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1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运动康复
[中图分类号] R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5-081-01
胫骨平台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的关节内骨折,严重者常合并半月板、韧带、排总神经损伤,导致关节失稳、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虽经手术复位和固定,但在康复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可影响疗效,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炼是直接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因素。选自2005年8月~2010年8月随访185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康复治疗疗效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185例,男122例,女63例;年龄13~68岁,平均43岁。入选标准:根据Hohl分类法,均为移位骨折,且平台压缩在2mm以上,劈裂骨折分离在5mm以上。根据Schatzker分类I型12例,Ⅱ型34例,Ⅲ型30例,Ⅳ型41例,Ⅴ型25例,Ⅵ型43例。其中右侧79例,左侧106例;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膝关节周围损伤:其中侧副韧带损伤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7例,半月板损伤8例,血管损伤2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在年龄、性别、病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组基数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1周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前经X线片、CT三维重建检查,对关节面塌陷的形状和程度进行充分评估。根据胫骨内、外侧塌陷分别采取内外侧弧形切口,充分暴露骨折部位,注意避免关节软骨及其下的骨质分离。对压缩明显的骨折取同侧髂骨行)期植骨,将关节面连同其下的骨质撬起,使关节面平整,将髂骨板填充在撬起的骨质下缺损处。胫骨双髁骨折,或粉碎性骨折应尽量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复位满意后外侧采用高尔夫钢板,内侧加用“T”型或“L”型支持板行坚强内固定,避免骨折的松动。活动关节检查固定可靠后,关闭切口。
1.3 康复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卧床休息,常规给予抗感染、消肿止痛、促进骨折愈合等药物治疗。2~4周后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进行适当膝关节屈伸活动及股四头肌肌力训练等常规功能训练。术后第4个月开始逐渐负重步行练习。
实验组:首先制定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骨折情况,固定方式,以及软组织情况综合评估患者康复运动安全性评定得分,以此为依据制定出个性化的康复处方。对内固定牢固的骨折,总分100分。71~100分运动较为安全;41~70分运动康复应慎重;0~40分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不宜早期等张收缩。
1.3.1 71~100分之间者术后 即进行股四头肌、踝泵练习,绳肌等长收缩训练,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做。>500~1000次/d。术后1~7d:如疼痛不明显可开始直腿抬高练习以避免腿部肌肉过快萎缩,疼痛明显则可推迟数天。(1)直抬腿练习;(2)侧抬腿练习:10次/组,10~15s/次,每次间隔5s,4~6组/日;(3)后抬腿练习:30次/组,组间休息5s,4~6组1d。术后24h在牢固内固定基础上及术后保留硬膜外镇痛泵持续止痛的情况下进行,术后1~3d终止角度不超过40°,术后3d停止使用止痛剂,术后4d应平均每1~2d增加10°,2~3次/d,60min/次,一直锻炼到膝关节屈曲达120°后停止CPM机锻炼。术后4~6周:根据具体情况开始膝关节的伸展练习。术后6~12周开始负重练习,必须经过X线检查,在骨折愈合允许的前提下,术后6周由1/4体重1/3体重负重,术后8周1/3体重10周1/2体重2/3体重,12周4/5体重100%体重逐渐过渡。可在踩秤上进行量化,逐步增加负重量,5min/次,2~3次/d。
1.3.2 41~70分之间者骨折欠稳定,骨折固定欠可靠,或软组织损伤较重者,术后即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5s/次,15min/组,3组/d。术后1周开始直腿抬高训练,CPM机辅助锻炼,具体方法同前。于术后2周开始肌肉等张收缩;术后10~12周开始负重练习。
1.3.3 0~40分之间者骨折极不稳定,固定可靠性差或软组织严重损伤。术后亦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但须慎重。术后2~4周,待软组织恢复较好后开始等张训练,同时注意心理康复:了解患者的思想情况,减轻患者思想顾虑,让患者明白功能锻炼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化被动为主动。此类患者负重练习须适时推后,因有发生再骨折及内固定断裂可能。大都在3个月开始负重练习。
