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范文1
1 农村能源的概念
在我省农村能源的概念有以下两方面的含意:一是从能源角度讲,是指适应当前农村需求,并可就地开展利用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和核能等常规能源之外的非常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自然能源;生物质能和畜力等生物能源;小水电、小火电和小煤矿等。目前这些非常规能源还起不到主要作用。因此,称之为辅助和补充能源。另一方面从经济角度讲,农村地区能源的供需和管理,包括当地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国家分配和供应的商品常规能源和各种农村用能问题等。
2 农村能源的特征与分类
农村能源的种类具有多样化和分布广、能量密度低、可再生性、互换性、不可替代性等众多特征。在多样性方面有生物能源,如生物质能和非生物性能源,有地下能源,如矿物能源和地热能源、地上能源,如生物质能、水能和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广方面,到处都有可供利用的能源资源,但各种能源的分布因不均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地理和自然条件的影响造成了能量的密度低、分散性、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此在农村能源建设和开发利用中应采取多能互补的原则。自然能源和生物质能源等,同属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清洁,如太阳能等。在能源的互换方面,如太阳能被置换为生物质能,水能转换为机械能。所谓能源不可替代性,是指能源作为主体是可被其他任何资源替代的。农村能源分类情况如下:(1)常规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水能、电能)和非再生能源(矿物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二次能源:火电、核电)。(2)非常规能源包括传统能源(新柴、秸杆、畜粪等;太阳能:日晒等;风能:风车、风帆等;水能、水车等;地热能:热水;畜力)和新能源(生物质:沼气、酒精等;太阳能:热收集器、光电池等;水能:小水电;风能:发电;地热能: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
3 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能源建设的关系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能源的建设起着积极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也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07-01
的有效提供和提高,又能及时的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用能的需求。农村经济的规模和速度,又会促进或制约农村能源建设的程度和规模。一般来说,农村能源的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增长成正比。能源消费愈大,现代化程度愈高,生产总值和能源消费量基本上是同步。随着能源利用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量会减缓或降低。农村能源与农村经济的一般关系,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反映出来。目前,大都采用的是宏观计量经济分析法,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法。用经济增长率和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之比表示弹性系数,由以下公式表示:由此可以看出,当能源消费量增长与经济产量增长趋向同步时,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有趋近于1的自然倾向。所以,其变化是围绕1进行的。在经济发达的农村,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致等于或小于1,在欠发达的农村,该系数通常是大于1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在各个年份是不同的,不同的农村处于相同的发展阶段,或处不同发展阶段农村其能源弹性系数值范围都大体相近。而且,在每个阶段系数值也相对稳定。这说明农村经济和能源消费速度,成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农村能源弹性系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成为负相关。前者为经济增长越快,能源消费量越多。后者为经济持续增长,促使技术进步加快,能源利用率提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与单位生产总值的能耗密切相关,当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值等于1时,单位产值能耗不变,大于1时单位产值能耗处于上升状态。影响能源弹性系数因素很多,主要是产业结构、能源价格、环保和科技进步等。
4 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村能源建设的要求
一般来说,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能源数量的增长成正比的关系,并且,存在一定的比例。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慢于农村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二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农村能源数量的增长相同;三是农村经济发展快于农村能源数量需求的增长。第一种情况,一般是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所导致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单位产品能耗较高;第二种情况是大都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中期,农村经济和生活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对农村能源的数量需求要有一定比例的增加;第三种情况,一般是在农村经济发展的稳定期,生产力水平已经较高,技术和管理相当先进,单位产品的能耗已有明显下降,因此,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对能源的数量需求也无须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要求农村能源产品数量的满足,而且要求在质量上的需求。不同的能源产品,存在着明显的质量差异。在同一类能源产品上,也会存在质量差异。当能源产品质量愈高时,能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也就愈高;当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愈高时,对农村能源质量的要求也愈高。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村能源在品种和结构上满足需要。农村能源的发展,使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兴起和发展。因此,日益扩大了对农村能源品种的需求。如乡镇企业工业锅炉和民用炉灶的用煤要求也不尽相同。此外,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阶段、内容、方式等不同,也要求对能源的结构有所不同,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改变。
