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炭经济运行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炭经济运行分析范文1
1.实践现状。煤炭经济运行预警指的是通过对煤炭经济运行状况和发展态势的监测与分析,对即将出现的问题提前发出警报,使煤炭领域的管理部门和企业及时采取对策、解除警患,避免造成重大损失,确保煤炭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一种机制。
2007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从这年开始,政府管理部门针对能源尤其是煤炭,制定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比如:2007年初,《中国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预警应急体系; 2010年4月重申了要加强针对能源经济运行的预警。在此基础上,中国煤炭经济运行预警工作全面启动。相关机构纷纷设立独立的预警部门,开始为实践做准备,其中包括从流程设计到方法选择等一系列过程,并邀请煤炭领域的专家进行预警方案的论证。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预警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2012年6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开始着手研究和编制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并从7月起定期向全社会。至此,煤炭经济运行预警实践开始走向了高峰。
目前,通过预警实践,中国煤炭经济领域主要形成了如下几个报告或指数:发改委煤炭行业运行报告。国家发改委对每个月煤炭行业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发表比较简短的行业运行报告。该报告把当期数字逐项列举出来,并没有进行主观分析。
煤炭市场运行综述报告。由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按月,其核心是煤炭市场供求。
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和预警指数。该指数由经济日报社中经产业景气指数研究中心和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于2010年1月下旬共同研究编制并联合。其中,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是以行业先行指数为核心的预警指数。
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自2011年6月开始,着手研究、编制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经过一年来的研究和论证,自2012年7月起开始在国家煤炭工业网和中国煤炭市场网定期向全社会。截至目前,该指数已5期。
2.预警结果存在的问题。在中国,由于煤炭经济运行预警的开展时间比较短,国外同行业可借鉴的经验也相对缺乏,导致目前预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里仅列出预警结果方面的问题。
(1)预警结果不客观。当前煤炭经济运行的预警实践中,有一些明显与事实不符。例如中国煤炭经济在2010年第四季度出现了一些运行过热的势头,煤炭价格不断上涨,趋势明显。尤其是从10月25日到11月25日这一个月,秦皇岛山西混优(>6000卡)价格从745元/吨直线上升到815元/吨,每吨上涨70元,涨幅接近10%。针对这一态势,发改委实施了相应的规制措施,明确提出:年度重点电煤合同价格维持上年水平不变,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涨价。因此,保守地说,四季度中国煤炭经济较热,应在“黄灯区”内运行。然而,在的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与预警指数中,却有着如下结论:预计四季度煤炭产业景气度总体上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速会放缓,中国煤炭经济仍将处于“绿灯区”内运行。再如,2011年第四季度煤炭产业经济形势发生骤变,结束了长达十年的强经济周期,煤炭需求放缓、库存增加、价格下跌,煤炭产业风光不在,但三季度的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与预警指数却认为:第四季度仍有望继续保持缓慢上行。此外,2012年9月的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预计10月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将沉潜于-40以下的深度寒冷区内,但事实上10月份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景气指数达到36.3。可见,预警实践与客观实际仍存在着一定出入。
(2)预警结果滞后。煤炭经济运行预警的目的在于使政府部门、行业机构、企业单位等相关部门提前明确即将发生的警情,并依据警报程度做出事先的调控。这就要求预警结果必须足够及时。然而,当前的预警结果不仅缺乏及时性,甚至有些滞后。比如,中经煤炭产业预警指数在2008年第三季度末和2011年第四季度末才分别提出煤炭经济运行“偏热”或“偏冷”的警报,实际上,这种“偏热”局面在当年7、8月份、“偏冷”局面在当年11月份已经充分表现出来,并可根据期间的煤炭价格走势准确地予以判断。这样,预警结果至少滞后了1个月的时间,并没有起到“预”的效果。此外,在2012年12月份中旬时,11月份的全国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仍没有,直接影响到相关部门对于12月的调控。中经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也普遍存在已进入下一季度很长时间,但上季度指数仍未的情况。
