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消费文化差异

中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范文1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中外合资企业;积极影响;应对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资企业涌入我国投资办厂。这让中外合资企业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而企业内部存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现如今,怎样巧妙地去应对中西文化差异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众多中外合资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才能够正确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制定适宜的、合乎企业文化的应对策略,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探索适合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企业管理模式,把中外合资企业经营的更好,更适应现代化潮流。

一、中外合资企业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企业的文化特征与它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也正是因为它们的渊源有所不同。这些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耕国家,有庞大的农业人口,因此从文化上就容易形成自给自足、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的惰性,并且缺乏探索与冒险精神。另外,中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环境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区域的人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特质。而西方人不同,他们更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力。西方的大多数国家是处于一种开放的海洋形地理环境,他们的工商业与航海业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较发达,但是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上的需求,因此人们若要生存,就必须向自然界去索取自然生活的一些资源,去发掘自然界一切可用的物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便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与征服欲。同时,海洋形的地理环境周边的山峰海啸与动荡不安,也让西方人养成了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一种张扬的个性。

(二)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的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在语言表达方面,中国人表达方式的口气一般含蓄委婉,但又给西方人一种排外的感觉;而西方人直来直去,让人觉得简单大方。在书面表达方面,中国人比较重视用词的严谨和含蓄,给人一种多样性与模糊不清的感觉,而对句式的要求比较宽松,强调以神统形;而西方人很重视句式的排列,从个体上把握事物,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认识与理解事物的目的,他们强调以形传意。

(三)价值观念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大家都是轻个人,重集体的思想观念。而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轻集体,重个人。中西方就人生本位的认识,便出现了集体本位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的极大差别。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强调自我和独立见识。首先,他们认为,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质量都取决于他们的能力,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次,西方人不喜欢帮助他人,在他们眼里,帮助他人不仅会干涉别人的私事,而且很有可能会被别人当作是一种施舍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找麻烦。而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国文化推崇的是一种乐于助人的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在中国,乐于帮助他人,关心别人被大家认为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是大事小事还是家事私事都喜欢主动关心对方,而这种行为在西方则会被认为“多管闲事”。

(四)风俗习惯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风俗习惯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服饰礼仪、互赠礼品的差异尤为明显。在西方国家的正式场合下,男士通常都穿保守风格的西装,搭配就是白衬衫、领带,他们很喜欢黑色,所以通常穿黑色的皮鞋,女士在正式场合都穿礼服套装,外出都会戴耳环等首饰。平时情况下,人们都喜欢穿休闲装,比如T恤搭配牛仔服。现在中国人的穿着打扮都往西方穿着的风格趋势发展,以往比较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都已经不符合潮流趋势了,现在正式场合的男女着装和西方国家的穿衣风格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中西国家在互赠礼品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朋友、同事生日、对对方表示感谢等情况下会赠送礼品,我们收到礼物不会立即拆开,认为当面拆开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人就不会这样,他们一收到礼物就会当面拆开,认为这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中外合资企业的积极影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给中外合资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非常显著的影响。如果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反而会成为有利因素,如:新的管理思维、管理视角、管理理念等等。

(一)中外合资企业更易于增强员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当中外合资企业分析

当前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的时候,开始预测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的时候,对它进行的评价的时候,中西方文化差异会让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会使中外合资企业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剖析,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理解,进行认识,使中外合资企业能够用多种观点去看待问题,对其分析的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更加深刻。西方的思维观念更多的是创新,教育也以创新为主,着重体现在经营管理上,他们鼓励研发部门,给予研发部门很高的薪水,让他们研究新产品,使新产品进入市场,就是一种很好的加强技术、创新的管理活动。

(二)使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更多选择

在同一个问题上,不同的文化对它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可以使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更多的选择。所谓更多的选择,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使中外合资企业管理上的弹性增加了,有更多的选择,既然是合资企业,那么在销售这一块,公司的产品既可以卖到国内,也可以卖到国外,增加了产品的销路;还有就是在原材料采购和企业培训人才这一块,因为是中外合资,企业培训人才的时候可以到国外总部培训,同时增加了中外合资企业解决问题的技巧及应对方案,与此同时,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使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快捷;有了文化差异的存在,让企业的文化建设变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加高效的促进了企业间沟通机制。

(三)中外合资企业更易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发展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内部的管理层人员经过长期的磨练,对中外合资企业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深刻体会到中外合资企业的生存之道,也非常明白中外合资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中外合资的管理者能够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对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能够更恰当的理解,比如说,中美合资企业,能够了解美国人的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研发出新产品,同时能够制定出符合具有顾客民族特点的市场规划,开发出迎合顾客兴趣和爱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恰恰因为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让中外合资企业的员工在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三、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如何巧妙的应对中西文化差异

现代社会中,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中西方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中外合资企业的中西文化碰撞和摩擦正是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那么我们如何巧妙的去应对这些文化冲突,缓解企业中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企业必须制定高效可取的应对策略。

