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海洋文化的起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海洋文化的起源范文1
【关键词】人文思想 起源 希腊 海洋文明
1 人文思想简述
人文思想或人文精神,从狭义角度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一种思潮;而广义的人文思想或人文精神,指的则是起源于古希腊罗马的一种文化传统。它的核心观点是:以人为本,强调人本身的价值;主张灵肉和谐,强调现世生活,也强调人的精神追求;同时宣扬人的理性思考。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诞生地,同时也是西方人文思想的孕育地。人文思想首先就孕育于古希腊的文化土壤里。人文思想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核心思想。研究西方社会,生活及文化,或进行积极有意义的东西文化对比,人文思想都是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公元前5世纪左右开始,古希腊哲学家开始从认识自然发展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这也是人文思想的萌芽期。而人文思想在希腊罗马时期的诞生及发展在西方人文思想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属于它的起源期。本文正是对西方人文思想在希腊海洋文明的孕育下的起源过程进行了梳理。
起源时期人文思想有两大学派:其一为智者学派,代表人物为普罗泰戈拉,他的主张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他是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他的观点推崇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醒悟。但他的观点的缺陷在于忽略了人内在的道德理性,否定了社会制度,道德和法律对于人类某些行为的约束。第二大学派为苏格拉底,他主张美德即知识,弟子包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
2 希腊海洋文明为人文思想的诞生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与东方的农业文明稳定封闭的特性相比较,起源于希腊罗马的海洋文明有着非常鲜明的不同特点。海洋文明代表着开放,流动和变化。人们长期与大海搏斗,逐渐培养了强烈的竞争和斗争意识。贸易活动频繁,工商业发展迅速,文化交流和融合普遍,所以人民的思想意识方面都具有灵活的包容性。所有这些特点非常有利于人文思想的诞生。
2.1 希腊的地理环境
希腊三面环海,拥有优良的港湾,海上交通非常便利,与小亚细亚和非洲(埃及)都距离较近。而“与优越的海洋条件相比,爱琴海世界的陆地环境却恶劣的多,克里特岛,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各岛屿上的土地大都是不适宜耕作的山谷和丘陵。加上降雨量不足,水源匮乏,无法满足大面积的灌溉需要,因此农作物以橄榄,葡萄等较耐旱品种为主。”这些地理特征保证和推进了希腊昌盛的商业贸易活动和频繁的文化交流。海外贸易要求开放,外向和竞争,这使得人们会更积极活跃、勇敢和富于进取。这正是海洋文明不同于我国农业文明的一个巨大特点。海外贸易兴盛,培养了活跃的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这帮助古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也让希腊人民较早地接受了平等互利的观念,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古希腊民主政治建立的肥沃土壤。而希腊半岛上纵横的山岭,交错的河流还有海洋的天然阻隔,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这造成了希腊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也帮助了希腊的城邦民主制的形成。
2.2 希腊的经济
早在爱琴文明诞生之初,希腊半岛的海上贸易活动就已经非常频繁了。在公元前8世纪左右,古希腊开始出现奴隶制城邦。由于广大奴隶的劳动和工商业的发展,古希腊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公元前6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经济非常繁荣。“到了马其顿王国称霸地中海世界的希腊化时期……希腊对东非,阿拉伯,中亚和印度的商业贸易大发展,并开始与更遥远的中国有了商业交往。这时,工业和商业的主要控制权都集中到国家手中,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兴旺繁荣,大都会式的城市成倍增长”良好的经济基础永远是思想文明发展的先决条件。
2.3 希腊的政治
古希腊奴隶制下经济繁荣,欣欣向荣。这为希腊的民主政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希腊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为城邦民主政治。这其中又以雅典的城邦制发展的最好。城邦是由拥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所组成的一种团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城邦通常面积狭小,人口相对集中,这使得公民能更直接积极地参与城邦政治,更主动便利地追求民利。在城邦体制中,贵族制取代了君主制。而平民又在长期的斗争中,获得了一定的权利。在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的先后建立使得人民的民主政治思想得到了良好的生长和巩固。“而这一新型社会关系和国家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希腊罗马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 ”虽然以雅典为代表的希腊民主政治体制,并不是广泛意义上的民主,而只是针对男性公民的民主。但在当时的时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进步。同时伴随着海洋贸易和的对外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以及希腊自身民主政治的发展,每个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利得到保证,“人”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使得普通市民的地位日益突出,自我意识逐渐开始预备超越宗教宣扬的神的意志。这些都为人文思想的诞生进一步做好了铺垫。
3 希腊海洋文明背景下人文思想的起源综述
希腊的海洋文明不但带了繁荣的经济和开明的政治,还培养了希腊人开阔,勇敢,和善于竞争,勇于交流的个性。这些正是人文思想诞生的肥沃土壤。
3.1 智者学派
大约在公元前600年开始出现的自然哲学家们排除了神造万物世界的迷信,这为人文思想的最终诞生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公元前5世纪左右,希腊出现了智者学派,这也是有史记载的代表希腊人文思想萌芽的最早学派。
在雅典,由于公民大会等政治机构的出现,雅典公民经常就社会各个方面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进行公开演讲,陈述或辩论。而雅典法庭则规定每个公民必须自己为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因此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渐渐出现了一批职业教师。他们专门教授人辩论、演说、修辞的技巧和参政知识等课业,以此为职业。这批职业教师大多在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讲演术和其他知识领域内有自己精深的造诣,同时也提出很多大胆的改革建议。与以往的自然哲学家们相比,他们的更多开始关注人本身。也正是因为对人的关注,这批学者才被统称为智者学派。
智者学派开始将人和社会作为探索和思考的整体,将人而不再是将神的意志奉为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他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标准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否定了神的意志,注重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被誉为吹响了人文主义的号角。他宣扬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这其实就是对神的存在的一种质疑,鼓励人取代神。这种对人的价值尊严的强调和肯定,正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体现。
但智者学派对于个人主观感受的过度重视,而忽略了伦理道德,这也导致雅典社会的很多问题,而招致了许多批评的意见,其中以苏格拉底的观点最为卓越。
3.1 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被称为希腊三贤。人文思想由智者学派倡导后,正是由苏格拉底进一步升华的。而希腊三贤在思辨过程中,更严密,更强调客观和逻辑体系。这也表明人文学家和哲学家们对于人的关注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这深深得益于海洋文明不断探索未知新世界,新领域的天性。这与我们农业文明求稳求固的特质截然相反。
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一样,将人作为研究探讨的主题,这正是人和人性的推崇和重视,也是人文主义的核心。“古希腊思想最大的魅力在于以人,而不是以上帝为中心。而苏格拉底之所以受到后人的极大推崇,就是因为他将哲学‘从天上召唤下来’(西塞罗语)。历代人文主义者所反复重申的一点事,哲学应当是人类生活的学校,致力于为人类解决所面临的普遍问题。”但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则非常重视伦理道德,主张“知德合一”。针对普罗泰格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将其升华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很反对过激的政治行为,希望唤起雅典人民的道德感,从而挽救日渐颓废的城邦民主制度。他最为人知的一些观点还包括“美德即知识”,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认识你自己”等等。他的主张更加关心人内在的精神世界,也使得哲学从此真正开始研究人本身。
苏格拉底之后,他的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继续将人文思想向前推进。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唯心论哲学家。他非常强调人类的理性。他认为思想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因此他认为在客观存在的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念世界。理念存在于人的思想中。而人类应该尽力去深入了解自己思想深处的理念。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将人类分为三个等级,鼓励人们进行积极的理性思考。而亚里士多德则创建了非常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将人文主义的发展推上了更理性更合理的发展大道之上。亚里士多德本人博学多才,精通逻辑,伦理,政治,经济,文艺,动植物学和物理学多门学科。他曾被马克思誉为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之人。由于他渊博的知识体系和开阔的胸襟头脑,亚里士多德非常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他主张在严密的逻辑体系下,以科学调查的方式研究自然。“到了希腊哲学百川归海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哪里,希腊神话中喧闹不已的神和神秘诡异的‘命运’都完全淹没在严谨的逻辑范畴和抽象的哲学概念之中,一个充满了理性色彩的形而上学体系和自然物质世界成为人们所面对的唯一真实的思想背景和生活世界。”他强调在整个自然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存在。这再次凸显了人文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他鼓励人们不断追求真理,探索未知:“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
人文思想历经三位伟大的哲学家在希腊海洋文明的土壤中得到更好的孕育,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质的飞跃,最终成为了西方文明的思想基石。
4 结论
“西方从古代袭来的海洋文化起,就企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争取个性解放;在个人奋斗中克服常规,求变,求动是他们精神的动力,并在做事中发展这一动力 ”。事实上,希腊海洋文明带给西方人的不只是做事上的改变和动力,还有对于自我或者说 “人”的积极探索和思考。人文思想倾作为西方文化的精髓,对其进行研究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极具现实意义。从海洋文明角度来回顾人文思想在希腊的起源不止可以更好更深入梳理西方人文思想的脉络,更可以“以西观东”,这是任何西方文化研究的最终目的。这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同时在英语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赵林. 西方文化概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
[2]徐行言. 中西文化比较[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48.
