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1
关键词:日本;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07-01
一、日本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并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日本文化。在日本文化中,和中国人一样,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对个人的影响,家庭之于个人的终极意义。
1、日本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日本家庭教育的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基础文化和儿童道德的教育,如在家中要“忠孝”、“诚实”等;日本民族和日本社会各机构所接受的基本行为规则的教育;家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教育。日本的妇女为了具备教育孩子的能力,往往通过继续教育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2、日本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重视礼仪教育。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视对子女的礼仪教育。母亲做好了饭没告诉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孩子在吃饭前,必先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孩子离家或归家都有一套礼仪规矩。孩子每次出门都要和母亲、父亲说一声“我走了”;每次回家进门都要说一声“我回来了”。日本孩子文明礼仪行为已成为他们的习惯。(2)重视对孩子的自立教育。日本家庭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自立的精神。大部分家庭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包括吃饭前后的帮忙、烧饭;让孩子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间及身边的东西;让孩子自己去买东西等等。(3)重视孩子抗挫折的教育。日本的小孩走路时摔跤,父母不是主动扶他起来,而是鼓励孩子自己起来。大一点的孩子受到挫折,父母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困难。在日本,小学生在冬天都穿短裤,有的孩子腿冻得都发紫了,父母并不“心疼”,而是支持鼓励孩子那样做。
二、我国家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1、过高的教育期待
面对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父母对他们严加管教.甚至剥夺他们最起码的休息、休闲、娱乐的时间。不顾他们的身心发展,给予强大的压力,扼杀了个性和偏好。有些家长还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2、不当的教育内容
(1)重智力,轻德育。家庭教育是对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知识教育和遒德启蒙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家庭教育只重视智力教育.轻视甚至忽视道德教育,一旦错过道德教育的最好时期,让孩子养威不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也许就毁掉了他们的一生。(2)重知识,轻能力。家庭教育就是抓孩子的知识学习,让孩子学好学校规定的各门课程,而对于他们的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却不重视,忽视了他们相关能力的培养。(3)重特长,轻全面。一技之长对于孩子走向社会是很重要,家长很重视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些家长在这方面的观念出了偏差,忽视德智体劳全面发展。因此家庭教育在注重特长的发展的同时,不要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使孩子更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三、日本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1、规范意识、规范行为教育
日本家庭教育协会认为“规范形成教育”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内容。只有在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懂得规矩、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将来进入社会的每一个孩子才能变成遵守规范的社会人。如果大家都具备了规范意识、养成了规范的行为习惯,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减少许多矛盾和摩擦,社会将更加和谐、美好。这也是中国家庭最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2、自立、自主精神教育
日本家庭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自立、自主的精神。他们的大部分家庭都要求孩子做家务劳动。中国家长在这方面做得显然不够。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行,家里的事很少或者根本不让他们插手。这其实是剥夺了孩子成长和锻炼的机会。
3、抗挫折教育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社会,在社会多种利益冲突的夹缝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日本的家庭非常重视抗挫折教育。孩子受点委屈、挫折,家长不会马上去帮助他们,而是鼓励他们自己去克服。家长普遍认为:只有让儿童经受一定的以忍耐为内容的身心训练,而不是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才能培养儿童克服困难的能力,形成坚韧和顽强的品质。
四、结语
家庭教育对于培养新的一代和对于新一代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是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所不可代替的。家庭教育甚至将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吸取日本家庭教育的好的经验,避免他们的不足,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我们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让中国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田熹家.中日两国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5)
[2] 小林哲也.日本的教育[M].徐锡龄,黄明皖.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57.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2
关键词: 人本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近年来,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较多地集中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与改革显得相当滞后,成果鲜有。本文从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内涵出发,围绕“为什么评估、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评价”四个课堂教学基本要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讨论。
一、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内涵
人本主义又称人文主义,是指一种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强调人性的尊严和价值,倡导人伦关系与人生责任的理念,其终极目标在于追求人性的圆融、人格的高尚和人生的幸福美满。这种哲学思想起源于存在主义,以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的理论最著名。
人本主义教育观是传统人本主义哲学与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相互交融的产物。“人本化”教学理念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是人本主义教育的方向和核心原则。所谓主体性,主要是指主体在与客体打交道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它集中体现为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是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和精神实质。其内涵包括:教学目的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学习应是指一种涉及学习者成为完整的人,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及在未来选择行动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是一种与学习者各种经验融合在一起的,使个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的学习,而不是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无意义学习”;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我挖掘潜能的过程。
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兴起使得传统的教师角色观也随之变革。罗杰斯认为,必须打破老师的绝对权威,消除学生被动的信赖。教师应致力于营造一种无拘无束的心理氛围,以情感影响为主要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独立性和创造性,促使其自我学习,丰富经验。教师是爱的实践者、激励者和促进者,应具备人格魅力、创造性、自我实现能力及优秀的人际品质。同时,人本主义教育观也强调教师作为“人”的一面,重视老师的发展与自我实现。现实中,教师往往被简单地看作是完成教育任务的中介,主体性没有得到确认。人本主义认为,教师不是任意塑造的机器,准确地说,老师应该是自主的学习者,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是自身学习与发展的主动建构者。
二、人本主义教育观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
