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教育思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论语的教育思想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1

【关键词】教育 思想 初中生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59-02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孔子,将他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论语》中,成为了我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初中教科书中我们所学甚少,但在自学课文中我们阅读了《论语十则》。虽没有仔细揣磨,但从中了解到孔子不仅精通射箭、驾车、音乐、礼节、书写等各种技能,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的佳话。《论语》涉及哲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史学、宗教学等诸多领域。在过去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形象地肯定了孔子的德才兼备。时至今日拿起《论语》,对孔子的教学思想有些更深刻的领悟。下面对《论语》一书中对初中生产生影响的教育思想,作些粗浅分析。

一、《论语》中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内容

在《论语》中孔子清楚的提出了他的教育内容的主张。在他看来教育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行、忠、信”。具体来说就是学习文化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对人谦逊忠和、处事讲究信用。

在教育过程中,孔子既重视智育,更重视德育,这在《论语》中孔子随时教育弟子们遵循“礼”和“仁”可以看出。他认为首先要学习礼,他认为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准则,就失去了立足社会的根本。孔子要求弟子:“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非常重视弟子们道德修养的培养,所以在《论语》中当冉求帮助季氏敛取财富时,孔子气愤地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孔子看来德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抓教育首先要从德育开始,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就是要“抓基础”。以教会学生做人为德育的根本目标。这与我们当今学校教育中依旧强调以德育为基础,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

2.教育的目的

在孔子看来,春秋末期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期,社会政治秩序紊乱,价值系统失调。出于政治目的,孔子提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人的目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斯可矣。”孔子认为“圣人”是做人的最高境界,而“君子”则是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因此也是他教书育人的最高目的。孔子还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学习的真正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与政治追求是不矛盾的,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备崇高的政治和精神追求的人。孔子的教育目的相对于当今的一些教育家,比较偏重伦理道德,这与他“恢复周礼”及“仁政”的理想密切相关。现如今我们的教育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学校的教育基本还局限在智育的范围之内,道德教育严重缺失。学生培养的目的似乎只是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生产工具,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得不到重视。从《论语》中,我们应得到相关的一些启示。

3.教育的方法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这正是孔子根据学生的特长不同而有侧重的选择教育的结果,也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因材施教”。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我们的教育起着很大的启发作用。受所谓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教育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采用的是“齐步走”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德、智、体、美、劳等本应全面发展的素质被很大程度的置之度外。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一系列可悲的现象。

在“因材施教”的同时,孔子还善于运用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味死记硬背,不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疏于思考,怠于钻研,就会被书本所局限,时常处于困惑中。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让我们现在“填鸭式”的教学留下了很大思考空间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悟孔子的教育思想,培养善于学习的人才而不是被学习的工具。

二、《论语》的教育思想在初中生教育中的意义

当今社会, 教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技术活动。与其说是奉行教化, 不如说是专业职业培训。在这个一直提倡以人为本的社会下, 我们更需要的是呼唤教育的回归。孔子是一代先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而《论语》一书中更蕴含着深刻的修身、治国、做人的教育思想。我们只有在充分挖掘其有益思想的基础上,才能有效的提升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目的不在于学习课文内容本身,而看重的是它能给我们今天带来什么样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同样,我们分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也旨在寻找它对我们当前教育的有用之处。中国的国情既特殊又复杂,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很多无法逾越的困难。如何将我们的理论完善并付诸与实践,这将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去努力探索的问题。近年来,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人们已逐渐认识到,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我认为在这种形势下, 我们语文教材的编写应当把《论语》部分选集放入中小学课本中。青年朋友们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可以更多的了解儒家经典文化,并在优秀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受其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们从小就能得到良好的国学教育。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2

【论文摘要】:《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须以继承和创新态度去学习、理解论语、借鉴论语宝贵资源。《论语》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意义在于: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可见其在治国中的重要。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就须处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关系,这也是借鉴《论语》意义所在。随着经济发展,利己主义倾向抬头,社会主流价值观倾向于经济中心论,物质意识被强化,经济发展与经济收入成为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全部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继承和发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宝贵遗产。重视和借鉴《论语》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一、“仁学”思想重在在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仁”是《论语》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 “仁”是做人的根本,只有确立“仁”这个做人的最高准则,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一种交往的秩序:与人为善、与人为爱。

(一) 什么是“仁”?

《论语》开篇就阐明“仁”的根本立足点。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①孝悌是“仁”的根本立足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血缘纽带,指向个人品质、家庭伦理和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这个意义上仁的“孝”“ 悌”是整个儒家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理论基石。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这是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也确立了个人行为准则: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子贡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为仁之方也矣。”③这是对他人行为的要求,也是实行仁的方法:推己及人,这里“以人为本”超越了个体自身,波及到整个社会关系之中。“仁”要求个体在行动时要从自身与别人两方面约束自己,也就是实行“忠恕”之道。这是《论语》思想的基本原则,树立了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④就个人性格来说,必须刚强、坚毅、执着;在行动上,必须语言谨慎、质朴、正直。从反面来看,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在这里“说”和“实际行动”脱离,内心缺乏正直、诚信。只有具备这些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孝悌、实行忠恕之道,也才能实现真正的“仁”。

(二) 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论语》“仁”思想,贯穿“人本理念”:人与人之间非工具而是目的,是人的内在价值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上是以仁的态度来对待所有人。这一思想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借鉴意义。

