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的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等教育的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等教育的原则

高等教育的原则范文1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保障体系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在国内兴起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等民办学校的建设热潮,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民办高校在我国先后建立起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民办高校在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方面与公办学校相比存在严重不足,为了保证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当前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国民办高校仅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还处在不成熟的初级阶段,并且由于办学经费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学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因此存在在着许多问题。

(一)缺少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和支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大力支持民办教育。民办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缺少对民办教育的认识,并且在兴办教育事业时对民办教育存在着偏见,导致一些领导对民办教育在国家教育中的地位认识不足,进而致使对民办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在经费方面缺少必要的的支持。由于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非国家财政性经费,公共财政很少对民办高校提供支持,这就导致了民办高校在办学时必须充分考虑资金因素,严重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

(二)生源质量偏低,师资结构不合理

民办普通高校和独立学院与其他院校相比,大多属于三本招生范围。因此,造成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偏低,学生的质量作为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在生源质量偏低的情况下,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大多不高,影响了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除此以外,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质量与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有密切关系。当前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中,兼职教师比例过大,不利于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规范建设,并且兼职教师流动性很大,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制定,导致了教学质量不高,进而严重影响了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三)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民办高校实行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缺少相应的监督机构,存在很多问题。外,许多民办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也存在弊端,在教师的管理,培训及评估上缺少相应的制度。

以上问题说明了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弊端,为了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必须构建民办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二、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原则

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就是在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面力量的帮助下,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先进的认证和评估方面的经验,同时在本国的基础上,制定出民办高校自己的认证和评估质量认证指标体系,进而构建一个完整而有效的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原则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民办高校应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在充分考虑从自身的条件地出发的基础上,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准确的对自身定位,构建有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

(二)坚持以规范促发展的原则

在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过程中,应以规范、督促和鼓励为主。通过评估规范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使民办高校按规律办学,按照法律办学,严禁违法乱纪行为。从而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民办高校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坚持公开化原则

对于民办高校的评估工作向来不够公开化,评估相关的标准、流程、结果仅限于教育系统内部相关人士知晓,而各学校之间确知之甚少,因此应当在坚持公开化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质量评估网络信息平台,将评估标准,评估结果及时准确的向社会公开。

三、贯彻可持续发展,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对策

鉴于政府在评估工作中权力过大,又缺乏相应的审核标准,并且教育部门在民办高校的定位上未能体现“民办”特征。为了民办高校更好的发展,构建民办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显得越来越紧迫。建议保障体系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一)教育行政部门进行许可证评估

鉴于我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政府职能无法完全退出,但是可以转变职能,加强对民办高校的宏观管理,通过把紧“入门关”的形式,加强对民办高校整体的控制,教育部门可以将以后的工作重点放在民办高校的许可证评估上,建立有效的民办高校准入机制,规范现有民办高校办学行为。通过采取“优胜劣汰”的规则,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

(二)校外独立的评估机构进行定期教育质量评估

对于办了许可证的民办高校,可以以5到10年为一期,由校外独立的评估机构进行定期教育质量评估。当前的质量评估体系多是由政府包办,评估模式单一,通过建立校外评估中介机构,由中介机构对民办高校进行质量评估,既避免了目前单一的评估模式,又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因此,应当充分发挥校外评估机构作用,促进民办高校监督体系的完善。

(三)自评与内部教育质量评估

民办高校在教育质量评估上不仅要获得政府的认可和外在独立机构的监督,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自评和内部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办学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民办高校应该在充分了解自己所面临的困难和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给自己进行科学的定位,明确办学思路,积极地对生源质量不高和经费不足等难题。民办高校可以同校外独立机构广泛合作,积极的开展自评和自建组织评估。在制定各项评估指标时,要吸收外国先进经验,科学地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注重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提高办学质量。 除了以上三条,政府应当建立以评估等级为参照标准的政府资助体系,在公共财政上予以倾斜,促使民办高校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史秋衡,刘文华.我国民办高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李兵.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综述 [J].当代教育论坛.2005,7.

