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文化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景区文化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景区文化建设

景区文化建设范文1

一、关于文化产业园区概念内涵的界定

在西方国家,一般意义的文化产业园区指的是一种特定的地理区位,在这个区位内,城市的文化和娱乐设施等产业以最集中的方式出现。该区位有几个明显特点:一是文化与消费的结合;二是多种使用功能的结合,包括供人们工作、休闲和居住等功能;三是艺术与社区发展的结合。园区内的特殊活动可包括儿童玩乐的场所、图书馆、开放和非正式的娱乐场地等,园区鼓励文化运用和一定程度生产和消费的集中。

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出现较晚,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比较滞后。一般来说,文化产业园区又称艺术园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产业集群等。文化产业园区是指与文化关联的众产业集聚的一个特定地理区域,该区域具有鲜明的文化形象,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等功能为一体,园区内形成了包括生产、发行和消费为一体的产供销文化产业链。我国的文化产业园区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园区内文化产业多以传媒产业为核心,其他各文化产业企业和学术研究等相关支撑机构共同集聚,使产业园区呈文化多样性特点;二是核心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和相关支撑机构等形成产业组合,相互联系,密切合作,产生明显的孵化效应和强大的整体辐射力,使产业园区呈功能多样化特点。

二、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北京市率先提出将文化产业纳入城市文化发展的战略。之后不久,当全国许多地方还对“文化产业”感到茫然的时候,北京市便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领先性地提出了“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园区”的概念。北京市在《2001-2005年文化建设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建设规模化的城市文化产业园区,要用推动和建设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的力度和措施,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提供不低于高科技产业园区标准的发展条件。在之后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文化环境建设专项规划》中,北京市又明确提出要“创作文化产业孵化器扶持和培养创新型文化企业”;在《2004-2008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利用多元资本推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基地建设,推进新型文化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北京市对“文化产业园”建设的动议和目的,对全国各地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奠定了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雏形和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呈现三个主要特点:一是在发展模式上借鉴科技园区建设的经验,旨在存进对文化产业的大发展;二是在发展功能上,具有“孵化”文化产业的作用,即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发展平台;三是在资本运作上,体现金融支持的多元化。“文化产业园”的建设目的,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快捷的发展途径和运作平台,政府为平台建设提供政策、税收、信贷等多方支持;企业按照市场准入和发展原则,进入、组合并形成有机发展产业链;社会各界按照利益原则加入,并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文化产业园区在政策支撑、资源整合和社会支持的优势条件下,大力尽快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类型划分

围绕文化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各地根据政策、资源、生产、营运等诸多条件,组建了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园”。从园区性质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1.政府主导型文化产业园区

此类园区,多为政府根据当地地区经济发展现状、政府经济发展设想和规划而建立,这类园区的建设主要服务于政府发展经济的意图,因而在政策支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比如四川成都的数字娱乐软件园,得到了四川省和成都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山东青岛的创意100产业园,是青岛市“十一五”期间发展创意产业的重点项目。

2.资源依托型文化产业园区

这类园区的建立和发展,一般立足于已有的文化资源,比如以大学为区位依托,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区位依托,以旅游文化遗址为区位依托等。大学是人才的聚集地和技术的发生器,是一个提供多元文化的相对开放的社区,因此依托大学发展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如上海市依托同济大学建成的杨浦区赤峰路建筑设计一条街;北京市建成的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园和广州市建成的TCL(广州)文化产业基地,等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拥有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批高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在此聚集,科技与文化方面的智力型人才众多,因此最适宜发展文化和科技产业,是理想的文化产业园区依托资源。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内的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的张江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和辽宁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都属于这类产业园区。

3.租用改造型文化产业园区

在现代化城市改造进程中,城市中有一些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由于其面临闲置空间再改造的境遇,并且具有宽敞明亮的空间,在租金上又非常廉价,因此常成为文化产业园区的又一理想发展区。创业者租借这些园区,只需较低的入门费,便可白手起家开启事业之门。比如,我国北京大山子艺术区,以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798工厂的老厂房为依托;上海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20世纪30年代最典型的弄堂工厂群为依托;上海建国中路10号的“八号桥”创意产业园区,以上海汽车制动器公司的老厂房为依托,等等。这些创意产业集聚区,将文化产业与工业历史建筑保护以及文化旅游三者有机结合,实现了建筑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统一【附:M50艺术产业园区(原上海春明粗纺厂)改造前后场景对照效果图】。

