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教师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教师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教师法

高等教育教师法范文1

【摘要】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阶段,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大众化阶段并不意味着抛弃精英高等教育, 相反, 在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依然存在且将更加繁荣。

【关键词】大众化阶段、抛弃精英高等教育、更加繁荣

【本页关键词】论文写作、双刊号CN期刊

【正文】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迈进了大众化阶段, 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大众化阶段并不意味着抛弃精英高等教育, 相反, 在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依然存在且将更加繁荣。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其精英高等教育也处在世界首位, 一流大学众多, 为美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个后发国家, 我国应该吸收、借鉴美国在发展精英高等教育上的经验, 避免其不足, 从而发挥后发优势, 高效率、高质量的发展我国的精英高等教育,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

一、大众化阶段精英高等教育的内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精英高等教育不仅代表高等教育发展阶段之一, 更表示一种高等教育理念, 这种理念存在于高等教育的所有阶段, 是国家培养英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理念, 是为了满足少数人( 特别是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的人) 的教育需求而设的, 其面向少数具有极佳天赋和潜质的学生, 目的是让这些更容易成才的人尽早成才, 尽可能成为高水平人才。在大众型高等教育中学校仍然需要培养精英, 但这是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精英, 包括所有经济和技术组织中的领导阶层。从学校类型上来区分,美国卡内基委员会提出的大学卡内基分类法得到世界广泛的认可,其中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型大学被认为是从事精英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我国具体体现在列入“985工程”建设的34 所大学, 而以北大、清华为首的前九所大学更是精英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

二、美国精英高等教育的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之一, 也是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 同时还拥有最多的世界一流大学,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发展精英高等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 加速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文章来源】/list.asp?classid=43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

高等教育教师法范文2

关键词:楷书 魏碑 楷书创新

楷书是中国书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书法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楷书从风格上可分为二个系统:一是南北朝碑版楷书,其中以北魏楷书最为著名,简称“魏碑”;二是唐代碑刻楷书系统,简称唐楷。唐楷自唐代以来一直在民间流行,颜、柳、欧等唐代楷书大家的碑帖经常被作为民间课童的书法启蒙教材,直到当今。唐楷书法给人的印象是中下层世俗文化的模板,因而为较高层次的书法书法爱好者所不屑。特别是当代书法追求展厅效应,要求作品有强烈的视角效果,而唐楷虽然能显示出一定的基本功,但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在视觉上扣住人们的心弦。同时,唐楷是唐人最为完美的杰作,它确立了中国汉字的书写规范和书法艺术创作的美的规律,在极大地推动了书法普及和书法艺术的双重进步的同时,也为书写定下了严格定式,这种严格的定式不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的。在当今追求高效率的时代,其昔日的光环自然不得不消散了,不再为人所重视。这种情况为高等书法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楷书课程究竟在高等书法专业教育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专业的书法教育中、体系中楷书教学应该从何处入手成为我们必需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楷书学习是学习书法诸体的基础

楷书是中国书法诸种书体中最实用的书体之一,唐宋以来,学习书法大都强调从楷书入手,宋代苏轼曾以人的站、走、跑三个递进的行为阶段,比喻学习书法的过程,认为“真(楷)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走),草如走(跑)。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蔡襄说“古之善书者,必先楷法,渐而进于行草,亦不离楷正。”黄希先认为“学书先务正楷,端正匀停,而后破体。”楷书有法有式,又具有典范性,以其入书法之门,首先是因为它用笔规范,点画有度;其次是点画精巧,技法性强;三是楷书结字端正,重心平稳。可以这样说,学习楷书不仅能为学书者打下扎实的书法基础,也有利于日常生活中书写能力的普及与提高。

楷书的笔法和结体在书法五体中要求最高,最为难学,它由隶书演变生发而来,沿用了隶书点画断开和块性结构特点,革新了点画形态,字体更加方正,点画的用笔也越来越趋向程式化,它强化了用笔的提按、技法性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楷书以形体方正为基本外形特征,相对于草书、行书等书体较少自由发挥的余地,其创作难度也进一步增大。因此有一些学书者避难从易,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走捷径,说什么书法无需从楷书入手,可以直接从行、草书入手学书,玩了两下花脚绣腿,就以为可以在书法界立足,并以此沾沾自喜,这对于学习书法来说是非常可怕的事情。高等院校书法专业是中国书法理论、书法创作人才教育与储备的基地,从一定程度上说它指导着未来书法发展的趋势,在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强调楷书学习的重要性,确立楷书学习的基础性地位是书法艺术良性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大学本科阶段楷书教学的目的

在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楷书不被重视,难于创新、突破的问题。时代的变化、审美情趣的变化丰富了人们对楷书艺术的认识,也为高等书法专业楷书教学增加了难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从楷书的外部特征和性质上来看,楷书写得庄重容易,写得妍媚难;写得严谨容易,写得飘逸难;写得传统容易,写出新意难。楷书法度非常严备,给个性的表现和张扬带来一定的局限性,它很显然不像行草书那样能充分发挥个性。楷书要写出个性,首先是要使其从相对静态的状态中摆脱出来,变得更灵动自由;其次是对表露性情的使转进行重新的解构。再次就是书法文化内涵的提升。具体来说就是,一方面是结体上要有变化,点画、线条要有新意,表现今人自由自在的特点;另一方面则是整体上要有时代的审美的情趣、书卷之气和文化品位。