高等教育的原则范文2

1.仿真性原则

实训基地应充分体现生产现场的特点.具有针对性很强的、数量和场地足够的、与社会上实际的生产和服务场所尽可能一致的实训工位:要具有真实而综合的职业环境,按照未来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帮助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要具有可供训练的反复性,能给学生创造反复训练的机会,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技能熟练程度;对于不具备反复训练条件的工作现场,如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发电系统.其运行过程既缺乏可视性又不允许随意操作,就需要易于直观教学的模拟示教设备和图文声像资料;要能进行主要专业课程和毕业实习的能力培养,使学生体验生产操作过程,基本完成毕业上岗前的准备和训练。

2.先进性原则

现在培养的人才要适应未来的需要,所以实训基地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尽可能体现专业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普遍存在的弱点,也是最难按高标准做到的,因为它涉及投资,现实的解决办法是通过校企合作。学生今天掌握的技术关系到他们明天的就业,他们一旦掌握未来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技术,那么毕业后就能较早地具备一定的技术优势,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开发先进的实训设备,还可有效地推动课程建设,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所以,要使实训基地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要求学校领导不仅对实践教学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而且要具有足够的眼光.具有抢占技术高地的意识,还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

3.适用性原则

要使先进的设备适合课堂教学,要使实训教学贴近高科技企业的实际,更适应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对人才的要求。对于那些不可能搬进实训室的大型流水线和重型设备,必须进行模块化、模拟化、仿真化处理,使之既具备实物的一切特征,又能放在实训室里作为训练对象;既有助于教师的讲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以往课堂上无法感受到的那种职业氛围。这些设备是给学生训练用的,使用频率高,要求设备必须安全、方便、可靠、适用,不要片面追求高、精、尖、洋。这就需要开发研制人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能根据实际需要开发实训设备和模块。

4.开放性原则

所谓开放性原则是相对封闭性而言的,是指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从空间到时间都要向学生、社会全面开放,而不能成为学校、甚至某个系部、专业的专用场所。第一,基地要面向学生开放,要使实践教学基地成为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实践训练场所,它既能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又能让学生在这个“学习工厂”自主学习,完成实训(验)项目,实现实训教学方式的“开放性”;第二,校内实训基地要面向教师开放,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和科技开发提供条件;第三,校内实训基地要向社会开放,大力开展产学合作,为社会提供多方位的服务,包括与企业合作办学、为社会培训技术技能人才、推广新技术和直接完成某些服务项目。在产业合作中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培训与社会发展的吻合度。第四,在时间上要实行全天候开放。在规定的时间里,各实训室有专人管理,只要学生有学习的意愿,随时可以到实训室进行训练。

5.职业性原则。

“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人一生中至少要从事一种职业。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说到底,是以职业为导向。职业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体现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特征。为此,实践教学基地应努力营造现代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真实的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从设备、厂房建筑、工艺流程、管理水准、人员配置和要求、标准化以及质量与安全等方面模拟或接近职业环境,注意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重视职业素质训导,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

6.多功能原则。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的功能应包括高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养,终身教育与创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考核、鉴定,高新技术开发、应用、推广等。还应注意形成自身的“造血功能”,在保证实践教学的前提下,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以保证基地的设施能够较长期的正常的维护使用和滚动发展。

7.产学研结合原则。

高等教育的原则范文3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是指政府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一项是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是现代财政基础评价理论发展和实施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践探索的结果。当前公认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的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除直接效益之外,绝大部分表现为间接效益,即教育项目的产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进人生产岗位后高效率工作而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即毕业生的工资进行计算,具体涉及:经济和收益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经济行为的改善和教育的外部效果。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使用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结合上述的产出模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1.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劳动力相比,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023,远远低于劳动产出弹性1.134。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然欠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产出扩大的瓶颈;另一方面,实际到位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较高,使资本投入的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2.高等教育的效益较强地依赖于专任教师比例。在我们的投入产出模型中,α=0.023。如果以专任教师总数替代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那么我们得出的α>0.023。即在高等教育的劳动投入中,专任教师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影响更强。换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随着高校专职教师的增长而增长。

在使用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我国的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发现绩效指标本身还不完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投入的状况,从而使得整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不能真正地激励高校竞争,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更快提高;财政投入也不能成为政府宏观引导和监督高等教育的有效杠杆。而且财政拨款公式的设计往往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或者核心考核指标,忽略了财政投入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财政投入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明确财政投入配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资金分配的政策目标,因为目标描绘了体系构建的方向所在;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这些目标可以归纳为:1.充足,即投入总量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培养国家所必需的毕业生的需要;2.公平,即资金在各高校和各项目之间的公开和公平的配置;3.效率,即力图达到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的教育效率标准;4.绩效,即资金的预算或者拨付是否有绩效考核因素做支撑;5.稳定和可预见性:即高校的运作稳定,对于自身可以获取的资金配置也是可以预见的。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指标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在各国的实践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合理、周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围是设计具体指标的基础。可采用的范围涵盖:投入、产出、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与范围相吻合的指标体系包括了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在遴选指标之前,有必要制定一套简单、客观、有效而能引起共鸣的设计原则,如:(1)目标明确:指标与财政投入政策目标、高校教育目标相关,尤其应与教学和科研目标相联系;(2)精确和标准:指标简明扼要而不含糊,虽不一定完全量化,但有统一标准,便于比较;(3)系统:指标系统地反映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4)经济:即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数据;(5)充分:指标本身或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从而为绩效考评提供充足的依据;(6)公正和可信,指标应具有可接受性、可信度,并避免偏见;(7)可以监督,即必须容易进行独立监督。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是可用相对确定的数量计量;但由于教育产品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很难用定量的数量统计,所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的考核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更多地关注了投入量等问题,而对于效果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更加的紧缺。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配置结构不合理,同时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因此,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不仅是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下的紧迫问题,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保障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

