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范文1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选择性剖宫产;围产期;临床分析

近年来,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根据WHO的全球性调查显示,我国剖宫产的概率最高,达到46。2%[1]。但是,由于选择性剖宫产中的胎儿没有经过宫缩和产道的挤压,促使胎儿在很短的时间内脱离母体,对于子宫外的环境不适应,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湿肺、吸肺、气漏、呼吸窘迫综合症(RDS)、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新生儿的存活质量[2]。本文对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104例足月剖宫产进行回顾与分析,从中探究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剖宫产案例104例,其中对照组52例,经过试产后进行剖宫产;观察组52例,直接进行剖宫产。在对照组中,孕妇年龄在20―35岁之间,平均年龄28.0±1.5岁;孕周在38―40周之间,平均孕周39.0±1.2周;新生儿男性22例,女性30例;体重在2400―4200g之间,平均体重3480±350g。在观察组中,孕妇年龄在22―38岁之间,平均年龄29.5±1.2岁;孕周在38―40周之间,平均孕周39.0±0.8周;新生儿男性28例,女性24例;体重在2600―4000g之间,平均体重3050±480g。两组在年龄、孕周、新生儿性别、体重等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诊断标准(1)孕妇的分娩孕周为36―40周之间,单胎妊娠,分娩发动前进行选择性的剖宫产并且活产。(2)将患有心脏、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及相关并发症的孕妇进行排除。

1.3临床分析方法对照组直接进行剖宫产;观察组首先进行试产,因孕妇恐惧、不愿忍受疼痛、有剖宫产指征而采取剖宫产。

1.4观察项目与指标(1)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疾病主要包括湿肺、吸肺、气漏、RDS、PPHN。(2)比较两组新生儿的呼吸系统疾病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常压吸氧、常频通气、高频通气、NCPAP。(3)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疾病治疗的转归情况。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上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在呼吸系统疾病上(湿肺、气漏、RDS、PPHN)的发生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上的比较

组别 例数n 湿肺 吸肺 气漏 RDS PPHN

观察组 52 9(17.3%) 3(5.8%) 3(5.8%) 4(7.7%) 5(9.6%)

对照组 52 2(3.8%) 4(7.7%) 1(1.9%) 2(3.8%) 1(1.9%)

p <0.05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在呼吸系统疾病干预措施上的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后需要呼吸支持或机械通气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在呼吸系统疾病干预措施上的比较

组别 例数n 常压吸氧 常频通气 高频通气 NCPAP 总计

观察组 52 8 4 3 5 20(38.5%)

对照组 52 2 2 1 1 6(11.5%)

p <0.05

2.3两组在疾病治疗转归情况上的比较观察组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3。

表3两组在疾病治疗转归情况上的比较

组别 例数n 平均住院时间(天) 治愈例数 死亡例数

观察组 52 10.0±2.5 24 0

对照组 52 5.0±1.0 10 0

p <0.05 >0.05 >0.05

3.讨论

3.1剖宫产新生儿肺病多发的原因剖宫产新生儿发生肺病的直接原因是肺液过量。肺液由肺组织产生,随孕周增加,而肺液的吸收和儿茶酚胺密切相关[3]。选择剖宫产的新生儿,一方面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浓度低,不能抑制氯离子汞的活性,不能有效终止肺液的分泌。另一方面,没有经过宫缩和产道挤压,肺泡、气管内的肺液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肺液含量过多,从而促使湿肺、吸肺、气漏、呼吸窘迫综合症、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等呼吸道疾病的产生。

3.2剖宫产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第一,采用剖宫产的新生儿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在出生后的12小时内要重视呼吸问题的发生,一旦发生疾病马上转入儿科进行治疗。第二,治疗过程中仔细观察患儿的病情,对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进行动态监测,出现呼吸困难但采用常压吸氧效果不明显的情况,要进行机械通气或NCPAP[4]。第三,剖宫产患儿在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的同时,常常会伴有低钙血症、低血糖、喂养不耐受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综上,为保障母体健康和新生儿的存活质量,鼓励孕妇阴道试产,考虑剖宫产对母婴造成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洪海洁,王谢桐. 足月选择性剖宫产时机与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性分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04(11):270-274.