5 农村能源建设对农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5.1 能源是农产品的结构构成要素,从本质上讲,农业生产即是能量转换的过程。
5.2 推动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使社会和经济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改变了农村面貌。
5.3 提供动力,保证了农村系统的正常运转。
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范文2
关键词:市场经济 电建施工 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建施工企业间的竞争已呈现出“肉搏战”的白热化局面。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走出一条求生存的发展之路,是电建施工企业所必须面对并解决的紧迫难题。
一、电建施工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生存环境恶化,市场危机加重。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去调整规范,电建施工企业大都“各自为政”,缺乏有效地统筹协调机制。为了在“僧多粥少”的市场中顺利中标,企业便不断压低投标价格,逐步陷入越压价越无利可图、利润越少的无序竞争恶性循环,而随着“煤荒”、“水荒”等资源问题的频繁出现和核电、风电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建施工企业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市场危机明显加重。
2、流动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高。
目前,电建施工市场处于卖方市场,业主压级压价和拖欠在建工程进度款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企业又往往会先行垫付材料费,一旦出现结算不及时或应收账款回收不力等情况,企业的流动资金便会不足,资金压力将骤增,这也将直接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货币资金去偿还债务,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处于高位运行的危险状态,影响企业保持一级资质以及承揽更多的施工任务。
3、素质人才匮乏,队伍结构失衡。
由于企业经营业绩不佳、施工作业流动性大、工作条件艰苦、员工待遇偏低等原因,大量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流向电力体制改革后的各电网公司和发电公司,造成部分电建施工企业人才匮乏,甚至是断层。同时,企业的队伍结构失衡,富余人员及离退休人员的比例过高,这让企业背上了的沉重包袱,难以轻装上阵。
二、电建施工企业发展的可行性举措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需求持续增加,“电荒”在全国不断蔓延。这激发了电建市场的投资热潮,尤其是随着以核电、风电、光伏发电等为代表的低碳能源经济的兴起,一大批电建项目纷纷上马,给电建施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优化发展环境,制定发展战略。
电建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寻求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扶持,努力申请对低效、无效的不良资产进行清理处置和少量担保性质的短期贷款,缓解紧张的资金压力,顺利度过资产变现前的过渡,同时积极承揽扶持性质的工程项目,实现发展环境的优化,保障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优化发展环境只能改善企业发展的外部氛围,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制定科学的经营战略。比较而言,行业整合成立集团化公司是电力施工企业改革发展的最佳模式,有利于把电力施工行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同应对生存压力。另外,在电建低峰时期,企业可进行机械、起重、运输与租赁等业务,提高资产利用率,维持企业发展。
2、加强资产管理,加快资金周转
电建施工企业应围绕打造“优良资产”的目标,在深入调查相关资产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资产整合战略和资产处置方案,重点清理与主业无关的资产部分,如业主用以抵偿债务的土地、房产、股权等,达到盘活整体资产的目的。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一是将部分时间较长、回收希望不大的应收账款向外部金融机构出售,盘活有效资产;二是建立严格的工程款回收业绩评价和考核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项目经理作为应收账款回收的第一责任人,将其业绩考核奖金同工程款回收情况直接挂钩,提高项目经理关心工程款回收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或减少形成新的应收账款,从源头上避免形成新的呆、坏账。3、树立品牌形象,开拓国际市场。
良好的品牌形象,走品牌化之路是企业应对市场环境变化、拓展企业生存空间以及提高企业资本积累的重要保证。企业要将品牌信誉化为竞争优势,拓展到公司的工程和服务中区,不断开拓市场,尤其是国际市场,力争以较少的投资获得更多的收益,以较小的风险获得更大的成功。
需要注意的是,在树立品牌形象的前期过程中,企业要充分重视市场培育工作,从工程建设、管理能力、队伍素质、服务定位、履约水平等全方位查找不足,查找与先进同行的差距,坚持标本兼治,扬长避短的原则进行全过程更新改造,提高全员的市场、竞争、成本和效益意识。同时,把培育市场作为一项长期工程,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于履约的全过程,以良好的履约能力和员工素质不断丰富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优化企业市场环境。
4、强化人才培养,加快企业转型。
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成功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拥有更多的人才,这一点在电建施工企业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目前,电建施工企业正处于改革的前沿,强化企业人才培养,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是关系电建施工企业能否顺利应对挑战,抢抓机遇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和形成适合企业特点,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调动职工学习、有利于企业吸纳并留住人才、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用人机制,培养技术过硬、管理高超的复合型人才。以人才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加快企业由劳务性向管理型的转变,真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玉光. 电建施工企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探索与思考[J].电力建设,2003,(1).