1.4 疗效分析分别于术后6、12个月进行随防。 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rating score):总分100分,优:≥85,良:70~84,可:60~69,差:≤59。分别统计两组HSS得分及根据得分,70计算优良率(%)。
2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2.0软件,对两组HSS得分采用单因素ANOVA分析,优良率采用x检验,P
3 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个月,术后6、12个月康复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个月膝关节功能比较,实验组81例,HSS77.3±13.5,优61例,良1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7%;对照组80例,HSS69.6±11.4,优45例,良24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56%,(P
4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上因缺乏合理、规范、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程序和方法,导致术后膝关节僵直而致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患者并不少见,对于塌陷骨折,因康复训练不合理而造成再塌陷者,临床时有发生,文献亦有报道。本实验中两组病例均出现内固定断裂,其中对照组2例:1例为骨折不愈合造成,另外1例为患者过早负重造成。康复组中有3例内固定断裂:1例为内固定安放位置不当,另外2例为骨折不愈合所造成。所有患者均采取内固定取出,同时植骨加长钢板内固定。另外,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不论是何损伤类型,康复训练时均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骨折的治疗一方面要恢复受累骨骼的解剖关系,并在正确的解剖关系上得到愈合,即复位、固定。然而,骨骼正确解剖关系的恢复和骨折的愈合并不是骨折治疗的全部。临床常见骨折复位很满意,骨折也愈合良好,但病人术后关节功能并不好。有研究表明胫骨平台骨折的预后与骨折类型、皮肤条件、随访时间、使用不同内固定器械有一定关系。因此如何进行安全而又积极的康复训练是困惑医生和患者的一个难题。为此,作者针对以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多中心随机、单盲等先进研究手段,克服临床研究干扰因素多等实际困难,探索出一套以骨折的稳定性、固定的可靠性、软组织的完整性3个方面来综合考虑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设计“骨折病人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表),制定出因人、因病、因时的康复运动处方,并在多中心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2]。并于2008年11月出版《骨科运动康复》,用以指导骨科安全运动康复。
本实验在术后6、12个月按照HSS评分,发现康复组膝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根据“骨折病人早期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量表”,制定出因人、因病、因时的康复运动处方进行积极康复是安全而又有效的。因此,作者认为100分制运动疗法评定是合理可行的,可以作为运动康复的安全性评定参考。
表 骨折病人运动康复安全性评定大纲(总分100分)
骨科其他疾病参照此表评定。本表为体内承重长骨手术后的评定参考值,脊柱骨盆等参照评定。71~100分运动康复较安全;41~70分运动康复应慎重;0~40分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不宜等张收缩。
参考文献
[1] 戴闽.骨科运动康复[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46.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2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进行科学功能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 对2005年5月至2009年5月我科施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9例病人的围术期康复训练进行总结。结果 49例患者按Charnley标准评分,疗效判定优25例,良18例,可6例,优良率88%。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进行良好的康复训练、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达到满意疗效。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是骨科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并发症多及伤肢功能恢复慢的特点,我科总结多年来4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经验,认为术后及时的康复治疗和正确的功能锻炼,对防止术后并发症,恢复伤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现报告如下。
1 术前功能锻炼