公共财政的危机已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友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2]王敏:中国财政教育支出绩效评价探析[J].财政研究,2005,(6)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一、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内涵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即是指政府对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财政拨款。包括两项内容,一项是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拨款、基建拨款、科研经费拨款、其他经费拨款);一项是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城市教育附加费、农村教育事业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企业办学校教育经费、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是现代财政基础评价理论发展和实施提高教育财政投入效率实践探索的结果。当前公认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在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总量不足的条件下,要求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科学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财政资源,从而提高高校管理效率及与市场的协调能力,保障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其评价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和有效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除直接效益之外,绝大部分表现为间接效益,即教育项目的产出——各级各类毕业生进人生产岗位后高效率工作而为社会多创造的价值,即毕业生的工资进行计算,具体涉及:经济和收益的增长、收入差距的缩小、经济行为的改善和教育的外部效果。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的现状与问题

使用现有的绩效考核指标并结合上述的产出模型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笔者发现了如下问题:1.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产出效率偏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劳动力相比,教育资本的产出弹性是0.023,远远低于劳动产出弹性1.134。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仍然欠缺,仍然是制约高等教育产出扩大的瓶颈;另一方面,实际到位的财政投入中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较高,使资本投入的效益短期内难以显现。2.高等教育的效益较强地依赖于专任教师比例。在我们的投入产出模型中,α=0.023。如果以专任教师总数替代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总数,那么我们得出的α>0.023。即在高等教育的劳动投入中,专任教师对高等教育产出的影响更强。换言之,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效益随着高校专职教师的增长而增长。

在使用现有的绩效考评指标对我国的财政投入进行考核的时候,我们发现绩效指标本身还不完善,并不能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投入的状况,从而使得整体的财政投入机制不能真正地激励高校竞争,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更快提高;财政投入也不能成为政府宏观引导和监督高等教育的有效杠杆。而且财政拨款公式的设计往往以学生数作为单一的政策参数或者核心考核指标,忽略了财政投入机制的多目标要求,也不能体现多政策参数对学校办学行为的多重激励作用,不能实现政府利用财政投入对高校办学进行引导和监督的多重政策目标。

三、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体系之前,首先应明确财政投入配置的政策目标或者说资金分配的政策目标,因为目标描绘了体系构建的方向所在;在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达到目标的路径选择。这些目标可以归纳为:1.充足,即投入总量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否能满足培养国家所必需的毕业生的需要;2.公平,即资金在各高校和各项目之间的公开和公平的配置;3.效率,即力图达到成本——收益和成本——效益的教育效率标准;4.绩效,即资金的预算或者拨付是否有绩效考核因素做支撑;5.稳定和可预见性:即高校的运作稳定,对于自身可以获取的资金配置也是可以预见的。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目的在于通过绩效指标对高等教育机构施加影响,以改善高等教育服务供给,提高高等教育投入的产出。在各国的实践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构建不完全相同,甚至差异很大。合理、周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范围是设计具体指标的基础。可采用的范围涵盖:投入、产出、过程和结果四个方面。与范围相吻合的指标体系包括了投入指标、产出指标、结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在遴选指标之前,有必要制定一套简单、客观、有效而能引起共鸣的设计原则,如:(1)目标明确:指标与财政投入政策目标、高校教育目标相关,尤其应与教学和科研目标相联系;(2)精确和标准:指标简明扼要而不含糊,虽不一定完全量化,但有统一标准,便于比较;(3)系统:指标系统地反映投入、过程和产出等各方面的情况;(4)经济:即以合理的成本获得所需的数据;(5)充分:指标本身或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可提供有关学校运作的有效信息,并能反映其中的问题,从而为绩效考评提供充足的依据;(6)公正和可信,指标应具有可接受性、可信度,并避免偏见;(7)可以监督,即必须容易进行独立监督。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总量是可用相对确定的数量计量;但由于教育产品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很难用定量的数量统计,所以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的考核带来很大的困难。以往教育财政投入评价更多地关注了投入量等问题,而对于效果则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显得更加的紧缺。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系统内部配置结构不合理,同时效率低下、浪费惊人。因此,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使得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绩效考核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背景下财政投入的绩效评价,不仅是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下的紧迫问题,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效率、合理配置高等教育资源、保障高等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现状及绩效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

