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范文1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发展对策
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旅游产品开发越来越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我国旅游行业的成人教育明显滞后于这一产业的发展。虽然近年来部分高等和中等院校本着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原则,开展了成人教育,但因受教育资金投入少,教育范围窄,旅游教育体制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办学力度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旅游管理成人教育的水平。基于这种现状,对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主要目的和意义在于一是加强我国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与市场需要的无缝衔接。以学历教育为出发点和基本点,建立一支热爱旅游事业,具有系统专业知识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将旅游管理成人教育开设的课程及实践活动同市场需要密切结合起来。二是优化我国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教学及评价体系。目前我国旅游管理成人教育的培养体系与现代教学和评价体系出现了不协调和不一致的现象,因此本文力图从教材选择、授课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及研究回顾
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成人教育研究和旅游管理研究学者们的较多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早在1985年陈树清便在《美国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中提到了旅游管理成人教育在国外的开设。十年之后,余炳炎在《旅游科学》中提出了“积极探索,深化改革,推动成人教育新发展”的新命题,拉开了我国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研究的序幕。与此同时,钱忠也提出“加强旅游成人教育培训培养更多更好的旅游合格人才”。王玉成也提出旅游行业成人教育亟待发展。可以说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更多的是对成人高等旅游教育的呼吁。本世纪以来,研究者们在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招生标准、教材使用、课程体系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讨论,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文献参考。由此可知,国内外对成人高等旅游管理教育的研究经历了20世纪的呼吁和起步阶段、21世纪前十年的初步发展阶段之后,开始向着更纵深的专业讨论阶段发展。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发展,与之紧密相联的成人旅游管理教育需要向更精细化的研究领域纵深。
二、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瓶颈
(一)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生源来源多元
成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促进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增强自身在社会中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实现自身的向上流动”。“从社会整体的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上看,成人教育促使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流动和再分配,从而为社会整体的劳动生产力的流动和劳动生产力素质的提高作出了贡献”。成人学生有着自身的一些优势,比如经验丰富,心理素质良好,学习目的明确等。但是在一些条件之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成人教育与成人学生之间常常表现出具有普遍性的相互制约关系。客观方面:一是由成人角色多样性造成的工学矛盾;二是由低收入高学费造成的经济负担;三是由年龄大、记忆力下降造成的学习能力下降。主观方面:一是由工作、生活和学习之间的矛盾、学历背景、知识断层及学习能力下降等因素造成的压力和自卑心理;二是由以获得文凭为目的的功利性学习动机造成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率不高。主客观两方面交叠在一起,造成了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二)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各个办学单位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中,不断进行专业机构及办学规模的调整。这样一来,就催生了对教师数量的需求。然而,受到资金及编制限制,已有的专职教师不能满足旅游管理教育教学的需求,这样,办学单位就必须聘请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外聘教师的引进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成人教育发展可能产生三方面的消极影响:首先,大多数外聘教师同时任教于其他的普通高校,甚至是在校研究生或者本科生,他们以自己所在单位的学习或工作为主而以成人教育工作为辅,由此常常导致时间冲突,经常性的变故极大地影响到本专业成人教育工作的正常运行。其次,这些外聘人员往往缺乏旅游成人教育方面的专业素养,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不了解,对教育学知识的把握欠缺,常常是沿袭移植普通教育的教育教学方法,把成人教育引入“普教化”的歧途,这样就严重地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再次,一些外聘教师在责任心、师德方面不尽如人意,不仅表现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学习成绩的考评方面往往敷衍了事。这样就会造成学风败坏,甚至影响到办学单位的声誉。一些学识水平低的外聘人员从事教学工作,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专职教师作为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教师中的核心和骨干,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成人教育专职教师的社会认可度普遍低于普通教师,导致成人教育专职教师总体上数量少,质量低”。“质量低”表现在成人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受到“普教”的深刻影响上,同时也表现在许多从事成人教育的专职教师在旅游教学实践探索及理论研究方面极为欠缺上。另外,缺乏“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配备是进行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必要条件。它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由于“双师型”教师的匮乏,在以旅游业在职人员为教育对象时,难以达到理想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方式,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相对滞后
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的课程过于理论化以及与之前学习的衔接性差。我国的旅游管理成人教育理论发展长期处于滞后的状态,对课程的开发更是欠缺,往往采用普通教育所用的教材进行教学。表面的“平等”掩饰不了旅游管理成人教育教育者对成教学生来源、背景的忽视。成教学生之前的学历多是中专、大专,这些学生有一定的操作技能,但理论基础相对较差,这就使成教学生的生源质量和素质与普通高校的相比要差一些。因而,学习相同的内容成人学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长期以来,旅游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式几乎都是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旅游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现场教学成为一个值得推广的有效方法。以上矛盾归结为两点:第一,课程开发欠缺,沿用普通教育课程,说明大多数教育者缺乏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第二,课程“普教化”,缺乏务实性、实践性、应用性,说明教育者的教育目标定位是不明确的,忽视了成教的特点和教育对象的需求。
(四)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法教材相对薄弱
