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个人技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医学个人技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医学个人技能

动物医学个人技能范文1

一、前言

花开花落,春去春来。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我进入了大学的校门。刚刚踏入大学的时候,就觉得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我们进入大学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是掌握一门对我们踏入社会中能够自我生存的一门技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规划一个未来蓝图。

中国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无论什么事情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再远大的理想也是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的。因此,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作为一名动物医学类学生的我,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呢? 但是,有一点我深信不疑:如果没有兢兢业业的付出,就不会得到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就不会得到累累硕果。没有点滴的积累,就不会有大的成就。

二、认识自我

(1)特长有乒乓球、电吉他、音乐

(2)优势:专科生,更能适应基层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强。

(3)劣势:敲门砖不够硬,相对高学历毕业生竞争力不足。

(4)职业兴趣:偏向于企业型,比如从事企业某项目的经理,全权负责该项目的开发、落实等。

(5)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个人领导能力弱,落实能力强,手眼协调能力、团队协作与人际交往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适应与心理承受能力强。

专业能力:通过大学的学习可以较快适应并胜任本专业工作。现阶段职业综合能力较弱。

(6)个人特质:性格稳重,待人真诚:兴趣广泛,头脑灵活,反映灵敏;责任心强,富有同情心,能较好的理解别人的需要和动机,善于鼓励和赞扬他人,防范意识不强。

(7)职业价值观:自我实现型与经济型的有机结合,用业绩来取得与之对应的物质回报。通过职业这个平台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8)教育经历: 现就读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专业。

三、就业环境分析

1.专业分析

本人所学的专业为动物医学,我们学习动物解剖学、动物病理学、动物生理学等方面,可以更加深入对动物的研究学习,为我们以后做一名合格的兽医打下坚实的基础。动物医学专业培养具备解剖、预防、治疗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动物的病理,掌握基本的兽医技能,具有分析和解决动物病理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能在企业中从事动物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动物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只有认真学习才能掌握其专业知识。

2.就业前景

中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奶制品需求量增加以及宠物饲养量大量增加,但中国动物医生仍然极度缺乏,在中国经济急剧发展的今天,畜牧业的发展、城市及农村中饲养宠物的增加,需要有大批的动物医生对动物的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中国在未来十年里需要大批兽医来涌进畜牧业,更需要的兽医来支撑畜牧业的发展。

3.社会需求情况

在我国现阶段,全国数百所高校中很多学校都设有动物医学专业,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动物医学专业大学毕业生涌上人才市场,在这种现状下普通和初级兽医师也明显供大于求。但高级兽医师人才却千金难觅。作为专业技术性很强和个人素质相对要求较高的工作,越来越多的畜牧方面企业开始对其从业人员有了新的期望和要求。目前,具有几年从医工作实践经验,并且取得高级兽医师的人才成为市场上抢手货。这些现状使其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四、职业定位

“择己所爱”这四个字,对于动物科学专业的学生更重要。为什么?因为牧场一线的工作必定远离城市和喧嚣,必定寂寞艰苦,没有一份对这个职业的爱,是不可能长期坚持下来的。

我的优势:

(1)真诚,坦然,善良,乐观,开朗。

(2)学习、动手、独立思考能力强,胆大,具有冒险精神,善于挑战自己。

(3)做事谨慎,认真,考虑问题较周到、全面,具有团队精神。

(4)善于在理想与现实中寻找平衡,能较好地调整自己。

(5)好胜心强,不服输。

(6)喜欢自由,喜欢没有约束的生活。(既是优点又是缺点吧)

我的劣势:

(1)还是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经历挫折少,抗打击能力不是很足,还不是非常熟练的适应社会。

(2)交际能力较差,积极主动性不够,做事爱拖拉机,惰性较大。

五、理想职业发展策略

1.职业目标:将来从事生物技术企业的项目经理职业。

2.职业发展策略: 进入攻关类开拓类的组织,不受地区工作的限制。

3.职业发展路径: 走项目主管的路线。

六、总结

世所需的“世”,实际上应该是市场,要了解市场需求。目前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资本也纷纷涌入农业、畜牧业领域。畜牧领域大有可为。但与之相对应的是,有的人望“农”生畏,希望留在大城市、实验室、办公室,殊不知需要人才的,不是大城市而是基层一线。