术前的康复锻炼是术后康复的基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1)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等长收缩练习。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秒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等张收缩练习,做直腿抬高、小范围的屈膝屈髋活动、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练习。直腿抬高时要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5~10秒后放松。(2)关节活动练习:指导其健肢、患肢的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患肢屈膝屈髋时,髋关节屈曲度45°,并避免患髋内收、内旋。(3)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或助步器。
2 术后摆放
术后取平卧位,使患肢外展15~30°中立位,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以防患肢过度屈曲和伸直;患侧穿“丁”字鞋固定,双腿之间用软枕分开,避免患肢内收内旋,而造成假体后脱位。协助患者正确翻身,为了防止刀口疼痛和假体脱出,最好向健侧翻身,先使双下肢髋、膝处于15~30°屈曲状态,两腿之间夹个软枕,专人用手掌保护患肢髋关节后方,防止髋关节内收而引起假体脱出,患者上身用力,和协助翻身人员形成合力,同时向健侧翻转,背部、臀部及患肢脚部给于软枕支撑,以保持舒适而安全的侧卧。
3 康复训练
3.1 术后第1天康复训练指导病人进行足趾及踝关节充分活动,并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每个动作保持收缩状态10s,然后放松5s,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每组20次~30次,每天2组或3组。指导病人在活动的同时进行深呼吸,自我调整呼吸运动,预防肺部并发症[1]。
3.2 术后第2天的康复训练指导病人进行患肢直腿抬高训练,但不能大于30°,要求足跟离床20cm,在空中停顿5s~10s再放下,如此反复。每组30~40次,每天3组或4组。
3.3 术后第3~4天,患者取半坐位,可将床头抬高30~45°,做股四头肌、绳肌、臀中肌的等长、等张收缩练习,保持肌肉张力,膝下垫软枕,可以做轻柔的髋关节屈伸活动,注意屈髋
3.4 术后第5天进行抬臀训练,在完成此动作时应注意在膝下垫枕使髋屈曲10~20°,护士的双手托住双侧髋关节,防止动作完成的过程中出现髋关节的旋转。
3.5 术后6~7天,进行髋、膝关节屈伸练习:可借助CPM 机完成被动屈髋15~30°,并逐渐由被动向主动加辅助到完全主动过渡。
3.6 术后2周后的康复功能训练
3.6.1 采用主动活动及抗阻练习,训练髋关节外展肌群肌力,并进行髋外旋及内收功能练习。
3.6.2 一般情况下,行骨水泥全髋患者,术后5~7天起可以开始扶双拐或助步器练习下地;行非骨水泥全髋患者,术后3~4周起可以开始扶双拐或助步器练习下地。下床方法:先将病人移至健侧肢体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
4 出院指导
出院时要对病人及家属做好系统的出院指导。医护人员及时随访是防止晚期并发症和延长假体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2]。
4.1 饮食 出院后要平衡膳食,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少刺激性食物。
4.2 休息 每天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心情舒畅,有利于健康的恢复。
4.3 向病人及家属交待髋关节保护技术 (1)术后6个月内禁忌盘腿、翘二郎腿,禁坐矮板凳,入厕禁止蹲坑,避免髋关节内收、外旋动作。(2)3个月内防止髋关节屈曲>90°。(3)术后1~3周禁止患侧下肢负重,术后第4周可部分负重,3个月内过渡到完全负重。(4)减少任何增加髋关节负荷的动作,如禁止跑步、跳跃和举重物等(禁止患者做上述运动并不代表患者无能力完成此类运动),目的是为了保护假体及延长假体寿命。必要时,可做这些动作[3]。(5)无论站立或坐位,弯腰不要超过90°。(6)主张穿着方便防滑平底鞋。(7)注意减肥,防超体重。
4.4 如出现:伤口渗液,或红、肿、热、痛、体温高于38.5℃,髋部疼痛、外伤等,立即就医诊治。
4.5 活动 可从事日常家务劳动集体活动,避免从事重体力劳动及剧烈体育运动。
4.6 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以后每1年复诊1次。出现髋关节的任何异常情况均应及时到医院复查或与医生联系。
【参考文献】
[1] 赵云鹤,朱延兵,王伟华.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2-14.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3
【关键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难度大,尤其是老年人因各种脏器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衰退。机体免疫功能和耐受性降低,易出现并发症,我科自2004年2月~2008年1月手术期积极处理,疾病恢复快,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7例,男26例,女11例,年龄58~84岁,平均71岁,病史最长20年,最短2个月,平均住院23天,随访最长1年,最短3个月。所患疾病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塌陷松动翻修术19例,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6例,股骨颈陈旧性骨折7例,股骨头坏死3例(Ⅲ~Ⅳ期)强制性脊柱炎2例。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术前应详细介绍麻醉方式、手术方法、优点,针对老年病人的心理特征主动与病人沟通给病人以关心理解和安慰。充分利用典型病例的作用,让病人之间互相沟通,成功病例现身说法给他们的心理护理带来积极的影响。形成良性循环,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减轻恐惧感,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
