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技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科技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科技素养

人文科技素养范文1

一、人文素养的内涵

人文素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对人生存状态以及发展空间的关注,另一方面则是指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认知,并能够不断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1]。通过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优势

1.课程理念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中,将德育作为培养的核心,注重对学生的终身影响和发展,强调学生的成长经历以及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培养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理念与人文素养对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未来发展的关注相一致,同时也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新课程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使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理念逐渐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开始向发展能力转变,由机械的记忆向体验理解转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更要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无论是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技能,都需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也是人文素养对人发展的基本观点。

2.课程内容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内容很多都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其中包括很多社会生活常识以及我国传统美德和相关的故事,这些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责任心、爱心以及意志[2]。通过对传统美德故事以及学生生活案例的融入,能够引发学生的讨论和反思,进而为学生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行为规范。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社会学科,主要是将人类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学生自主探讨和学习了解人类的发展历史和文化精华,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教学过程符合人文素养培养需求

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中,需要加入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够使学生对其中所传递的价值观产生心理认同,发展出自觉行为。新课程改革使得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学生不再只是被动听讲,而是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或自己发现问题,通过查询资料、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构建一种自主学习模式。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由发表见解,与同学交流、讨论甚至辩论,通过思想碰撞修正价值观或更新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能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体验,对人文素养的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素养培养的策略

1.利用生活案例,增加人文知识

小学生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建立,因此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课程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明确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及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虽然小学生不一定能够完全认同和内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在未来潜移默化地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巨大影响。人文知识的传递不是通过教师机械讲解就能够实现的,因为这不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也不符合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发展规律。概念或知识本身的抽象性,使学生无法直接有效地了解其内涵,必须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比如在学习“指南针的故乡”一课时,教师需要注意到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不会用到指南针,很难通过简单讲解让学生理解,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地球磁场与指南针磁力之间的关系[3]。教师还将准备好的指南针,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应用指南针发现它的奥妙,自然地发出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并对祖国灿烂而古老的文明感到自豪。

2.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情感体验

教师要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比如在学习“直面挫折”这部分内容时,小学生对挫折的体验和认识很浅显甚至完全没有。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征集“自己面临过的最苦恼的事情”,然后再为学生播放关于留守儿童或贫困地区儿童因各种原因被迫辍学谋生的视频资料,使学生认识到与这些同龄人相比,自己所面临的苦恼实在微不足道,甚至并不能称之为挫折。之后教师可以通过重复播放和暂停等功能,让学生注意视频中的儿童如何面对挫折仍然努力生活并与困难斗争,再请学生就如何解决自己的苦恼各抒己见,使他们发现只要勇敢面对,困难是可以克服的。最后再为学生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进一步加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3.强调社会实践,体现社会价值

社会实践能够将人文素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社会价值,使学生的意志更加坚定。小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参加社区义务劳动、看望养老院的孤寡老人或为遇到困难的人尽一份力。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要落到实处,使学生获得真实的社会体验和人文熏陶。比如“让流动红旗到我班”这一课,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每周为集体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可以是打扫学校或者班级的卫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自己对集体的意义,进而引发对自身社会价值的思考。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从课程理念、学习内容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都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相契合,因此应成为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要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作用,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军.试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校园(中旬刊),2015(12):13.

[2]胡黎明.刍议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人文素养的培养[J].教师,2015(32):18.

人文科技素养范文2

关键词: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25-01

在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育教学中,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一定的优势,品德与社会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课程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德育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从教学目标上和教学内容上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一、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培养注意细节

在低年级的学生中进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要注意结合各方面的教学特点,针对性的对小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提高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下面是对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培养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进行的总结:

(一)保持天性,保持童真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传统的成人方式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适应能力有限,小学生的心理对周围的世界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对新知识的汲取也需要适应的阶段,因此在进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要注意教育方法,结合小学生的天性,注重学生的童真。[1]对小学生来讲,信念、理想都还都属于模糊的概念,想要帮助学生树立这方面的概念不能采取硬性灌输的方法,老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童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总结奥秘。例如品德与社会学科课堂上,讲解“孝”时老师要充分的利用孩子无忧无虑的性格特点,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动画进行讲解,让孩子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多看、多了解优秀的思想品格,教师从旁辅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