(一)分析和识别中西文化差异

解决中西文化差异的首要关键便是分析和识别它们的文化差异。在中外合资企业中,文化冲突的类型分为不同的程度和类型,在消除文化冲突方面也有轻重之分。中外合资企业的中外双方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只有相互的了解,才能在产生冲突时很快的理解对方,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了解对方的行为模式和原则,减少相互的文化偏见和误解。”所以,在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点以后,中外双方可以开展研讨会、联谊会等形式来使双方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文化,促进中外双方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双方了解对方的文化,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双方的误解与矛盾,加强双方的信任与友谊,从而有利于发挥多元文化的优势,改善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

(二)建立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中外合资企业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若是想让它融合为一体,最好的方法便是建立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中西方人的价值观必然是不同的,因此中外合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并不应该消除文化差异,而是应该在尊重和保留双方文化底蕴和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利用文化差异多样性这一特点建立一个全新的中西方的共享文化,中外合资企业可以在一定的文化程度上保留着中国西方不同的文化模式。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文化摩擦,建立共同的管理文化。

(三)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若发生文化冲突,那么中外双方的管理人员都不免有不足之处。毕竟外方的员工不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做事方式,而中国的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很难在这方面做到纽带的作用。因此,中外合资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对中国特征的理性的分析能力,从而了解和熟悉影响人们行为的文化因素。当然,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被培训的员工在接受培训的时候是否有机会充分的接触其他文化并与外方人员沟通与互动。被培训的人员也需要自身的体会来加强对其他文化的真正理解。

五、结论

作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中外合资企业在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外合资企业同时也是中西文化的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中外合资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包含了很多复杂的问题,最主要的便是中西文化差异。“既然文化差异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在跨文化传播与交际中认知、理解、接受与尊重他人的文化和差异就是我们应该也是必须采取的态度。”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从企业自身着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多元化,寻找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手段去提高外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水平,减少中西方文化的冲突,采取高效可取的管理策略,应对现代社会中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高菲.中德跨文化交际对待冲突的差异及解决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0:99.

中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范文2

【关键词】文化差异;广告;中西方文化

Thomas O’ Guinnet曾在《广告学》一书中指出,“文化就是人们的行为,一个民族总的生活方式或是个体从群体中获取的社会遗产”。广告是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桥梁。通过广告,生产者可以建立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信心与尊重,从而牢牢地抓住消费者。广告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产品,脱离文化,它便一无是处。在不同的文化中,不同的语言与方式,广告对消费者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聪明的广告商绝对不会忽视文化差异这一重要因素。本文接下来将从中西方广告中的文化差异进行展开。

一、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价值观是文化的重要体现。通常那些最有效的广告总是在传达和肯定一种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广告应该做到尽量与目标人群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否则这些广告将会受到排斥。中国社会奉行集体主义,习惯将多数人或社会的利益放在首位,而西方社会奉行个人主义,更多地追求个体自身的发展与满足。这些观念塑性经常反映在广告语言中,例如: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广州好迪 (好迪洗发)

用了都说好。(达克宁)

在集体主义文化语境中,随大流是最好的决策。大多数人都相信对其他人有利的也将有利于自己。因此以上广告在中国得到了广大的认可。然而,这类似的广告在西方消费者的眼里则会变得愚蠢不堪,因为西方个人主义注重个人的主观意愿与成就,追求个性和自由。例如:

What's mine is mine. (Volkswagen Seat Car ad)

Find your own road. (SAAB Car ad)

从上面的几则广告,我们可以发现很多强调个体的词,如“mine ”, “my own”, “your own”, “only”, “unique” 以及 “difference”。广告通过这些文化意识使消费者感受到产品的个性与创意,并激起了他们的购买欲。显然,这些广告都成功地迎合了个人主义的价值导向。

集体主义同样体现在对长者和家庭的尊重和照顾上。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这一观念早已根植在人们的心中并对其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有很多的品牌都体现了“尊敬长者”这一集体主义价值观,如“阿香婆”“王老吉”“老翁”“老干妈”“老干爹”。在中文广告中,这一观念同样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正清制药,关爱老人健康”,“老人家感冒该怎么办?",“威力洗衣机,献给母亲的爱”。但是在西方文化看来,由“老”这个词所联想到的则是“过时”“无用”等消极意义。由于西方人害怕老去以及其“敬老”的概念与中国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类以“敬老”为导向来吸引消费者的广告非常少见。

二、谦虚与优越感

除了前面说的“敬老”,“谦虚”同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倍受推崇的优秀品德之一。中国人历来接受的教育就是应该有礼貌,为人处事应处处虚心谦让。这跟中国历史几千年的封建主义体制有关,中国文化里更多的是保守矜持。然而,西方国家强调自尊,以此来激励人们成功自信,所以开放直接,强烈的优越感是西方文化一个重要的体现。下面两组广告很好地展示了中西方文化的这一差异。

We lead. Others copy. (Ricoll copier)

The best beef and soybean throughout America! (Stockley Man Foodstuff Company)

妈妈说这种糖味道最好。(武汉儿童食品广告)

格兰仕微波炉―中国第几品牌? (格兰仕微波炉广告)

上面两组广告的明显区别在于,英文广告很明确直接地指出其产品高端一流而中文广告则间接隐晦。此外,英文广告中经常对性的话题毫不避讳,但这中国文化里却是一个禁忌。因此,“性”在中文广告中很少被提及。例如:

0nce every 27 seconds the average man thinks about sex.

