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文1

【关键词】小学班级 文化管理

目前还有多数小学缺乏对班级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细节关注,各班主任仅相互参照,“千班一面”的状况依然存在。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也许最基本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如何搞好班级文化建设,现把我的思考综合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标准,应体现变革与提升

变革班级文化,重建班级文化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学校和谐发展,提升班级品位,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文化变革是一切变革的根本力量。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是探索建设和谐班级,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策略。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班级必然面临许多问题改革或重建班级文化有利于克班级中某些落后的文化,有利于使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具有精神感召力,具有创新活力的班级文化。

2.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可以提升班级品位。班级品位是指班级教育体系的品质与层次。班级品位反映的是班级中人的品位,人的生活方式,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班级作为一种组织内在的性质、功能及其运作方式,其核心是班级文化。有品位的班级基本标准包括:(1)班级中人的生活方式以及行为方式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行为态度的合理性。(2)班级组织的性质表现与制度化组织与日常生活组织、学习组织的有机统整,人的地位、人格、权利、能力得到合理的尊重与发展。(3)具有优化的教育活动体系,具体表现为一整套先进的理念,一整套具有活力的教育行为方式,一整套具有创新意义的班级制度,一整套具有精神感染力的班级文化。班级品位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经营的,班级文化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学校的系统变革。

二、班级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

“班级文化”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往往使人更多地把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班级物质环境的文化建设,忘却了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随着人们对班级文化的整体关照,从而使班级文化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一直以来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班级文化是师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比较稳定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的总和。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着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班级文化是内隐在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方式、班级内部制度以及班级环境等因素中的价值取向,其核心是班级作为一种有活力的组织内在的“人文系统”。从其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作用来看,具体包括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和管理文化。从其他方面来看,班级文化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但班级文化不就是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只有当教育理念、行为、制度和物质环境真正进入师生的生活过程之中时,才真正具有支化意义。从此意义上说,班级文化不仅仅包括外显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内隐的层面,它内隐于班级人的生活之中,因此,班级文化具有导向意义,具有弥散性、日常性、价值性。班级文化的构成可用下图表示:

三、班级文化应以人为本,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

班级文化建设基本出发点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班级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人生历程的发展需妻,尊重作为人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需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构建班级文化。另一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作用,用教师的发展引导学生感悟“人生”,以人为本的班级文化,在小学教育中应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儿童文化,小学教育活动体系的设计与实施、小学教育环境的设计都应关注儿童的生活背景和生活需要,体现“童心”、“童真”、“童趣”。第二是教师文化,要能引领学生感悟“教育人生”的意义。让班级成为学生的摇篮,教师成为优秀的摇篮人,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和成长。

四、班级文化应以学生为本,要突显学生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应突显学生文化,学生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原点。班级文化应在“学生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映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班级中地位等方面观念上和行为上的倾向性。要以学生为本,首先要确立全新的学生观。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生命的火种,全面理解学生。

确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建立小学班级文化的根基。学生是生活中的人,是具体的人,是未完成的人,是有待发展的“完人”。因而,面向小学生的教育必须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他们生活的世界,处理好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对生活世界中各种问题的健全价值观,良好的情感,逐步形成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文2

一、常规教育方面

暑假刚结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不能马上适应,每一项规章制度对于他们来说是极其约束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常规教育。因此,我决定从以下几点入手:

1,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学习《一日常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利用教师节,国庆节,少先队建队日和元旦等重大活动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感。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3,充分发挥各项活动中的教育阵地的作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使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

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而,我从以下几点入手:

1,课堂纪律

首先师生共同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由于是孩子们自己制定的,这样变被动的各种要求为主动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将文字内化为行为。我们班的宗旨是“说到就要做到。”

2,课间纪律

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

三、卫生方面

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椅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每天早,中,晚分

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

四、班干部的培养方面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文3

关键词:技工院校;班级社团;学生管理;团队精神;教学相长;自主管理

一、班级社团文化概述

班级社团文化是指在学院相关部门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各类学生社团,并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专业性文体活动,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班级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技工院校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尤为明显。班级社团成员通过章程的制定、机构的报批和备案、组织构架的搭建、管理干部的物色、团队成员的甄选和培训、活动的计划组织和社团的日常管理等内容,让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技工院校通过班级社团文化体系建设,可以营造活跃和包容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整体内涵和品位。有效的班级社团活动和教学研及学生管理活动等紧密结合,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引导和鼓励各班级学生自主成立或参与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团队精神的同时,也让班主任或指导教师不断积累学生社团管理经验,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二、赣州技师学院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发展现状