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范文3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生产劳动”,生产劳动是生产新增价值的劳动,界定好了“生产劳动”,也就界定好了新增价值的源泉。所以从理论上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是研究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首要任务。
马克思在研究生产劳动时,从两个角度界定了两对概念。一是从是否生产出物质产品的角度将劳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一类是不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前一种劳动称为物质生产劳动,后一种劳动称为非物质生产劳动。二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角度界定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认为只有与资本相联系、能够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否则是非生产劳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界定无疑是科学的。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对于马克思时生了很大变化,而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与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有本质上的差别,加上对生产关系具有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带来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与换代,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行各业的广泛运用,改变了生产劳动方式。在这些情况下,马克思对生产劳动的界定已不能反映现阶段生产关系的新特征。因而有必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加以发展。
首先,必须把“生产劳动”和“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我国理论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等同于物质生产劳动,这种界定既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又撇开了特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这样的所谓“生产劳动”可以套用于所有的社会形态,从而失去了界定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意义。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不是从劳动成果的物质规定性来界定,而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只要劳动过程能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管该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还是非物质生产劳动,它们都是生产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说过:“如果可以在物质生产领域以外举一个例子,那么,一个教员只有当他不仅训练孩子的头脑,而且还为校董的发财致富劳碌时,他才是生产工人。校董不把他的资本投入香肠工厂,而投人教育工厂,这并不使事情有任何改变。”马克思还说:“例如一个演员,哪怕是丑角,只要他被资本家(剧院老板)雇佣,他偿还给资本家的劳动,多于他以工资形式从资本家那里取得的劳动,那么他就是生产劳动者。”可见,马克思把不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教员和演员的劳动也算作是生产劳动,这说明,马克思已将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明确区分开来了。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虽然不能完全照搬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范畴的具体界定,但可以运用马克思的界定方法。对应马克思在界定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时是从劳动过程能否体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来界定,我们在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劳动时,就应当使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劳动也能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从而也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与“物质生产劳动”区分开来,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在“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加以扩大。
其次,必须使“生产劳动”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四章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工人不是为自己生产,而是为资本生产。因此。工人单是进行生产已经不够了。他必须生产剩余价值。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或者为资本的自行增殖服务的工人,才是生产工人。”马克思还说:”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同一个歌女,如果她是由一个企业家雇佣,在企业家的指挥下卖唱,而以赚钱为目的的她便是一个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这两段话给我们的启示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榨取剩余价值,马克思把只有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者才算作生产劳动者,这就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劳动”与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了。我们认为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也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相吻合,这样才能使前后两个“生产”一致起来。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劳动”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来达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有两种需要,一种是物质生活需要,一种是文化生活需要,物质生活需要只能由物质生产劳动来满足。文化生活需要只能由精神生产劳动来满足。所以,从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来考察可以发现,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必须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两个部分,如果把生产劳动仅仅说成是物质生产劳动,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就只能说成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了,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不能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反过来说,如果你要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算作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个方面,那么你就必须把精神生产劳动也算作是社会主义生产劳动的范畴,因为仅仅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是不能满足文化生活需要的。虽然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行业的劳动是物质生产劳动,其劳动成果也能满足人们一部分文化生活需要,但这并不是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本身直接满足的,而是由文学艺术工作者、各种理论工作者生产的精神产品满足的,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等产品不过是人们消费精神产品的工具或媒介。总之,如果仅把社会主义生产劳动说成是物资生产劳动,就无法回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由什么劳动来满足。