“忠恕之道”启示就是人与人之间首先要克制自己,做人做事以诚信为本;对别人要团结友爱、宽容大度,个人要具备与人为善、团结他人、宽容他人的品格,并且将两者有机结合。这对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为人处事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都有借鉴意义。

《论语》对个体价值取向将具体的、活生生的人的存在状况作为出发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须能了解大学生当前生存状态:包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心理层面。更主要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让大学生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肩负的使命,在思考自己的同时将思考他人、集体、社会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教育中,须重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积极沟通、交流,努力把引导人、教育人、改造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有机结合起来。

二、“为政以德”的政治观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论语》通过对“仁”的深刻挖掘,在政治思想上就是“为政以德”, 即以“仁”为核心的“德政”主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⑤就是说,国君用品德教化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使众多的星辰环绕着他。国君只有具备“仁”基础上的道德,实施德政,才能够成为众星共之的核心。

那么,有德之君如何实现被“众星共之”呢?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提拔举用正直的人,(把他们)安置到邪曲小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从了;反之,老百姓就不服了。在这里,孔子仍强调个人须具备优秀的品质、正直的品格。但这是不够的。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⑥将德政扩展到和个人优秀品质、孝顺父母、慈爱百姓结合起来,这样,德政就扩展到社会中的每个人,德政是每个人的政治。

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不同类型的人才,教育体制的原因使其缺少深刻的文化内涵,往往以工具化的眼光处事,缺少长远性的战略眼光,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须重视以下问题:

必须重视“孝悌”思想,这是为人的基础。《论语》“孝悌”思想是超越时代、超越时空的。当前利益多元化导致人们价值取向多元化。在追求利益同时,能否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需每个人思考。大学生在与人相处、参加社会实践中,难免出现价值取向冲突。当前大学生诚信问题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巨大挑战,而《论语》“仁爱”“忠恕”思想提供了方法论上启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积极挖掘《论语》有益思想,重视和理解“孝悌”思想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须培养“正直”、“诚信”、“责任感”、“理想信念”意识。当前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各种亚文化侵入,瓦解了部分大学生的做人原则。价值取向也出现不良现象,这都是在具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论语》中个人道德品质的形成、培养及不懈追求给我们的启示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⑦“学”指什么呢?如仅理解为学知识是不妥的,也不是孔子思想所在。联系《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一词古代两种含义:一是"博学";二是相对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所以,孔子这里所谓“学”,是指“明明德”的“大学”。人的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就有,是后天习得的,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学习知识不是目的,在于对光明正大的品德弘扬和追求,努力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从而“止于至善”。

由“学”到“仁”,道德品质由抽象转为具体:家庭伦理、个人道德行为及个人道德追求。在《论语》中,主张对个人道德品质追求须有一个学习体知过程。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⑧可见最重要是树立对“仁”的态度,回归到对自己的要求、规约。曾子“吾日三省吾身”致力于如何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将其视为不懈追求的过程。孔子赞赏颜回“一簞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⑨的精神。归结起来,在个人道德修养上追求自强不息的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当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发挥积极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在困境中锤炼道德品质,发展自己。

总之,《论语》蕴含深刻的为人、修身、治国思想。充分挖掘其有益思想,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有借鉴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中,继承《论语》精髓,在创新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质以及完善人格培养,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意蕴的基础上健康前进。

注释

①⑦ 《论语·学而》.

② 《论语·颜洲》.

③⑨ 《论语·雍也》.

④ 《论语·子路》.

⑤⑥ 《论语·为政》.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3

一.重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使学生全而发展

素质教育重点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尤其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品行修养的培养,要求教育者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孔子长期以来从事教学实践,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方法上,总结出许多可贵的经验,他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学会做人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出发点与归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沦语为政篇》)。从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个关于仁的重要定义来看,孔子显然是把学会做人即德育放在基础或首要的地位来强调的。他教育学生特别注意行的方面,强调言行一致性,把它作为判断人的道德修养高低的标准之一。他主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要求学生敏于事而慎于言,反对言过其实的人,强调行的重要和多做少说。他还教育学生要做到仁、义、礼、智,信,尤其强调要讲诚信,认为守信是做人的基木原则,人无信不立。在教育过程中,孔子还十分注意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他提出《六经》持、书、礼、乐、易、春秋)及《六艺》(、乐、射、御、书、数)是一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全面知识与技能。若以历史的目光来看待素质教育,孔子无疑是注重素质教育的,孔子的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体现了他那个时代的素质教育所达到的水平。把完善人格作为做人的目标并把造就理想人格作为德育的根木任务,不仅是孔子对教育思想史的重大贡献,而且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现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二.素质教育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个性

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和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方法是在注重学生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开发其潜能。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占之道也(《论语八份》)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卜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孔子对学生的智能、志趣和个性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论语先进》)孔子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除了在道德上提出基木要求外,他并不要求学生改变自己的个性特点,而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辟如就政这一问题,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子夏为营父宰,问政,孔子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这是针对子夏性急且重小利而答。子贡问政,子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并说如果必不得己而去,则依序去兵去食,强调了自占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的观点。孔子意在鼓励子贡首先要牢固树立老百姓的信心。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这是针对仲弓的气量小而对他提出的要求以上几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在回答他们同一个问题时,孔子均针对各人的个性弱点指出不同的努力方向,语言既带有勉励和要求,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孔子实施因材施教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闻斯行诸的回答了。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内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可见孔子教学是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其不足方面因材施教的。