(3)预警结果权威性不够。权威且具公信力的预警结果是开展煤炭经济预警工作的最终目的。然而,当前中国并未真正形成对煤炭行业以及社会各界具有实质影响力的权威性指数或报告。其中,发改委煤炭行业运行报告和煤炭市场运行综述报告只涉及了中国煤炭经济运行的某些方面,研究深度和广度尚显不够,媒体合作与平台也存在缺失;中经煤炭产业指数由国家统计局与经济日报合作编制,尽管具有一定权威性,但煤炭行业似乎对其关注度并不够;而同样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煤炭运销协会编制的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尽管有一些行业基础,但运行时间不长,社会各界又对其知之甚少,这些都影响了其权威性的形成。
存在问题的四大成因
1.预警理论支撑体系尚不完善。目前,中国关于煤炭经济运行预警的理论研究还十分薄弱,难以为预警实践提供坚实、完善的理论支撑。纵观煤炭领域的预警实践,绝大多数都是以经济波动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的。当然,研究者将研究重心放在实践上有其现实需求:当今煤炭经济运行呈现出波动频繁、无序、剧烈的新特点,亟需将预警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但若一味地注重应用而忽略了对经济预警理论的总结与升华,恒久不变的理论将很难解释煤炭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也就很难对具体实践做出正确指导,最终影响实践结果。这样不仅无法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的调控依据,还给煤炭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不良影响。
2.预警主体间缺少协调性。一方面,目前有多个部门和单位参与了煤炭经济运行的预警,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煤炭工业协会等等。这种现状不仅造成了财力、人力的浪费,还降低了预警工作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中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为主体的煤炭经济预警体系,一般来说,煤炭企业提供诸如煤炭产量等数据,政府、行业协会等部门对这些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并展开研究分析。其中,煤炭企业的经营情况,是预警数据的直接来源,可是一方面出于核心数据保密(如净利率)的考虑,其上报数据的真实性值得怀疑;预警结果还需要通过某些层面上的审核,最终使预警缺乏时效性。
3.预警手段和方法落后。目前,中国的煤炭经济运行预警虽已进入正轨,但仍然存在着预警手段与方法落后的现象,致使中国煤炭预警的准确度和及时度都无法得到保证。只从定性角度进行的预警,已经不适应于当前的预警实际。很难判断多种影响因素产生“合力”的方向及程度。此外,煤炭产业景气指数和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虽然对方法进行了改进,但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不同重要程度的指标被等权重合成,严重影响了预警结果的正确度。
4.预警指标体系存在缺陷。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使影响因素完成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变,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指标,反映影响因素的变化,进而反映煤炭经济运行的整体变化。尽管中国目前存在若干个煤炭经济运行预警指标体系,但仍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指标不全面,二是指标间相关性过强,三是已失效的指标仍被使用。
煤炭经济运行预警四建议
1.强化预警理论研究。科学夯实的理论指导是预警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目前中国薄弱的预警理论和研究力量投入,难以为预警实践做出正确指导,这势必影响预警结果,进而无法为决策者提供正确的调控依据,最终给煤炭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建议在设立能源经济或煤炭经济学科的高校建立专门的预警理论研究机构,利用专家学者在能源经济理论方面的优势,对传统的基于经济周期的预警理论进行升华,以得到更具指导意义的预警理论。
2.明确预警领导主体。鉴于煤炭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煤炭经济运行预警工作的重要作用,建议以国家能源局作为领导主体对整个预警过程所涉及的部门进行统一组织,并根据各部门的特点分配工作,分别承担数据收集、研究分析、宣传等具体职能,以提高预警工作的效率,使预警结果更加及时准确。同时,加强同权威媒体如报社、网站、杂志等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信息平台,同时积极邀请经济学家或行业专家对指数进行解读并同步,以增强预警结果的权威性。
3.创新预警方法。预警方法的落后直接影响了预警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创新,使其在保证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当然,任何新的方法都不可能是“无源之水”,中国煤炭经济运行预警方法的创新也只能是基于之前方法的创新,这里要注意突破两个方面的限制:第一,国别的限制。世界范围内,由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预警工作开展得比较早,其研发的预警方法往往比较先进,比如扩散指数法、合成指数法等经济预警领域的主流方法都是由美国等国家率先提出的。因此,建议要不断学习国际上最新最有效的预警方法,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从而得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预警方法。第二,行业的限制。当前经济预警已经在诸多行业中展开,如粮食、房地产、银行业等等。建议要充分借鉴其他产业经济中已经通过实践检验的预警方法,再根据煤炭经济的运行特点加以改进,以得出适用于中国煤炭经济的预警方法。
煤炭经济运行分析范文2
【关键词】:发电厂;经济运行;影响因素;锅炉;汽轮机
