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调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调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调研范文1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在其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等方面具有自身特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最主要的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在当今社会,任何技术问题的解决,都是一种技术和社会过程相结合的过程,人们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必须针对“解决综合性实际问题”进行学习。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必须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一 课程开发理念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 [2006]16号文件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参与设计和创造新技术。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内容不能简单地适应技术的发展及职业工作任务一时的要求,必须关注工作、技术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在课程开发时必须进行校企合作,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职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内容,以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课程模式确定课程方案,以行动为导向实施课程。

二 专业核心课程开发环节及过程

课程离不开专业,在进行课程开发时首先要对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对专业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专家访谈会的研讨、论证,结合学生实习、就业岗位的调研反馈等途径,并参考国家职业标准,对专业任职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学习领域,开发出专业核心课程,进而配置专业支撑课程,和国家规定的基础素质课程一起形成整个课程体系。

(1)专业市场调研

专业市场调研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各专业在制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必须进行深入的社会行业背景调研、人才需求调研,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收集有关专业设置与调整、课程的有关材料,进行分析整理。专业市场调研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专业的服务面向定位和培养规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教学的分析研究、其他社会因素分析。

(2)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分析职业能力,确定职业标准

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专业服务面向及服务行业,并对专业对应的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在进行职业岗位分析及职业能力分析时,专业负责人应组织召开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实践专家访谈会,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共同参与讨论,以保证分析的科学性。职业岗位分析要全面研究分析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全过程和工作活动的所有因素。整个分析过程按照从工作职责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顺序进行。职业岗位分析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进行工作职责和任务分析,分析职业内的工作职责和每一项职责内的任务;第二阶段进行任务和能力目标分析,分析从业者在其工作职责的每项任务中应达到的最终绩效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技能、态度等任职要求)。

(3)分析课程结构,编制课程计划

在进行完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确定职业标准的情况下,下一步的任务是根据国家教育法规要求、专业调研确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分析得到的职业能力标准,开发课程门类,分配课时和安排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编制课程计划,最终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素质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素质课程与技术课程在高职课程中的地位是并列的,而不是依附的,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基础素质课程是高等教育的国际人、社会人、职业人的素质养成的关键要素,包括社会知识、文化艺术、职业道德、环境保护等知识,应遵循适度宽泛而浅显的原则。专业课程包括专业核心课程、综合专业实践课程(如顶岗实习)和专业支撑课程,其中,综合专业实践课程以技术实践知识为主,专业支撑课程是形成专业核心力的基础,专业核心课程是按照工作内容设置工学结合课程。

(4)进行单元课程分析,编制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调研范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实践为主体,以培养应用型、实用型技能人才为出发点,从职业教育课程设置、课程模式、课程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过1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的很多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的进步与文化的变迁,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不能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以市场为导向是高职课程改革的必然

国家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高等职业学院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要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这就明确了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是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的一线高级技术人才。在高职课程设计中,必然要求我们要坚决拼弃学科本位的观念,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设计课程,设计教法,坚持理论适度,注重实践操作,坚持校内学理论,校外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突出职业、行业性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教育是一种就业教育,岗前培训,是为公司、企业和农村农业培养合格的劳动力。所以,高职院校必须与特定的公司、企业、行业及农村农业紧密结合,以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相结合。行业缺乏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因此,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应有明确的职业、岗位指向性,应在严格分析职业岗位技能要素的基础上,确定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分析

10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之路。我们启动了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计划,高等职业专业种类已经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种职业岗位和职业种类;全国遴选了415个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的改革试点;紧密结合行业、企业的需要进行课程设计;大力加强特色专业的建设,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强调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进行专业设置;调整与设置开发专业、编写教材,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既要克服忽视文化基础教育的倾向,又要防止加大文化基础教育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升学的倾向。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明显地存在着缺陷。