根据前面的论述,我们将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定义如下:社会主义生产劳动就是能直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劳动。包括工业、农业、建筑业中工人、农民及管理者的劳动;商 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劳动;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教育部门教员的劳动;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的劳动;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劳动。
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需要对商品范畴的外延加以扩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考察的商品属于物质产品,考察的价值是凝结在物质产品中的价值,考察的价值创造也就是物质产品生产部门(马克思区分为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包含三次产业中的第一、二产业)的价值创造,而将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获得的价值归结为价值让渡和再分配。这在马克思生活时代,第三产业不发达且所占比重不大的情况下做这样的处理有一定合理性。但是在当今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我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越过40%,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一、二产业总和的情况下,再不承认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已无法解释现代社会价值的来源,也会使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失去理论依据。
承认了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就需要从理论上将第三产业的成果纳入商品的范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商品区分为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也可以在将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区分物质生产劳动和精神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将商品区分为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
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商品是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属于有形商品,商业部门中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货运劳动生产的商品是一部分有可能被损坏而因为商业部门的包装、保管和运输部门的及时运输而没有被损坏的产品,这部分产品如果失去了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其使用价值就会消失,从而其价值也就不能实现,所以这部分产品应当算作包装、保管和运输劳动生产的商品。教师、科学家、文学家、各种理论工作者、各种艺术工作者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或精神商品。旅游、医疗卫生、美容美发、与生活或生产有关的修理服务等部门生产的商品属于无形商品。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劳动价值论,应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就意味着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都是劳动产品。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非劳动产品进入交换领域成了商品,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这里遇到了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如农贸市场的野生动植物、旅游市场的自然风光、矿产开发市场的各类矿产资源等等,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些自然资源都不是劳动产品(将这些自然资源变成商品需要付出的开采、运输等劳动相对于其实际应有的价值小得可以忽略不计),都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就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商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可见,大量非劳动产品成为商品的事实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必须对“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两个判断的一个做出修改,要么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要么认为商品可以只具有使用价值一个因素。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改变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否则,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判断又会遇到矛盾:如果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不具有价值,那么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在交换中事实上获得的巨大的交换价值又是什么的表现形式呢?
不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除了使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理论上产生上述矛盾。还会在实践上促使人们不加约束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阻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要承认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就必须对价值的源泉做出新的说明。本文认为,可将特定时期社会总商品的价值区分为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物化劳动的价值、活劳动创造的新增价值三部分,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判断,改为“劳动是新增价值的唯一源泉”。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的价值的大小可以通过假定人类活劳动生产与进入交换领域的自然资源等非劳动产品等量的相同使用价值所需消耗的一般人类劳动来换算。于是。我们在这里得出一个新的判断:劳动始终是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依据。
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范文4
