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文1

[关键词]跨文化因素;英语翻译;准确性

文化对一种语言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同样语言也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文化所赋予的内涵和结构,而文化的传播和升华也离不开语言这个重要的载体。在全球一體化的背景趋势下,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其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都有着不可替代性。而英语翻译对这种社会发展的过程也有着更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面对这样的需求,如何提高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从而更加方便不同地域的人群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就成了英语翻译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跨文化因素对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具体影响

1.1不同的文化背景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翻译方式,英语翻译在交流中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其所产生的翻译内容不光是对语言的解释,更重要的是承载这不同文化之间的传递和交流。如果英语翻译在准确性方面做不到简练、精准、符合文化内涵,那么就会在不同文化的传递间产生让人无法理解的错误和障碍。

我们都明白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不同,不管是在思想哲学方面还是在日常生活方面,这种差异都体现的非常明显。这种差异的存在尤其必然性,不同的文化土壤所培育出来的语言总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特性,这是文化的本质导致的。但是当语言成为不同文化交流之间的桥梁时,这种差异就必须通过译者对不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在英语翻译中进行准确的诠释和注解。这当然会对翻译工作造成一定的障碍,因为个人经历和对语言理解的不同,必然导致某些方面欠缺和不足,很难全面的考虑到文化因素的方方面面。

1.2思维认知不同带来的影响

中西方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差异也同样巨大,这种差异的形成是由各自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造成的。就像前文所说,中国人在长期的儒家哲学影响下形成了委婉含蓄的思维方式,对于情感和观点的表达总是通过间接的语言表达来阐述,一般不会开门见山的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直接表达,一方面是出于谦逊的态度,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如何让对方更容易接受,不至于太过难堪或尴尬。但是西方人在表达方式中总是采取直言不讳的方式,总是将自己的观点作为谈话交流的重点直白的表达出来,包括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也从不加以掩饰。这种思维认知上的不同同样也会影响到英语翻译的准确性,译者在翻译工作中如果不能通过对这种不同思维方式加以区分,就会造成翻译内容语境的不恰当,导致翻译工作缺乏真实感和代入感,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思维认知上的混论和迷惑。

2跨文化因素对英语翻译准确性影响的相关措施

2.1熟练掌握英语背景下的文化知识

针对跨文化因素对英语翻译准确性的影响,在翻译工作中就需要对英语背景下的各种文化内涵和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理解,加深对英语文化方面的掌握。同时要对西方人特有的生活习惯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整理,了解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和特有的思维方式,探究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最真实的行为。通过这些与事实相符的语言使用习惯和行为准则,在英语翻译中进行恰当、准确的诠释,减少不必要的错误,这在针对一些知名著作的翻译工作中能够起到相当明显的积极的作用,有意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原著中的内容进行感同身受的体会,充分了解原著的精髓。这样准确、恰当的翻译能够带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和代入感,有助于读者对翻译内容进行思考和比对,从而丰富读者的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感受。

2.2掌握系统的英语翻译技巧

对于英语翻译技巧的运用,作为参与翻译工作的译者来说并不陌生。其中首先涉及的就是对关键单词和语句的准确运用,英语翻译工作不能逐句逐字的进行直译,而是要结合上下文所描写的语境进行艺术性的升华来增加翻译语言的感染力。另外,在针对一些特定词组或者句型时,也要充分考虑其在不同情景下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对其进行有选择性的删减,以保证翻译内容的合理性、准确性。最后就是要注意语言使用习惯的问题,比如中国语言中短句的频繁出现就与英语中大量的主从句型有着很大的区别,这就需要译者对其进行二次加工,保证符合读者的语言习惯。

3结语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文2

关键词: 国际工程工程管理跨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全球竞争与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将各个国家与商业组织摆到同一个竞争舞台。建筑行业也不例外,改革开放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企业已经在国际工程项目中取得了良好的声誉,质量过硬、技术先进、重信用守合同,但是中外在文化上的差异却一直是阻碍着我国企业在国际合作上进一步发展。为此,在国际工程管理的实践中,建筑企业的管理者除了应精通工程的“成本、质量、工期”的控制外,还必须深谙不同文化背景必将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研究文化差异对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要进行有效的项目管理,管理者必须具有并发展相应的对文化的敏感力和驾驭沟通的能力,采取相应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才能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管理水平。