[2]富琴琴,蒋琦,林梅芳. 足月选择性剖宫产173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06(02):48-49.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范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B组,每组各86例。参与本次研究的172例患者均通过望诊、血气分析、肺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与支气管镜检查体征,被确诊为呼吸道疾病。其中男93例,女79例;年龄16~77岁,平均(56.3±4.9)岁;病程7~42 d,平均(25.3±4.4) d;支气管哮喘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各30例,感染性喉炎36例,肺炎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B组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治疗:行一般疾病指导,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对待流涕、干咳等症状;要求患者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不利于预后的活动;常规交流,引导患者以合理的态度对待疾病;指导用药。其他还可按需指导饮食、日常作息等。

1.2.2 A组 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①放松性练习:医护人员每日于晨起早饭后、午饭后及晚间9点前后在患者间开展放松性练习活动,包括播放舒展性的音乐,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舒缓音乐中放松身心,摒除杂念;②认知性干预:护理人员通过适当语言鼓励患者、灌输呼吸道疾病基本知识、列举该疾病治愈率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排遣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的依从性;③家庭性心理干预:研究表明,患者家属情绪对患者自身情绪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作好家属沟通工作,提升患者家属的治疗信心与基本疾病常识,告知家属必要的情绪流露及辅助治疗方法,通过鼓励患者、促进家属间沟通交流等方式,利用积极心理暗示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④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工作,加强医患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提升治疗效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出院前需在值班护士的指导下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由护士当场收回并统一管理,收回率为100%。

1.3 评价标准

1.3.1 满意度评价标准 出院前组织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需从医疗环境、治疗态度、技术程度、咨询细致度、尊重性、信任性等方面进行满意度打分[5],不满意:≤4分;满意:5~7分;非常满意:8~10分。

1.3.2 不良情绪评分标准 采用SDS与SAS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其中SAS为四级评分,1~4分分别表示“偶尔”“有时”“时常”“总是”4个标准,标准分=总分×1.25,正常:≤49分;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B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总满意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与B组比较,χ2=11.1971、*P<0.05

2.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与B组干预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6±3.4) d,明显短于B组的(13.2±4.3)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呼吸道疾病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容易导致严重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的预后均有负面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A、B组患者的SAS及SDS均>60分,充分显示出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急迫性,与杨惠琴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护理方案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84%,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案的B组,说明加强细节护理与心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对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依从性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细节护理干预的意义在其他一系列研究中亦有表现,如王淑芳等[10]认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其中全面护理干预与细节护理干预基本含义类似,充分证实该护理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均较干预前有所缓解,表明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较传统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概率,有助于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 信心[11],使患者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下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12],以和谐医患关系[13],减少医患纠纷、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对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能有效疏导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和谐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预后质量创造条件,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丽花,黄丹霞,牟晓玲,等.等待肺移植病人心理状况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3):3087-3088.

[2] 马春兰,肖军,王可,等.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4):566-572.

[3] 安向果.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78-79.

[4] 王萍,焦涛,朱敏立,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A]//2013年第十二届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227-231.

.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2):1134-1135.

[6] 陈立文,茹茉莉,朱洋君,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情绪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04-2506.

[7] 祝哲敏,崔桂梅,薛永朝,等.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80-81.

[8] 吕晓飞,张罗.变应性鼻炎与精神心理紊乱[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34(2):97-99.