因材施教是一个极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反思现在的教育现状很有意义。在很长一段时期,齐步走的教育模式是我们的主要教育模式,并且现在还依然存在一些学校中。僵化的教育手段、陈旧的教育思想,以升学为教育目标,夸大学习成绩,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个人特长的发展。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评估片面性造就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今天,我们在进行素质教育的时候,应因人而异,因事而宜,依据学生个体特点,实施适应个性差异的教育,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对同一个学生,不同的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这实质上就是对孔子教育思想的继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这句话放在是否能因材施教这一背景卜,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提倡启发式教学,主张学思统一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创造,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启发教育不仅是启发学生透彻理解知识,而且是启发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正如占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可以终身受用。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为重要的教育思想之一,他在教育实践中发现,学生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养成自觉思考的习惯。子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孔子关于启、发的论断,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起源。愤和悱是一个人渴求知识的急切心理在外部容颜上的表现,学生己经思考了但还没想通,这时可以去启发他,思考了并有所领会但还不能用适当的言辞表达出来,这时可以去开导他。孔子的启发是建立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的,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的引导和及时的启发。学生不能从己知的一点推导到其他,不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孔子就不会再重复去教授,在学生不理解的情况下,再讲,就会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就是说学生不到想明白而又不得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响

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机效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孔子不仅教学生时用启发的方法,自己和别人谈问题,也善于接受别人的启发。后来的《学记》把这一经验总结为善喻。遵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是教学上很宝贵的经验。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须完善自我、以身作责

国务院在推进教育改革中明确指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不仅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而且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提高教师素质方面,孔子教育思想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孔子身正不倦,率先垂范。他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砰》);。孔子提出教师以身作则要把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结合起来。子日:予欲无言子贡日: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厂子日: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不言之教需要受教育者木人有意无意地感悟生活世界中的一切人和事物,获取智慧灵感,孔子认为,教师应认真诚实,心外如一,言行一致,他尤为赞同主忠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渊在盛赞老师时这样说:日胃然叹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之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昔才,如有所立卓尔,虽然从之,未由己也这正是孔子高尚人格和高超教育艺术的真实写照。孔子言传身教,诲人不倦。他热爱教育,热爱学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身体力行,学而不厌。他认为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应该经常自问是否做到了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鼓励教师敏而好学,不耻卜问。他学习起来可以说达到入迷的程度,三月不知肉味他认为自己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别人,但在好学方面要比别人强。孔子不但每事问,而且无常师。他对师的概念的理解也十分广泛,凡有一技之长,明一物之理的他都会拜为老师,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应该是教学相长的最理想诊释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即师德。教师要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无私奉献。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创设一种乐学的气氛,愿意并且善于和自己的学生接触、对话、交流,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教师应该是知识渊博和见解深刻的人。具有广一博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和社会系统运转的规律,懂得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同时,教师还应该具有继续学习的要求、能力和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孔子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他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和敬业爱生的品质,他的进德修业、永不停止的思想,对今天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4

[关键词] 孔子;德育为本;有教无类;言传身教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开私人讲学之风,授徒讲学,弟子三千,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 ”、“圣人 ”、“ 万世师表 ”。十七岁已开始收徒,直到七十三岁去世,先后从事教育活动五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和深刻启发性的教育思想,为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与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仍时时感受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经验在许多方面对现代教育依然具有借鉴与启迪作用。他提出的德育为本、有教无类、言传身教、诸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对于今天的教育实践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与启示作用。全面认识孔子教育思想,将有助于启迪我们今天的教育者更深入的了解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涉及面广,《论语》作为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其中的许多条目鲜明的反映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举其大略,主要为三个方面:

一、德育为本的德化观

“德”字在《论语》中被反复提及,也是孔子教育理念的核心,首先,在《论语》中,孔子的许多言行直接体现了他对学生道德品质的看重。《论语·学而》篇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孔子看来,孝悌仁爱是立身之本,也是最为根本的,如果做到这些还有余力,就用来学习文化。道德标准超越才能的标准成为最高标准,这是德育为先思想的典型体现。“君子怀德”(《里仁》)指的是一个人只有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才可以称之为君子。“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张》)中的“道”是指最高的道德修养,君子通过不断的学习可以达到最高的道德修养,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道德水平的提高,其次才是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教导子贡,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高低不仅是行善,更主要的是乐道。贫困而快乐,富有而好礼才是最好的。在众多学生中,孔子特别欣赏颜渊,“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方。”(《先进》)由此可知,颜渊是众多弟子中德行最高的。他在不同场合称赞颜渊。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玉焉而已矣。”(《雍也》)孔子不轻易赞扬某人的德行达到了仁,他说颜回“长久不背离仁”是很高的评价,也是极为罕见的。他还尤其赞赏颜渊安贫乐道的高尚品德,曰:“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 回也!”[1]孔子主要赞誉了颜回的安贫乐道,颜回的可贵在于不仅安于这种贫困的生活,而在于不因为条件的恶劣而改变自己原来的乐趣。这些都表现了孔子对颜回高尚道德品质的肯定。以上材料也反映出孔子对学生道德修养的注重,对德行的重视。其次,从孔子开设的课程来看,孔子对学生的道德修养也是十分的重视。世传孔门四科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德行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孔子对德育的重视,据《史记·孔子世家》载,《诗》、《书》、《礼》、《乐》是孔子为学生开设的主要科目,这些科目具有很浓厚的道德教化色彩。再次,《论语》一书中,相当一部分是记录孔子如何教导弟子为人处世的。孔子要求弟子做到“仁、义、礼、智、信”,并且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这些都说明他非常注重学生的道德品质教育。孔子还认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庄重的风范。他就不会有威信;没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他的知识也不可能巩固。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德化教育是他整个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有教无类的平等观