The rest of the time; he’ s all of ours. (ESPN ad.)

三、崇尚历史与面向未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典型价值观是崇尚历史。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文明以及古老的传统铸造了中国文化。这也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资本。因此,任何跟历史、传统沾边的东西都会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值得依赖的。“老”这个字也经常用在广告里来证明公司和产品的优秀传统,比如“百年老店”“老字号”“老招牌”“历史悠久”,“ 祖传秘方”。更多例子如下:

百年老字号,广州皇上皇。(腊肠广告)

传奇品质,百年张裕,(张裕葡萄酒广告)

与中国文化相反,面向未来则是更加主流的西方价值观。西方人相信明天会更好,“新(new)”这个词总是与进步,变化相联系。所以“新”被频繁地应用在英文广告中。据有关资料显示,“新”是英文广告中应用最广泛,次数最多的一个词。几乎每件与“新”相关联的东西都是为西方文化所认可接受的。例如:

New pond’ s leaves your skin feeling soft and smooth. Try it and see. (Pond’ s ad.)

You’ ll notice how kind new Sanara is to your hair. See it, feel it. (Sanara ad.)

在“面向未来”这一文化价值观盛行的社会背景下,新产品新技术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

随便着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将变得更加迅速。需要进口和出口的产品都变得越来越多。广告国际化也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因此,广告商们不得不认真考虑文化差异在广告中所起的作用,这也将成为广告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Muellerr, Barbara.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Communicating across Culture. Dalian:Dongbei UIl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ess, 1998.

[2]0’ Gunn,Thomas c.et a1.Advertising.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es8,1998.

[3]白光.中外理性广告语经典与点评[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4]崔刚.广告英语[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5]李建立.广告文化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90-9l,136-137.

中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范文3

一、文化差异引起的商标名称翻译的问题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背景、、种族制度、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人们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消费观念及价值观等方面也必然存在着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反映着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文化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民情、、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在翻译过程中,中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会引起如下不对应的情况:

1 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人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罕见或被忽视。

2 原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

3 译入语中同一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

商标名称作为语言中的一类别也必然蕴涵着各自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商标名称翻译由于文化差异的因素所造成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 文化差异造成商标名称传达的信息不完全或者模糊。由于文化的差异,人们对同一词语的联想也有着很大的差异,隐含在商标名称表面下的一些信息,在翻译的过程中丢失。例如:“鸳鸯”牌枕头,被译者翻译为“Mandarin Ducks Pillow”。鸳鸯因其经常成双人对,在水面上相亲相爱,传说一旦配对,终身相伴,所以在中国自古就被人们当作是恩爱夫妻的象征,并且有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美好含义。唐代诗人卢照邻在《长安古意》一诗中就曾写过“愿做鸳鸯不羡仙”这样的佳句。所以用“鸳鸯”作为枕头的商标名,极易引起人们的美好联想。然而西方人在看到“Mandarin Ducks”时只会意识到这是一种鸟的名称,而不会有任何其它的联想。此时该商标最关键的比喻意义没有得以传递。

2 文化差异引起商标名称传达的信息有误。在中国,有很多商标的名称中含有“龙”这个字,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随着各民族的融合,逐渐吸取各氏族图腾动物中最神奇的部分而形成的,具有鹿、蛇、虎、鹰、鲤等动物的特征。而英文里的“dragon”则和龙有着截然不同的形象和喻义。dragon是邪恶的有翼怪物,身躯庞大笨拙,颜色是黑灰色的,长着巨大的翅膀,口中吐火,吞噬人和动物,非常丑陋恐怖,还有“凶暴的人、悍妇”等含义,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所以如果将商标名里的龙翻译成dragon,西方人联想到的肯定不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瑞兽,而是他们所知道的凶狠、残暴的野兽,这样令整个商品的形象大打折扣。

二、商标名称翻译的技巧和方法

商标名称的翻译并不是简单地将商橱名称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应该要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文化的差异,考虑到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知识、语言、民族风俗、宗教禁忌、审美情趣等文化背景,切实地将品牌内涵的深层含义表现出来。翻译家尤金・奈达也说过:“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商标名称的翻译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方法:

1 音译法。所谓音译法指的是在不背离译入语言的规范和不引起错误联想和误解的情况下,按照原商标名称的发音,找到与之语音相近的字词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方法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保留了原商标名称的韵律节奏,充满着异国他乡的风味,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一般情况下,这种方法多用于以人名或地名命名的商标或者是其它的无法在译人语中找到相应一致的表达方式的情况,例如Walt Disney(沃尔特・迪斯尼)制片公司,Nokia(诺基亚)。当然有时我们也会在纯音译的基础上将个别字眼作些调整,用有类似读音的字词代替,通过这样的调整使得商标译名更加传神,更加能传递出产品的特征。较为经典的一个案例就是Coea-Coht,中文的译名是“可口可乐”,既符合原名的韵律,又使人一听便知商品是饮料。而且还充分传达出一种喝了该饮料后痛快淋漓的感觉,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这就在尊重原词的基础上让译词有声有色、锦上添花。令人回味无穷,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范例。