海洋文化的起源范文2
【关键词】京族;海洋文化;社会意义
我们团队于2011年7月9日到月15日参加了京族哈节对万尾渔村进行了实地考察。
主要考察了当地的海洋文化,通过了解当地的海神信仰,具有海洋波涛的舞蹈,蕴含海洋心弦的独弦琴对京族生产、生活领域进行了深层次的了解。本文通过有趣的文字描写从而使有关专家甚至更多的普通人得到某方面的启示,或者启发某方面的兴趣。甚至为我校开设海洋方面专业提供有力依据。
京族信奉的海神主要有镇海大王、海公、海婆、龙皇天子、水口大王、观世音和伏波将军等,京族传统的海神信仰习俗的传承,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和边疆稳定。海神信仰成为京族祈求海上平安、渔业丰收、村社和谐信仰习俗之核心。京族人把镇海大王列为崇奉众海洋神灵之首。据说京族祖先迁徙到三个岛上不久,就在海岛东边的白龙岛怪石滩(旧时叫网地)西岸白龙岭上兴建镇海大王庙,后几度重建。现在保存的镇海大王庙为尾村哈亭民间事务会于2005年农历十月初六重建,次年正月二十一日立有《镇海大王庙简介》石碑。庙宇和庙碑均坐北朝南,面向大海,距海面约80m,日夜守护着这片广阔的海域①。京族人在修建或重建哈亭时还把镇海大王的牌位放在哈亭中央供奉,唱哈节期间要到海边将镇海大王迎回哈亭祭拜。
镇海大王是传说中的万尾、巫头、山心三岛开辟神兼海上保护神。京族祖先确定每年农历八月二十日为镇海大王的“诞日”,各户京族派代表到镇海大王庙内或哈亭举行祭拜仪式。镇海大王的传说和镇海大王庙的建立,表达了京族人民对英雄神仙的感恩和怀念,体现了京族惩恶扬善的传统美德。过伟和韦坚平在《京族民间信仰与神谱初录》文章中认为:外来的
京族渔民祀奉当地土著居民的海上保护神,是外来居民与当地土著居民相互认同的表现[1]。
尾村京族人苏维芳说:“镇海大王是我们京族人心目中的保护神,我们尊称他为“神翁”。凡是出海打鱼的渔民,都要在海边祭祀镇海大王,特别是到了哈节和大王诞日,全村各大姓氏的京族代表都会到哈亭和镇海大王庙拜祭镇海大王,感谢他一年来对我们的保佑,祈求
来年更加平安、丰收。” ②
京族的海神信仰仪式具有明显的海洋性。京族人世代面对辽阔的海洋,久而久之便具备了博大的胸襟和富于挑战的精神,这种精神使得他们在面对海上天气变幻莫测、复杂恶劣的海域环境又感到不安,出海平安归来成了京族最虔诚的祈祷。钟珂认为:“镇海大王在京族人心目中是一位足智多谋、机敏勇敢的老者,……京族人尊崇降妖伏魔的镇海大王, 这与京族人以海为生,畏惧大海又渴望征服海洋、战胜海洋的心理特征吻合,表现了京族的海洋民族特性。” [2]京族把镇海大王的牌位放在哈亭中供奉,且每年哈节村民抬着神座到海边将镇海大王迎回哈亭祭拜。祭神当天,师公读祭文,“哈妹”唱道:“月下是谁顶灯?行舟为何停?……”[3]
此外,京族海神信仰在和谐社会构建中也具有重大意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京族人在开展迎送、祭拜海神仪式中涉及的“海洋神话”、“海洋诗歌”、“海洋舞蹈”、独弦琴“海洋音乐”以及频繁的出海前祭祀、海上生活禁忌等各个方面,通过共同完成祭祀活动和遵守海上作业禁忌,彼此相互合作、交流思想、互相帮助,不但陶冶了族人的情操,培养了协作习惯和合作精神,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如某家有人畜不宁、天灾人祸、生病卧床等,京族民间认为是家有婆媳不和、邻里口角争吵,或是家人有犯禁。京族民间就要请当地的“法师”或“降生童”到家里降神解难。生童烧香念咒,双目微闭,手舞足蹈片刻,渐渐入化,“令箭”穿过左右面颊,以神灵的口吻,为主家道明缘由,如说“主家出门犯禁,冲撞土地”,或说“府上翁媳不和,神灵欠安”等[4]。同时降生童会按照一定程序帮主家做法事,驱邪除鬼神,保佑主家恢复安宁,人畜兴旺。京族的海神信仰心理及信仰习惯的养成过程,自然而然规范了京族人的道德行为,形成了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团结的邻里关系和良好的村风村貌。
京族舞蹈穿插于祭祀仪式活动之中,祭祀一般与或神秘的自然崇拜有关,在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京族舞蹈在维系自然与社会关系、情感交流与达成统一民族心理等多个层面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京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唯一的海上民族,祭神时,主祭向神灵献酒,这时跳起《敬酒舞》和《敬香舞》,这两支舞表示对神灵的尊敬,并向神灵祈福;《天灯舞》是人们对海洋渔业文化、对族人出海打渔归来的抚慰,对族人辛勤劳动的感恩;哈节结束前跳《花棍舞》,具有驱逐鬼邪欢送诸神回归天位的意义。除了哈节舞蹈外,京族还有专门用于丧葬的《竹马舞》和《摇船舞》等。族舞蹈常常穿插于祭祀仪式中,以鲜明的表演形式表达京族人民与神灵、与自然以及族群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与美好期望。舞蹈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起源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构成一样,都不是单一元素构成的,而是由多种因素组合成的,京族舞蹈的起源正是祭祀仪式、劳动生产、海洋性文化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每年的哈节除了祭祀祖宗之外还有祈求来年丰收和出海平安的意思,在哈节举行的地点哈亭内供奉的神灵以镇海大王为首,其他福神为高山大王、兴道大王、广达大王等等,这些神灵代表达了京族人对自然神秘力量的崇敬。京族舞蹈是与祭祀活动紧密相连的,在祭祀活动中,舞蹈穿插其中,成为了祭祀仪式的一部分,语言动作是表达涵义深刻的意旨符号,京族舞蹈以固定的祭祀意义的身份形成和发展,这也是京族舞蹈区别于许多民族舞蹈之处。京族人民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屈不挠地向海洋进军,受海洋文化的影响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形成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京族舞蹈起源于京族人民在沿海的生活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实践和需要。劳动生产是力度、姿势和技巧的配合,京族人织网、撒网、收网、出海捕鱼,在劳动经验和审美习惯的形成过程中,塑造了京族自身表达美感的特殊方式,渗透到艺术的各个方面,而京族的舞蹈必然也会带上浓重的海洋性劳动方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舞蹈动作对海洋生物、海水波浪、人类游泳姿势等相关的海洋特征的模仿和表达。
京族舞蹈的民族特点很明显,表现出了海洋性特征,在动作、道具、节奏和整体氛围这几个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一)在动作上,圆、柔、收三个字可概括京族舞蹈的总体特征。
特定的舞蹈动作表现出了特定的生活习惯。“京族哈节文化植根于处于特定地理环境中的海洋文化,体现了他们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适应独特的海洋环境而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 [5]轻与柔的手部动作,是对海洋的模仿,让人想起海水的起伏不定,吞吐反复。海水能够根据地心引力保持海平面,京族舞蹈模仿了这种平衡感,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手臂和腰、腿互相弯曲的具有和谐美感的角度。在模仿海洋生物方面,舞蹈《海石花》就模仿了水母、鱼和螃蟹等海洋生物,展现出了海洋生物生动的生存状态。人遨游于海水中,利用海水浮力与大自然进行嬉戏与活动,手的摇摆正好展现了人类在海洋中的自由浮动状态。
(二)特定的舞蹈都会有特定的道具,用以象征、表达不同的含义,京族舞蹈也不例外。
跳《天灯舞》时,跳者的头顶放一只倒扣的大碗,碗上再放一只碟子,碟子上均匀地竖放着三支点燃的蜡烛,舞者双手各拿一只酒杯,杯中也竖放着一支点燃的蜡烛,这被称为“天灯”京族人靠出海打渔为生,需要提防风浪,也需要时刻辨别方向灯有光明之意,少女头顶天灯,扭动缓慢柔美的舞姿,一是以灯象征光明和灯塔,时刻为海上远航打渔的族人指明航向;二是头顶“天灯”以缓慢柔美平衡的动作来祈祷渔船在广阔的海面上一路平缓安全出航,用于丧葬仪式中的《摇船舞》,是由一女两男配合表演的舞蹈,道具是用纸模拟船只的样子扎成一个小舢板,女性表演者在前面做拉船动作,男性表演者持浆在船左右划动,“船”的道具不仅反映了海上生活的场景,再现了族人的劳动状态,追忆了亡灵生前的劳动场景,寄托了亲人的哀思,同时“船”还附有佛家“渡”的含义,有把死者“超度”之意。
(三)在节奏上,京族舞蹈在展览一个动作的姿势时比较舒缓和缓慢,注重对过程的展示;整体氛围虔诚肃穆,宗教气息古朴浓重,表达了京族人民对海洋的崇敬。
京族的宗教祭祀舞蹈,是祭祀诸神及先祖的一种礼仪性的舞蹈形式。主要用以祈求神灵庇佑、除灾去病、逢凶化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答谢神灵的恩赐、表示对先祖的怀念,这些宗教及习俗规约着京族人民的行为,世代传承,成为京族海洋文化习俗的主要组成部分。京族人民居住在偏僻的海岛上,每当男人出海打渔,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祭海活动,在家的亲属无不牵肠挂肚,担心着亲人的生命安危。一遇险情,家人们就焚香点烛,祈求神灵保佑,并扶老携幼,拥向海滩,盼望着亲人的归来。
因此,京族舞蹈有很深的海洋审美意义。京族舞蹈能表达人类情感,凝聚民族力量。同时京族舞蹈的现代意义――回归自然,放慢节奏,构筑温情氛围。京族舞蹈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现出了特有的海洋性特征,它曾在京族人几百年的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海洋文化中的奇葩和瑰宝。
京族海洋文化最具民族特色的乐器――独弦琴。独弦琴又叫一弦琴,因为它装有一个匏瓜状的扩音器,所以又叫匏琴。又由于它的音律主要表现出悲凉婉转,因此又叫“悲凉琴”。一琴多名,反映了京族同胞对独弦琴这一祖传乐器的珍爱。
独弦琴在独奏时使用若有若无的共振表现手法,是京族语言特色的加工和扩大,是京族民歌民谣、小曲小调等所独有的艺术才能,是京族独有的特色风味的演唱技巧。当独弦琴与独唱者同发一个音时,演唱情趣和演奏的魅力相济共融,能把听众带入迷宫式的幻想,回味无穷独弦琴用一根弦奏出了丰富的曲调和感情,其曲调时而高山流水,时而鱼翔碧波,时而百鸟朝阳,时而惊涛拍岸,音调丰富,音色优美,每当明月当空,夜阑人静时,琴师拨弄琴弦,悠扬的琴声划破海岛长空,动人心魄。
注释:
①访谈人:吴恒.男,汉族,年46岁,白龙村村农民.访谈时间:2011年9月17日。
②访谈人:苏维芳.男,京族,是年68岁, 尾村籍人,退休前为防城港市公安局副局长,长期从事京族民歌和喃字的收集整理工作.访谈时间:2010年9月16日、2011年5月12日。
【参考文献】
[1]过伟,韦坚平.京族民间信仰与神谱初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2]钟珂.京族鱼文化在哈节中的表征与传承[J].河池学院学报,2010(4).
