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的美学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的美学特征范文1
关键词:敦煌;壁画;艺术;美学特征
敦煌壁画中凝聚着很多的艺术技法,以能够很好的达到传神的作用,传神就是能够在神态、风姿以及神情等方面都能够很好的进行表达,是艺术的灵魂所在。自从十六国起,敦煌壁画就存在了,在经过宋、元等朝代的发展,其上的人物多有上万,其形态更是不计其数,内容十分的丰富多彩是各个时代的佳作集合。敦煌壁画之所以能够在数千年后的今天依然带给人以震撼的美感,不仅是其在艺术上的传神,更是将艺术很好的赋予了生命以及感情,这是研究我国民间艺术以及美学思想的珍贵材料。
一、节奏感和乐律感的结合
(一)完美的空间组合
敦煌壁画中的上部分的比例尺度是不同的,其主要是因为不同画面在天空的不同结合而成的,这种空间的设计十分的巧妙,能够将大量的图案很好的搭配其中。例如人宫伎乐,基本上都采用了装饰图案的表现手法,无论是背景中精致的宫门,雕花围墙栏杆等物体,都与伎乐的人组成了一个十分别致的画面,并且人物宫建筑屋顶、门楣、华服等背后都含有光圈,这就让整个空间都具有较为强烈的节奏感和整体效果。
(二)反复、交替的变换
韵律的美在于抑扬顿挫的变化,其能够让这种节奏的变化变得更加的动态,所以敦煌壁画中的图案大多具十分明显的节奏变化,相对应的颜色也经过了反复和变换,这种排列交替的图案能够更好的凸显出人物的效果。
(三)动静、虚实之变化
音乐是可为人看到的感情传译。而美术它则用色彩、构图的明暗、轻重、长短、曲直、断连等变化表现出动与静的节奏韵律感。如隋代第302窟人字披中的“伐木造塔”画面的中景,远处起伏多变的山峦和烟云流动的大片空自,使得画面豁然开朗,使人有一种虚中有实,实中带虚的感觉,把山川树木的氛氯景象完美的描绘了出来。再加之把中国画特有的意境和留自手法运用其中,突出人物行动,及其人物随地势高低起伏排列,富有强烈的音乐律动,动静恰当,虚实相间。
二、壁画夸张的变形
(一)夸张变形突出男性阳刚之美
在敦煌壁画中,北朝时期的药叉形象是夸张变形特征的典型代表。他们或弹奏乐器,或挥巾起舞,或交手比武,形象特征正是横向夸张的效果,身材短壮的药叉蹲踞在狭窄的横向平面内,奋力挣扎,让人感到一种欲待喷发的力量,增强了药叉护卫佛法的力量感,大多给人一种妖怪凶悍的感觉,突出了他的阳刚之气。
(二)夸张变形展示了女性的阴柔之美
我们发现,在敦煌壁画中通过女性菩萨某此部位、动作的夸张变形去展示她的阴柔之美。最为突出的就是胸部和腹部,如北凉第272窟南北两侧的供养菩萨和南北壁上方的飞人等,都是面相圆润,体态丰满,十指修长纤细,用厚重的晕染突出和腹部肚脐的独特之美。画师们不光通过人体某部分的夸张变形来展现女性美,还利用人体某此动作来表现女性美。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电视剧飞人形象或者电影里的菩萨形象,大多借鉴敦煌的画作而创作。
(三)夸张变形的极致发挥
画师们运用人体扭曲的造型达到画面变形的效果,产生从数量和视觉效果上凌乱夸张的做法,是对人的能力扩展的一种渴望。例如窟中的女蜗形象,她们上半身为人形,下半身则为龙蛇形象,这是将龙蛇合一的物象变成了力量和人的智慧相结合,以此创造出神的完美形象。
(四)动物特性的夸张变形
在敦煌壁画中,不仅有人物题材,还有很多动物题材。画师们在进行创作时,也一样会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比如狮子、孔雀、自马、野牛、黄羊等的造型。画黄羊时,就会夸张它那富有弹力的腿,让它给人一种飞奔的速度感;画野牛时,又会突出它残暴的野性,比如酉魏第249窟窟顶北披中的野牛,画师用粗细不等的线条寥寥几笔把野牛发怒时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在画孔雀时,又会突出它温文尔雅的特征。
(五)图案纹样多样性
在敦煌壁画里,画师们通过发挥想象力,创造组合出的图案纹样具有象征性含义和指示性符号含义,这样的例子就有很多,如团花、宝相花、莲花卷草、葡萄石榴藤蔓和云纹、水纹、山纹和龙、凤、狮、虎等等。例如团花,它是一种旱团形的莲花图案,花形结构基木都是收合向心状,多种叶形纹样合成花瓣,若十花瓣又组成环状层层相套,也就形成了团状花饰。
三、对称中求不对称的美学手法
(一)单幅画面中两侧的差异
对称中求不对称的特征不只是整体布局,中一幅说法图中也是有差异的。如中唐第154窟《弥勒经哪中的说法图,菩萨的头光、背光图案以及两侧比丘、听法菩萨的数量有差异,但是两侧比丘,听法菩萨的形象、表情、服饰、头光色彩等都在画师的匠心巧思卜产生许多微妙变化,总而言之,画家们在创作时,从布局、造型、数量等方面都全心全力精益求精,尽力在对称中求不对称,让原来呆板的画面变得生意昂扬,富有情调。
(二)在图案中制造差异
我们知道,图案是具备对称的,在敦煌壁画中我们发现画师们在表现对称时,也竭力打破这种对称制造差异。如隋代第292窟人字披顶酉披龛下的双狮忍冬图案,画面中双狮相同蹲坐于莲花摩尼宝珠的两侧,衔忍冬草叶。两只狮子大致上看形象基木一样,具有对称性,但仔细观察就会看出,两只狮子衔的忍冬主叶的色彩搭配完全相反。
四、结语