“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苟子·法行》。孔子名满天下,慕名求学者众多,贫富、亲疏有之,或才高、或学浅亦有之,情况纷纭。为此,孔子明确地提出了“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的伟大主张,意思是人人我都教育,没有区别(贫富、地域等等),并将这一主张落实在其人才培养全过程。据载:南部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之则多枉木,是以杂也。”这段记载形象地说明了孔子门徒情况各异,有可能良莠不齐,但也从侧面反映出门徒之众多,办学之兴盛,学生来去之自由,其中这个“杂”虽褒贬各半,恰是孔予“有教无类”思想体现在教育中的十分恰当而有力的证明。据《论语》可知孔子的学生有王公贵族,如孟懿子、南宫适;也有各国大小官员,如司马牛、高柴;有来自中原诸夏鲁、卫、齐、宋、陈等国弟子;也有来自边陲“夷狄”秦、楚、吴等国弟子。有来自声名不佳的地方之人,如“互乡”之“童子”;有父子同学于孔门的,如曾点、曾参父子,颜路、颜回父子;也有自己的儿子,如孔鲤;有年龄相仿者,如子路,仅比孔子小六岁;也有年龄比孔子小四十多岁,如子张、子贱;有富人,如子贡;也有穷困潦倒之人,如颜回、曾参、闵子骞、公冶长、子路、子夏、冉求、伯牛、仲弓;可见孔子弟子不分富贫贵贱、不别华夷、不分年龄,显现出一种开放、平等、兼收并蓄的博爱胸怀。今天,随着教育的普及,因贫富贵贱、地域、种族等制约受教育的土壤、因素早已不复存在,每一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但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因为这句话体现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平等、自由、开放”的教育观。这对我们教育教学的启示意义就是:带着平等的思想走进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与学生打成一片,关爱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言传身教的知行观

谢安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2]谢安夫人因为谢安忙于政务,很少见他管教小孩,于是便抱怨,谢安说:“我哪里没有教育,日常我的言行举止都在教育”。对此,可用孔子的话作一解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是知行合一的,他的教育主张来源于他的教育实践,“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如果教师不能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又怎么能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呢?孔子教导学生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自己也是这么去做的。对此,孔子的学生子贡评价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在他的学生眼中,“仁且智”是孔夫子身上体现出来的鲜明特点,也是孔子被后人看作圣人的主要原因,这与前面谈到的契的“聪明而仁”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可不可以说“仁且智”,是孔子对人格境界和师表风范的最高追求?爱因斯坦指出: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加里宁也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是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响着全体学生。为人师表说来容易,但却提出了比常人高得多的要求,因此,教育过程中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不仅要因势利导,更要润物无声,才能将孔子言传身教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育人过程中。

孔子不仅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更是师者风范、万世师表。其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曾经影响中国教育、文化、学术千年不息,十分值得我们认真挖掘、消化吸收。教育事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基石,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必须要大力发展教育、不断吸收孔子教育的精华,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养分和资源。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9页。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160-03

审美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它以其独特的特点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密切关系,在育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以它不可替代作用,在高校教育中居于首位。但这种教育的首要地位,目前只是在理论和形式上得到重视,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效果来看,却不容乐观,没有真正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育人、育德方面的主导地位。高校要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施过程中科学有效,这就要从学生本身的需要出发,让被教育者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从而主动地内化道德观念,培养自身的道德修养,锤炼道德意志,建立从自己内心深处认同的高尚道德品质。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从理论上讲,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在教育本质上是相通的。审美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人们对美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对善的追求。而美与善从内容上看,是辩证统一的。在中外美学史上有个普遍的看法,那就是美与善之间是一种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美是形式,善是内容,并且主张形式应该为内容服务。康德在美与善的关系中提出“美是道德象征”[1](P202-203),而杜夫海纳在分析康德的“美是道德的象征”命题时指出“美不告诉我善是什么,因为,作为绝对的善只能被实现,不能被设想。但是,美可以向我们暗示,而且美特别指出:我们能够实现善,因为审美愉快所固有的无厉害性,就是我们道德使命的标志,审美情感表示和准备了道德情感”[2](P16)。中国儒家美学对美和善的深层次关系也有深刻的体现,“当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时候,是希望诗书礼乐能够成为实现道德理想的途径。”[3](P148)可见,儒家提倡以善为美,认为人的个性道德的完善是美的最高境界。

从对象来看,美的对象体现了人类善的追求,“黑格尔把美看成人心灵的反映,人类把善及其各种美都投射到审美对象上去。审美对象因此而融贯着人类善的各种美德。”[4]美善相通互融的本质属性,形成审美教育的内在基础,使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意志、道德和审美、理想统一起来,“归心向善”,审美有助于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行互动。

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相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以理想教育为主,树立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激发青年学生民族精神,民族意识,民族自豪感;以道德教育为主,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审美教育的重要目的就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用美的生活、美的艺术、美的理想、美的自然,来陶冶和美化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帮助人全面发展,激励他们去追求美,创造美,让美的激情转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从而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