关键词:南京都市圈;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南京也在加快推进第二阶段全市综合改革工程,2014年1月2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第二阶段重点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南京都市圈要积极创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区,对都市圈体制机制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南京都市圈已经在机制建设上做了很多努力,有了良好的基础,但要创建在全国有示范意义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创新试验区,还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完善相关制度,初步思考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城市发展联盟合作机制。以2013年8月3日召开的南京都市圈城市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为新起点,建立强有力的跨省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南京都市圈跨省行政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指导南京都市圈建设。进一步完善南京都市圈决策、协调和执行三级运作机制,健全都市圈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市长联席会议、专委会工作会议等政府间多层次协商机制,加强专委会、项目合作和项目监督等制度建设,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切实推进都市圈建设。充分发挥都市圈第七届市长联席会议上成立的五大类16个专委会在项目推进方面的主导作用。加强各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互访、会晤,就创建试验区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与决策。各市应成立推进都市圈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创新项目建设、重大战略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各市联合努力积极向国务院上报《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争取将都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争取国家层面赋予南京都市圈在跨省都市圈合作方面先行先试权。坚持以《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为指导,精心编制都市圈产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和毗邻地区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在规划体系框架内,系统、合理、有序地统筹都市圈合作项目,推动各领域合作协同发展,形成都市圈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还要逐步修正和统一各成员城市的地区性法规和政策,研究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商讨建立有利于都市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法律法规。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协会等跨区域合作,建立全方位、多领域的民间交流合作机制。
二是健全跨区域市场化整合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等各类要素市场,实现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清理和修订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法规和政策,努力营造公平合理、平等互利、统一规范的市场环境。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新一轮经济改革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南京都市圈地跨苏皖两省,区域行政壁垒客观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完善。因此,要充分发挥都市圈各市的资源禀赋优势,准确把握市场脉搏、顺应市场需要,多打造一些符合市场需求、具有发展潜力的合作项目,全面激发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积极探索跨区域园区共建以及企业兼并重组后的增加值统计归属、财税利益分成机制,通过股份制运营方式实现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割。探索港口股份合作方式,由各地市出资组建港口集团,统筹港口建设与发展;建立激励细则,鼓励港口资产重组,实现港口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共同组建区域通投资公司,统筹推进都市圈跨界交通设施建设,推进城际轨道交通网建设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衔接,解决城际公路“断头路”和“瓶颈路”。组建跨区域公交集团公司,鼓励相邻城市相互开放线路,推进市场化的公交企业兼并与重组;探索相邻城市城际客运公交化运营模式。
三是健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基础设施项目协调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社会关注度高,应重点推进跨界交通项目,确保按时间节点建成通车,同时加快推进重大枢纽工程建设,通过基础设施先行更好地实现资源互融。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城际轨道交通、公路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同城化客运公交和换乘枢纽建设,推进都市圈交通同城化。进一步加快实现快速道路、轨道交通、水资源保护与开发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通信设施同城化,推进都市圈公益性文化体育、重大科研、环境监测网络等基础设施的相互开放与共建共享。在跨区域、非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领域,建立规划统筹化、建设一体化、资源社会化的建设和使用制度;在区际经营性和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推进经营主体市场化,建立投资者受益、使用者付费和管理者获补偿的利益共享机制。将社会设施开放工作纳入相应管理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都市圈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免费开放与管理制度以及各类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市场化开放与管理制度。以水、大气质量监控为重点,建立都市圈环境监控网络共建机制;以“就近服务、付费共享”为原则,探索股份合作方式,建立跨界地区环境设施共建共享制度。建立数据共享的成本-利益分担分享机制,推进各城市地理信息库、人口信息库以及企业法人信息库三大数据库建设,协同共建数据交换中心。推动共建共享电子商务平台、物流信息平台、技术产权交易平台、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生态环境与公共事务平台等行业领域信息平台。在做好基础设施先行的同时,要将合作项目从基础设施建设向产业、科教、文化、环保、民生事业等领域拓展延伸,实现多领域、多重点、有深度的全面合作。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在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方面,如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教文化、民生事业等一些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合作项目上更好地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真正使“都市圈”建设惠及百姓、惠及民生。
四是健全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南京的科教资源优势,鼓励南京高校院所与都市圈各市开展技术对接,共建产学研联合创新载体。切实加大科技创新合作力度、创新产业合作模式,加快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实力整体提升。深化都市圈产业分工合作,根据各市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探索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政府、园区、企业等多层面对接,促进要素流动,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和转型升级。探索合作共建园区的利益分享机制,鼓励多层面对接,消除要素流动的行政障碍,实现园区共建与合作发展,推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和转型升级。以优势互补推进区域产业分工,转型提升片在培植研发和营销等产业链高附加值环节的同时,引导加工制造环节在其他片区集中集聚布局,鼓励科技创新成果向其他片区扩散转化与大规模生产。以集群构建推进区域产业合作,实现园区共建与合作发展,促进企业兼并重组,围绕钢铁、石化及化工新材料、汽车及装备、电子信息、航运物流等优势产业,打造若干产业集群,以集群为引领推动区域联合发展。整合各地优势资源,加强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发展,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链空间网络,促进信息、原材料和产品在转型提升片和产业转移承接片之间传递和流动。以载体和园区共建推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引进先进理念和成功做法,创新园区合作共建机制和方式,鼓励与其他沿海地区政府、开发园区、战略投资者和中央直属企业合作共建开发园区和科技城,推进组团式承接产业转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帮扶援建、委托管理、股份合作、产业招商等方式共建开发园区。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协商议定合作方式和税收分成,明确责任义务和经营期限,形成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区域联动发展新局面。
