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规划经典案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范文1
一、教材编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多,精品少。
随着旅游学科30年的发展,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建设也经历了从无教材或仅有几本教材(20世纪80年代)到专业系列教材出版(20世纪90年代)再到多种系列教材并存(21世纪以来)的发展阶段。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发展到今天,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种上,都有了相当大的规模。从数量上讲,旅游管理专业一般课程都能找到数十本教材,至于其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教材基本上都突破了百本大关。从品种上讲,各种规划教材、新视野教材、创新性教材等等,也开始越来越多,层出不穷。在旅游教材日趋繁荣的背后,纵观30年来旅游教材的质量,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像李天元《旅游学概论》、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并不多见。有些教材一出来就无人问津,有些教材用不到一年就要修订,甚至有些质量不高的教材还以不同的名称在多家出版社出版。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水平。
(二)重复多、协调少。
一个学科专业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系统,而这种系统知识又是通过系列教材有序传承的。一套系列教材编多少本、编哪几本,哪本在先、哪本在后,甚至哪一部教材应该编什么,都应该有一个明晰的范畴界定与序位安排,这样才能保证专业教学循序渐进与有效传承。可惜的是,目前出版的许多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系列教材,虽然表面上都属于旅游管理专业范畴,但实质内容上并没有按照专业的知识系统在“系统”上做好文章,总给人以想编几本就编几本、想怎么编就怎么编的感觉,从而导致所谓“系列教材”中教材重叠、知识重复的无序与混乱。如旅游资源学与旅游地理学、旅游开发与旅游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开发、旅游市场营销与旅游服务营销、旅游心理学与旅游服务心理等,都存在着体系混乱、内容重叠和知识重复的现象,极不利于教学的科学实施与知识的系统传授。
(三)随意多、分析少。
随意性恐怕是目前旅游管理本科专业许多教材编写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随意性不仅表现在不讲系统的体例随意性和不讲逻辑的谋篇随意性,而且还表现在仅有描述的概念随意性和不讲论证的观点随意性。许多教材完全是根据作者的好恶与臆想来编撰,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编多少章就编多少章。尤其是对一些基本概念,既不讲论证,也不讲提炼,常常以顾名思义或直观描述进行界定。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经常表现出只有空洞的观点,没有深刻的论证。就拿旅游学科最基本的概念———“旅游”来讲,几乎每一本教材都会给一个定义,但又常常以“至今尚无定论”来敷衍。再如对旅游本质的讨论,许多教材只是简单地将其界定为“经济性活动”、“文化性活动”或“新的生活方式”等,并没有就“为什么”进行系统分析。太多的如此操作,导致旅游学科许多基本概念至今只能各持一说,难于定论,许多基本问题至今也只有结论性观点而无令人信服的分析与论证,从而直接影响着旅游学科的体系构建与快速发展。同时,在这种随意性教材的引领下,学生所接受的只能是大量不确定的杂乱知识和尚未印证的空洞原理。许多学生学了四年,还不能准确说出几个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有的学生甚至在看了某些教材后又回到了知识的原点,实在令人心痛。
(四)案例多、经典少。
案例作为一种经验和示范性的素材得到了许多教材编写者的青睐与推崇,以至于目前许多旅游专业教材编到“非案例不成其为教材”的境地。有些系列教材策划者甚至提出每一部教材都得有案例或不得少于一定数量的案例,结果导致许多教材被大量案例所充斥,只见案例,不见原理,影响了知识的累积与应用。尤其是一些教材恨不得每章每节每个观点都配上案例,更是让教材的内容急剧膨胀和让案例遮蔽了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在这里,笔者并不否认旅游专业教材对案例的吸收与运用,笔者所要说明的是,对于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教材都需要案例,也并不是案例越多越好,而是需要者则纳之,纳入者必是经典之案例,就像博弈理论当中“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等经典案例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对基本理论的阐述与印证作用。
二、面对新形势教材编写的主要改进对策
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编写到今天,又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这种新形势、新背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实践教学、教学质量的高度关注和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二是教育部即将颁布的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对旅游学科的重新定位和专业调整,对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课题。三是旅游学科经过30多年的发展,也积累了相当规模的研究成果,这一方面为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的编写创造了条件,同时这些成果也需要通过高水平、高质量教材的编辑出版得到有效的展示与传承。面对这种新形势,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旅游专业教材建设,加快编写既符合时展要求,又反映旅游学科发展水平的高质量教材,不仅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强化教材的权威性。
权威性本是教材所具有的内在特质,因为它一方面是人类优秀成果的重要承载者,另一方面又是学生吸取先进知识的重要平台。教材的权威与否直接影响着知识传承的方向与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者获取知识的结构与效果。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材编写到今天,似乎已步入“人人都在编教材、人人都可以编教材”的“列国时代”。这种过于功利、随意、重复和复制的行为、显然是对教材权威性特质的严重挑战。因此在新时期,应当重拾教材的权威大旗,强化教材的权威性组织与编写。一是要强化教材编写者的权威性与专业性。大力提倡和鼓励旅游学科专业的“大家”或在某一课程教学方面学有所成、累积深厚的专业人士来从事专业教材的编写,从而避免初学者、不熟知者或急功近利者的胡乱编写,以保证教材的质量与水平。二是强化教材编写组织单位的权威性。一方面,教育部旅游学科教学指导机构应当勇敢地承担起全国旅游管理专业规划教材的组织与出版,并通过专门的教材审定机构对规划教材实行严格的审定。另一方面,有关教学和出版单位在组织教材编写和出版过程中,也应聘请专家组成教材审查委员会对教材质量进行严格审查,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核准。第三,积极鼓励权威出版机构重点出版“规划教材”或“重点教材”,全面提升旅游专业教材的权威性与品牌影响。
(二)强化教材的共识性。