(二)从静到动,鼓励实践

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存在着这样“重说教,轻实践”的不良现象,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对小学生实践体验教学较少,因此在这方面的注意十分重要。低年级的学生对整体世界的认识和了解都不深,对真实的社会世界认知存在模糊性,对品德与社会学科课本中的概念的了解缺乏形象具体的认识,往往是是停留在教师教授、学生接受的层面上。[2]因此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要打破这种现象,鼓励实践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讲解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上,如端午节,教师要鼓励学生亲自体验节日带来的文化气息,对于吃粽子、“赛龙舟”等端午习俗要鼓励学生切身体验,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的感悟,培养认识传统文化的能力,促进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三)从头做起,打好基础

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主要是从最基础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始,帮助学生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健康成长和身心发展。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老师要掌握好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成长差异,针对性的对学生开展人文素养的培养教育,不断的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才能有利于以后教学更好的开展。[3]

二、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人文素养培养具体内容

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对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要保证其综合全面性,从各个方面展开教育教学,旨在塑造全面的学生形象。在品德与社会学科中的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教育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所在,对低年级学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人文素养就要加强民族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充分了解中国传统美德,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例如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有效的结合,将抽象的语言用具体的形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利用。“自强不息”对低年级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理解上的难度,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对任何正确的事情都要勇敢去做,遇到困难不退缩,将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4]

(二)创造个性,创新精神的教育

在人文素养的培养中,创造精神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时刻发扬创新精神,不断促进自身和民族的进步。品德与社会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对创新精神的发扬也要大力提倡。例如在讲解“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时,要鼓励学生在自身的课堂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努力创新思维,开发课堂创新性,激发新思维,开发新方式。

(三)塑造人格,全面发展的教育

人格,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培养,在低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中,老师要大力提倡学生尊严、人格的树立,建立健全自身人格,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人格塑造、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从最基础的“诚实守信”做起,例如教师要教育学生“拾金不昧”的优良作风,打好诚信基础,完善学生人文素养。对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除了上述内容外,对学生展开关于生命教育、感恩教育以及合作精神教育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也十分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内容,从低年级就要开展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在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教学中的细节,同时对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全面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沈嘉祺,徐娜.中美小学社会科教科书价值取向比较研究――以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和哈特・米福林版《社会学科》为例[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08),33-35.

[2] 朱小燕.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文素养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1(09),58-59.

人文科技素养范文3

关键词:第二课堂;课程体系;人文素质;职教师范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63-02

引言

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不断重视,职教师资的培养成为研究的重点。“一体化”职教师资是适应中职教育的需求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的培养模式,既要求教师能够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求能够将理论知识转接于技能训练[1]。然而,在注重强调培养学生理论及实践教学能力的同时,人文素质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通过对师范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通过第一课堂保证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同时,借助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确保培养出高素质的一体化职教师资的方案。

一、职教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它将人类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2]。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职教师资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职教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师范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还能塑造其人格,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

职教师范生毕业后会成为中职院校的教师,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学生。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推行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美育,提升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4]。可见教师人文素质提高势在必行。另外,良好的教师素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的艺术效果。基于此,提出了第二课堂的构想,以提高职教师范生的人文素养。

二、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

1.构建基于人文素质培养的第二课堂的必要性。第二课堂是建立在有形教育与无形教育之间的,在时间与空间上更为开阔,可以承载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和内容[5]。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通过第二课堂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传递人文知识,如讲座、竞赛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促进学习效果。

2.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目的。遵循“厚德博学,修师范神韵;强能创新,谋职教未来”的总体目标[6],以“一体化”职教师资培养为核心,在保证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前提下,通过第二课堂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构建,促进职教师范生素养的提高。