旅游管理成人学生是18岁以上的在岗、转岗、待业人员,是社会的工作者,他们多是以适应生存、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来参加学习的。这些特点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者在以成人学生作为教育对象进行教育时必须把握他们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然而,在“普教化”的阴影之下,旅游管理成人教育者往往不考虑成人学生的特点,采用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理论性、系统性,并没有做到因需施教、因材施教。一些旅游管理教师教学艺术欠缺,表现为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沟通交流少,甚至不沟通,只是负责上课;旅游管理教师往往着重于理论的讲述,不考虑学生的背景,也不结合实例教学。这样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这也是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存在的硬伤。目前,我国成人高教事业发展迅猛,然而旅游管理专业成人高教的教材建设却起步迟缓,明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主要表现是:一方面旅游管理成人高等教材严重缺乏,大多使用普通高校的教材,理论性偏强,对于提高学生从事旅游业的实践能力没有帮助。另一方面由于对该专业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些教材使用多年没有更新,内容陈旧,明显滞后于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的老化周期缩短,旅游管理专业教材更迭如果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培养出的人才往往不能赶超服务型社会发展步伐。
三、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研究
(一)创新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加强与旅游行业的合作,以市场要求规划教学计划与教学模式。学校应该明确培养方向,转变培养思路,即结合旅游行业用人实际需要,针对性培养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思路。教学重心不能停留在完成课程教学计划就等于实现培养目标的陈旧观念上,而是应该紧密联系相关的旅游企业,以实际工作岗位要求修订教学大纲,以培养旅游行业和市场需要的人才为旅游专业教学的指导目标。做到教学计划链接旅游行业相关模块,教学内容紧跟旅游行业工作岗位要求,教学方式贴近旅游行业工作模式,实现就业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培养目标。另外,采用课堂实践教学、现场实景教学、阶段性实训等多元化的实践性教学形式,切实落实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研究队伍
综观整个现代成人教育发展史,成人教育界的兴衰是和政府的重视程度密不可分的,政府对成人教育的发展历来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中国这个有着官本位传统的国度里,政府的重视程度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想做好成人教育研究,尤其是紧缺专业的高等成人教育研究,政府在观念上要高度重视,不能搞“分化论”“淡化论”,要确立成人教育地位,在资金上国家、个人、社会等多方筹措研究经费,壮大成人教育科研队伍,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的有机整合。此外,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研究的发展离不开成人教育科研队伍的壮大与完善。不论国内和国外,从事成人教育研究的人员中,研究生和教授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不仅要设立该专业成人教育硕士点,还要设立博士点甚至旅游管理成人教育系,并且发挥研究会、学会专业研究人员的领头作用。不仅要在数量上壮大旅游管理专业成人教育研究队伍,根本的要优化科研队伍素质,根除浮躁的治学风气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观念。
(三)加强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建设
一是有计划地派教师到高水平大学的旅游学院进修相关课程,这样他们既可提高理论素养与学术水平,又可学到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二是创造机会安排专业教师到旅游企业开展调研,了解旅游行业运行动态和社会需求,从而调整和指导教学。三是要求专业课教师尽可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鼓励他们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与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使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成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型人才。四是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外聘教师队伍,可在企业聘请一些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相当理论水平的业内人士担任兼职教师。这样就能打造一支既有扎实的、高起点的、具有较强理论素养,又有开拓性、创新性、实践性品质的专、兼职双师师资队伍。构建校内校外双师队伍,使专任教师与来自企业一线的兼职教师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术有专攻、各司其职,形成基础课程系统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兼职教师完成的机制。
(四)更新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教法教材
旅游管理高等成人教育的职业教育,应该构建符合旅游管理成人教育学生特点的职业发展指导模式,不仅要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自身专业特点,开设出符合学生需求的职业指导课。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渠道,引导他们树立科学的就业观、职业观和人才观;引导学生自觉地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提高职业适应性,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指导,就应该结合本专业的特点,引导学习者把职业发展放在旅游服务一线,做好知识和技能的补充;引导学习者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已经从事或将要从事的旅游管理行业,透彻地了解旅游管理岗位职责和职业素养。
四、结语
目前,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没有形成一个具有权威性的旅游管理成人高等教育模式,对于成人高等教育与市场所需要的旅游人才供求规律,以及由此形成的成人高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材教法,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分析依据。因此,本文提出相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当引导发展全国性的成人高等旅游教育,同时引导高校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高等教育成人培养机制,以提高旅游管理成人教育培养质量,实现旅游管理职业教育人才与旅游企业、旅游职业人才与高校、高校与旅游企业三者之间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1]李恩菊.试析陕西省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建设[J].亚太教育,2015年第27期,第297页.
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范文2
关键词:护生;临终关怀;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442-02
临终关怀,是有组织地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主要是为临终病人缓解痛苦,使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提高生存质量,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1]临终关怀不仅是一种服务,而且也是一门以临终病人的生理、心理发展和为临终病人提供全面照护、减轻病人家属精神压力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科学。
我国每年约有700多万人死亡,其中绝大部分是在病痛和绝望中走向死亡的。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以恰当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临终服务,以提高我国人口临终状态的生存质量,最终提高人口的生命质量,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2]。国内已有米光明等提出要在全社会开展死亡教育,杜智殊等认为死亡教育应作为学校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3]。高等护理专业的学生是未来护理专业队伍的接班人,作为未来直接面对死亡的护理工作者,迫切需要有关死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中所遇的问题,以帮助临终者消除痛苦,减轻焦虑与恐惧,满意走完人生旅途,到达生命的终点。因此,在高等医学教育的护理专业中开展死亡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1 我国临终关怀教育的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死亡教育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末发生,发展于20世纪中期,在60年代曾掀起一场“死亡觉醒运动”,影响甚大。死亡教育兴起于美国,后传播于西方其它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各国现已在大中小学根据不同的年龄对象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从我国来看,香港、台湾的死亡教育研究虽不及西方国家,只有二十年左右的历史,但发展较为迅速,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实践开展也较为成功。与之相比,内地的死亡教育虽起步于80年代,从西方引入并翻译出版了一些有关死亡教育研究的著作,一些医学院校也相继在医学伦理学中增添了死亡教育的内容,许多学者也逐渐重视对死亡教育的研究,并开始呼吁整个社会关注死亡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教育,但由于文化传统的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内地的死亡教育研究严重滞后,甚至是一片空白,急需更深入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2 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临终关怀教育的现实意义