四、转变――以M50为典型代表的园区转型

1、老厂房功能的转变

M50艺术产业园经历了解放前的信合纱厂、解放后的十二毛纺织厂和春明粗纺厂。2001年第一位艺术家将工作室安置在此的时候,M50正式掀开了老厂房的转型序言,2003年登陆了美国时代周刊,2005年经信委挂牌M50创意园,2011年“品牌化、产业化”的大旗标志了老厂房转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从传统制造业到现在的文化产业园区,老厂房的再利用成为工业史上一次最华丽的转身,机器的轰鸣声被艺术、设计、办公、展示所取代,工业厂房依然成为依托文化产业的平台,带给更多的文化产业工作者的是灵感、是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

2、经营者角色的转变

1992年,上海春明粗纺厂(M50艺术产业园)拥有1200名员工,全年产值1亿,利润几乎为为零。时隔二十年后,M50园区管理人员不到50人,全年经营收入2000余万,利润可达400万元。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园区人员的大幅锐减,从原来传统制造业的经营者已经将角色投入到经营园区运营、提供物业服务的新型服务业岗位。园区经营者不再是以前抓产量抓效益的思维模式,到了今时今日,园区的经营者更希望搭建起园区这个服务平台,为入驻的创意人士提供更好的服务,创造更好的产业环境,打造园区的品牌效应,提升客户的业态水平。现在M50艺术产业园的经营者更多的是希望园区获得更多的荣誉、更好的口碑、更高的园区知名度,从2003年M50首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起,至今已获得了多个文化创意产业的最高荣誉,如2006年十大时尚地标之一、2007年“创意中国、和谐世界”年度最具品牌价值园区、2008年优秀创意产业聚集区、2008年度摩登上海老外眼中最上海地标、2009中国最佳创意产业园区奖、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上海名牌、2010年AAA国家级旅游景区、2010年度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突出贡献奖、2010上海设计展城市理念开拓奖、“2011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年度大奖”优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金鼎奖、M50获上海市著名商标称号、2012上海设计之都年度品牌等等。

五、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

1、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成就文化产业高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成熟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愈加明显,同时培植了大批龙头企业,成就了一批文化产业高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据资料统计,截至目前,文化部共命名了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文化产业试验园区,命名了204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各省、

地市建成了一大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一批新的文化产业园区正在建设和筹建中。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催生一批龙头企业,具备较强影响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如华强、保利、盛大、华侨城等从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脱颖而出;汉王科技、暴风影音、第一视频等北京文创骨干龙头企业在北京文化产业集聚区落户;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则集聚了浙江三分之二的电视剧制作机构,其中包括华谊兄弟、华策影视等国内首批文化上市企业。2010年,国家级示范园区(基地)总收入2500亿元,总利润逾365亿元,获得16600余项自主知识产权。2011年,北京市21个市级文化产业集聚区文创收入的同比增速,高于全市文创产业收入同比增速近3个百分点;湖北省文化产业园创造年产值115.63亿元,实现利润10.67亿元。同时,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催生了一大批文化精品力作,如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区内企业先后推出了《集结号》、《潜伏》、《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众多影视精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提升

景区文化建设范文2

2011年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建设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指的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河南省正处于中原经济区的中心地带,其经济文化的建设是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力量,所以,中原经济区文化形象问题实际上主要是河南省的文化形象问题。

中原经济区的文化建设才算是刚刚起步,本文研究借鉴和分析欧美和日韩等国家的文化建设过程的经验和先进理论,归纳出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形象建设的关键词,以期对中原经济区框架下河南文化发展的形象建设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一、以人为本型

建设文化强省,必须“以人为本”,必须重视现代河南人的行为和形象的塑造,使我们的文化体现出真正的“人文关怀”。

根据河南省内的人口现状,文化建设首要满足两类人的文化生活需求:

一是注重城市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个城市里长期生活的绝大多数人对城市的认同感是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这种认同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如何留住人?如何让更多的外来流动人口(尤其是“农转非”人口)拥有家园意识和归属感?这是河南省文化建设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是注重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生活。这一点,韩国的“新村运动”能够给予我们很多借鉴。它是以改革农业、改变农村、改造农民为三大核心,以增加收入、改善环境和精神教育为三大法宝。我们要借鉴韩国的经验,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建设过程,绝不仅仅是填补人们闲暇时间的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教育人、激励人、陶冶人,从而提升现代农民的精神面貌,更新农民的文明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广大群众在文化活动的参与中表现出更加美好的精神品质和精神风貌。