2 直译法。直译就是直接将原语转换成译人语。当原语与译人语在功能上基本对等时多用直译法。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类,因各种自然、人文因素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这其中有差异但是也有共性。这共性即是翻译的基础。因而在有些情况下,一种语言能在另一种语言里找到完全对等的描述或词汇。例如,将“Microsoft”译成“微软”,“micro”和“soft”分别和中文的“微”和“软”对应,正好和公司产品“软件”相吻合;“钻石”牌手表译成“diamond”,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但是,直译往往也是最易因文化的不同而导致译词有歧义或引起误解的。有些时候,即使一种语言中的事物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对等的描述,但是这事物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这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在认识、色彩、数字方面存在着差异。前文中提到的“龙”的翻译就属于这种情况。又比如,紫罗兰这种植物在汉语里代表浪漫,但是三色紫罗兰“pansy”在英语中却是指那些“没有男子气概、阴柔的男性”,或是“搞同性恋的男子”。试想一下,如果“紫罗兰”牌男士衬衫译成PansyShirt在英国市场上销售,那应该是很难打开销路的吧。

3 意译法。意译法即指为了将产品的内涵传达给消费者,不拘泥于原词的形式而新创造出来的一个名称。这是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差异,如果过于注重原商标名称的形式,将导致意义的丢失。例如当年walkman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如果厂商将其翻成“行走人”,我想没有多少顾客会对其产生兴趣吧。但是聪明的厂家重新创作将其称为“随身听”,将产品的功能和特质表现无遗,并且富含新奇感,一举拿下了中国市场。这种意译可以是完全地重新创造新词,也可以是保留原词的某些音韵,在这基础上再进行创造。不管是哪一种。都要求译者充分发挥想象力,不仅要展现商品的特征、功能,还要在尊重原语、译入语两种文化的基础上,引发消费者美好的联想。

中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范文4

【关键词】跨文化因素 商务英语翻译 改善对策

一、引言

语言理解是畅通交流的基础,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世界各国的语言符号系统都是建立在其民族文化根基之上,翻译工作是语言转换的通道,更是文化沟通的桥梁。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间的商贸活动日益频繁,承载着交流沟通重任的商务英语成了国际商贸活动的基础,商务英语翻译俨然已成为国际贸易活动的重要环节。我国翻译家严复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要达到这样的标准,文化差异是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正如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所言:“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二、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1.思维方式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思维活动最有效的工具是语言,思维成果表达出来也是语言。中国文化看问题习惯整体直观上进行,追求“天人合一”,侧重集体主义,英美文化习惯于从逻辑分析入手,积极实验论证,偏向个人主义。这种差别导致了中西方在语言表达上的种种差异。就运用语言而言,汉语思维是螺旋上升的,从整体到局部,表达式往往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后;英语思维一般是直线的,表达时直截了当,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2.地理环境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地理位置不同带来的中西方国家文化差异很大。例如,英国西临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温暖的西风从大西洋吹来,英国人自然西风是温暖和煦,因此英国有种汽车商标是Zephyr(西风),在英国也就当然有着特别的文化内涵。而在中国,西风伴随着秋天而生,多是寒冷凛冽的,在春天却有温暖的东风送来,所以我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汽车便用了“东风”这个商标。

3.传统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宗教文化一直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历史进程的发展,它已成为西方世界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人的精神支柱,影响西方民族风俗和人们日常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同时也深刻影响了英语的发展。宗教记录的民间故事传说形成了英语的很多典故和词汇都出自,《圣经》就派生了许多词汇、格言、习语。对照之下,汉语中也有很多表达是源自佛教的。比如饮料Sprite这个单词英语里是“妖精、精灵”的意思,但在中国人看了是邪恶的,直译不妥便转义为“雪碧”。译名含“清新凉爽、玲珑剔透”的之意,该给人冰清玉洁的感觉,成为被中国消费者普遍接受的饮料名称。

4.事物认知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事物认知的文化差异对商业英语翻译的影响很大,文化差异会造成不同语言对同一事物延伸出不一样的理解,表现在多个方面,下面选取常见的方面分别从动植物、数字和颜色举例说明。