【引言】:由于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多数电厂需要重新对其自身的电力发展实施进行定位,尽量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达到较高的生产效率。将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保障安全的电力供给,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获得较高的回报。我国是一个依靠煤炭能源发电的国家,主要依靠火力来对电力进行供给,因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来分析火力发电在电厂经济运行影响因素。
1.我国火力发电存在的问题
火力发电厂一直维持较为复杂的发电系统,多种设备都会对系统本身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影响最为强烈的是三个设备: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发展,我国发电厂的经济运行有很大提高,然而在很多情况中仍然有很多不足,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1以中小型火力发电为主
我国在上世纪的电力供应中,主要是以中小型火力发电作为主力。但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进步,大量设备不断得到发展、创新,机组能够承担更大的工作量,实际工作参数能够维持在一个很高的范围,中小型火电站发展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在近些年中,由于国家政策影响,发电厂需要限制电厂的脱硫、脱尘工作,将废气 的排放量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并且这种电厂的实际工作参数很低,不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中小型电厂对环境的污染,导致国家需要关闭这类发电厂。但是这类发电厂很多,如果大量关闭,成本不能够收回,就会造成电力的大范围短缺。
1.2电力调动需求
因为电厂的电力调动需要服从国家电网的需求,电力调动要能够满足发发电量调动的安排。一般情况中火力发电应该控制调动的任务,将电厂火力发电设施处于变工状态下,控制蒸汽参数和流量。但是这样就会给火力发电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不利于热交换的进行。
1.3设计技术落后
因为电厂的工作期限较长,我国在近些年中引进先进的优化设计安排方案,对于很多火力发电厂不够适合。近期计划经济体制变动中科学用电的比例有所变动,对于电厂供电效率有一定影响。举例而言,我国用电效率一般为百分之七左右,而国家先进的技术水准一般都能够维持在百分之四。
2.锅炉经济运行影响因素
锅炉在整个火力发电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将系统中煤炭燃烧的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对火力发电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锅炉的经济性主要包括:热交换效率、煤炭消耗量、电厂用电率等。
2.1锅炉热交换效率
锅炉热交换效率主要指煤炭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比例,由于燃烧造成一定的能量损失,可以根据锅炉热交换率来进行分析。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在热交换损失中,一般都是排烟损失。排烟损失经过过热器、省煤器和空气预热装置。并且系统对于过热器和省煤器的温度有一定控制,因此只有通过改变空气中预热端来进行调控。煤粉没有经过完全燃烧的部分经过排除装置,进行再次吸收利用。然而这样会提高生产成本,对整体系统的影响应该具体分析。
2.2煤炭的消耗
煤炭不仅仅能够对发电厂工作成本产生直接影响,并且能够关系到以后的脱硫工作,选用优质煤炭无疑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在发电系统当中,每个步骤都能够对煤炭的消耗产生影响,一般情况下,都是机组参数越高,煤炭消耗越小,这和热力学控制范围有关。
2.3发电厂工作耗电
在火力发电工作过程中,对于其中送风机、引风机和排水泵都会消耗大量的电能。送风机能够将煤粉送到适合的工作区域内,通过不同状态下煤粉的精细程度和消耗量来控制通风量。引风机将不同煤种下煤粉对应的承载量控制,通过对阀门的开闭控制来减少节流。排水泵消耗的电能在整个系统中是最多的,它将机组中流体管道的机械进行控制。要降低发电厂工作中电力的消耗,需要从降低电厂负载入手,选择合适的机组设备,对机械参数进行调节,或者采用变速器对煤粉流速进行控制。
3.汽轮机对经济运行影响
汽轮机能够将发电厂工作产生的蒸汽中蕴含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汽轮机的运作能够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产生很大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3.1凝汽器真空
在排汽通过蒸汽箱进入凝汽器后,会形成从水汽凝结,体积变化的循环变化,最终形成真空。真空存在的范围越高,机组设备排气范围就会越低,进而提高蒸汽设备的工作效率。在经过长时间的实际应用体现,应该按照凝汽器的工作性能来对真空范围进行适当调节,尽量维持凝汽器的工作稳定。
3.2凝结水过冷度
凝结水过冷度不利于火力发电的工作进行。其会造成大量的煤炭消耗,并且容易给设备造成堵塞,引起设备故障。还会对设备中一些冷凝水造成消耗,使设备中的氧化范围大幅度增加,引起设备腐蚀,严重破坏工作生产的安全。
3.3发电厂经济运行其它影响因素
为保持发电厂的工作安全,火力发电厂一般采用较为稳定的系统进行控制。大部分的电厂负荷要根据国家电网需求进行调节,系统不仅仅处于额定工作范围,而是随时变工况。这时就要对发电设备的蒸汽流量,真空范围进行整体调节。不当的调节工作就会降低工作效率,降低发电厂经济发展。
结语
整体来讲,很多因素都会对发电厂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一般可分为技术和非技术两个层面,发电厂要能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仔细分析,找到对发电厂经济运行影响较为严重的因素,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调控,维持发电厂工作安全平稳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韩春雨. 新时期影响发电厂经济运行的因素及解决措施分析[J]. 中国外资,2013,02:241-242.