动物医学个人技能范文2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20-02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作为一门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重点为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兽医传染病学等临床课程提供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基本理论。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范畴引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改善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各执一方的客观现状,而且对充分挖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课程优势,科学定位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动物医学专业中的角色地位,充分发挥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桥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培养高质量学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况和特点

1.1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由于在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时,学生还没接触其他临床课程,只能运用已学的兽医病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临床上的疾病做出一定的解释。因此,指导学生如何接触动物,掌握各种动物的保定方法,运用临床检查的有效方法和熟练技术检查患病动物,获得对诊断有价值的资料,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1]。同时,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实验室诊断和特殊检查技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做出客观评价。

1.2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法学、症状学和建立诊断的方法论3个部分。方法学部分是指为了获取临床诊断的症状和资料,兽医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检查方法。研究这些诊断方法的理论、操作、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的科学称为方法学。症状学是指根据不同病症的发病症状及临床表现对疾病进行识别,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行确诊和治疗。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从发病症状入手对疾病进行诊断。在问诊过程中,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症状,做出准确判断。在根据症状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注意同一种疾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环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也有可能不同疾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因此,症状只是确诊和治疗的依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到准确诊断。

1.3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

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疫病诊疗、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为从事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创造先决的和必要的条件。

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兽医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疾病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及畜禽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病因分析、疾病防治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技能及实验室检验、常规与特殊诊断、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开发、动物检疫、兽医卫检等技能。

2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

2.1 功能性关系

功能性关系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或社会的功能性目的。教师的责任和目的是作为社会代表,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2]。学生则作为个体,将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在教与学的责任束缚下,教师和学生本身的个性和自我被隐藏在社会角色之下,使彼此之间失去了本源性的真诚和信任,因此,彼此不能将对方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来对待,尤其是当教师被名师、专家和学者等各种光环照耀时,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则受到了限制。

当前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并抱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兽医。而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却没有意识到临床兽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这些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抱有很高期望的学生,当在学习过程中达不到预定的期望值时,很容易产生失望甚至抵触情绪。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脏怕累,不喜欢生产实践,对兽医临床诊断课表现出了“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课时,自己却在下面看英语、计算机或其他专业课本,甚至是发短信和玩手机[3]。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2 双重主体关系

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源泉,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是教学的客体,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因此,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兽医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授课教师受传统“师徒”模式的影响后,学生往往被置于客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就变为绝对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现代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使一个人在德、智、体,以及情感和伦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4]。师生之间首要的不是作为角色扮演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有个人情感的教师与有个性的学生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师生关系实现由功能性关系向双重主体关系转变。在这一关系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是一种真诚的交流和积极的对话,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为了教而授,为学而受,交流本身才是目的。

2.3 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了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主客体向双重主体转变过程中,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要改变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从师生互相尊重,良好沟通的观点出发,构建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平等、互敬、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师生处于真正平等的地位。这样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逐渐摆脱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单纯知识传递模式的束缚,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效果。

3 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3.1 用“爱”构建双重主体性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必须以爱为前提。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师生双重主体性特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构建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这种用爱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平等互爱的双重主体关系[5-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的是中肯的提醒、热情的鼓励和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老师,乐于向教师倾诉自己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喜与忧,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7]。实践证明,热爱学生的教师必将获得学生的热爱,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3.2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师生交流

在当前信息对称化的整体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所需的信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更需要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课堂和课间时间,加强与学生沟通[8]。因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学教育,大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框架,他们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其批判性和选择性已有较大的发展。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交流过程,更是一种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在平等、自由的师生双重主体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各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和谐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可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9-10]。

3.3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和谐的互动模式

古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科学规律。教师要虚心从学生身上学习其优点,及时对学生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践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还要促进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典型病例,以病例为中心开展互动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是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谐师生关系不但能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从事动物医学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塑造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杰出的兽医科技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段发敏.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J].改革与开放,2012(16):168-169.

