通常是由全日制的优秀研究生担任。研究生助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首先可以丰富其实践经历,锻炼实践能力,其次还可以获得一定的酬金来补贴生活开销。大连海事大学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助教工作始于2008年l0月,既有效地发挥研究生助教对教学的辅助作用,也促进相关学科的教学效果,并且给硕士研究生提供校内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助教研究生细致入微地答疑解惑,或进行小范围的辅导,既“助教”也“助学”,还提高了办学效益。今后导师还要加强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助教既达到理论知识的巩固,又不失时宜地进行理论创新或实践创新。

2.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

学术的生命在于交流,学术交流是研究生创新实践的主要方式。首先是校内本专业内部学术交流,通过导师论坛和研究生学术报告会的形式进行专题探讨和观念交流;还可以参加校内其他学科尤其是相邻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能为研究生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研究视角。其次是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具体有两种形式,一是参加国内本学科相关会议,了解学科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二是到国内相关院校进行调研,通常安排学生到学科发展较好、具有一定专业影响力的院校去,通过参与其相关课程的学习或名师讲坛等方式“取经”。还可以参加国际交流,了解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热点研究领域。

3.丰富社会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范文3

关键词:传统伦理道德;精华;思想政治;教育

1、传统伦理道德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传统伦理道德是伟大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结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完善,体现了许多基本理智与情感。儒家的仁爱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代表,儒家的仁爱可分三个层次。首先是孝悌、爱父母,即亲亲,讲得就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要孝敬父母。孝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是非常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最受国人重视,体现了人的最基本道德。如果一个人在对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做到真正的孝,那他对其他人也很难表现真挚的情感。弘扬孝道一直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接下来的两个层次则是,仁民、爱物,倡导人们有更广义的爱,关爱其他人,爱护世间万物。仁爱的思想在当今也有助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有助于现在所提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复杂的社会中,人们总会遇到面临义与利的抉择。儒学为这个问题提出了解决依据,即道义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如果这件事符合道义,那么可以去做;如果不符合道义,那么即使有利于自己也不应该去做。要在道义允许的范围内来获得自己的利益,正确的处理利与义。在现实生活中,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可以视作义,相比之下自己的利益则为利。只有保证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才能保证自己的利。如果只重利,不重义,那么当国家和集体的利益受损了,自己也终将收到影响。义以导利的传统价值观念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取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

传统伦理道德属于伦理型文化,教育人们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完善人格。在《大学》的开篇就告诉人们,要弘扬善良正义的道德,让人们的思想不断更新提升,最终达到至善至美。中国的诸子百家中,很多都认为人要有崇高的理想与信念,有完善的道德人格,要会修心养性,提高自己的气质,不断向理想人格迈进。此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等名言,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的自强不息,爱国奉献,忧国忧民,忠诚勤勉等等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

传统伦理道德,有精华的地方,也有与时代不相符的糟粕。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起源并发展于封建社会,受封建社会制度的影响,同时也被时代所约束,因此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这些内容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在儒家思想中有克己复礼,消极无为等主张,对于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中国是不利的,不利于文化的交流,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中的一些排斥科学的主张也是不正确的,对于自然世界中的一些现象,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并解释。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要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进行相应地甄别,对其中的糟粕要摒除,对精华要继承并发扬。

3、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完善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将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教授给学生,对于消极过时的理念应该摒弃。通过正确的伦理道德教育,让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受到优秀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逐渐让传统伦理道德中优秀的部分称为学生道德品质的一部分。对于一些学生的行为表现与传统伦理道德相背离的,要找到适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传统理论道德,通过传统理论道德来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的品行。

增加传统理论道德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比重。在现在的思想政治课本中,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课程设置较少。虽然一些学校安排一些关于伦理道德方面的讲座,但在教学内容及时间上都还是较少。因此应该加强传统伦理道德的课程设置,强调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考核上,应该将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列入考核内容,并指派专门的教师负责。在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可以组织课外讲堂,参加传统文化展览,观看传统文化影片等等,将传统伦理道德用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不断加强学生对传统伦理道德的理解,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

将传统伦理道德赋予时代性。传统伦理道德发展了几千年,不能止于现在,应该继续传承发展下去,融入当今的时代精神。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文明建设的新时期,发扬社会主义改革期间的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将这种精神融入到传统伦理道德中,让具有时代特色的传统伦理道德精神影响着后来人,不断地发扬光大。

4、小结

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伦理道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伦理道德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更好地发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在依据传统伦理道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在对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进行传承与发扬。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内容进行辩证地分析,批判地继承,发扬传统伦理道德中的精华,摒弃糟粕,完善了传统伦理道德,同时也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熊光慈.中国优秀传统道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35-37.

