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哲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经济哲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经济哲学

社会经济哲学范文1

关键词:南理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做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077-0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是高校德育整体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形成高校德育工作整体合力的重要基础。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南京理工大学团委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有效推进了我校共青团组织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

一、探究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内涵,明确共青团育人工作切入点

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 是以全体大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哲学社会科学为内容、以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涵盖三大方面内容,即“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树立科学、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观念;培养大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校共青团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育人,就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目标,集中体现了党的要求和团的性质,体现了青年的需求,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的宗旨完全一致。

团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找准切入点,将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与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有机结合,有效形成育人工作合力。

二、整合哲学社会科学育人资源,铸造共青团实践育人精品

根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体系的主要内容,团委注重整合现有工作平台和工作资源,主要从励志体验、创新创业、志愿服务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一)励志体验:旨在通过组织青年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生活,使之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激励自身进取向上,追求美好的生活方向,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1.开展大学生成长事迹报告会。团委结合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在高年级大学生和近年毕业生中选树不同类型的优秀典型,将大学生身边的成长故事以生动、时尚、富有感染力的形式在大学新生中进行展现,使大学新生受到生动、鲜活的励志教育,潜移默化的接受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引导大学新生以优秀典型为榜样,积极规划学业生涯,以实际行动创造自己的青春故事。

2.深化“大学生青年者培养工程”。完善省、校、学院三级培养体系,重点完善校级培养对象遴选、培养机制,加大对学院层面培养工程的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强学员的哲学社会科学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小型理论研讨和社会观察体验活动。每年选拔各年级的大学生骨干进入“青马工程”梯队,注重发现、推广各学院的优秀理论教案和成功教育活动,将培养的阶段性与持久性紧密结合,优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培养效果。

(二)创新创业活动:旨在通过组织青年学生参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活动,学以致用,积极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建设社会。

1.开展服务地方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团委注重与地方团组织协作,组建与地方需求密切匹配的大学生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团队。大力开展哲学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使之成为大学生运用所学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为城乡基层群众服务的第二课堂。

2.加大“挑战杯”系列竞赛活动中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参与比例,形成“挑战杯”系列竞赛活动与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双促进、双提高”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健全竞赛激励机制,不断扩大青年学生的参与面,形成浓厚的校园科创氛围。同时,注重增加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比例,鼓励立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创新研究,踊跃参加“挑战杯”系列竞赛。

(三)志愿服务活动:旨在通过鼓励、组织青年学生参与校内外的各种形式的公益服务,培养公民意识,贯彻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理念,使学生争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的践行者。

1.推进大学生志愿者“社区服务接力计划”。鼓励大学生从事社区志愿服务,不断扩大我校注册志愿者队伍。团委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服务自我成才”为重点,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特色,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到学校周边居民社区,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倡导文明行为、法治宣传、环保宣传、助学助老助残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等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团支部与社区长期结对共建,高、低年级接力服务,并使其经常化、制度化,以形成我校开展日常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机制。

2.强化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系统筹划和周密部署,团委组织志愿者利用寒暑假,集中一段时间到基层学习知识、锻炼才干。通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在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的同时,增进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到基层、到艰苦地方建功立业的理想追求。通过多种形式满足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兴趣和实践要求,大力建设大学生志愿服务类社团,使之真正建设成为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践行志愿精神、培养高尚品德的阵地。

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正不断繁荣发展,依托共青团实践育人体系,团委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彰显我校共青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的特色,切实履行好共青团组织的根本职责,在引导青年思想、服务学生成长的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民忠.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高校理论战线.2009(11)

社会经济哲学范文2

1、哲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三个领域。

2、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

3、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

(来源:文章屋网 )