[3]陈学璞.略论京族文化的民族性海洋性特色,京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黄有第.防城港市京族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海洋文化的起源范文3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二空间,海洋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海洋是人民生活的重要依托,海洋水深500米以上的深海区是战略争夺的“内太空”,海洋是人类科学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
“未来文明的出路在于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势必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追求进步和跨越的主要方向。
海洋史学的兴起
海洋世纪的出现,是世界历史演变的结果。但是,重新反思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的历史进程,我们可以发现史学论述存在的盲点。
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均是以陆地为本位,用欧洲中心论建构起来的。20世纪下半叶以来,它受到广泛的批判和质疑,出现了一些新的世界体系理论。当代历史学研究突破欧洲中心论的桎梏,有了全球的视野,但主流意识和主体叙事仍然是以大陆为中心的。古代世界被分为农耕与游牧两个世界,古代世界史是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间及其内部的互相交往,碰撞或冲突,从原始、孤立、分散走向一体的历史。近代世界史则是工业世界征服农、牧世界的过程。人们承认大海影响了世界文明,那是因为海洋成为各个大陆文明间联系的大通道,促进了大陆文明的一体化。
陆地是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陆地文明的发展进程是世界历史的主流,这是真实的。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主要关系,也是正确的。问题是,人类从陆地走向海洋后,海洋究竟只是大陆文明间交往的一条通道,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空间?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形成的文化是否只是陆地文明的自然延伸?在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之外,是否还存在一个海洋世界?
考古学和人类学的新进展告诉我们,人类的海洋活动和陆地活动同样古老,海洋文明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的过程。历史学家发现,不仅地中海周边地区的历史是与在地中海中航行的船只和海员的历史同步发展的,古代亚洲、美洲也有“地中海”,也是海上民族的摇篮。在“地理大发现”以前,海上文明早已有了洲际的传播。海洋作为不同陆地文明跨界交流的通道,是各种海上文明先行接触和互动的结果。如果承认这些历史事实的话,我们就应该把海洋世界作为另一种文明形态的存在来对待。
过去占统治地位的海洋史论述,是西方发达海洋国家推行海权扩张的产物。古代海洋的历史就是地中海文明对外扩张史;近代海洋的历史就是大西洋文明强国依靠海上力量,从控制世界海洋进而控制世界陆地的历史。东方国家、亚洲属于大陆,属于大河文明,虽有海洋活动,但“海洋没有影响他们的文化”,无权参与海洋世界的历史创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的非殖民地化和争取200海里海洋权的抗争,恢复了海洋文化创造主体的地位,呼唤把颠倒的海洋历史再颠倒过来,发达海洋国家的海洋观念也起了变化,海洋文化模式从海上掠夺财富向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海洋环境转型,也要求对海洋历史作出新的阐释。这是海洋史学兴起的背景。
海洋史学是海洋视野下一切与海洋相关的自然、社会、人文的历史研究,从理论上说,包括海洋的自然生态变迁的历史和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历史、海洋社会人文发展的历史。它与原有涉海的各种专门史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海洋为本位的整体史研究;在于它以海洋活动群体为历史的主角,并从海洋看陆地,探讨人与海的互动关系,海洋世界与农耕世界、游牧世界的互动关系。按照我的理解,海洋世界应该包含多层的意义:
海洋世界是人类海洋性实践活动和文化创造的空间。人类开发利用海洋,创造出多种海洋部门、产业和社会系统。海洋性实践活动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活动,舟船是它的主要载体。舟船把它航行的所有起点和终点的陆地的海岸区域相连接,形成海洋区域的社会网络,因此海洋世界的空间结构,是由大陆海岸区域、岛屿、海域组合而成的。我们以往理解的,只是从旧居地越洋到了新大陆,才算开辟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忽略了海洋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存发展空间。事实上没有海上生存能力,就谈不上跨越海洋,谈不上海洋水体和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洋世界指海洋人文世界。海洋文化是海岸区域和海域涉海的群体对海洋自然的“人化”。不同海洋环境、不同民族的海洋文化有不同的样式和特色,发展水平也不一致。但其本质特征和共性,是都有漂泊、流动的“船上社会”,如渔民社会、海商社会、海盗社会等,他们的组织制度、行为方式,与陆地社会组织有明显的差别。远航既是一种体能,生理的挑战,又是一种心灵的磨砺,海洋因素渗透在他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当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海岸区域间接进行海洋性实践活动的群体,是“船上社会”的支持和后援力量,与“船上社会”构成联动的系统,生产与生活和海洋结下不解之缘,行为方式也深受海洋的影响。西欧通过海洋扩张创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并不等于只有资本主义才能产生海洋文化。
海洋世界是人类社会大系统下的一个小系统,与农耕世界,游牧世界相同,也有一个从原始、孤立,分散走向一体的历史进程。海洋文明不等于与陆地文明对立、高于陆地文明的先进形态;海洋世界也不是封闭的社会人文系统,始终和陆地世界发生互动的关系。如果这样的理解可以成立的话,海洋在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中应该不只是一个陆地文明之间交往联系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与农耕世界、游牧世界对话、交流、互动的角色。
由此可见,海洋史学的问题意识,在于考问海洋世界在世界历史体系和结构中的地位。它要求历史学家首先要重新发掘海洋的历史资源,观察海洋世界自身的发展和演变,然后在陆海互视中给予准确的定位。在这个意义上,海洋史学是探讨人类社会整体史的一种方法和途径,与海洋代表西方、现代、先进、开放,大陆代表东方、传统、落后、保守的文化霸权论述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海洋史学的展望
中国既是东亚的大陆国家,又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国家,中国的历史发展兼具陆地与海洋两个方向。中国在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不只是形成农业民族的共同体,而是包含了游牧民族、海洋民族在内的多元一体。古代环中国海沿岸与东南亚、西亚海域形成海洋经济、文化互动网络,宋元时中国成长为海上强国。郑和下西洋后,明朝从海洋退缩,但明末开放月港,仍主导东亚海洋贸易网络;郑成功拓展东西洋贸易,。遏止了荷兰海洋势力的东进。清代中国失去通过海洋实现社会转型的发展机遇,但海洋传统在沿海地区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海外的跨国人口、物质、文化的互动从未间断。当代中国改革开放,通过海洋与世界互动,海洋强国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这是历史的继承和发扬,体现了传统与现代变革的连续性。
中国海洋史学要在学术理论和实践上重建海洋世界的小系统,全面总结、继承、利用这笔珍贵的历史遗产,不仅可以改变历史研究中忽视海洋的缺陷、丰富中国历史的内容、完善中国历史体系和结构、促进史学的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而且可以为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维护海洋权益、遏制“”提供历史依据和理论支持,对改变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发展道路,具有借鉴意义。
海洋文化的起源范文4
关键词:海岛; 民俗体育;海洋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G812.47文献标识码:A文 章编号:1007-3612(2010)07-0039-04
A Research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sland Folk Sport
HUANG Yongliang, FU Jiliang
(P.E. and Art Depart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316004, Zhejiang China)
Abstract:By methods of literature, field work and surveys, the origin an d background, types, ways and content of folk sport in Zhoushan Islands areyzed. It indicates that island folk sport has similar natures with land, such a sentertainment and body building, competitiveorientation, productiveorientat ion, dependency and culture, but also is oceanoriented, regional, heritageor iented and diversified, interactive and belief restraining. It originates fromthe special produc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islands.