教材是共识性知识的重要载体,其内容应该是相应学科知识与成果的深刻总结与集成表达。好的教材扮演着知识领航和成果集成的重要角色,既是达成共识性知识的大熔炉,也是构建知识高地的大平台。按照学科研究从论文到专著再到教材的基本范式,教材本该比“成一家之言”的论文、专著更难编写,因为它需要更多的综合创新与学识集成。然而,在许多人心目中、在许多科研评价体系中,论著的分量要远远高于教材。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许多学者在教材编写中,一方面并没有注重知识的综合、创新与集成,而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和复制性。另一方面更没有把握教材本是承载共识性知识的内在特质,把教材写成了更多的所谓“创新之见”或所谓“一家之言”,从而人为地搅乱了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和基本原理。因此,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材尤其要在共识性上下工夫。一是要求教材编写者必须沉下心来,博览群书,对已有成果和现有教材进行认真梳理、综合,寻找更多共识性的东西,并将其纳入到教材的编写内容中。二是建议广大学者围绕旅游学科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多召开专题性学术争鸣与学术会议,以达成更多的共识,从而促进高质量旅游教材的编写与出版。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范文2
“生态旅游学”是20世纪末人类在面临生存环境危机时,为维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护人类生存环境而应时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学和生态学的相互渗透和交叉。
目前,传统大众旅游业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国内许多旅游区或风景名胜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令人担忧。针对这种状况,国内外许多研究工作者纷纷开展了生态旅游实践探索,结合传统生态学理论基础,创新旅游业发展新模式。
“生态旅游学”的兴起不仅有助于促进自然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助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生活的改善。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农林院校学生的“生态旅游学”学习不仅有利于中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和技能的培养。
目前,许多农林高校学生缺乏对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其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应用能力也相对薄弱。因此,给农林高校学生上好“生态旅游学”这门课对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通识课教育是高校课程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且成为21世纪中国大学本科教学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探索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然而目前通识性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经验仍不成熟,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有专业特色的通识性教育课程体系也十分缺乏。因此,农林类高校开设“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观察、选择、整合和迁移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针对生态旅游学通识性教育课程体系特点、课程教学实践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改革进行分析,提出通识性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以期为“生态旅游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二、教学大纲的修订
在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吸取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学习的目的,全面构架课程的体系结构;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内容,并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教材,结合生态旅游学研究文献和最新进展修订教学大纲,细化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突出课程的重难点。尤其是突出生态旅游的基础理论与生态旅游系统;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的载体――生态旅游环境等章节的学习。在掌握生态旅游理论基础及发展理念的基础上,了解生态旅游系统主体、客体、载体及媒体的要求及管理思想。分析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探讨近年来国内外生态旅游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促使学生做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和注重生态保护的旅游开发和管理者。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生态旅游学”是一门尚未成熟,正在发展中的边缘交叉学科。其发展与当今旅游业的现状有着密切联系。学习“生态旅游学”可以拓展农林高校学生的视野,也可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及社会实践技能。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引入相关事实和案例,动态地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要加强学习者的生态伦理教育,倡导学习者回归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自然以及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良好的生态伦理理念。
其次,教学过程中应将生物学、地理学和哲学的专业知识融合进去,多使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针对具体的授课内容与章节要进行细致的修改。如在杨桂华著的《生态旅游学》教材的基础上添加生态环境伦理、生态体验等内容,同时对旧有的课程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突出当今生态旅游学研究中的最新成果和最新进展。可以在授课时将整个授课内容划分成4个部分来衔接。生态旅游的基础知识――生态旅游的主体――生态旅游的客体――生态旅游的载体和媒体。同时,还可以增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内容,以便农林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时能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课程的教学方式上,可以以多媒体为载体,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式教学、实践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升课程的教学效率。具体包括以下方法。
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设置适宜的问题情境,模拟旅游活动的要求及过程,诱导学生参与其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法能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能够将基础知识与社会实践活动联系起来,进而深化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如生态旅游者培养和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模拟现实的生态旅游活动过程,引导学生以旅游者的身份去思考生态旅游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2.案例教学