1.2 患者准备:协助做好各种必要的检查如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肺功能等查好血型备血,做药敏试验。
1.3 练习:术前的康复锻炼是术后康复的基础,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说明术后为防假体脱位要采取正确的。训练床上排便习惯,指导下肢肌锻炼方法,包括等长和等张收缩训练、关节活动训练、为防止肌肉萎缩须行股四头肌舒锁运动。绷紧腿部肌肉10秒后放松,再绷紧放松如此循环,每天(10-30)次,指导正确使用拐杖等一系列的训练程序,使37例病例都能很好配合训练。
2 术后护理
2.1 生命体征的观察:系统的了解患者全身状况,检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常规心电监护24小时,给予低流量吸氧,增加血氧含量,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伤口渗血、引流量的颜色、性质和量,对肾功不全注意观察尿量,对糖尿病病人要定时测血糖、尿糖,防止出现酮症酸中毒。保持静脉输液通畅,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2 根据医嘱精滴抗生素止血消肿药物以减少床上反应及组织水肿。
2.3 :术后平卧6小时,保持正确的髋关节轻度外展15°,两腿之间夹枕头。做到三防,一防:过度屈曲和伸直,术后在膝关节下垫一软垫;二防:防内旋,术后穿防旋鞋或下肢皮牵引,保持外展30°中立位;三防:防内收,两下肢间放一软枕,肢体外展位,防健侧肢体近患肢而过度内收。正确的翻身方法:向术侧翻身时,应伸直术侧髋关节,保持旋转中立位;向健侧翻身时,也应伸直术侧髋关节,两腿之间加软枕,防止髋关节内收引起假体脱位,同时伸直同侧肢,以便用手掌脱位髋关节后方,防止髋关节内收引起假体脱位。
2.4 创口引流管的护理:注意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避免创口内积血而致感染及术后血肿形成,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引流量少于50毫升/日拔除引流管,注意保持伤口敷料完整干净。
2.5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术后伤口疼痛者遵医嘱给予止痛剂,老年病人长期卧床易出现三大并发症,应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持病房空气新鲜,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做深呼吸及扩胸运动,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防止肺部感染,鼓励病人多饮水,以防尿路感染,同时做好会阴处理,加强对骨突出部位的护理,预防褥疮发生,保持床铺平整、干燥,为防止便秘腹胀给病人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应少量多餐,增加粗纤维和水的含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同时加强营养,注意食物色、香、味,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遵医嘱使用支持疗法。
3康复训练
3.1 鼓励患者早期康复训练,一般术后第2天做收缩股四头肌、臀肌训练,使肌肉保持一定张力。
3.2 术后第3天做轻柔的髋关节屈伸动作,注意曲髋
3.3 抬臀动作一般在术后第5天完成,在完成此动作时应注意在膝下垫枕使髋屈曲(10-20°),护士的双手托住双侧髋关节防止动作完成的过程中出现髋关节的旋转。
3.4 患膝下垂摆动以增加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力,防止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
3.5 术后第七天开始①助力下直腿抬高30 持续10秒重复(20-30)次;②小腿床边摆和;③患髋外展,内收,后伸肌群的等长收缩;④加强床边转移,包括半坐~躺转移练习和坐~站的转换练习;⑤健腿支撑站立平衡;⑥步行:鼓励患者扶双拐行走或健腿支撑三点式步行;⑦术后3周继续加强患肢股四头肌渐进抗阻练习,站立位髋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肌群的等长收缩练习,加强步行训练从平行杆开始~步行器~扶双拐~扶单拐~多脚杖~扶手杖~弃杖[1]。
4 出院指导:嘱病人及家属坚持正确的功能锻炼,术后康复应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的三大原则,循序渐进由弱至强[2],做到不盘腿,不坐矮凳子,不过早过度负重,不跑步,跳跃和举重物。术后6个月禁止髋关节内收,内旋,3个月平躺时,可在两腿之间夹枕头,3个月内防止髋关节屈曲90°,进一步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加肌肉训练,正确使用步行架及拐杖,预防居家意外跌倒,上下楼梯时,坚持上楼时健侧先上,下楼时术侧先下的原则,恢复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定期复查。