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曾经在其《书谱》中曾总结出学习书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即“初学分步,但求平正”,要求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第二个阶段为是提高、发展阶段,即孙过庭所说“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时期,它要求在平正的基础之上,寻求变化和突破。这一阶段正是楷书重新建构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个人风格的起点。第三个阶段是学习的终级目标,即“既知险绝,复归平正”。就是要在强烈的个人风格中回归经典,达到“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炉火纯青的高级阶段。孙过庭的这一段论述,不仅点明了楷书在书法学习和教学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楷书创新的方法与思路。

从书法学习上来说孙过庭的“三段论”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在书体学习中应该先从平正的书体(楷书)入手,再进一步学习险绝的行、草书;另一方面也可以认为是对楷书学习提出的具体方法。

也就是说,唐楷学习是“初学分步,但求平正”是第一阶段的主要内容。高校书法专业的大多数同学学习书法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多年,在中小学时期就已经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唐楷的基础,可以说“初学平正,但求平正”的第一个阶段已经过去。在大学专业学习阶段,楷书学习的要求是:在巩固原有的“平正”基础之上,进入“务追险绝”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是提高学生楷书学习兴趣、树立楷书创新观念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突破点是本科阶段楷书教学的最重要内容。

三、魏碑是楷书创新借鉴的主要内容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魏碑十美之说:“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认为魏碑书体从风格上可分三类:第一类,用笔方折,斩钉截铁,结体紧密扁方,是魏碑标准书体。代表作品有《始平公造象记》《张猛龙碑》;第二类,用笔方圆兼备,体势渐趋方整,稍见纵势。代表作有《石门铭》、《郑文公碑》等。第三类,用笔杂揉诸法,结体多变。楷隶相杂的有《嵩高灵庙碑》、隶草相杂的有《比丘道宁造象记》等。他从魏碑书体总体特征、笔法特征、结体特点等方面对魏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尽管其中不乏溢美之词,但所论魏碑结体和用笔之特点为我们学习楷书打开了眼界。

从高校楷书教学的角度来说,魏碑是楷书教学中比较好的一个选择。首先,魏碑属于楷书,与学生已有的学书基础(楷书)书体一致,容易学习;其次,魏碑作品特点非常鲜明,形式易于掌握,学习起来比较方便。前人学书的实践经验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楷书学习中魏碑临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邓石如的楷书,有郑道昭、梁碑及《瘗鹤铭》的笔意,秀逸之气溢于字外。早期楷书作品婉柔,结构偏平,后来逐渐向险峻风格转变。何绍基的楷书早年学《张黑女》,通籍贯后,始学颜真卿,日书五百字,晚年又学欧阳询,因而其书沉雄而峭拔。赵之谦的楷书初学颜真卿,后醉心于北碑,主要受《郑文公》、《张猛龙》、《石门铭》等影响。晚清的郑孝胥早年学颜真卿、坡,晚年学六朝碑版。近代著名书法家的于右任早年学赵孟,后转学碑版、墓志、造像,他“朝临《石门铭》,暮写《二十品》”在魏碑上是很下过一番功夫的。清代中后期这些书法家借鉴碑版文字,在楷书上所取得的成就足以说明魏碑在楷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他们从平正出,借鉴碑版文字,或从用笔,或从用墨,或从结体,或几种方法兼而用之,以逆向思维方式对传统楷书(平正的唐楷)进行了全新的解构,使得楷书在意蕴、形态、用笔、结构、章法等都有了强烈的时代感与艺术个性,产生了全新的形式美感,其间毫无疑问魏碑为他们提供了大量的养份。他们的书法面貌能够独出新意、焕然一新,是与他们对魏碑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分不开的。

古人的学习经验与艺术成就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学习楷书提供了极好范例。在高校书法专业的楷书学习中,我们在确立楷书的基础地位的基础之上,先学习平正的唐楷,再学习楷书趋于成熟、特点分明、古朴稚拙的魏碑书法,无疑是楷书上有所突破的一个阶梯。借鉴碑版苍茫浑厚、劲挺的笔意;强调点画中段的起伏顿挫,在结体上取法墓志、造像记的稚拙和天真,可以使书法(楷书)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对象,获得更大、更自由的表现空间。

参考文献

[1]历代书法论文集,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314

[2]宋代・黄希先.论学书.

[3]崔尔平.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081.