在“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案例教学有着重要的地位。经典案例的选择对教学方法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经典的案例来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增强知识的阐释性,增添课堂教学生气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加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者可以从课题研究及调研工作中搜集一些相关的案例,也可以引用自己亲身实践的案例来现身说法。比如,介绍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环节时,可以就地取材,以安徽省西递宏村的生态旅游发展经历为案例,讲解现今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历程和开发经验。在进行案例分析的时候,教师应确定相应的教学思路,以确保学生能高效率地开展自主讨论和分析。
3.分组讨论式教学
在“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式教学法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分工协作、相互合作和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在课程的热点环节运用分组讨论式教学。可以将课程中的知识点以1~2个开放性论文题目的方式来展开讨论,可以组织学生以4~5人为一组在课余时问进行分组讨论。然后,在课堂上由每一组推选的代表进行总结性发言,并组织全班同学集中讨论、总结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就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评价、分析和归纳。分组讨论式教学可以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主动性,调动其积极性,充分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4.实践教学
在“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可以结合具体的科研项目或旅行活动来进行。学生将成为生态旅游的践行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可以与生态环境直接接触,切身感受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和现状。
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将课程基础理论联系实际,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实践能力。实行实践教学法,可以将学生带到不同的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调研,让学生了解该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以及游客的生态环境伦理意识。学生通过调查和分析,找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为后续的生态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课程考核方式创新
通识性课程体系中,课程的考核模式多种多样。通常一门课程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包括作业、实验、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学术报告等,期末考试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占总分的50%到70%)。通识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估。要求学生十分认真地对待每次作业,独立完成课程学习环节。学生可以从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的课程知识,但杜绝作弊、抄袭等不良的现象。创新课程考核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客观地评价课程教学效果,为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
六、小结
“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体系的建设要以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基础,编修和制合乎实际的课程教学大纲、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在吸收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此外,要理论结合实际,通过“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的开展来培养旅游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和媒体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人们对生态系统服务、环境容量、生态旅游业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从而确保“生态旅游学”通识性课程教学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吕永龙.生态旅游的发展与规划[J].自然资源学报,1998(1).
[2]杨鸿雁.《生态旅游》课程教学改革谈[J].教育文化论坛,2014,6(4):92-94.
[3]杨载田,邱国锋,何清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当代中国旅游地理创新探索[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5(1):57-61.
[4]冯 凌.新形势下生态旅游教学实践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1(34):256-257.
[5]梁林梅.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现状调查:教师的角度――以N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5(5):11.
[6]胡远珍.通识性的专业教育:新闻教学改革新思维[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26(3):60-63.
[7]丁玉娟,鲁小波,郭 迪,等.生态文明背景下高校生态旅游课程的环境教育作用探析[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范文3
关键词:课程有效性;教学设计;旅游管理
0引言
国外旅游教育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专业设置始于60年代末,80年代为大发展时期,仅美国目前综合性大学设置该专业的院校就有200余所。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与国外相比发展较晚,自1981年南开大学、西北大学开办旅游管理教育以来已有30余年,据2013年高校信息查询系统统计,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相关院校已有500多所。旅游专业蓬勃发展呈多元化趋势,但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与教育萎缩现象共存,许多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无法满足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缺少实践操作经验、应变能力低、组织策划能力,学生就业率低,知识与技能无法胜任岗位的需求,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学生在校学习时重理论轻实践,教师课堂教学缺少新颖性,效果不理想。特别是职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岗位操作技能人才为目的,强化课程有效性,理论与实践保质保量,增加学生应用操作能力是教师教学设计的重点。