社会经济哲学范文3

关键词经济法;哲学视角;认识

一、有关经济的部门法产生的经济及法哲学背景

人类经济经历了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几个阶段,到今天的市场经济阶段,不同的经济环境滋生了不同的法哲学思想,从而建立起不同的法律体系。人类早期社会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为主,商品交换关系简单,市场不发达,人与人之间、各地方之间联系疏散、任意,基本上呈现各自隔离的生存状态,为自然经济社会。从古希腊到古罗马,直至乌尔比安将公法解释为与国家组织有关的法律,将私法解释为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法律,对后世影响至深;又根据适用对象的不同,将调整经济的法律分为市民法和万民法,基本成就了有关私有制和商品经济的较完备的法律形式和较完整的法律体系,达到古代西方世界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到封建社会末期,特别是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商品经济发达起来,逐步上升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社会正式建立,后来随着市场的日益发达,人们又把商品经济称为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成为人们各种经济活动的枢纽,连接着从生产到消费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传统的商品市场更加繁荣,又陆续出现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各类市场互相关联,有机结合。地域上也打破了割裂封闭状态,逐渐形成统一的全国(或大地区)大市场体系。各地方、各行业的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可以自由出入这个统一的市场,进行各种商品交换,并开展自由竞争。这就使市场具有了统一性和开放性。在统一和开放的市场上,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的效果为大。”1这就是著名的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这时的国家一般不介入经济生活,国家调节职能不发达,被古典的自由主义表述为守夜人式的国家,国家不能因某种目的——哪怕就为扩大个人权利的目的——而为它的某一侵犯个人权利的行为辩解,社会经济基本上全靠市场这一调节机制,而它在事实上也足以有效地进行调节。因此人们一度认为市场是万能的,这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即自由市场经济阶段的情形。这个时期,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诸如“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自由是天赋的人权”2“人人是平等独立的,因此,任何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所有权”3、“没有本人的同意,最高权力不能从任何人那里取走财产的任何一部分”4;政府是社会契约的产物,没有全体人民的同意,它不可做任何有害于任何人的事情,每一个国民都有权在不损害他人权利的前提下,自由地追求财富和幸福等。这些思想推动了全社会的思想解放,成为现代法学思想的哲学源泉,促使人们树立新的法律理念,即在人人绝对平等的前提下,以保护私权为中心的个体权利本位的近代法律体系。至此,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以及财产的稳定性(物权制度)和流动性(债权制度),从人的自由与对财产的完整性保护这两个基点出发的传统民法体系得以完整构筑。这种法律体系与当时的经济环境相适应——以小商贩、小手工业者、小作坊和小农产主为市场的主体而形成的小商品生产社会,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暴露出弊端,市场出现失灵现象,主要表现为:市场势力呈现积聚化态势,阻滞自由竞争的进行,产生垄断现象;信息获得状态不对称或不完全,即市场交易双方对交易对象所掌握的信息从决策的角度来讲不对等;公共物品基于其使用的不可独占性而在市场条件下呈现稀缺和无效率状态;一些非价值物品在完全放任的市场方式的作用下呈现失控状态,市场调节的被动性和滞后性特质日益显现,造成从个人到社会的经济效益和利益的损害日益严重等等。市场完美的神话就这样被一层一层地剥落,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而被彻底粉碎。可以说,市场完全自由发展的结果必然是由自由竞争走向垄断,由公平走向不公平,由高效率走向低效率。这在理论上是确定的,是任何市场所不可避免的。这也构成经济学家解释政府对市场进行合适调制的理由,也成为法学家们解释政府干预、政府权力介入经济的说法。经济学家、法学家们开始进行痛苦而艰难的制度与学说的反思和重构。在经济领域,崇尚经济自由主义的古典经济学派逐渐让位于凯恩斯主义,政府对经济的渗透作用积极起来,打破了原有的最弱意义的守夜人的角色安排,针对垄断、与社会道德相冲突、经济的外部性、市场的不完全、分配上的不平等等问题加强了政府的协调管理功能。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将政府在现代混合经济中日益扩大的作用归纳为三个方面:政府支出的增加;国家对收入的再分配,直接调节参与经济生活5.在法哲学领域,传统的权利本位受到质疑。人们发现,对个体自由和权利的维护,如今并不能当然地导致社会公平和正义,还往往妨害其他个体和团体的自由和权利,损害社会的总体利益,影响整个社会良性秩序的维护。人们逐渐意识到,权利本位只是塑造了形式正义的理想态势,而实质正义的实现尚需寻求其他路径。既然个体与团体、与社会整体存在矛盾冲突,就应加以协调,即社会经济需要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和机制进行积极作用,来建立一种新的秩序、效率、公平和正义,这时的国家再次被负以重托,其职能被赋予新的内容及意义。完全意义上的市民社会已经消失,政治国家向社会性国家演进,以寻求社会整体秩序与利益维护的“社会本位”的法哲学思想逐步建立,法的基本价值实现了潜在的转换和位移,相应的法律体系也随之调整。其中对于经济领域的立法,一方面传统资产阶级民商法出现社会化倾向,另一方面,适应社会经济新调节机制即国家调节出现的要求,经济法出现。经济法理念比民商法等法律更加鲜明地体现了整个法理念的社会化新时代特征。人们希望藉助于此法(再同民商法等部门法律互相配合)可以克服或缓和由生产社会化和垄断等等引起的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和传统法律理念的混乱,实现理想的社会经济生活目标模式,实现个体同社会在利益、效率与秩序上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实质正义。当然,经济法自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双重功能,除了对阻碍社会整体利益与秩序的行为、现象进行适度矫正外,还要对政府行为进行适度规范,即要严格遵从行为的目的性及实践性原则,重质而非量,重效果而非形式。