二、审美教育的独特教育是思想

政治教育的有利补充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知识智慧和思想道德是人的心理的两个方面,只有靠情感将他们沟通起来,情感成为知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和桥梁。”[5](P78)我们在观看《郑培民》、《雷锋》、《可爱的中国》等优秀影片,都能使人的心理产生共鸣、得到满足,引起自身的情感体悟,从而受到美好道德情操的感化。而这种情感的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其他教育形式无法取代的。

审美教育的特点是寓教于具体形象中。以富于形象性美的事物作为教育的基本工具和手段,靠具体可感、生动鲜明的形象来引起受教育者形象地直觉,让受教育者通过美的形象来领悟美的内涵、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这就是美学所具有的“富有形象性”的教育手段。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6](P54)黑格尔也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7](P147)。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写道:“我们尽力使每一个学生在青少年时真正看到田野、树林和河流,到过哪些无名的,偏僻的角落。因为正是这些东特的美构成为我们祖国的美。”[8](P147)因此,把审美教育的这一特点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可以减少或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化、空洞化、抽象化的不足,使学生在美的形象的感染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从而受到教育,实现道德的教化作用。

近代美育理论奠基人席勒在讲到审美教育的特点时指出:“审美教育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基本法律。”[9](P145)审美教育是领域宽阔,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可以随时随地自由地进行。

另一方面,审美教育是在精神享受和审美想象中进行的,因而还带有激发想象与创造力的特点。德国美学家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7](P147)因为审美过程的精神活动是自由活泼的,是一种感觉的愉悦和想象的创造,能启迪人们的心灵,引起精神上的升华。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10](P124)知之者“是懂得如何去做”,好之者“是这习惯爱好”,乐知者“是把做的事情当成一种快乐”,也只有以愉快的心情去做事,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审美愉悦形成了“寓教于乐”的特殊的审美育德的作用。

四、高校实践中审美教育“以美

育德”功能的实现近几年来,我们逐步认识到审美教育独特的教育方式及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的关系,认识到审美教育能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补充,而且审美教育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使大学生在美的欣赏和享受中提高素养,使其成为当代具有健全心理的合格人才。为了充分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实现育人的最终目标,我们努力寻求审美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种教育的最佳结合点”。

首先,通过文学审美育德。人文学科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所在,轻视人文学科的倾向是十分危险的。国际上一些知名学者早就指出,“如果忽视或轻视人文学科必然导致整个民族精神的下降,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庸俗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除了要有经济和物质追求,还应该有精神和价值的追求,这对于一个民族增强自己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对于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11](P59)。鉴于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结合民族学生学习的特点,开展“图书征文活动”,动员和号召学生们把手中的优秀图书捐一本出来,统一管理形成校内学生的小型图书馆;调查统计学生们喜爱的图书,再由老师研究,选出能对青年学生有重要影响的书,帮助广大学生在浩如烟海的书堆中,找到明确读书方向。举办“读后感”征文大赛,目的是通过这些艺术作品、文化作品中人物、故事情节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们在对作品美的欣赏和鉴赏中,提炼人格,陶冶情操,以文学作品中的美,征服鼓舞学生的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从而达到文学审美育德的目的。

其次,运用艺术审美育德。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这些活动既是人体自身美的体现,又是人的智慧与创造活力相结合表现出来的一种美。优美的舞姿、悦耳的音乐、漂亮的布景,给人美感,使人愉悦,在美感和愉悦中萌发追求美、创造美的动机。在艺术方面,动人的歌声、优美的旋律、生动的语言,给人以情感的升华。所以,体育比赛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活动,使身体的各部分协调配合所表现出来的造型美,是人体美的展现与追求;音乐教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一种灵魂的净化剂,它能穿透某些人麻木的思想,直接影响人的精神世界,给受教育者内心留下深深的印迹,对人身心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我们还通过组织文艺晚会、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体育比赛、辩论会等活动,使学生在良好的艺术氛围中得到熏陶,达到艺术育德的目的。

最后,自然和谐审美育德。美的事物以其具体的形象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大自然是我们进行审美教育的大课堂。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大海、明净的天空等自然界的美使人容易浮现出美好的人生境界。美的事物,激起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愉快,并在愉悦的美的享受中使感情净化,心灵升华。我们在结合本校的特点,在迎新活动中举办“篝火晚会”,我们把舞台搭在了大自然里,让学生们在欣赏艺术美的同时,领略到自然的辽阔,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而达到育德的功效。另外,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就近郊游,让学生们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启示,精神得到充实,性情得到陶冶,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让学生在观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使学生自觉生发一个“情”字,即大自然之情,对祖国之情,对生活之情,达到“一片自然风景是一片心灵的境界”[3](P2)。

综上所述,审美教育是一种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摘自柳斌同志在1996年11月26日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内容。。强调说“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有为教育者不可不留意的”。[12](P173)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是实施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就是尊重学生本身的追求,本身的情感,把对学生教育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而审美教育以其独特的特点和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的关系,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中发挥出教育育人的最大功能。

[参考文献][1][德]康德.判断力批评(上卷)[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法]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M]. 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彭锋.美学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缪建新.探寻改革背景下的德育新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4(7).

[5]梁素清.青年美育教程[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3.

[6][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M].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7][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刘智.审美与德育[J].毕节师范学报,2002(12).

[9][德]席勒.美育书简[M].徐恒醇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4.