高等教育教师法范文3

一、是非判断题

1、狭义的课程概念包括了学校所教各门科目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2、从实质来看,课程是人们根据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按类别及一定过程组织起来的一个知识的或观念的系统。()

3、选修课程中限制性选修课程与非限制性选修课程的划分主要根据与培养目标的相关程度。()

4、公共课程可以分为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等。()

5、“拼盘式”课程主要用于人文、社会类的学科课程。()

6、“拼盘式”课程着眼于适应学生不同发展方向,“套餐式”课程侧重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7、实践性课程是以科学知识的理论体系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教育内容。()

8、课程计划是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所形成的体系结构。()

9、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指其整体性和有序性。()

10、课程计划纵向的系统性是指课程之间存在着的密切的联系及完整性。()

11、教学大纲是针对一门课程制定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本要求,教学内容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教学进度安排以及对教学法的要求等。()

12、大学教学应反映学科研究的前沿,因此本科教学的教科书应尽量体现研究的新进展和争议。()

13、我国高等教育常用的组织形式有:讲授、讨论、习题课、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其中讲授、讨论、习题课属于课堂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参观和指导论文或指导设计则是实践性教育。()

14、在教授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语言是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工具。()

15、习题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6、生产实习的内容涵盖整个专业的知识,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理论来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以获得相关的实际知识和技能。()

17、毕业论文是在学生学完课程计划规定的某一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后进行的。()

18、语言是人们在意识交流时所采用的信息的抽象形式。()

19、模型往往突出反映原形的主要特征,剔除了非主要特征。()

20、信息的选择是为了提高教育效果而有选择地采用某种信息形式种类的问题。()

21、合作教育学强调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外部的学习压力。()

二、单项选择题

1、西方最早提出课程概念的是()

A、夸美纽斯B、斯宾塞C、苏格拉的D、赫尔巴特

2、作为“某一专业门类的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共同基础”的课程是()

A、公共课B、基础课C、专业基础课D、专业课

3、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划分的依据是:()

A、课程的信息表现形式B、学生修习的必要性C、课程的基础性D、课程的内容特点

4、通常与学分制相联系的课程是

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理论课程D、实践课程

5、课程计划编制中强调“课程的安排要有合理顺序”指的是。()

A、课程计划的横向系统性B、课程计划内容的系统性C、课程计划的纵向系统性D、课程计划的顺序性

6、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编制课程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A、符合专业培养目标B、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C、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7、我国高等本科教育的总学时一般为()

A、2200学时B、20__学时C、1800学时D、2600学时

8、一般说来,大学本科一门课程每周最好不要超过()

A、12学时B、10学时C、8学时D、6学时

9、大学本科每学期的课程门数以多少为宜(),其中同一学期难度较大的课程不宜超过4门。

A、5--9门B、6—8门C、5—7门D、4—6门

10、下列选项哪些不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应当坚持的原则()

A、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B、结合专业需要建立严谨的课程体系

C、理论与实际相统一D、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

11、教师把知识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方式是:

A、发现B、接受C、有意义学习D、机械学习

12、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接受是传递文化科学知识的一个主要手段

B、发现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得出的

C、学生如果在接受中学习,则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效果都比较好

D、接受与发现的关系应当是互补的,而不应偏废哪一个

13、学与思的关系是()

A、学比思重要,因为没有知识无法思考

B、思比学重要,因为学而不思不能变成自己的知识

C、学与思是两个过程,无法判断哪个更重要

D、学与思互相依存、互相促进

14、被动信息是()

A、首先由学生先作用于环境而后引发出来的信息

B、由环境自发地提供的信息

C、无法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

D、可以由学生直接获得的信息

15、提出“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从观察开始,并认为应当经历四个步骤:观察、记忆、理解、联系”的是教育家:()

A、斯金纳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16、提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状态变化的步骤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是哪位教育家()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布卢姆

17、坚持“从做中学”的是 美国著名教育家

A、杜威B、斯金纳C、布鲁纳D、布卢姆

18、提出程序教学的是:

A、杜威B、斯金纳C、布鲁纳D、布卢姆

19、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具备掌握该项学习任务必备的知识、技能,肯花时间,则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获得良好的成绩”的是:

A、程序性教学B、启发式教学C、发现式学习D、掌握式学习

20、提出“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的教育模式是:

A、先行组织者模式B、掌握学习C、程序教学D、教育过程模式

21、提出非指导性教学的是教育家()

A、罗杰斯B、赞科夫C、洛扎诺夫D、巴甫洛夫

22、提出暗示教学法的是()

A、罗杰斯B、赞科夫C、洛扎诺夫D、巴甫洛夫

三、多项选择题

1、大学的课程按照基础性通常分为哪些类型()

A、公共课B、基础课C、专业基础课D、专业课

2、选修课程通常可以分为:

A、“套餐式”课程B、限制性选修课程C、非限制性选修课程D、“拼盘式”课程

3、理论性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A、理论性课程属于间接经验B、理论性课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

C、理论性课程系统性强D、理论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论研究能力

4、实践性课程的基本特点有()

A、实践性课程属于直接经验

B、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C、实践性课程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D、实践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5、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编制课程计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A、前瞻性B、合理分配课程门数与教学时数

C、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保证教育内容的系统性

6、编制课程计划时处理思想与业务、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健康的关系时应当注意的问题有:()

A、在重视学生业务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

B、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

C、加强理论性教学的同时,重视实践性课程的教学

D、强调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学生健康身心的培养

7、课程计划的前瞻性要求组织和安排教育内容应当有“超前”意识,这种“超前”意识的含义包括:()

A、要将教学内容提前引入,促进学生“超前”发展

B、教学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

C、及时引进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观点

D、考虑社会未来发展的趋势

8、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编写的原则()

A、少而精B、科学体系与教学法要求统一C、处理好教科书与其它参考资料关系D、统一性与灵活性结合

9、在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关系的论述上,下列哪一种论述是正确的()