3.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课程化、学分化是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主导思想。传统的第二课堂形式相对比较自由,存在着不规范、学生积极性低、缺乏管理等问题,为了保证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将第一课堂的教学优势转嫁于第二课堂,对第二课堂进行课程化、学分化处理。引入学分制和课程的理念,对第二课堂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7],使其在保持第二课堂形式多样性的同时,能够具有科学的授课体系、评价方式等。通过对第二课堂实施课程化、学分化的管理方式,也能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促进学习效果。

4.第二课堂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第二课堂课程设置本着统一性、科学性、灵活性的原则。(1)统一性。统一性是指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统一,两者要保持一致。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第一课堂为基础,首先应对第一课堂的课程体系进行分析与研究,了解学生通过第一课堂具备的基本技能与素养,再设置第二课堂的课程,从而对第一课堂学习起到促进及延续的作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2)科学性。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秉承科学的原则。第二课堂课程的设置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作为课程设置的依据。同时,以人文素质为核心,构建涵盖艺术、历史、哲学等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3)灵活性。灵活性是指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所具有的优势。第一课堂秉承的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从课程内容、课程形式、授课时间上具有相对严格的规定,而第二课堂在这些方面可灵活的处理,根据课程性质、学生需求从授课形式、授课时间上可选择相对灵活的方式。

5.课程体系具体方案。(1)课程内容。基于人文素养的构成,从艺术、历史、哲学、交际能力四个方面入手设置课程。如图1所示。①艺术:《音乐作品赏析》和《美术作品赏析》有助于提高人的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同时,艺术修养课程的设置也是学生从高中升入大学,美术、音乐课的延续。②历史:《孔子与论语解读》、《国学经典与教育》与《中国文化修养》这三门课程并不是纯粹的历史知识,是与教育紧密的联系的,是从教育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学习的。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中记载了孔子在日常生活及教学中的言行,因此,《孔子与论语解读》重在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国学经典与教育》是通过对我国优秀的、经典的原创著作的学习来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提高学生素养。③哲学。《中西文化与哲学》是对中西文化哲学的比较与理解,拓宽学生视野。④人际交往。人际交往是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良好的交际能力能提高人的社会适应力。职教师范生不仅要与同事等交往,更重要的还要与中职学生交往。通过《现代礼仪讨论》、《人际交往实践》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处理事情的艺术性。人际交往能力通过《现代礼仪讨论》与《人际交完实践》课程来提高。(2)课程时间。课程时间的安排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证第一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八门课程分设在五个学期。其中艺术与哲学课程设置在第三学期,即大二上学期;交往能力设置在第四学期,历史知识设置在第五、第六学期,最后《国学经典与教育》是在八与第期的暑假来完成。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是学生逐步的提高人文素养。(3)课程形式。授课形式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将传统的授课模式与名家讲座、辩论、自学等形式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第二课堂的学习效果。

三、结论

在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我校已在部分班级进行实验,教学效果良。学生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业余生活,并提高了文化素养。在不同类型的比赛中,学生们表现出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良好的人文素养,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一名职教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一名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势在必行。而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提高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黄纯国,贺文瑾,习海旭.一体化“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5):10-13.

[2][3]张夏.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现状及构建思路[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11(5):62-65.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

[5]庄青竹.谈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商业时代,2008,(20):65-66.

人文科技素养范文4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 案例教学 医学生人文素质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127-02

一、医学生人文素质与其培育现状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以文化素质为基础,文化素质中又以人文素质为重点。医学作为一门特殊的专门性学科,对人文素质要求更高。医学生人文素质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疾病与健康,患者的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怀。笔者在长期的医学生思想教育实践中,纵观当前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认为人文素质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一)医学教育重视专业技能的教育与培训,轻视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知识密度大,操作能力高的学科,要求医学生在学期间掌握与运用的技能非常多。基于这一现实,医学院校与医学生往往过于强调医学技能的学习,而忽略人文素质的教育与自我强化,因此也造成医学生服务意识淡薄,难以满足现代医疗服务内容、效果与服务意识的需求。在笔者的日常工作中,发现许多医学生存在着重视医学专业课程学习,轻视人文课程;文化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基本的人文知识;注重个人利益,缺乏必要的团队精神、利他意识等现象。