莫高窟中的敦煌壁画为人们展现出了一个极乐世界的形象,其具有很强烈的装饰风格,并且具有亲切、自然以及理想主义色彩的元素,从艺术的传承方面而言,敦煌的艺术史千百年来壁画艺术的演变,其不仅充分的展现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更对每一个朝代的风格进行展示,本文通过对敦煌壁画艺术的美学特征进行分析,能够很好的掌握敦煌艺术的内涵,这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方向,同时敦煌壁画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遗迹民族精神的良好展现,对敦煌壁画进行研究,也能够对我国民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进行很好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同庆,胡朝阳.试论敦煌壁画中的于对称中求不对称美学特征[J].民族艺术, 2004(03):80―87.
[2]周菁葆.敦煌壁画中的人体艺术研究[J].艺术百家,2010,26(02):179―184.
艺术的美学特征范文2
1、以中国母语为背景。我国大多数人使用的都是以汉语为主,而中国声乐艺术的歌词创造所使用的就是汉语。汉语语言本身就是以声、调、韵为基础的,汉语这些特征使汉语本身具有某种旋律性的特点,所以,中国声乐艺术从创造到歌唱的过程中都要以汉语特征为基础。
2、以中华民族地方音乐风格为特征。从中华民族音乐风格的角度对当代中国声乐艺范畴进行分析,其风格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演唱风格,就是指演唱者根据作品的型式、审美要求和思想内涵,通过演唱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声技巧将其特征表现出来;其二,创作风格,是指创造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使用了中国传统音乐风格手法和传统音乐风格发展手法,同时加入了中外音乐创作元素。
3、以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审美标准为依据。广大观众的审美观既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在一定的时期内,观众的审美观也可以在一定的实践保持相对稳定,这就是各种声乐作品形成的根源。传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已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而现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传统的真善美审美理念上不断发展,是科学的技术方法、民族风格和强烈时代气息三者的高度结合。
二、当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美学特征
(一)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音乐美学思想基础中国声乐艺术受音乐美学思想影响比较深刻,中国美学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而且中国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神会,对于人伦关系非常重视。同时中国还是一个艺术国度,因而结合艺术创作、艺术鉴赏以及研究艺术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音乐美学思想。
(二)声情、词情、曲情相结合的情感美学特征词情是人们在欣赏乐曲中的歌词所产生的感情,曲子中的歌词是对某一事物的描述或者是对于某种心情的阐述,从歌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创作者当初在创造这首曲子时的感情和心理变化。歌词是曲子的基础,没有歌词作为寄托,单纯地曲调只能给人以空洞的感觉。曲情是作者运用音乐的基本组成因素:节奏、旋律、调式、复调和配器等进行有机的组合,并在这个过程中融入情感。音乐音调要与语言的音调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完美体现出音乐创作所赋予的情感内容。声情是曲子通过歌唱从而将内在的感情所表达出来,只有通过歌唱才能将文本上的歌词以不同的曲调所阐述出来,通过歌唱人们才能从听觉上体会这首曲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人们对于声音都比较敏感,所以使用何种曲调将乐曲展示给人们是非常重要的,准确把握曲子的声情,才能更好地完成曲子。
(三)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相结合的创造性美学特征所谓的古为今用就是目前的民族声乐艺术仍然沿用传统的音乐艺术,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方面给予了创新,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从歌词、曲调还是唱法上都进行了改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传统音乐艺术一直都是当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源泉,传统的音乐艺术中的优秀思想一直被保留下来。
艺术的美学特征范文3
奇,是奇怪、奇特。奇的形体、怪的状态。“奇”, 是能触动人心的外表形态特征,是一种超乎寻常、出乎意料的“形”奇。