截至今年6月,赣州技师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创建的学生社团数有30余个,参与班级社团的人数达二千余人。较之往年相比,班级社团的类型日趋多样,不仅有传统的专业及文艺体育社团,也有益智、拓展类的实践社团,社团活动及成果展示也改变了过去的单一模式,发展到与校园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竞赛以及“我能出彩”等学院主抓活动的有机融合,深受广大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欢迎。在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中,学院不断总结提炼以往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汲取兄弟院校在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中的成功经验,通过指导各班级创建符合R堤厣的学生社团,并依托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加之学院和系部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赣州技师学院现设有艺术类社团、学习类社团、体育类社团、公益类社团等四大类学生社团,采用“特长训练+社团活动”的形式,每个社团设1名指导老师。在每学期的开学初期,学院会统一进行社团招新活动,学生面对学院和各班级推出的形式多样的社团,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参加。学院设立的社团在人数和加入条件等方面有一定的门槛,而各班级设立的社团基本不限人数,只要有意愿,只要能够遵守社团活动规程,就可以报名参加。通过严格训练和引导,学院班级社团工作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每年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上,班级社团活动的展示和汇报都是一大亮点。随着各类学生社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班级社团活动逐渐做到了有指导老师、有活动时间、有活动内容,通过规范班级社团工作的开展,避免了以前学校行政手段指导和学生无目标的摸索,并初步建立起了设置相对合理、活动相对丰富、社会效果相对较好的社团发展模式,满足了广大学生多层次、高品位和高质量的校园文化活动需求。

三、班级社团文化建设在学生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真正提高“课余生活”的质量。赣州技师学院不断提高班级社团活动质量和文化内涵,所开展社团活动能紧密结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实际,对促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等具有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作为班级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开展学生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社团活动,并尽量做到集思想性、专业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必然要在社团活动的创意策划、质量品位等方面多下功夫。在班级社团文化发展过程中,学院团委作为具体的业务指导部门,通过不懈地探索和创新,班级社团活动日趋经常化和多样化,学生在各类社团活动中不断受到的熏陶和启迪。

(2)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赣州技师学院大力加强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一是为广大师生搭建学习成长的平台。根据专业特点而设立的班级社团,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相互促进,所组织开展的活动,也是学生喜闻乐见且参与性强的活动。班主任或指导老师在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团活动时,可以从中积累社团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组织管理能力。社团发展的需要迫使他们认真学习社团工作管理理论,尽快地熟悉和掌握社团工作业务流程,部分老师在学院打造的“党建+”特色工作中,逐步成长为学者型的社团活动指导老师,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社团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让部分有专业天赋的学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与提升。在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中,学院积极发现和培养各类专业苗子,指导他们参加学院和省市相关部门组织的专业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让班级社团学生的专业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同时,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也培养了一大批懂管理、肯钻研的学生干部,他们在班级社团工作中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能积极和学院相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把社团活动和学院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能自主策划和组织各类社团活动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3)真正实现“自主管理”的目标。赣州技师学院高度重视班级社团文化的内涵发展,班级社团大多是由学生自主进行管理,社团活动也大多是学生自主组织和开展,班级社团真正成为了展示学生个人潜能和体现团队协作精神的舞台,班主任或社团指导老师则逐步过渡成社团活动的见证者和分享者,主要工作是为实现班级社团学生自主管理和自主开展活动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学院自开展班级社团文化建设以来,一直鼓励和支持各类社团走出校园,积极去开拓与兄弟院校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进而做到优势互补,努力把班级社团文化建设成为学生管理的一张名片。

参考文献:

[1]王俊.构建发展型高校学生工作模式[J].江苏高教,2010(05).

[2]李宪玲.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的难点与对策[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08).

[3]吴娴兰.充分发挥社团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引领作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文4

关键词:教育管理;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创新

小学教育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阶段,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对于学生

的健康成长承担主要的责任。

一、小学教育管理中班主任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小学教育的目标已经由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向了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处理各方面事物的能力,培养小学生面对未来的社会竞争时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果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观念依然停留在传统教育阶段,显然不适合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2.班级教育管理缺乏创新性

小学班主任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以及安全管理,更需要组织各种活动,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班主任所组织的活动,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缺乏创新性。即便是采用奖励优等生等的激励机制,但是由于存在着偏激性,因没有综合考虑问题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效果。

二、提高小学教育管理中班主任的工作质量

影响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除了父母之外,班主任教师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班主任不但要具备基本的教育能力,还要具有组织管理能力。班主任要具有融入学生群体当中的能力,同时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特有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值得注意的是,当班主任对于新的班级实施管理的时候,不

可以盲目树立威信,更不可以以偏激的手段管理班级,要做到“以人为本”。比如,有班主任为了让学生听从指挥,对于不听话的学生以惩罚的方式,不但起不到教育管理的作用,反而造成了班级不稳定的现象。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关注他们的课外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引导到学习兴趣中来。在每一个班级中都存在弱势群体,他们由于自卑而无法融入主流群体中,这就要求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采取恰当的措施,促进班级群体的和谐。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以利于学生学习和生活。面对班级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班主任都要灵活处理,并通过不断地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修养,以促进小学班级管理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文5

关键词:文化构建 行为 班风 小学

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它对班级成员的心理成长具有非常深刻的影响。尤其对于小学生,他们将在班集体中生活六年,这是一个从幼儿到少儿成长的过程,从不懂事到明理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最容易迷失方向也最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小学阶段的班级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只有建构小学班级文化,从而使班级文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自我实现。因而,探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班风文化构建