强调学科完整性和系统性,忽视内容针性对和实用性。受普通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设计和教材建设上还未跳出普通教育课程体系的窠臼,从基础课程、公共课到专业课,大部分都刻意维护和追求学科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形成本科课程的压缩型,尤其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着明显不足,难以符合高职教学基本要求。如法律科教材,注重了法理学理论,注重了法律条款,忽视了案例教学,教学过程只注重课堂教学,没有实践操作设计。教材编写工作量大、周期长,教材内容理论性强、难度高,针对性和实用性弱,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盲目设置的现象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只有个大概方向,没有什么硬性规定,各院校在开设课程方面自由性任意性太大,有的学校为给学生方便,少开设科目,根据现有教师的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有的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考虑知识的衔接,导致部分该开设的课程不开设;课程设置位置人与人倒位,应是三年级开的课程在一年就开了,课程之间不衔接的现象比较严重。课程设置适应不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非财会班学生还学珠算,有的学校没有把计算机课程当作必修课等等,课程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课程设置缺乏社会调查,毕业生从业与专业脱节。二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呈现出多种办学形式,有紧密型的联合办学形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学校培养的学生,企业分配使用;有松散型的联合办学形式,即学校与企业有联合办学意向,学生毕业时,企业选择使用人才,要求课程设置适应于办学形式,适应于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但是,在现实中部分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没有和用人单位协商,只是凭借个别领导的经验和爱好来设置课程,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结构体系,甚至相互脱节,学生所学课程与企业和市场的要求脱节,毕业生从业与所学的专业脱节,严重影响学生就业。

职业课程内容设置空间小,制约着师生施展才华。部分高职院校现行的课程,编制的内容严密而系统,条理而规范,缺乏学科之间知识的渗透,知识面很窄;有的课程规范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尤其是专业技术课,不能越雷池半步。

三、构建以实践活动为主线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按照职业教育特点和要求整合课程内容,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特点,重点研究职业实践活动导向教学、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情境教学和项目式教学。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明确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的目标。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目标的现实定位,就是要求依据现实条件确定课程目标,即确定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课程目标。我们认为职业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劳动者的专门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无可争辩的永恒目标,更是永远追求的理想。职业教育课程目标的定位既要以社会需求为中心,正确处理和认识现实的社会情况,又要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二,课程内容要实现多样性与实践性统一。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要求多样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方式,即“提出问题一实践操作一课堂理论一指导实践”模式;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可以采取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方式,即 “系统理论一提出问题一实践操作一经验总结”模式,可以开发以培养学生智力技能和专业技能为目标的课程。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注重学科内的知识链接和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重视实践性知识的传授,注意实践的操作规程,确实保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达到50%以上。

第三,课程设置要注意科学与开放性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劳动力供求市场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业终身制基本上已经被打破,一个人一生要转换数次职业已变为事实。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随着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全面教育等教育思想深入人心,科学地安排职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意识,开设教育课程的总学分比专业课程学分多,开设企业实习、创造研究、职业生涯等课程。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设置的时候,要注意吸纳工商界人士和教育界人士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开发、审核和评价所有专业课程的实施情况。对课程的开发不只是针对某一阶段或特定阶段的学习者,而是面向所有从业人员的任何阶段。专业和课程的取舍或更新方面,均严格按照职业群集或行业、企业的特点与需要来确定,并根据社会变革对人的知识、技能以及品质的要求,按个人发展的需要进行课程的调整,为在不同层次上提供更为灵活的职业教育服务。

第四,要充分考虑专业特征与产学结合。专业的差别往往导致能力、知识结构的完全不同,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思维和技能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不同专业特征,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连接起来,已有经验和未知领域对接起来。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一般都是两个教学点―学校和企业。如丹麦高等职业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是能适合在学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企业两个地方实施的,学生在学校学习部分理论知识,在企业学习部分实际操作技能,学生能够把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及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校企材,操作部分考试可一般在企业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在学校开展,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专门的职业技能,保证高质量、高效率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缓解企业劳动力紧张的局面。

第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高职院校课程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要注意进行市场调研和职业分析,细化各专业职业能力结构,形成课程目标,构建以职业实践活动为主线的课程结构。一是进行市场调研,了解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类型及各类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能力、能力范畴和标准,根据标准确立课程目标。二是请专家学者论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对社会调查结果进行诊断和分析,为制订具体的课程目标提供科学依据。三是以市场需求为准绳,“就业为主、兼顾发展”选择课程内容,实现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实用课程与拓展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多种课程并设。四是加强选修课程设置,突出学生素质能力培养和职业指导课程,创建一个涵盖多种市场需求的多元素的课程体系。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