根材奇怪形态的形成与复杂的自然生长环境有关,树根为了给干叶汲取和传输营养,因受土质、空气、温度、气候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需不断地调整生长方向,从而形成一种无序的奇异的形状,诸如:树根的扭转、虬曲、盘桓、交错、粘结。作为雕刻材料的树根的取材上,根雕艺术家们以“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的原则,不获取活树的根系,而采用“枯槁”、“死亡”的树根。很多优秀的根雕作品的根材,都源自于火烧、雷劈、洪水等破坏性的自然因素所至。比如,有“东方神木”之称的名贵的乌木根,是埋入河床的树木经过长时间的碳化形成。其复杂过程而产生了疤疖、瘤结、疙瘩、窟窿、纹理、线条、洞穴、裂缝、凹面等奇特形状。也正是由于其特殊的形成过程,而显示出独有“奇”的艺术表现力。
韵
“韵”,是指意韵、气韵、趣韵、神韵。“气韵生动”,“韵”是蕴藏在自然根奇特形态中,经过心灵感悟的一种韵趣、韵味。“韵”生“奇”中,“奇”是根的生命,“韵”是根的灵魂;“奇”是“韵”的载体,“韵”是“奇”的体现。“奇”是发现之多少,“韵”是感悟之深浅。平凡丑陋的根材可以被看成一个废弃物,但善于发现的话,就会成为一件“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难得精品佳料。正如,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所言:“我们的眼睛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根雕作品往往是在稀松平常、丑暗简陋的形态中触发联想、激起情感的衍化,暗示出美与力的萌动,形成一种物我相通的气韵交流和碰撞。如:杜鹃木根的盘曲交错给人一种心灵的纠结、乌柏树的洞穴疤痕的沧桑感、幽木瘤结的包块内含萌动的力感,灰树根裂纹的流线型律动、竹根浓密根须有似生命体的毛发感等,各有奇处、各见韵趣。宋苏轼《题王晋卿画后》有云:“长松倒卧水中龙”,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与树木的情韵交流的生动写照。
巧
巧,是人工巧智。即思巧、工巧。“无巧不成书”、无巧也不成艺。“巧”发“奇”中,“韵”随“巧”显。“奇”是形态的,具象的;“韵”是意象的、抽象的。而根雕创作中的“巧”,是依据根材“奇”的特征,“韵”的意象而约定的,随着时空的转换、思绪的变化,在“巧”做中点化出天成与人化的最佳艺术结合点。“巧”,是一种因材施艺、神通应变的技艺。根的选材、造型、刀法、作品的命名、配座都离不开“巧”的作用。
1. 选材巧。通过反复观察,感悟根材的深层的内涵意蕴而选定材料。如某些根材上的上小下大的树瘤的丑态,却也可以作为一种喇叭裙状的联想;而那些大大小小错落的包块,深究其内也是有花团锦簇的意象。
2. 造型巧。造型,就是塑造形象。形象,是一件作品生命与灵魂的窗口和展露思想内涵的载体。要巧于准确地找准立行达意的切入点,表露心中之立意趋向,以达到“立象以尽意”的艺术效果。通过以形就作、依形发挥、随势造形、遂意点化的方式,形成一个物我一体、和谐统一的艺术形象。
3. 刀法巧。刀法不仅是运刀的方法,其实质是用刀塑造各种形象的方法。不同的刀法可展示不同的感彩和趣味,对于不同树根,据其形状和主题,而施用恰当的刀法。如:要表达出老人的饱经风霜的面容和朴实憨厚的特点,可采用方形、粗拙的刀法,形成苍老感的刀痕和块面;在表达童孩的娇嫩纤滑和天真无邪,便可采用细口的刀法,产生细腻刀痕和块面。
4. 命名巧。根雕的命名,是文学性和艺术性的一种巧妙的结合。命名的巧处是紧扣作品的立意和形象,切意达意、含而不露、引人入胜、耐人寻味。命名犹如根雕作品创造过程中的“画龙点睛”的步骤,一个的好名称往往能很好地引导欣赏者,进入作品的艺术意境,理解作品的艺术思想。
5. 配座巧。基座不但起着平稳、支撑的作用,还起着衬托作品主题、补充视觉空间、丰富艺术感染力的作用。基座的材质、形态、结构、色彩、大小、高低等方面都应与作品的内容、形式、气韵协调统一,求其巧拙相生而相得益彰,不可有“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妙
妙,就是美妙、高妙、神妙。“妙象为意”,妙是自然之奇和人工之巧结合而产生的审美情趣。仅有奇特的根材,没有相应的巧施;或有巧妙的工艺,而没有奇特的根材,都达不到神妙的效果。“妙”是“奇”、“韵”、“巧”三者的和汇聚点,是根雕艺术生命的闪光点。具备妙境、妙情、妙处的作品才能让人“迁想妙得”,感受到奇、韵的亲和力,感受到巧、妙的冲击力,而领悟根雕的神妙的艺术感染力。“
艺术的美学特征范文4
关键词:数字化;视觉艺术;美学特征
引言
我国在视觉艺术的发展上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在时间的不断推移下,视觉艺术设计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到了当前的数字化发展时代,视觉艺术设计的数字化就成了发展的主要内容,从而在美学特征上就有着比较突出的呈现。通过对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美学特征的理论研究,对这一设计艺术的认识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1.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概念和应用领域