[2] 高飞.“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234-235.

[3] 王丽丽.新时期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6):60-61.

[4] 梁占学,王俊东,李宏全,等.病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35-338.

[5] 胡永灵,曾元根.素质教育观念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4-46.

[6] 李红春,王大双.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76.

[7] 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49-150

[8] 崔一,孙东波,武瑞,等.《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兽医药理学》内容的引入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39-40.

动物医学个人技能范文3

农业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对高校培养具有创新性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质量畜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新时期的农业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动物科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要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创新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就必须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因此,构建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对提高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科学合理的构建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笔者对辽宁省内五所开设动物科学专业的高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了解各学校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方案和具体的执行情况及质量保障措施,并采用现场走访的形式了解了畜牧行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针对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细致地分析,归纳梳理出适合辽宁省畜牧业发展的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动物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本着目标性、系统性、规范性、实用性的原则进行构建,由基本技能训练、专业基础训练、综合能力训练、毕业实习训练和创新性训练五部分构成。

一、基本技能训练

基本技能训练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基本的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熟练、扎实的操作技能和严谨、客观、科学的实践学习态度,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融会贯通科学知识,促进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在改革过程中要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大纲,调整一些陈旧、落后的内容,增设适应畜牧行业发展的较先进的实验项目,对原实验项目进行必要的精简、浓缩并进行整合,避免相近学科之间不应有的简单重复和彼此孤立,充分体现畜牧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二、专业基础训练

专业基础训练按照畜牧业发展的六大技术支柱进行设置。分别是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及配方设计训练、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训练、家畜环境卫生及牧场规划训练、动物生产技术训练、动物医学临床诊断训练及畜产品营销技术训练。饲料营养成分分析及配方设计训练要求学生掌握饲料分析与检测技术;家畜遗传育种与繁殖技术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家畜品种的选育和动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熟悉人工授精的方法与过程,了解冷冻的制作技术;家畜环境卫生及牧场规划训练要求学生深入到畜禽养殖场进行环境卫生调查及牧场规划布局情况的实习;动物生产技术训练要求学生参与畜牧生产的各环节,熟练掌握生产技术、实验室分析技术及动物营养技术;动物医学临床诊断训练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动物普通病及传染病的诊疗技术,畜禽疾病的免疫程序等;畜产品营销技术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种营销策略和技巧,增强个人的交际能力和承受能力,学会推销自己和产品。学校教学部门定期组织相关教师修正教学内容,紧跟时展需要,适时增加新的试验,为培养实用人才而努力。

三、综合能力训练

学校安排学生到校属实习单位或学校附近的奶牛场、养猪场、家禽场、兽医诊疗结构等参与生产的各个环节,实习期间要熟练掌握生产全过程及生产技术,掌握各种大型养殖场家畜疾病的防控措施要求,实验室分析技术、畜禽疾病的免疫程序等。

四、毕业实习训练

毕业实习是全面锻炼专业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重要实践训练。按照毕业实践环节教学大纲要求,完成综合性实践训练。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企业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工作态度,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创新性训练

1.参加专业社团组织

专业社团组织是在老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组织,该组织旨在给同学们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同学们在课外时间提高实践技能。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报名参加社团组织。社团组织制定加入社团的相关要求,并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核,考核合格的同学可以加入该组织。

2.开展实践技能比赛

设立学生创业比赛和操作技能比赛。学生创业比赛是由同学们自由组队,自由选择拟创立的企业,对创办企业的前景、规划、生产模式、产品、销路、运转、管理、分工、利润等方面进行详细的策划和说明。由评委老师评出名次并颁发证书和奖品;操作技能比赛是本着贴近生产实际、将实践和乐趣融于一体的原则,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商定技能比赛的内容,规则及评选办法。

3.参加企业短期培训

学校与企业结合办特色班。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请企业技术人员讲授生产实践技术,对学生进行短期培训。学生再去企业生产实习,锻炼和提高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前接触今后工作岗位的要求、工作流程等。

4.参加科研训练

许多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学生可参与教师科研工作,独立或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其中的某一项内容。通过科研训练使学生熟悉科学研究的方法,文献资料的检索与查阅,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为毕业论文的写作以及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5.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深入县、镇、乡等社会第一线,了解当地经济及养殖业的发展状况和生活文化水平。开展科技咨询,给农民上课,传授养殖技术,开展义诊活动,为农户解决生产上的难题。通过实践锻炼,让学生养成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品质,并练就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动物科学专业属于实践性学科,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有严格的要求。学校只有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折不扣地执行,才能培养出全面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胜球,乔灵,董小英.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改革[J].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2):92-96.