公共财政的危机已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何让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益,一直为各国政府所关注,其间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宋友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预算管理与会计,2005,(2)

高等教育的原则范文4

[关键词] 高校制度 原则

高校制度是人们为调整特定的高校活动领域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而基于国家的高等教育方针、高等教育目的所创设和形成,并为高校活动领域中大多数人所遵循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的总和。高校活动领域中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包括高校活动的外部关系和高校活动的内部关系。前者主要指高校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高校与其他高校之间的关系,从制度上看表现为高校与高校举办者(投资者)的关系制度,高校与高校外部管理者的关系制度,高校与其他高校的关系制度。后者主要指高校内部的组织机构以及高校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即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之间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从制度上看表现为高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以及规范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的权利、责任、义务关系的教师制度、学生制度、管理人员制度等。

随着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高等教育的内容也开始在发生重大变化,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我国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已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需要,成为阻碍高等教育进一部发展的障碍。打破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建立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体制,即现代高校制度,势在必行。本文试图从高校制度的内容、价值、内在体系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建立现代高校制度所应遵循的原则。

一、建立高校制度所应遵循的内容原则

1.与经济、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经济活动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引起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高校发展变革的决定性因素。经济活动对高校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经济的发展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次,经济体制的变革决定了高校体制的变革。再次,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决定了高校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高校培养各种规格、类型的高级人才的数量、质量,制约着高校发展的总体规模和发展速度。高校教育中所谓的精英教育、大众教育以及普及教育的阶段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后,经济结构也制约着高校的结构。

科学技术发展对高校活动也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对高校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高校中各种学科和专业的形成,学科和专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具体教学内容的更新,课程体系的变化等等,都与科学技术的变革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相关。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成果的不断创造,如照相机、幻灯机、电影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相继进入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改变着高校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以上表明,在设计高校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因素,高校制度的建立应当与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相一致。比如,在设计高校体制时,应当充分考虑到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高校体制应当基本上是以市场为主的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中的作用;在设计规范高校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形式结构、区域结构等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经济结构的因素、科技发展的现状和趋势的影响;在设计规范高校的投资体制、办学层次、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办学规模,以及设计规范高校的一些具体活动的制度时,应充分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水平的影响,如国家和社会对各层次、各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国家和社会可用于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财力状况,居民可用于高等教育的可支配收入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2.与高校活动的内容、特点、规律相一致的原则。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基本职能,是高校活动的中心工作。高校通过向社会培养、输送各级各类专门人才,成为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一个重要部门、一个重要行业,鉴于此,高校活动应当符合国民经济运行的特点和规律。因此,建立一套符合经济运行特点和规律的高校制度是必要的。比如,建立高校自治制度,即高校根据人才市场的需求类型和需求结构,结合自身的资源优势,自主选择办学层次,选择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学校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但是,高校活动又不能完全等同于经济活动中的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的一般经济活动,它是生产、培养人的特殊经济活动,它的这种特殊性,使得它除具备经济活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之外,还具备自身特殊的特点和规律。从宏观上看,由于培养人的活动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这种活动决不可能像一般生产某类产品的活动,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国家在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必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重要的宏观监督和指导作用。从微观上看,由于高校活动的产品――高校学生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具有主动性、能动性,它的生产决不可能像其它的一般经济活动中的那些没有生命力的产品,完全按照严格的工艺流程和程序来生产。因此,高校活动必须充分考虑到其产品的主动性特征,在设计高校制度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比如,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择校、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方面的主动性,建立与此相关的制度。

3.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相一致的原则。

世界各国的高校制度各具特色,并没有惟一的最佳的模式。究其原因,是高校制度除受经济发展、科技发展的制约和高校活动的特点与规律的制约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即本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如英国的文化传统崇尚有教养和绅士风度,因此,英国的高校非常注重陶冶学生的人格,强调导师的人品,注重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人,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美国的功利主义的文化传统,使得美国的高校制度或高校活动也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如高校可开设各种学术性、实用性、职业性等课程,以最大限度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学生可根据有关规定即时入学,获得学分及毕业。我国在借鉴国外的高校制度,建立自己的高校制度时,应充分注意到国外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与我国的历史传统与文化传统的差别,坚持从本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传统实际出发,建立与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相一致的高校制度。