二、有关经济法研究基点的几点看法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主张在研究经济法时要重视经济科学的作用,要转变原来纯粹法学的方法,将经济法放到社会经济生活当中,习惯以经济的背景为指引,再附之以经济分析的方法,再结合其他的社会系统,来探究经济法现象的存在实质和发展脉络,这样才符合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要注重法价值的研究,要注意法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其暗含的基础要义、基本价值也会随之改变,不同的时代特质对于经济法所提出的总体价值要求不同。以往许多学者习惯以调整对象入手,来研究经济法,为经济法下定义。比较而言,过去的经济形势发展的比较稳定,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孕育萌生新的特质。因此作为法的调整对象也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很长的时间里一个部门法的调整对象不会有实质意义上的变化,可以较固定地开展纵深层次的研究。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在和未来的经济也呈现出高速变化的态势,有人称现在的经济为信息经济,其是否准确不作判断,至少这种称谓指出了现代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模式及其载体崭新等特征。作为部门法的调整对象也已逐渐退却其稳定性,开始呈现相对频繁的变数。因此笔者认为,现在的法学,尤其是像经济法这样随着新经济时代而诞生的法学,其研究基点应落在相关背景特征的准确掌握及相关部门法价值的总体把握上。对于经济法,一方面要进行横向研究,不断地匡正其确切的调整对象的范围,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使法学研究更具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要深化经济法的纵深价值研究,即要从法哲学这一更深层次上把握经济法的制度内涵,准确定位,并以此为基础,抽象出经济法的共同本质及普遍的运动规律,从而作出合理而富有创新的前瞻预测,发挥法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增强对现实的指引和预测功能。

「参考文献

1.漆多俊:《论经济法产生的社会根源》[J],《经济法研究》。

2.卢梭:《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社会经济哲学范文4

本文系张连绪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一流高职院校发展路径研究”(11JYA880150)成果之一。

摘要: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任务目标中,基于我国幅原广大与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非均衡性,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探索,成为深化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从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原理内涵,推进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内外制度机制构建,探索高职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策略与途径,有利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示范性高职院校;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管理;产学研结合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一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抓住百年难逢的契机,积极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壮阔大潮。在诸多开拓性探索中,产学研结合无疑是高职院校区别于其他高等教育类型的关键点。在三年国家示范性建设涅槃般的困惑与阵痛中,高职院校打开学科视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以产学研结合为突破口,对传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模式进行颠覆式改革探索。事实表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先行先试,对中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一千多所高职院校,正在发挥多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在实践与理论循环扬弃的上升规律中,从多学科视野分析示范性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理念价值、科学体系与校本策略,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瞄准国际水平持续创新,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示范性高职院校与非示范性高职院校,就教育学原理与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概念而言,具有教育的同一性。在特定历史阶段,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始,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定位到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等问题,无论在理念、目标、策略、途径多个维度,从现代教育意义而言,基本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基于此,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从特定历史的价值内涵与逻辑意义,可以作为专用概念;而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课程改革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可称之为中国高职教育颠覆式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产学研结合从薄弱点到创新点,因而也是开拓创新校本特色的关键点。