[10]杨树达.杨树达文集之十六?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1]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2].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Aesthetic Educ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ies

LU Xian-yu1,TENG Wen-zhong2

(1.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alities, Tongliao, 028043, Inner Mongolia, China;

2.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Yunnan,China)

论语的教育思想范文6

关键词:《论语》;传统教学思想;异化;归因

一、《论语》教学思想素描

笔者认为,梳理《论语》的教学思想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孔子的思想深切地关注着身边的现实问题,因此,对《论语》教学思想的认定要置于广阔的社会状态中来进行。比如,后世一直批评的孔子对实用知识的忽视。事实上,在那样一个社会秩序分崩离析的状态下,社会秩序的重建必然是首要任务,孔子对德育的重视也是应有之义。况且,从西方来看,“实质教育”的兴盛也只是在近代以来。第二,《论语》的教学思想要与《论语》中的政治思想区分开来,更不能以某种政治目的或意识形态来解读甚至代替教学思想。比如,关于师生关系,后人往往从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加以延伸,后世为了达到对知识分子的控制,更是将“官师”的权威推崇到无以复加,学生则被萎缩为“容器”的隐喻。基于以上两点认识,笔者试图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及其关系等方面对《论语》中的教学思想再作一梳理,试图勾勒出传统教学思想的本然面貌。

(一)教学目标

《论语》的教学目标体现的是一种普遍性目标的取向,它不但诉求“成人”,而且具体谈到“应成为什么样的人”,即人的素质问题。后人在总结孔子的教学目标时往往将之作为“教育为政治服务”的首要体现,认为孔子要培养的是政治人才,应具有“学而优则仕”的基本素养,甚至认为是一种“为仕而教”“为仕而学”。当然,《论语》教学目标的“政治方向性” 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避开政治的影响而谈论教学目标。但是,《论语》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超越政治,甚至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的具有普遍价值的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只与“成人”有关,而与“人之社会角色”并无多大关系。这些素质包括:(1)良好的生活习惯,其中谈的最多的是饮食习惯,比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食无求饱”(《论语·学而》)等。(2)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主要表现在孔子对《诗》,尤其是对《乐》的重视上,同时,孔子在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等方面也强调要有“美感”。(3)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思维能力、正确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孔子曾经问子贡:“‘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可见,孔子自认为自己虽然一直很强调“多学而识之”,但更强调要概括出一个中心,一条原理,一个总纲。而这种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在其弟子身上也体现得十分明显。比如:“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除此之外,孔子还非常强调“闻一以知十”“温故知新”,即迁移创新。这种创新虽然不是技术创新,却是一种思想创新。实际上,这正指出了思想创新的本质,即不应是“无中生有”,只能也应该是“温故知新”。(4)崇高的道德品质。具体来说,一是有理想,明知一己存在之有限,甚至被人讥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史记·孔子世家》),仍强自奋力入世,忧国忧民。二是有道德,包括孝、悌、友、信、忠、恕、刚、毅、木、讷、勇、温、良、俭、让、诚、达等一系列品德。三是有规约,以“仁”为神,以“礼”为形,由他律走向自律,最终达到自觉。四是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意识和能力,包括祭、战、政等。五是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在困境中能保持积极愉快(“夭夭”“申申”)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

《论语》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射、御、书、数等,其中有些内容有专门的经过孔子修订的教科书,有些则没有。即便如此,孔子的教学也并不是按照教科书或者说教科书中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的,往往是以弟子的某一特殊问题为契机,谈论教学内容,其间又常引教科书中的某段话进一步阐发对问题的看法,实则包含着对这些内容的认识,科目的界限并不十分明显。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如:“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另外,除这些科目之外,孔子的教学内容中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实践性内容。这些内容既包括社会层面的国家、政治、战争、耕稼、祭祀等方面,也包含了个人修养方面的“事父母”、交朋友、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等方面。同时,孔子还常常利用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生活事件进行教学,比如,“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论语·子罕》)时,孔子告之以君臣丧葬之礼;再如,面对“季氏将伐颛臾”(《论语·季氏》)之事,孔子谈了自己对“为臣之道”和“国家外患内忧”的看法。总而言之,后人虽然可以通过《论语》归纳出孔子的教学科目及相应的教材,但实际上,孔子的教学并不是以科目及教材(这些教材可能更多的是学生自学的材料)为基础的科目教学,而往往是以具体的实践问题为议题开展的情境性极强的实践教学。虽然《论语》中对孔子教学的具体情境有所阐述的地方屈指可数,但从孔子“有所发”的许多感慨中,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孔子的“有所发”及“有所察”的一些具体事件及情境。

(三)教学方法

《论语》所体现出来的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强调“践履”和“体认”。首先,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并见之于行动,一直是孔子所强调并身体力行的。“多闻阙疑”(《论语·为政》)、“疑思问”(《论语·季氏》),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乃践履之前提;“学习结合”“学思结合”,将所学内化,并使之自动化,乃践履之保障;“一以贯之”,由博返约,乃践履之关键;“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乃践履之目的。其次,《论语》教学方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体认”。而这种“一个世界”式的体认方式,则须以尊重个体的个性、自由与生命为前提。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便是孔子讲“六艺”教学时所说的“游于艺”,“游”不仅表示熟练、娴熟,更是一种自由与愉悦的展露,让人不禁想起庄子的“鱼,相忘于江湖”般的生命状态。可见,孔子的教学方法往往强调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体认、练习、践履。