在中国历史上,龙是一个图腾形象,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龙)不是吉祥动物,而是代表邪恶的怪物,并且还有“泼妇”的意思。因此,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我们就不能将其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却译成了“Four Asian Tigers”。“紫罗兰”牌的男士衬衫被译成“pansy”,因为不知道在西方该植物还喻指娘娘腔和男同性恋,作为定位为男士购买的衬衫,这种翻译表达失误自然是严重影响商业贸易的。西方文化认为“13”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耶稣是被他的第13个门徒犹大出卖的,而在中国文化里,“13”没有这种文化含义。汉语中“4”和“死”、“8”和“发”读音接近,由此来对数字褒贬,而在英语里就没有。然而,“7”在欧美国家里却是个吉利的数字,于是饮料“7―Up”就翻译成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颜色的喜好也彰显了中西方文化的这种认知差别,英语国家认为蓝色代表忧郁,中国人就不会这么想。中国人喜欢红色,红红火火表示喜庆,但在西方国家,红色代表血腥和杀戮,是贬义词。绿色在西方文化中却有嫉妒的含义,在中国却是象征环保与和平。

三、跨文化因素对商务英语翻译影响的改善对策

1.深入理解语义,善用表达方式。商务英语使用词汇精准而且量很大,一般都有商贸的专业含义,翻译时,我们不可仅停留于文字表面,应深人仔细琢磨词汇在商贸领域的专有含义,然后完整全面地表达出内容。

2.比较异同,了解跨文化差异与联系。一个国家的文化是经过千百年历史沉淀形成的,是稳定而多样的,影响该国生产生活各个方面。我们应在实践中了解中西方文化,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掌握在不同文化间的转换能力。

3.在实际工作中熟练运用商务英语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无论是直译法、直译加注法、音译法、意译法还是音译意译结合法,都是为了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达到“信、达、雅”的翻译目标,善于比较和选择是很重要的。翻译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翻译方法技巧后,要善于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翻译,然后根据环境和要求的差异,按照标准多方面比较,选取最佳译文。

参考文献:

中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范文5

关键词:中西文化;茶叶商标翻译;问题

1中西茶文化差异分析

1.1物质文化层面所存差异

所谓茶叶物质文化实质乃为茶产品综合及人们在所从事的茶叶生产当中具体的活动形式,诸如饮茶场所、茶具及茶叶种类等方面具有物质特性的形态表现。中西方在具体的物质文化层面所具有的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不同的品饮种类。中国茶叶种类主要有六大类茶,分别为黄、青、红、绿、黑和白。另外,还有具有药用保健作用的茶叶及花茶等。在所有茶品品类当中,绿茶则为中国人最为喜爱的茶类。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其则对于营养丰富及汤浓味醇的红茶最为喜爱,比如英国则将红茶作为该国的国饮,而此状况则可能与此国所存在的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相应关系。英国整个国家四面环海,在气候方面则潮湿阴冷。红茶品性较暖,而该国在喝此茶时,总是喜欢将牛奶及糖加入其中,以甜饮料的方式饮用茶水;其次,品饮茶点、品饮茶具也有不同考究,中国具有造型优美及种类繁多的茶具,从中国人个性而言,国人较为内敛,较多人钟情于那些具有浓郁文化底蕴且蕴含古朴气息的紫砂茶具。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所选用茶具较为讲究,诸如具有高贵气息的骨瓷茶杯和十分精致的银质茶壶,然后选用精美的蕾丝花边桌布相配,用清新凸显浪漫的蜡烛及鲜花点缀整个布局,至此便知西方国家人们所追求的奔放热情个性本质。

1.2制度文化层面差异

所谓茶叶制度文化是经过长时间演变最终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中国各朝代统治阶级对茶叶的管理及生产予以强化,从中形成十分完善的茶政措施,而这也是中国茶文化表现于制度层级的重要因素。现以茶管理及生产为例,在中国历朝的茶谚当中,拥有许多与茶叶生产经验及引用相关的表述或概括,从中便可知晓,茶文化作为当时的一种制度文化,影响着经济及生产。比如“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露白”以及“立夏茶,夜夜老,小满过后茶变草”等,这些茶谚直至今日,依然对于现代茶叶保存及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作用。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由于这些地区不产茶,不存在关于茶叶管理及生产的各种谚语。然而茶文化以一种制度文化,同样表现在西方国家当中,而付给服务员小费的习惯,就是始发于英国茶文化。对于付给服务员小费的习俗,则与茶存在紧密关联,当时西方国家茶室的侍奉者,将一个锁上的小木盒,放置于桌子上,且上面还刻有四个字母,即T、I、P、S,意思为为确保快捷的服务,如若客人想要侍奉者将茶更快地端上来,则需要将一枚硬币投入小木盒,以此获取更为快捷的服务。至此,此种需付小费的相应习俗,则开始在西方世界流行。

1.3行为文化层面所存差异

所谓茶叶行为文化从根本上讲,就是人们茶叶消费及生产当中,经不断演变而最终形成的行为模式。比如饮茶礼仪,中国人认为饮茶不受时间及地点的限制,随时可以,且在仪式上不固定。而以茶待客的习俗,也成为中国人日常社交及家庭生活当中形成传统且为基本的礼仪。来客敬茶;而在奉茶中,杯中茶水不宜超过八分;且水温不可过烫;而上茶过程中,用右手端茶,且自客人右方将茶送上。而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则存在尊茶及嗜茶的社会风气,一天当中饮茶次数多达五次。每当早晨醒来,便需饮上一杯醒早茶,而在上午超过11点之后,则需饮上一杯红茶,且有茶点陪衬;当到了中午午餐时,则需饮上一杯奶茶;而到了下午5点左右,则是下午茶时间;晚上睡前,饮告别茶。