一、基于教育哲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本科压缩或技校加码的非理性状态,探寻高职产学研结合的理念共识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哲学原理

产学研结合,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之路。我国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发展,始终以国家教育方针及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而示范高职院校,更加关注教育哲学原理视野的思考,以求指导产学研结合的方向性与科学性。在产学研结合的逻辑思考中,着重将中西哲学、教育学、文化学原理与高职教育基本规律的探索相结合,批判地吸收了古希腊苏格拉底 “德知合一”的教育伦理、亚里士多德“德智体美”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理性教育”的教育哲学等西方思想文化史上深邃的理性光辉[1];认真学习中国古代教育哲学中“道与器”、“德与术”、“义与利”、“学与习”等教育哲学命题,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范式,并以此作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的宏观理论视野与哲学基础。

《论语》开篇即提出“学而时习之”,可以理解为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基本理念指导。千百年来,很多经学家与现代浮躁学者,将其解释为:学到的知识经常复习,练习,意有偏颇。《说文解字》解释:“習,数飞也。”[2] 结合“习”的甲骨文与大篆字体来探究,习,可理解为:小鸟在阳光下初展双翅,慢慢地、反复地练习飞翔的意思。此字为汉字“六书”中的造字法,在两个独体“象形”字基础上,进一步发明创造为“会意”字。“羽”字,本意为双翅,因而“习”本身含有轻微地、循序渐进地飞翔之意。如今日仍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的“习习春风”、“习染微渐”,即是古词本意的传承应用。而“日”,指风和日丽,是小鸟试翔的必要环境条件,二者互为逻辑依存,构成知识与技能成长、内化、获取的整体系统。由此可见,《论语》作为中国东方教育学圣典,在开篇处,已高屋建瓴,提出教育的本质内涵是理论与实际、感知与实操辩证性行进的过程,同时,更为千年百代后的职业教育产学研的结合,奠定着深厚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

2.明确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职业性原则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之初,国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尚不清晰,其课程设置或是本科课程减量,或为中职技校加码。在此框架下,产学研结合流于对本科的简单模仿,或对中职教学组织形式的简单重复。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在深刻探究产学研的教育哲学本质内涵前提下,力求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与人才培养定位、模式、课程教学改革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必须有明确清晰的原则性目标。首先,要着眼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锻造师资团队的双师能力素质。其次,要满足学生的实习就业需求。具体而言,教师深入企业,针对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合作开展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开发等专业,从而引领企业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学生在工学交替、产学结合中,参与行业企业生产过程,熟悉掌握岗位需求的基本专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对于本科院校更凸显职业性原则,对于中职院校更凸显高等性原则。

二、基于教育社会学视野,针对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浅表性与形式化,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制度机制建设

1.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教育社会学原理

社会学在源头处与教育学关系密切。涂尔干强调社会学家的主要任务就是从教育研究社会发展问题。[3]之后现代结构功能理论学派的斯宾塞、帕森斯强调了教育在社会化运行系统中的平衡功能;而教育社会学的冲突理论,则以批判的精神,解析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矛盾点,与功能分析相映成辉。在多种流派理论的应用借鉴中,可以清晰看到,中国的高职教育,伴随改革开放对人才需求的增加,短短数年规模迅速扩张,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为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诸多矛盾日益凸显。国家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启动,不仅仅是教育财政对高职教育的理性关注,更是对高技能人才断层的积欠补偿性投入。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结构的非均衡性,高技能人才需求与提供之间的巨大缺口,必然成为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制约因素。久处高等教育边缘的高职教育,其社会功能已不再是教育学家的高深宏论与流派之争,而是社会发展倒逼政府资源配置对高职教育发展做出科学调整的必然。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是实现人才定位目标的需求,更是高职教育融入社会发展与运行系统的必然。有关研究数据表明,目前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基本位于社会分层的蓝领上位与白领中下位之间。[4]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中,他们是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的的活跃群体。高职院校的产学研结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专业技能的职场职业竞争力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生涯择业潜力。