[2]刘国买,谭轶群.基于提高就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综合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68-70.

[3]何若钢,覃小荣,李秀宝.实践教学推进动物科学专业建设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8,(3):110-112.

[4]王博,祝爱锦,黄国清.动物科学专业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西畜牧兽医,2012,(2):9-12.

[5]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6]刘伟.实践教学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9):123-127.

[7]白文林,尹荣焕,罗光彬等.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0,(11):156-158.

[8]罗洪林,谌剑波,王剑等.刍议动物科学实验教学中心的改革[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1,(12):33-35.

动物医学个人技能范文4

1多媒体技术在实验动物外科领域的应用

1.1采用多媒体教学的原因

(1)由于学校目前尚无实验动物外科教研室,因此实验动物外科的教员主要由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来担任。由于教员的工作、学习背景不同,各种实践操作的习惯和技巧也不尽相同。如果不加以统一,学生很可能会由于不同教员的不同教法而无所适从。因此教学组在正式开始教学之前先学内容和操作规范,做到以教学大纲为准绳,充分结合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统一的采、编、播,就能很好地学内容和操作规范。(2)动物实验的操作技术是讲授这门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授课时可以用大量影像、图片来表达,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学生的感知过程,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力和提高应用能力。(3)传统的教学主要通过教员的演示,学生围着观看,只有近距离的少数围观学生才能看清操作过程,而多媒体教学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保证了教学的公平性。(4)多媒体教学资料采集方便。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当教学内容或操作规范有了新的更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时,多媒体技术也能方便进行资料更新。保证教学内容与操作规范符合当今医学发展潮流。

1.2多媒体教学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教学视频制作不专业。一开始教学视频主要是由教员一边操作,一边解说来完成的。教学重点、难点会比较清楚、明晰。但由于教员并不是专业教师,因此普通话不标准、戴口罩后音量过小等问题又暴露出来。于是请来其他教研室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进行解说,这样制作出来的教学视频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2)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机会变少,缺乏心理沟通。正是在实践中发现了这一问题,课堂后期引入了微信等即时交流软件进行课堂外的延展,增加了教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根据自身薄弱的环节与教员沟通后取得进步,同时也增加了师生间的情谊。(3)学生课外预习的效率与结果参差不齐。由于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想要比传统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学生们课外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预习、演练。而学生的课外学习完全是自主的、不可控的。很难要求达到统一的标准。造成实践课时学生们的收益也不尽相同。针对这一问题,解决方法是在微信交流的基础上再制定每堂课的考核要求。使学生们的课外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标准化。(4)标准教学视频的引入难免影响教学方法灵活性和多样性。教学视频制作的原则是实际操作中的基本的重点、难点,是针对学生中的一般性而不是特殊性。也就是说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学习有潜力、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教授方法是微信。