一、国际工程管理中的文化差异

(一)谈判风格

在国际工程建设和管理中,谈判是经常进行的,但是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谈判模式。中方在谈判开始时会讨论双方所共同遵守的总体原则和共同利益。中国人习惯于从大的方面入手,主要关心的是双方长期合作的可能性。因此他们避免在一开始就讨论细节问题,而具体的细节留到以后再谈。而西方人则不同,他们对具体细节非常注意。谈判一开始就急于讨论具体的条款,在谈判中充满信心、明确果断,以经济上获利为目的,善于讨价还价,而且热衷于一个条款一个条款地谈(他们用的最多的词语就是one by one),最后达成协议。来自不同文化的人在谈判中对待争论的态度也不同。

(二) 对待合同的态度存在差异

(1)对待合同文本的态度

对合同文本的态度,中方是看重总体原则,这反映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取向的。具体的表现是中方的合同文本往往只有一薄本,而西方的合同文本是几厚本,他们的合同详细到图纸文件的份数、图纸的材料(如蓝图、软盘、Email、胶片) 、制图人的联系方式等。在履行合同时,中方的态度往往是,在实质上不违反合同条款,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而西方则是严格执行合同条款。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合同文本态度存在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倾向于整体性,一些小小的细节通常不是很重视。而西方人则习惯正确、精细和理性的线性思维模式。

(2)对待合同索赔条款的态度

中国人听到”索赔”两个字时,往往联想到争端的仲裁和诉讼等法律行动。因此他们就认为应尽可能地避免索赔,以避免法律行动引起更多的麻烦或是经济损失。中国工程管理人员不愿索赔的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管理模式和计划经济惯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的原因还要追溯到中国传统文化上去。西方人认为只要某一方的行为不符合合同、规范、标准的规定就一定会给对方发函指出,并就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工期延误要求索赔。

(三)人际交流

不少参与国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人员没有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对跨文化交流的特殊性缺乏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接触必然产生文化上的差异或冲突。很多人往往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合乎逻辑的、适当的,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可能会认为是反常的、不合逻辑的。还有的人认为,只要掌握了对方的语言就可以和他们沟通了。其实不然,正确的使用语言要求大量文化方面的知识。一般来说,不同的场合说不同的话。跨文化交际是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际,是一种特殊的场合。这种场合的交际,要求参与者对对方文化的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人同西方人的行为方式的差别。在国际工程建设和管理中,一切活动都是以人际之间的交往开始的。如果交流的双方对中西文化缺乏了解,中西文化不同的人际之间的交往规则就会导致冲突。

二、跨文化管理的探索

面对不同文化、不同国籍的各方人员,为实施跨文化管理的策略是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总结了几种跨文化管理策略以作参考。

(一) 跨文化培训。工程管理经营在当地国的环境,其最重要是一种学习过程,即外籍人员文化的学习。对于各种规范、标准、规定尽量使用国际惯例(例如执行FIDIC 条款)对我们的员工进行培训。

(二) 多元文化认同。工程管理的文化冲突源于工作团队的文化差异,因此务必使内部员工了解多元文化之差异,尊重并包容文化之间差异,甚至将多元文化认同之理念列于项目管理的信条中。

(三) 跨文化融合。对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要求与工程管理内部不同文化群体之间,透过异中求同创建共同的公司文化,融合后的文化既能表现出明确而一致的特征,以消除文化冲突的产生。

(四) 忽略、缓和文化差异。忽略文化差异就是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以某一文化为背景来对待所有人。当然,忽略、缓和文化差异只是各种文化在企业中相互融合前的权宜之计。但是在国际工程中则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因为毕竟工程项目具有短期性和目标性,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价值体系。

(五) 跨文化沟通。要消除文化差异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必须发展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彼此共事,应建立跨文化沟通的机制。工程管理者需要有意识的建立各种正式的、非正式的、有形的和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