A、课程计划时制定教学大纲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纲领

B、一门课的教学大纲是本专业的课程计划某一局部的细化,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C、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础,课程计划是教学大纲的细化,教科书时课程计划的具体化

D、教学大纲是教学的基础,课程计划等同教科书的计划,是教科书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10、下列选项中哪些是课堂讲授的基本要求:()

A、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B、注意逻辑和结构C、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D、语言要有艺术性

11、上好讨论课的基本要求是:()

A、讨论课前要布置阅读作业B、讨论前要准备C、讨论中要引导D、讨论后要总结

12、为了上好习题课,下列选项中教师应注意的环节有()

A、教师要有充分的准备B、编写或选择习题C、要使学生做好准备D、即使反馈评价结果

13、实验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感知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设计性实验D、观察性试验

14、大学的实习通常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A、毕业设计B、毕业论文C、教育实习D、生产实习

15、一般说来,选择教育组织形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培养目标B、教学内容C、学生的情况D、学校的教育条件

16、教育信息的形式主要有哪些类型()

A、词汇B、语言C、符号D、模型、图像、实物

17、教育过程中对语言的要求有以下方面:()

A、规范、简明B、幽默、风趣C、语音清楚、语调节奏优美D、生动

18、使用符号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A、规范、简明B、简洁、明了C、系统、清晰D、讲究艺术

19、教师运用模型、音像和实物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A、简洁B、与讲授相结合C、讲究展示的方法D、讲究艺术性

20、教育模式是某种教育思想和具体方法、步骤和程序等的有机结合,当这种结合体现出某种较稳定的特点时,就构成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总体上可以将教育模式分为:

A、主动获得信息模式B、被动获得信息模式C、过程控制型教育模式D、状态控制型教育模式

21、属于过程控制型教育模式的有:()

A、非指导教学B、先行组织者C、合作教育学D、程序教学

22、属于状态控制型教育模式的有:

A、奖惩式B、高难度教学C、暗示教学D、程序教学

答案:

一、是非判断题

1、错;2、对;3、对;4、对;5、错;6、错;7、错;8、对;9、对;10、错;11、对;12、错;13、对;14、对;15、错;16、对;17、错;18、错;19、对;20、对;21、错。

二、单项选择题

1、2、3、A4、5、C6、7、8、D9、C10、11、12、C13、D14、15、C16、B17、A18、19、D20、21、A22、D

高等教育教师法范文4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历史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的方法概念,常常把“方”与“法”“术”“矩”“器”等字相连,十分注意方法实质的多个层面:“‘法’有标准、原则、规范等涵义,强调了方法的理论依据、客观尺度;‘方’与‘术’有规矩、做法、程式的涵义,凸显了方法的应用性、操作性内容;而它与‘矩’‘器’等字的联系,则强化了方法的质测性与工具性的意义。”[1]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对高等教育教学活动及观念、理论进行研究的方法。它包含了研究者在进行高等教育研究(以下简称“高教研究”)的活动进程中所遵循的标准、应坚守的原则和应符合的规范,是高教研究者进行高教研究的手段和工具。对于研究方法理解与使用,是研究者非常重要的学术素养,高教研究同样如此。我国正在由高等教育大国转变为高等教育强国,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呼唤高等教育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也必将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每一次重大理论观点的生成总伴随着方法的更新,所谓“工欲善其器,必先利其器”。拉普拉斯说:“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常是极富兴趣的部分。”[2]因此,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总结和展望,就显得非常有意义。

一、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回顾

1983年,高等教育学学科成立,在学科建立初期,关于其地位合法性的讨论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最初,高等教育学先行者们按照传统的经典学科框架的标准来进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把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独特的研究方法作为本学科是否成立的重要依据。很多高教研究者为了寻求学科存在的依据,企图寻找一种唯一独特的研究方法,付出了艰苦的努力。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复杂社会、心理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的开放系统”。[3]从高等教育研究对象本质上,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反映现代科学的本上的机械主义、认识论上的理性主义和方法论上的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不可能取得成功。研究对象的复杂、开放的性质,决定了不可能有一种唯一的研究方法可以适用于所有的高等教育研究。

从对学科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这种唯一独特的方法论阶段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有意义的。最初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认识是一种原始的、整体的、肤浅的认识;方法是盲目的借鉴,缺乏规范。随着研究的深入,对研究对象的理解和把握逐步深入,研究者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寻找符合自己研究对象特征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方法的确立和规范来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学科地位,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思路。在白手起家的情况下,仿照传统的经典学科框架的标准来进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也无可厚非。这种对唯一独特的研究方法的追求,加深了我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

二、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研究视野的开阔,人们逐步认识到:唯一独特的研究方法不是区别一个学科的依据,也不应该是一个学科独立的必要条件。事实上,纵观其他学科的发展,也没有一个人文社会类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例如,成立已经有一两百年历史的经典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并未有像经典物理学一样有唯一、独特的研究方法,也没有像物理学一样形成了完善的线性知识体系。