二、独特鲜明型

文化是区域独特身份的标志。河南要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区域,必须依靠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中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如何在充分利用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基础上,保持中原文化独特的鲜明性,从而增强它对外的文化吸引力和竞争力与对内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中原经济区文化形象建设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不能普遍化。文化产业的形象建设要强调所在区域空间环境的独特性,也是在强调不同区域的不同个性,强调它们独有的文化脉搏。只有这样,该区域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才能不断提高,才能增强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振兴。

二是尽早确立区域的品牌定位。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独特的文化品牌价值与精确的区域定位是它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它能为该区带来巨大的无形资产,赢得更多的投资者和消费者。在国际上,不少城市的品牌定位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如,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有“北方的威尼斯”之称,它的定位是“奇异之都”,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它那奇异的建筑风格、奇异的城市交通、奇异的红灯区、奇异的郁金香等等。

三、和谐生态型

文化发展的系统生态性指文化整体视域中,涵盖各部分既独立发展、均衡分布,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中原经济区框架下的河南省文化生态性建设应当关注以下几点:一是传统中原农垦文化和现代工业文化的协调发展。二是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平衡发展。三是各种资源的开发与自然的协调性。四是文化产业结构的体系化和均衡化,在这个体系化中不能忘记教育产业和教育豫军的创立,发展“教育产业”,打造“教育豫军”是发展“他产业”体系的基础,是关键,是前提,是任何想发展为“文化强省”的必经之路。

四、活力创新型

世界文化史表明,一种文化只有在不断的创新中,才能张扬自己的想象力,才能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创新文化形成的途径,除了政府扶持、专门机构管理、赋税调节等措施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重视文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以强大的教育产业的发展作为创新文化发展的后盾。河南艺术舞台的繁荣景象已引起了全国文化界的瞩目,称之为“河南文化现象”。但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中还是会碰到诸如“河南舞台上的花木兰怎么飞到大洋彼岸的好莱坞去啦”等问题。这就是文化创新能力出了问题,培育文化创新体制出了问题。我们要不断进行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更要不断进行内容创新和产品创新,从而建立起一种“活力创新型”文化体系。

五、学习开放型

学习与开放,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发展壮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民族文化或区域文化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不能像古董一样封闭在玻璃瓶中供人观赏,只有勇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才能更好地发展振兴民族或本土文化。

在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例外的都是以学习和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吸收交流中发展自己。在河南加快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何建设一个学习型开放型社会?如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中原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如何不断提高中原文化“走出去”的能力?如何全面提高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内涵和文明素质?答案就摆在我们面前。

六、安静内涵型

热闹不等于繁荣,真正的文化建设并不限于文化建设中的可触、可视的文化产品或文化形式,他们仅属于内涵文化的外延产物,它应该致力于人们精神上的改造、素质上的提高、理想上的升华,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文明化与现代化,推动社会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建设要抓住文化的内涵,不能走进用形式型文化建设代替内涵型文化建设这一误区。

文化建设的内涵是丰富多样的,它的特质并不是几个关键词就能描述得了的。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具备远见、魄力与毅力。随着文化建设的推进,文化产品是越来越多,问题也就相伴而生。文化产品一定要有积极引导作用,且不可粗制滥造、泛滥成灾。要让文化产品的媒体导向与文化产品的受众群体的职业精神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加快文化评估监督体系的建立健全,这是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另外,河南省的现代化进程都较落后于他区。对于那些“后发”的现代化区域,不管是“进入”还是被强行“拖入”现代世界体系,其文化自觉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文化困境:就是如何在现代世界体系中确认自身的国家或区域身份,它关系到“国家理想”或“区域理想”。很少有哪个国家或地区能够避免这个问题的困扰,更少国家或地区能够从现代性世界观念体系中成功地拯救出自身的文化主体。这说明,我们要注意文化建设避免陷入一个误区――在“他文化”中构建起“文化强省”。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主体性?这是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中另外一个重要问题。

景区文化建设范文3

关键词:基层社区 群众文化 文化建设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社区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相比,却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社区群众文化工作难以开展,“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社区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只能在一般水平上存在,至于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根本没法实行,无法满足全体群众的需要。”

一、当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困境

1、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调,缺少创新

多年来,群众接受的文化教育、文化知识学习等方面都得不到充分的提高,群众对于开展的文化活动渐渐失去了信心,群众活动的效率也开始降低。以至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失去其自发性,而变成职能部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任务。群众们对于文化活动的单调,乏味开始敷衍,只作为完成的指标,甚至群众内心是抗拒的,长此以往,很难起到丰富群众文化的作用,导致文化活动开展达不到期望的要求。