三、结束语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从事国际工程的建设。成功的工程管理必须实施跨文化管理的策略,消除文化差异的冲突。在国际工程的管理中能适应多重文化的挑战,减小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管理难度,降低项目工程管理运行的成本,更好地完成工程的既定目标,让我国的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蒋敏.国际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跨文化管理[J].建筑经济, 2007(4)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文3

关键词 民族教师 多元文化意识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Teachers'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in Minority Areas

HAN Xiaojuan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s, Urumqi, Xinjiang 830054)

Abstract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eachers'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The reality of teachers teaching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wareness is weak, so I passed on the meaning of the teacher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import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alysis, trying on related research on ethnic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training teachers to think, provides reference for related study in future.

Key words ethnic teachers;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train

1 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内涵解读

处于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教育事业,多元文化意识日益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而教师是否具有多元文化意识则成了影响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关键。有外国学者指出:多元文化意识是指教师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态度,并对多元文化有深刻的认识和警觉,主动抵制文化偏见和歧视(林奇,1997)。教师要对来自不同群体、背景的学生持正面的态度和期望,并且提出这应该是多元文化学校评价的标准之一。国内学者提出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是指个体意识到在文化差异与个人经历方面存在的社会、政治、经济现状以及教育过程中的文化、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等差异带来的重要影响,要求教师具有多元文化态度和能力。本文中的教师多元文化意识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教师对于多元文化环境的态度,即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态度;另一方面,是教师反映对教育工作的态度,主要反映在课堂教学、管理以及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态度,并将这种多元文化意识运用在教育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

2 民族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

2.1 注重个性化教育

在民族地区教育现实中,由于不同文化的差异,每个学习个体都存在着自身的学习特点,比如在学习方法方面,有的学生善于在小组学习,有的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需要教师的鼓励和约束,而有的学生则善于自我激励;有的学生善于直观学习,而有的学生则喜欢推敲归纳。面对这样的教学现实,教师只有具有多元文化意识,才能发现这些学生各自的学习特点,做到因材施教,促进个性化发展。

2.2 尊重学习主体性和自主性

多元文化教育本质上追求的是一种平等、自由教育,也就是体现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以往的教育理念在解决教育的文化传承时多从国家、统治者的利益出发,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而在多元文化意识的指导下的教师,能灵活地解决了文化传承的社会意义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经过选择的主流文化,另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母体文化即非主流文化的存在价值,尊重学习者的文化选择和认同,这也就把学习者看成是有选择权利和批判能力的个体,只有做到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自主去选择去判断,民族地区的学生才能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去选择,去判断。

2.3 多元文化意识指导教学

众所周知,当教师具备了多元文化意识之后, 最终要通过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具备了多元文化意识的教师,就能主动策划和掌握跨文化的交流,用多元文化意识指导教学过程。在教室中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教师能将课程内容、课堂氛围、教学设施及教学组织方式伴随学生的特质而有所改变,并能将学生个体已有的经验与教师的教育信念融合,使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不会产生文化断裂及学习不适问题。具有多元文化意识的教育者和教育行为容易得到不同民族学生的认同和接受,随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及效果将会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不同民族学生的受教育质量。

3 培养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具体措施

3.1 教师自觉强化多元文化意识

教师是教育中的主体因素,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行为影响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具有多元文化态度的教师,才可能在教学中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教育。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自觉强化多元文化意识。第一,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要做到平等对待、包容民族性格、做到有教无类,一视同仁。第二,教师营造多元文化(教育课堂环境,教师要充分理解学生的文化背景,创建不同的教学氛围,不断寻找与多元文化相关的信息,将多元文化的意识自然地融入到教学氛围、教学行为以及授课内容中。第三,教师应加强学习多元文化知识的主动性,民族教师要不断自觉学习不同文化知识并注重在实践中提高。教师应注意利用书本、网络等资源学习了解所教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3.2 学校加强对教师多元文化意识培养