(二)医学教育方式落后,教育模式单一

当前,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向以预防为中心转变,这更强调了人的需求,相应的要求医学教育模式也应适时进行调整。但在现实中,笔者发现我们的医学教育方式却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仍沿袭着灌输式的教育方式,缺乏互动式、引导式、启发式的教育新模式,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得不到有效提升。

(三)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效果不明显

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如美国、德国的人文医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高达20%~25%;英国比较低,仍占10%~l5%。这突出反映了我们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在量上过少,更有甚者,一些院校为强化专业课程,而将人文课程进行压缩,减少课时,甚至对人文课程必要的实验、实践活动等进行限制,影响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

二、《行政管理学》课程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育功能探析

(一)对树立医学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具有强化功能

医学行业作为特殊的职业,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这些应包括认识医学职业的基本要素、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必须促进、保护和强化上述医学职业的各个基本要素,从而能保证病人、专业和全社会的利益等。在案例教学中,可通过一些公共卫生与健康的案例,如SARS事件中,公共卫生守护人钟南天教授以超强的自我牺牲精神,科学而严谨的研究态度,从事医学研究,有效处置了非典型性肺炎的蔓延,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本课程的教学中,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与教育,可使医学生对医生职业道德与价值信仰追求,培育良好的服务意识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

(二)对培育医学生基本沟通技能具有强化功能

沟通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尤其是医患关系的处理上,尤为重要。据有调查表明,医患矛盾70%是由双方沟通不畅或信息传递不全造成的,这也对我们医学生沟通技能掌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程以案例教学为主,在教学中,追求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广泛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剖析式教学、行为扮演式教学等多形式,帮助广大医学生学习领悟基本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尤其是课程运用角色扮演方式,让医学生参与案例的讨论与思考,进行实境演练,从而培养医学生紧急事件处置及与陌生人沟通的技巧与能力。

(三)对医学生掌握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知识具有强化功能

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知识是一名医学生应掌握与了解的基本知识,也是将来做一名好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行政管理学》课程内容庞大,知识体系丰富,其中公共卫生与群体健康即为重要内容。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可将人文教育与医学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医学生对健康与卫生系统知识的感知与理解。而且本课程作为综合叉学科,教学中还穿插多学科知识,以使医学生能有效学习到哲学、伦理、法律、卫生法规等理论知识,从而强化群体健康与卫生系统知识的学习,树立良好的人文素质。

三、强化《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一)认真开展教学课程设计,培养医学生人文素质意识

意识影响行动。人文素质意识的培养是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首要因素。任何课程的设置都应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目的与价值,《行政管理学》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前,应认真开展教学课程的设计,特别注重医学生人文素质意识的培育。一是依据医学这一特性开展课程设计。围绕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公共卫生相关知识等内容进行专门性的案例分析与讲解,帮助医学生树立良好人文素质意识,同时培育良好的职业操守与医疗实践行为,并正确认识当前公共卫生知识与卫生政策体系。二是依据医学生生活实际来开展课程设计。医学生相对其他文科类学生,具有生活与思想的局限性,本课程应结合医学生生活实际,定位于选修课的特性来进行有差别性的教学设计。如案例教学中,通过介绍知名的医学大家先进事迹案例或生活中可见可闻的卫生行政部门处置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经过,使医学生们有效了解医学前辈及行政部门运行流程,从而培育出良好的人文素质。