二、建立高校制度所应遵循的价值原则

1.高等教育平等的原则。高等教育平等原则是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所谓高等教育平等,是指人们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一种应有的基本的权利,要求任何人都不受限制地享受这种权利,任何人为的障碍都是不合理的。高等教育平等,包涵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二是受高等教育的过程平等;三是受高等教育的结果平等。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由最初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平等”发展到“受高等教育的过程、结果平等”;高等教育平等的衡量指标也在不断变化,如由“进入高校就读的机会是否平等”发展到“受教育年限、学校类型、课程内容是否表现机会平等”再到“受教育过程是否有利于个人成为社会栋梁之才”。高等教育平等原则反映了人们试图借助高等教育平等达到消除社会差异的目的。我国高校制度的设计、建立应当追求高等教育平等原则,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个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出身、财产状况,一律平等地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把高等教育平等原则的精神体现在高校各项制度之中。

2.高等教育效率原则。所谓高等教育效率是指高等教育系统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出尽量多的最好的、最有用的教育“产品“。高等教育效率是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下的现实选择。高等教育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的资源要适当集中以保证这种高投入的活动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必然要求对谁受高等教育有所选择,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按社会需要分层培养人才,达到学有所用,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的目的。我国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必然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率,我国高校制度的设计、建立应当追求高等教育效率的原则,体现这一精神。

3.保障高校活动整体目标实现的原则。现代高校有三大基本职能:一是培养专门人才的职能,这是现代高校的根本使命,也是现代高校的核心职能。二是发展科学的职能,这一职能是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客观要求,它成为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三是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这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高校制度的设计、建立应当有利于现代高校这三大职能的实现,给它们提供切实的保障。

4.促进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原则。高校活动一方面受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制约,反过来,另外一方面又促进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如高等教育促进着经济增长,促进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通过创造、发明新的科学技术,促进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通过选择、传递、保存、创新文化,促进着文化的发展。高校制度的设计、建立应当有利于高校这些方面作用的发挥。

三、建立高校制度所应遵循的体系原则

1.全面性原则。高校制度应可能全面、完整,涉及高校活动的方方面面,涉及每一个高校活动主体,使每一类高校活动和高校活动主体都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2.各种制度之间的内在统一性原则。高校制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项目繁多,各种制度之间应当协调配套,形成严密的统一体系,不能自相矛盾或前后脱节。各种制度之间如果缺乏内在的统一性,会导致制度混乱,高校活动无所适从。

3.合法性原则。高校制度的建立,必须符合我国宪法、法律的规定,不得与法律、法规相抵触。现实中,高校制度的一些规范高校内部管理活动的具体制度,有可能没有注意到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产生与我国法律、法规抵触的现象。

4.稳定性与连续性原则。高校制度一旦制定和实施,就必须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不得随意修改、中断和废弃。

5.及时立、改、废的原则。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高校社会关系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决定了高校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只能是相对的,这就要求在保持高校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的同时,必须适时地进行高校制度的立、改、废。把保持高校制度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及时地立、改、废这两个方面恰当地结合起来,使高校制度在稳定和连续当中,随着高校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并保持新的活力。

6.规范性原则。高校制度的建立,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严格地按照程序来进行。高校制度条文的逻辑结构必须清楚,语言必须明确、规范,尽量避免使用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容易使人产生歧义的语言文字。高校制度的形式应主要采用书面成文的形式。

7.详尽具体与可操作性原则。高校制度对每一高校活动的主体和每一高校活动的内容的规定都应详尽具体,切实可行,这样既便于高校活动主体对高校制度的遵守,也便于高校活动主体对高校制度的监督和执行。

参考文献: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文玉:《试论高校制度及对高校学生的深刻影响》,《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年第3期。

3.赵文华:《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加快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高等教育的原则范文5