参考文献:

[1]瞿葆奎.课程与教材(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12-120.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调研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社会需求

作者简介:李建国(1967-),男,江苏阜宁人,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基于TAFE模式‘双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编号:2010ZCG35;主持人:李建国)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3)02-0007-03

专业的设置,对于学生以后在社会上能否快速的适应企业的要求、快速的走上岗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得不说,社会需求下的专业设置,应该从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出发,灵活的掌握社会对专人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为学生今后在社会行的生产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需要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

(一)以社会需求为专业设置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根据社会实际需求的变动。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则要求我们的专业设置必须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必须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相适应。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集中体现了我国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初衷。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是其能够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需求反应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核心内容在于提升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2.获得社会效应的必然选择。社会效应是高等职业院校存在的重要基础之一,只有对社会的发展带来相应的贡献,高等职业教育活动才有继续下去的必要。这一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大发展要求的技术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也就是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根据学校自身的实际硬件、软件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在这一过程中应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在于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专业性人才,获得相应的社会效应,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进而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提供丰富而多样的人才支持,而不是为了盈利。

(二)具体专业设计过程中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的实现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来说,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必须从社会的实际需求角度出发进行专业设置,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专业型人才。

1.从人力资源分析来说,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对于劳动力所具有的素质条件有一定的要求,这也是高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最基本前提。学校应该通过对本校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的改善来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市场需求信息,通过对学生的信息支持来为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同时,这也是由于社会对人力资源所产生的多样化需求决定的。社会声场过程中,作为为复杂的整体结构,各种各样的人才对社会发展都会起到相应的作用,这种情况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出现多样化趋势,也就成为一种必然。这种情况下,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这一特点,是教学自身能够成功的必然条件,所以,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能够在学校的阶段就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其以后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工作提供合格的综合性人才[1],为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重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水平有选择的进行教学内容的把握,因材施教的同时,注重整体的提升。

2.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专业的细化和内部劳动组织的变化是其主要特征,而我国的高等教育中的专业设置,有必要根据这些变化的产生和发展趋势对专业的设置进行合理的调整。具体来说,下列几点社会经济因素对专业设置的变化起到了主要的影响作用: (1)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高等教育中,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性符合人才,是其基本要求,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存在的基本要求,所以,高等教育事业中专业设置紧跟市场需求、严格按照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动,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2)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而正如上文中所论述的,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市场的实际需求,也就是说,我国的高职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出发,为学生今后在社会上的工作提供一个必要的支持;(3)从社会职业划分的角度来说。高等教育所面向的市场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这种情况下,根据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专业的设置,则显得尤为必要。

3.从学生今后的工作需求角度来说。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发展情况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重点关注方向,这就要求专业设置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角度进行专业设置改革。为学生以后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专业设置过程中,必须树立一切为学生的教学宗旨,并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教学的具体需求在没一个专业上予以体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将会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学生如何通过掌握一技之长来保证今后的发展,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得以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专业设置来不断的提升学生对未来岗位的适应能力、为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才能够保证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4.从市场对人力资源的调控规律角度来说。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是根据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实际情况而展开的,这就要求专业实际必须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力资源的具体需求相适应,并以此为基础,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笔者通过多年的亲身教学实践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应该对社会随机多变的要求与高校人才培养长周期性的矛盾加以考虑,社会需求的变化是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 [2],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科技成功和创新型技术的大量涌现,对原有的技能和技术形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传统意义上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需求。可以说,今年的热门专业,明年可能遭冷遇,目前遭冷眼的专业人才,明天可能会变得抢手。这样,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深入的把握市场对人力资源需求变化的规律,按照规律办事,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二、专业改革项目必须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情况相适应

(一) 把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

根据市场实际需求,对在市场中需求较强的专业进行大力投入,同时按照上文中的要求,对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化的规律性进行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优势专业培养,对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人才需求的各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把握。人才需求的实际情况的变化,对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在进行专业划分的时候,如何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技能,就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3]。