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疼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议政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先进的材料,精湛的技术只能结合及时的手术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理想的效果[3]。本组病历采用术前宣教,术后各种护理措施及指导性康复训练,有效地防治了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质疏松和长期卧床造成的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减少了住院时间及卧床时间,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早日康复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施楚军,张莲春.康复训练程序在全髋关节置换病人中的应用,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4,20(6):28~29.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4
资料与方法
2002~2007年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6例,男51例(年龄64±10岁),女55例(年龄72±11岁)。伴有严重高血压冠心病2例(男,62岁、59岁);伴有2型糖尿病1例(女,74岁);严重肺部感染1例(女,83岁);余患者一般状况可,不伴严重老年合并症和手术禁忌证。
治疗方法:入院后均给患肢弹力带牵引,其中经牵引3~5天后行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38例,行股骨头置换术54例,行髋关节置换术10例,行保守治疗4例,给予牵引、改善微循环,止血、抗感染治疗。
结 果
行股骨头置换术的54例,手术顺利,术后绝大多数患者功能恢复理想,关节活动正常。行内固定术38例,术后大部分患者功能恢复理想,少数患者(2例,男74岁、女68岁)功能恢复欠佳,关节活动轻微受限,但对日常生活无较大影响。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0例,其中1例(女71岁)未能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术后功能恢复不甚理想,关节活动略受限,余9例功能恢复满意。4例保守治疗患者中除1例老年女性患者(83岁,伴肺部感染)功能恢复不满意,活动受限较大外,余功能恢复尚可,生活可以自理。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使患者消除顾虑,对手术充满信心。②术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术前排便训练,目的是防止术后因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③做好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①一般护理。伤口放置引流管时,要保持通畅,防止扭曲、压迫,防止血块堵塞引流管管腔,并观察引流物的性质及量,一般放置48~72小时拔除。②麻醉清醒后护理:麻醉清醒后即可主动或被动锻炼股四头肌等长肌运动。③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术后第2天开始,继续每天多次深呼吸、叩背,并加强腿部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及关节活动,注意运动量由小到大,活动时间由短到长,所有的床上活动均在患肢外展中立位的状态下进行。
功能康复护理: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术后第1天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训练,包括深呼吸、上肢外展、扩胸,上身可抬起45°,由被动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小关节的主动运动。第2天可做收缩股四头肌训练,先做健侧练习,再移向患侧;此后不断增加下肢伸展,足跖屈,背屈,趾关节伸屈运动,防止关节僵直。术后1周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每天被动活动髋关节6~8次,加强髋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来固定股骨头,为下地负重作准备。
并发症的护理:①肺部感染的护理:加强呼吸练习,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等,以增加肺活量。保持口腔卫生,病室空气清新,防止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②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留置导尿管者,每日用洗必泰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并用0.9%的生理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8万U进行膀胱冲洗,1日2次,保持低位尿液引流,每3~5天更换引流袋1次,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道感染,并定时夹管,以保持膀胱括约肌的功能,恢复自主排尿后拔除尿管。③褥疮的护理:老年患者因为皮肤干燥,外周血供差,加之术后卧床时间长等原因,很容易出现褥疮。因此应保持皮肤清洁。每2小时定时翻身1次,翻身时在患肢制动的情况下,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呈轴样翻身,使臀部离开床面,缓解骶尾部受压。对骶尾部及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随时更换潮湿的床单,防止褥疮发生。
饮食指导:由于长期卧床,胃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根据不同的饮食习惯多吃高蛋白、高热量及维生素多、含钙丰富及粗纤维食物,进食少者,可输注氨基酸、能量合剂,以维持体液和营养平衡,促进伤口愈合。