2.1 对护生自身的意义:重视生命质量,帮助濒死者顺利走过生命之旅的最后阶段,帮助亲友有效地应对失落和悲哀反应,使濒死者及其重要亲属感到欣慰及获得支持,就必须对实习护生进行死亡及临终护理知识的教育,有利于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助于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为身心健康、人格高尚的健康卫士。死亡是一个固有且无法解决的适应性问题,意识和无意识的死亡焦虑(death anxiety,DA)形式普遍存在,有学者认为,以特定文化为基础进行不同的训练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对缓解DA非常重要;或进行与死亡有关的演讲或死亡教育训练可能有助于减轻DA。有研究指出,接受相关教育与临床经验可降低护生照顾濒死患者的焦虑,因此,建议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设死亡教育及临终护理课程,以减轻她们对死亡的恐惧及焦虑。护生是成为护士的必经之路,她们在学校接受的死亡教育与临终护理知识直接影响其工作后能否胜任临终关怀工作。
2.2 在临终关怀中的重要作用:恐惧是临终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恐惧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对死亡的恐惧,其次是对死亡过程的恐惧,再次是与亲人分离的恐惧。他们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和安慰。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特别是对人在濒死、死亡与死后这些过程中,根据临终患者的不同特点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确定灵活多样的临终关怀模式,帮助终末期患者了解死亡,进而接纳死亡的事实,提高其生存质量,维护尊严,又可给予病患家属精神支持,给予他们承受所有事实的力量,进而坦然地接受一切即将面对的问题[4]。
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已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患者痛苦,让他们舒适,提高生存质量。关怀临终者是现实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发展临终关怀事业是现实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社会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医疗、保健以及生死等问题关怀程度,反映了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更应使护生在实习前系统学习有关临终护理知识,在实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护生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原则,分析解决临床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理性判断力。西方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表明,生死教育课程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矫正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人生和死亡,恰当应对人生事件。[5]实习护生是医疗卫生事业未来的前线战士,只有对她们进行系统的、科学的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才能使其形成科学的死亡观,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才能,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服务,并为今后成为临终护理的教育者、指导者和实践者奠定基础。
2.3 对护理专业发展的促进:在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开展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能够消除护理专业的教育盲区,扩展护士知识结构,提高护士应激水平,增强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形成临终关怀队伍。现代护理理念的核心内容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新的生命观不仅强调生命的神圣,更强调生命的质量和价值[6],死亡教育侧重于病人的心理护理,提高生命质量而非延长生命长度,强调维护病人尊严,实现道德死亡。对护生进行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是护理理念和护理方式改变的奠基石,丰富了护理工作的内涵。
3 对我校有临终护理实习经验护生的实证分析
死亡教育对我国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为深入了解护生在对患者进行临终护理期间的心理体验,本人对我校30名有过临终护理实习经验的护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访谈,大致可以得出四个主题,即实习护生面对死亡呈现负性情绪、缺乏临终护理知识、渴望获取更多的临终护理知识、只有很少的途径获知临终护理知识。
3.1 实习护生面对死亡呈现负性情绪:在调查中,护生均表达出对死亡深深的恐惧和不安,但家属的痛苦与悲伤更使她们不知所措和感到悲伤痛苦,特别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揪心的场面使她们感到无比的压力。
3.2 实习护生缺乏临终护理知识:实习护生虽然在理论学习中曾接触临终护理知识,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临床经历,她们无法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终关怀的实际行动和护理能力,因此在真实的临终情境中,她们十分缺乏临终护理知识。
3.3 实习护生渴望获知更多的临终护理知识:由于护生缺乏临终护理知识,以及她们在临终关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无价值感,她们表现出对临终护理知识的强烈渴望。谈论死亡向来是中国人的禁忌,即使是医护人员,面临死亡事件时仍然感到有不安与逃避的心态,但对死亡必须有积极正向的态度,这样在照顾濒死或死亡患者时才不至于手足无措,进而影响到护理品质[7]。
3.4 实习护生只有很少的途径获取临终护理知识:实习护生提出对临终护理知识信息来源的途径有:平时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中看到过有关死亡的报道;在一年级解剖课上接触过尸体;在《基础护理学》的一个章节中有很小的篇幅介绍临终护理知识。
通过对实习护生在临终护理期间真实体验的调查,我们可以得知实习护生在临终护理期间心理、生理、知识、技能等几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论是护理教育管理者还是带教老师都应该从实际出发,尽快开展起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教育相关课程,让高等护理专业护生能够得到系统全面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培训。
4 目前临终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4.1 死亡教育是现代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新课题,在我国仍处于混沌状态,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临终关怀的发展虽然为死亡教育打开了一定局面,但是死亡教育并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正是这种学科局限大大阻碍了死亡教育本身的发展[8]。对医护人员而言,死亡教育包含于临终关怀之中,是实施临终关怀的首要条件,但死亡更是严肃的社会问题,所以死亡教育必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教育,这点正是死亡教育与临终关怀的最大区别,所以应将死亡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来发展。
4.2 对护理人员的死亡教育并不能停滞于护生阶段,专业的死亡教育不仅要在护生阶段大力展开,也应该成为已进入工作岗位的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医护人员在进行自身死亡教育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对实施死亡教育最有效的内容和方法的系统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死亡教育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实现死亡教育领域的重大突破。
4.3 我国高校的死亡教育课程,即使是医学院校,也都是穿插于心理、伦理、社会、哲学的学习当中,并没有开设单独的死亡教育课程,也没有编写针对不同教育对象的死亡教育教材,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完善的评估工具来鉴定死亡教育的最佳内容和最好方法,这些都是今后死亡教育的研究重点和努力方向。
4.4 我国现阶段的死亡教育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必要的人文基础、师资训练,迫切需要家庭、医疗、社区、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成立专门的死亡教育机构,类似于美国的“死亡教育与咨询学会(ADCE)”“全国死亡教育中心(NCDE)”等并建立相应的专业资格证书制度,培养专门的死亡教育人才。