(二)认真分析市场需求,提升专业在市场中的适应性

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专业的对口程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专业涵盖的面比较广,那么该专业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势必下降,而如果过分的追求专业的专一性,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专业的适应性将会大幅度下降,学生在社会上的发展情况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弱化。笔者认为,如果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在保证专业性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升该专业的市场适应性,那么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来说将会是非常有利的。让人才市场需求较大的专业招生。这样既可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又可避免过多地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4]。通过对市场需求的最大限度的调研,对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从而带动招生率具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学校管理者应对这一问题给予更生层次的关注。

(三) 保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

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的进步导致社会分工的不断细致,可以说在这种情况下,行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总量上升到同时,对人才的专业性的需求也不断上升,每年都有大量的新行业诞生,每年也有大量的老行业衰落,这种变化,要求高校不能简单的进行专业的调整,而是应该重点对社会需求进行预测性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自身对职业发展前景的预测来实现对整体专业的改革和完善。同时,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对所在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给予充足的信心,为学生整体专业知识水平的提升给予相应的关注和努力。

三、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提升学校整体教学质量水平

(一)强化行业的主导作用,创新专业设置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如何,就看其对企业、行业所需人才规格、能力的适应性,这就要求专业设置必须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专业能力标准由行业、企业协会来制定。

应该看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和地方教育的行政部门会那句当地经济发展和我国整体经济运行情况给予高等职业教育宏观上的监督和指导,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根据具体的社会需求进行专业方面的选择,重点根据自身对市场需求的把握来制定新的专业,送交上级部门审批之后实施。

(二)以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为切入点,突出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和针对性

必须按照我国相关规定对专业的选择进行有效的管理,尤其是对相关教育人员的把握,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角度,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通过委员会的调查和研究,进行专业方面的设置。不得不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环境的改善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已经对市场人才需求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高等职业院校工作的展开,应该根据相关需求,由在本专业和行业较有影响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以及学院的专业教师、负责人组成。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区域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实际需要以及职业岗位群的要求来设置专业,特别要注重设置一些符合本地区产业结构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性专业相关人才的培养。

(三)专业设置的操作程序

笔者认为,应该重点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对所需要的人才品种进行合理的选择,从岗位的实际需求情况的不同来设计具体的岗位内容,同时,应该对市场调研的结果进行分类会中,对其中包括行业规模、专业技术状况、人才需求、毕业生就业范围与工作范围等信息进行有机的分析之后,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化的专业设置实践。再次分析岗位或岗位群能力结构、能力要素,确定该岗位或岗位群必须具备的所有上岗证书;然后根据职业能力的分析,提出调查报告和专业设置的建设意见,包括对原有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调整意见,以及建议新开设的专业名称、专业方向和办学规模;最后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审定上述调查报告和专业设置的建设意见。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学习内容进行改革和引导,使之能够符合当地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力资源所作出的具体要求。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院校对地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不断提升,应该说,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当地政府如何合理的利用当地的高等职业院校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吕鑫祥.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97(2).

[2]李永久.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设置与管理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03(5).