现阶段我国理论界对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情况表现为:大学生就业难可以用市场营销的理论加以指导;另一方面,很多高校认识到了市场经济对他们的影响,在采取的众多市场营销策略中人员推销可谓和考生及家长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同,因为高校明白了生源的多寡还是对他们的生存起十分重要的作用的。而为了扩大招生,高校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如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学校不得不加收学费,我国特殊的国情,公立高校多于私立高校。和国外的高校相比,我们的高等教育的市场进程还是慢了,当然,国家拨款在逐年增加,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国家财政有困难的情况下,有人提出发行彩票的办法筹集办学资金。目前的高等教育市场能容纳的教育需求是巨大的,家庭对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开始形成。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和多样:学校教育系统主要是满足以学历教育为主的需求,人才培养层次也由单一专科发展到专科、本科、独立本科和中专以及部分职业证书考试。大多数人认为工作后仍要继续学习,近半数的人选择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将成为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活动。留学人员低龄化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如英国首相布莱尔曾明确地对英国大学的校长们说,你们要看好中国这一市场。从市场和营销的角度来讲,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是供需不平衡和营销手段、策略贫乏。在供给层面看来,教育供给短缺。目前中国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教育资源仍没有得到很好的配置与利用;中国高等教育市场潜力无穷但发展不足,许多高校还抱着“铁饭碗”的思想,没有服务消费者的意识,没有一种市场危机感,往往是以管理者的姿态对待学生;中国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手段和营销策略贫乏,国家政策对高等教育的扶持不到位,人才市场不健全。

二、中国高等教育市场

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为市场中的买方或消费者,高等学校是市场中的生产者或卖方,高校要赢得市场就必须分析和掌握顾客的需求变化,要求其决策和管理层快速响应。也应该十分注意高等学校内部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要求高等学校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快速响应。产品是高等学校所提供的知识和服务等,学校也应以更开放的眼光来积极向市场看齐。高等教育的价格指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时所付出的各种费用,应对教学计划与内容作适当调整,全面组织学校各机构的正常运行。高等教育市场基本原则。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要立足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校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一个学校办得好坏,教师是关键。高等教育市场生产者应具备健康的竞争观,大学之间的相互竞争有助于高等教育更有效的发挥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推进器的作用;等价交换原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学校质量越高、名气越、大学费便越多,有利于鼓励、推动各高等学校为获得更多的经费收入和学术地位;高等教育作为社会的一种投入——产出活动,要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成本——效益;必须遵循供需均衡的原则,从而有效地利用资源,使特定需求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

三、中国高等教育营销措施

高等教育的原则范文6

关键词:高教理论;高教实践;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科学定位;院校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85-04

一、高教理论对院校教育的实践价值

(一)理论及其特征

笔者认为,要阐述高教理论与院校教育实践的关系,最为要紧的是对理论及其特征的把握。理论是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抽象概括,是关于事物和现象的基本知识[1]。所谓抽象,说的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在自然学科中的理论是相当严格的,如物理学中的引力理论、原子结构理论等,都有严格的限定和表述。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理论是比较模糊的。它可能是一组假设或概念,可能是一种与经验研究或现实问题相区别的抽象学说,也可能是一种观点,一种取向。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对方法论理论的阐释,就是用四个结论、四个说明,建构了一组对方法论的观点。

理论的基本特征:①理论必须是抽象的,即它们必须与所指涉的社会实践相分离,不是对社会实践的一种直接描述。②理论必须是主题化的。比如教育本质就是直面“什么是教育”这一问题,而不能在其中去阐释教育现象、教育目标等。③理论必须保持逻辑上的一致。各陈述相互之间必须没有矛盾,而且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可以相互演绎得出。④理论必须是解释性的。理论必须是有关现象的一项命题或论点,能够说明这些现象的形式、实质或存在状态。⑤理论必须是概括性的。它们在原则上必须用于解释所要说明的现象的任何一种具体表现,并对其做出解释。⑥理论必须是独立的。它们绝不能化约为参与者自己就其行为提供的说明。⑦理论必须在实质上是有效的。

由理论及其特征我们可以辨析、理解本论题的本质要义。

(二)高教理论和院校教育实践

高等教育理论是指人们对高等教育最为根本的理性认识,是具有最为普遍意义的对高等教育根本问题的哲学思考。高等教育理论表现在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涉及高等教育的存在之根本问题,在形式上是终极的理性思维。具体讲就是“高等教育是什么”、“高等教育的责任是什么”、“高等教育的功能是什么”、“高等教育应该是什么”、“高等教育应该做什么”、“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什么”。而这些所有的探求都不是泛泛而论,应是哲学的、理性的探讨。

高教理论就是从高等教育实践经验中概括出来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关于高等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是人们借助一系列的高等教育概念、判断和推理所表达出来的关于高等教育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2]其作为一个特定的理论领域,既具有一般理论所具有的特征,又有自己的个性特征,所以拥有着自己特定的范畴。

高教理论的范畴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的概念和特征、高等教育的本质、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高等教育的原则、高等院校功能定位、高等院校组织、高等学校制度、高校管理、教学管理、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以及课程论、教学论、教师论、德育论、体育论、科研论、美育论、教育评估等一系列围绕高等院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这三大职能的知识。