Key words: island; folk sport; ocean culture; characteristic
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现象作为文化的一 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必然活跃在民间的文化生活包括体育活动领域中。[1]
地处我国唯一的地市级海岛城市――浙江舟山市,位于长江、钱塘江、甬江之口,境内 1 390座大小岛屿宛如撒在万顷东海洋面上的璀璨明珠,面积1440平方公里,区域内夏无酷 暑 ,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广阔的水域、细软平坦的沙滩,不但自然景观美,且海上风速 适度,水流平缓,其特有的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为体育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 件。海岛群众体育源源流长,并且已经形成了具有海洋特点、海岛特色、时代特征、渔村风 情的海岛海洋民俗体育文化[2]。本课题对舟山海岛的民俗体育的产生与来历、类 型、方式、内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海岛与内陆的民间民俗体育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为促 进海岛民俗体育在现代社会体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及舟山市“创建海洋体育文化名城” 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义。
1 海岛民间民俗体育的产生
《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界定这“在民间民俗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 形式,是顺应和满足人们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一种运动风俗包含一个民 俗体育模式,当行为变成风俗的时候,也就是行业形式稳定的模式的时候”[3~4]。民俗体育的根本在于它扎根于特定的民俗土壤当中,总是和特定的民俗精神相连。[ 5]因此,海洋 的自然条件、海岛的生活内容与方式、民俗习惯和心理信仰等都构成了海岛特色的民间民俗 体育。早在夏商周时期舟山先民使用的早期石器中,石刀、石锛、石斧等既是生产工具和武器 ,也是后来武术器械的雏形。舟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弹和石镞,与现代球类运动和弓 箭射击一脉相承。猎杀大鱼的索标,也是今天标枪的最早表现形式。舟山博物馆《古代史迹 陈列》厅内展示的一些刀、镞、剑等青铜兵器,形象地说明,舟山先民崇尚尚武精神。
古代舟山体育,它除了华夏民族的传统特点外,还表现出浓郁的海岛特色。水上活动是 古代舟山先民最有特色的体育活动之一。据《吴越春秋》载:越人习水,以舟为车,以楫为 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这种用舟楫搏击长风巨浪的方法,反映出古人已娴熟于航海、浮 水技能。《晋书•周处传》中说“(周)处投水搏蛟”,“投水”就是跳水。弄潮中的泅水技 术,“泅水”就是潜泳[2]。至今在盛产贻贝的嵊泗列岛,还广为袭传着被称为“ 攻淡菜” 的这种泅水技术。东海岛民广泛使用的弹涂船是渔民在涂面采集贝类、藻类、鱼虾的工具, 而相传在明嘉靖年间,弹涂船是戚继光用来训练士兵追杀倭寇的装备。如今,伴随海岛旅游的不断兴起,“沙滩拔河”、“港湾垂钓”、“浅海网捕”、“弹 涂船速滑”、“挖沙蛤”、“打紫菜”、“海钓”、“潜水”、“堆沙”、“水上射击”、 “摇橹接力”、“沙
投稿日期:2009-01-10
基金项目:舟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课题基金项目(2006021)。
作者简介:黄永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训练与管理。 滩自行车”、“海上下棋”、“船头拔河”、“舟山船拳”、“海上跳伞“等体 育健身项目已成为人们喜爱的海上运动。它们既保持着古朴的民俗节令的神韵,又闪耀着新 时代的海洋光彩,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形式。
2 海岛民间民俗体育竞技的类型、方式与内涵特征
2.1 船上竞技特征船上竞技是指这些民间民俗体育竞技是在船上发生的,也可说只能在船上才能发生,如 爬桅的主桅,抛缆的缆绳,摇船的橹,驶船的船,帆、舵等。
2.1.1 爬桅又称爬桅杆。《越绝书》中云:“以船不车,以楫为马,往者飘风,去则难 从 。”明代,帆船主桅上装有“兜椅”,渔民或水手常攀桅上“椅”而望风。这说明,爬桅的 行为在古代早已产生[6]。爬桅一靠体力,二靠手劲和脚劲,还要靠技巧。爬桅比 赛采用在 同一船桅上或同样规格的两个船桅上进行,以最早到达桅顶者为胜。不过,到了20世纪80年 代,木帆船大多改装成机帆船,船桅的作用可有可无,这种爬桅竞技也日趋消亡了。
2.1.2 摇橹摇橹其实是摇船比赛,一般在舢板或小对船上进行。《释名》中曰“橹,膂也 。用膂力然后舟行也。[6]”可见摇橹竞技主要是臂力和技能的比赛。摇橹比赛时 ,摇橹者 身穿背心、短裤,赤脚,一人、一橹,挥臂伎橹,划起陈陈浪花,再加上海螺号、摇橹号子 ,锣鼓声和呐喊声,顿使海湾沸腾一般。近年,沈家门渔港还举办过全国舢板摇橹比赛。
2.1.3 龙舟竞渡竞渡即划船比赛,主要器具是桨。不过,船为龙形或龙饰船身,不是一般 渔船。竞赛日子是特定的,即为端午。据传,温州渔村的竞渡习俗,源于古越族祭龙图腾的 一种仪式,直至明清时期才为纪念屈原的节庆活动。竞渡的实质,是划桨团队的体力和技能 比赛。
2.1.4 抛缆抛缆俗称抛缆绳,这是渔船靠岸带缆或渔船起网带煨固有的海上劳作行为。 当 渔船近岸而未靠岸之际,船上必须有人先从船头把缆抛上岸来,或直接抛进岸上的缆桩里, 或抛向岸上接缆人,由岸上接缆人把缆绳再套入缆桩[6]。比赛这种竞技,充满刺 激和挑战性。
2.1.5 拳术(船拳) 海岛人的拳术,在船上主要是船拳。据考 证,船拳起源于吴越春秋, 流 行于明清时期,是帮会中一种特殊拳种。它根据渔船舱面和船只行驶的特征而形成了似南拳 ,又非南拳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效法水战,步法极重马步,以求操拳时稳健,经得起风浪颠 簸。传说明、清时舟山渔民在抗倭、抗盗斗争中大出风头,一些吃过苦头的倭寇、海盗还战 战兢兢地称之为“神拳”[2]。舟山在1993年举办的“中国国际武术节”和大型活 动中,船拳列为比赛和表演的项目之一。船上竞技还有升帆、车锚、撤网、拔网、叉鱼,过船、海上骑马战等,均是十分惊险而 刺激的。
2.2 海上竞技特征
2.2.1 船上跳水以船甲板为跳台,有高台和低台之分,所谓低台,则是从船甲板跳下,高 台则是从船后梢角或船前角顶,甚至从高于甲板的船鳖壳上跳下。跳水比赛,往往在同一条 船上进行,以跳得高,姿势美,入海腹不击水,水花不高为胜。
2.2.2 海上潜水潜水又叫泅水,潜泳,俗称“水底攻”。此技能的形成,乃与特定的生产 方式相关联。在嵊山和东极等岛屿,有些大的贻贝生长在礁岩的底部,约在海下3至4米处, 采贝必须潜入礁底才能采集,俗称“攻淡菜”。为此,这些岛屿的渔民,自幼就培养孩子具 备这方面的本领。比赛以最迟出水者为冠军。