[2]丁宏.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工作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84-86.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范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契合

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转变,经济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化,各种思想的相互交流直接对社会成员造成极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社会成员必须明确鉴别思想文化的类型及价值,避免不良思想文化对自身产生恶劣的影响。而大学生处于各种思想交汇的高校环境中,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更应当坚守思想高地,培养自身的政治素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契合,对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和健康心理状态的保持有着重大的作用。

1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探讨

1.1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社会科学,能够对社会成员思想政治状况的对错是非进行评判。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总结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提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科学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强化学生的道德素质,为社会利益的创造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2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

心理学是一门与社会学、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都存在联系的综合性科学,对社会成员的心理状态正常与否进行评判。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总结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防止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对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开发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1.3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联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学生校园生活的始终,与学生的校园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两方面的工作都不可能单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全面发展的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推动作用。

2实现两方面教育契合的必要性

2.1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困境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高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贯穿学生求学生涯的始终。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学生的政治立场,组织学生学习哲学知识,注重学生道德意识的养成和法律规范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大多具有严肃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因此学生在接受教育时会觉得无法理解,进而认为其过于枯燥。教师在授课时占据着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状态,未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思想政治教育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说教。

2.2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困难

近些年,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表明高校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高校学生会因生理疾病、情感问题、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等问题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无法通过合理的渠道宣泄,就导致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在此情况下,高校均开办心理咨询室,聘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该类学生服务。但在心理咨询室运行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心理咨询室大多存在抵触行为,使心理咨询室的职能无法实现。

3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契合的方式

3.1综合使用二者教学方法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应当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将课堂上的主动地位还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尊重、真诚平等和接纳等教学观念,能够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结果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上将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有很大的提升。

3.2整合师资力量做好学生工作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发展需要整合教师资源,完善教师队伍,并对教师进行工作分配。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时,两方面的教师队伍应当分工合作,实现思想教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互配合。

3.3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思想政治教育因其大众教育的特点,无法做到因人而异,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个性指导则对思政教育有启发性作用。通过心理测评将学生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选择不同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达到教学方式契合学生性格特点的目标。同时注重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分段式教学,根据学生在大学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对学生进行不同阶段的心理辅导。

3.4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因学生的抵触行为无法取得成功,收获良好的效果。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时应当更具主动性。通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学生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可以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通过讲座等形式进行集体教育和实践教育等形式,使心理健康知识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

3.5认清二者的相对独立性

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实现有机契合,但不能忽视其相对独立的特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无法相互替代,高校必须分清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次,切忌出现本末倒置的问题。

4结语

作为高校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契合能够促进双方面的共同发展。高校应当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高校承担的学生教育工作,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度政治自觉性和出色心理素质的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颖颖.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2]陈芳.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今日中国论坛,2013(07):95-96.

[3]林琳.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契合研究[J].才智,2015(20):80.

[4]常存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研究[J].科技风,2016(11):41+43.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

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着每一个毕业生的命运,还关系到他背后家庭的期盼与幸福,以及学校教育成果的好坏甚至是社会的和谐发展。但不少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了畸形价值观和心理状态,这都是缺乏思想政治教育导致的。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者应积极地去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首先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误区缺乏综合分析。据调查统计,一部分大学生在择业的时候,比较看重物质条件、工作薪酬,热衷于投身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规模大的企业,对自己没有客观的工作定位,就业的积极性不高,只等待就业信息到来,较少主动收集整理各个渠道的就业信息。一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只看重工作性质是否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这种死板的就业观念大大缩小了就业的范围。还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客观地判断目前人才供过于求的就业状态,只关注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就业抱有较高的期望值,导致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上就业思想误区多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都有所了解。但缺乏一个全面的、完善的、深入的分析,因而没有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其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期性认识不足。

(二)课程内容上着重是对在国家政策的宣传和求职技巧和方法的传达,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较弱,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切身需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不够。其次,没有开展深入基层就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再次,没有增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缺乏创新。就业政策的改变与多样化的就业方式产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方法不够丰富,目前我国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其次,创新性不够,社会实践少。再次,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不够。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对策

(一)组建一支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直接面对大学生指导教育,其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完成,与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成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当前各高校解决就业难题的有效措施。且这支队伍中要推行辅导员为主、优秀学生为辅的教育格局。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大学生把辅导员当作是管理自己的教师,并不是很愿意积极地与其进行真心的思想交流沟通,在这种情况下,发展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充当就业指导的角色,指导效果会更明显。