(三)高教理论与院校教育实践的互动关系

理论的第一要义在于实践。按照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理论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提供指导。理论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它来源于实践,产生于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之中,又高于实践,是对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此同时,理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这不仅是因为来源于实践的理论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接受检验,在实践中不断修正理论自身的真理性、科学性,而且社会生产实践需要正确的理论作指导,这种指导是理论产生和存在的价值基础。

高教理论必须为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实践服务,这既是理论研究的目的,又是高等教育实践的迫切需求。我们都知道,高等教育理论不是空中楼阁,而是有着现实的基础。高等教育的理论源自于高等教育的实践,大学是高等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因此,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则是高教理论产生和成长的土壤。在人类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发展过程中,理论作为认识的成果,与实践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两者是互相依存、相互转化的。因此,理论和实践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可分离的互动关系。

第一,成熟、科学的高教理论来自于对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高教理论的繁荣需要高教理论研究工作者持续地关注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自从高等教育产生之日起,在每一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高等教育实践的具体内容都是不同的。在高教理论工作者密切关注高等教育实践的同时,通过这些理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高教理论在高等教育实践的每一个发展阶段上也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理论体系。现在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时期,高等教育也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进入大众化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与问题,如规模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经费投入、师资力量、大学生就业等已经凸显。因此,随着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更需要广大高教理论研究工作者面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特别是院校教育的具体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工作,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出现的新问题提供理论支撑,从而丰富和发展我国的高教理论。

第二,高教改革实践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成熟、科学的高教理论作指导。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也在向纵深方向发展,高教改革和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在前进道路上的探索,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发展。高教改革需要魄力和勇气,但它更需要面对高教改革的具体实践以成熟、科学的高教理论作指导。同时,这种理论也需要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高教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

(四)高教理论对院校实践具有前瞻性、指导性、规定性的作用

高等院校教育实践离不开高教理论的指导。高教理论虽来源于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是对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经验的总结,但它又高于实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院校教育是实施高等教育活动的载体,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于院校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院校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是盲目的、随意的,必须要有成熟、科学的高教理论作指导。只有在高教理论指导下的院校教育实践才不会偏离发展方向。

高等教育理论来自高等教育实践,对高等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和抽象概括的知识体系,反映了高等教育实践的规律。高等教育理论的抽象性、主题化、逻辑性、概括性、有效性,规定了高等教育理论对高等院校实践所具有的前瞻性、指导性、规定性的作用。

二、开展院校研究是有效发挥高教理论对院校教育实践指导作用的策略选择

(一)科学定位:发挥高教理论对院校教育实践指导作用的关键

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是以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为己任的专门组织。而一所特定学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则担负着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高等教育理论成功运用于院校实践的双重职责,或者说,一所具体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必须架设起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院校实践的桥梁与纽带,这是一所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存在理由和价值所在。这就要求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有科学的定位,即明确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研究范式等问题,以使高等院校高等教育机构所研究的成果,能够为高等院校变革和发展实践服务。

正如上述,高等教育理论是关乎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知识体系。从研究范围划分,包括宏观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观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微观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从研究类型划分,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所具体高等院校的教育研究机构,需要从事宏观的、中观的、微观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

每一所高等院校,作为人类传播和创新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既具有一般大学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担负着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又具有独特的自身组织特色。各高等院校由于学校的历史传统、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和组织文化的不同,每一所大学的改革和发展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不可能照搬别人的模式和经验,因此,每所大学都需要对自己进行研究。[3]为更好地促进大学自身的发展,解决其内部的矛盾冲突,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必须是以研究本校从实践中反映出来的微观的理论问题为主,而宏观的、中观的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是为微观研究服务的,即为本校教育实践中的微观研究提供支撑作用。我们这里所强调的微观研究,是既要关注世界高等教育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探索居于高等教育宏观形态上具有指导意义的本质性、基础性、普遍性、价值性的教育问题,更要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对自己校内问题的研究,为本校的发展建设服务。

由高等院校教育研究机构应该研究的内容,可以逻辑性地导出:第一,高等院校教育研究的目的是服务于本校教育改革实践的研究,研究的选题必须来自本校的改革实践,必须满足本校改革实践对教育理论之所需。第二,研究方式必须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研究工作者必须深入到院校的实践中去。

特别强调的是,一所院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必须坚持以研究本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为根基,以有效服务于本校改革和发展为价值取向,如果想成为“天上飞的鸟”,即以研究世界的、中国的高等教育问题为取向,对于绝大多数高等院校而言势必没有“为”,自然而然地也就没有了“位”,这不仅导致高等教育机构没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更不能实现适应于本校的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二)院校研究:发挥高等教育理论对高等院校教育实践指导作用的研究范式