著名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潘懋元指出:高等教育学的研究也许是一种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所有的灯光都照射,眼睛往整个舞台前后漫游。但是学科的观点是非用不可的,因为我们正是在专家们所发展形成的研究方法和思想的力量中找到利刃。高等教育的研究也是这样。如果我们手边没有进行这种研究的各种不同的分析观点,没有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组织理论等所提供的观察方法,我们将不得不发明它们。”[4]这种研究方法范式的转变,体现了高等教育研究与时俱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很显然,传统的经典学科框架模式不符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要求。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论,更深刻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科框架相对、系统的对象和多元方法观的要求。例如:关于1999年高校扩招,对于这么重大的事件,完全有必要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多方面进行考察、研究、论证。多学科研究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1.多学科研究方法可能不是高等教育学的独特研究方法,但高等教育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具有其自身的特点。“采用跨学科研究方法研究高等教育并非是把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筐里的知识取出,像扔馒头或苹果一样扔进高等教育知识那个空荡荡的筐子里,它是一种不同知识混合在一个面团里发酵的过程,是一种化合反应或光合作用的过程”。[5]

2.多学科研究方法借鉴了多个学科的方法,但不是多个“唯一独特方法”的简单相加。“跨学科的研究则是将不同学科的视角进行融合,通过交流、沟通、协调提出一套新的、与各学科单一研究不同的理论的整合”。[6]

虽然,有不少学者对多学科研究方法做了很多有益的探讨,但是,“研究方法尚未成形,研究规范尚待建立。既缺少严格的科学实证研究,也缺乏严肃的理论思辨研究,见得更多的倒是个人经验的阐发和主观感受的描述”。[7]目前,关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的研究缺少真正的理论的整合,“真正多学科之路应是:对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多个问题用多个学科观点进行研究,对高等教育中的同一问题运用多个学科观点加以研究;对高等教育研究中的多学科观点进行联系与整合研究。恰恰第三步具有重要意义,却被忽视了”。[8]

三、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未来

纵观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演进,我有理由认为,高等教育必将走向有结构的多学科研究范式。相对的、系统的对象观要求多种研究方法的共同参与。现在的科学型认为,学科对象之间相互渗透,并且每一个对象以全息摄影的方式包含整个世界的各个方面。仔细研究高等教育对象,就会发现,从纵向来看,高等教育研究至少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高等教育的整体研究层次,高等学校层次,高等学校教学层次和个人学习、心理层次。从横向来看,一方面,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的各个部门培养专门人才,它必须同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系统交流不断变化着的信息,受社会各有关系统制约并为之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高等教育从内在来看是由各种专业组成的,每种专业都是一门或宽或窄、或单一或综合的学科,并且联系着其他有关学科,它必须同各门学科交流信息,并及时转化为教育资源。[9]这种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层次结构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结构。“不仅表现为教育研究需要多种不同性质和类型的方法,而且表现为这些方法主要使用范围的分布是有结构性的。这种结构性取决于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10]“在自然科学里,不同学科之间在方法上的借鉴源自于各个学科在对象上的逻辑等级顺序和还原的必要上,在人文社会科学里,这种方法的借鉴并不是因为学科之间存在逻辑等级顺序(例如我们从未看到一位经济学家认为他所研究的事实可以还原为语言学,或相反),而是因为人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性、丰富性和综合性”。[11]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是一种“事理研究”,是探究人所做事情的行事依据和有效性、合理性的研究。它既要说明是什么,又要解释为什么,还要讲出如何做。它包含价值、事实、行为三大方面。所以,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分为三个层次,高等教育的活动性存在、高等教育的观念性存在、高等教育的反思性存在。根据这种研究对象的特征,提出了混合研究方法,指研究者或研究团队在同一研究中围绕研究问题综合调配或混合使用思辨研究、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技术、方法、手段、概念或语言的研究类别。这种研究方法实际上没有考虑具体研究对象特点和特殊要求所带来的方法混合之要素、方式和结构的不同,所以这是一个比较含混的概念。另外,因为混合方法没有考虑研究对象、任务和混合的结构等问题,所以它在主张方法多元的同时披上了一层方法任意论的色彩。“当前学科框架正在转变,学科研究方法已经从唯一独特走向多元合作。高等教育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不是意味着方法的任意性和无序性,而是特定结构的方法组合”。[12]不管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层次结构如何划分,这种有结构的多学科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是与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的特性密切相关的,研究对象的多层次、系统性决定了研究方法的结构性。因此多学科研究方法组合意味着方法不是任意的,不是杂乱无序的,也不是固定死板的,而是有层次、有结构的。

有结构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是基于对高等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性更进一步认识,但是多学科研究方法弊病依然存在,如多学科研究本质上仍然是(多个)单一学科研究,它难以打破多学科之间的分割和藩篱;多学科研究泛滥的时候,如何保证高等教育研究不致成为其他学科的殖民地,保持自身的学术独立性;多学科研究作为多个不同视角的拼凑,如何能保证高等教育理论的逻辑严密性和内聚性;多学科研究如何有效地协调统一各种不同的研究兴趣和力量也是不易解决的难题。[13]这些难题有待于高教研究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理论探讨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内容。导致目前高等教育研究“贫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教育研究方法论研究。因此,提升高等教育研究须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入手。[14]从学科建设的角度,是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一个重要视角。加强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第一,以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现实课题为切入点,主动开展多学科研究;第二,高等教育学的多学科研究方法应当以未来为价值取向;第三,高等教育学多学科研究要反映现代特点;第四,建立高等教育学多学科研究的制度化保障机制。[15]从这个视角,可以加强高教研究者的学科自省意识,吸收别的学科营养,从而完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目前,对于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还有待深入,有结构的多学科研究方法是多学科研究方法发展的一个趋势,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张鸿骊.科学方法要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3-4.