5 在高等护理专业进行临终教育的探讨
5.1 课程设置:我国医学院校的死亡教育还处于萌芽阶段,在发展初期首先应该冲破传统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紧密结合临终关怀课程,贯穿护理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和美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律学、宗教学、生命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呼吁相关学者针对医护专业学生编写有针对性、实用性、前瞻性的教材。护理院校应开设相应的学科,借鉴国外死亡教育形式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成立精确、全面的死亡教育效果评估体系。
5.2 教学内容:针对护生开展的死亡教育属于专业性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精神4个方面的内容,其内容应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①死亡学基本知识:人类死亡学的本质及意义、生命过程、死亡的定义与标准、死亡心理、哲学与宗教死亡思想、死亡的道德、法律问题等。②针对护士角色需求的死亡教育:不同人群对待死亡和濒死的态度、死亡焦虑与恐惧的原因与缓解、家属居丧悲伤与心理辅导、死亡宣告、安乐死、遗体处理等[9]。
5.3 教学形式
5.3.1 课堂讲授:课堂上教师按照书本讲授有关死亡教育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并通过收音机、幻灯片、多媒体、影视传媒等视听教具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延伸。
5.3.2 角色扮演:让护生相互扮演医者、死者、伤者、家属等不同角色,设置不同的情景使护生通过不同的经历来体现自己对待死亡的态度,并逐步摸索出自己对“死亡”的独特认知和看法;让护生意识到生命是可贵和脆弱的,从而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增强职业责任感和神圣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护理服务事业中去。
5.3.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正视死亡,以便能在未来的护理岗位上与病人就死亡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教师要鼓励学生谈论自己对死亡的看法及感受,事先要准备不同类型的临床病例,这样才能提供给护生不同疾病死亡过程和处理方式的相关知识,同时注重对沟通技巧的探讨,因为良好的沟通可以拉近护理人员和病人及其家属的关系,提高病人的治疗依从性。
5.3.4 临床经历:主要针对高年级护生或者实习护生,此时的护生通过前期学习已经树立了科学的死亡观。进入临床初期最佳的学习方法是观察和模仿护理人员的护理方式和沟通技巧。当护生亲身参与临终护理时仍不能脱离临床护士的指导,对于具体每个个案的护理都应看成是一个过程,而不单是一件需要完成的事情。进行临终护理前要做好各方面的评估工作,开会探讨最佳护理方案;临终护理过程中要不断进行评估和反思;结束临终护理后要及时进行效果评价和过程总结。
5.3.5 第二课堂:对护生进行死亡教育第二课堂的学习是不容忽略的,让护生阅读有关生死主题的故事。已有学者证明这样可以使读者对死亡的消极情感映象逐步转变为积极情感映象,鼓励护生积极参加死亡教育领域专家举办的相关讲座;课下通过教师指导阅读有关资料和书籍;参加有关安乐死、器官移植、艾滋病的社会活动。
6 结论
综上所述,在临终过程中,因人而异,经历的时间或长或短,但绝大数病人需要一根“拐杖”才能平静地走完最后的生命历程。这根“拐杖”就是死亡教育。从我国的国情、社情及民情出发,结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死亡教育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它使我们能更深入更有意义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与死亡。
护理教育管理者应在护生实习前开设临终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让护生接受系统的临终关怀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的培训。临床带教老师深入了解和理解实习护生在临终护理时的感受,帮助她们克服各种身心障碍,指导她们对临终患者的护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为今后的护理队伍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临终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小萍. 基础护理学(第2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9
[2] 杨建兵. 对医学生进行死亡教育的意义及原则[J]. 医学与社会, 2002, 15 (6):49~50
[3] 卢锡芝,屠玉玲,章晓莉. 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的进展[J]. 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1): 46~47
[4] 卢敬梅,李映兰. 对临终患者家属的关怀护理[J].护理杂志,2008,25(8B):37-38
[5] 王云岭,曹永福,杨同卫. 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生死教育课程的尝试[J].医学与哲学,2007,28(6):55
[6] 张莹. 死亡教育概述[J].上海护理,2006,6(5):72-74
[7] 孙嘉玲,颜庆云,黄美瑜,等. 不同学制护生的死亡恐惧与态度之比较[J].辅仁医学期刊,2004,2(4):291
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范文3
关键词: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分制;管理模式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学制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一是不能满足市场体育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二是对不同基础、不同素质的学生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三是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高校体育教育大众化、社会化、终身化的要求。为此,学制改革成为了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以下是笔者针对多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师生所做的调查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山西省7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74人,学生142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研究对象发放问卷,了解各学校学分制的实施情况。
(2)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连网和期刊查阅相应的文献资料。
(3)数理统计法。对调查回收到的有效问卷,使用SPSS17.0进行频数和平均选择系数的统计。问卷调查的所有数据由Excel软件制作成图表,进行系统分析。
(4)逻辑分析法。对所有的有效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结合相应文献的研究情况进行逻辑分析,得出有价值的发展对策及研究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山西省7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都采用学年学分制的管理模式,即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执行中,以学年或学期为时段计算出学时学分,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段内修满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下面,我就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1.对学分制认知现状的分析
实行学分制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上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个人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1)学生对学分制的认识
表1 在校学生对学分制的了解程度(%)
很了解 较了解 一 般 不了解
山西师范大学 4.4 42 43.5 10.1
太原师范学院 2 5 66.7 8.3 0
太原理工大学 15.3 46.2 38.5 0
山 西 大 学 50 50 0 0
大 同 大 学 0 16.7 75 8.3
长 治 学 院 8.3 50 41.7 0
忻 州 学 院 0 5 50 0