[9] 杨惠琴,夏迎雪,李风森,等.哮喘患者的情绪测评分析及治疗对策[J].新疆医学,2007,37(4):41-42.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范文3

【关键词】 住院死亡病人 死因 统计分析

徐汇区中心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现有开放床位726张,现将徐汇区中心医院近5年的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死亡率高的疾病,以提高人们预防疾病的意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来源于我院2003~2007年住院病人中的死亡登记、统计报表以及死亡病案。

1.2 方法 按照ICD-10国际疾病分类进行统计,诊断则以第一诊断进行分类和归并[1]。

2 结果

2.1 死亡人数及病死率 在2003~2007年中,共计住院病人53956例,其中死亡病人为1675例,病死率为3.1%,各年度死亡情况见表1。

2.2 性别情况 在1675例死亡病人中,男959例,占57.25%,女716例,占42.75%,男女性别之比为1.34:1。

2.3 年龄结构 住院死亡病人中年龄最大的为100岁,最小的为15岁,70岁以上的死亡病人为1243人,占74.21%,各年龄段死亡人数及构成见表2。表1 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人病死率表2 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人年龄构成

2.4 死亡病人的死因构成 在死亡病例中,因罹患肿瘤而死亡的人数位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是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其构成情况见表3。表3 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人的死因构成

3 讨论与建议

在2003~2007年5年间,我院的出院病人呈逐年上升趋势,住院病人死亡率总体是呈下降的趋势,说明我院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总体医疗质量是上升的。

在住院死亡病例中,男性明显大于女性,这一结果与国内报道一致[2~4]。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男性所承受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压力都比较大,易于形成不良的习惯和嗜好,因此要做好心理疏导,缓解和释放心理压力,培养自我保健意识,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医治,也有利于降低男性的死亡率。

在死亡病例的年龄构成中,70岁以上的死亡率占了74.21%,成为死亡人数的主要构成,我国已迈入老年型社会,因此加强老年疾病的防治,积极开展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也是今后卫生工作发展的重点之一。

根据死因疾病系统的构成情况显示,恶性肿瘤居死因顺位的首位。说明恶性肿瘤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恶性肿瘤中,肺癌居第一位,这是由于我院在治疗肺癌上具有特色,而这部分病人多是高龄晚期患者,生存期较短。所以在目前尚不能治愈恶性肿瘤的情况下,重视对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以及降低恶性肿瘤的死亡率。

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分别位于第二和第三位,说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疾病依然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心脑血管病等。其病因与环境污染严重、少运动、高脂肪的饮食、工作压力大等有关,针对这些疾病,除了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污染,抑制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宇红,冯家琳,王辉,等.1993~2002年某院住院病人死因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4,11(3):231-232.

2 柏金喜,陈雅珍.2219例住院死亡病例死因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4,21(1):41-42.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范文4

[关键词] 住院; 疾病构成; 儿童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1-108-01

勐腊县具有20多种民族,约22.5万人口,占地面积7081平方公里。随着医疗保健工作的普及,社会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为了解勐腊县儿科住院病例构成特点,现将2011年1478例住院儿童病案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为临床防治提供信息。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1年1月1日至12月30日住院患儿住院登记表及病案。人口资料来源于县统计局及疾病防治中心。

1.2 分组 参考常用的年龄阶段划分方法[1]。分5组:(1)新生儿组0-28天;(2)婴儿组:28天至未满1周岁;(3)幼儿组:1-3岁;(4)学龄前期组3-6岁;(5)学龄组:6-12岁。

1.3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第一诊断进行分类统计。

2 结果

2.1 2011年儿童住院率 全县共有0-12岁儿童数31786,住院率为4.65%。

2.2 2011年住院儿童年龄分布 见表1。

表1 2011年住院儿童年龄构成及顺位

2.3 2011年住院儿童性别、城乡、季节分布 见表2。

2.4 2011年住院儿童前5位疾病系统构成及前5位疾病病种构成 见表3。

表3 2011年住院儿童前五位疾病系统构成及前五位疾病病种构成(%)