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有效运行,更加突出地提上议事日程。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缺乏“人本主义”理念,主要表现在:第一,评价目的功利化。目前,许多高校把课堂教学评价等同于评级,评价的目的只是为定职、考核提供所谓可靠依据,没有对“教”与“学”起到双向激励作用,背离了人本主义精神,压抑了师生潜力和激情。第二,评价主体单一化。课堂教学评价的工具化,使得评级机制的运行掌握在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这种自上而下的运行模式的弊端是:学生评价流于形式;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缺失;由上级管理部门指定的教学督导组成为评价主体,但是这些委派的专家有可能并不精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家评价效果大打折扣。第三,评价对象简单化。受传统灌输式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评价对象上重“教”轻“学”,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对象限于老师本身,限于对教师课堂教学某一方面内容进行评价,缺少对学生及其学习的评价,没有形成对“教”“学”全程的系统评价,即对老师“一课定终身”,对学生“一卷定终身”。第四,评价标准表面化、程式化。也就是说忽视师生内在的主体价值取向、成就动机、个性、创造性等价值目标,在“教”的方面,缺乏对老师教学个性的衡量;在“学”的方面,由于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成就等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只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简单地用试卷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学习的衡量标准,使得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对问题持续关注度等评价标准缺失。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既是一种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水平和状态的度量与评价,又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理想化状态与实际状态的对比测度,还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活动实效性的检查与总结,更是师生双向自我实现的舞台,其课堂教学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始终围绕“为什么评估、谁来评价、评价什么、怎样评价”这四个课堂教学基本要素进行。
首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在于为奖惩或划分等级提供所谓的客观依据和标准,而在于通过评价调动师生自觉自愿地致力于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以发展为根本目的,所谓“发展”是指通过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任务和根本目的,是为可持续发展而评估,而不是为给人定性而评估。
其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多元化。应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主管部门评价结合起来,使评价结果相互印证、结合使用、减少误差,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具权威性。
再次,构建课堂教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就是将教学评价对象具体化。课堂教学评价以教学整个推进过程和这一过程的推进所涉及的诸方面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过程的具体推进情况,学生学习活动的具体展开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还有学校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认识、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的提供情况等;其中教师及其教的活动、学生及其学的活动和教学的实际效果等是课堂教学评价诸因素的核心所在。
最后,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设定要针对“教“与”学“两个方面,在“教”的方面,既要反映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又要反映教学的个性特色;在“学”的方面要突出学生参与度和对知识持续的关注度的考察。评价指标体系既要反映静态的、便于描述的教学因素,又要看到各因素互动而生成的动态的、难以量化的指标(如师生关系、师生的创造性、教学个性等)。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评价指标更应注重后者,注重对教学过程中的政治素质、社会责任、人文精神、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过程的要求宜粗不宜细,教学静态因素可采用标准化的指标,而动态因素则宜采用模糊性指标。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的过程,其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应是教学过程的质量,而仅非结果质量,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内涵。人本主义的教学理论将学习与人的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对树立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观、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以,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具备以下特征:把学生视为平等、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质疑权。应变灌输性教学为导向性教学,采取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随时构建拟态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注重学生的需要、愿望和兴趣等,合理组合教材内容,将教材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政治需要与学生个人需要有机结合,强调学习内容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在教学中深入揭示文字、概念、事件背后的深层次涵义,帮助学生识别学习中的重点与非重点,使学生了解教学目的,帮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新材料。在“三观”教育的同时,加强方法论的教育,帮助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解决问题。老师的教学应有个性,其人格魅力和自我实现能力在教学中应得以体现并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
据此,本文依托宁夏医科大学2010教改课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对人本主义教育观和思政课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教师“教”与学生“学”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见表)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性;文化传播
从文化学意义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性,它的运作要遵循一定的文化规律,同时它本身也是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因此,从文化学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有助于我们调整研究视角,拓宽工作思路,而且也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启示和思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把握:
(一)从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把握其文化特性
一般来说,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或行为)文化及精神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它包括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式,规定着文化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心态结构,表现为思想和观念体系。意识形态在广义上指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诸形式,狭义上指直接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和观念,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可见,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意识形态从属于文化范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此外,意识形态对于社会文化也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它决定社会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统治阶级总是把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文化提升为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为标准对社会文化进行取舍与整合,形成对自身有利的文化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将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化为公民的政治价值观念,形成政治归属与价值认同,最终达到政治忠诚和思想同一,而意识形态社会化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运作(选择、传播与接受)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以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为主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把握其文化特性
与其他教育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也强调知识(特别是人文知识)的传授,但其本质并不在于传授知识,而是更加侧重于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和接受。传授知识需要理性的加以把握,而价值与规范的认同和接受则需要情感与理性的同一,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显著特点。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正如人文知识的积聚并不能必然地上升为人文精神,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情感在教育中发挥其催化导向功能,通过情感的体验、渗透和转移,使教育双方在情感上交融,理性上认同,达到价值与规范的认同与接受,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沟通与传播的过程。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是人,但人从根本上说是文化存在物。人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表达等都与社会文化系统存在着密切关系,其中,文化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塑造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构成人的思想观念体系最基础、最直接的因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基于文化基础之上价值与规范的认同与接受,其本身就是整个社会思想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把握其文化特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是意识形态内涵与社会文化内涵的统一。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强调意识形态内涵,以政治性准则作为其内在价值依据,通过自上而下的单向性要求和灌输开展教育。这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于统一社会思想起到决定性作用,但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丧失其应有的社会文化内涵及功能,扼杀了教育的创造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文化也随之进行转型,正在形成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但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文化思潮相对分离、多元文化价值观念并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背景,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并把其转化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一般准则,又要对社会文化思潮和文化价值观念进行扬弃与整合,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坚持其意识形态内涵前提下,不断增强其社会文化内涵,这也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文化特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