[2]普拉斯.宇宙体系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445.

[3]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

[4][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

[5]李政涛.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46.

[6]刘小强.学科建设:元视角的考察─关于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反思[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7]周川.致力于高等教育学的理论发展─读《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2):105-107.

[8]周玲.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多学科研究范式的引入与高等教育立场的坚守[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8-72.

[9]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1):68.

[10]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331.

[11][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6.

[12]刘小强.再论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组合──与田虎伟同志商榷[J].中国高教研究,2008,(4):57-59.

[13]陈伟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之评价和超越─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尝试性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3,(7):80-84.

高等教育教师法范文5

关键词:服务型教育体系;区域高等教育;制度创新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民族的希望所在,是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根本。在正在经历着社会结构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发展模式转换、城市功能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的今天,如何推进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如何确保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如何实现教育规律与经济规律的有机结合,将成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实现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3年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标志着我国整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此背景下,我国一些先富起来的地区,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体制下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以及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增长,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等,其产业结构面临着优化升级的巨大压力。与此同时,由于整个区域中的产业基础、资本积累、人力结构、对外经贸关系等均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加速条件,未来时期整个区域的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将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

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宁波市2004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开始进入高度工业化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接近于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经验,这一时期宁波市整个区域中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处于加速阶段,人力资本结构属于技术密集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人力资本结构配置不当,经济社会发展中容易出现“瓶颈”。要想克服这种不必要的“瓶颈”现象,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就必须转换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而要实现这种发展模式的成功转换,前提条件是要大力深化教育体制、教育结构的改革,以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而实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只有成功地推进了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才有可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

那么,如何促进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理论上,所谓教育结构指的是教育系统中诸要素之间已经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它关系到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类型、规格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关系到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质量。产业结构则是指在社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产业组成类型、产业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等,它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基于此,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是指教育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人才素质结构与相关产业的组成类型、发展水平以及技术经济需要相适应。以高等教育为例,通过优化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人才素质结构,注重培养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可以有效地为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注入新的发展要素和内生变量,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进程。

就目前而言,为了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整个区域教育,尤其是地方性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树立“服务型”的办学理念,构建服务型的教育体系,按市场需求进行办学定位,主动面向劳动力市场,认真调研劳动力市场的现状,科学预测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更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促进其学科结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能级结构以及人才素质结构的优化。在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架构下,地方性高等学校及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以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中心。围绕着这个中心,地方性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特别注意培养发明家、企业家、高新技术人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师、高级设计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营养师等各类创新型、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服务型教育体系要求实现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成功耦合,从而使整个区域的教育体系与区域社会的科技创新、经济建设、文化繁荣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通过积极承担地方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创新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争取为区域社会作出重大贡献。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应把学校的发展融入区域社会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实现更快、更高、更好的发展。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根本目标,就是要构建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产业结构发展相衔接,结构合理、类型多样、机制灵活、充满活力的教育体系。在这种服务型的教育体系下,区域教育通过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生产与再生产,为区域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知识和服务支撑。

二、服务型教育体系是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方向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被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20世纪90年代,我国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运动,大批原属于中央部委的院校下放给地方管理。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截至2004年6月28日,全国共有公立普通高校1683所,其中教育部及其他部委所属院校不过100余所,地方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地方院校,首先是指由地方政府投资和管理,且能够较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院校。因此,地方院校必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

作为一种新的区域教育发展理念,服务型教育体系在我国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有着普遍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高等教育必须首先立足于服务地方。在这方面,美国的赠地学院、州立大学,日本的短期大学,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等都是成功的范例。20世纪90年代以后,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世界范围内又出现了所谓的“都市大学”(metropolitan university)、“相互合作大学”(interactive university)和“合作伙伴大学”(partnership university)等新型高校。这些新型高校抛弃了传统大学“以自我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他人为中心”,以为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中心。实践证明,这些高校合理的办学定位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也为高校自身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市场空间。

众所周知,在我国由于学校办学定位不合理,升格攀比之风盛行,严重影响了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我国区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导致原本很明确的“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目的失落。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地方教育的发展必须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心,以适应地方产业结构的需要为根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如果迷失了这个战略方向,缺乏服务型的办学理念,地方学校的办学定位就会出问题,区域教育的发展就可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脱离,最终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面临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今天,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与传统学术性大学的发展道路不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地方性高等学校必须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最直接的服务。

三、立足教育制度创新,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教育的发展在于制度的创新。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心城市办大学”,到90年代民办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以及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无不是教育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结果。尽管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教育领域的改革无论是在观念层面还是在制度架构上,都还显得十分艰难,还跟不上社会改革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一状况直接影响了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甚至还影响了其他领域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等教育同样处在重要的转轨时期,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观念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仍然存在。反映在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发展模式等方面,即由于无视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新变化,严重脱离学生、企业、政府和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导致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产生“两张皮”的现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迫切要求高等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发展模式上作出重大变革,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适应经济规律的要求,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加快教育自身发展,实现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之间的对接互动。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们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特别在教育观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发展模式上开展了大胆探索,实现了重大创新。