[2]杜永民,席庆宇. 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6:89.
[3]王军丰. 浅析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科技与创新,2014,21:20+23.
煤炭经济运行分析范文3
【关键词】600MW火力发电机组;经济运行;节能降耗
目前,600MW火力发电机组经济运行受到业界人士广泛关注,逐渐认识到发电机组经济运行离不开节能降耗工作。对于600MW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工作,我国颁布了关于节能降耗工作政策,对600MW火力发电机组经济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分析600MW火力发电机组节能降耗措施,促进发电机组经济运行成为发电企业重要环节。
一、600MW火电机组经济运行分析
1.近年来我国供电煤炭能源消耗的降低主要是由于调整了火电装机的结构性,容量等级机组供电煤炭消耗无明显改善。
2.在凝汽式机组供电煤炭消耗工作中可对机组的经济性进行全面反应,评价机组经济性可根据供电煤炭能耗现象。影响供电煤耗的因素主要包括发电机组的设计水平、负荷、煤炭质量、发电机组设备质量水平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技术等,而机组供电煤炭消耗指标主要参照锅炉效率、汽轮机热耗、厂用电率等。
二、600MV火电机组运行经济性衡量指标分析
凝汽式发电厂电能生产过程是能量从化学像机械能到电能转化的过程,在转化能量时,每个生产环节都会出现一定的能量损失,并不是能量在生产环节中转化效率能够满足100%目标,而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在衡量时,通过能量转化、效率利用以及能量损失进行衡量。
1.标准煤耗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是发电标准煤耗率,主要是发电机组在生产1kWh电能时,需要耗费标准煤量的多少。第二是供电标准煤耗量,是指机组在输出1kWh电能时,需要耗费标准煤量的多少,煤量单位值可用g/kWh表示。
2.厂用电率。计算厂用电是通过发电厂在一个时期内厂用电量除以这个时期总发电量乘以百分数。
3.热耗率。热耗率是指发电机组在运行中,汽轮机热耗量和出线端电功率之间比例,单位是kJ/kWh。
4.汽耗率。发电机组在某个时期运行期间,这个时期中主汽流量累计值和机组发电量之间比例,单位是kg/kWh。
通过多次实验证明,600MW火力发电机组运行中,管道效率、发电效率指标和汽轮机机械效率保持在96%-99%之间,在考虑节能降耗时,通常无法挖掘到节能降耗的潜力。因此,在考虑600MW火力发电机组经济运行时,可以根据标准煤耗率和厂用电率对其运行的经济型进行衡量,通常标准煤耗率和厂用电率得到改善后,也会提高600MW火力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三、加强600MW火力发电机组经济运行的措施
1.加强机组运行的内在性能
(1)锅炉效率。影响锅炉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是锅炉效率,也是其运行经济性的衡量指标,而影响锅炉效率主要因素包括排烟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锅炉散热损失以及设备机械未完全燃烧所带来的损失。其中损失最大的则是排烟损失,锅炉运行排烟过程中,排烟温度每次升高超过10℃时,排烟效率就会降低在1%左右。火力发电机组在正常运行期间,为了提高排烟效率,降低排烟温度,必须要加强对锅炉的清洁工作,确保锅炉每个受热面无污染物。同时工作人员要重视锅炉清洁工作,对烟道、空预器、炉膛等部位进行清洁。在降低排烟温度时,需要保证主汽温度符合工作要求时,对炉膛火焰的中心温度进行降低,预防空预器和烟道出现漏风等情况。
(2)调整机组容量和运行参数。600MW火力发电机组经济运行是会受到机组容量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机组容量越大,发电机组的经济性能也会越高。由于越大的机组容量,会提高机组内效率和绝对电效率,降低热耗率。火力发电机组循环效率会受到主蒸汽的压力和温度的影响,主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升高,会提高循环效率。当蒸汽流量不改变时,会降低发电效率,减少出力;保持发电机组出力会降低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当主蒸汽压力每一次增加1Mpa,机组热耗率会降低0.14%左右;当主蒸汽温度每一次升高10℃,机组热耗会降低在0.28%左右。但是主蒸汽温度太高时,会加快材料腐蚀,尤其是汽轮机末级叶片在受到管道较高压力以及蒸汽较高温度时会加快腐蚀的速度。
(3)改善火力发电机组变工况性能。发电机组最佳经济运行方式是在额定负荷的运行状态下,机组运行参数都在设定范围中,保证了能量损失的最低。但在实际运行中,电力负荷会随时发生变化,机组需要进行非常繁忙的调频和调峰工作,无法使每个时间段的运行参数在设定的范围中。因此,必须要保证发电机组具有良好的变工况运行性能,适应随时变化的电力负荷,降低能量损耗。
2.降低厂用电率