总 计 10.6 44.4 39.4 5.6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山西省7所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学分制的总体了解程度不是很深。其中,对学分制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人数比例占到7所高等院校总调查人数的83.8%,说明大多数学生尚不能完全掌握什么是学分制,这使得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实施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只有10.6%的人对学分制很了解。在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大同大学、长治学院和忻州学院6所高校中,学生对学分制的认识集中在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程度上,说明这6所学校的学生对学分制的掌握程度不是很高,这就使得许多学生对学分制有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学分制就是随心所欲;自己可以无需勤学苦思就能拿到某些相对简单课程的学分;认为可以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在思想品德方面放松要求等。而在这6所高校中,太原师范学院和太原理工大学对学分制很了解的学生所占比例略比其他5所学校所占的比例大,分别占到总调查人数的25%和15.3%。山西大学的学生对学分制的认识程度,处于很了解和较了解的各占50%,这一方面说明山西大学的学生对学分制的了解程度比其他6所高校深,另一方面也说明山西大学110年的办学历史铸就了学校学分管理体制的深入。总体而言,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学校对学分制在学生中的教育、宣传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是学生对学分制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2)教师对学分制的认识
表2 学校教师对学分制的了解程度(%)
很了解 一 般 不了解
山西师范大学 29.2 71.7 0
太原师范学院 16.7 83.3 0
太原理工大学 8.3 91.7 0
山 西 大 学 36.4 63.6 0
大 同 大 学 12.5 87.5 0
长 治 学 院 20 80 0
忻 州 学 院 22.2 77.7 0
总 计 23 77 0
从表2可以看出:在山西省7所高等院校中,教师对学分制的认识程度也不是很高,很了解的教师占被调查教师的23%,一般了解的占77%。这说明许多教师对学分制的重要意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不能在学分制的实施中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总体分析:山西省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学分制,对学分制缺乏认识,因此也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去了解什么是学分制。这就需要在学校工作的计划中加强教师对学分制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水平。同时,学校的各个部门(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各院系行政部门等)也要联合起来,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在前面,树立正确认识,澄清错误观念,为学分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实施环境。
2.学分制下学生自的分析
实施学分制,是为了让学生可以自主选课和安排学习进程。选课制是学分制的基础和前提,自主地选择课程主要为了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和潜能的课程,目的是为大学生发展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学生选择教师权
表3 学生是否有选择教师权(%)
有 无
山西师范大学 10.1 89.9
太原师范学院 8.3 91.7
太原理工大学 7.7 92.3
山 西 大 学 50 50
大 同 大 学 25 75
长 治 学 院 33.3 66.7
忻 州 学 院 16.7 83.3
总 计 20.4 79.6
从表3中可以看出:山西大学、大同大学和长治学院有选择教师权的比例略比其他5所高校高,超过20%;太原师范学院和太原理工大学有选择教师权的比例比较小;山西师范大学和忻州学院介于两种情况之间。
山西省7所高校的大多数学生的选项是在实施学分制的过程中基本没有选择教师的权利,这往往会导致学生不能适应教师的上课方式而失去上这门课程的兴趣。换一个角度看,不仅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教师也会出现因为没有压力而缺乏工作动力的问题,不能很好地找出上课中出现的问题,也就不能改变自己的授课方式,从而使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
(2)学生选择学业进程权
表4 学生是否有选择学业进程权(%)
有 无
山西师范大学 8.7 91.3
太原师范学院 50 50
太原理工大学 7.7 92.3
山 西 大 学 75 25
大 同 大 学 25 75
长 治 学 院 16.7 83.3
忻 州 学 院 8.3 91.7
总 计 17.6 82.6
从表4中可以看出;对学生是否有选择学业进程权的调查发现,山西大学对学生有选择学业进程权占75%,说明学生对学业安排的自利较大;太原师范学院其次;而其他5所高校的学生对选择学业进程权的权利较小。这说明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在学习中会受到学校规定的影响。从总体上说,学生选择学习进度的自较小,学生不能很好地自由选择课程,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完成课程的时间,缺乏自主的权利。
通过对表3和表4对比进行分析得出:山西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在实施学年学分制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较小,因为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间的过渡阶段,所以学生在自主选课和安排进程中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培养模式较单一,虽然对课程进行了必修、选修、限选的划分,但几乎所有的课程仍需按统一的教学计划执行。另外,极少部分学分又被限定在一类课程类别中,导致学生自由选课空间非常狭小,选课的过程趋于形式化,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不能选择对自己有用的课程。
3.学分制管理应具备的资源分析
表5 基础设施的情况(%)
满 足 基本满足 不满足
实施学分制的应有场地数量 3.4 47.5 44.1
实施学分制的应有器材数量 10.2 54.2 30.5
实施学分制的应有教室数量 16.9 61 18.6
实施学分制的应有实验室数量 3.4 33.9 43.4
实施学分制的应有实验仪器数量 8.5 43.4 45.8
实施学分制的应有图书馆面积 22 35.6 37.3
实施学分制的应有教师数量 13.6 66.1 16.9
实施学分制的应有教师整体质量 5.1 54.2 37.3
实施学分制的应有配套设置 11.9 55.9 30.5
从表5可以看出:对所得数据统计后发现,场地器材的数量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需要,尤其是场地的建设,只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可以满足或基本满足需求。教师的数量和教室的情况相对基本满足。教师的整体质量不是很高,认为不满足的学生占到37.3%,而认为满足的学生只占到5.1%。同时,其他相应条件和设施都不能很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
从总体上分析:教育资源情况不是很理想,基础设施只能基本满足教师和学生上课的需要,说明学校实施学分制的条件还不是很完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是实施学分制的瓶颈,学校对硬件设施的投资不够重视,缺乏投资力度,在教学过程中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实验室、实验仪器、图书馆也都缺乏,说明高校的科研状况不是很好,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学习知识的条件不完备。高校体育教育要顺应学分制的改革,就必须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和设备的配套建设,以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的需要,如此才能使得高校体育教育得到最根本的保障。
四、结论与建议
目前,山西省各高等院校都采用的是学年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其中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建校时间早,实施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时间也比较长;其他学校建校时间晚,同时也有一部分高校是由专科学校升成本科院校的,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实施的年限短,还有待进一步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都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师和学生对学分制的了解不够全面,学生自主选课的范围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部分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安排和利用在校时间等。针对以上问题,我建议山西省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分制教学管理:
1.改变高校师生的观念,全面提高对学分制的认识程度,即在新生入学教育之初就要求学生对学分制进行全面的学习。
2.优化培养计划,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完善课程体系,建立选课注册中心,扩大选修课比例。
3.教学管理制度更赋有弹性,给学生充足的自,并改革现行的学籍管理制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4.改善教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加大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保证实践性选修课的开展,并对教学质量评估、教师聘任、定编等工作进行统筹规划。
5.各个高校应根据本校实施学分制的具体情况,自行或合作开发适合学分制管理的教务软件系统,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杜学工.关于高校体育专业学分制改革的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10) .