(二)大力活跃教学组织,营造思辨、参与、团队精神的教育环境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人的发展。大多医学生对人文素质的培育充满着渴求,都以追求未来的“好医生”为目标,但又常常为如何提升自我人文修养而困惑。据此,笔者也认为,教育环境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育影响重大。为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活跃教学组织,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医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提升人文素质。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好课堂灵活多样教学模式的作用,活跃氛围,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教育宗旨。笔者曾大力组织开展了无领导小组活动与角色扮演活动,如曾模拟某酒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请多位同学上台扮演政府官员的多个角色,采用会议形式讨论如何处置这一突发性公共事件。教师则发挥着组织与协调作用,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这些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使同学们学习、掌握了人际沟通交流与讨论及问题处置的方法、策略,也提升了他们的人文素质。因此,笔者认为,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还可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如引导式、启发式、参与式教学,以灵活的方式为医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培养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能力

医学教育的核心是为患者治病,是培养医学的实践者。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现代医学模式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因此,《行政管理学》案例分析课程应与学校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结合起来,使教学内容体现出医学专业的特点,符合医学人才成长的规律性。为此,笔者曾对本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作为教学的“两条腿”,增大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笔者运用了发散式思维与集中式思维进行教学方法创新。这些方式使医学生们在课程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运用中获得了良好效果。因此,笔者认为《行政管理学》案例教学课程,仍可沿着如通过“以问题为基础”、“情境教学”等新方式进行授课,坚持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与实践方法运用为中心,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使各种思想、观念、感悟在交流中碰撞、汇合,进而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达到人文教育“移情作用”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梁金葵.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9(3).

人文科技素养范文5

关键词: 文科大学物理 课程结构 教学措施

在当今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的趋势下,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更需要复合型人才。传统的高等教育的专业化模式局限性日益显现,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需求。在现代西方国家中,如果一个人未曾读过莎士比亚的著作,会被认为没有教养;但是如果一个人不知道牛顿、爱因斯坦的理论,同样会被看作没有文化。可见,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科学精神的培育与人文素质的养成,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两大主题。而我国传统文化及教育理念中,科学精神培育文化理念的缺失相当严重。

1.文科类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意义

1.1重要性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同时也是一种深层次“文化”。从伽利略时代到牛顿时代再到现代的爱因斯坦,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离不开物理学,物理学中的科学思想对任何一门科学文化的建立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物理学建立的科学方法:假设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检验问题,这一系列思想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国内为达到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高等教育中,已广泛为理工类专业开设人文文化欣赏课程;而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开展科学文化教育,亦具有同样的重要地位。

1.2必要性

21世纪的社会文化需要人文与科学的相互交融。由于我国高考制度是文理分科,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在中学阶段就惧怕物理学科而选择文科学习,而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模式又是专业化的发展。这样对文科类专业学生来说,完全失去了一生中进一步学习物理的机会。然而,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往往是多层次、高素质、全方位复合型的,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能看到,并不是所有的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从事的行业契合他在学校所读的专业。因此,在我国高校文科类专业中开设物理课程势在必行。

1.3普遍性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全方位人才的需求,随着各学科的交融并和,国内著名综合类高校都竭力培养多复合型人才,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首开先河,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由此也带动了国内其他高校的效仿,继而拉动全国各个高校为文科类专业开展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模式。

2.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地位和目标

2.1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地位

物理学主要研究物质世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规律,物理学基本理论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应用于生产技术的许多部门,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是科学进步与技术创新的源泉[1];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物理学历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有力工具[2];物理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物理教学对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积极作用。因此,大学物理课程不但要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类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还应成为文科类专业学生培育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2.2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任务与目标

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的任务与目标:第一,构建合理的文科大学物理课程知识结构[3];第二,有助于拓展文科类专业学生的知识面;第三,有助于提高文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质。

3.文科类专业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结构及教学措施

3.1课程设置

文科物理不同于理科物理、工科物理,它绝不是理工科物理课程的简单压缩,也不是现代科技知识的简单学习[4],同样也不是一些科技史料的简单拼凑。文科物理应该根据文科类专业的特征及学生的接受能力,科学设置文科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及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力求使学生认识科学,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相互交融。