管理者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的校园文化,这一点毋庸置疑,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多元文化观,重视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第一,通过校园活动强化教师多元文化意识,例如可以举办一些各具民族特色的文艺活动,鼓励教师参与到民族学生的活动当中,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培养教师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加强多元文化意识。第二,重视校园多元文化建设。例如,调动各种力量建立校园内部民族文化研究团体,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校周围的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调查,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民族文化,并将其通过校园广播、校园板报,校园各种文体活动、专题讲座转化为校园文化内容。一方面用来提高教师对多元文化的敏感性,提高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可突出民族学校对各民族文化的重视,彰显办学特色。以多元文化的民族特色给教师营造多元文化意识的氛围。第三,强化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培训目标。第一,培训目标要立足本土,尊重自己。尊重本土文化,对于解决外民族在本土的问题至关重要。第二,尊重他人,要强调对异域文化的理解力,而不只是重视教学结果。第三,强调教师要在多元文化意识指导下,通过培训使得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知识、情感和技能并重。在这些目标的指引下对教师的多元文化意识展开培训。

3.3 政府部门强化对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认同

通过查找文献可以看出,关于支持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条款不少,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并且启动了《新疆中小学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工程》;青海省启动了《2009 年到2011 年“双语”教师培训计划》;内蒙古2008 年进行了对120 余万名中小学“双语”教师的培训等。但这些内容大都强调师资培训,学校管理,教材设定等,关于强调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条款不明确,因此社会应加强这相关法律条款的制定,加强相关政策力度支持,保证教师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奇.多元文化课程[M].台北师大书苑,1997:21-22.

[2] [美]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概述[M].李苹琦,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88:168-170.

[3] 张学强.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质与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品行[J].民族教育研究,2009(1).

[4] 潘旭娟.民族教育中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及对策研究-以贵州荔波县山乡为个案[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 靳淑梅.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面临的挑战[J].社会科学家,2009(1):122-124.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文4

关键词 满意度 问卷调查 电话调查 急诊留观患者

患者满意度调查是患者对医院质量管理的评价,为医院管理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之一。目前常用的患者满意度测评包括座谈会、入户调查、现场调查、电话调查、邮寄调查、第三方评价等诸多方法[1]。各种方法各有优劣,本文以急诊留观患者为样本,应用问卷调查和电话调查对同一批患者进行满意度测评,并对两种方法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寻找提高调查真实性的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择取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急诊留观患者347例。患者均意识清醒,智力正常,可正确回答问题,其中男137例,女210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为44.13±5.27岁,未规定社会阶层,按照文化程度分为大学以上文化组159人和大学以下文化组188人。

1.2 方法

患者留观治疗期间,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治疗结束后1周,对同一批患者通过电话行随访调查。现场问卷调查与电话调查问卷内容相同。调查内容包括:工作态度、解答问题耐心、医疗技术水平、检查诊疗结果告知、合理收费、就诊环境等6个问题。每个问题均包涵4个备择答案: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以满意和较满意回答判定为满意,满意率为满意者所占比率。共发放347份问卷调查表,回收347份调查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电话调查331例,16例失访,有效率95.39%。比较不同文化程度电话调查方式答案变化,答案变化者所占比率为变化率。

1.3 统计处理

采集数据结果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满意度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对工作态度、解答问题耐心、医疗技术水平、检查诊疗结果告知、合理收费、就诊环境,患者的满意度(满意及较满意率)分别为90.78%、85.88%、88.76%、90.49%、93.95%、84.73%,见表1。

2.2 电话调查结果

对工作态度、解答问题耐心、医疗技术水平、检查诊疗结果告知、合理收费、就诊环境,患者的满意度(满意及较满意率)分别为81.87%、75.83%、85.80%、77.95%、83.38%、71.00%,见表2。

2.3 不同方式调查结果比较

电话调查工作态度、解答问题耐心、检查诊疗结果告知、合理收费、就诊环境等五个方面,均显示低于问卷调查,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不同文化程度患者结果比较

问卷调查显示,文化程度较低的大学以下文化组患者在医疗技术水平、收费、就诊环境等方面满意度均高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以上文化组患者,并有统计学意义(P