1.1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概念分析
数字化是在信息化时代中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在当今的人生活过程中,到处都有着数字化,影像以及数据信息等,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数字化在艺术领域也逐渐的发生一些变化,在应用之后能够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得到有效转变。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是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应用,能够把文字以及图像和音视频等得到有效的融合,对这些元素加以应用来创造的新的形式的视觉艺术[1]。这一艺术形式能够对人们的视觉感官产生很大的冲击,让人们对设计的内容产生情感上的变化。
1.2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应用领域
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在当前的生活当中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应用,高科技的数码新媒体技术和传播观念的发展,就使得各国在信息产业上的投入愈来愈大,数码新媒体技术在娱乐以及动画和影响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在技术层面能够分成三维以及视频等设计,从设计表现领域层面来看,能够分成平面设计以及动画设计和虚拟设计,不同的类型在应用的领域上也是不同的[2]。例如在动画设计类型上,主要就是在动画的影视制作上比较常用。而在虚拟技术的设计方面主要就是在电子游戏艺术设计方面得到的应用。
2.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体系和美学特征
2.1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体系分析
数字化视觉艺术的设计体系当中,数字化艺术设计和设计的主体部分,设计艺术主体的认识层面,人们是将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经验作为基础进行认识的。设计艺术在原来是通过笔实施构思传达的,这也是设设计艺术的主体。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主体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任何的设计艺术主体是有着认知主体身份的,数字化的应用,就对人们的艺术设计主体发生了变化,所以设计艺术的主体是能够通过科技的发展进行转移的[3]。另外,在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体系中,设计艺术主体的情感层面,艺术设计主体和计算机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人机型以及人际机媒型和机机型。在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过程中,围绕着计算机产生的情感,就成为信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有现象。数字化设计艺术和艺术设计手段方面也是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这就包含着数字化设计艺术本体,以及数字化设计艺术工具。还有是数字化艺术设计和设计的方式,这就包含着数字化设计艺术创作方式以及鉴赏方式、传播方式等。在数字化艺术设计和设计的对象和内容、设计环境等方面也是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
2.2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美学特征
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有着美学特征的表现,由于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是通过图像以及文字和声音等多方面的元素综合呈现的,所以在审美特征上的表现就比较突出。在这一艺术设计过程中,能产生间离的视觉效果,动画虚拟和现实之间就能产生间离的视觉美学特征,从而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动画在制作过程中就在现实的束缚上比较少,能让受众在精神的需求层面得到最大化的满足[4]。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工程有着审美观,在新的时展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发生着转变。从近些年的数字化视觉设计的发展情况来看,通过设计师的作品呈现就能发现,受众在审美观的要求上有着更高的体现,一些设计作品在民族的以及现代的特征上,有着艺术审美的追求,并且审美的特征也在随着市场的变化而有着微妙的变化。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的美学特征还体现在设计的课题认知结构的变化,数字化艺术时代是读图时代,也是视像的时代,在信息的膨胀发展背景下,不管设计主体好事客体都有着相同的效果影响。在设计的资料增多以及理论的多样化背景下,设计的客体就会向着主体进行转变。设计审美要能有艺术的感知性,形式要能是设计作品在表现语汇和手法等层面应当达到的水准,尤其是在整体上的完美意境要能得到最大化的实现,将创新和形式得到有机结合。