伴有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特殊护理:①伴有糖尿病:老年股骨颈骨折后,因应激反应,血糖常偏高,因此,伤后2周内每日至少测血糖1次,采用尿糖试纸测尿糖。血糖、尿糖升高明显者应测三餐血糖及尿糖1次,并根据血糖、尿糖值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使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内。②伴有心脏病、肾脏病:应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心律、尿量,必要时作心电监护及24小时入量,如发现患者有心慌、胸闷、心律不齐、少尿、无尿、全身浮肿等症状时,应立即向主管医师报告,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一般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50滴/分,输液量控制在1500~2000ml/日。
出院指导:①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指导其出院后继续坚持有效的功能锻炼和自我护理,并嘱咐患者不要盘腿,不宜坐矮凳子,不宜下蹲,不要爬坡,3~8个月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时,逐渐加大活动量,直至正常行走。②骨折内固定患者:为预防骨不连和股骨头坏死,嘱患者不能过早负重,4个月后经X线确定骨折愈合后可扶单拐轻度负重行走锻炼,以防止患肢压力过大,而造成股骨头周围供血不足、营养不良,从而产生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后果。1年以后,可弃拐行走,但不能过度负重,不能行重体力劳动。③鼓励患者补充钙剂:除遵医嘱服用钙剂外,还应补充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蛋类、豆制品、骨头汤等,并多晒太阳,以促进钙质的吸收,注意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应及时复诊。
参考文献
1 钱学梅,邓超明,宁超.高龄髋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康复训练与护理.护理学杂志,2001,16(4):187.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5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 功能康复 临床护理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年3月~2007年9月,共选择患者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48~78岁,平均55岁。62例中,股骨颈骨折3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18例。其中全髋置换术49例,半髋置换术13例。按吴之康介绍的功能评定法进行术后评估,优良57例,优良率为91.91%。
术前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
术后护理:①生命体征监测:术后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全麻手术的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术中出血量较大的患者,术后除及时补液,还要严密观察尿量,保证尿量40ml/小时以上。②预防髋关节脱位:术后穿丁字鞋,保持外展中立位,两腿间夹枕头。侧卧时需保持屈膝,两膝间垫枕头,防止内旋造成髋关节脱位。术后48小时严密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如患肢皮肤发绀,皮温低,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考虑有循环障碍应及时处理。③预防并发症:预防肺栓塞,感染,血管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褥疮等。
心理康复指导:手术前后应注意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一方面要鼓励患者增强康复的信心,另一方面要认真介绍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对急于求成者指导其掌握合适的锻炼方法,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对过于谨慎者则设法消除其顾虑,鼓励并帮助其进行锻炼,最终使所有患者均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康复训练,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
术前康复训练:①指导:将患者安排至有床上拉手的病床,向患者说明术后应采取的正确。患者可平卧或半卧位,但患髋屈曲<45°,不侧卧,患肢外展30°并保持中立,两腿中间放置厚枕,必要时准备合适的丁字鞋。②引体向上运动指导:患者平卧或半卧,患肢外展中立,健侧下肢屈膝支撑于床面,双手吊住拉环,使身体整个抬高,臀部离床。③床上排便指导: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食粗纤维食物,腹部顺时针按摩每日2次,以保持大便通畅。给女患者使用特制的女式尿壶以避免过多使用便盆,增加髋部运动。④下肢肌锻炼方法指导:等长收缩训练,踝关节背屈,绷紧腿部肌肉10秒后放松,再绷紧放松,以此循环。等张收缩训练,做直腿抬高、小范围的屈膝屈髋活动、小腿下垂床边的踢腿练习。直腿抬高时要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10~15秒后放松。