班级文化它是指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在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出的是,智慧和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具有无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等,其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促进一个班级快速健康地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是每一个班主任所要思索的问题,班级文化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认识及对教育价值的追求,作为思想意识的班级文化不仅直接影响并反映教师的教育观念体系,而且影响教师处理教育事件或教育问题,采取教育行为的普遍思维方式,最终体现为班级中人的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班级精神文化包括班级目标班、人际关系和班级风气等方面,一个班级没有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就不会形成良好的班风,也无法营造班级和谐的师生和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以,一个班集体首要任务必须树立班级目标和核心价值追求实践中,充分利用每个新班级的第一节班会课,开展一次全班讨论共同商议,我们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班级,要集思广益归纳出班级的目标、追求,通过课堂教学和班级的各项制度,各项活动的参与有效地诱导班级形成文明有礼,善学乐思的班级目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和强化就能逐步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利用大型集体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培养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增强班集体成员的自豪感,凝聚班集体的向心力。

二、行为文化构建

班级的行为文化直接体现为学生在学校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各种行为,如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等,班级的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直接影响到班级的形象和班主任教育的关键,所以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要抓好班级的行为文化,认真落实各项班级规章制度的要求,树立榜样,充分利用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扎实有效地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活动,班级文化它可以为小学生的行为提供导向毋庸置疑,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必要的规章制度 制度文化的建设对小学生的言行起着规范制约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小学阶段是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班级制度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告诉小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使学生明确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明确良好的规范对自己的重要性,通过班会课上创设情景和进行体验式的教育,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提升。也可以利用家长会的契机,提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使家长能和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形成合力,大力表扬孩子的进步。

三、美的文化构建

培养小学生对美的心理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点,使其初步具备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往往认知比较单一和肤浅,他们会简单地认为,只要是可爱的或者是好玩的就是美的,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对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缺乏抵抗力而易受到不良影响,在追求美的过程里存在明显的缺陷:他们追求美,却不善于识别美,常把新奇特视为美,甚至美丑颠倒,以为这是前卫和另类;只追求外在美,而不善于发现内在美,往往认为仪表的漂亮时尚就是美,而不懂得美有广泛而深刻的内涵,对于班级美的构建,我读了江苏虞荷的文章,让我深受启发,她在文章阐述了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客观现实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充满文化氛围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书香趣味, 增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更重要的是,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审美观、价值观, 陶冶学生的情操, 促进学生和伟人、名人交朋友。同时, 浓郁的书香环境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针对我们藏区的自身特点,我们可以把我们藏族的发展展示张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还可以把学生的进步展示在墙上, 以此来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可以把学生在每周的点滴进步,以座右铭片的方式,贴在学生的桌角上,让学生时时刻刻的看到自己的优点及不足,这样也时时刻刻的提醒了学生,引导其克服自身的随意性。教师能将学生引导到积极建设班级文化建设的行列中来,就能让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对美的感悟以及创造的能力,并带给他们美的感受。此外,班级文化中的人格美、语言美、行为美等的熏陶也可以促进小学生美育的培养,使他们自己也形成美的思想与美的言行。

四、民主性文化构建

小学班级文化管理范文6

一、把亲情教育融于学科教学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普遍性

开展亲情教育能为小学德育教育找到有效突破口,而亲情教育的内容在各个学科都有着广泛地素材,因此需要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独特作用,这样才能形成亲情教育的合力,使亲情教育在更普遍的范围内助力德育教育的效果提升。例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亲情教育素材,如《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月夜忆舍弟》等;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我爱我家”、“我们在一起”等章节,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课程中的《摇篮曲》、《爱永远住我家》、《可爱的家》等歌曲都是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的好素材,因此发挥各学科的作用才能使亲情教育全面深入开展。

二、把亲情教育融于班级管理中,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班级管理既是保障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又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把亲情教育融入到班级管理之中,通过亲情感化与说理教育相结合,能提高德育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在班级管理中,如果教师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或是“命令”进行管理,既不利于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只有在严格的管理中融入亲情的力量,才能直到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例如,在班级管理中,当一些学生的责任意识缺乏时,他们就不会主动承认错误,不会主动承担责任,总会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开脱,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观察每日父母对自己所尽的养育责任,感受父母的爱子深情,就能帮助他们对责任有正确的认识,较好地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三、把亲情教育融于校园文化中,提高德育教育的长久性

良好的班级文化、校园文化能为学校的德育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把亲情教育融入到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中,让学生在浓厚的亲情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能提高德育教育效果的长久性,同时也能有效地丰富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因此需要在班级、全校大力推广和实施亲情教育,通过在开展综合性、全方面、系列化的活动,来促进亲情教育融入到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中。例如,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全校开展《弟子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学习活动,其中的很多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亲情有非常重要作用,从而使亲情教育发挥更大的德育作用。

总之,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把亲情教育融入其中,能让德育教育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并能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需要教师把亲情教育融入到各学科教学中、班级管理中、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中,才能使亲情教育、德育教育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