3.结语
总而言之,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过程中,要能对美学特征得到充分重视。在当前的人们生活过程中,对数码技术已经有着依赖性,视觉艺术设计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这就需要能够在美学的元素充分应用下,对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进行拓展。此次主要从数字化视觉艺术设计的概念以及应用领域进行了相应分析,然后结合而是对设计体系和美学特征进行了相应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实际理论发展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丽,黄文静.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南京公共艺术设计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6)
[2]李沙.数字雕刻在艺术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3(07)
[3]高翔.数字化时代下的公共艺术研究[J].大众文艺.2014(24)
艺术的美学特征范文5
[关键词]声乐 艺术 美学
[中图分类号] J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7-0064-03
声乐艺术表演,首先是声乐表演者对声乐作品产生的一种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底蕴以及在音乐方面的天赋之上的。它包括对音乐作品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甚至是二度创作能力。其次是表演者用声音、表情、动作等当做媒介将该作品完美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个从体验到内化再到展现的过程就是声乐表演。声乐艺术表演在继承传统的音乐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的音乐美学思想,从而形成了一系列自身所特有的美学特征。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概括。
一、技术性
声乐表演之所以被称为一门艺术,是因为其具有系统的技术理论基础。声乐艺术表演需要坚实的歌唱技能。良好的歌唱技能是表达作品的必要前提。声乐艺术表演的技术性体现在对声乐作品中的歌词做到咬字吐字的规范性和声乐演唱技能的科学性这两方面。
(一)咬字吐字的规范性
声乐表演的技术性可以高度概括为八个字,那就是“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众所周知,声乐作品是靠歌词来传递情感的。因此咬字吐字的统一在演唱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演唱者咬字吐字清晰与否直接关系到该作品的情感表达。字正腔圆,自古以来都是对歌唱者咬字吐字评价的最高标准。得此评价说明该歌者能够完整而清晰的交代作品内容,使得听众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谓字正,就是指声母的发音要准确。放在声乐演唱中就是指字头要咬得清晰明确。腔圆则是指韵母的吐字归韵要圆润,以及腔调的婉转和连贯。在平时的一些演出或是比赛中,我们会发现一些歌者的声音很松弛优美但是咬字不清,无法正确表达歌词含义,使得听众对他的演唱印象大打折扣。沈湘先生也说过:“咬字吐字清楚不清楚,干净不干净,是歌唱的重要问题,光有声音没有好的咬字吐字的功夫,是不可能完美的表达作品的意思和思想感情的内涵的。只听声音不注重语言,还不如听林子里的鸟叫呢。”可见咬字吐字在声乐演唱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演唱技能的科学性
演唱技能的科学性不仅体现在发声方法科学上,还体现在声与情的有机结合上。科学的发声方法包括对气息的运用自如,共鸣位置的选择恰当以及嗓子的有效配合等方面。声与情的有机结合,简单来说就是声情并茂。声情并茂,顾名思义就是演唱者用美妙动听的声音向听众传递歌词的内涵和该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想要打动听众,声音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良好的声音是通过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情感来诠释的。技术和情感是高度统一的。只注重技术,声音必定是苍白无力,无法触动心弦的;只注重情感,缺少了技术的支持,很多作品无法成功演唱,甚至连起码的完整性都难以保证。技术,包括呼吸的自由运用,共鸣位置的准确无误以及充满激情的演唱状态。情感,既是演唱者透过自身的经历对该作品中情感的个人理解,又是对作品的时代背景、语言环境、作品风格、人物性格的参悟。古有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典故。首先,韩娥是善于歌唱的女子,说明她有坚实的歌唱技术支持。其次,她的歌声能让人回味无穷,三天三夜都感觉在耳畔回响,这足以证明其声音之中融入了莫大的情感,通过声音传递情感与听者产生情感交融才使得人们一直沉醉在其美妙动人的歌声中。这足以说明,技术和情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二、特殊性