[3]陈晓云、赵世奎.社会需求—高等教育质量的外在要求[J].现代管理科学,2003(5).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调研范文4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我国3G网络商用的全面铺开,我国的信息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对移动通信人才的需求将迅速增加。在探索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发现,课程质量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隐性因素,也是根本因素。为此,应根据移动通信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并借鉴德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高职移动通信专业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的引入高职课程改革经历了校企联合开发课程的阶段。在此阶段,高职院校引进国外能力本位的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经过大量的课程改革和建设,使教师转变了观念,很多专业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高职院校运用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基本明确了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的模块化课程。但由于没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工作系统化,使提炼的工作任务模块又不自觉地回归到原学科化的体系之中,没能构建出职业化的课程。因此,虽然在课程中注入了与职业岗位贴近的教学内容,针对性比原课程增强,初步保证了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符合生产实际要求,缩短了毕业生的上岗适应期,但仍与毕业生“零距离”上岗的目标有一段距离。德国“双元制”教学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开发课程,提出了解决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结构的重构思路和方法,解决了DACUM课程开发中的不足,使职业教育更贴近生产实际。但是德国和中国的体制不同、国情不同,生搬硬套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借鉴国外课程方案开发方法的基础上,要结合我国的高职教育实际,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操作、可实施的课程开发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流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市场调研阶段市场调研是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和关键性工作,目的在于解决专业准确定位的问题。调研的内容包括行业的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工作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资格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专业定位、专业化方向、专业服务面向的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思路等。该阶段的难点是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岗位群进行分析,对需要基本相同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业(岗位)进行合并,进而形成一种建立在职业分析基础上、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载体,即专业,然后再确定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必须经行业技术专家充分论证,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行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情况;就业情况;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群);应设置的专业化方向;职业资格证书;课程体系结构;现行的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确定培养模式阶段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因此,移动通信专业课程开发必须是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离开了企业就没有改革之源。同时,学校必须以自己的教育服务优势,建立互惠的市场机制,激活企业的“校企合作共建”的兴奋点,使校企合作做到双赢。只有这样,校企双方才能共同探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框架,签订协议,实施校企合作方案(明确合作方式、各自责任和操作形式)。由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及职业性,必须将专业教育融入产业及产业链,明确培养对象面向的岗位(群)职责和任务,结合生产实际,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开发阶段课程开发是整个流程的核心部分,是落实就业导向的实质性改革阶段。要解决课程设置的原则、课程载体的选择、课程内容的重构、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情境的创设、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等问题。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结合我校移动通信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以及通信企业的用人需求,对移动通信专业基站维护岗位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调研范文5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问题分析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也是联系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纽带,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水平,因此专业建设是一个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内涵发展和建设,必然要关注专业的建设和改造。

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片面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

多数高职院校在可能的情况下都经历了一个专业的快速扩张期,片面追求学科门类的多样和丰富,以体现学校办学的档次,在专业设置甚至名称上追求与本科的类似,导致部分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较多,且缺乏特色。然而,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毕竟是两个不同类别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以能力为本位,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突出的是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果高职院校意图朝建立综合性大学方向努力,其开设的专业不仅在名称上与本科院校雷同,而且在专业设计上也完全照搬照抄,课程内容上仅仅是一个本科课程的“压缩版”,非但不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技能特色,也难培养出适合生产岗位第一线的合格劳动者。

2.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

高校专业的同质化是一个共同问题,从本科到专科都较为普遍地存在。以北京地区2013年招生专业为例,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会计等8个专业在除本科院校以外的10所以上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共同招生。重复率较高的专业总计23个,总计划5,458人,占总计划的54 %。

综观重复开设较多的专业,一是社会热点专业较多;二是偏管理类、财金类专业较多;三是基础类专业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有需求;部分专业的准入门槛低,投入成本少;迎合考生心理。但在生源逐步减少的大形势下,过多重复设置的专业为院校带来生存压力;在市场需求量有限的情况下,难以承受供大于求的就业群体,导致社会、高校、学生多方资源的浪费;一定程度上,过多重复设置的专业挤占了社会急需的特色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3.专业的科类设置不平衡

目前,围绕第三产业或服务性行业的专业较多,偏管理类的专业较多,主要理由:一是这类专业设置成本较低,无需建设大规模的实训实践场所或基地;二是易于教学,对于师资要求相对简单;三是更易于迎合中国人喜爱管理的官本位思想,因而可以较好地聚拢生源,较快地收到办学收益。而另一些需要投入较大成本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要求、对教师理论实践结合能力要求较高且真正与高等职业教育定位相一致的工科类专业或技能型专业则开设较少。这些专业往往正是社会经济发展紧缺的实用技能人才培养来源。

4.新专业报批过多,专业变换频繁

近年来,随着生源形势的变化,高职院校新专业的申报活动也进入了一个“快车道”。部分新专业开设往往是为了追逐社会的一时热点,缺少科学性和严肃性,追求短期利益的心理明显;部分专业甚至是为迁就已有师资团队而建设或改造;部分新专业因其先天不足,必然造成招生的不足,而招生数量对于高职院校生存的巨大作用又往往使得学校不能给予新专业一定的涵养期,从而造成了个别新专业的生命短暂,浪费了有限资源。频繁的专业变化使得专业设置和建设缺少相对稳定性,也不利于已申办的专业成为学校的骨干和特色专业,无法形成学校的品牌效应。