2微信在实验动物外科领域的应用

2.1采用微信教学的原因

(1)微信是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专为智能手机免费提供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IM)。仅需要少量的流量,微信就能够实现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的信息传播,通过网络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还支持多人群聊。相对短信等其它通讯方式可谓价廉物美,由于微信价格便宜,随时随地可以互动,人们通过微信的传播与交流变得更加简易化、现实化、紧密化P[2]P。由于微信功能丰富,使用灵活及简便,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5.49亿。利用手机粘着性、微信功能多样性,开通班级微信群,将有利于教员、学生之间实现实时、高效的信息、沟通。彻底实现课堂里外、学校内外师生的及时互动,突破传统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获得经验是:一个班级建立一个微信群。教员通过微信将教学的视频短片、图片、或短信,在每一堂课前发到微信群中。使学生能够随时观摩复习,规范学生的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快地进入角色。笔者做过实验:有微信组、能够观看视频的小组操作速度,较无微信组明显加快,且认识程度明显提高。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方式切实加深了对实验动物外科的认识,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应用微信,发现利用手机的粘着性,学生可以将课外的零碎时间用来学习。排队等位时、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时P[3]P,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充分激发其潜能,更熟练、牢靠地掌握外科基本功。(2)微信的互动式教学是教与学双方交流、沟通、协商、探讨,在彼此平等、倾听、接纳、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P[4,5]P。此种方法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使其能够更好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验动物外科教学其实也是一个不断纠错的过程,及时正确的反馈将为技能习得提供巨大帮助。学生的错误操作多归因于其对自身动作的无意识状态。错误多种多样,很难在事先一一枚举。尽管课后小结能够指出一些错误,但过后,同学们往往很快忘记,有些错误还会反复发生。经验是在各堂带教课上将手机或相机随身携带,对学生的动作进行抓拍,将这些错误的照片或视频通过微信发给学生,让其找“毛病”。这样学生们通过微信也能够相互借鉴、讨论,自查自纠。这一过程轻松快乐,学生也对各种错误操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这些错误操作视频也为教学积累了宝贵素材。微信的引入充分激发了学生不断练习探索的热情,为实验动物外科的学习提供了非常积极的动力。(3)利用微信拓展课堂,延伸教学。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正确的带教方法及良好的师生感情可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增强学生的自信、缓解操作时的紧张情绪,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成绩P[6]P。但在传统教学中,课堂内、外,师生间都不可能有过多的交流。其外科教学大量练习都是在课外完成的。以往对这部分的监督往往以练习结果为衡量指标(如要求学生写一份手术报告或者交10cm的打结绳等)。不仅练习时间和计划可能不够合理,缺乏反馈的练习质量更是不尽人意。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员通过微信群课后训练计划,指导学生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如果学生在课后练习过程中有疑问时,可以通过微信与老师随时取得联系,提出问题乃至提交操作视频,通过微信发给教员。教员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微信将指导内容以音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发给学生,及时答难解疑,使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若学生们有相同的问题,可以通过微信群发功能,或形成群聊圈,将课堂上没有搞明白的问题彻底解决。另外学生也有可能会问一些临床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群将感想和心得与学生分享。此种方式的教学效果很好,学生们的实际操作技能有了很大提升,对临床的体悟也更为深刻。

2.2在教学中使用微信的不足与展望

动物医学个人技能范文5

关键词:动物外科 教学 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030-02

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是医学生进入外科临床实习的基础,在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及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外科手术学基础的教学中,动物外科操作是这项教学中采取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我们通常所选用比格犬作为实验动物指导学生进行手术学基础的实践,动物外科操作仿真度高,在很多项操作上,具有教学模具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同时,这样直接面对生命的操作练习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类似医疗活动中的一些生命伦理问题。目前,我们感觉在动物外科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两方面与有关伦理学问题相关的现象,其一,有些学生因为过度同情实验犬而不忍动手,练习时缩手缩脚,影响教学效果;其二,有些学生而将实验犬当做教学模具,操作练习增加了很多随意性和不正规性,既使实验犬遭受到更大的伤害,也同样影响教学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医学生基础阶段的学习中,伦理学教育内容不够全面,主要表现为“重人轻物”。进入外科手术学基础的动物外科操作课程时,多数学生对实验动物的伦理学方面要求的理解和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模糊的,因而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以上问题。因此,我们认为动物外科教学既具有专业技能教学职能,也具有动物伦理学教育职能。在动物外科的教学中贯穿必要的动物伦理学教育既是健全学生伦理学意识的需要,也是学习好外科手术学基础的实际需要。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动物外科不仅是提高外科手术学基本操作实践性和综合性的重要途径,也应当是完善医德伦理教育,培养医学生伦理素养的重要途径。