厂用电包括厂用机械,如锅炉、发电机和汽轮机等,以及自动控制厂用设备和辅助设备,这时机械设备在使用期间所消耗的电能称为厂用电。据相关资料显示,发电厂厂用电占到发电量的8%左右。发电机组发电效率越高,厂用电率就会降低。同时发电机组发电效率也会受到辅机的多少以及指挥人员的调度管理水平、机组启动次数的影响。首先要确保厂用机械设备能够保持最佳的运行状态,电厂有着非常多的辅机等设备,在运行期间需要选择耗电低、出力大的机械设备,而耗电大的机械设备可以作为备用。比如冬季发电机组运行期间,凝汽器真空温度一般比较高,因此可以单独使用一台循环泵,在冬季时需要保证循环泵可以同时运行。其次要提高机组运行水平。在购买机组时,要对机组的质量、等级、规格等参数进行全面检查,选择良好的启动性能、经济指标及质量过关的机组,在分配机组出力时,需要按照调度每日电力负荷图对机组进行科学合理分配。同时若是符合相关要求,在启动机组时,可以将启动备用电源及时调整为本机带,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购买高价电。另外,当调度下达负荷指令后,可以根据机组实际情况,对二次分配进行科学合理分配,在分配时,按照等耗量微增率对负荷进行分配,以此提高火力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四、总结
600MW火力发电机组在运行期间,必须要保证发电机组内在运行时性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中,同时也要不断地降低厂用电率,降低各机组机械设备能量损耗,加强发电机组的节能降耗措施,优化机组运行方式,以此保证600MW火力发电机组的经济运行,提高供电效率。
参考文献
[1]徐健.600MW机组燃烧器喷嘴烧坏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湖北电力,2012,36(03):24-25.
[2]高振宝,杨俊波,张乐川,胡训栋,李临.600MW级火力发电机组汽轮机房布置方案分析[J].华电技术,2011,33 (12):12-15.
[3]邹嘉奇,陈永彬,张东.超临界锅炉屏式过热器受热面超温原因分析及对策[J].华电技术,2010,32(10):16-17.
[4]尚君,施刚.630MW超临界机组再热汽温控制策略优化[J].华电技术,2010,32(06):1-3.
煤炭经济运行分析范文4
1.统计工作认识不足
部分煤炭企业缺少对统计工作的深入了解,没有将统计工作提升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在统计工作中,原有的统计口径和统计指标与企业发展实际相脱节,未能使统计工作覆盖到企业整个经营领域,时常发生漏报、错报问题。同时,企业对统计工作的人、财、物投入力度不足,导致统计工作的随意性较大,工作质量难以提升。
2.原始数据质量不高
部分煤炭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统计制度,没有设立独立的统计部门以及配备充足的统计工作人员。统计工作需要原始数据作为基础,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管理者擅自改?釉?始记录数据,导致原始数据质量偏低。此外,在统计工作中,也存在着未能按照统计制度填报统计报表的情况,造成统计资料粗估乱算,影响整体的统计数据质量。
3.统计指标体系不科学
现阶段,大部分煤炭企业上报的统计指标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总量的变化,而缺少对经济运行质量的如实反映,在这种情况下,使得统计指标难以发挥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的作用。煤炭企业过于重视经济利益的实现,未能将市场信息、经营质量、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经济运行质量指标纳入到统计指标体系中,导致指标体系不完善。
4.统计分析工作不到位
煤炭企业的统计工作带有滞后性,只重视对所有经济活动的事后统计,不重视事前统计预测和事中统计分析。统计工作局限于对单纯数据的汇总,编制统计报表,缺少对数据资料的横纵向对比分析,难以为企业决策提供详实的依据,抑制了统计工作服务职能的发挥。
二、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实践做法
1.提高统计工作地位
煤炭企业要正确认识到统计工作对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拓展统计工作职能,从过去单一的数据汇总职能,向统计分析、原始数据管理等职能拓展,紧密结合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的要求,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煤炭企业要制定统计制度,明确各部门应承担的统计职责,规定数据报送时间和方式。此外,要求统计部门认真完成对外报送统计报表的任务,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高质量的统计分析报告。
2.强化原始数据的统一化管理
在统计工作中,要及时获取能够反映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原始数据,将其作为统计报表编制、统计分析、统计预测等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统计部门要结合煤炭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加强原始数据的质量管理,确保原始数据规范化、系统化,无弄虚作假的成分。在统计数据形成的过程中,要实施分口把关、逐级审核,集中管理统计数据,统一计算口径和统计范围,从而保证统计数据来源的可靠性。
3.构建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