5.部分专业定位不准确,内涵建设不足

一是部分专业的内容陈旧,有些旧专业多年未有改进,课程内容理论与实际相脱节;有些即使为迎合市场进行了改造而形成新专业,但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无大改进,仅是更换了名称或增加了专业方向,依然缺少与时俱进的内涵建设。二是部分专业无论从名称上还是课程设置上,基本贴近本科同类专业,明显与潜在的生源水平不对称,与高职教育应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定位不匹配,也不具备充足的师资力量储备。往往这类专业在并不具备办学优势的前提下强行开设,也导致了少部分本应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因师资水平与生源水平的双重限制,变成了简单的入门型专业或基础应用型专业,失去了开设专业的价值。还有一些新兴专业的设置主观性强,缺少对市场和就业前景的客观分析和预判,有些片面追求名称的新奇、高端,但界定不清晰,特点不突出,名称晦涩难懂,针对性不强。

6.个别专业在招生市场遭遇的冷热度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

专业的存在价值一定程度上是由招生和就业市场来检验的,而招生市场的冷热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并不是完全匹配的,招生市场的热门专业往往不一定如考生所期盼的,有着令人满意的就业渠道和市场,以及今后长远的发展前景;而部分冷门专业却因其特殊性或市场的需求而成为稀缺资源,不仅学生就业不成问题,未来的发展也会大有可为。

对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和改造的思考

1.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必要性

统计数据表明:一直到2020年前后,我国18岁高考适龄人口总体趋势依然下降明显。生源的不足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以内涵求发展,以特色谋生存是高职院校的必然选择。对于北京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来说,因其特殊的地理和行政位置所面临的形势更严峻,压力更大,进行专业的建设和改造,谋求特色发展和生存空间的任务更紧迫。只有那些办出特色,拥有广阔的生源市场需求,可以让毕业生过上体面生活的专业,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招生困境中保生存,求发展,进而带动整个社会人才观念的转变,切实将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与高等教育并驾齐驱的专业类别。因此生源的压力可以说是高职院校不断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外在压力。而提高办学水平、办高水平的高等职业院校则是专业建设和改造的内在动力。

2.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时应注意的原则

专业的建设和改造涉及两个层面:一是专业的设置,二是专业内容的改造。在进行这两个层面的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原则:

第一,针对性。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在专业设置时首先要有市场针对性,要面向市场,有对应的职业岗位需求。二是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责任,所以在专业设置时还应考虑区域针对性,即与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相适应,面向本地区市场和行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三是还应考虑生源群体的针对性。高等职业教育面对的生源总体来说是一些动手能力强于文化知识学习能力的群体,过多的理论课程和知识传输不适用于他们,突出岗位能力和实践技能的专业更有利于未来岗位一线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第二,科学性。专业的设置要与所在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相一致,并充分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和论证,即充分考虑办学的硬件条件,如教学配套设施和实训场地等;充分储备师资力量以满足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的需要;充分了解市场是否有对人才的需求;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符合行业标准;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适应培养标准和培养过程,可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同时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应用能力。只有坚持专业建设和改造的科学性,才能避免劳民伤财的盲目性。

第三,经济性。在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造时应遵循经济和效益的原则,还应优先考虑运用现有资源,并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尽量实现资源共享。应将“专业群”的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即围绕一个精心打造的核心专业建设若干个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使之共同成为一个专业群,有利于大部分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共享,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专业之间又各有特色,与行业中不同的岗位点更紧密对接,方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经济性原则。

第四,实用性。所谓实用是指所开设的专业是否能与社会行业或岗位相呼应,即专业是否可与就业岗位挂钩,是否有企业需求。高职院校应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或今后一段时间北京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岗位以及人才需求量,把北京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作为专业建设和改造的重要依据,切实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好,开发有实用价值的专业。此外,高职院校在开设专业后也应时时关注市场的变化,及时掌握行业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变化,以便随时调整课程内容,保持教学与市场需求同步,保证开设专业的实用价值。