声乐艺术表演是有语言功能的,这是其最显著的特殊性之一,它是文学和音乐相结合的产物。人们之所以能够非常容易地接受一首声乐作品,是因为该作品中的歌词是可以直接表达其含义的,也是最容易与人的内心产生共鸣的。文学艺术只有文字描述,无法一下子唤起人们的感官知觉;而器乐艺术只有旋律,作品所传递的内容和情感显得抽象。声乐艺术是结合了二者优势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既有语言美,又有旋律美。朗朗上口的歌曲,很多人听过一次都能够记得其中的一两个乐句。这就是声乐艺术的特殊性。它用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更多的听众。
声乐艺术表演的特殊性还可以从演唱者自身的声音个性和其所要诠释的人物个性这两方面来理解。
(一)声乐艺术区别于器乐艺术
第一,声乐艺术之所以区别于器乐艺术是由于声乐演唱的媒介是人体的一个器官,那就是声带。而器乐艺术是有具体的乐器来作为传播音乐的载体的。中国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中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之说。这说明人声的灵活性、可塑性、对音乐情绪上细腻的处理方面是器乐所不能比拟的。比如,时下最流行的,有“21世纪世界次女高音第一人”之称的芭托莉,总是可以用她芳香馥郁的美声与过人的技巧,毫不费力地征服每一部歌剧乐曲中众多美妙却又艰难的乐段,她可以唱到三个半的八度音程。她音质柔美、起音准确、声区贯通、声音连贯、运腔灵活。她演唱的作品《风雨飘摇》给广大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演唱再次印证了,人的声带有其特殊性,灵活性和可塑性的特点。第二,声乐艺术区别于器乐艺术就在于每个人都有声带,都可以唱歌。然而每个人的嗓音不同、声线不同导致其发出的声音有大有小,有粗有细。个人的文化底蕴有异,人生经历有别,再加上自身对音乐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使得每个人都具有其自身的演唱特点。这主要体现在同一首作品由不同的人来演唱,在艺术处理和情感表达方面都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二)演唱风格的特殊性
声乐有诸多作品,而歌剧中的咏叹调在其中占据着不小的比例。咏叹调是歌剧中最能表现人物性格,检验演唱者声乐技巧的独唱曲。声乐艺术表演要服务于剧中的人物形象。歌剧中鲜明的人物性格特点决定了演唱者的演唱风格。不能用一成不变的风格去演绎不同的剧中人物。不同的作曲家和作品其风格不同。因此,演唱风格和技巧也需要千变万化。无论是从音量的控制,共鸣腔的需要还是旋律的结构以及节拍速度上的把握都有不同的规范和要求。比如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中,德丝皮娜的咏叹调《年轻姑娘应该懂得》。莫扎特在这首咏叹调中用简单明快的乐思和诙谐幽默的乐句,生动地刻画了德丝皮娜轻浮而顽皮的形象。单就这一首作品而言,从头到尾也不可以只用一种风格来诠释。咏叹调开始时用的是试探性的口吻,音色应深沉而庄重。接着到了说教的阶段,节奏变得欢快,声音也应随之变得华丽飘逸,热情奔放,不加掩饰地教唆两位姑娘如何撒谎来欺骗男人。这一前一后的音色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因此,演唱者在诠释的过程中要把握风格的特殊性,适时调整自己的歌唱状态和音色来迎合人物形象的需要。
三、普及性
由于人人都可以唱歌,使得声乐艺术的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见人们在很久以前就知晓了音乐的教化作用。《乐记》中记载“声音之道,与政通矣”,这足可说明音乐有着不可小觑的社会功用。在当代,声乐演唱的普及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教育领域中的普及