五是健全联合执法合作机制。建立都市圈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执法合作机制,推进都市圈农产品、食品标准相互认证与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加强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和联合执法。建立都市圈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加强跨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和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处,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提升生态竞争力,建设环境友好的南京都市圈,提升都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以及联动处置机制,实现应急救助系统联网联动和统筹调度。建立都市圈统一的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共同提升流动人口服务水平。联合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执法合作机制,推进农产品、食品标准相互认证与质量安全监管合作。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受理、审理、裁审标准一致机制。制定在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治安管控、交通管理、警务指挥等领域广泛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跨界污染联防联治机制,加强项目审批的沟通合作,统一审批尺度;加强跨界环境违法行为联合查处。建立都市圈城市管理跨地区联动工作机制,协同加强跨界地区的城市综合管理。成立跨界水体协调管理、整治机构,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机制;探索建立水权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完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在金牛山水库、石臼湖等备用水源地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中,加强资料共享。建立长江水源地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通报制度,上游城市江段发生水污染事故时,立即告知下游城市,并定期通报交换水质监测信息,加强防范能力建设。建立慢性病、职业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联合防控机制。
六是健全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建立公共服务互惠机制,推进都市圈公益性文化体育、重大科研设施、环境监测网络、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的相互开放和共建共享,推进都市圈医学检验互认、教育资源合作、社保体系衔接,建设惠及百姓的幸福都市圈。统筹教育均衡协调发展,鼓励南京将中等职业学校跨市招生计划优先投放扬州、镇江两市,再逐步投放其他城市。探索建立中高职课程衔接、分段教学、学分互认、学历提升的创新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深化学校师资结对交流,定期安排教师互派挂职、跟岗培训。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共享,推进医疗机构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疗集团,促进医疗水平共同提升。建立高层次医疗人才共享机制,推进疑难疾病联合攻关、重大疾病联合会诊等。积极促进就业和人才流动,建立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平台,推动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位信息、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对接。推动职业技术培训资源共享,逐步实现互认培训和鉴定结果。建立跨区域劳动人事争议信息共享、协同处理机制以及仲裁机构联席会议制度。逐步推进技能人才自由择业,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身份不变、双向选择的人才流动机制。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先期探索实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参保缴费年限互认,实现流动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关系的有序衔接。推进养老服务同城化发展。深化文化体育交流合作,推动圈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文化的融合发展增强同城化认同感。共同建立文化体育资源信息服务平台。统筹规划新增公共文化、体育场馆。推动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和服务协作,鼓励体育场馆双向免费开放。合作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演出、体育比赛,共申共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文化体育活动。今年,都市圈城市将携起手来,按照“南京都市圈,共办青奥会”的目标,共同将青奥会办成享誉中外的体育盛会、文化盛会、青春盛会。
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范文5
一、 主观题考点分析
人教版的高中政治分为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内容,主观题的考点也是针对这些内容而展开,每一道题都有相对应考查的知识点。例如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给出了两段阅读材料,材料一说的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中国之谜”。材料二是说中国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有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所带来的弊端。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经济与生活方面的知识点,问题一和问题二都是围绕经济与生活的知识点展开的,提出的措施要注意实用性。一般来说,主观题的问题设计是层层递进的,并且把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知识点相互交融。例如这道题的第三个问题考查的就是哲学常识,要求学生用哲学的原理与材料的问题对应起来。
二、 找准答题坐标
回答主观题首要的任务就是准确找到知识的定位,这也就是答题的坐标,所有回答的内容都要围绕坐标而展开。还是以2012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6题为例。材料一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这是创造“中国奇迹”的基础。材料二反映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问题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问的是“中国之谜”的原因;第二个层次要求提出相关措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第三个层次是结合哲学常识当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分析坚持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问题三就上升了一个层面,要求学生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这一论断的现实意义。考生在回答时,要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原理的具体内容列举出来,包括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等。