2.构建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社会运行体系

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于在校企合作中融入总体社会管理与社会运行的制度机制,构成了完备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体系。我国政府对高职教育产学研发展的分类指导政策十分明确,早在1996年5月,国家就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2005年11月国务院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5];2006年,教育部下发16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6],并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提出要求——要做校企合作的示范。可见,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问题,与中国职业教育总体发展状态相同,从来不缺乏共识与宏观政策。但是产学研结合的发展状况,却与人才培养需求、社会技术服务需求、师资队伍双师能力素质需求极不匹配。这关键是因为缺乏社会运行机制意义上的系统性制度与机制。必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构建适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结合的科学体系。首先,国家法规、地方法规的执行监督要一体化运行;其次,国家与地方政府应出台企业、团体、机构等参与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优惠政策;再次,高职院校要将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工作融入学校教育管理各个方面,制定内部促进与激励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最后,国家、地方、团体机构要构建职业教育发展合作、产学研结合的监督评价机构与运行机制。我国高职院校,尤其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应在产学研科学体系构建中,继续创新探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辐射作用。

三、基于教育经济管理视野,针对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区域性需求,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1.教育经济学理论与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

在教育与社会运行的各种关系中,其与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与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更具同一性特征。任何学科的迅猛发展,必然以生产力重大革命带来经济发展的社会需求为首要前提。从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派关于社会分工、市场机制、就业等论述[7],到新经济制度学派主张政府对市场和公共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管理[8],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观点迥异,但他们的学说皆涉及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教育从来就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兼具的社会事业与社会经济的活力源。西方工业革命时代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与各类高技能人才培养紧密相连。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强劲的生产力,在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逻辑循环链条中,教育产出的是决定性生产力——人才;在掌控科学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中,基于产学结合、产研并进、学研相长的校企合作技术开发,活跃于一线生产的高技能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最为直接,因此人力资本转换的市场反应也最为敏捷,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价值也最为显见。

2.探索区域性产业特征与产学研结合的校本特色

工业革命带动了西方职业教育规模与水平同步发展。同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五”期间规模扩张,是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大量粗放型加工产业,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诸多制约因素渐显。我国经济发达区域,“十一五”以来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为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而与之相适应的高技能人才,至今仍然严重短缺。面临挑战,国家启动的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基于所在区域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以产学研为突破口,全面改革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校本战略与特色。

百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分布于我国不同区域。区域间经济发展存在非均衡性,学校历史基础、体制特点各异,推进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面临重重困难,但同时也具有巨大创新开拓空间。从区域性特点看,经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都能最大限度整合有利资源与特色条件,走出具有鲜明区域经济特色的产学研之路。从学校历史基础与办学体制看,合并院校、升格院校、新办院校、地方院校、行业院校、民办院校等等,都在产学研战略上扬长避短,长板做成亮点,短板做成特色,依托区域经济资源、行业资源、地缘资源、优势产业与特色传统产业资源,扎实推进政府、行业、企业、学校联动,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策划及实施,有效提升总体办学质量,形成了多地区、多民族、多体制、多类型、多样化的产学研结合模式。

四、结语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带动了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长足发展,但在总体发展中,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仍然是明显短板。因此,需要从教育的本质价值、社会的发展运行体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宏大视野着眼,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从国家法规制度、地方政府资源配置、企业行业深度参与、学校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逐步构建产学研结合多元协同创新的科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诗学[M].商务印书馆,1996.

[2]蒋人杰.说文解字集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0.

[4]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5]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05〕35 号).