2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当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

2.1混乱的茶叶品牌,不统一的茶叶商标翻译标准

我国长期在茶叶命名上依据茶叶原产地而为之,这促使我国出现较为混乱的茶叶品牌,依据茶在发酵程度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则将茶划分为六类,即黄茶、白茶、黑茶、红茶、绿茶、青茶以及花茶。而依据原产地命名予以划分,则有庐山云雾、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及武夷岩茶等;而基于原产地相应品牌框架下,还有细分,即水仙、玉女掌、水金龟及大红袍等。当品牌出现混乱时,则会造成茶叶商标译名出现混乱状况,比如铁观音,其作为福建名茶,当前其英文译名则多达十几种,如hih-koan-im;IronGoddessofMercy及TieGuanYin等,而此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茶叶的整体竞争力造成削弱后果。至此,影响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挺进。

2.2对中西文化差异予以忽视,生搬硬套

针对茶叶商标翻译而言,其实质乃为一种横跨文化领域的传播活动,需对目的国相应文化差异予以充分考虑,且对当地的文化禁忌及风俗习惯给予尊重。例如将龙井茶翻译成DragonWell,乃是不准确的。究其原因,乃为“龙”乃是整个中华民族予以崇拜的的圣物,同时也是体现权威及高贵的外在形象表现,然而从西方人眼中,则将其看作是一种充满邪恶的动物,让人想到邪恶、贪婪及残暴,所以,龙井茶作为我国家喻户晓的一种名茶,其在西方也具有很好的知名度,因此,可直译为LongjingTea。又如大红袍,其作为武夷岩茶当中的知名品种,而其在翻译时,则为RedRobe。对于中国文化而言,红色代表的是喜庆及吉祥,而对于西方文化而言,其则将红色当作一个贬义词,代表着流血、危险及残暴,因此,可将其翻译成DahongpaoTea最为合宜。

2.3未采用正确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当前诸多茶叶商标翻译,多运用音译法。由于中西文化所存在的差异,且西方人对中国文化还缺乏了解,而运用拼音翻译方式所得出的茶叶商标,则会让外国人难以看懂。尤其是那些与茶相关的术语,如果仅依据字面意思来进行翻译,则会出现错译状况。比如熟茶则被翻译成ripe,生茶翻译成raw。而所谓熟茶,其实质乃是发酵茶,而生茶则为一种未经发酵的茶,因此,将其翻译成unfermented和fermented则较好。再如竹叶青,其由于泡开后形状像竹叶而得名,所以,将其仅仅翻译成BambooLeafGreen,则存在不严谨、不准确状况,不仅易让人理解成为采用竹叶所做成的一种绿茶,而在茶叶自身的性质及原料方面,则不能较好地反映。

3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茶叶商标翻译改进对策

3.1规避茶叶商标命名混乱现状,且将翻译标准统一化

对于茶叶商标翻译而言,其现行准则乃为所命名的商标,能够更好地对消费者予以吸引,且还可做到广告宣传、联想产品及识别产品的作用,所以,在商标译名翻译过程中,同样要个性鲜明,名字读起来要优美悦耳,此外,还要易记顺口,至此实现对消费者在购买欲望激发的目的。当前我国茶叶商标在具体的命名方面,则存在较为混乱状况,一些国外消费者较难从茶叶的名称方面,对茶叶种类予以了解,所以,茶叶厂商需在茶叶名称下方,将此茶叶具有的分类名称予以标准化,方便消费者对所购买的茶叶种类进行了解。对于我国茶叶而言,其主要划分为不发酵茶(绿茶)、全发酵茶(红茶)、部分发酵茶(乌龙茶)及后发酵茶(普洱茶)四大类。如若将其深入划分,则绿茶方面则可划分为原型绿茶、银针绿茶、粉末绿茶及蒸青绿茶等八种。其英文翻译分别为LightlyRubbedGreenTea、SilverNeedleGreenTea、PowderedGreenTea及SteamedGreenTea等八种。

3.2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充分考量

基于中西方文化方面所存在差异,在实际茶叶商标翻译当中,在词语的选用上,应注重与外国消费者语言习惯相符的词语,且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上也要相符。比如中文当中的“茶”,则有些不同于英文当中的“tea”,而在英语当中,其对单词“tea”在具体的词义方面给予了扩展。英文当中的“tea”,不仅指“茶叶”还涵盖有“茶会”及“茶树”等,另外,其意思还为下午五点时的相应便餐。比如我国著名茶叶“黑茶”,而在西方则将其翻译成“DarkTea”,而在英文词汇当中,dark则同义于暗,同时还有忧郁或无知的意思。因此,对于“DarkTea”商标,则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基于我国传统茶文化而言,黑茶乃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茶叶类型,因此,可在翻译时,采用拼音译法,直接翻译为Heicha。又如中国红茶,其正确翻译乃为Blacktea。从中可知,西方人对茶叶的颜色十分注重,而中国人则对茶汤的颜色更为注重。因此,在翻译红茶时,不可翻译为Redtea。而应该将其翻译成为Rooibos,其是指耐威一种在南非生长的一种茶树,其与茶树完全不同的野生的植物,因此,不能将其称作真正意义上的茶叶,然而当采用Rooibos冲泡之后,其颜色则呈现为红色,因此,中文将其翻译为红茶。

参考文献

[1]谢莉萍.中西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与对策探讨[J].时代文学月刊,2012(8):165-166.