在中小学的课堂上,教师们充分利用教材,重视歌曲的内涵和相关的文化,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游戏或者互动中融入基础音乐知识,使学生在听力,节奏感以及身体协调性方面得到综合的提高。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们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还引导学生自己创编舞蹈,在舞台上展演。这都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柏拉图认为音乐的节奏与曲调有最强烈的力量,能浸入人的心灵最深处,通过美的浸润能使人的心灵得到美化。因而,音乐教育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这方面有着其他类型的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校园里,有关声乐艺术表演方面的比赛有很多,比如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这类比赛通常能吸引来很多歌唱爱好者参赛。他们之中大多是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他们被音乐无限的魅力所吸引,满怀着对歌唱炽热的心将一首首音乐作品展现在舞台上,尽情在音乐里释放自己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
(二)在社会中的普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的需求之余对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区音乐就成了百姓当中一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社区音乐对于提高社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社区音乐文化由此应运而生。近几年来,社区音乐活动十分活跃,参与人数呈递增趋势,形式多种多样,有独唱、合唱,还有二重唱等。内容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大多围绕社区人民的生活和个人爱好展开,反应社区人民的精神面貌。他们既是声乐艺术的表演者,也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
目前,很多选秀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呈现在电视屏幕上。其中,最为广受关注的是央视的《星光大道》。这里有很多艺术表演形式,如声乐、器乐、舞蹈、杂技等。但最多的还是声乐表演。在这个舞台上,有农民,有工人,还有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唱歌,已经成了他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舞台上展现的也是他们在生活中演唱歌曲时的最自然淳朴的状态。在今年的春晚舞台上,一位农民演唱的《春天的芭蕾》令笔者目瞪口呆。未经过一天专业的培训,就把专业的花腔女高音作品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真是让笔者自愧不如。这一社会现象也恰好印证了声乐艺术表演的普及性。不用道具,不用配合,想唱就唱,随时用歌声抒感。
声乐艺术,无论是声乐作品的创作还是舞台上表演者对作品的演绎,都是以美学思想作为基础的。作品创作中的美,作品演绎中的美和观众身心体验着的美,都使得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美学风格和品质。声乐表演者作为传递美的媒介,用自身特殊的声音和表演技巧来诠释着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使得声乐艺术能够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得到普及,让更多的人感受声乐无尽的美。
[ 参 考 文 献 ]
[1] 彭富春.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 余笃刚.声乐艺术美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艺术的美学特征范文6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6--01
美轮美奂、动人心扉的歌曲,总能以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给予听众独特的音乐美感,黄自的艺术作品《玫瑰三愿》是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也是众多歌唱者吟唱的名篇。该作品将诗词完美地融入音乐,将旋律诠释得恰到好处,将情感演绎得丝丝入扣,给予听众完美的审美体验。
一、艺术歌曲的美学特征
艺术歌曲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德奥被称为“里德”(lied),法国被称为“尚松”(chanson),深受浪漫主义作曲家的喜爱。20世纪初艺术歌曲传入中国,其高雅的气质、丰富的内涵、个性化的艺术表现,非常贴合当时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审美要求,所以爱好者众多。萧有梅、赵元任等人对其进行了最初探索,黄自进行了补充完善,从而使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由初探慢慢走向成熟。
“艺术歌曲”是声乐与诗歌相结合的一种体裁,通过精心创作,将歌词与音乐、人声与伴奏完美结合,融合词与乐的艺术共性,给人以“诗意”的感觉。艺术歌曲的旋律与伴奏相得益彰,即讲究语言表达完整,又追求音乐结构完整,通过对伴奏的特意处理,突出钢琴的情景铺设,显现调式与和声的变化,演唱凝练,韵味表现比一般歌曲体裁更加细腻,情感表达也相对复杂、含蓄些。