3 讨论 勐腊县人民医院属于2级甲等医院,规模较大,设备较完善,儿科收住了全县所有患病儿童,能完全反映勐腊县儿童疾病构成及变化。本组资料显示:2011年住院儿童中,农村明显多于城市,勐腊为多民族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村交通不便,经济、文化都较落后,少数民族家长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加上不良的生活卫生习惯,导致儿童易患各类疾病。住院儿童男多于女,男女之比为1.43:1,超出国际上公认的正常范围。104-107:100[2]。提示勐腊出生性别比失衡。年龄分布上,住院儿童0-1岁婴儿最多,占住院儿童的55.35%,可能与婴儿期全身各器官系统发育未成熟,免疫力低,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发生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增强,住院儿童数逐渐减少。勐腊为热带雨林气候,四季分化不明显,夏、秋季住院患儿相对较多,可能原因为:天气炎热,时下家长对孩子保护的太好,以至于孩子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差,故易患呼吸道疾病。在住院患儿中,上下呼吸道感染占60%以上,绝大部分为肺炎,且仍是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一位原因[3]。本组资料显示:呼吸系统疾病为住院儿童疾病之首,占61.71%,而肺炎占住院儿童的43.71%,故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新生儿疾病为住院儿童第二大疾病,尤以新生儿肺炎居多,新生儿肺炎症状、体征不典型,易被家长忽视,而失去有效的治疗时机,应提高家长对疾病的早期识别能力,及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对新生儿肺炎的救治水平,以降低新生儿肺炎死亡率。消化系统疾病中,以小儿腹泻病居多,HP相关性胃炎在学龄期及学龄前期儿童多见,消化系统疾病有“病从口入”的特点。因此指导家长合理喂养,改善环境卫生条件,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环境的改变,对于儿童疾病应注意从治疗向预防转变,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关注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吴瑞平,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5.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范文5

【关键词】 死亡病例;死因;疾病构成

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和构成对患者生命有威胁的主要因素,为开展疾病的防治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有指导性的意义,本文对我院(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2012年5年间的住院死亡病案资料进行性别、年龄和死因构成等多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2012年登记全部住院病例为研究对象,资料来源可靠。

1.2 方法 经病案首页信息管理系统录入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对病例进行死因分类,同一患者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时,以出院第一诊断为分类标准。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住院病死率 5年共收治病人76,213例,死亡860例,病死率1.13%,住院病人死亡率总体呈下降的趋势,见表1和图1。

2.2 性别构成 死亡病例中男性551例(64.07%)女性309例(35.93%),性别构成比1.78:1。

2.3 年龄构成 按年龄段划分构成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过在80岁前按年龄从小到大总体呈上升趋势,80岁后,构成比有所回落,见表2。

3 讨 论

3.1 死亡人数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但是相比较于逐年住院人数的增长,死亡率实际是逐年下降的 这说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提高了自身的健康意识,在发现疾病的同时及早到医院就医。另一方面医院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使得病人的死亡率逐渐下降。

3.2 本研究死亡病例中男女比例有显著差异,性别构成比1.78:1,男性构成比明显高于女性,与文献报道一致辞[1-2]其原因可能与男性更多地从事危险性和高负荷性行业有关,同时男性的社会和家庭生活压力大。此外,大多男性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睡眠不规律等,这些都是提高他们的死亡率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关爱男性健康、减轻其各种压力,让他们改良生活力式、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强定期体检等。

3.2.1 本研究51岁-80岁死亡比重最大,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易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疾病,同时也因为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快,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主要是加大健康教育的手段,防止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老年人健康。

3.2.2 按年龄段划分死亡构成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也就是说0岁-1岁以前的死亡构成比较高。主要原因除了新生儿疾病以外,还有先天性畸形,由于近年来不再强制要求婚前体检,导致了各种先天性疾病患者增多。加强出生缺陷三级预防 为了避免各种先天异常,应大力开展婚前医学检查,开展遗传咨询,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知识,推广优生优育适宜技术,做好产前筛查工作,减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缺陷儿的出生;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这不仅仅是医疗保健机构的责任,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也不能忽视,应呼吁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做好此项工作。

3.3 本组前五位死亡疾病构成与国内相关报道类似[3-5] 但死亡顺位稍有差异,我院恶性肿瘤占死亡人数第一位,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如胃癌、食道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尽管出现了不少肿瘤诊断和治疗的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对肿瘤治疗尚未有理想方法。不过经研究表明大部分肿瘤的发生都与生活环境的污染、不良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家族基因有关。因此应培养良好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远离污染和辐射高危区,定期体检,要做到早防、早诊、早治。社会要普及健康育,提高社会人群对癌症相关预防的认知度,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时机,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不仅如此还要扩大医院规模,更新技术设备,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整体医疗水平,最终才能有力地推动肿瘤诊疗工作向前发展。