术后康复护理:术后康复护理一般分三个阶段:①第1阶段:肌肉静力收缩运动和除患髋以外的关节运动(术后1~3天)。②第2阶段:患髋关节运动(术后4~6天)。③第3阶段:侧卧位外展,自理能力训练(术后7~14天)。
制定出院后康复计划:因术后恢复期较长,故病人出院后的自行康复护理至关重要。评估患者和家属是否已经掌握出院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是否能较好独立执行,为其制定出院后康复计划,并给予详细指导。
定期进行随访:留取联系方式,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及时修订指导康复计划的落实。
结 果
并发症:62例例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伤口感染、关节脱位、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2~6个月复查,除1例患者在4个多月时,因其他疾病死亡,其他患者均无髋关节脱位发生,并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关节功能,生存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疗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即疼痛占44分,功能47分,畸形4分,关节活动5分,总分100分;其中90~100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
优良率为91.91%。
讨 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病患者病痛,纠正畸形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临床护理的重点是:术前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感染,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讲解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学习各种锻炼方法;术后护理的重点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遵循个体化、渐进性、全面性三大原则拟定康复计划,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康复护理,以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及生存质量,让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从当前我国地市级综合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康复护理情况来看,要有专门康复治疗师进行一对一康复锻炼很难实现。因此让护士参与临床康复锻炼是有效解决骨科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一种有效方法。目前,临床上年轻护士多,接受过康复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太少,患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一些指导,目标不明确,锻炼的次数、力度、时间不到位,或不能坚持,康复锻炼达到目的还很难。
积极正确的康复锻炼目的是让患者有效地改善和增进全身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机体抵抗力、恢复日常生活的协调性,尽早恢复满意的肢体和全身功能,同时也是为了有效地克服患者的依赖心理,促进心理康复。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演示在临床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本项目研究中,我们将许多护理内容,以照片、电脑等工具图文并茂的示范给患者,使其掌握方法、技巧,自觉主动地参与锻炼,调动了患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行为能力和配合意识。
参考文献
1 吴之康.关于髋关节人工置换术疗效评定.中华外科杂志,1982,20:250.
腿部骨折术后康复训练范文6
【关键词】 脱位;骶髂关节;经皮内固定;中西医;康复护理
自2007年开始,我们对12例不稳定骨盆损伤骶髂关节脱位的患者采用牵引复位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经加强术前术后中西医康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7例,女5例,年龄27~56岁。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伤3例,挤压伤2例,创伤至手术时间4~9d。12例经X线照片,CT检查均合并骨盆前环损伤,伴有耻骨联合分离4例,伴有耻骨、坐骨支骨折6例,髋臼骨折2例,AO分型为B型、C型(垂直、旋转不稳定),5例合并有其他肢体骨折。本组12例在前环内固定的同时进行微创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前术后进行中西医治疗和康复护理,1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结果12例骨折复位良好,术后无1例发生再移位,无医源性的血管神经损伤,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要贯穿于该患者围手术期的全过程。患者多因事发突然, 患者无精神准备,受伤后需要他人照顾,会不太适应。并且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愈后和费用。此时护士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讲解手术的必要性、目的、手术简要过程以及术后的康复知识,并介绍成功例子,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治疗。