大学以上文化组患者电话调查方式满意度变化较大学以下文化组变化大。在工作态度、就诊环境方面的满意度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医院管理中,患者满意度调查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目前各医疗机构都在广泛开展。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对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着手解决,使管理者从患者的角度认识问题,来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更好满足患者需求。采用不同的满意度调查方法,可能导致所采集的信息有所差异,甚至迥然不同。

本研究显示:在急诊留观期间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的满意度结果,与治疗结束后1周电话调查结果相比较而言,

测评的6个方面中除患者对医师医疗技术一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5项有统计学意义,差异显著。电话调查组满意度明显低于问卷调查。分析出现上述研究结果的主要原因有,电话调查时,由于患者不直接面对医务人员,能把留观期间的感受真实反映出来;电话回答问题避免从众心理的干扰;排除治疗期间处于对医务人员的依赖心理的干扰[3];患者治愈疾病后,能够对自己的就医事件做更多理性认识和比较,比如说治疗期间患者对收费不提出意见,病愈后离开医院这个环境,患者就会思考费用是否增加,甚至和以前就诊的医院作出比较[4];部分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感觉不满意,电话调查可以成为其疏解管道;出院后患者对电话调查,可能更多地被认为是医院施行人文关怀的一项措施,从而愿意提出更真实意见和建议,帮助医院改进[5]。反观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电话调查,特别是在评价满意或不满意时,分析其原因主要为患者面对医务人员的顾忌或从众心理起主要作用[6]。

本研究显示不同文化层次对不同调查方式满意度的影响有着重要影响[7],文化程度较高患者对工作态度、就医环境要求相对较高,并且不愿意当面提出意见,使得电话随访调查结果的满意度明显低于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真实性较低[8]。因此,电话随访更有效。

综上所述,在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时,如能通过电话调查的方式,避开直接与患者面对面,让患者独立思考回答问题,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得到患者的感受和期望的数据更真实[9]。在满意度调查中,这种“背靠背”的调查效果优于“面对面”的调查。并且不同文化程度对满意度结果有重要的影响[10]。

参考文献

[1] 吴凡伟,朱岁松,周晓艳.如何构建医院顾客满意度指标体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5(1):38-39.

[2] 王敏怡,黄淇敏.医疗服务中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和评估[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 20 (1):46-47.

[3] 侯胜田,张永康.患者满意度测评在中国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与问题[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5):35-36.

[4] 彭卫平,梁立武,彭碧波.医院开展满意度测评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医院,2009,12(3):68.

[5] 蔡培芳.北京友谊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5-66.

[6] 杨晓燕.创新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法的实践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1):88-89.

[7] 周占伟,梅翠竹,张玉媛,等.某三级综合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研究[J].现代预防,2011,31(6):57-58.

[8] 王红英, 张立新,张丽君等;医院顾客满意度分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医院管理杂志,2005,05:34-35.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文5

【关键词】艾滋病;态度;行为状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28-01

为了解并掌握普通居民对艾滋病病人感染者的态度和行为状况,找出普通居民在艾滋病仿制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我们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1月在曲阜市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抽取的2000名居民进行了艾滋病态度和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曲阜市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人口资料,列出曲阜市村级单位人口数与累计人口数,编制备选抽样单位选定表,采取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在全市抽取40个村级单位,在每个被选村级单位,随机确定第1个调查户,按区域最近法调查50户,在每户以生日最近法抽取1名15-60岁的居民确定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与内容

由调查员入户面对面读出问卷,受访者回答后调查员填写,调查员每天交回当日调查问卷,由督导员检查调查表填写内容,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处理或补充调查,调查问卷根据国内外有关文献自行编写〔1〕

1.3 数据处理

全部有效问卷回收后,数据使用EPIData3.02软件录入计算机,经逻辑查错后形成最终数据库,用于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在SPSS13.0下进行,显著性检验P值取≤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调查曲阜市居民2000人,完成问卷1896份,经数据清洗后最终保留有效问卷1819份用于数据分析,占调查样本的90.95%(1819/2000)。其中男939人,女880人;15-30岁795人,36-45岁674人,46-60岁350人;城市452人,农村1367人。

2.2 居民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2.2.1 曲阜市居民听说过艾滋病的人群总占有率为93.5%(1700/1819)。其中,城市居民(94.7%)略高于农村居民(93.1%),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X2=1.494,P=0.222);高文化程度的居民高于低文化程度的居民(X2=37.838,P=0.000);低年龄组的居民高于高年龄组的居民(X2=45.728,P=0.000).