3.4 循环系统疾病居死因排第二位,其死亡最早年龄为25岁,心脑血管疾病是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血栓、脑栓塞这类病种的统称,一般容易发生在40岁到80岁年龄段的中老年人之中。这类老年病症现在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年轻化的态势,严重威胁着人体的健康。目前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几乎占总死亡人数的一半,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在不断上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所以应继续大力宣传和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知识,改善饮食习惯,多参加运动劳逸结合,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发病率和死亡率。

3.5 在本研究中损伤、中毒和外因高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近年来损伤、中毒和外因的疾病呈明显的上升趋,这与文献报道一致[6]。常见的有骨折、颅脑损伤、开放型损伤和血管损伤等,损伤中毒原因以机动车事故为主,受害者多是中青年人,近年来私家车的增多,道路建设相对滞后与机动车增多不协调发展,及驾车新手多是车祸的主要原因[7]。由于损伤中毒发病突然,病情危急,应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积极加强现代化交通知识教育,规范交通秩序,普及心理健康疏导,减少意外伤害和自杀事故的发生。此外应大力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特别是培训急救能力,加强与损伤相关的科室建设,保证损伤中毒在第一时间得到救助,严禁酒后驾驶,减少人为事故。

3.6 呼吸系统疾病居死第四位,原因主要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经济发展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吸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其发病率明显增加有关。提示在注意加强环境治理,净化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还应引导人们采取戒烟、防尘、加强耐寒锻炼、注意冬春季节防护、增强身体素质等综合措施,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参考文献

[1] 朱晖,郭建新.1282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12,19(3):201-202.

[2] 蔡丽璇.3445例住院死亡病例统计分析[J].中国病案,2010,11(3):45.

[3] 陈健峰.1863例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现代医院,2010,10(5):142-144.

[4] 杨惠茹,何沿虹,王川茹.2006――2008年某院1775例死亡病倒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0,32(5):620-622.

[5] 杨敏.2005――2010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8):143-144.

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分析范文6

[关键词] 细节护理;心理干预;呼吸道疾病;不良情绪

[中图分类号] R43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c)-0134-03

Influence of detai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respiratory diseases patients with anxiety,depression emotion

HAN Xue-fei HUANG Li-sha GUO Na-na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People′s Hospital of Luohu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etai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o respiratory diseases patients with anxiety,depression emotion. Methods 172 patients with respiratory disease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by random sampling method,group B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plan to intervene,group A was given detai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is,hospital time,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bad mood score and other indexes of patien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atisfaction to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group B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A,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Before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patients in group A had no obvious difference 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the group B,it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SAS and SDS scores of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42.6±2.4) scores and (45.6±5.1) scores respectively,it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atients of group B [(58.9±3.4) score and (57.4±3.3) scor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Key words] Detail nursing;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Respiratory disease;Bad emotion

呼吸道疾病是一种病变区域集中在支气管、肺部、胸腔的常见疾病[1-2],病情较轻的患者易出现咳喘、胸闷、胸痛等症状[3-4],严重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威胁较大[5-6]。本研究选取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86例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护理,以深入探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呼吸道疾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7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A、B组,每组各86例。参与本次研究的172例患者均通过望诊、血气分析、肺部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与支气管镜检查[3],存在鼻塞流涕、干咳、喷嚏、咽痛、全身发热、头痛乏力、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等[4]临床症状或体征,被确诊为呼吸道疾病。其中男93例,女79例;年龄16~77岁,平均(56.3±4.9)岁;病程7~42 d,平均(25.3±4.4) d;支气管哮喘4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慢性支气管炎各30例,感染性喉炎36例,肺炎3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B组 B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治疗:行一般疾病指导,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对待流涕、干咳等症状;要求患者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不利于预后的活动;常规交流,引导患者以合理的态度对待疾病;指导用药。其他还可按需指导饮食、日常作息等。