[2]汤鸣绍.中国茶叶贸易发展对策的思考[J].福建茶叶,2015(1):37-40.

[3]杜燕霞,边明华.中西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72-73.

中西方消费文化差异范文6

关键词: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影响;对策

语言跟文化间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翻译是两种语言以及文化之间信息的一种传达方式,其质量的好坏决定于翻译人员对两种语言掌握的程度,同时更决定于其对两种文化背景知识具备的掌握程度。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种国际化的交流以及合作日益增多,翻译质量的提升已然成为了目前国际商务发展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亟待广大从业人员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1文化差异对于商务英语翻译所形成的影响

翻译人员想要切实将翻译工作做好,只是单纯的对两种语言进行掌握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两个国家的文化要有所了解。在商务交流当中,各种文化差异将会对商务英语翻译形成非常大的影响。

1.1文化意象的错位

各个国家和民族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之间的差异,这也就致使各民族特有的风俗、语言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具有独特含义的文化体系。而正是因为文化差异的出现,导致人们对于同一个事物非常可能形成不同的见解,甚至可能是背道而驰的感受。语言是文化的一种最重要的载体,各种语言当中都具备着自己的文化内涵,所以在对国际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时候,要只是单纯的重视两种语言在字面含义上的交换,就非常可能在翻译的时候形成文化意象错位的情况。作为一名商务英语的翻译人员,应该切实结合两国文化的差异将语言当中所包含的实质内容尽量的翻译出来,继而提升翻译所具备的文化程度以及感性程度。对文化意象实施的翻译其实并没有一个较为固定的要求或者规则,翻译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需求将所翻译语言映射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取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透射到了文化的内涵,又兼顾到各个国家消费者所具备的生活习俗以及价值取向。想要让翻译更加的完美,最重要的就在于翻译人员需要始终坚持关联原则以及语言跟文化之间相结合的原则。

1.2文化意象的丢失

因为中西方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在对有一些商标品牌实施翻译的时候为了与其实际的意义相符合,就需要应用到意译,不过这样的方式虽然让它实际的内涵保留的下来,不过包含的民族性的文化意义却没有真正的得到彰显。比如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当中红色是代表喜庆和吉祥,所以人们大都喜欢利用跟红色相关的一些文字做成商标的标识。不过,绝大多数的西方国家却将红色看成暴力和凶杀的象征,对红色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在对商品进行选择的时候也就不自觉的形成了一种抵触的情绪。因此很多国产的包含红字的商标在实施翻译的时候都利用到了意译的方法进行处理,而这样虽然保留住了商标原本的含义,但是它原本具备的文化意象却丧失了。优秀的翻译应该在意象的层次之上加以各种合理化的修改,继而让其形成一种跟意象之间相互契合的语码。例如杜康这个品牌,在中国人的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就是白酒的发明者和酿造者,继而想到我国悠久的酒文化。而杜康作为一个酒的品牌,不仅透射着我们国家具备悠久的历史和酒文化,同时还呈现出了作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豪。不过在对其加以翻译的时候,通常都是利用音译的方式,而这对西方消费者来讲,无法像我们一样对其中的文化意象形成良好的了解,也就是知道了杜康是中国白酒的一个品牌而已,这也就使得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形成了文化意象的失落情况。

1.3文化用语的失误

1.3.1礼貌用语

在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的交流当中,礼貌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不仅是对于对方的一种尊重,同时也体现出了一个国家文化所蕴含的素质。在实施商务英语翻译的过程当中,需要良好的掌握所翻译国家语言蕴含的文化,从而更加方便的知晓讲话人员需要表达出的礼貌态度。例如,西方人通常在面对比较沮丧的消息,亦或是在拒绝对方要求的时候,为了显示出礼貌,常常会使用一些具有积极含义的词语。不过,在翻译商务英语的时候,针对礼貌用语也应该掌握好适当的原则和尺度,在不失去礼貌的同时也不能显得没有修养,也不要用过分礼貌的言语而显得太过虚伪。

1.3.2合作用语

在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人员应该对文化差异所导致合作用语的失误做出高度的重视。比如在合作或者是参观的时候,中国人都习惯用一些比较客气的言语(多关照、请提出宝贵的意见等),要是负责翻译的人员没有对中西方文化之间差异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直接将这些语句翻译出来,非常可能会导致对方的不理解以及尴尬,甚至有可能导致对方形成误解。在对合作性用语进行翻译的时候尽量要利用更为清楚和准确的表达方式,这也是防止合作用语失误情况出现最为主要的一个要求。虽然在翻译商务英语的时候,模糊性的表达有的时候也是必要的,不过在需要准确表达的时候必须要依据要求实施,不然将有可能会形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2在商务英语的翻译当中对文化差异实施正确处理的方式