为满足煤炭企业经营管理需要,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企业应以综合反映经济运行质量为核心构建起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在统计指标体系中,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生产销存指标,如产品销售、产品库存、商品煤质量、产品价格、分用户销量等指标,用以反映煤炭企业经营状况。二是材料消耗指标,如材料采购、材料消耗、材料储备等指标,为制定物资消耗定额,降低物资成本提供依据。三是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现金流量、固定资产投资、融资成本等指标,用以反映煤炭企业的财务运行情况。四是人力资源指标,如劳动素质、劳动报酬、职工数量、人员构成等指标,为优化配置人力资源提供参考。五是可持续发展指标,如资产保值增值率、销售收入增长率、科研费用、开拓煤量等指标,反映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分析是揭示企业发展趋势,反映已发生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煤炭企业要强化统计分析工作的决策服务功能,运用科学方法对统计资料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企业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并对企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企业根据统计分析数据,结合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对生产经营作出科学决策,充分发挥统计分析服务、指导、参谋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煤炭经济运行分析范文5
[关键词]河南油田五一社区;集中供热;经济运行
一、供热系统能耗的原因分析
(1)锅炉效率。热效率是衡量热源子系统燃料热值被有效利用程度的指标。目前,现有的燃煤供热锅炉的设计热效率一般在75~85%左右。由于锅炉结构、燃料供应、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原因,使用时锅炉的运行效率差别很大。(2)输送条件。目前,中心区主干网大多使用年限较长,漏点较多,以2007~2008年供暖期计,两个供热站日总补水量在1800~2000m3左右,大量补水造成比较大的“补水热损失”。(3)运行技术水平。集中供热系统,各区域间热力失衡、取暖效果不均是普遍存在的难题。油田中心区许多末端用户暖气不好,室内温度不达标。(4)运行管理水平。倘若燃煤采购组织不好、燃煤指标无保证。锅炉运行时,由于燃煤发热量低,导致锅炉火床缩短、尾部脱火、煤炭未能完全燃烧进入渣沟排放,造成能源浪费。
二、采取经济运行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一)依靠科学技术改善系统运行状况
1.提高煤炭燃烬率。(1)采用分层给煤与型煤燃烧技术。应用分层给煤与型煤燃烧技术,经过分层筛分,较大颗粒的煤块铺在炉排上的下层,小颗粒的散布在上层,细煤粉通过轧辊挤压成适当粒径的椭球型煤球(成型率高达90%以上),分层进入锅炉燃烧,实现通风均匀。使用后具有以下效果:锅炉的燃烧工况有了很大改善,锅炉热效率提高了约3~57%(与煤种有关);炉渣含碳量下降到12%以下。(2)应用富氧助燃技术。燃料在空气中燃烧时,空气中氧含量越高,煤炭燃烧速度、强度、火焰温度就越高。在2台蒸汽锅炉上,实施了局部增氧助燃技术,炉内火焰温度平均提高了46℃,火焰黑度和锅炉辐射热,加快燃烧速度,提升负荷快,促进燃烧完全。
2.提高锅炉吸热效率。应用弱爆炸清灰技术:煤炭在锅炉炉膛燃烧中产生的细小灰粒随烟气一起流动,可能沉积在炉膛辐射受热面或尾部对流受热面上,并逐渐地增厚成为积灰层或结渣层,影响受热面的传热。五一社区应用弱爆炸清灰技术进行清灰,应用该技术后,锅炉排烟温度平均下降25"C。
3.应用相变换热技术提高锅炉余热利用效率。复合相变换热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一项新型技术,该技术使换热器的金属壁面温度处于整体的可调、可控状态,在大幅度降低热流体(烟气)的排放温度的同时,始终保持金属壁面处于较高的温度水平(高于此时的露点温度),远离低温露点的腐蚀区域,从而有效避免了低温腐蚀和灰堵现象。采用复合相变换热技术将供暖锅炉在排烟温度降至120℃~140℃。
4.降低系统运行电耗。(1)变频技术的应用:一般情况下,锅炉选配的风机、水泵能力等都要大于锅炉在最大出力情况下的需要,当设备在较低负荷下运行时,运用变频调节效率是较高的,其他需要频繁调速的设备也是如此。供热站普及应用变频节能技术,变频控制用电总负荷达到了3000KW,节约大量电能。(2)供暖负荷调节技术针对油田中心区区域间热力失衡、取暖效果不均这一现象,开发了供暖负荷调节系统,通过对各区域供暖面积实测和管网流量测算,找出热力失调区域,采取加装相应的节流孔板、加大管径、增设中继泵等措施,逐步解决热力失调问题。
(二)加强燃煤管理,降低锅炉耗煤量,减少运行成
在燃料的管理上,纳入效能监察重要项目,多部门联合管理,统一招标,联合验收,专业部门采取分批次和随机取样化验相结合,掌握煤质情况,杜绝以次充好。
(三)分类管理设备,提高利用率,降低维修费用
冬季供暖一旦启动,就要持续几个月,在生产设备运行管理上,实行“四定”管理,既关键设备定人负责、定时维护调整、定标准运行、定期评估运行管理状况。在设备保养维护方面也实行分类管理,以工作安全、运行可靠为目的,采取事后维修、预防维修和状态维修并存的设备维修模式。
(四)加强技术培训,开展“经济运行”劳动竞赛,提高操作水平
随着锅炉先进节能技术应用,大量的设备、工艺不断变化,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就需要跟着及时提高,可以说人机的和谐程度也直接关系着锅炉运行效率的高低。每年供定期开展“经济运行”劳动竞赛,使司炉工不断熟悉自己操作锅炉的结构特点和运行性能,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集中供热系统投运以来,存在着燃煤热水锅炉运行燃烧不稳定、热效率均低于设计值;油田中心区区域间热力失衡、取暖效果不均;供暖管网失水量大等实际问题。通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从设备的科技更新、技术人员操作水平的提高,在提高集中供热的运行管理水平与节能降耗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煤炭经济运行分析范文6