文化传播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文化的分配与享受,是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互动和文化扩散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性决定了其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活动。因此,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律,增强其文化功能和文化内涵,更好地发挥其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一)强化文化传播中的文化选择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4
>>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 影视作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与价值新论 试论“红色影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 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活动方式\本质\功能和价值的发展 试论价值多元境遇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 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价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核心价值体系的维护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与价值探究 巧用影视作品教育功能 增强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发功能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功能 试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探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研究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 体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tj=1,2011-10-05.
[8] 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7.
[9] 杨继绳.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分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357.
[10]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9:47.
[11]廉思.蚁族Ⅱ――谁的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36,21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
[作者简介]关翠玲(1975-),女,满族,黑龙江双城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陕西咸阳712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46-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以社会中的人为生成者和被生成者,本质属于人类教育实践活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始步入重视提升有效性的科学发展之路。将实践性与有效性有机结合的实践有效性机制,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和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科学体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内涵
实践性是人类活动的根本特性。有效性,即效度(Validity)。实践有效性又可称为实践效度,是指人类活动的实践效果程度,可以用质化或量化指标来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即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取得的实践效果程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机制,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活动的实践效度,具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效果程度;辅导员工作的实践效果程度;学生日常品德修养的实践效果程度;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效果程度等。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多要素性,决定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机制的高度综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研究的必然性分析
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评价应包含实践有效性评价和理论成果水平评价两个方面,但应以实践有效性评价为主。原因如下:
1.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来看。目的性、实践性和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特性,其中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本质属性。实践观认为,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种活动方式,“物质生产是人和动物区别的基础,但精神生产是人的真正生产,是人和动物的最后的最高的区别。”显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以受教育者的意识领悟和精神生成为实践的最终结果。对于这种精神生产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实践有效性机制无疑是符合其本质要求的评价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本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探索出的教育规律等理论成果,始终为实现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而服务。
2.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对象来看。现实的具体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对象,实践是人的本质实现的根本途径。实践活动内在地参与了人的生成。个人的一切生产生活技能均由社会实践而来,在人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主体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经由教育活动而实现自身发展,教育主体和对象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论证和发展了自己的实践本质,提升了自身的精神生产实践能力。因而,从实践效果而非理论效果出发来考量人类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是符合人的本质论的必然选择。
3.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来看。适应超越规律本质要求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性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教育者的教育活动必须适应并超越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现状的规律,简称“适应超越规律”。教育者必须遵循适应超越规律的要求,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大量的认识和交往实践活动去认知和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现状,继而通过细致耐心的教育改造实践活动去超越受教育者的现有思想品质层次。因而,适应超越规律本质要求突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践性评价。认识和交往实践活动与教育改造实践活动的效果,决定着适应超越规律的实现程度。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现状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走上了可持续提升之路。近年来,在、教育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策方针指引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已经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人为本,重视教育对象的发展需要与个性特质,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界的共识理念。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了明显和可持续的提升。2011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的第二十年,教育部对全国140所高校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主流继续保持积极向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爱国主义持续高涨;道德素质明显提升,社会责任感显著增强,85.9%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状况整体呈现积极、健康、向上态势。但是,新世纪新形势下,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些问题还未得到有效解决,主要表现为:
第一,大学生政治素养教育的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尚不丰富,理论思维不够成熟,因而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有待进一步加强。调查表明,大学生中有14.8%的人几乎每天了解时事新闻,24.8%的人每周了解时事新闻,56.3%的人偶尔了解时事新闻,4.2%的人不了解时事新闻。在问及“你是否喜欢参加各种类型的选举活动”时,只有28.6%的大学生选择“比较喜欢”。
第二,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有效性仍显不足。受到诸多因素以及大学生以往已有的观念认识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效果仍不显著,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矛盾性日益凸显。他们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但实践中却又不完全反对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