(四)师生及其关系

从师生及其关系来看,无论是孔子的形象还是其弟子的形象,都更像是平常人,他们的师生关系也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平常人的生存状态的基础上的,体现出厚重的“真实”感。

首先,从孔子的形象来看,第一,孔子虽然强调“约之以礼”,但其感情世界却是非常丰富的。听到好的音乐时,则“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而》);但“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论语·述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而颜渊死时,孔子更是“哭之恸”,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此后更是多次提到“不幸短命死矣”(《论语·雍也》)。第二,孔子平时总是保持积极愉快的心情,但偶然也会悲观、失落与抱怨。比如,“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论语·述而》)。孔子平时的一种心情状态是“其容舒也;其色愉也。”(《论语集注·述而》)但是,面对“道之不行”,自己不受重用,孔子也曾发出“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的感慨,甚至想到“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第三,孔子也会因犯错误而遭到学生的批评,这时的孔子往往显得更像一个平常人,他有时能坦诚承认错误,但有时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比如,“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面对学生的质问,孔子也不得不承认错误,却辩称自己是开玩笑的。

其次,孔子的学生也是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好学且能举一反三但又有点“迂”的颜渊;敢说敢做,勇有余谋不足,敢批评孔子又常遭孔子批评的子路;爱说话,朋友广,常问禄的子张;老成持重、不苟言笑,常言《诗》的子夏;思想活跃,常有智慧之言出自其口的子贡;白天睡觉被孔子训斥的宰我等等。

再次,孔子与学生的师生关系也十分民主与平等。学生可以“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老师也由衷地赞叹“起予者商也”(《论语·八佾》)。师生坐而平等论道,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论语·先进》)在这样一种平等民主的气氛下,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逐一点评。这是《论语》中难得一见的集体教学,但从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师生、生生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

二、实践走向中的异化及归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指出:“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评价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正是对我国目前教学状况的典型概括:观念落后,培养目标缺位,教学内容学科化,教学过程机械。而对比《论语》的教学思想,我们无法不发出思想总是“生活在别处”的感慨。当我们心怀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美好期待而遭遇现实教学的诸多困境的时候,传统的绵延性恰恰成了我们批判甚至抛弃传统的最好理由。然而,又是什么原因使得《论语》中的优秀教学思想在实践走向中逐渐失落乃至于走向异化的呢?

(一)《论语》中同时孕育着失落乃至异化的空间与力量

首先, 中国先哲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往往容易使《论语》的教学思想在解读过程中“肤浅化”和“庸俗化”。西方哲学的发达是因为“受到了认知激情的驱使”,为知识而建立庞大严密的知识体系。而中国哲学则恰恰相反,它是为了现实的需要,为人生而知识,更关注“如何做”的问题。这反映在《论语》的教学思想上便是,它并没有构建起像西方那样的从概念辨析开始,涉及了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反映“应然状态”的普适性的思想体系,而往往是一些极具情境性的非常实用的“启发、暗示、点悟”,讲究“点到即止、不求说破”,而如此得到的“教学思想”必然是每个人都能感悟到的而又差异悬殊的、个人色彩浓厚的反映“实然状态”的认识体系,而在此过程中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若干“肤浅化”和“庸俗化”的认识并常常掩盖了真知灼见而导致了对它的全盘否定。

其次,中国先哲们独特的言说习惯为后世“如实”了解《论语》中的教学思想设置了种种障碍,导致了种种片面之读与误读。“中国的先哲们,则常把他们所体认到的,当作一种现成事实,用很简单的语句说了出来;并不曾用心去组成一个理论系统。尤其是许多语句,是应机、随缘,说了出来的;于是立体的完整生命体的内在关连,常被散在各处,以独立姿态出现的语句形式所遮掩。”[1]《论语》中实际上既没有经过严密逻辑论证的教学思想,更没有作为完备理论体系的教学思想,其思想往往如散落一地的珠子,后人需要从荆棘、沙砾之中去细细寻找,拾掇成串。而西方的哲学家,“常把这种内在关连,组成思想体系,以相对应的文字组织,表达出来;这便使读者容易顺着他们文字的理路,一直追寻下去,作如实的了解。”[1]所以,后人要对《论语》中的教学思想作“如实的了解”是非常困难也是几乎不可能的。很多时候当我们打算对其作“如实了解”时,《论语》的教学思想恰恰在我们自以为是的“如实了解”中失落与异化了。

再次,《论语》中的教学思想更是伴随着社会政治思想而生,是社会政治理想构建过程中的一部分,“政治性”解读的空间非常广袤。后世,这种社会政治理想经由秦汉而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教学思想中的“政治”色彩也随之逐渐增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的教学思想也被视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向着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唐宋时,儒家的教学思想与社会政治需要更是得到了高度的契合,相伴相生。“儒学,这时为了保护它本身的发展,充实它的内容,更好地为封建统治服务,就吸收了佛学以及道教学说中的一部分有关心性和宇宙生产论的学说,发扬了儒家思孟学派中的心性学说及其所强调的修、齐、治、平的道理,构成了一整套接合当时情况所需要的新儒学体系,即理学”。[2]到了明清,面对日益衰微的社会政治现实,越强调教学的“建国君民”,教学思想则越偏离了个体的内心诉求,“被压缩在政治层面上”。[3]