1增强课程有效性首先要了解社情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刚刚兴起30年,许多高校开设的课程多互相借鉴参考,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不合理,开课前缺少对社会企业用人单位基本要求的研究调查,导致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科目繁多,针对性不强,很多时候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学习现象,这虽然可加强学生的知识巩固但更多时候一些可以自学的课程却占据了学生的课堂时间,专业教学体系设置的不合理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因此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应先保证开设课程具有有效性。教育需遵循社会规律,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岗位需要,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的职业能力影响就业率的趋势,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基本原则。所以在开设专业课前应先做前期社会调查,走访并了解目前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期望值如何,哪些技能是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掌握的,哪些是工作中可以后期掌握提高的,这种在经过调查后的课程规划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实用的基础知识,课程更具目的性。以学以致用提高院校就业率为出发点,将传统的重文化理论转向重就业技能,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开发课程、设计课程。
2增强课程有效性需了解学情
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要注意切记虚假、空洞。通常教师采用访谈、调查、观察、测验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研究分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真正立足于学生,不可空洞泛化,并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其次分析不可停留在表面。有些教师由于缺乏洞察本质的能力使调查分析浮于表面,未做深入剖析,分析出来的学情也无法起到太大作用。所以增强课程有效性需深入了解学情,这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与实践研究能力和具体方法。教师以学生角度为出发点,通过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研究,正确有效地进行分析。
3增强课程有效性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提高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有效性还应明确各个教学目标。高职教育课程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质量和目标密不可分,设计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阶段目标,从最基本的课程目标到学期目标到人才培养方案目标都应一一明确。教师了解各单元各阶段目标后进行课程设计,在讲授课程时注重人才目标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强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与荣誉感。
4增强课程有效性需优化教学策略
职业教育以能力为导向,是高等教育的补充形式,与社会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目前高校工程任务化加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求掌握人文、历史、地理、英语、计算机、服务礼仪、餐饮管理、市场营销等学科内容,综合性素质性较强。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方法,改革教学模式。
4.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多维教学资源
把握经典内容与新知识的关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导入新方法、新技术、新知识、新材料和职业标准,引经据典基础上巩固经典内容,扩展新理念、新动向、新知识。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利用多媒体信息以项目教学为载体,以岗位工程为导向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分单元、分任务、分模块,使课程内容贴近前沿、符合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4.2创新教学方法,情景模拟中应用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岗位主要为旅游企事业单位、酒店培养从事酒店管理、导游工作、旅游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需要具有较强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良好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工作的基础。情景教学模式恰好有利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特别是组织、领导、协调能力,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连接的“桥梁”。情景模拟课程可以激活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知识理解能力,增强课程的有效性,但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5结语
促进课堂有效性,保证教学效果,质量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教师要以“关注学生”为出发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源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讲究语言艺术是提高课程有效性的必要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多学习、多观察、多思维,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使所教内容符合社会主流、符合岗位需要、符合学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叶秀荣.情景教学在日语阅读中的运用[J].文学界(理论版),2011(07).
[2]王莹.旅游服务专业课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2011(06).
[3]刘贵朝.中职旅游课堂中案例教学的意义与案例选择[J].青年文学家,2011(19).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范文4
[关键词] 水文化 形象策划 水韵扬州
我国江淮之间多为富水地区。充分利用水资源,打造水文化,不失为发展旅游产业的一条好途径。今试以扬州为例进行分析,并为相关城市提供借鉴。