1.2.2 A组 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进行护理。①放松性练习:医护人员每日于晨起早饭后、午饭后及晚间9点前后在患者间开展放松性练习活动,包括播放舒展性的音乐,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在舒缓音乐中放松身心,摒除杂念;②认知性干预:护理人员通过适当语言鼓励患者、灌输呼吸道疾病基本知识、列举该疾病治愈率等方式,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排遣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的依从性;③家庭性心理干预:研究表明,患者家属情绪对患者自身情绪具有直接影响,因此医护人员要作好家属沟通工作,提升患者家属的治疗信心与基本疾病常识,告知家属必要的情绪流露及辅助治疗方法,通过鼓励患者、促进家属间沟通交流等方式,利用积极心理暗示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④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作好详细准确的记录工作,加强医患间的沟通交流,构建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提升治疗效果。

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出院前需在值班护士的指导下填写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填写完成后由护士当场收回并统一管理,收回率为100%。

1.3 评价标准

1.3.1 满意度评价标准 出院前组织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需从医疗环境、治疗态度、技术程度、咨询细致度、尊重性、信任性等方面进行满意度打分[5],不满意:≤4分;满意:5~7分;非常满意:8~10分。

1.3.2 不良情绪评分标准 采用SDS与SAS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评分,其中SAS为四级评分,1~4分分别表示“偶尔”“有时”“时常”“总是”4个标准[6-7],标准分=总分×1.25,正常:≤49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SDS同样为四级评分,A~D分别表示“很少或从无”“偶尔”“时常”“绝大部分时间”4个标准[8-9],标准分=总分×1.25,正常:≤49分;轻度抑郁:50~59分;中度抑郁:60~69分;重度抑郁:≥7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B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总满意率明显低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与B组比较,χ2=11.1971、*P

2.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干预前,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A组患者的SAS与SDS评分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分,x±s)

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A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6±3.4) d,明显短于B组的(13.2±4.3)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呼吸道疾病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进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容易导致严重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对疾病治疗及患者的预后均有负面作用[7-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前,A、B组患者的SAS及SDS均>60分,充分显示出降低患者负面情绪的急迫性,与杨惠琴等[9]的研究结果相似。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联合护理方案的A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84%,高于使用常规护理方案的B组,说明加强细节护理与心理干预,能有效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对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依从性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细节护理干预的意义在其他一系列研究中亦有表现,如王淑芳等[10]认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其中全面护理干预与细节护理干预基本含义类似,充分证实该护理方案能够有效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笔者还发现,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不良情绪均较干预前有所缓解,表明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较传统护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概率,有助于帮助其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1],使患者在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下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12],以和谐医患关系[13],减少医患纠纷、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提供条件。

综上所述,对呼吸道疾病患者采用细节护理联合心理干预方案,能有效疏导其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和谐医患关系,避免医患纠纷,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治疗效率与质量,为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预后质量创造条件,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丽花,黄丹霞,牟晓玲,等.等待肺移植病人心理状况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3):3087-3088.

[2] 马春兰,肖军,王可,等.汶川大地震后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3(4):566-572.

[3] 安向果.心理护理对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78-79.

[4] 王萍,焦涛,朱敏立,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况调查[A]//2013年第十二届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227-231.

[5] 侯俊英.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哮喘控制关系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12):1134-1135.

[6] 陈立文,茹茉莉,朱洋君,等.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情绪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8):2504-2506.

[7] 祝哲敏,崔桂梅,薛永朝,等.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9):80-81.

[8] 吕晓飞,张罗.变应性鼻炎与精神心理紊乱[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34(2):97-99.

[9] 杨惠琴,夏迎雪,李风森,等.哮喘患者的情绪测评分析及治疗对策[J].新疆医学,2007,37(4):41-42.

[10] 王淑芳,马忠金,邓志云,等.全面干预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11):1628-1629.

[11] 归纯漪,姚旭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院外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56-357.

[12] 徐艳,唐文君,唐宇凤,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伴抑郁80例临床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29(12):101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