2.3 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态度

在1700名听说过艾滋病的被调查者中,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住址、不同年龄组的居民对感染艾滋病与道德品质是否有关系(X2=173.288、46.015、67.835,P=0.000、0.000、0.000)、是否可以向正常人一样入学或就业(X2=98.595、23.129、30.090,P=0.000、0.000、0.000)、是否该有隐私权(X2=38.951、8.254、11.160,P=0.000、0.004、0.004)、是否需要对其隔离(X2=115.429、10.167、75.606,P=0.000、0.001、0.000)、是否愿意同一个得了艾滋病的同事继续共事(X2=12.097、0.112、4.212,P=0.017、0.738、0.122)等大部分问题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城市居民宽松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宽松于文化程度低的居民,低年龄组的居民宽松于高年龄组的居民。

2.4 居民对艾滋病防范情况

2.4.1 安全套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1819名居民中有25.6%(465/1819的居民)没有过。在1354名有的居民中,41.1%的居民时从不使用安全套,39.5%的偶尔使用,16.2%的大多数时侯使用,仅3.2%的每次都使用。其中高文化程度的居民安全套的使用意识优于低文化程度的居民,城市居民优于农村居民,低年龄组的居民优于高年龄组的居民,差异均具有显著性,(X2=57.688、13.666、121.556,P=0.000、0.000、0.000)。

对最近三次安全套使用情况的调查显示,68.0%(921/1354)的居民一次未使用过,11.9%(161/1354)的使用了1次,9.8%(133/1354)的使用了2次,10.3%(139/1354)的3次都使用,总的安全套使用率为20.8%。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住址的居民最近3次安全套的使用情况无显著性差异(X2 = 16.321、7.582,P = 0.177、0.055),不同年龄组居民间差异具有显著性(X2 = 43.684,P = 0.000),低年龄组的居民高于高年龄组的居民。

在797名使用安全套的被调查者中,有47.7%(380/797)的居民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为避孕,22.1%(176/797)的原因为防病,9.9%(79/797)的原因为提高性生活质量,20.3%(162/797)的原因为其它。其中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住址、不同年龄组间居民使用安全套的原因均无显著性差异(X2 = 16.703、3.919、6.432,P = 0.161、0.270、0.377)。

在1311名有过不使用安全套的被调查者中,35.4%(464/1311)的居民时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为不需要,17.0%(223/1311)的原因为不好意思去买,20.4%(268/1311)原因为不舒服或不习惯,5.1%(67/1311)的原因为购买不方便,3.8%(50/1311)的原因为太贵,18.2%(239/1311)原因为其它。其中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不使用安全套的原因无显著性差异(X2 = 27.705,P = 0.117),不同住址和年龄组间居民差异具有显著性(X2 = 16.727、31.421,P = 0.000、0.000)。城市居民更多的选择不舒服或不习惯,农村居民更多的选择不好意思去买,低年龄组的居民更多的选择购买不方便和太贵,高年龄组的居民更多的选择了不需要和不好意思去买。

对不同文化的态度范文6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文化智力; 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2. 043

[中图分类号] F272.92; B84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2- 0074- 02

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性的文化交流通过各种媒介形式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和频繁。文化差异,文化误解,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是人们面对异质文化时所经历的普遍现象。但是,不同的个体对待另一种文化的适应程度上表现有很大区别。文化智力的提出以情商(Emotional Quotient)和社会智商(Social Intelligence)为基础,认为对于“智力”是什么有着多种不同的理解方式,智力的定义是带有文化色彩的。传统的跨文化管理研究往往侧重于关注两种或多种文化的不同,而这种思路是需要对异质文化和本族文化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差异中寻找的理论基础。文化智力则侧重于看文化的共同点,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点在哪里,才能明白文化的不同点在哪里,从而便于跨文化管理。