2.2.3 海上游泳 游泳的技能,海岛人幼小受到训练。一般三 岁下海,先在海滩上学“闷头 游”、“狗爬式”,尔后从海滩上游向深海,直至游向抛在港湾里的渔船。以先上船者为胜 。要求参赛者不仅要有矫健身手和游泳技能,还要有从水中上船,俗称“爬船”的技巧。据 传,在今东极岛还流传着一种抱着空洒坛踏海陆空游的姿式,雅称“太白醉酒游”[6 ]。 在嵊山枸杞岛,就有一种游向50 m外采得海中塑料或玻璃“浮子”后,再游回海岸的游戏, 俗称“海上采珠游”等等。
2.2.4 海上骑马 海上骑马战,则为一大人泅水在下,另一儿 童骑在泅水者背上,双方进行水战,其形式类似海上芭蕾,却比芭蕾惊险而猛烈。至于现代的水上竞技,如皮筏艇、海上摩托舰以及帆船、帆板、气垫船等等,类型就更 多更广泛了。
2.3 海滩竞技特征 海滩竞技是指在海滩上进行的民间竞技项目 ,分为沙滩和泥涂滩两种形式。
2.3.1 海滩摔跤 海岛人盛行海滩摔跤,有特殊原因:一是渔 民出海前在海滩候船,为打发 寂寞,相互摔跤取乐;二是青年渔民性格豪爽、争强好胜,相互比体力以决胜负;三是沙滩 质软,摔跤倒地,也无伤害,故盛行之。
2.3.2 海滩放鸢 海滩由于场面开阔、海风习习,非常便于放 鸢上天,同时放鸢是把悔气放 向远方海面,以保海岛的平安,因此海滩放鸢历来成为海岛人爱好和滩上竞技之一。每到清 明、立夏、中秋、重阳,形成了“滩头众人牵戏,空中满眼鸢飞”的壮丽场面。
2.3.3 海滩拔河 海滩拔河主要是场地大,倒地,也无伤害。 另外海滩拉船,船上拉网,均 要依靠手臂力量,并要众人参与,齐心合力。所以,海滩拔河实是对海上劳作行为的一种预 演和锻炼。
2.3.4 滑泥运动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参与性民俗体育运动项目,不同于滑雪和滑草。滑泥 需要具备行、滑、转向等技能,掌握平衡、速度和节奏。在一望无际的大海边,在细腻的滩 涂上,在跳跳鱼蹦跳起伏的节奏中,滑泥运动的乐趣便一一展现出来了。
2.4 码头(岸上)竞技特征码头(岸上)竞技与船上和海滩竞技一样,都是一些生产性的竞技为主,与渔民的海上 劳作方式是息息相关。
2.4.1 拎石锁、举石墩在渔港码头上,可以看到做渔船大网的网坠或压舱石之用的石锁( 又称石柱)和石墩(又称石大刀)。渔民在岸上劳作之余,常常用此作臂力锻炼,或举行比 赛,获胜者称为大力士。
2.4.2 攀缘绳索当渔船靠渔港码头有一定距离,无小舢板摆渡时,渔民只得攀拉连接船上 和码头缆桩上的一条绳索下船,称之“攀缘绳索”。[6]这个竞技一要胆大,二要 灵巧,并要有较好的手力和脚力。以到达船上(或岸上)的时间最短促者为胜。
2.4.3 “抢窗角”、发生在张网作业渔区渔民在未下海挂网前,须在海滩上把四枝毛竹 扎 成一个个“方窗”,并相叠在一起,形成一个四角方阵。“抢窗角”就在这方阵中进行。一 般是五人抢四个“窗角”,未抢到窗角者出局[6]。
2.4.4 “骑马打” 所谓“骑马打”,则是把若干人分成两组 , 各自背上负着一个小孩。下者为马,上者为兵,尔后叫阵、对打,模拟海滩大战,最后以讨 饶投降者为输。
3 海岛民间民俗体育同大陆内地民俗体育特征的异同点
海岛民间民俗体育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和氛围中形成的,同时,它又是在海洋、海 岛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文化等条件下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因此海岛的民间民 俗体育不仅同内陆一样,具有娱乐健身性、竞争性、生产性、依附性和文化性特征,而且具 有涉海性、地域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交融性和信仰规约性的特征。
3.1 海岛民间民俗体育同大陆内地民俗体育的共同点
3.1.1 娱乐健身性民俗体育是一种娱乐身心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它着重于人的身心和情感愿 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对应大众,而是以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活动方式迎大 众,使人们在这些娱乐性的活动中,直接得到令人愉快的情感挥发。从因时因地,自由灵活 的娱乐嬉耍,到配合岁时节令的民俗体育,不仅把民俗体育融合于宗教礼仪、生产劳动,欢 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如七月半放水灯,谢洋节关帝庙会演菩萨戏以及“跳灶 ”中送灶神,虽为酬神,客观上却取得了娱人的效果。[7]而且在沿传中,经劳动 人民不断加工,提 高,使之更具有科学性、娱乐性。这种起源于先民庆祝丰收时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的舞蹈, 在海岛仍普遍流行,并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从而使民俗体育活动的娱乐健身性体现得更加充 分。
3.1.2 竞争(技)性一项体育民俗,是一个群体的成员在共同生活中集体创造而形成的,并 为他们所普遍地遵循,进而得以传播。这种民俗体育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强的集体性、社会性 和竞争(技)性。沈家门民间民俗体育大会将渔港作赛场,码头成擂台,开展了“船头爬桅 杆”、“田间”插秧、“夫妻”海边拉网、捡“泥螺”、“船头抛蟹笼”、“海边提水”等 民俗体育项目的比赛。如捡“泥螺”,踏着经过改良好的“泥螺船”,比比谁捡得“泥螺” 多;“船头爬桅杆”,选手系好安全带,手脚并用,比比谁快速爬至桅杆顶;“船头抛蟹笼 ”,用力将手中的蟹笼抛下大海,比比谁抛得远等竞技性融于个人与集体于一 体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
3.1.3 生产性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的形成,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具有实用性 的特点。海岛渔民以捕鱼为生,在特殊性海洋环境下,渔民一方面要调剂寂寞、劳作带来的 紧张情绪;另一方面在出海捕鱼和生产中少不了同大风大浪搏斗的技能。这种产生于劳动中 的某些技能在休渔期被渔民们运用于健身锻炼中,这就有了特有的具有“海腥味”十足的爬 桅、抛缆、摇橹等民俗体育活动。这些这些贴近渔民生产生活实际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发展一 方面是海上作业固有的程序与行为,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渔业生产之需要,充分体现了渔家 人吃苦耐劳、凝聚合力、拼搏向上的精神。
3.1.4 依附性民俗体育具有强烈的节日依附性,这是所有民俗体育文化的共性。其目的 为 了节庆仪式中酬神与娱人的需要,如春节赛龙灯,清明踏清,立夏斗蛋,端午闹龙舟。[6]在传统的祭祀庆典活动中,体育游戏比赛和文艺表演是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比较典型的有 浙江岱山中国海洋文化节祭海、休渔谢洋大典,舟山渔民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大海的热爱和 感恩之情。 护坛的渔网缓缓拉下,神圣的海坛向世人庄严地呈现;渔火天灯飘然升腾,镇 坛之宝――“定海神针”金光显现。鼓点激越,上百艘渔船浩浩荡荡地拢洋归港,数百位渔 民集聚一起,近千人踩街巡游,色彩缤纷的各种表演方队,洋溢着神圣海洋文化气息的傩舞 、礼祭乐舞表演。