第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效性亟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教育工作,其有效开展必须依靠具备过硬素质的心理学专门人才。但在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量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来担当,从而使其专业性和有效性大打折扣。同时,多数学校并未建立起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常规机制,将心理健康工作定位于少数问题学生的疏导层次,导致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吸引力和预防性及普遍性教育功能。2011年5月,由近万名大学生参与投票,中国大学生网了《2010-2011年度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报告》。调查显示,仅有2%的大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心理困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思考
1.确立以实践有效性为导向的高校思政教育的系统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求实务实的工作态度,任何华而不实和不切实际的做法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要求教育者必须踏踏实实地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社会发展的现实中教育对象的思想实际问题,并运用方法论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基本规律。(2)个性与个案原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密不可分。提高针对性,就是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因人施教,同时还要求教育者因事、因情况施教,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找到解决个体问题的特殊规律。(3)辩证与发展原则。认识论要求教育者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发展中的个性特质,以辩证与发展眼光来看待教育对象,对问题学生不丧失信心,对优秀学生不掉以轻心,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长期可持续的效果。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个人观及心理教育等方面,要密切关注大学生观念与心理的发展变化,及时改变教育方法或制订新的教育方案。(4)教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教育对象的内在素质得到提升,这就需要对教育对象的内心潜质进行了解和改造。培养健康的心理与形成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品德是同一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加强心理学知识积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以学生的心为先导,达到和谐共进的教育境界。
2.重视实践主体因素,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关键。人是教育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教育双主体论”主张,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均是教育活动的实践主体。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在同一时间、空间以及同一情境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因而实践主体因素包含教师主体因素、学生主体因素及主体间质因素。教师主体因素,主要应从教师主体特性开发的角度考量,充分研究和挖掘思政教师的主体特质,积极鼓励教师自觉自主发展教育主体特性,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因而要进一步重视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硬、道德品质高、业务素质精、综合能力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学生主体因素,应从大学生主体积极性开发的角度考量,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潜在与内在主观能动性,并要善于营造和收集各种有利的文化和环境因素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以深化学生的主体体验。同时要加强双主体间质因素建设,为师生的有效沟通广开渠道,提倡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与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为实现双主体之间的高效沟通扫清障碍。
3.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机制,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现实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内容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队伍、党团组织以及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密切合作。实践中各方力量仍然未能有效配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不足,工作方式与形式单调,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实效提升受限。建立高校思政教育合力机制,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综合会议,制定部门沟通制度,形成协同工作局面,可以有效整合各方力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效果。
4.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向实践效果的转化,是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践有效性的推动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向教育实践转化,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回到教育实践、指导教育实践,同时也是接受实践检验、修正和进一步丰富发展的过程。运用教学理论传授、教学实验法、教学模式与行为研究等方法,可以加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成果向实践效果的转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有效性的研究,还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本质,并给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有效性的丰富实践经验,有助于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与此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细致的要求,因而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在教育实践中的科学与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景中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范文6
[关键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特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7 — 0019 — 02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变革,新的生产生活方式直接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逐渐增强,实现个体主体性的理性化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如何合理引导受教育者有效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是教育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环境的作用下,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主体间性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实践基础上的有机联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实践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积极扬弃。”〔1〕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充分体现了人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在本质、价值、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有自身鲜明的特征。
一、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征:多主体性和平等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多主体性和平等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多主体性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独立的主体性。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主体间的关系,他们与共同的教育中介客体构成主客体关系。主体与客体之间是控制与被控制、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主体与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尊重、理解、关爱、包容的关系,“对待他人要尊重、同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通过相互倾诉和倾听的对话,进入他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把自己呈现给他人。”〔2〕因此,这种关系是一种多极主体间的开放性和动态化的立体交叉网络,而不是单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静态线性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平等性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彼此之间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和人格尊严,共同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双方的语言交流活动中,每个参与者都具有言说的权利,也都有倾听的义务,不能剥夺他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权利和机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缺失,教育者把受教育者作为客体来进行改造和塑造,教育活动是由教育者按照教育目的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传授教育内容,受教育者是教育者主体性活动中的对象物,处于被动接受的消极状态,仅是对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机械应付,缺乏自觉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没有与教育者的积极交流。即使是在一些教育活动中存在双方的互动,双方的对话也是程式化的流程设计,教育者在设计问题的同时限定了标准的答案,受教育者的回答对传授的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缺乏进一步的思考,这样的对话不能引起精神的交流与情感的共鸣。只有建立起平等的主体间性关系,才能激发各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因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多主体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平等性的前提,平等是主体间的平等,只有确立了参与者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平等的主体间关系,平等是主体追求的目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在多极活动主体之间建构一种平等而均衡的关系,通过交流合作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每个参与者释放能量与活力的生命体验。可以说,多主体性和平等性既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设性条件,又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化目标。