1•1煤炭产销平稳
2009年前2个月,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3224•48万t,同比增加23•77万t,增长0•07%;全国煤炭销量32680•64万t,同比增加142万t,增长0•90%。在新增产量中,大型煤炭企业保持了较高增长态势。据对42家大型煤炭企业调查,大型煤炭企业原煤产量完成12639•40万t,同比增加1150•70万t,增长10•01%;煤炭销量完成11585•0万t,同比增加357万t,增长3•17%。
1•2煤炭运输下降
2009年前2个月,全国煤炭铁路运量完成25886万t,同比减少2703万t,下降9•45%,其中,电煤发运10673万t,同比减少2649万t,下降19•88%;港口中转煤炭6702万t,同比减少2022万t,下降23•2%。
1•3煤炭进出口变化大
据海关统计,2009年前2个月煤炭进口787万t,同比增长11•5%;出口511万t,同比下降41•6%。进入2月份以来,煤炭进口大幅增加,同比增长73%,出口同比减少52%;当月净进口344万t,比1月份增加411万t。
1•4煤炭库存回落
2009年2月末,全国社会煤炭库存18150万t,比年初减少1950万t,下降9•7%。其中,煤炭企业库存4677万t,比年初减少415万t,下降8•15%;直供电厂煤炭库存3135万t,比年初减少1197万t,下降27•6%;北方七港煤炭库存1529万t,比年初减少2万t,下降0•1%(但是,秦皇岛港煤炭库存767万t,比年初增加253万t,增长49•2%)。
1•5原选煤单位成本上升较快,售价环比下降
2009年前2个月,全国大型煤炭企业原选煤单位成本382•50元/t,同比增加97•5元/t,上升34•22%,比1月份增加3•1元/t,增长0•82%;原选煤平均售价465•32元/t,同比增加130•75元/t,提高39•08%,比1月份减少1•48元/t,下降0•32%。
1•6煤炭企业利润增幅下降
2009年前2个月,全国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补贴后实现利润总额158•13亿元,同比增加31•89亿元,增长25•26%,增幅比1月份下降16•71个百分点。但从行业利润分布情况看,企业盈利能力不均衡问题突出。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8226家,实现利润2100多亿元。其中,前10家煤炭企业利润851亿元,占大型企业利润的73•17%,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的40%以上,其余8216家企业平均利润只有1500万元,绝大多数企业处在微利或亏损边缘。
1•7应收账款净额增加
2009年2月末,全国42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为248•76亿元,同比增加115•69亿元,增长86•93%。
2当前煤炭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009年前2个月,我国工业经济出现积极变化,煤炭价格下跌走势趋缓。但是,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在煤炭需求不旺、产能过剩压力加大,以及国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多重压力下,煤炭经济运行面临严峻挑战。
2•1主要消费行业煤炭需求趋缓
(1)从电煤需求看,2009年前2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为4882•9亿kWh,同比下降3•7%,其中,水力发电量完成611•33亿kWh,同比增长25•3%;火力发电量完成4082•60亿kWh,同比下降7•80%。企业用电量4179•90亿kWh,同比下降7•20%。据中电联预测,2009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3•4~3•6万亿kWh,同比增长3%~5%。考虑2009年全国电力行业结构调整,关停小火电机组容量1300万kW,以及用电需求减缓后电力设备利用小时下降和电力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等措施的影响,再加上水电出力增加,以及三峡机组满负荷发电等因素,预计2009年我国电煤消费量比2008年增加1500万t左右。
(2)从冶金煤需求看,2009年前2个月,全国粗钢产量达到8161•5万t,钢材产量9180万t,同比分别增长2•4%和3•1%。据有关机构的数据看,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自2008年四季度连续上涨9周以后,2009年2月中旬后出现了连续6周下降,各种钢材价格与2009年2月初相比平均下降400元/t左右,市场库存迅速增加。全国钢材库存由2008年底的566万t,增加至2月底的1096万t,创历史最高水平。据《钢铁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预计为4•6亿t,比2008年同比下降8%;粗钢表观消费量4•3亿t,同比减少2000万t左右。考虑钢铁产量波动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炼铁焦比下降以及钢铁和焦炭出口减少等因素,预计2009年我国炼焦煤消费量将比2008年下降3500万t左右。