一、水资源与水韵策划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南临大江,运河之水贯通其间。城区内除了京杭大运河、古运河、瘦西湖等经典水系外,还有些零散河道遍布于城区范围。其中,环绕城区的水系主要有京杭大运河、古运河、潮河、七里河、沙河等;内城河水系主要有小秦淮河、北城河、玉带河、西门二道河等;西北部有瘦西湖水系。
现今,国内的水资源开发则主要集中在观光型的静态旅游活动上,对参与性的旅游项目开辟较为欠缺,且集中在几条经典水系上,而针对如何整合城区内零散水系的课题研究较少。扬州作为一个具有城区水域优势的城市更具有开辟水文化的优势,加之丰富的历史背景及优美的人文景观,足以利用现时的商业契机来发展城区特色“水文化”旅游。为此,水韵策划可做如下宏观思考:
1.要加强和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开发、利用水文化旅游资源,使其成为扬州旅游业的主打产品。科学定位,加强促销,发挥整体优势,打出水文化旅游品牌。
2.扬州水文化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领略扬州水岸风景的魅力、欣赏扬州丰富的水系历史文化、了解由古至今的河系开凿历史情况、发展水上休闲旅游项目以及体现参与性的旅游发展趋势。
3.进行必要的水环境整治工程,加大对城市水环境系统的保护和修复的力度,改善水景艺术与水景观的水质,建设优质的生态景观,为打造休闲品牌提供良好的水源背景。
二、形象策划与创意
1.水域环境形象
(1)改善水环境,实现城区水资源的持续利用。要进行源头截污,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同时利用活水工程加快水体更换速度;实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污水可回用于工业、市政、清扫和绿化;活用生态护坡技术,用干砌石、木桩等天然材料护岸,同时改变护岸砌筑形式,采用植物多样化措施。
(2)明确整治目标,提高河道的安全美观度及通达性。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应注重亲水河道的建设,适当降低河坎的高度,营造亲水氛围,把城区内的水路做通、做活,依照水域地理纹路,构建意象图案,与扬州古今文化形成对应与补充,做好地理性铺垫。
(3)创新融资渠道,建立河道整修的多元化投资体系。要树立运营城市的理念,依靠民主决策,通过有效开发城区水资源筹集建设资金,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城区水利建设。还可利用诸如“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推广扬州“水品牌”,发挥城市品牌效应。
(4)提高整体品位意识,融合城区河道整修与城市景观建设。结合扬州城区的景观建设,有必要地拓宽水面。对河道的景观设计要充分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和谐性但不失个性化因素。此外,河道及其周边建设应以自然为本,多植树少铺草坪,节约用地空间及成本,增强河岸景观的透视效果及居民的认同感。
2.城市文化形象
(1)“水――水”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具体项目如:
桥梁建筑群:随着城区河道整治工程的开进与水文化品牌的打响,我们更应该注重桥梁建筑的建设与创新:建桥形式多样化,如单孔桥、双孔桥、洞桥、弓桥等;建桥材料多样化,如木桥、石桥、水泥桥等;桥体命名多样化:可以形状、颜色、名人、历史、诗词等命名。
河心山石生态群:充分利用城建弃剩资源,把拆迁改建中的砖头瓦砾及碎石泥土用来造河心假山,从而建成河心休憩岛屿。岛屿上可以修路道、建凉亭、造戏台、立名家雕塑、刻诗词碑等。同时,利用四季之韵布置河道空间,增置漂浮植物和浮体陆生植物以净化水质。
水上休闲项目:利用包括琴船、书船、戏船等特色水路交通工具,在观览沿岸风物的同时更让游客亲身体验扬州的民间文化艺术;开展参与性表演项目,让游客参与民俗工艺制作过程,如雕版图书、玉雕、漆器;举行夜间“扬声”艺术活动,定期举办以水为主题的节庆活动。
水上游线项目:“水上私庆项目”,包括生日宴请等私人化庆祝活动。“水上节庆项目”,包括 “二分明月”文化游等主题活动。“水上商务项目”,可针对有关公司及部门等非严肃主题的会议来安排。“水上游船项目”,将完善城区河道网络,游览线路遍布全城。
(2)“水――陆”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具体项目如:
基础性建筑与设施:适当添建微型泊船码头、亭台、临水长廊、名人塑像、诗词碑林、河滨散步道、娱乐健身器材等建筑与设施;注重沿岸灯光的建设与组合,从审美的角度控配好路灯与彩灯的比例;可在沿岸绿化丛中设置音响,增添夜景的视听觉美感。
博物馆与展览馆:在微型停泊码头附近修建“综合性”博物馆与展览馆――体现扬州多元文化,包括城址文化、园艺文化、盐商文化、工艺文化、烹饪文化等诸多方面。此外,还有“专题性”博物馆与展览馆――“水文化博物馆”、“淮扬菜文化博物馆”、“玩具主题乐园”。
“绿色型”商业市场:“传统工艺美术品”――刺绣、玩具、柳编、木偶、剪纸、名人字画、古代工艺品、玉漆器等。“土特产与名优产品”――竹草编制品、花卉盆景等。“美食沐浴产品”――特色饮料食品、名菜名点和沐浴休闲文化等。
河岸“广场文化”:绿树衬鲜花,喷泉配塑像,戏台连长廊;配套健身设施与娱乐项目,调制广场夜间灯彩与音响;开展露天的广场音乐会、广场商品特卖、广场美食展等聚集游客及居民,促进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
3.商业经济形象
(1)把城区内水路做通、做活,要求水路的交通达到便捷标准,可考虑建设商业性水运码头。
(2)联合政府、企业和个人,进行城区内必要的整治水环境工程,开拓“活水源”,在树立并宣传品牌的同时挖掘沿水地区“绿色商机”,以文化优势与水陆交通优势引导国内外企业的加盟来开展商业贸易与休闲文化项目建设。
(3)并重“景观水道”和“运输水道”的开发建设,同时考虑效益成本与回收期。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招商引资和民间筹资,以高效的商业利润回收投资成本。
三、品牌的打造
品牌意识也极为重要。运河是扬州也是我国许多其他城市独特的资源,我们应充分利用,打造品牌。
1.资源开发所需优化的空间范畴
古运河沿岸旅游资源较为集中,但多数不是旅游单体,其整合度还不高,没有从点-线-面的链条模式进行系统开发,形成完整的资源链条。有些真正有价值的资源在古运河整治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体现原始风貌的护坡改建成直立式驳岸;绿化带时而挡住沿岸景点的观赏视线,开发时没有从旅游角度进行合理化测量,如吴道台宅第;名人骚客经由古运河时所留足迹未被深度挖掘出来,名人故居时而因整治不合理而遭损毁,如汪中故居。
2.“嵌套式”开发模型的构成
“资源等级因素”:按资源本身的丰富程度将旅游资源分为核心资源、重要资源和一般资源三个等级。在开发旅游产品时,应该兼顾三个等级资源的合理搭配,把开发和整合的重心放在如图中的阴影部分(即两者或三者的重合部分)。
“开发等级因素”:根据三个等级资源的合理性搭配,并考虑开发的先后性与主次性因素,把资源的开发等级分为核心性开发模式、重点式开发模式和辅开发模式这三个层次。这是一种对资源组合综合考虑下的不同开发模式,其互为联系并相互作用。(如图)
图 嵌套式开发模型
3.“嵌套式”开发模式的解析与运用
(1)核心开发模式:即品牌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出古运河南北精品线路――“邗沟-瓜洲古渡”,形成古运河“北有邗沟,南有瓜洲”的水文化旅游品牌。
①针对古邗沟:保护古邗沟遗址的基础上策划建立古邗沟遗址公园;构建“时空再现”的互动模式,虚实结合,借助高科技手段营造邗沟过去的开挖场景。
②针对瓜洲古渡:打响“春江花月夜”品牌,采用现代高科技营造情景组合;利用节庆文娱活动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如定期策划水上诗歌咏诵会、水上休闲参与项目等;复建古瓜洲繁华往昔出来,展示出古运河旁的古镇街市风貌;设立运河博物苑,强化文化景观的可游览性和项目的可参与性,同时可设立博览苑标志性牌楼和望运楼。
(2)重点开发模式:以品牌化旅游线路――“邗沟-瓜洲古渡”为基点,挖掘并开发线路“两端(邗沟和瓜洲古渡)”旅游资源的同时,构建古运河品牌线路中间段的建设方案。重点式开发模式主要是融合观光游览、参与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逐步向参与休闲型偏重。其包括河面水利建筑群(桥梁、闸坝等)的复建与展示、河中山石生态群(河心假山、刻诗词碑、植绿栽红等)的建设与保护、河岸文化系统展示群(水文化展示、盐文化展示、博物馆等)的构建与宣传、水――岸休闲参与群(古运河广场、工艺展销市场、水休闲娱乐项目等)的创意与策划。