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范文4
自2006 年教育部和财政部先后启动了100 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100所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计划(以下简称“双百计划”)以来,“双百计划”的实施成效和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成绩有目共睹。“双百”院校在自身综合办学实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能力水平、办学综合效益和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增强或提升的同时,也有效地发挥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了我国高职院校的新版图。经过近10年“项目式”建设之后,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与发展已进入“后示范”时期,迎来了“后示范”建设暂时的“政策真空期”[1],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冷静评价、理性回归、面向未来的基础上,结合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新常态的新要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问题和共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教梦,思考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问题。
可以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迎来了自1999年以规模发展为主、2007年以内涵发展为主、2015年以高水平发展为主的第三个黄金发展新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2]。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面临着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新常态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也迎来转型升级提质、内涵质量特色发展的新机遇。毋庸置疑,高职教育发展的潜在需求是巨大的。但是,潜在的需求不等于现实的满足,还需要我们肩负使命、立足现实、破解难题。
一、正确处理好高职院校“规模、数量”与“内涵、质量”的关系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把握了院校合并升格、规模扩张、迎评促建、示范院校建设、骨干院校建设五轮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转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客观地说,这种发展更多地体现为外延的变化、规模的扩张,内涵与质量提升严重滞后,高职院校同质化、人才培养规格同样化现象严重。外延与内涵矛盾凸显,致使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社会吸引力不够、发展后劲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注重规模扩大,向强化内涵、提高质量转变”[3]。当前,高职教育正处于由“规模、数量”到“内涵、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期,高职教育要实现转型提质、科学发展,必须要首先正确认识并处理好“规模、数量”与“内涵、质量”的关系。因此,后示范时期,从国家层面上,应坚持高起点准入、高标准建设的原则,控制高职教育规模、数量,建立高职院校退出机制,促使其由外延型(规模、数量)发展真正转向内涵型(质量、特色)建设的轨道;立足于建设高水平、特色化的职教目标,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对缺乏特色、缺乏竞争力、办学条件差的高职院校和职业教育资源进行战略性重组;尽快制定并落实符合职业教育属性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有差别的、动态的生均拨款长效机制,解决其办学经费主要依靠生源学费的后顾之忧。从高职院校层面上,应积极主动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新常态和职业教育新形势、新要求,牢固树立以质量为核心的人才观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注重内涵发展、质量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二、正确处理好高职人才“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的关系
高职教育不仅应当重视工具理性,也应当关注价值理性;不仅应当重视学生技术技能的培养,也应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后示范时期高职教育内涵再深化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教育质量再提升的一个标志。《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在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练就一技之长,这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毕业生职业发展、转岗换岗的现实要求。但在高职教育3年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既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又要让学生有一技之长,既有当前择业之本钱,又有转换岗位之砝码,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要突出“素质教育与高职使命”主题,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一技之长”之间的关系。因此,后示范时期,一方面,高职教育要从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目标的一致性出发,从人才培养目标、系统管理、体系架构三个角度进行顶层思考,系统构建“语言与文学”“历史与文化”“哲学与人生”“艺术与审美”“社会与职场”等文化素质教育模块体系,以体制机制建设为着力点,为素质教育提供组织保障;以学分认证体系建设为着力点,为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以目标评估体系建设为着力点,为素质教育提供质量保障。另一方面,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着眼于高职生的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促进素质教育与“工学结合”渗透融合,牢固树立“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充分应用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积极创新载体,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职业精神贯穿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式和校园文化建设始终,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正确处理好高职教师“学术型”与“双师型”的关系
双师队伍建设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和核心问题。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规律,要求高职教师必须要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要到对口企事业单位定期实践,成为“技能大师”[4]。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片面追求高学历、高职称,忽视教师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的适应性;高职教师职称评聘仍采取“学术主导”,将教科研课题、学术论文、英语、计算机作为职称评聘的刚性要求。同时,高职院校急需的企业、行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由于没有相关政策和经费保障,一些与新兴或紧缺行业相关专业的师资难以引进,这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难题。高职院校如何处理好教师“学术型”与“双师型”的关系,打通校企师资双向流动通道是当前紧迫的任务。因此,后示范时期,一方面,政府要先从政策、制度层面上打通校企师资双向流动通道,并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应根据高职院校规模的变化制定动态的编制标准,依据在校生人数逐年核定,对高职院校只核编到院校,院校在编制内自主聘任;改革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一刀切”的办法,将教师下企业锻炼、双师认定和服务社会能力纳入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和绩效考核,建立适应高职教育发展实际、体现“双师”特征的职称评定标准、评价标准和考核标准;建立校企共建的企业师资培养、锻炼基地,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等,以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转变“选才、用才、留才”观念,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目标、以教学科研项目任务为载体,推行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骨干教师培育计划”“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兼职教师团队建设计划”和分层培养培训机制,加大企业“能工巧匠”引进力度。
四、正确处理好高职专业“均衡发展”与“特色发展”的关系
专业建设是龙头,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最本质、最核心的办学特色,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品牌优势的重要载体和最优路径[5]。然而,高职高专院校片面追求大而全或受办学成本影响专业设置文多理少,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各高职院校都“瞄准市场设专业”,缺少宏观引导与管制,导致重复建设,盲目招生,毕业生供过于求。这是导致高职院校同质化、缺乏特色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矛盾突显就是例证。因此,后示范时期,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机制和专业设置预警机制,引导高职院校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增强专业建设机制的适应性和应变性。同时,要在把好新建专业审核关的同时,通过运用政策、资金等杠杆引导高职院校发展产业急需的专业。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强化有所为、有所不为、错位发展战略,进一步突出“区域”意识、“服务”意识和“本位”意识,以专业建设与改革为突破点,依据“适应产业结构,立足区域经济,瞄准岗位需求,强化技能培养”的专业建设思路,依托行业协会,合作骨干企业,着力构建院级专业、省级专业、国家级专业逐步递进、三层并进的专业建设体系,以特色品牌专业建设引领带动专业群发展,进一步提高专业布局与地方区域经济转型的吻合度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支撑度。