2、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队伍建设的必要设施,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持。不少基层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在资金投入上侧重经济项目,对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文化事业经费在财政总支出上的分量低,在对基层文化建设上的经费则更少,文化站点的功能软化,活动场所设施陈旧,文艺设施更是少之又少,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活动场所被占用的现象,无法使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文艺人才骨干缺乏

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单调,群众认同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缺乏牢固的群众基础。社区群众文化大都以政府为主导,成为一种行政行为,文化活动的政治色彩突出,说教的目的性强,又或者应付式地开展活动,活动形式和内容都很单调,缺乏文化性、娱乐性、群众性、多样性,不能很好地寓教于乐。因此目前群众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一般都是老年人、妇女及儿童,而中青年这一社会的主体却参与热情不高,这就直接导致缺乏辅导社区文化活动的年轻文艺骨干人才。

4、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部分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场所稀少且远离基层生活,很难引起农民参与的兴趣。同时,很多社会活动带有浓烈的商业气息,忽略了农民精神上的需求,和百姓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与群众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在打牌、串门、聊天的过程中度过,乡镇举办的文化活动也多为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服务,对群众的影响较小,参与此类文化活动的青年更少。

二、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场所建设

通过社区文化站馆及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加大政府投入。立足本地实际,改善一批老的社区文化设施,增强其利用率;建设一批新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室,使之更加贴近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需求。依托旧城改建、城中村改造等契机,规划先行,预留公共文化用地,兴建一批社区文化活动广场。二是开放公共文化场所。做好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工作。在休息日、节假日时段,有序开放一批学校操场、体育活动设施;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协商,免费开放单位文化活动场(室)。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区居民开展文体活动,充分保障社区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活动权益。三是加大文体惠民力度。积极探索政府或社会组织“买单”,居民消费文化的工作模式,无偿或低偿向社区居民发放文体活动唬在特定时间段开放一批社会文体活动场所;加快全区图书馆网的建立,切实提高区图书馆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和效益。

2、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必不可少,这是基础的一环,也是各项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我市结合实际,围绕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确立了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并明确了服务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各部门的保障责任。同时,还建立了实施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以便我们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具体指标,及时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在整合现有文化设施资源的基础上,各社区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建文化兴趣小组,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从而让社区居民全面享受了社区文化发展成果。

3、培育社区文化活动骨干队伍

一是注重社区文化干部的选拔培养。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可以发掘一批年轻文艺骨干担任社区两委。加强对街道一级文体专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各种交流学习活动,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社区文体骨干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本领。二是培养社区文化活动“领头羊”。大力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将社区文化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文化讲座和技能培训班,着重培养社区文化骨干。与此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三是鼓励引进文化人才。从文艺类、体育类着手,更广泛地引进全方位的人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并让他们深入社区,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争取每个社区配备一名文化人才,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促进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4、创新社区文化活动形式方法

一是创新文化活动平台。结合社区实际,按照社区居民的文化层次、年龄段、兴趣爱好等设计相应的文化活动平台,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特点,加强网络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力度,采取建立社区文化活动微信群等形式,开展网络读书、评书等活动,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二是灵活社区文化活动形式。按照“群众所需我们做,群众所盼我们办”的思路,开展一些小型化社区特色文化活动,尤其是注重以小区为单位,增进居民间的文化交流互动。三是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赋予社区文化活动更多的时代内容,开展社区“微论坛”等活动,传递党的声音,培养正确价值观,凝聚正能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民是国之根本,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努力的去寻找,去发现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方法,为的是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构建和谐幸福的生活。如今这些措施也正在很多地方如火如荼的实施中,也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参考文献

景区文化建设范文4

(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在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就是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开发建设,就青岛市的楼宇经济来说,实现信息化数据系统的建设不仅可以实现对全部楼宇基础设施情况、招商情况、经营状况等信息的把握,而且通过将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可以清晰、准确、及时的反映出动态现状与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信息。一方面全面掌握了区域经济目前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有利支撑,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推进区域经济信息化的建设就青岛市市南区的经济信息化建设来看,在其找准切入口并建立了良好信息平台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在信息化数据系统实现了对市南区全部楼宇与企业信息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对其所包含的领域进一步拓展,包括对区域内人才的储备信息、就业信息、社区建设信息及安全生产信息等等。使信息化数据系统在信息范围上更加广泛,满足楼宇城区建设的要求。其次,建设对外公开信息平台。实现经济信息平台的公开化,满足人们的信息或者是信息访问等需求,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对外信息的,企业也可以通过此平台实现与政府各部门的沟通、交流,而消费者则可以在此平台上了解区域经济建设的相关情况。第三,进行对电子商务多种形式的完善,在网上实现业务的审批、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等,这使政府、企业、个人参与到经济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个有力措施,是建设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所在。最后,实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以此来实现虽然在不同管理权限之下,但是街道办事处或机关部门依然可以共同参与到信息的维护中来。