二、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特征:发展性和和谐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展性是指以人的发展作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价值旨归,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从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要求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出发,紧密围绕受教育者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受教育者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个中心来开展教育活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3〕因此,教育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使教育者传播社会要求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更是为了受教育者个性的自由和完善,要将受教育者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的丰富和提升作为着力点,培养在开放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具有积极进取的主体意识、自主理性的开拓精神以及自我反思和自我超越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和谐性是指教育活动要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间性思维方式、交往品质和实践能力,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相协调相融洽的生存状态。当代社会要求人既要有全面发展的个体追求,又要有向他人开放的共存意识;既要关注个体生命质量,又要关心社会发展的境遇。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以促进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己任,还要以建立人与外界的和谐关系为己任,着力于发展受教育者与他人沟通互助、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以及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在共生的品质。发展性和和谐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和目的选择,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展性要求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和谐性要求实现个体与他人的和谐共存。个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体全面发展是和谐社会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发展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和谐性的基础。
三、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征:生活性和人文性
生活性和人文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要特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是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贴近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世界,要结合受教育者的个人经历、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开展教育活动。哈贝马斯指出:生活世界是主体间共有的世界,它就像文本和语境一样相互渗透,相互重叠,直到相互构成网络。生活世界构成了人们相互理解和交往的前提和背景性条件,人们在生活世界中通过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活动形成群体的文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教育活动只有深入生活,才能使受教育者对真实的教育素材和创设的教育情境产生内心的触动和思想的共鸣,才能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达成共识生成意义。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文性是指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兴趣与需要,把受教育者看成是具有思想和情感的活生生的人。具体地讲就是不仅要关注受教育者的物质需求、生存现状、生活条件,还要满足受教育者在自尊、自我期望方面的需求,帮助受教育者建构精神家园, 实现对受教育者的生命关怀。人文关怀对于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关爱, 就不可能形成主体间平等和谐的关系,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将失去存在与发展的可能性。没有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控制,是抽象化的行为规范和清教徒式的道德戒律的约束,无法深入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激发人的生命的信念和驱动力。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满足受教育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受教育者输送思想营养和精神动力。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文性的基础,实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必须要深入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离开生活世界,就无法把握受教育者本性的内在需要。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人文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生活性的运动导向,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实现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理想来实现人的生命意义,引导人走向幸福的生活。
四、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特征:沟通性和理解性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沟通性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交流,双方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互动达成共识,形成丰富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沟通是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沟通是教育主体共同参与的交往过程,“如果存在交往成为现实的话,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4〕受教育者在交流对话的过程中,主体性被激发并得到展示,完成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解性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以开放的心态,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并且彼此接纳。理解不是简单地认可,而是彼此达成一致的共识,产生“视界融合”,形成新的“共同的视界”。“每个人都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从而让真理脱颖而出。”〔5〕沟通性和理解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最为显著的特征,这也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区别。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教育者掌控的道德说教和理论灌输,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活动是各主体通过语言交流达到相互理解和协调一致的行为。交往的形式是主体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沟通,交往的目的是达到主体间的理解和共识。因此,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沟通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解性的基础,沟通是实现理解的途径,而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性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沟通性所追求的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是以互相理解作为目的的。
总之,厘清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利于深化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认识,是进一步区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探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前提。同时,这也为我们在认识上树立主体间性意识和在实践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状态的转变提供了基本的依据。
〔参 考 文 献〕
〔1〕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10.
〔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54.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