第五,特色性。众所周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办出特色才是高等职业院校的立校之本、生存之道,一所高职院校首先应该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和办学优势,寻找到适合本校的特色专业,投入人力、物力,将之培育为“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拿得出手的特色专业、王牌专业,同时围绕特色专业构建结构合理的专业群。一旦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特色专业,就有助于增强学校的办学吸引力,也可以起到有效聚拢生源的作用,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专业建设和改造的特色性原则,还有利于与其他同类型高职院校进行“错位”发展,避免盲目的重复建设,节约有限的办学资源。

第六,稳定性。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与改造应注意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一个本着科学的原则、严谨的态度开发建设的新专业,从调研到论证再到建设,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开设之后到办成规模,也应有一段不断进行培育和完善的时间。保持专业规模和开设专业的相对稳定,有利于保持教育的连续性和涵养的周期性,有利于专业走向成熟和长远发展,进而形成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目前,北京地区高职院校内存在着一些招生形势不甚理想,但确实有较强的市场需求,且是部分高职院校的代表性特色专业。对于此类专业,应尽量保持其稳定发展,而不应简单地以生源市场作为评判的唯一标准。

第七,灵活性。稳定与灵活是一对永远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它必须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的变化,因此,高职院校专业的建设和改造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也必须遵循灵活性的原则。

对于专业的建设和改造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可以使专业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保持专业的活力和新鲜,也有利于督促在职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保持专业的生命力和实用性。要想做到专业建设和改造的灵活自如,打造和完善一个稳定的核心专业,塑造一支专业面宽、迁移能力强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二者缺一不可。有了稳定的核心专业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可以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改造在稳定中保持灵活机动,对市场的适应更加主动化。对核心专业下的专业分支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投入成本相对较小,调整时间也相对较少,可尽快保持与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适应。

3.建议

从院校角度来看,必须要重新梳理和定位现有专业,一是选择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有对应岗位需求的专业;二是选择与本校办学能力和水平相适应的,可与同类型专业形成错位发展的有特色的专业;三是建立核心专业群,形成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较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或行业变迁的,有外延空间的专业群落。同时应勇于对一些定位模糊、办学条件不完备、难以形成精品,缺少竞争力的专业说“不”,坚决“关停并转”,以节约有限的资源集中精力办好优势专业;四是重视“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岗位针对性。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说,高职教育的普遍遭遇冷门,这不仅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问题,而且与高职教育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人才评价标准、甚至个别招生录取政策等,不利于考生选择高等职业教育,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呼吁招生管理部门在招生录取政策上能够给予高等职业院校一定的政策倾斜,以保护其相对脆弱的生源群体和发展中的高等职业院校本身,如坚持年度计划的严肃性,为高职招生录取保留一定的生源数量。对于确有需求的弱势专业,能够从政府层面上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吸引部分学生投身其中,保护专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可能性,也保证行业人才的培养渠道,如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免收部分专业学费;或在录取的门槛上给予院校一定的自,打破逢录必考的录取模式。此外,希望从国家的层面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应有的地位,消除编制等就业市场人才流动的障碍,让高职院校毕业生与本科毕业生享有同等就业机会和薪酬待遇,提升社会认可度,引领提升高职教育受教者的自信和自尊,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接受因材施教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方光罗.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5).

[2]张莉莉等.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2).

[3]李月清等. 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对专业设置的启示[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7).