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管理;挑战;改革
大数据的产生源自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它是现代数字化信息与网络相互结合下的创造性产物。大数据具有存储信息海量、数据类型多样化、数据处理高效、数据具有时效性价值等特点。在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应深刻意识到大数据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所带来的影响,积极应对管理模式的革新,不断挖掘有效的改革路径,从而真正促进高等教育管理独特性、广泛性、共享性发展。
1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机遇
1.1高等教育管理决策更加精准
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体现了移动终端技术发展成效,为统计大数据打下了稳固的基础。高校教师、学生及家长对于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学生个人档案信息注册、图书借读、成绩输入等在不断发展中,成为种类繁多的有效数据。大数据对于相关数据的搜集能力,跨越了以往过去意义上所依托的信息总和。由于大数据具有精确度较高的信息提炼能力,因而提高了事物决策的科学性,为其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大数据飞快的处理速度,对所搜集到的信息迅速研究、整理、分类及整合后,为高等教育管理提供了过去管理中无法相比的强大支撑,也充分拓展了工作空间,进一步挖掘其内在潜能。此外,大数据的深入研究也让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更加科学明确,特别是对于教育管理工作中相关规律的有效把控,有着深刻的影响。
1.2高等教育管理方案更加科学
大数据能够让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更加全面的掌握教师、学生及社会的实际需求,并可以在建立具体制度与实际落实中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实现教育管理模式本质上的变革。根据数据能够让决定者更加重视师生的需求,明确不同的个体需求。从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角度分析,教学工作进展过程中的有关资源需要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统一采购。若运用大数据技术,则能够搜集各类信息,为丰富及使用教育资源提供有利参考,且在便利性、实用性及适合性等方面制定出有效的预选方案。可以利用具体技术对数据挖掘,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最大化兼顾各方利益需求。
1.3高等教育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首先,大数据可以使教育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大数据能打破以往教育管理中的定式思维、直观推断为导向的教育管理观念,根据网络在线系统搜集发散性教育行为,对不同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让教师们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教学中的各类问题,从而使教育管理工作者实现“以理促管”。其次,能够让教育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大数据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个人兴趣与爱好,还能辅助学生使其学习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强大技术体系的支撑下实现了因材施教,达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根本要求。最后,加强信息数据渗透教育管理意识。大数据让教师以往教学中的个人提升逐渐向整体加强方向转型,有效强化了教师专业性分工协作及教研实践。教师在网络及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还要积极与其他教师分享经验、交流心得。
2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挑战
2.1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建设落后
目前,许多院校在基础设备建设方面严重滞后。一些高校没有充分做好迎接大数据改革的准备,学校的信息化平台构建存在严重不足,高等教育管理相关的数据尚未及时更新,或是数据分散在院校的各个部门,没有对其进行统一整合,甚至有很多院校从未对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进行搜集。此外,高校信息化系统的专业化团队建设相对欠缺,许多院校在建立教育管理方面的系统时,对师资团队尤其是对大数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更为落后。在当前大数据背景下,虽然获取有效数据较为关键,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对相关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再加工,使其更加科学合理。
2.2高等教育管理数据调研不足
高等教育管理能力的提高需要对数据有效调研与取得,根据目前已有的高等教育所得到的调查报告看,许多院校的教育管理调研数据通常都只面向当地政府,以政府为主要上级领导的行政部门对其所管理的相关高校实施数据搜集与整理。教育部门在《有关制定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效率年度总结》中表示:条件充足的地区可以委派第三方评判,运用不同的有效方法,深入推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社会要求以及就业之间的积极互动。第三方评判体制的新构想提出,能够使评估数据更加客观。从目前已有的第三方评估组织来看,国内仅有少数机构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数据调研与整理较为重视。而高校虽然是其教育管理工作的关键主体对象,但尚未真正顺应大数据的发展形势,没有完善的数据整合系统。
2.3高等教育管理数据挖掘有限
所谓数据挖掘主要指的是从庞大的数据库中,运用有效的计算探索出能够体现出潜藏的、以往未知的相关价值极高的信息过程。在利用大数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应对搜集后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利用数据分析后得到的结果对具体教学方式、学习进度等进一步优化。根据调研得到的数据,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整体特点等。对调研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合理运用,以及这些数据对于高校各项工作的优化作用、运用方式、最终结果的有效反馈,是当前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人员应着重思考的问题。但若从现有的整体环境与具体工作进展来看,由于许多高校缺少专业化的数据挖掘人才,无法对已取得的数据进一步运算、建模,最终结果较为浅显,无法切实为高等教育管理的深层决定提供有利依据。
3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路径
3.1明确大数据教育管理观念
大数据在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能够真正促进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在对其教育管理方式研究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以下数据管理观念。其一,根据对高校数据内在动机文化的发展分析,应积极帮助高等教育工作人员与学生们对大数据的详细内容展开全面剖析。深入了解大数据背景下,有关工作内容所带来的影响与意义,让大数据成为社会发展下教育管理的核心资源。其二,在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创新当中,教育管理人员也要在工作中逐渐树立用数据证明、用数据工作的理念,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数据资源构建的精细化、现代化、可视化,全面提高教育管理综合水平。其三,在大数据系统建设中,要对数据资源实施科学化研究,防止部分学生个人档案信息泄露,确保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稳定建设。
3.2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高校数据信息系统建设是完善数据资源组织的保障条件,但部分高校在对信息化管理系统构思的过程中,相继出现了资金不足、管理团队建设落后等问题,影响了大数据信息系统构建理念的改革与创新。对于这样的情况,应以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目标作为大数据信息系统的建设基础,利用与教育体系的有机融合设计出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首先,根据对高校目前已有资源融合的情况分析,对其个性化发展结构加以完善,并在分散信息工作研究中,将信息资源充分纳入到系统平台中,以此来确保数据系统建设方案的兼容性,为日后系统的更新与维护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撑。其次,从高校当前的物质资源来看,引入完善的数据整理系统,加强院校对数据系统的采购力,增进数据资源整理的吻合性,全面优化数据资源,确保系统管理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3.3打造数据化专业师资团队
在高等教育管理系统建设中,教师要逐渐加强自身应用大数据的能力、积极树立数据管理意识,为数据资源的完善与研究提供有利依据。高校师资团队打造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负责教学、教研等工作的专业教学团队,另一种是负责数据分析的技术型团队。在目前大数据背景下,想要打造数据化专业师资团队,就要求高校教职人员全面了解大数据知识,深刻意识到大数据的意义,让教师能够运用数据管理观念开展各项工作,提高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确保信息的有效转换。此外,高校还要组织教师积极加入到数据教学革新工作中,根据有效利用大数据教学系统,促进信息资源的搜集与实时反馈,全面推动教育管理模式革新。与此同时,高校要重点培养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要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拓展数据分析型技术人才的就业空间,为社会输送所需人才,使高等教育在大数据资源有效利用下,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宁.浅谈大数据视角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变革[J].知音励志,2017(5):42-43.
[2]刘伟.大数据思维视阈下的高等教育治理变革[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7(1):146-150.