第一,理念创新。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既是一个理念,又是一个模式,还是一条有效途径。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就是高等教育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它给予高等教育一个全新的视角,即“跳出教育来看教育,跳出教育来发展教育”。在这一视角下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功能与价值,结果发现传统高等教育的逻辑是“以我为中心”,事实告诉我们,这一逻辑非但没有进一步巩固高等教育“自我”,反而使高等教育越来越远离经济社会,越来越走向社会的边缘。服务型教育体系为当前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理念,这就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在这一发展理念指导下,高等教育将更加主动参与经济社会事务,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由此高等教育必将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从而使高等教育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功能和价值。服务型教育体系也是一部分经济“先发”、高等教育“后发”地区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增强教育服务经济能力的一条有效路径。因为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是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核心理念,而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是实践服务型教育体系理念的必由之路。

第二,制度创新。先进的理念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前提。服务型教育体系需要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超越传统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制度。通常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是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专业与学科是高校实现社会功能的组织细胞。学科按知识进行分类,是高校知识创新的重要载体。专业依托学科而设,又面向社会需要,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进一步分析可见,专业的人才培养功能和学科的知识创新功能,又是通过课程、研究等活动具体实现的。因此课程、研究是构成专业和学科的主要要素。然而,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高校内部专业与学科之间、教学与科研之间以及学科与学科之间出现了严重分离。这一状况的直接后果是,高等院校内部出现“无政府状态”,并使高校难以形成合力。这种分离又使日益变动的社会需求,难以迅速地反映到专业、学科中来,并进一步反映到课程和研究等活动中去,使高等教育失去了适应社会需要的灵活性。所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关键在于,创新高等教育专业、学科制度,打破传统的专业、学科分离的制度构架,建立以学科为依托,以专业为载体,以产学研合作为重要途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平台。为此,宁波市提出建设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作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这是积极探索高等教育专业、学科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正如《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条例》中明确提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资源共享和特色办学的原则,以学生就业、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以课程建设和项目研究为载体,深化改革,加强建设,重在办出特色。”

第三,资源环境创新。服务型教育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没有良好的资源环境,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制度设计难以起到真正的作用。资源环境的核心是要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问题。传统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基于单位所有的封闭配置模式,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和资源浪费。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重在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源配置方式。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对于服务型教育体系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开放的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是指最大限度地开放现有教育资源为社会服务,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服务。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资源环境制度,就是要实现上述“两个最大限度”的资源配置模式。比如,在《宁波市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条例》中,我们提出设立一个基础管理委员会,由政府、企业、学校、专家等各方面代表构成,从组织制度上保证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开放性和社会性。又如在《关于建设四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实施意见》中,我们提出数字图书馆不是一个实体,也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个网络或者说社会平台,应通过联合全市图书馆,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实现图书信息资源为地方经济服务。此外,我们还通过建立高效的政府信息服务平台,如高等教育产学研网站和设立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所有这些措施的目的,都在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开放教育资源,利用社会资源,建立起支持服务型教育体系的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2]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江苏: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伯顿·克拉克。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与转型的途径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高等教育教师法范文6

改革背景

教育改革的深化,素质教育的推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关键都在于教师,这就为现在的师范教育提出了极为严肃的课题。培养未来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要在教学方法改革、优化教学效果方面狠下功夫,以求实现教学与培养师范生良好素质的目标。但在过去及至现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中一门很重要的课,即公共专业基础课教育学,其实际教学效果与师生的期望、课程自身的作用和未来教师职业的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没有能很好地体现课程设置的价值,客观上影响了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质量。导致高等师范公共教育学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很多,诸如教材体系不够完善,教育理论不够科学,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学生对学科学习态度不端正及重视不够等,而其中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长期以来的讲授方式也是一个重要原因。那种灌输性的,单调乏味,缺乏应用性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损害了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要改革教学,改变现状,就应该在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整体改革思想指导下,重点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笔者通过近几年在公共教育学教学当中,应用课堂试验教学法,对改革高等师范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有积极意义。

所谓课堂试验教学法,就是在教师具体指导下,让学生走上讲台,充任教师,利用部分课堂教学时间,把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传授给本班同学,实践表明,这一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增长才干。

教学方式改革的具体实施

1.制订实施计划,做好试教准备

学期和课程在刚开始时,在课堂上向学生说明教育学课开展试验教学法的意图、要求、意义及具体过程安排等,使学生对课堂试验教学法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有思想准备。为确保课堂试验教学法的现实可行,事前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以获得多数学生的支持。高师公共教育学一般是在全校所有系部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在实行课堂试验教学法之前,能选取一个班级或一个小组作为试点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完善,然后再在全校各系部教育学教学中推广。