三、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考生反映自己对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原理已经掌握透彻,对每一个原理所有包含的具体内容也能一一列举出来,但就是无法在主观题上取得高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回答原理的具体内容时没有注意与材料进行结合。回答原理的过程是摆道理的过程,有了道理才能说服人。道理要怎样才能讲得透彻呢?这就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对于材料阅读题来说,原理和实际结合显得特别重要,要不然就失去了材料本身的意义。比较容易掌握的技巧就是,抓住原理的层次,或者说原理中的概念,找到材料分析中与原理概念有关的点,再将这些点按照原理中的关系模式表达清楚。有些主观题是要求学生表明态度的,学生要注意在谈论问题的时候要作出明确的态度表示,否则也会失分。
四、理顺逻辑关系
在高考评卷中,很多老师发现,有的学生对知识点有比较清晰的把握,但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面面俱到,答题时没有层次之分,显得逻辑很混乱。所以,教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答题的技巧,以便学生能够理顺逻辑关系。在考场上,更改主观题的答案是很冒险的举动,有可能会造成时间不够,答题不完全的后果。所以教师可以在平常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先在草稿纸上列举好提纲,这一点对于问题层次比较多的主观题来说特别管用。这样回答的时候就知道要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不会出现想到什么说什么的混乱情况。
五、明确评分要求
教师要在平常的模拟训练中,让学生明确主观题改卷的具体要求。大致的要求有:1.按知识点给分;2.逻辑要严密,层次要分明;3.书面整洁,字迹工整,语言规范;4.不允许出现方言和网络语言;5.原理和材料要紧密结合;6.切忌空题和从选择题中直接抄答案。
实际上,主观题是一种相对发展成熟的题型,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固定的回答模式。如果学生的主观题答题技巧掌握得好,是很容易在政治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平时模拟题的讲评中渗透答题的要领。
参考文献
[1]陆敬源.高三政治二轮复习要在“巧”上做文章[J]. 考试周刊,2010(3).
经济发展的知识点范文6
1工学和经济学各自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分类标准,工学包括土建、水利、化工、电气、材料、能源、地矿、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学科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2013年,我国在工学和经济学领域中,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38. 8%和8.31%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40. 13%和6.44%,国内共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工学和经济学的博士导师数分别为8614名和743名;2014年开设工学和经济学学科的大学分别为527所和426所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工学和经济学在我国学科研究中的地位,这两个学科均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其中经济学科学被视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稀缺资源,并生产出社会所需产品和合理分配产品的学科;工学所辐射的分支范围更广,目前所培养的人才最多,尤其是19世纪技术革命以来,工学科学的分化和综合发展,推动了该学科的兴旺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知识源泉尽管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甚至受到各自学科领域中条条框框的划分限制,很多学科之间己经达成的共识,事实上尚未全而彰显出来
2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建议措施
笔者认为,单学科的发展,面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点,而更多时候需要众多学科的同时发力,方可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笔者提出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措施
2. 1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
工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分支科学众多,每种学科都有可能取得饱和状态,而我们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就需要突破学科之间条条框框的限制,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进行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形成学科协调效应譬如工学中的农业工程和经济学中的环境经济学,我们站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就需要研究如何在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保证农业发展环境的无污染,此时就需要借助环境经济学中的节能环保知识点,保证农业工程的环保性开展再如农业属于中国重要的产业经济之一,其发展需要借助庞大的资金链支撑,因此有必要将工学中的农业工程与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互相融合
2.2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木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十原则意见》,其中鼓励高等学校致力于打破学科壁泉,在遵循专业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强调工学与经济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当前己有诸多学科互相融合的实际教学案例,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结合工学与经济学各自的发展特征,其公共办学具有明显的可行性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正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而社会需求正处于不可逆转的扩展阶段,要求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相关人员,具备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以便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即应该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从侧面要求我们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工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正符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总导向笔者认为学科之间公共办学理念的强调,必须结合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对两个学科之间的资源展开统筹配置,进而明确交叉学科学习的目标、手段和途径,以及研讨两个学科兼容之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领域起到的作用,譬如经济学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水平,而工学则重点研究在社会经济活动开展期间,如何提供科学的技术与工具,使得两者均能够共同致力于预期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