二、区域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保障

(一)资金建设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除了在人力资源上有所保障,还要在资金上给予充分的保证,对资金予以合理的使用,尽量实现最小的资金投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经济管理信息系统建成之后,还要做到对其后期维护方面资金支持,促进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

(二)技术在系统化的信息化工程中,无论是技术人员还是技术管理都是其核心重点,是系统运行与管理的基础。因此,在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初期,不仅需要大量借助专业系统集成公司的技术人员力量,而且还要培养属于自己的技术人才,为实现区域经济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人才保障。

(三)安全由于经济管理的信息系统被应用在经济领域,因此会涉及大量的信息安全问题,所以这就要求必须要做到经济信息的安全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三、结束语

景区文化建设范文5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 苏北地区

高校文化是一个高等院校的灵魂与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二十一世纪,高校文化建设已经越来越受到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如何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代高校领导者非常重视的问题。

1 文化大繁荣背景下高校文化建设的意义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文化建设被推到了时代前沿的重要地位。高校文化建设主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方面进行全面协调发展,从而树立良好的文化形象。

1.1 高校文化建设对高校发展的作用 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精神面貌的重要体现形式。积极丰富的高校精神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也对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重大意义。实现精神文化,需要以物质文化为载体。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独特的建筑和场所,为学生创造一个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从而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校园制度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一所高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高校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健全、完善的制度文化,有助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和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

1.2 高校文化建设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008年1月14号,国家在《第五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统筹区域经济社会与教育协同发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及学科布局、加大学科建设力度的积极性;地方从各方面支持学校,学校要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以贡献求共建”。

社会服务是高校所具备的第三大职能,除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之外,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当今政府高度重视高校的文化建设。高等院校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建设,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的作用,已经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高校文化可以推动社会思想文化的建设。思想高度决定行动高度,而高校作为先进思想的主要阵地,更应肩负起宣传优秀的思想文化这一重要任务。与此同时,社会文化的发展对高校文化建设也能够起到有效的促进意义,推动高校的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社会组织机构,在发展、传播、弘扬、推动文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2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现状以及原因

2.1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办学目标不明确,导致高校文化建设主导性差 以苏北为例,江苏北部共有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及宿迁五个城市。到2009年底,苏北共有地方高校25所,其中,本科院校9所、高职高专13所、民办高校3所。由于一般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其办学理念模糊,办学定位不准,从而在引导高校进行文化建设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方面能力不足。高校数量少,重点学科布局分布不平衡。如果高校文化建设没有一种特色化的主导性意识来领导,便很容易模仿名牌高校的办学模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又带来了大学层次和功能的分化、质量标准的多样化、培养目标的多元化,由此可知,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面临重重困境。

2.2 高水平人才引进和稳定难,导致高校文化建设持续性差 人才师资力量是高校发展的关键资源,是高校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体现。据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张洪、周敏在《苏北地区高校人才稳定因素的调查分析》一文中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尽管苏北地区高校在各方面待遇上不断提高,然而目前高校各种人才的稳定影响因素并非让人满意。文章指出,“要实现苏北高校人才的稳定,重点是加强平台建设,促进高校教师快速成长和潜能发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然而,必须指出的是,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学校声望不高、与优秀高校的学术交流不便,在办学中对师资的吸引力较弱,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比较困难,又极容易导致已经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流向待遇、学术科研以及教学环境相对较好的高校移动,不能有较连续的良好人文环境、“三风”(校风、教风与学风)建设以及完善合理的高校制度,从而导致高校文化建设处于一种或时断时续、或“虎头蛇尾”的状态。

2.3 高校物质基础建设薄弱,导致高校文化建设基础性较差 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并受到高校“扩招”宏观政策的驱动,学生规模连年扩大,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再次加剧,使得本已投入不足的窘境更加严重。以苏北为例,2007年苏北本科院校8所,高职高专10所。到了2009年,两年内苏北地区增加本科院校1所、高职高专3所。苏北本身的教育教学资源较苏中、南部偏弱,很容易导致教育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这样会严重制约高校文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稳定与扩充。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高校物质设施的有限性及精神文化场所的缺失性已经成为阻碍高校文化发展的重要问题所在。高校文化建设虽然以提高精神文化为主导,然而如果不存在培养精神文化的母体――物质基础建设,则高校的精神文化不可能实现良好而有效的发展。