[4]李永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原则及存在问题剖析[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高等职业教育市场调研范文6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吸引力 学生

作为一名在高职院校工作的教育工作者,在最近的2年时间中,笔者越来越多地发现在我们的眼前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情况:一个方面,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抱怨工作难找,就业前景渺茫;而另一方面,是在近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等沿海众多地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用工荒,企业招人难,甚至是招不到人。这样的情况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高职教育应该如何发挥其能动性,如何使自己在与其他中专、大专院校相竞争的环境中更具吸引力。高职教育怎样才能为我国的用人单位培养更加实用的人才?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影响高职教育吸引力的因素:(1)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与社会经济地位分层有关。一些社会学研究者认为,声望较高的职业领域和更高的薪水对人们更有吸引力。由标准化地位量表所测量的职业声望和地位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供了一个静态的画面。在个体水平上,职业声望越来越基于就业前景、薪水和自我成就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一些体力工作和职业会带来健康危险,其声望可能较低。人们对不同类型教育态度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特定职业岗位相关的形象。(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认可的均等性根据政治学理论,认可的均等性是认可的一个基础原则,也是一个公正、稳定的政治秩序。根据这一原则,社会中的所有公民都应获得认可和尊重。促进高职教育与普通教育间认可的均等性一直是我过高职教育政策的目标。目前,我们要想使高职教育更具吸引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修炼内功,提高学生的“质量”

本文所述的质量是指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的文化知识和基本素质,只有当我们的学生既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进入社会后才能被各个单位所接纳,才能在他们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一定的工作成绩。在提高质量上,首先,我们应该制定出较为实用的,能迅速与其对口就业岗位相接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计划。其次,进行人才市场调研,研究单位用人的新动向,根据用人单位动向,规划出新型实用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最后,加强课程实施的反应性和针对性。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用合适的教材,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同时在授课当中贯穿适应用人单位需要的课内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二、校企合作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在办学模式上,国家十分提倡走校企合作之路,希望双方达成共识,实现双赢。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储备优秀的可用之才,通过校企合作培训机制可以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的素质。通过校企合作使培养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缩短员工和企业的磨合期,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劳动成本,能有力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校企合作于学校、于企业是一种双赢的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地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企业可以在招工时就说明,凡在本企业服务满三年的员工,企业可以为他颁发国家承认的中专学历证书,而且员工本身不用任何费用,对员工和企业来说也是一件一举两得的好事。加强校企间的合作,为企业“量体裁衣”式地培养后备劳动者不失为一种最有效的方法。企业虽然拿出一小部分的钱来培养在职员工,但企业也从中得到了最实惠的好处。(1)通过三年有目的的培养,企业为自己培养了一批熟练的劳动力,不必再花人、财、物进行上岗培训。(2)学校专门培养出来的劳动者,比起一般打工者,素质要高得多。他们熟知企业文化,懂得生产技术,具有良好的文化、思想素养,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3)可以当作企业为员工颁发的社会福利,从而调动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4)减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5)提高企业对外宣传的知名度。(6)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交流。

三、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取决于一系列的配套政策

规划纲要特别注重的一点就是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的增强取决于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我国从1996年出台《职业教育法》以来,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取得了一个长足的进步,但职业教育本身也面临着很多的尴尬和不足。有一个调查,在农民工、大学生已经技工这三者的待遇里,农民工的待遇是1400多元,技工的待遇是1000多元,大学生待遇1700多元,技工的待遇排在最后一位,所以,要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亚洲的韩国和德国都在很多政策配套方面都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现在有很多地方在户籍政策改革方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很多吸引人才和引进人才方面的一些政策,但在引进的人才里,很少有引进高级技工的。这说明我们在观念方面,在具体的政策举措方面,我们没有相应的配套,如果有了以职业教育法为龙头,有相应的配套措施,那么在它的经济待遇方面、政治待遇方面以及在社会观念对它的认识方面有很大提高的话,高职教育的发展自然就会迎刃而解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层次中的类型定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类型中的层次定位。

四、完善和健全高等职业教育准入制度

现在教育规划纲要不能规定企业的行为,不能规定企业应该把技工工资提的多高,但是我们能规定,如果农村孩子上高等职业院校,将来会给予免费,将来全部的学生上高等职业院校也可以免费。另外,拿到一个就业证书以后就能上岗,这样一个严格的准入制度都需要逐步健全的。

综上所述,我们应加大高等职业教育连续体系方面的力度,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创造很好的制度环境。同时,我们应该把高等职业教育类的总体规划上升到法律层面,法制化的高等职业教育才是有前途的职业教育。当然,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政府一定要负责到位;成功的高等职业教育应有行业企业的刚性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