黄自创作的艺术歌曲主要取材于我国的诗词,采用西洋作曲技法进行诠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音乐的音调节奏与诗歌的声调韵律配合得恰到好处,音乐语言在内容上和形式上也与诗歌结合得非常完美,能够生动再现诗词的意境,有一种唯美的感觉。其中,《玫瑰三愿》最具代表性。
二、《玫瑰三愿》的美学特征
黄自于20世纪30年代创作的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既有中国古诗词的吟诵风格,又具有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篇幅虽小,但典雅精致,运用了多种形式去表现情感、思想和内容。
1、诗词与音乐完美结合
黄自出生于望族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母亲陆梅先的影响。他不满三周岁就能背诵《大学》的片段,对音乐也有浓厚的兴趣。在幼年时不仅喜欢唱歌,还喜欢文学。他自己曾说过:“我小的时候,最喜欢读白乐天的《琵琶行》。当时年幼,连字的意义都不能完全了解,更谈不到什么领略诗中深意。我喜欢他,只因为他的音节铿锵,念起来非常好听。”可见黄自年幼时在诗歌、音乐上的过人天赋,也对他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极大地影响。
在《玫瑰三愿》中,黄自生动地刻画了玫瑰这一音乐形象,把诗词与音乐、人声与伴奏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通过音乐的动态来表现诗词的静态之美,展现诗词的意境,准确地诠释了诗词的内涵,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诗词的理解与感悟,丰富了诗词的审美内涵。
2、旋律运用恰到好处
黄自在《音乐的欣赏》一文中提到:“我们需能辨别什么是主要‘乐意’(Motive),然后追溯其如何经各种变化……一方面要使各句、各段变化万千,层出不穷。音乐家能解决这个问题,在用一个主要‘乐意’加以各种变化……什么是‘乐意’呢?‘乐意’是一个有个性的精短乐句。”[1]
本曲的旋律与节奏不复杂、不华丽,在两个动机上用模进的手法进行展开,其旋律与诗歌语言的配合恰到好处,就像是从歌词的朗诵中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一样。第一乐段的旋律用下行音阶表现了叹息的音调,第二乐段中出现了六度、八度音程的大跳,激切地表述了玫瑰的内心情感变化。本曲的伴奏部分加入了小提琴,其接近人声的优美音色,浪漫又抒情,与钢琴、人声三者相结合,使得音乐的织体更加丰富、饱满;在第二乐段中运用模仿人声的伴奏织体,紧随歌唱声部,将玫瑰的三个愿望更加真切的表现了出来。
3、浪漫主义色彩极力彰显
黄自的留美生涯,使他的音乐创作深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他将这一音乐体裁运用于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结合我国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并汲取了浪漫主义时期德奥艺术歌曲的精华。
本曲他借鉴了西方的一些作曲技巧,如大小调式的对比、七和弦的大量运用等,丰富了歌曲的色彩。选用中国的近现代诗词与西洋乐器钢琴伴奏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并将二者完美结合,深化了歌曲的美学意蕴,使其更富抒情性,也更能与听众形成互动,引发感官上的共鸣,从而使该作品在那个美声唱法还没有被传统审美完全接受的时代,成为最受欢迎的艺术歌曲之一。
4、时代生活真实呈现
音乐艺术与生活、时代、民族、社会紧密相连。“凡是伟大的艺术都不失为民族与社会的写照。” 伟大的音乐必定都是民族的呐喊,它所发出的声音经久不衰、振奋人心。黄自主张“艺术是生活的表示”,“一个时代的艺术就表示一个时代的生活”。[2]
《玫瑰三愿》创作于“九?一八”后,正是国家动荡不安,人民饱受屈辱的年代,黄自为了表达自己对国家民族深厚的感情,借用音乐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他通过对玫瑰花的咏叹,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无奈、感伤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关怀。作品旋律优美流畅,音乐风格严谨典雅,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描述,展现了他鲜明的音乐观点和强烈的民族热忱。
三、结语
黄自是我国近现代杰出的作曲家,可谓佳作连篇,其作品《玫瑰三愿》作为我国艺术作品中的瑰宝,艺术创作风格和美学特征深受人们喜爱。在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进程中,演唱者通过探索并总结中国艺术歌曲独特的美学特征,才能提高分析、演唱中国艺术歌曲的能力,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声乐艺术。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