3.1.5 文化性中国民间体育活动像一个文化意识团块,远古的竞技、娱乐、戏曲融为一体 ,从活动中还可以抽取出许多现代文艺的因子。有许多游戏是和传说一起传承下来的。民俗 活动裹夹在民间体育当中。将民俗心理、民俗精神、民族特色代代相传。通过参加集体性民 俗体育活动,它以极大的吸引力、聚合力,使成员的态度和行为存在个体差异的前提下,集 聚于一定的文化运动轨道,整合为一个普通文化现象的运动势态。[7]海岛的民俗 体育也是 如此。如舟山海滩摔跤、海滩拔河、海滩放鸢,温州沿海的龙舟竞渡、以及舞龙等均与吴越 地区一脉相承,都反映了内陆吴越文化的渗透。另一方面,海岛人的竞技游戏中,还表现出 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舟山的“赛泥马”、玉环的“戈石“游戏,相传都是明代抗倭名将 戚继光抗倭时所创,在战斗中都取得奇效;此外,温州沿海的龙舟竞渡很明显受”屈原投江 “的传说影响。海滩放茑则可推至春秋时期,韩信放纸茑,一曲楚歌散尽项羽子弟兵,更在 海岛家喻户晓。[6]
3.2 海岛民间民俗体育同大陆内地民俗体育的主要差异点
3.2.1 涉海性差异海岛作为被海水包围着的特殊陆地具有与大陆沿岸不同的海洋文化 形态 ,是随着海岛的经济发展而不断运动、变化的。它既表现了海洋文化的自身扬弃过程,也表 现了海洋文化的自身发展过程。[8]象渔俗文化、旅游文化、沙雕文化、海鲜美食 文化、古 建筑文化、海岛历史文化、佛教观音文化等等,这些都是舟山群岛所特有的海洋文化。涉海 性是它的首要的、也是本质的特征。涉海性,既包括海洋的自然属性,又包括海洋的民俗体 育文化属性;海洋的自然属性是其民俗体育文化属性的基础和前提,离开了这一基础和前提 ,海洋民俗体育文化也就无从产生。所谓“南人善舟, 北人善马”,海岛人开展的民间民俗 体育竞技活动充分体现了以涉海类项目为主,并与渔业劳作、生产相结合,如爬桅、升帆、 摇橹、抛缆、车锚、海上潜水、龙舟竞渡、海滩放鸢、拎石锁、举石墩等。同时特殊的海洋 环境使渔民喜欢在船上敲锣打鼓、打牌麻将以及吆酒令等游戏来调剂情绪之需要。这种涉海 性及其生产性的民俗体育特征是内陆所不具有的。
3.2.2 地域性差异我国众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 的。我国各民族居住分布上的差异,必然导致体育民俗鲜明的地域性、气候性特征,“南人 善舟, 北人善马”,就是对民俗体育地域性的生动概括;而且同一个民族分布在不同的地域 ,使相同的体育民俗事象也表现出各自地域的特色。[9]如:船拳在舟山称为舟山 船拳,而在湖州则称为湖州船拳,在江南则统称为江南船拳。海岛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的地点主要在船上、海上、滩涂、码头(岸上)上进行,特别 是在休渔期或渔船拢洋时开展类似船拳、船上跳水、海泳、潜水,滑泥运动等项目;而内陆 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则都在高山、平原广场、街道进行。如:放风筝、跳秧歌、射箭、赛马 等。
3.2.3 传承性和变异性差异民俗体育的传承,既是指时间上的纵向延伸,也指空间上的横 向分布。一项民俗体育一经形成,就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虽经流传演绎而难免变 异,但其核心和主旨总有因袭的内涵和固定的仪式,代代相习,绵延传承。它对维系一个民 族的群体凝聚力和趋同意识具有很大的效应。[10]海岛民俗体育作为被广大海岛民 众所传承 的一种特殊的海洋文化形态,它在时间上是可以世代延续的一种海岛社会文化,在空间上也 是可以传播和扩布的。如舟山船拳经受了一种可称为“烙印”的传承洗礼,现列为浙江省非 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体育民俗一旦形成并得以传播,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且还成为一种 程序化的固定格式,并以这一格式传承。而民俗体育的变异性,与传承性密切相关的一个特 征。由于民俗体育为民间集体藉口头或行为创造和传播的。因此,在流传中必然受到历史、 时代、社会、民族、地域及语言等种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异。如海岛民俗体育中的一些神话 传说,其变异性因口头语言的易变和没有物质载体而最为明显。早期的一些原始娱乐活动的 场地、器材随社会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被现代的一些体育活动、器材所替代。[11]如:抛缆 、摇舢板接力、船拳结合了在水道表演的特点,兼收各派之长自成一脉。从积极的角度来看 ,这种变异无疑是民俗体育发展与再创造的原动力,促使体育民俗在不断变革中适应新的环 境,继续发挥其作用。
3.2.4 交融性和信仰规约性差异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民俗心理等造成各区域民间民俗 体 育的差异。北方人崇尚勇武、豪爽奔放,因此,力量型的项目较为突出,如摔跤、奔跑、搏 斗、举重等;南方人的性格趋于平和而细腻,富有思考,擅长心智活动类和技巧型项目,如 游泳、海滩放鸢、海滩拔河、弈棋等。[12]而海岛的民间民俗体育在很大程度上结 合了海 岛与内陆的特点,具有交融性和信仰规规约性。尤其是江南内地习俗对海岛人生活的渗透和 辐射,和海岛环境造成海岛人对海的崇拜、包括鱼的崇拜、潮汐崇拜、龙的崇拜。浙江岱山 中国海洋文化节祭海、休渔谢洋大典、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体育大会。这种民间规约性既约 定了民间体育的游戏规则,也有着严格的人格品行的要求。所以这些规约也是中国民间体育 文化特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徐波.舟山群岛渔民词汇及其海岛民俗特征[J].民俗研究,2002,(2):109 .
[2]zs.省略/舟山信息港.
[3]钟敬文.民俗学概念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20-25.
[4]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3:42-29.
[5]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6-38.
[6]姜彬.东海岛屿文化与民俗[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6:541-554.
[7]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5:13-19.
[8]吕利平,郭成杰.从体育考古看我国古代民俗体育文化特征[J].成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0,26(4):12-15.
[9]虞重千,张基振.休闲语境中的中国民间体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1 -5.
[10]姚重军.体育民俗之探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3).