(3)辅助开发模式:主要指资源开发整合过程中的基础设施完善问题和客源市场开辟。
①基础设施的完善。前古运河游览线的配套基础服务设施还不够到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因此我们需增加水上游船的数量与种类,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增加古运河经典游览线的旅游质量。
②客源市场的开辟。古运河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为导向,以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标准,因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注重旅游市场的调查和预测,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选择开发重点。针对周边近程旅游市场,如上海、浙江等地的“水文化”品牌促销,扬州应把宣传重点放在本省及周边地区;针对中远程市场的“水文化”品牌促销,扬州应积极寻求同南京、镇江等周边城市的合作,组成宁镇扬联合促销团,面向华北、华南、华中及东北等地区进行旅游宣传促销。
③品牌打造的效果评价。加强宣传促销动,把城区内“水文化”品牌宣传促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完善城区内“水文化”品牌的旅游信息化工作,落实城市“水文化”标志体系;改善居住条件,营造投资环境;创新筹资理念,依据整治后会提升沿河土地价值的市场要素,积极采取以地低资、招商引资的方式从市场上多方筹资;拓展城市空间,促进产业发展,城区河道的整治为新区的建设和旧城的保护,为城市框架的拓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
城区河道整治是打造“水韵扬州”品牌的前提,而“水韵扬州”品牌的打造又是整治工作的拓深,两者正好构成了扬州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应在对“水韵扬州”综合规划时树立高起点,紧握“和谐”理念,除全面考虑城区水环境整治外,还结合考虑城市的经济、文化及社会因素,从而完善“水韵扬州”旅游品牌的打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成:扬州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扬州:扬州市社科联
[2]《扬州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扬州:扬州市旅游局
[3][美]约翰・A・奎尔奇 [新]梁绍明洪瑞云陈振忠:营销管理与战略案例(杨建华译)[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4]保继刚:旅游区规划与策划案例[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5]薛庆仁夏泽民等:扬州市志[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6]吕为龙闫伟:扬州碧水工程建管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水利,2005,(9)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范文5
回顾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由于旅游出现从传统走马观花式向休闲度假式的转变,旅游业发展开始由资源利用欠缺、盲目开发建设、粗放性经营逐步转变为对旅游资源深层次全方位的开发。
天津中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宋静在接受《中国地产总裁》杂志的采访时表示,随着在改革开放时期富裕起来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50-60 年代人群迈入老年时代,“银发经济”的崛起成为必然趋势。养老开始由原生态的自然生存模式转为以追求积极健康高品质生活为目标的模式,与之相适应,养老服务由过去“家庭养老 + 养老院”向综合型“养老社区”发展。
她认为,旅游度假与养老地产在选址、资源需求等方面具有共同点。二者都以相对发达的区域经济为必要发展条件,都需要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要靠近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要宜人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尽管在服务对象和公共设施方面有所不同,但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在满足各个年龄段不同发展需求的同时,实现多元化发展。“我国房地产目前在转型升级的关口,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地产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宋静表示,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地产不是旅游度假和养老地产的简单相加,需要全方位综合考虑,避免出现各种复杂问题。
“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地产应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协调统一发展。”宋静表示,国家应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及时做好相关信息的统计和。地方政府应根据资源禀赋条件等因素,对
旅游休闲养老产业用地等方面进行统筹布局,为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地产创造条件。“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带来的资源浪费,使这个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地产应该先环境后建设,先配套后地产。”她认为,旅游休闲养老地产要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必须要有充足的人气。“优美的景观、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是聚集人气的前提条件。”宋静认为,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地产应从自然环境出发,从完善道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起步,优化原有外部自然景观,建设有文化底蕴的内部人文景观,使度假养老人群不仅能够享受到“真山真水“,同时也有舒适方便的生活。
“发展旅游休闲养老地产应建立政府引导,地方政府、建设商和服务商构成的良好的运营体系。”宋静认为,地方政府应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以合作共赢的心态,使旅游休闲养老地产更好更快地体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对于投资建设方,应该放弃过去房地产开发固有的短、平、快建设理念,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的市场调查和科学合理的市场预测基础上,合理地规划与开发建设,为旅游休闲养老地产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考虑到旅游休闲养老地产投资与回报的特点,建设方做精做细的同时,更要有长远的眼光和长期投入的心理准备。而对服务商,应综合考虑各个年龄段的需求,以优质的软服务创造利于“乐游、乐活、养老”的环境。“由于该产业正处在起步期,且是一个长远的事业,要想结出丰硕的果实,还有待多方的共同努力。”
衍生阅读
天津“光合谷”养老养生旅游地产案例分析
天津市团泊湖“光合谷”片区是旅游休闲养老地产方面较为经典的项目之一。“光合谷”片区地处天津市静海县团泊新城,团泊新城以运动、健康、休闲度假为发展主题,与之相契合“,光合谷”以“旅游、休闲、养老、宜居一体发展”为定位,发展文化旅游、温泉度假、会议培训、有机体验等功能。