(3)从建材煤需求看,2009年前2个月,全国水泥产量达到15870万t,同比增长17•0%。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和2008年,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为84•3%和81•4%。2008年,水泥工业投资完成1051•46亿元,同比增长60•76%,全国开工建设新水泥熟料生产线208条,投产后新增熟料产能24177万t,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2009年1、2月份,水泥价格呈现连续环比下降趋势。考虑新增水泥投资都是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用煤量较少,同时考虑节能技术进步、工艺结构优化等因素,预计2009年全国建材行业煤炭消耗与2008年相比基本持平或略有下降。
(4)从化肥煤需求看,2009年前2个月,全国化肥产量达到1506万t,同比增长8•93%。化肥产量增加,主要是2008年同期受灾害天气和需求减弱影响,前两个月基数较低的原因造成的。考虑到2008年12月下旬,国家出台了包括放开化肥出厂价格和企业自主定价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化肥行业稳定健康发展,化肥产量可能会有所增加,同时化工行业在新型煤化工快速发展的支撑下,煤炭消费量也有望出现增长。预计2009年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幅度不会太大。从电力、冶金、建材、化工四大行业煤炭消费量分析,初步预测,2009年全国煤炭消费27亿t左右,与2008年煤炭消费量相比可能略有降低。
2•2煤矿产能过剩压力加大
据统计,2004-2008年,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了8867•67亿元,改造提升了一大批资源条件好、有发展潜力的煤矿,新建了一大批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煤矿。这些产能部分已形成实际生产能力,在各地“保增长、扩内需”的压力下,这些产能将逐步释放。同时,随着地方和乡镇煤矿全面复产,产量还有可能大幅增加,在煤炭需求减缓的条件下,煤炭经济运行压力加大。
2•3国际煤炭市场持续低迷
据了解,目前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电煤价格与秦皇岛下水的同质电煤到港价基本相当。由于日澳2009财年合同谈判近期已经展开,用户观望心理增强,导致亚太地区煤炭现货交易价格持续下滑。2009年2月初澳大利亚BJ动力煤离岸价格为78•3美元/t,月底降至68•5美元/t,3月初进一步降至61•5美元/t。欧洲地区动力煤市场更加低迷。据有关部门分析,2009年日澳煤炭长协合同价格可能比2008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后一个时期内国际煤炭市场变化将对国内市场带来很大影响。从当前经济运行态势看,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拉动下,与煤相关的电力、钢材、水泥、化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所恢复,煤炭需求有所回升。但是,考虑到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显现有一个滞后期,国内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加之二季度又是煤炭消费淡季,煤炭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
3对策建议
3•1坚定信心,积极应对
科学分析国民经济发展与煤炭市场之间存在的传导因素。既要看到“危”,也要看到“机”,要看到新出台的政策对拉动经济的积极作用,要抓住宏观政策调整的有利时机,促进企业结构调整,促进煤炭行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关注市场,控制总量
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市场变化;应开展行业预警,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能力;根据市场需求、按核定能力科学组织生产;努力避免竞相降价、恶性竞争的局面,积极主动地发挥大型企业集团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努力实现煤炭供需的总体平衡。
3•3调整结构,促进发展
积极推进大型现代化煤矿和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积极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煤炭安全供应能力;组建跨区域、跨行业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和发展煤炭多联产,推动企业多元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3•4控制成本,厉行节约
在煤炭经济进入下行、煤炭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期,要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原则,加强财务监督和成本核算,严格控制和压缩行政一般性开支,提振煤炭企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