2.2 骨钉牵引的护理 术前应行大重量骨牵引,做好骨牵引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后的位置;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1]。
术前均行骶髂关节患侧股骨髁上牵引复位,重量约为患者体重的1/6~1/9,牵引后行床边X线照片动态检查,如未见复位的可调整牵引方向或者追加牵引重量,根据骨折脱位的不同类型(垂直、旋转不稳定、开书型等)配合加用骨盆悬吊、手法复位等,直到脱位复位。股骨髁上牵引时,应将床尾抬高20~25cm,以作对抗牵引。经常检查牵引针处有无不适,特别是保持牵引孔处皮肤的清洁,牵引孔处有结痂不要随意清除,避免发生感染。牵引重量切勿过重,未经医生许可牵引重量不得随意改变。经常检查牵引功效,牵引绳与滑轮是否合槽,牵引重量以及位置是否正确。牵引过程中应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利用床上吊环进行上肢锻炼以及扩胸、深呼吸运动,指导患者行双下肢股四头肢等长收缩和踝泵练习,防止伤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下肢静脉栓塞和因长期卧床而致各种并发症。保证正确。行牵引治疗时,患肢下垫软忱,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脚尖朝上,防止患肢外旋和内收。
2.3 饮食的调护
术前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粗纤维、高维生素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多饮水,以保证营养供给,并保持大便通畅。术后宜进高蛋白、高糖、富含胶原、微量元素(铜、锌、铁、钙)剂维生素A、C丰富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肝、蛋黄、豆制品、胡萝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补充足够的营养,促进伤口愈合剂机体恢复。适当进食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等,清晨空腹饮温开水,可刺激胃-结肠反射而促进排便;防止大便干结。
2.4 中西药治疗的护理 药物治疗按损伤三期分期辨证治疗,早期活血化瘀,疏通督脉,续损接骨,消肿止痛,可选用髓伤I号方或活血止痛胶囊。中期可选以续筋接骨为主,内服接骨丹。骨折后期助阳补火,温补脾肾,补益气血,可选用髓伤II号方、健步壮骨丸等,并用骨伤洗剂水煎外洗。 服用中药时忌辛、辣、寒、凉、烟、酒。
2.5 针灸治疗患者取俯卧位,取穴患侧入、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用28号(45~75mm)毫针,针刺同时辅以TDP局部照射,每次30分钟,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3 预防并发症
3.1 预防发生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 、褥疮 不稳定骨盆损伤骶髂关节脱位患者早期均会出现尿潴留,临床上采用持续留置导尿间隙和膀胱训练的方法,鼓励患者多喝水,以增加尿量,尽早拔除尿管;指导并鼓励患者正确有效的咳嗽、咳痰,预防肺部感染;在患者骶尾部垫一水垫,水垫上铺上一块质地柔软的大浴巾,每2~3小时更换一次水垫,预防褥疮。
3.2 为促进下肢血液流动减少血栓发生,可以协助患者活动下肢,如挤压小腿腓肠肌,足背伸屈运动等,促进小腿静脉血液回流,减少局部受压时间[2]。
4 术后康复指导
4.1 术后早期 指麻醉清醒后至术后第2天,用软枕固定患侧髋关节于外展15°、屈曲30°位。鼓励患者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及主动膝、踝关节的屈伸活动锻炼,以加速下肢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4.2 术后中期 指术后第3~14天,此期已拔除负压引流,应开始应用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PM)机做关节松动活动,从30°开始,2次/d,每次50~60min,隔日关节活动度增加5°。鼓励患者进行主动髋、膝关节屈伸运动,每天2~3次,并持续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理疗等康复措施,以恢复股四头肌的功能,增加腿部的力量,为下地行走做准备。术后第4天,病人在床边练习站立。
4.3 术后后期 指术后2周以后,手术切口已愈合,患者多数可出院继续康复。指导患者继续进行康复训练的方法,包括下肢主动屈伸运动、股四头肌锻炼、床边站立,3周后开始扶拐不负重或部分负重行走,3个月后弃拐独立行走,并逐渐恢复体力劳动。
5 体会
骶髂关节脱位采用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手术创伤小、方法简单易行[3]。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中西医治疗和康复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使其主动配合手术、治疗,术后无1例发生再移位,无医源性的血管神经损伤,功能恢复良好,极大地促进骶髂关节脱位患者术后功能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朱文军.经皮骶骼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护理[J].中医正骨,2010,22(5): 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