“光合谷”片区占地 5300 亩,由天津市天房集团作为主要投资方。在项目前期规划上,天房集团以详尽的现状调研和市场分析为基础,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在充分考虑各个年龄段需求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功能布局。在建设开发上,在完善道路、市政基础条件后,天房集团分期建设了湿地公园、温泉酒店、农业蔬菜标准实践基地、熊猫馆等,目前已初具规模,聚集了一定的人气。
旅游规划经典案例范文6
【关键词】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新常态下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世界旅游组织曾预言,21世纪文化旅游将成为吸引力最强的旅游产品之一。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积淀了众多的文化资源,对于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一方面能够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联合协同发展,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另一方面也能够以文化为引领来实现社会的良性发展。
当然,实现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效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口号和目标,需要我们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立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和旅游产业发展的真正需求,充分考虑两大产业融合的可行性。当前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实现融合所具备的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良好的价值导向为旅游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融合基础。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项目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为全国各地以及国外旅客提供文化交流与互动的平台,游客在欣赏风景以及名胜古迹的同时,应了解当地的文化与民俗。而两大产业的融合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当地优秀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与载体。所以,依靠各省独有的文化资源,以持续性发展为经营理念,深度开发旅游项目,就是对当地经济的一种发展保障,也是传承地方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二,旅游业的创新性发展促使两大产业积极融合。随着生活水平和知识层次的不断提高,游客在进行旅游时,所关注的不仅仅是风景是否优美,相关的地方文化与民俗也不断被游客重视起来,旅游业从原先的观光型模式向着个性化、大众化的新模式转变。而随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真正融合,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自由地选择项目,而这些项目设计的背后或多或少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欣赏可以使他们在放松心情的同时,学习到一些知识,满足了游客多层次发展的精神文化需求。
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的价值
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功能、优势与特色,而这些不同内容的交叉融合往往会催生新的概念和元素,实现创新性的发展。就文化产业来说,其所具有的多样性表现形式和民族、地域特质使得该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形成了不同的关联方式,最终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创新。而其中,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功能融合是主要的、典型的四种融合路径。
资源融合。在旅游活动开展过程中,文化产业中的高科技形式与创意思想等元素可以通过一定形式转化为新型旅游产品,来不断满足旅游者的性化、多元化的高层次需求;而旅游产业又为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从而很大程度上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拓空间。
技术融合。旅游产品的创新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撑,而文化产业在发展中拥有一定的技术元素,在与旅游产品的融合中能够发挥文化元素中独有的技术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科技含量,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与供给。
市场融合。旅游业具备强大的空间拓展能力和巨大的受众市场,而文化产业以其新颖时尚的特色获得广大群体的青睐与追求,但是文化由于其所具备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往往在空间上受到发展的局限,旅游产业的流动性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实现市场的良性融合。
功能融合。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均是集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产业,文化产业由于注入多样化的旅游形式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相应地,旅游产业中融入合适、丰富的文化内容,能够实现产品功能的融合。
除此之外,两大产业的融合有利于旅游业新型化的实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接收信息手段的多样,对于旅游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风景观光单一层面上,高端旅游产品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增加。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进行融合,一方面可以丰富旅游内容,使得人们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旅游度假的内涵;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旅游产业的获利空间。在过去传统旅游产业运行中,获利的主要模式是靠门票以及旅游地相关产品的交易,而文化产业的融入可以使得旅游产业获利模式增加,通过一些文化娱乐节目来实现增值,如景区举办的民俗表演等。总之,无论在旅游项目方面,还是在经营模式方面,两大产业的融合都有助于实现旅游行业新型化的发展。
缺乏统一的规划、开发、宣传和管理,是阻碍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原因