2.4 高校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脱节,导致高校文化建设互动性差 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在同发达地区高校在生源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因此造成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的生源质量总体上明显偏低;高校的人才输出率差,大量人才并没有留在亟待发展的苏北地区,而是往发达的苏南地区转移;由于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导致地方所需要的应用型与实用型人才较少,不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所需要的人力资源。可以这样讲,苏北地方经济的欠发达导致了苏北高等教育的欠发达;而苏北高等教育的欠发达,更加影响了地方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因此,仅上述两大重要原因,导致了高校文化建设的欠缺。这种互相限制的状态之下的诸多问题,正是苏北地区高校文化建设没有与当地社会发展进行互动的结果。

3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步骤

3.1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 ①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针对师生员工文化需求差异大、文化品味要求高的特点,在“活”字上下功夫,着力突出校园文化灵活性和多样性。②着眼“全面发展”的发展观,面对社会多元文化迅猛发展、相互激荡的冲击,在“新”字上做文章,尽力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③贯彻“协调发展”的发展观,立足专业特色、秉承人文传统、依托内外环境,在“特”字上谋实效,倾力突出校园文化的窗口作用和展示功能。④贯彻“统筹兼顾”的发展观,坚持“以文化人”的原则,在“实”字上打基础,鼎力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和育人功效。

3.2 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文化建设的主要步骤 首先,加强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应主要从校园规划、建筑文化以及绿色景观文化等多方面考察高校物质文化的发展潜力。校园规划的完善与合理,直接影响高校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其中,基础设施建设与校内各种文化场所的合理布置与有效维护,是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在此,应注意不要过度进行过度建设,将人力物力消费在“面子工程”上面。其次,注重高校精神文化建设。应主要从“三风”建设抓起,兼顾向社会大力宣传高校的精神文化发展状况。“三风”建设的重点在于教风与学风的建设:高校教师应大力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知识储务以及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提高,应将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学生服务等优秀的教风传统放在个人发展的前面。学风建设的重点应该在于加强教育学生培养独立自主学习与生活的良好习惯中去,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的规范,从而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与完善起到重要影响。最后,完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核心在于建设起完整的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师生的行为。高校领导应将精神文化建设与具体的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制度既能起强制作用,又能起激励规范作用。这样师生员工在执行制度,遵守纪律的同时,享有自尊,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田爱香.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5).

[2]杨姣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地方高校的使命――以苏北地区为例[J].教育管理研究,2011(10).

景区文化建设范文6

关键词:生态规划;城市建设;绿色发展;新区;银湖湾滨海新区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响应此号召,国家层面不断建立相应制度的同时,推动绿色发展措施,粤港澳大湾区在生态建设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以及不同类型新区对国家、地区的助力作用。粤港澳大湾区所占据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在生态建设中起到引导作用。为实现这一战略,一方面,考虑建成城市在不断更新中重新营造生态微环境;另一方面,新兴城镇、区县的建设为创新提供良好的契机。新区是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空间载体,有关的规划建设理论及方法,针对我国未来城市形态、空间结构乃至于发展前景均会产生深远影响。在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宏观背景下,基于生态城市发展需求的新区规划的方法及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均处在探索阶段,具体规划内容依然要深入展开研究。融合生态城市的建设经验与理论研究基础,从银湖湾滨海新区生态本底分析,提出核心问题及议题,在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规划思路、策略及内容,以期为同类型空间格局的新区提供生态建设参考,间接推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1新区特点及类型划分

新区,是城市新发展起来的区域或新增加发展的地区。在老城之外建设发展,是为了克服城市核心区的“反磁力中心”,发挥多区域不同产业功能的集聚,全面发挥城市经济的可能性。在国家级新区模式带动下,发展出各省市新区模式,如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中沿海经济门户江门,它依托银湖湾滨海新区绿色智慧新城的建设打造,引领珠西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发展和建设。新区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蓝色经济可循环是生态规划系统构建、启动、完善、持续的战略发展目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塑造创新空间格局,实现新区的生态功能及特色性,助力区域全面发展。