[6]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社会经济哲学范文5

1、意识形态包括观念、观点、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系统的思想观念,代表了某一阶级或社会集团(包括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又反过来指导这一阶级或集团的行动。

2、意识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象、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观),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或者是指由社会中的统治阶级对所有社会成员提出的一组观念(这是定义下的意识形态,参见本词条“作为一种社会再造工具的意识形态”一节)。

3、意识形态按其阶级内容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可分为: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

(来源:文章屋网 )

社会经济哲学范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一、社会的转型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变迁

所谓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结构性的变化,这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经济基础的发展。认为,一切文化变迁都有一个现实基础,即当生产力的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与它不相适应时,就会发生变革,它是隐藏在社会历史背后的真正动力,是一切精神力量的最终原因,是动力的动力。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历史巨变,为中国文化的改革、创新注入了新的内容,推动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的变迁。文化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历史凝结,是伴随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态因素不断变迁、发展的过程。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经济体制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与之相适应,中国的文化模式、文化结构等文化因素也形成了新的内涵,由一元走向多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大众文化的兴起开拓了新的文化领域

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推进文化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促进了中国大众文化的发展。大众文化自身的娱乐性、广泛性特征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程度,丰富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特别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借助于大众文化的载体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先进的文化理念、文化知识,加深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热情与提升了他们的知识水平。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文化思维走向物化,一切从物的价值来衡量人的价值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主义盛行,物质生产由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泛化为满足生产的需要,这一过程使人们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物质文化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对物质的盲目追求,造成了人自身的异化,把单纯的物质享受和物质追求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并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沉淀到人类的文化思维中,成为人们日常的生活理念。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的宗法伦理道德逐步淡化,物质的追求和满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价值取向。

(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层次化、区域化使文化的发展出现差异与鸿沟

改革开放初期实行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城乡之间的发展出现了极大的不平衡。中国作为一个各种文化的复合体,各地区之间的文化本身就存在重大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具有重大不同。在这种基础上我们的文化也出现了贫富差距。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构建面临的机遇

(一)大众文化的流行

大中文化的流行一方面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满足了人们多样的文化需求,有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由于大众文化自身的特点和目前我国大众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如大众文化的平面化导致人们思维的惰性,造成人们思考事物本质、追问事物意义能力的萎缩,使人们沉溺于感官享受而缺乏应有的精神追求和理性思考,导致跟着感觉走。对于大众文化的流行造成的困扰,我们应该发展先进文化,净化文化环境。由于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世界范围内文化交流的拓展,我国的文化现状是多元文化并存,在这种情况下,要使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加快先进文化的发展,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以先进文化鼓励人、塑造人,让先进文化占领人们的思维空间。对于大众文化自身存在的盲目性、自发性和世俗化等不利倾向就需要加强对大众文化的管理和引导,净化文化环境,为人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增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二)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介绍

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介绍一方面有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和文化境界,也有助于人们进行中西文化的比较、交流和借鉴,但另一方面,西方文化的引进和介绍又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人们的传统的政治态度、价值取向、道德意识,使人们滋生盲目推崇的心理,由此导致对主流文化的冷漠和排斥。对此,我们应该从保护民族文化、维护文化的高度,把好西方文化的“入口”关。多元文化的存在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没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没有不同文化的借鉴和吸收,也就没有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但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各有其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生存的特殊环境。我们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有选择性地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的精华。我们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把民族的利益作为衡量和择取西方文化的标准。在保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和吸收西方文化,并对其进行改造,实现与中国文化的有机融合,创造新的本土文化。这样既具世界性,又保留了本民族特色和国家文化安全,为人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既开放又和谐的文化环境。

(三)哲学社会科学担负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

有很多人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根本不清楚,有些甚至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可有可无,哲学社会科学的这种生存状态自然会影响到其他人对待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可有可无也就在所难免。为此我们必须通过有效途径,采取得力措施,在全社会中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良好氛围。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支撑作用、定位作用,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引导和支持,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偏差,甚至步入歧途;哲学社会科学对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前提又是基础,离开了哲学社会科学的浸润,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