每种语言都从所处的文化氛围当中获取相应的生命与营养,因此我们不应该只重视怎样将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内容翻译成为另外一种语言,还应该重视对两种文化之间在思维方式以及情感方面良好表达。这也就需要在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时候,翻译人员努力的将自身所具备的文化素养跟翻译的语言之间更加的靠近,将两种文化之间各种差异和属性重视起来。

2.1重视对翻译方法与技巧的应用

2.1.1直译

在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的时候,适合利用直译方式进行翻译的就应该直接进行翻译,这样能够更为直接的将原文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出来,同时还能够对原文所具备独特的风格形成良好的呈现,而且这样不仅能够使我们对西方文化形成一定的了解,还能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传播。所以,在不违背翻译原则,不会导致听众或者读者误解的情况之下,就有必要在实施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坚持使用直译的方式。很多词语通过直译的方式依然在中西方语言当中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应用。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在见面的时候都喜欢说“吃了吗”,而大多数西方人见面打招呼却习惯说“早上好(Goodmorning)”。而将二者之间进行互换却会失去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意义,所以要在不导致听众或者读者形成误解的情况之下,选择对商务英语进行翻译最为首要的方式,也就是直译。

2.1.2意译

直译也不是不管两种文化之间所具有的差异而直接生硬的翻译,毕竟翻译是对两种文化实施信息传递以及语言交换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所以在有必要的时候也应该针对翻译做出合适的处理,也就是意译。例如“龙”在我们国家是中华民族的一种重要的象征,其代表着神圣和吉祥,不过西方人却对其具有一定的厌恶,特别是在中世纪,人们对“龙”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厌恶和憎恨情绪,这主要是因为它在西方是一种罪恶和邪恶的化身。所以,在对“亚洲四小龙”进行翻译的时候,我们在习惯上通常不会采用“dragon”,而是利用“虎”来加以意译。这也就说明了我们在实施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适宜的利用必要的翻译方式,也就是意译。

2.1.3释义和加注

在实施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应该切实遵循可读性、通俗性以及流畅性等要求,在保留作品实际内容以及形式的前提之下,对原来的作品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继而体现出其中所包含的文化深意。而释义和加注就是在这个要求之下所形成的两种翻译方法。释义指的是不刻板的遵守原文结构以及形式要求,把原文当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利用译文加以解释,让读者或者听众能够了解其中所隐含的那些文化信息。比如英国的饮料品牌七喜,它的商标是“7-Up”,要是直接翻译成汉语也就是“七上”的意思,而我们都知道“七”在英国是表示吉祥的数字,“7-Up”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也就是七喜,也就是吉祥之数的意思。这样的翻译可以深刻的体现出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加注则是指在实施翻译的时候为了防止文化差异而导致的误解,继而利用加注脚的方法进行解释的一种翻译的方式。比如“耐克”品牌的英语是“Nike”,它原本的意思是胜利女神,在运动当中也就被形容成胜利。而在被翻译成为中文之后却成为了“耐用”的意思,对其中包含的文化特征,绝大多数中国人是不知道的,这个时候也就需要利用加注脚的形式进行解释,继而让两种文化形成良好的契合。

2.2翻译人员素质的提升

商务英语翻译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翻译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所以说让翻译人员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不仅能够有利于降低文化差异所形成的误解,同时非常有利于国际贸易以及交流合作更为顺利的展开。

2.2.1加强文化背景知识学习,使交际能力得以提升

大多数翻译人员在接触到翻译工作的时候,都是将自己大多数的时间用在对各种翻译技巧以及规则的学习上,觉得这样就能够让自己具备非常高的翻译能力,现实却并非如此。翻译并不是语言之间的一种等量交换,是不同文化一种交际,需要以各种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来对翻译能力进行衡量,只有正确的理解语境才可以做出最为正确的翻译。所以说翻译人员需要加强对于各种文化背景的学习,继而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自己的交际以及翻译能力。

2.2.2加强文化素养,形成外语思维习惯

对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翻译,本质就是对两种语言一种自由的应用,而不具备深厚的汉语知识基础,即使具备再优秀的英语水平,也不能翻译出优秀的汉语。同样,要是没有良好的英语基础,也是无法翻译出动人的英语篇章的。翻译人员应该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进行更为广泛的阅读,逐渐提升自身所具备的文化修养,继而养成更加优秀的外语思维。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施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在严格遵循翻译相关要求和规则的前提之下,应该努力的摆脱那些死板的模式,重视中西方文化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结合这种差异对两种文化之间的契合点进行良好的应用,在作出适宜的加工和处理之后,才能够翻译出原文的精髓。

参考文献

[1]黄艳芬.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及对策[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1).

[2]李蕊.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及应对策略[J].海外英语,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