2新区生态规划建设案例研究

2.1银湖湾滨海新区的设计方向及生态系统分析

银湖湾新区城市规划设计中将城市定位为江门市的服务核心区,是崖门镇南部商住、文化副中心,广东省滨海休闲娱乐区。主要功能以商贸、文化旅游和生态居住为主。基地城市建设后的公园绿地占城市建设的6.61%,绿地格局分布均匀,缺乏集中绿地公园空间,而这种单一的空间布局对生态廊道的连接,生态斑块的打造及生物栖息地的营造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而项目地的农林用地占比32.67%。因此生态规划将利用农林用地重新调整绿色空间结构(见图1)。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通过重点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挥关联程度较高的农林用地,带动且优化边缘内部以及城市层面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功能发挥的用地;“顺应自然”,在用地布局和空间组织方面遵循自然生态过程,将人工、半人工生态系统同自然系统相融合,即山与城市之间的城市森林缓冲带的营造。另外,城市建设后,多个水闸将基地内部水系围合形成南、北两个湖体和多条河涌,上游7个水库与河涌连通,提供淡水补给,同时降低潜在洪涝风险。下游河涌受降雨、潮汐等因素影响,咸潮上溯,形成咸淡水河涌(见图2)奠定水系空间基础。生态建设规划中,在此基础上考虑场地生态敏感性及沿海风暴潮方向从西南向迎面直击海岸带,对城市整体生态的影响程度较大,生态规划提出海岸带的不同生态建造形式,同时将红树林从海岸带引入城市中,一方面考虑降低风暴潮对城市的侵袭,另一方面可以与城市共同生长、呼吸,建立特色城市风景带。

2.2城市新区建设规划误区

城市新区建设方兴未艾,银湖湾滨海新区的设计方向及经验,针对我国新区规划建设具有普遍价值,对各项新区规划的实践具有指导和意义。但在具体规划建设中也存在和其他城市新区建设的共性问题,简要概述我国当前城市新区建设规划的误区。2.2.1目标定位不清。有关新区生态建设规划,发展目标体系的建立,通常会将生态城市相关指标体系直接套用,未能保证指标选取的可操作性及科学性,导致指标体系同具体建设情况相脱节,难以落实指标等。2.2.2产业导向不明。当前,我国新区建设没有强有力的创新平台,创新环节更是少之又少,现有的产业孵化基地,也没有利用好多方资源,产学研之间的联系有待加强。关于规划、建设、评估等的工具方法。因为自然环境、资源结构、区位条件等均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新区建设规划要依据现状,增加本地特征的生态指标体系。2.2.3技术应用“求洋”。当前规划过于追求“大”“高”“洋”甚至是“唯技术论”,因为规划“水土不服”难以实施,就算实施也会对当地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日照条件不足的一些沿海城市新区,重点发展太阳能;城市缺水严重却要规划建成“夏威夷”,以上这种南辕北辙的方法在我国新区建设规划较普遍。

3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建设实践

3.1银湖湾滨海新区基底概况基地规划范围55km2,背靠古兜山自然保护区,面朝黄茅海,形成山体、绿核、水体的蓝绿生态格局。从生态环境上看,基底沿海岸区域属于典型的近海河口滩涂湿地,有红树林、各种贝类、藻类、水鸟等生物资源,种类多样,但近些年红树有外来物种的入侵,再加上监管力度有限,对生境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基地山海间目前是大量的鱼塘,有蓄滞洪功能,随着城市新区的发展,大量的鱼塘、农地逐步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

3.2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建设思路

新区塑造相对旧区改造有客观优势,考虑因素与发展方向相对同趋。江门银湖湾新区的发展定位以绿色发展、蓝色经济构建可持续的蓝绿生态格局为研究指引方向,打造山海交融红树林上的滨海新城,以达到诠释生态水道蕴含交织的新城与海洋经济增长带的目的。通过以下策略将构想与场地有机结合。首先,整合修复原有山海割裂的格局,强化山海联通,将通过大、中、小3个层级的生态廊道即邻山缓冲林带与滨海绿带、内河红树林廊道与山海通廊、季节性汇水通道有机的结合,强化场地蓝绿交织的自然形态,赋予山海较强的生命属性。其次,滨海城市特色打造从某种意义上趋同,该项目在规划中将红树林引入城市中心,营建城市中的红树林,选择本土红树树种,复育红树林,优化带状结构,塑造动物栖息地;扩展红树林生态景观廊,构建特色红树林带,建成后将会串联城市现有及规划的绿地斑块,实现特色滨水滨海城市空间。最后,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存在一定的风暴风险,在保留现有感潮河道及内湖水系的基础上,合理适当地进行生态修复,从而实现海岸韧性度的多样性。