海洋文化的起源范文5
【关键词】拍胸舞 起源 文化价值
课题号:陕西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2013JK0524);咸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2XSYK082);咸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10XSYK328)。
拍胸舞是闽南地区广泛流行的、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民间舞蹈,它不仅吸取了闽越舞蹈文化中的丰富养分,而且融合了华夏中原舞蹈的精华元素,在福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独特舞蹈形态。
拍胸舞历史起源的多种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闽南地处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4°到26°之间,在纬度、地形以及季风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冬短夏长、雨水充沛的气候特点。当地人无论是在日常的穿着打扮上还是在各种娱乐项目的服饰风格上,都受到了这种气候的影响。闽南“拍胸舞”表演者大多赤足,上身、下着短裤,这样的装扮与当地炎热天气有直接的关系。生物群落的分布同样也影响到了拍胸舞,闽南地区温暖、潮湿的气候为蛇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也成就了古代闽越先人对蛇的图腾崇拜。闽南“拍胸舞”表演者头戴蛇形草圈,腰肢扭动,亦如蛇形。
闽南地区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拍胸舞的一个影响因素。闽南属于沿海地区,渔业和农业并存,水稻是这里的主要种植作物。“田间拍胸”舞作为一种带有农耕文化色彩的艺术表演形式,就是在田间劳作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者的动作姿势颇似插秧、收谷,头上捆扎的稻草更直接说明了田间劳动对拍胸舞的影响[1]205。
2.中原文化迁徙和古粤遗风的融合
中国历史上中原民族南迁的脚步从未停止,与人口迁徙相伴随的文化大迁徙以及海上交通的日益发达,促使闽南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使得古老的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与中原汉族文化和宗教文化融为一体。闽南文化鲜明的地域色彩对“拍胸舞”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直接性的影响[2]24。晋代以后中原人口大量涌入,使原本聚居于当地的闽越族群逐渐消失,但其风俗习惯则保留了下来。据此来看,学者们对拍胸舞的形成因素可以有如下说法:这种舞蹈由古代闽越族祭祀舞蹈演变而来的,其表演形式以及内在动律,都存有闽越遗风。中州移民将拍胸舞传入了福州,其形成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代中原踏歌的影响。拍胸舞是在古代闽南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闽南人民喜欢赤脚干农活,击掌拍胸是他们休息期间的一种自娱活动。闽南民间戏曲与拍胸舞表演形式相结合,宋元时期的南戏《郑元和与李亚仙》中就出现了边唱边拍胸而舞的场景。
3.海洋文化、图腾崇拜和数字崇拜
蛇图腾崇拜是闽南人长期以来形成的民俗信仰。闽南人长期生活于山海相连、杂草丛生、炎热潮湿的自然地理环境中,蛇是他们最为常见、最具有神秘力量的动物,长期居住在多蛇的环境中,人们把对蛇的恐惧感上升为一种信仰与崇拜。同时,闽南人祖先大多过着靠海吃海的日子,对海洋的依赖感非常强烈。海洋文化不仅诱发了对蛇的图腾崇拜,也形成了对数字七的崇拜,反映了闽南群体定势民俗心理。拍胸舞,即“打七响”,就是闽南人崇拜数字七的典型表现。《汉书・律历志上》中将“七”解释为:“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其中“七”指的是:天、地、人、四时。以日、月、五星为代表的宇宙时空与存在于人生活空间中的数字“七”,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并且逐渐融入到各种神话传说、、生活风俗中,成为代代相传的文化。闽南地区人们的生活习俗与“七”字之间的联系都非常紧密,对闽南人而言,“七”是个非常值得崇拜的数字,是能够在各种祭式礼仪与诸神相通的数字;是一种神秘符号,带有象征性意义。
拍胸舞的文化价值分析
1.文化传承价值
承传性是文化的一个基础性特征,“拍胸舞”是富有民间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与空间的拓展上是拍胸舞的承传功能的重要表现。拍胸舞者头上的蛇形草箍虽然外形简单,但是它却将闽越族原住民对蛇的崇拜鲜明地保存了下来,给拍胸舞增添了一抹浓重的闽越古老的宗教色彩。同时,在黎族、高山族、土家的舞蹈中都能找到与拍胸舞中相类似的拍胸动作,在宋代马远的《踏歌图》中也能看到与拍胸舞表演相类似的舞蹈场景。宋元时期的泉州地方戏种“七子班”中的著名曲目《郑元和》中就有“莲花路”叫化子“拍胸”一出戏,在现在拍胸舞表演中,大多配有被誉为“东方音乐活化石”南音的《三千两金》的音乐。从以上事实可以说明,拍胸舞是闽南地区的群体特征、特质文化、风俗习惯的凝结,与南方各民族的舞蹈、传统戏剧颇有渊源,在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物质层面上蕴含了丰富的内容,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2.娱乐健身价值
最初的民间拍胸舞蹈形式非常简单,用于祭祀的表演只有1-2人,也能够随处随意即刻舞动。跳舞者头戴草,裸胸赤足,以单一节奏的跺、夹、拍、击动作为主,着力于掌、腿、肘、胸部位,其身体形态呈挺胸拔腰之势,整个身体跳起,且以欢愉的颤头和刚劲有力的蹲步为辅动作,形成热烈、风趣、朴实、豪放之风格。 后来,拍胸舞从祭祀转入到了田间地头劳动之余的娱乐活动和节日的集会中的节庆表演上。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民间拍胸舞的基础动作演变成打7响,在胸部之前两手先合击双掌,然后两手顺次在左右胸部处进行打拍,两臂顺次对左右肋部处进行拍打,最后是两手顺次对左右腿部进行拍打,总计为7响,音值合7拍。拍打的同时,两脚以骑马步配合,跳跃起来富有节奏感,肢体随着作左右方向的摇晃,且以欢愉的颤头相配合,就这样,周而复始。 “打七响”突出代表了拍胸舞的基本动律和风格特色,在此基础上经过现代舞蹈工作者加工和改进,吸收了现代舞蹈的一些动作,变成了打八响,配上符合拍胸舞表演风格的音乐。学习和参与拍胸舞表演能够强健体魄,陶冶身心,净化社会风气。从运动心理学的视角而言,拍胸舞是一种宗教舞蹈,也是一种体育游戏。这种舞蹈既能娱人也能够娱神,从根本上说,娱神也是为了娱人,因此,拍胸舞的游戏性元素不断增加[4]163。
3.旅游资源价值
民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当地民族族群文化的生命密码,彰显出一个地方与众不同的民族特色,为当地增添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而对外具有了巨大的吸引力[3]745。非物质文化虽然不像文物、遗址、古建筑等具有具体固定的形态,但它在教育、经济、旅游等方面的价值却是不可估量的。闽南地区是我国传统精神文化遗产资源比较集中的地域,拍胸舞不仅仅是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舞蹈,也是闽南地区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它具有多参与性、高品位的特点,一种强大的凝聚力与独特魅力深植于闽南群众的社会生活中。这种舞蹈能够以充满魅力的、生动的舞蹈形象给外来游客带来不同的精神体验,从而为闽南旅游业发挥独有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方宝璋:《闽台民间习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2]王铁新、常乃军:《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综述》,《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第10期。
[3]邵荣、柯玲:《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索》,《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
海洋文化的起源范文6
关键词:江苏传统民间舞蹈;民间舞课堂;可行性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江苏多元化形式又兼具南北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江苏传统民间舞种类十分丰富。江苏传统民间舞是江苏地区不同时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传承和流传,具有其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的舞蹈形式。到目前为止,记录在册的约有四百多种,这些舞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尤其是海安花鼓、睢宁落子舞、南京手狮以及傩舞等还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是江苏文化“软实力”的体现。因此,将江苏传统民间舞引入课堂,把江苏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元素与教学实践有效的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江苏艺术类高校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江苏传统民间舞蹈概况
(一)江苏传统民间舞蹈的分类