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和讲课学生

课堂试验教学法中的教学内容,原则上要考虑到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和教学,因此宜选择那些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强的章节内容,不宜选用理论性强、内容深度和难度大的知识,如教育学课程中的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和美育两章内容,前者就不适宜让学生来讲课,而后者则适宜,内容浅、实践性强、易联系实际及个人经验来讲。选择讲课学生,一般在试验教学法开始进行时,教师应有意识地选择素质较高的学生作为开端,以树立榜样,给其他同学起示范作用,带动同学积极参与,勇于上台讲课。老师事先要细心观察,多了解学生,把自信心强、思维敏捷、口语流畅、板书较好、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或者有教学经验的学生选取出来。这样的学生作为第一个讲课者,成功率高,示范作用大。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讲课学生,在学期开始时,就应根据教学时数、课程内容、学生人数等进行总体规划和设计。具体到每次的课堂试验教学教师应在上一教学单元结束时,提前将讲课的内容布置给已选定的学生,每人每次讲课时间一般为10分钟,一个教学单位可选3~4人进行讲课。具体的讲课人数和讲课时间选定以最大限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一次讲课机会为标准。

3.指导讲课学生备课

学生在接受讲课内容和任务后,要认真钻研教材,查阅有关参考资料,撰写详细教案,完全按完整教案格式撰写教案。教师要对学生备课情况和教案进行仔细严格的审查、修改和完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具体指导和协助学生写好教案,组织设计好课堂教学。学生在正式讲课前,要在教师和个别有经验的同学面前试讲,教师和同学要对试讲中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与研究,并给试讲同学指明改正。

4.组织学生讲课

在各项准备都已充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进程和课时,组织已选定试验教学讲课学生按顺序依次登台,面向全班同学和教师进行授课。教师和其他同学一样坐在台下,除认真听讲,做好听课记录以外,同时还要随时进行指导,如维持纪律,处理学生紧张等因素出现的偶发事件,调节课堂气氛,掌握每个学生的讲课时限等,以确保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及任务。

5.进行教学评价和总结

在试验教学法开始前,教师临时组成由任课教师和学生5~6人的评议小组,对每位讲课学生课堂教学分指标项目进行现场打分,得出平均分后,作为学生讲课的平时成绩,记入总评成绩。教师在评分后进行总结和讲评,首先要整体评价,以肯定鼓励为主,然后具体分析教学的各方面及过程,同时还要重点评价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教师总结的过程一方面是对讲课学生的教学本身进行剖析,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对试验教学的教育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简要讲授,尤其要补充和更正讲课学生讲授过程中表达和理解不充分或不当的部分,通过评议和总结,使讲课学生和其他同学都获得进一步的提高。

应用课堂试验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的作用和意义

1.发挥教与学双方的作用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但在传统的教学当中,特别是在高等师范公共教育学课堂教学当中,一向都是教师唱主角的独角戏,一言堂和满堂灌,学生只是被动地、无选择地接受,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挫伤,学习兴趣下降,因而无法在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无从体现。应用试验教学法进行公共教育学教学,较好地纠正和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的消极被动性,从而充分实现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例如,试验教学过程中的备课就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学生为了上好课,写好教案,会认真刻苦地钻研和理解教材内容,自学查阅参考资料,遇到疑难还会主动请教同学和教师,这一过程就是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的过程,也是其主体地位和作用发挥的过程。表面上看,教师主导作用被忽视和削弱,实际上,老师主导作用仍然存在且作用更大,它表现了整个试验教学过程都必须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进行,因此可以说,试验教学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得到加强

在传统的高师教学中,公共课教师与学生除了单一的教与学的关系外,其他交往很少,师生关系显得比较疏远和冷漠,加之教学形式的刻板,教学内容的枯燥,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逐渐产生厌倦,学习变成了负担,久而久之,也使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教与学双方的情感疏离与对立。通过课堂试验教学法,可以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交往和相互理解,密切师生情感,培养师生间真挚的友情,使师生关系得到加强。例如,为了使学生讲好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备课,学生有问题要请教教师,师生一起共同进行教学研讨,而且不自觉地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当学生进行讲课后,学生对教师这一职业及劳动有了比较具体的感性认识,因而更加理解、尊重和热爱教师职业,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进一步加深,良好的师生关系逐步形成,这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活动,而且使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起来。

3.促进了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的结合

现行高师公共教育学教材,其内容偏重理论,比较抽象和概括,对于非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为了试验教学,学生在备课时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比较准确流利地讲授。这要求参加讲课的学生要在课外阅读大量相关的辅助资料。同时,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和形象,还要求充实必要的教育学案例和实例,并利用计算机制作教育学多媒体课件。所以学生在备课时,需要经常在课外阅读各种教育类杂志报纸和书籍,并有意识地做些调查,收集积累资料,整理和处理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不但使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加强了理论修养,还锻炼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

4.使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切实的提高

高师学生就是未来的教师,具备相应的教育学知识及理论和教学能力,是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但是由于办学思想和定位等方面的问题,有相当部分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所以有些高师毕业生虽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但缺乏必要的师范素质,难以胜任实际教学工作。例如,有的师范院校毕业生走上教学岗位后,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消除课堂上的惊慌情绪,缺乏组织教学和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如果不寻找机会让这部分学生在校期间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训练和培养,以提高他们的师范素质和能力,就难以使他们将来成为合格的教师。进行课堂试验教学法教学改革,不仅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教育学知识和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其他师范素质,乃至培养学生的师范精神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