高等教育管理专业范文6
1 大?稻菁际醴治?
1.1 大数据的概念分析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渗透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之中,而且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将其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全面提升教育的整体机制,促进教育的优化创新。我国对大数据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大数据呈现出容量大、类型多以及存取速度快的现象,通常情况下,可以将数据基础类型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通过信息资源的采集进行教育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第二,实现大数据体系的个性化分析;第三,保证教育体系辨识项目的稳定分析。在问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对数据信息以及数据资源的分析,保证信息资源的深化,为价值信息以及数据关系的稳定处理提供有效依据,保证项目决策行为及决策方法的稳定性。
1.2 大数据的特点分析
第一,数据容量的巨大化,在大数据背景下,云计算、物联网以及互联网+技术呈现出优化性的发展状态,实现了大数据容量系统的巨大化发展。第二,数据种类的多样化。随着传感器、智能设备以及社交协作加护的分析,可以为数据种类提供较为丰富的结构支持,通过与传统关系型数据、文本、音频以及视频等结构体系的优化,可以实现非结构数据的合理调整。第三,数据处理的快速性。在网络技术优化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通过软件性能的优化分析, 进行数据资源的有效处理。同时,在数据处理及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将管理数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保证教育管理数据挖掘的前端化,有效提升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需求。第四,数据价值的真实性分析。在数据系统分析中,数据量的确定需要有真实性的数据系统作为支撑,通过对大数据资源的科学处理,及时发现管理数据的基本内涵,展现大数据环境下工作项目设计的优化性。[1]
2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分析
2.1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相对滞后
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平台而言,其管理项目的设计需要与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充分性的融合,但是,在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体系构建的背景下,其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院校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对于很多高校而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其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相对不足,教育管理等数据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数据资源相对零散,导致信息管理系统缺少有效整合,为高校信息管理平台的设计造成了严重制约。第二,高校信息化软件平台设计相对滞后。通过对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平台性化的构建分析,其软环境对人才的储备以及培养功能相对滞后。对于大数据平台而言,其数据的获取难度相对较大,而且,在数据整理、分析以及算法确定的过程中,其数据的统计方法较为科学,但是一些专业性人才队伍的构建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管理队伍的信息化建设。
2.2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数据获得有待提高
对于高等教育管理体系而言,其数据的调研及获取需要高效性的数据平台,教育部门于2013年了《关于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提出了高校人才培养 的战略化发展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方调研及评估机制,实现数据管理中人才培养的核心宗旨。在高校第三方评价机制确立的背景下,需要提出更为客观、可信以及优化性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保证数据调研及分析的合理性。但是,在现阶段高等教育管理体系确立的过程中,高校并没有及时适应大数据的发展进程,其教育管理中的数据调研相对滞后,导致数据资源的整合缺乏系统性。[2]
2.3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数据挖掘相对不足
在数据挖掘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数据库分析中,按照搜索算法的隐含意义分析,进行潜在价值信息的分析。通过大数据资源的运用,需要通过数据的收集进行数据资源的信息挖掘,并通过数据的分析进行教学结果的改善,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在调研数据获取项目分析中,需要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的整体特征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保证数据资源的合理挖掘。同时,在事实角度中进行问题分析时,需要运用数据进行决断的判定,有效提高数据挖掘的应用技术,改善实际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成果,实现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需求的充分性满足。但是,在现阶段教育体系资源优化的背景下,高校的专业管理人才队伍相对匮乏,在数据获取中所运用的算法及数据模型不能得到合理性的设计,导致高校管理中的数据挖掘出现了一定的不足因素,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提出带来影响。[3]
3 大数据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确立明确性的高等教育管理大数据观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时代产物,在高等教育系统优化的背景下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实现教育管理项目的科学化、系统化,在高等教育管理对策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明确以下几种数据观念,其具体的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对高校数据驱动文化的建设分析,需要帮助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学生进行大数据内容的分析,掌握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相关项目内容的作用及意义,使大数据成为时代运行背景下教学管理中的重要资源。第二,在高校教育管理对策优化的背景下,也需要高校管理者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的文化氛围,促进高校教育体系的稳定改革,优化高校教学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实现数据资源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稳定融合,保证高校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建设的精细化、智能化以及可观化,促进教育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第三,在大数据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对大数据处理资源进行科学化的分析,避免大数据背景下学生信息的泄露,实现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稳定构建。
3.2 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信息平台的完善建设
高校数据信息平台建设是高等教育大数据资源结构优化的基础性保障,但是,对于一些高校而言,在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的过程中,其存在着资金、人才管理资源缺乏的现象,导致大数据信息平台的建设理念相对滞后。因此,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的背景下,需要将高等教育管理目标下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作为基础,通过与教育体系的稳定融合,实现高等教育管理数据平台的信息化设计。首先,通过对高校现有资源的整合分析,对高校特色化的发展结构进行调整,并在零散信息项目分析中,将数据资源有效地置入到系统平台之中,充分保证数据系统平台设计的开放性,为后期数据系统更新及维护提供稳定支持。其次,通过对学校现有财力资源的分析,引进成熟性的数据分析系统,提高院校对数据系统购买以及数据资源分析的契合性因素,实现数据资源优化及系统管理的科学性。[4]
3.3 培养专业性的数据化师资管理队伍
在高校教育管理平台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核心组成,需要逐渐提高自身的大数据应用与管理意识,从而为数据资源的优化及分析提供稳定支持。通常情况下,在高校师资队伍构建的过程中,其队伍形式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事教学、科研的专业性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是从事大数据研究的技术性人才。在现阶段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人才队伍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对高校中教学、科研队伍的教师进行大数据思维的融入,使这类教师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数据资源管理理念,强化自身的操作意识,为信息的转换提供良好支持。同时,高校在大数据背景下,也需要引导专业性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大数据教学改革及实践的背景之中,通过对大数据教学平台系统的运用,实现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及时的反馈,实现自身教学管理工作的科?W改进。而且,高校需要将大数据专业性人才的培养作为重点,通过与各个企业的合作交流,扩大数据研究型技术人才的发展渠道,为国家输送专业性的人才队伍,并在最终程度上促进高校大数据资源运用中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