3.1.1授课特点不同

鉴于文科专业学生的感性思维,文科大学物理课程应适应文科类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区别于理工科类的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和体系;应尽量避免一些高等数学的计算,适当增加物理学中的世界观、人文观、方法论、哲学思想等内容及人文精神等[5];应广泛采用图表、科普刊物和科技新闻等手段,教师可以适当地从物理科学发展历程中,辅以物理学家的事迹与史料。

3.1.2难易度不同

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科学是为提高自身的科学精神与素养,并不需要钻研物理学中具体定义、公式及定理,更不需要应用这些物理上的专业知识去解决物理领域里的问题。其主要目的是让文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思想、观念,学习物理学解决问题的方法,注重的是科学素质的提高、能力培养。鉴于此,文科类物理课程设置必须有别于理工科的课程设置,注意形成文科物理自身的特色。

3.1.3.方向性不同

各高校应重视对文科类专业学生进行提出物理问题、分析物理问题及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的培养,适时开展专题讨论,提高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6]。物理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自然科学体系,理工科类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学是培养其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文科类专业学生学习物理学是为提高科学精神与素质,增强综合能力。所以,教师在给文科类专业学生传授大学物理课程时应注意文理科的培养方式不同,学习的方向性不同。

3.2教学措施

3.2.1提高物理教师的人文文化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与教师密切相关。从文科开设大学物理课程角度看,要求物理教师不仅有雄厚的物理专业知识,这是作为物理教师的前提,而且应该注重提高自身人文素质与修养的提升,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在自身首先得到融合。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传递给学生丰富而生动的科学文化知识。

3.2.2开发物理课程的人文文化资源

各高校应在文科物理中增加物理学与现代科技文明的篇章,挖掘物理学与现代文明之间联系,独立形成模块。各高校应把人文文化资源紧密地与物理课程结合起来,使教师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使学生学习效率达到最高。

3.2.3营造物理课堂的人文文化环境

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广阔的网络空间资源的优势,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因势利导,把学习物理的过程变为“享受学习快乐”的过程[7]。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用语需要充满人文情怀,要抛弃给理工科类专业学生讲授大学物理课程时推导公式般的机械化语言,营造物理课堂的人文文化环境。

现阶段,国内仅有一些名牌高校为文科学生开设了大学物理课程,远远满足不了教育深化改革的需求。各高校应多开设大学物理选修课,开办物理科技讲座,增加文理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多方面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振生,梁燕.关于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课程的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5.

[2]盛正卯,叶高翔.物理学与人类文明[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3]杨娟.文科类大学物理课程的设置及教学研究与实践[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07.5.

[4]裔式铤.文科物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5]谢东,王祖源.人文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人文科技素养范文6

我国十分缺乏优秀的科幻文化作品。我国影视工作者、小说家等,如想将故事放在虚构的背景中展开,其选择往往不是科幻,而是戏说历史,穿越回古代。这种向后看的背景中展开的故事,仅限于谈情说爱、勾心斗角,不要说缺乏对于未来科技的想象、展望,就连对于人文社会的思考也是极其肤浅的,沦为了单纯的头脑按摩,或者更坏,成为文艺作品中的鸦片烟。

在最近的60年中,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星际迷航》所涉及的航天领域,中国已走进世界第一梯队。这意味着中国已培养了一支优秀且人数较多的科技精英队伍。但这相对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显得非常弱小。中国社会一般公众的科技素养并不高,科学精神并不强,对有关科技的事物缺乏兴趣(许多科学杂志办不下去,关门停业),这既是中国缺乏优秀科幻作品的果,也是因。所以,如何提高中国公众的科技素养、科学精神,仍旧是中国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作为着眼于根本的解决方案,改进中国大学的文科教育是核心。中国大学文科教育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较大,其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中国文科教育出来的学生,数学水平低(这与中国大学理科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逻辑思维能力差,科技知识贫乏。中国必须在大学文科教育方面作大的改进,奋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