融合缺乏主动性与有效性。在我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属于不同的领域,在实现真正的融合过程中需要众多的协调与包容。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虽然市场上大多数的旅游企业与文化企业都能够遵循有关规章制度,但是企业间的运行往往是独立的,缺乏双效互动,产业融合缺乏实质的载体。就当前基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第一,各省市的文艺团体竞争性不强,导致文艺团体主动性较弱,文艺活动融入旅游项目的积极性不高,这样自然不能推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第二,两大产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缺少相互的交流和沟通,目前旅游管理部门主要以经济发展为方向,注重各项显性指标的实现,缺少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文化产业部门主要从文化的传承及发展方面进行考虑,对于旅游功能的融入考虑较少,两大产业之间缺乏沟通,阻碍了旅游、文化资源的统一规划与运作。第三,旅游企业与文化企业缺少深层次的有效合作,以致于有些领域仍然会出现旅游供应体系低效率运作的现象。由此可见,缺乏统一的规划、开发、宣传和管理,势必会造成旅游与文化产业无法合理进行融合,久而久之会严重阻碍两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统文化同化、弱化现象严重,文化传承渠道不畅。随着全球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西方文化的强势“登陆”,为了拓展客源市场,欧美等国家开发“新鲜”之旅,实施多种价格优惠政策、措施,甚至出现“零团费”“负团费”的现象,引诱国内游客纷纷前往,出国旅游人数大幅提高。同时,由于年轻人生活于网络、选秀等嘈杂浮躁的氛围,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距离越来越远,致使民族文化氛围不断消散,历代绵延不断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面临着断裂的危险。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根基,而文化又是旅游产业的核心内涵,因此,一旦传统文化被同化或弱化,就会使旅游项目失去中国传统特色和活力,对游客的吸引力和价值塑造也就无从谈起,这在根本上给两大产业的融合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缺乏综合型创新人才,产业融合缺乏智力支持。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中,队伍是根本,人才是关键。任何新型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支撑,尤其是软实力产业和行业,更多地依靠人才的创新性,因此在旅游产业、文化产业融合之路上,对于复合型创新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但就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从业者及其结构来看,创新型、管理型人才十分稀缺,尤其是高端管理人才。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大部分的高等院校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课程来培养此方面的人才,人才供给出现盲点,不利于产业融合的正常开展。
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注重时代性,要顺应和把握“互联网+”的发展潮流
注重科学发展,突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优势。各省市应根据本地的文化特色逐步建立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对于省市管理范围内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做好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具体来说,一方面,发挥地区优势,确保旅游与文化规划和发展的相互协调。在保证整体发展规划合理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突出本地文化资源特色,做到“以整体规划为指导、以实际细节为依据”,杜绝盲目、无序、低水平的资源开发与使用,防止一哄而上和急功近利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突出重点,注重打造地区文化、旅游精品。例如,对于延安、西柏坡等地区,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应该做好“红色文化”“古城文化”的开发,将红色经典文化与人文景观进行有效结合,培育出精品名牌,提升旅游区的整体形象以及旅游历史文化品味,强化人文思想教育与发展。同时要借助互联网平台建设,通过线上模式来发展旅游文化产业。
立足文化营销,提升旅游品位。其一,各地区在继续举办传统节庆旅游活动基础上,适时打造新型旅游节目。如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张家口怀来葡萄节、石家庄植物园荷兰郁金香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极大地展现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集中向外界鞔锵拭鞯穆糜尾品和形象。其二,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相关主体要加大主流媒体的广告宣传力度,有效利用影视营销、活动营销以及会展营销等多元化营销方式来开展密集化宣传,强化对旅游目的地新形象的推广。要借助国内的主流媒体或者权威媒体,通过“硬广告”形式在黄金时段以及头版头条反复推介各省旅游区的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扩大受众范围,让更多的人认识并爱上当地文化,这样才能为旅客量的增加打下良好基础。其三,实现与网络媒体的“联姻”,发展并壮大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注重时代性,就当前来说,要顺应和把握“互联网+”的发展潮流,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渠道来扩大产品营销的时间、空间范围。企业可以从建立健全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查询、在线预订、人服务等多种服务内容的旅游电子商务系统等方面着手完善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利用互联网来完善网页设计,透过视频特效、声音特效与图像特效,向客源市场推介宣传精品文化旅游线路,产生震撼效应。
挖掘经济领域的历史文化资源,培育新兴旅游市场。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人文景观众多。在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实现融合的过程中,要深度挖掘经济领域的历史文化,以点带面,实现旅游产业的经济化。同时,新兴旅游市场的发展也可以强化受众对于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播感。
加强兼具旅游与文化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优秀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引进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重要的一种就是内部选拔。同时,也要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合作,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帮助学校开展课程的开设和人才的培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同步发展。此外,各地区管理部门要注重产业融合平台建设,鼓励相关主体通过学习访问、研讨会、交流会等形式来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将优秀的管理经验与本地文化进行融合、创新,使产业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注:本文系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文化旅游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6JYD15)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史建强、赵俊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互动研究》,《经济问题》,201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