(1)院校研究功能定位及其原则。院校研究的本质是关于本校的一种自我研究,也称之为校本研究。因此,院校研究就是指研究者基于本校情境,针对本校管理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所做的分析与咨询研究,是高等院校为改进本校管理决策和运行状况而设定的专门实践领域,[4]以提高高校管理工作有效性为基本目的的研究。这种研究发生在研究者所在的大学或学院的内部,研究的是本校的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学校的决策提供咨询,改进本校的教学与管理。这就要求研究者所做的研究必须考虑到本校的历史背景、学科结构、人员结构和所在院校的组织文化特征,从本校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为本校的管理和发展提供直接、有效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院校研究的功能指的是院校研究在履行了自己的职能之后对学校所发挥的作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意义。院校研究能直接服务于高等院校自身的教育管理与决策,它有助于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的结合,更有助于高等院校管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5]因此,笔者以为院校研究的功能应主要定位在探索院校内部的居于微观形态上的具体的现实的问题,包括对改进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对策或方案、推进和革新教育教学方法与管理手段的研究。通过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为本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从而有效地促进本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活动的改进。

面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具体实践,开展院校研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①借鉴与创造相结合原则。院校研究源于美国,后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引进并发展出了适合本国国情的院校研究。我国开展院校研究,首先要充分学习、借鉴美国及欧洲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特别要学习其精神实质。但我们决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我们的国情、高等教育的体制、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和机构设置与欧美国家不相同,而且我国现在正处于高等教育大发展、大变革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②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开展院校研究,应遵循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这一基本原则,既要把院校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又要切实解决学校的现实问题。我们在对院校研究的性质、内涵、特点有一个基本认识的前提下,要着手开展院校研究的实践,边研究、边实践。对于学校实践问题,我们首先要开展研究,找出其问题的症结,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推动方案的实施,切实解决问题,以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③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原则。院校研究需要上级领导的支持、参与,没有领导的支持、参与,不可能搞好院校研究。因此,我们要主动向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汇报,争取支持。同时,我们要从力所能及的、基础的、具体的问题入手开展研究,并着手推进解决这些问题。只有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推进院校研究。

(2)院校研究的策略选择。树立校本研究理念。院校研究是把高教理论应用于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旨在提高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水平。[6]作为一个实践领域,开展院校研究同样需要理念的指导。就院校研究的实质而言,是对“学校自身”进行的研究,是一种“校本”研究。因此,开展院校研究,首要的是树立“校本”研究理念。这一理念包括三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7]“为了学校”是指院校研究旨在研究特定院校的特定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特定的方案和计划,以作为该院校管理与决策的依据;“在学校中”是指,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要由学校中的人自己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管理人员、教师的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诸种方案要在学校中加以有效实施;“基于学校”是指对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批判性的自我研究,目的是发现学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方案,促进学校工作的改进。

遵循行动研究范式。行动研究范式,是指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开的研究,需要研究者参与研究结果的执行或行动者直接参与研究活动,是研究者和行动者相互合作甚至合二为一的研究活动。[8]开展院校研究之所以遵循这种研究范式,是因为这种范式能反映院校研究的实质,便于发挥院校研究的功能。院校研究强调研究者和管理者要结合起来,参与整个研究过程,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院校教育管理水平。行动研究也是一种辩证、反省、合作和探究的研究方式,是一个不断揭示矛盾、提出问题和新的行动策略的过程。[9]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行动研究的关键。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使研究、改进成为学校内部自发的要求,使管理者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采用实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影响研究活动及制约研究成果的基本因素。院校研究方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有效的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对单个院校的研究上。由于院校在运行过程中问题的多样性以及学校需求的多样性,使得院校研究在内容和范围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因此,各个院校要针对自己的实践,选择灵活实用的研究方法。实用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方法的选择实用有效,并有效地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方法,积极开展院校研究。

参考文献:

[1]林聚任,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45-46.

[2]尹弘飚,艾兴.“教育理论指导实践”辨析――与彭泽平老师商榷[J].当代教育科学,2003,(3).

[3]刘献君.大力加强院校研究推进现代大学管理[J].高等教育研究,2005,(1).

[4]蔡国春.院校研究与现代大学管理――国院校研究模式研究与借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周川.院校研究的职能、功能及其条件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1).

[6]刘献君,赵炬明,陈敏.加强院校研究: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7]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6).

[8]毛景焕.论教育行动研究的功能[J].教育科学,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