(二)西方思想的传入通过“削弱”与“强化”两种方式导致了传统教学思想的失落与异化

西方思想对本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主要发生在清末“西学东渐”的过程中。“20世纪前后,西方各国一些著名教育家的学说和著作,大多假手日本介绍过来,夸美纽斯、卢梭、洛克、斯宾塞、裴斯泰洛齐、福禄培尔、赫尔巴特等人的传记、学说和著作,均在各种刊物上出现”。“这些传入的西方资产阶级教育理论学说,对我国清末变革传统的封建教育,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体系的一系列改革运动,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启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转型的步伐”。[4]应该说,当时社会形势下所发生的西方强势教学思想的借鉴甚至是移植以及它对我国教育近代化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确实是进步的,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但是,任何教学思想都不仅仅是“一套抽象的逻辑形式,它本身也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3]被深深地打上了民族的和时代的烙印。总而言之,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教学思想集中体现了当时西方社会对“科学”与“自由”的追求,是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当中国社会这个“超稳定体系”在西方的坚船利炮面前土崩瓦解,“被迫”走向现代化的时候,西方的“科学”与“自由”恰恰成为志士仁人救国救民的“坚船利炮”而呼唤之移植之,却也导致了本国传统教学思想的失落与异化。

首先,伴随着“坚船利炮”进入我国的与其说是“科学主义”,倒不如说是自笛卡儿以来的具有显著“近代性”特征的“技术精神”。“对于近代和近代的现代来说,真理只能随同专一性要求出现。单一性与普遍性是其内在的本质”。[5]这种对“专一性”与“普遍性”的追求首先便与我国经由数千年的“大一统”的政治需要而业已瓜熟蒂落的“大一统”的教学实践高度吻合,成了传统教学中缺乏创造、单一被动、死记硬背、教师权威等弊端日益凸显与强化的重要强化物,而《论语》中随处可见的生命的律动则随着“近代性”的增加而日益失落了。现代教学中的诸多隐喻,如“标准件”“工程师”“容器”“流水线”等,不正是近代科技时代的典型象征?

其次,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传入我国后,由于缺乏赖以生长的历史语境和文化土壤,最终只有自由之“形”而没有自由之“神”。在西方,“自由主义的自由概念则必然是一种法律下的自由,它为保证所有人的同等自由而限制每个人的自由。它并不意味着有时人们所描述的那种单独个体的‘天赋自由’,而是一种社会中可能的自由,而且受到那些对于保护他人的自由至为重要的规则的限制”。[6]这是一种“指除规则禁止者以外一切都许可”[7]的自由。因此,在西方社会,自由必须要以非常完备的规定“哪些不能做”的条文即法律(事实上也包括宗教)作为前提,法律越完备,则越能保证个体享有更多的自由。而在中国,我们并不否认我们存在对自由境界的追求,但是这是一种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自由”,是一种“除规则许可者以外一切都禁止”[7]的自由。而对“哪些能做”以及“怎么做”的规定就存在于习俗舆论、伦理道德之中。因此,当西方的“自由主义”思想传入我国,当中国的习俗舆论、伦理道德遭遇西方“自由”思想时,不仅没有在中国的大地上滋养出完备的法律(包括宗教信仰),反而削弱了习俗舆论、伦理道德的原有功用;不仅来不及规定出“哪些不能做”,反而泛化了“哪些能做”,成为“什么都能做”,最终出现了“无法无天”的状况。教学中的很多问题症结都在于此。比如,当学校在高喊“自主办学”的时候,却往往失落了学校的使命,学校变得越来越不像学校;当我们高呼“学生主体”的时候,学生的“责任感”却在这高呼中遗失殆尽。

三、对传统教学思想应有态度之思考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教学思想都很难完全做到独善其身,根源于《论语》自身的异化与失落的空间与力量以及来自异域思想的“削弱”与“强化”,使得《论语》的教学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失落了异化了,并且这种异化又是如此深切地影响着一切与教学有关的人们,使人们感受着传统教学带来的痛与累。于是传统教学思想成为人们痛心疾首的对象,批之弃之的“糟粕”。然而,扪心自问,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及其两千多年的流变又知之多少?我们似乎只记着传统教学思想中曾经也将继续带给我们痛和累的东西,却有意无意地遗忘了两千多年源远流长的教学思想中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遗忘”与“记忆”在生命力与腐臭味之间的错位,恰恰造成了我们习惯于认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某些“后现代”思想,却看不到西方的后现代与中国的古代的相似正不断地呈现出来,因此,也就漠视了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与传统教学思想中的某些观念之间存在的高度契合。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在两千多年前的《论语》中鲜活地存在着。这种契合的体验正应成为我们重新唤醒、认识历史长河中仍然熠熠生辉的许多优秀教学思想的一个契机,去真正了解传统教学思想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发现本国教学传统的气质,避免因“无知”与“错位”而产生的不自信甚至于自弃。也只有站在本国教学传统的底色上,才可能真正做到拿西方的思想“为我所用”,不断丰富本民族的教学思想,完善本民族的教学实践,形成本民族的教学气质。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1.

[2]陶愚川.中国教育史比较研究──古代部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280.

[3]于述胜,刘继青.中国现代课程改革的文化问题论纲[J].当代教育科学,2005,(19):13—17.

[4]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5.

[5]〔德〕沃尔夫冈·韦尔施.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M]洪天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15.

[6]〔英〕F A哈耶克.自由主义[EB/OL]邓正来,译.cc.org.cn/newcc/browwenzhang.php?articleid=1936,200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