3.3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建设路径

实现生态、产业、经济等城市发展组团因子同赢的模式是需要规划不断践行的成果,江门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提供了新思路:规划结构延续城市设计的两带两轴(临山缓冲带+滨水防护带+中央滨水绿轴+中央生态轴),在此基础上细化生态建设功能组:临山缓冲带建设为城市森林景观带,由森林康养及森林野趣构成;滨海防护带建设成韧性海岸带,由红树卫士及活力海岸组团构成;中央滨水绿轴由红树探秘及悠闲生活组团构成;中央生态轴串联山———海———城,被建设成碧道[2]枢纽。7大功能组团为新区的文旅产业结构提供了生态条件,同时为带动绿色经济和海洋经济发展赋能。3.3.1由山到城过渡带处理———城市森林景观区。区域生态功能具有涵养水源、保护林地,塑造动物栖息地兼具人文参与性的活动空间,主要设有蝶舞花园、无动力乐园、森林寻宝、泉养山地、林荫园地等。城市森林营造工法有两种近自然的造林方式[3],主要是改培抚育现有林木,同时在农林空地上培育复合林地。新建复合林地应用日本宫胁“少人工管理型”森林[4]再造法,该方法是使用植根充分发育的幼苗速生树种,林下适当种植灌草,乔木种植3年后,苗木脱离人工养护,自然生长,在生长抚育过程中按照天然林生态系统进行混植、密植,疏伐;现有林地改造原则:注重乡土物种培育,维持砍伐区土壤的状况,对生长状况良好的树林,用拓展林窗的方式,也就是适当地打开景观界面补植灌草,根据生长情况适量地补种一些目标树种。对密集或生长状况不良的树林,砍伐长势不良的乔木补植灌草,定期补植目标乔木。根据鸟类和昆虫栖息偏好,营造生境,吸引区域林鸟和昆虫资源,为它们提供栖息的场所。3.3.2串联蓝绿斑块建立中央生态轴———碧水阑珊生态廊道。中央生态轴即从古兜山到黄茅海。河道交汇处设置碧道枢纽打造缤纷新活力带,林地区域以疏林草地为主,鸣禽提供生态栖息地。入海口设置红树林海岸带。根据地理位置及功能设置3种功能区段,即自然生态段、城市生活段、人工生态段。3.3.3营建特色中央滨水绿廊(内河红树林)。红树对盐分的适应范围较广,盐度范围0‰~20‰的河口海岸都可生长,不同的盐度都有相匹配的红树树种,本项目红树林湿地区盐分在3‰~15‰范围内,对营建丰富的红树群落有很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红树受风向的影响,位于季风区的黄茅海,无论是风向还是风速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春秋以东风为主、冬季则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布置红树林应和风向保持一致,防止红树林被季风直吹,从而降低生长压力。同时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布置有湿地科普、皮划艇基地、鹭鸟乐园等景点,为市民体验、了解红树及增进人与自然关系提供场所。3.3.4提升海岸多元化属性———滨海防护带。长达17km的临海界面从城市水安全的角度上存在一定的风险,堤防是首位,在保障水安全的基础上,考虑海岸形式的多元化。堤防从20年提高到50年,由北至南根据海洋流速及生态需要分别设置有鱼礁复合堤与红树林复合堤。鱼礁复合堤是“有生命的防波堤”具有减缓水流,降低海浪冲击,满足鱼类回游产卵栖息及饮食需求;红树林复合堤主要利用可周期性潮水浸淹的红树林弱化原有生硬岸线,减缓海浪冲击[5],同时吸引海里虾蟹回游及繁殖,恢复海岸的生态功能。在营造韧性活力海岸带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活动场所,丰富岸线的多功能属性。

4结语

江门银湖湾新区生态规划项目在建设前考虑到生态、人文、产业等城市综合因素的影响,在生态规划中合理地填埋、围垦,预留通道保留咸水基底,充分考虑风向、光照、服务人群、街道朝向、建筑朝向、景观等生态建设因素。创新在于生态框架中将红树林引入城市中增加碳汇量、建立城市景观森林、增加负氧离子量和提高生物多样性、构建韧性海岸带,提高城市安全系数等生态功能,切实体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价值。未来,政策律法的完善能为生态发展提供保障,通过教育引领提高生态素质,属于生态化发展的实现渠道选择;生态优先助力城市建设,以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渠道。江门银湖湾滨海新区是实践先行者之一,新区还在建设发展前期,作为设计者,希望为城市的生态发展提供绵薄之力,以期为同类型城市的生态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实践思路。

参考文献

[1]孙琪勇.浅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J].教育技术研究,2011(10):119-120.

[2]魏中胤,沈山,沈正平.我国国家级新区的类型划分和政策导向[J].经济师,2020,020(03):20-22.

[3]沈晓夫.“近自然森林”———城市绿化的良策[J].生态经济,2005(8):120.

[4]余新晓,秦永胜,陈丽华,等.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初步研究[J].生态学报,2002,22(5):783-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