江苏地处南北之交,其传统民间舞也汇集南北特色。从地域划分,江苏民间舞可为苏南、苏北两大块,但在江苏,这两大地域的民间舞却截然不同。江苏南部地区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有“鱼米之乡”之称,自古便是富庶之地,亦是吴文化的发源地。苏南地区的舞蹈也如这里的地理人文环境一样,有着迷人的俊秀、委婉之美。具有代表性的有常熟的《浒浦花鼓》、苏州的《挑采茶》、无锡的《渔篮虾鼓》等。苏北地区与安徽、山东两省接壤,舞蹈风格也与之相互影响,散发着古朴、豪放的艺术特点。不仅如此,苏北地区民间舞蹈有较强的技术性,舞蹈中伴随着高超的技巧,这是苏北民间舞蹈的特色,亦是亮点。具有代表性的舞蹈有徐州睢宁的《云牌舞》和《落子舞》、盐城的《二龙夺珠》、南通的《杨柳青青》等。当然,这里的南北风格只是相对而言,例如,南方有刚劲豪放之舞,北方亦然,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其次,从生活习俗划分,江苏民间舞可分为风俗类舞蹈和宗教祭祀类舞蹈。所谓风俗类舞蹈指的是节令中庙会、香火会中的与小戏、说唱等艺术形式组合成节目或节目群的舞蹈,例如,“龙灯”“舞狮”“滚灯”等;宗教祭祀类舞蹈指的是穿插在宗教仪式中或者具有一定的祭祀功能的舞蹈,例如,“跳五猖”“解表”等傩舞以及道教舞蹈打醮法事等。除此之外,从表现内容上划分,江苏传统民间舞还可以划分为模拟类舞蹈和表现类舞蹈。
(二)江苏传统民间舞蹈的特点
1.水文化
正如唐代杜荀鹤所描述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水”造就了江苏独特的水泊之乡的形象,也“流进”了江苏的传统文化中。在江苏传统民间舞中,就能找到“水”的特点。首先,反映水乡生活的民间舞种就不计其数。例如,《摇快船》《荡湖船》《踏潮舞》以及表现水乡民间传说的《河蚌舞》《田螺女》等。其次,从舞蹈动律上看,因其独特的水文化,致使江苏传统民间舞的律动中亦存在这种水乡生活劳作的痕迹。比如,在《渔篮虾鼓》中的碎颤律动,就是一方面来源于渔民打鱼时,脚踏木板,引鱼入网的劳作过程;另一方面则来源于人们模仿船行驶中的上下起伏。
2.特有的动作表现形式
相对于北方民间舞的热情奔放,“细腻”“灵巧”和“精致”是江苏传统民间舞动作的主要特点。江南的山灵水秀与吴地的文化风俗,深深影响着这里的传统民间舞。例如,《渔篮虾鼓》中的“颤”,不仅是膝部的颤动,而是更加注重脚腕发力的碎颤。要求“颤”而不“板”。这种对身体关节运动细致入微的要求,是江苏民间舞中比较突出的特点。又如,《渔篮虾鼓》中的“摆动”,不同于云南花灯“崴”,而是强调胯部的水平横向摆动,恰恰体现出江南水乡女子的委婉含蓄之美。
3.道具的运用
道具舞是汉族传统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于江苏传统民间舞来说更是如此。江苏民间舞蹈中道具的使用也非常频繁,大到龙灯、马灯,小到花鼓、花篮、莲湘。不仅如此,江苏传统工艺如刺绣、雕刻、绘画等,也会在舞蹈道具上得到运用和发挥。
二、现有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课堂教学现状
(一)现有民间舞课堂教学内容及训练重点
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现有的民间舞素材课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汉族民间舞素材;第二部分是少数民族民间舞素材;第三部分是传统、典范组合课程。这里的汉族民间舞素材主要是围绕着“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以及“山东秧歌”(女班:胶州和海阳秧歌/男班:鼓子秧歌)三大块内容,少数民族素材主要是围绕着藏、蒙、傣、维、朝五个部分内容进行的,而传统典范组合课是在完成全部民族素材内容后进行的,主要分为汉族组合和少数民族组合两个部分。这样的内容安排方式,一方面是沿用国内顶尖舞蹈专业院校的内容模式,另一方面,每一个纳入课堂的民间舞素材对于教学及培养人才来说都是具有一定的训练价值的。例如,藏族素材的训练,除了解决学生基本的舞姿感与协调性,还能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膝部的运动。包括松弛的颤动、有控制的碎颤、具有顿挫感的顿颤以及需要运用腿部肌肉张弛有度的屈伸等。除去身体的各方面的训练功能,通过藏族素材的训练还能够让学生掌握藏族舞蹈的风格和艺术特点。“顺边美”动态形象的训练还能为今后与藏族舞蹈动态相似的民间舞的学习以及剧目的排演奠定基础。
(二)以动态形象分析法来看现有课堂民间舞素材
舞蹈是以身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具有动态性和综合性的特征。民间舞的动态性、综合性和直接传承的文化特征,均体现在舞蹈活动的时间、场地安排与设置上,也体现在舞者和参与者互动的心态中。所谓动态性像分析法是指以动态形象作为切入点,采用综合性、概括性的划分方法。这种采用动态性、综合性的划分方法把中国民间舞蹈划分为:农耕、草原、海洋、农牧、绿洲五种文化类型。农耕文化型民间舞蹈有汉族舞蹈(东北秧歌、安徽花鼓灯、山东秧歌)、傣族舞蹈、朝鲜族舞蹈。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代表性的有蒙古族舞蹈。农牧文化型民间舞蹈代表的有藏族舞蹈。绿洲文化型民间舞蹈代表性的有维吾尔族舞蹈。
在现有课堂教学的民间舞蹈素材,除了海洋文化型民间舞蹈没有涵盖外,其他文化类型的民间舞蹈基本都有所涉及。课堂汉族舞蹈素材虽都同属于农耕文化,但因地理、历史和劳作方式的差异,其文化传承方面均有不同。例如,东北秧歌属于关东文化的产物,安徽花鼓灯属于淮河文化而山东秧歌则有齐鲁文化的遗风。
三、江苏民间舞引入课堂的可行性
(一)民间舞素材引入教学的基本要求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舞蹈,每种舞蹈还有不同种类的表演形式和风格。但是四年制本科教学无法将所有民族的舞蹈融会贯通,我们只能提取具有强烈的地域风格代表性和较强训练性,并有一定艺术升华空间的民族舞蹈或者舞种来进行教学。早在50年代,老一辈舞蹈工作者下乡采风,寻找可以做为教学的民间舞素材。江苏民间舞也曾被列为可做民间舞教材的“种子”素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江苏传统民间舞还是错过了“首班车”。时过境迁,现在教育政策和教学环境越来越好,社会对于艺术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此时应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内容,更新及完善民间舞课堂教学大纲。
(二)江苏民间舞引入课堂的原因
首先从地域风格代表性分析,曾有学者认为安徽花鼓灯可以代表华东地区民间舞蹈的主体风格。但笔者认为,安徽花鼓灯具有强烈的淮河流域文化特点,虽与江苏民间舞同属于农耕文化类型,但是无论从动态上、风格上还是从地理、人文、历史等因素分析,两者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江苏地处长江三角洲,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以吴文化为主,越、楚文化相影响的文化体系,在这样的体系下形成的民间舞蹈具有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以及两种文化相交的“稻作渔捞”文化的特点。例如,江苏民间舞中落子舞、跳当当、云牌舞等就属于农耕文化类型下的民间舞蹈;摇快船、浒浦花鼓等则具有较浓的稻作渔捞文化特点;流传在南通、盐城一带的跳马夫却属于海洋文化类型的民间舞蹈。而海洋文化类型的民间舞在现有艺术类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中尚属空白。
艺术类高校的本科教育不同于中专阶段以身体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培养“文舞相融”的艺术人才,所以教材内容涉及文化类型越全面越好。此时江苏民间舞蹈考虑可以作为长江三角洲舞蹈风格之代表性素材列为民间舞教材。
其次,从训练价值上分析,江苏民间舞蹈风格不同于东北秧歌的艮劲十足、安徽花鼓灯的灵巧机敏,更不同于山东秧歌的豪放大方。而是江南水乡味十足的细腻与精致。这种细腻的动作动态训练一方面可以填补现有课堂教学空缺,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舞蹈中对于小关节的控制能力以及有助于女班课堂教学中对于女性内心情感的挖掘与释放。
再者现有汉族民间舞课堂道具主要是扇子和手绢,而江苏民间舞中的莲湘、响板等道具进入课堂,可以丰富现有民间舞课堂教学汉族民间舞的道具训练。
除此之外,江苏民间舞虽未被列入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课堂,但是江苏传统民间舞蹈和以江苏民间舞为素材的艺术作品却很多。例如,《担鲜藕》《水乡送粮》《水乡童谣》《小城雨巷》等。这些作品不仅脍炙人口,还获过许多国内外的大奖。作品《担鲜藕》运用江苏民间舞的动作元素表现一位少女采摘两筐鲜藕后的喜悦心情,该舞蹈在1986年举行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而江苏现有的传统民间舞也有着很强艺术性和观赏性。
广场、课堂、舞台是民间舞三种表演形式,缺一不可。江苏传统民间舞在民间有着丰富的原始素材,而在舞台上又有着出色的艺术作品,却唯独缺少系统科学的江苏民间舞蹈的课堂教学。为了更好的传承发展江苏传统民间舞蹈,有必要填补这一空缺,将江苏民间舞素材补充到现有的高校课堂教学内容。
(三)尝试将江苏民间舞素材提炼为课堂教材的舞种
1.睢宁落子舞
睢宁落子舞是一种独具苏北特色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经世代有序传承,由“汤家落子”发展为“下邳落子”,最后演变成今日的“睢宁落子”。睢宁落子舞中女子耍红巾、持竹板,动作妩媚多姿、轻盈俊美;男子打莲湘或霸王鞭,动作英武潇洒,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上升空间。如果将睢宁落子舞提炼到课堂教学内容中,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于北方汉族民间舞具有苏北地域特色的汉民族舞种;另一方面可以丰富现有课堂教学汉族道具的训练与使用。
2.渔篮虾鼓
渔篮虾鼓是一种具有江南稻作渔捞文化特点的民间舞蹈,流传在江阴东部。它的“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的动作特点极具吴地水文化的特点。如果将渔篮虾鼓的动作提炼到课堂教学,可以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膝部微颤中对于舞姿的控制和把握,填补汉民族民间舞课堂的具有江南水文化动态素材的空缺。
3.跳马夫
跳马夫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同时又具有海洋文化类型民间舞蹈的特质。舞蹈散发着历史的沧桑感,体现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跳马夫是江苏民间舞蹈中比较适用于男班民间舞课堂教学的素材。如果提炼跳马夫的舞蹈素材进入课堂教学,可以丰富艺术类高校民间舞蹈课堂汉族男子的教学内容,其海洋文化类型的特质也可完善现有高校民间舞课堂的文化类型。
除此之外,莲湘、海安花鼓等民间舞亦可作为选修课内容或者课堂辅内容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