(二)就业指导向实践延伸。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但是多数高校的指导工作却没有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很多大学生不满足于学校提供的理论指导,还反映出需要参与社会实践的期望。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指导大学生就业所需技巧,宣传就业政策,还应该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如何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环节,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要做好以学习实践、专业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使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二:引导大学生参加基层的劳动,锻炼大学生的生活毅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倡导大学生参加义务劳动,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服务观念。第三:要积极推动勤工助学项目。高校的勤工助学项目除了学校提供的岗位以外,还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和事业单位合作的模式,给大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充实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首先是诚信教育。诚信是人的最基本的品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道德品质,也是大学生就业的前提条件。其次是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再次心理健康是当前大学生健康成长、顺利就业具备的心理基础。最后是基层就业教育,我校应该抓住国家良好政策的机会,积极落实国家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更新,立足从基层做起。

(四)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重大,父母对孩子的就业选择又起到很大的作用。因而,第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比如定期举办家长会,开通家长QQ群等方式去联系众多大学生家长,让学校和家长能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努力做好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加强社会的形势教育。比如从社会热点、焦点入手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国情与形势教育。第三,加强就业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模式,它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构建一个和谐的与就业有关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建立正确就业观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赵炜婷.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N].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5).

[2]陈思源.就业难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1(9).

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组织化

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被当做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在不断的进行着研究,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也从未止步,在经历了数十年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研究活动也在更全面有序的展开,这是令人欣慰的。然而,根据目前的状况来看,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其本身的作用和价值,也还没充分重视对其本身的研究。

1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和组织化

科学研究的动力源自于人类社会实践的需求,而其研究的方向与质量又决定了其研究的先进性。在当今社会,有着许许多多的思政教育课题等待我们去分析、去解释,也有着许多的思想需要我们充分运用知识和理论等资源去理解、去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理论,也需要实践。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建设,从而使人们的学术水平、应变能力以及研究层次都得到一个较大的提升。因此必须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研究事业来进行研究,并达到规律性的认识。

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除了要认识到科学活动的特殊规律性以外,还需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的组织化,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的参与人数众多决定的。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虽然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数比较多,其研究能力和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却一直不能成为一支很强力的队伍,这是因为其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还不够,组织力偏低,再加上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本身存在的一些不足,例如发展程度低、学术自信不足等情况,从而使得大部分位于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平台的人都将研究重点定位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外的学术研究,或者干脆就在研究非思想政治学,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重视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一门科学去考虑,因而没有去进行研究。这个表明了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组织化程度还远远不足,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还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组织化,使之形成相应的组织体系。除此之外,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相关人员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情况,要自觉组织起来,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学术组织、学科组织、思政理论科研机构等组织资源以及政治资源来努力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组织化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任务与行动思路

对于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来说,要实现科学化和组织化,就应该要把研究的工作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本身这点上,这是为了提高、或者说是为了实现更加科学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但回头看,我们往往会发现,每当人们说起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时候,总会下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相关的工作作为重点,而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其本身,同样说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时候也会把与其相关的问题作为研究重点,而非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本身,这是因为人们还没有很好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独立领域,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因而也还没有很好地区分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两者的区别,这样的结果就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被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所取代。为此,我们单独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相关定义:

2.1内涵

从字面上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内涵就是其研究科学化的对象,这和我们以前所接触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所不同,因为这并不是在某一门学科下进行的研究,也不是在某个科学化命题下进行的研究,这里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对其本身的研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研究重点,并结合多层知识体系来进行的研究活动,因此和以往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研究重点的思想不一样,这是以“探索-知识生产”的模式来展开的,当中包括了对选题的研究、对课题的研究、对组织的研究、对方法的研究、对管理的研究、对成果的研究、对文化的研究等等,所以必须要达到与之相应的科学化维度和要求。

2.2特征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进行科学研究就是对某个特定的问题或者现象进行调查分析,推论讨论,最后综合并认知其原理和客观事实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则包括了五个步骤,首先我们要进行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其次我们要设计如何去研究,然后去搜集相关的数据资料,再者对搜集回来的东西进行整理,最后汇总得出相关的结论。这个过程是针对某个特定的研究来设计的。科学研究的本质就是社会活动,这种活动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到人、文化、政策、社会、环境以及时间和空间等各个方面,因此其特征也就具有广泛性,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也同样要与之相应,并依此为作为研究活动的宗旨。

2.3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手段说的是我们要用何种方法去进行研究活动,要用什么方式去表现出研究的成果,这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但同时也是最为薄弱的环节。我们通过对研究活动各个环节的观察、发现和表达,可以从中得到各个环节特定的表现方式,其中还存在着一些例如是否具有专业性,是否具有学术性的区别。对于同一个问题或者同一种现象,我们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进行描述,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表达方式,则是其手段的学术化、规范化以及逻辑划,这是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力的建设,通过提高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能力,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科学化的进程,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显性课题,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显性课题。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课题远远不止这些,例如思政教育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深入探讨,去研究的社会显示问题。通过对理论和实践各方面知识的探讨,反过来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活动,必然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铭铭.中国人类学评论(13)[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