1 概 述

在同质文化下交流交往表现良好的人,在新文化环境下也会表现出不同样的适应能力。这种用来说明为什么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好,更快地适应另一种文化的能力,被称之为文化智力(CQ)。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就智力概念和本质的两次专题讨论,认为智力研究呈现出一种非常重要的趋向,那就是强调智力的文化属性。文化智力提出了考察异质文化环境下人的智力的一种方法,陈晓萍认为文化智商/智力(Cultural Intelligence)是从跨文化心理学的角度提出的概念,由Ang,Van Dyne,Koh,Earley等学者提出和修订的概念,即文化智力描述的是个体在跨文化情景中能够有效地改变自己与环境要求不符的行为举止,从而有效地与他人沟通交往建立联系的能力。也有学者强调文化智力是智力理论与跨文化研究的交叉学科,通过研究智力理论中的社会智力,情绪智力和文化智力的关系,探讨文化智力的构成模式和维度,以及跨文化研究的各个层面作为研究的基础。

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从改善个体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角度认为文化智力主要由3部分构成:(1)对于文化以及思考和解决文化问题的行事方式的相关知识的认知;(2)适应新文化的动机;(3)应用,即将自己适应新文化的愿望、与新文化相符合的行为。简言之就是认知或思想(mental),动机(motivational)和行动或行为(behavioral)。Ang等人则把文化智力分为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每个层面包含2个因素,共4个部分:元认知CQ,认知CQ,动机CQ和行为CQ。文化智力既关乎头脑,也关乎身体和内心,文化智力的元认知聚焦于认知的较高层次的过程,而认知则体现为对不同文化的习俗、规范的了解,包括对不同文化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以及对文化价值的基本框架的了解。动机层面是指能量在对跨文化情境的认知和发生作用中的指向和投入的多少,即跨文化情境中的内在的动力。行为层面是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的互动中表现出的恰当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具有较高的文化行为智力的人能够运用自己言语和非言语的行为能力,得体的表现。文化智力基本构成可以表述如下:认知层面,指运用自身的感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来认识不同文化的能力,它包括自我意识,个人价值观,外部观察,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式等。具体表现为能够从不同形式的文化中发现贯穿各自体系的文化主线等。动力层面,指融入到其他人或文化中去的愿望和能力,包括个人自信和承诺、能否积极协调个人价值观与拟融入的文化价值观的一致性等,表现为有热情和勇气,能够积极应对文化差异带来的考验。行动层面,指采取和自己的认知动力相一致的有效行为能力,如社会模仿力,举止行为、习惯和社会实践等,它是通过个人行为的细节向他人传递出自己的认知和精神动力。按照不同的人员在进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国外学者根据CQ 的3个构成因素综合分析后, 归纳出高文化智力的特点:能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能与他人积极高效合作,能很好地融入不同文化中去。通晓不同的文化体系,有很好的领悟力。自信积极,有持续的热情。能较好地综合运用当地人接受的沟通技巧和作为外来者的独特视角。Graen 和他的同事研究了从管理人员发展成全球管理人的模型,也从另外的角度提出高文化智力的特征:即文化综合者,能进行第三文化创造,融合两种或多种文化,创造出被不同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第三文化”,推动所有文化发展,有效解决跨文化问题。从以上这些层面,也能找到文化智力培养的一些重要线索和思路。

2 提升个体文化智力水平的策略

在全球化的视角下,跨文化交流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之一,文化智力的高低则是跨文化交流交际能力的基础条件,文化智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基于这个角度,笔者综合研究了国内外的文化智力提升培养方面的研究,提出以下策略来提升个体的文化智力水平:

(1) 基于对自身文化智力了解基础上的自我认知。Ang等人通过对个体文化智力的研究发现,个体文化智力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临床观察进行测定。并开发了文化智力测定的CQ量表,根据该量表的20个因子和对应的分值进行个体文化智力水平测评。CQ量表主要由文化认知和动机构成,通过对各个因子问题回答,可以得出个体文化智商的强项和弱点,从而确定自身文化智力培养的出发点。从跨文化的角度而言,琳达·比默和艾里斯·瓦尔纳将其确定为自我了解和认知能力。他们认为文化智力培养的基础是建立在自我文化的了解,自身态度的了解和个人风格的把握的基础上的。个体是文化的个体,必须时刻警惕“文化成员身份”。在自身态度和观念上要认清那些你所持有的并影响世界在你眼中样子的态度、偏见和观点。在个人风格上要主动认识和准确把握。文化认知是指对异质文化的社会规约、价值观,信念的知晓。人们的行为规则、思维方式、处世哲学、评价事物的规范、道德标准等无不受其价值观的影响。文化认知的教育和培训系统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首先,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认知,环境影像文化,了解并适应异质文化环境。此外,对不同风俗习惯在了解的基础上学会理解和尊重,并能够做出必要的让步。其次,在异质文化中寻找共同符号的能力,所有的文化都有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由这些符号引出的含义反映了特定文化的经验和观念。在培养个体文化智力时,尝试学习其他文化的语言,理解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变化,把握语言运用的各种“文化约束”,了解亚符号,非语言符号等都是非常有效的培养文化智力的方法。此外,还应注意对多种符号系统保持敏感,跨文化的敏感性是一个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对理解和认识文化差异表现出积极情绪或促进恰当有效的行为能力。

(2) 基于文化适应能力目的的积极思维方式培养。Ward及其同事认为跨文化适应分为两个维度:心理适应和社会适应。心理适应是以感情反应为基础。指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在跨文化接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或较少产生抑郁、焦虑、孤独、失望等负面情绪,就算达到心理适应。社会适应是指适应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能力,是否能与具有当地文化的人有效接触和交流。面对异质文化,个体在心理上容易产生上述过敏现象。因此,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合理使用积极思维显得更为重要。积极思维不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个体感觉自信,对性格、精神、健康状况和创造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待异质文化,健康向上的心理是克服文化冲击,增强文化融合的主要动力。养成良好的积极思维的习惯,是培养文化智商的重要条件之一。

(3) 基于跨文化交流的文化移情能力培养。培养个体的文化智商,文化移情的作用非常重要。布鲁梅(Broome)认为:“移情的字面意义是用自己的感觉去‘体验’他人的感觉,它是代替性的,目的是实现一种我—你的一致性。另外,移情还指以同步或‘合拍’的方式,感知和适应彼此的生活节奏。”汀·图梅认为:“通过移情,我们是要想象着把自己置身于与别人不同的文化世界并去感受他或她的感受。” 通过对有关移情这一主题的文献回顾,布鲁梅总结到:“移情对于人际与跨文化的普遍交流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同时也是成功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的主要特征。”卡洛维-托马斯、库勃和布雷克认为:“移情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移情是一种由多种变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的活动,包含了一种认识成分(思考)、一种感情成分(感情上的认同)以及一种交流成分(活动)。在文化智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移情的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移情能力的培养:克服顽固的自我中心,这是移情能力的最主要的障碍;消除以偏概全,对性别、种族和文化的刻板印象;在培养移情能力时还应注意个体自身的防御行为,自身的优越感和武断等不良的倾向。此外,对部分人来说,动机缺乏是文化智力培养时,移情能力培养很难克服的问题。为了跨文化交流的成功,个体必须跨越人际界限,并努力去了解那些并非我们日常生活范围内的人的感受。必须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一个互相联系的世界里,因此必须怀有了解每一个人的动机,无论在距离或文化上看起来有多远的差距。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达林·比默,艾里斯·瓦尔纳. 跨文化沟通[M]. 孙劲悦,译. 第4版.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 P C Earley,S Ang. Cultural Intelligence: Individual Interactions Across Cultures[M]. Palo Alto,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3] 陈晓萍. 跨文化管理[M]. 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Larry A Samovar.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 王丽娟. 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 山东社会科学,2011(4).

[6] 孙进. 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西方的理论与模型[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