1 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动物伦理学教育的背景

人类为了避免自身受到痛苦或伤害,获得研究数据而利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据统计,全球现在每年大约有两千万只动物被当作实验对象,其中3/4被用作医学目的。在人类进行动物实验的同时,实验动物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生理或心理的伤害,甚至死亡。很多哲学家和医学工作者把思考和争论的焦点集中到动物实验特别是利用高等哺乳类动物的实验的伦理学合理性[1]。尽管哲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的思考和应用的注重点以及善待实验动物的目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随着社会经济、人文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最终都统一到了应该善待动物,尊重动物的权利以及福利的观点。

医学动物实验在整个人类生物医学发展事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所以,世界各国的医学动物实验的研究者们都遵循医学动物实验伦理道德,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英国首先在1822年通过了一部禁止虐待动物的马丁法案,1876年通过了《禁止虐待动物法》,1986年通过《科学实验动物法》。自1980年以来,欧盟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先后都进行了动物福利方面的立法。当前世界上大概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比较完善的动物福利法规。WTO的国际贸易规则中也写入了有关动物福利的条款。我国直到1988年10月31日才批准通过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在这部条例中有关动物福利的内容只是占据了部分章节,所以并不算是一部完整的动物福利法规[2]。

从动物伦理学的立法进程来看,动物伦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在这样的形势下,对于作为未来医学工作者的主力军的医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动物实验阶段必须完善相关的伦理学知识,增强动物伦理学的概念。以规范动物实验、推动医学科学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为加快动物伦理学在国内的发展和立法进程创造必要的条件。

2 外科手术学基础教学中动物伦理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既然动物伦理学教学的内容贯穿动物外科教学全过程,那么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以什么作为动物伦理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呢?这就是牵涉到动物伦理学的几个基本原则。

动物医学个人技能范文6

【关键词】 护理药理学;教学;人文关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护理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模式,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身心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整体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生)不仅要有精湛的护理专业操作技术,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心理素质。护理药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但在教学中,往往重视药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易忽视人文关怀教育,或不知如何去做,若如此则不能完成全面育人的职责,故必须加以纠正。

1 更新观念,树立教师人文关怀理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个人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1],其核心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或者说是人文关怀[2]。西方公认的医学之父——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有一句名言:“知道是谁生了病,比知道他生了什么病更重要。”这句话中有一层含义是无可非议的,就是医护人员更应该关心生了病的“人”,而不仅仅是他的“病”。目前,高职护理教育普遍认为护士应具备较系统的医学知识,需培养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则以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和就业率来衡量,因此,认为搞人文教育是务虚、是不必要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造成护生缺乏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对待病人缺乏同情心,职业道德水平偏低,不能把护理对象放在一定社会环境和一定的心理状态之中去分析,而去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等。随着护理观念的转变,整体护理观应运而生。整体护理活动是以人的健康为主导,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时刻体现出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要提供人性化的服务。这就要求培养出具备人文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人文精神的养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护理专业人文精神就是集中体现在对病人(服务对象)的价值。美国学者Leninger博士曾说:“没有关怀就没有护理,关怀照护是护理专业的精髓。”现代护理推行的整体护理的宗旨:就是一切以人的健康为主导,人文关怀是其魅力所在。而人文关怀教育并非只是简单地通过学学人文课程、听听人文讲座、看看人文书籍来积累,人文修养的提高是一个终身教化的过程。不仅要系统地学习相关的人文学科知识,更要在教师授课活动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理念。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更新现代护理教育观念,树立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教育的理念。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这一理念才能体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将护理药理知识与护生人文关怀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牢记以病人为中心,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 护理药理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方法

高职护理教育强调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人文精神教育应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发挥人文教育功能。护理药理学是位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起着桥梁作用的一门学科,是护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现代护理模式的改变,促使护士已由过去单纯的用药执行者,转换为用药的执行、监护、咨询和指导等多方位的协调者。为确保病人用药的安全,防止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和事故的发生,不但要注重相关用药护理知识的讲授,更要注重在授课过程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理念,才能更有利于对病人进行主动、全面的整体护理,使病人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以便更好地为病人的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2.1 身正为范,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 护生进入了学校,我们的教师必须精心对护生进行培养和教育,使其成为实用型护理人才。护生在校期间最初是通过观察教师的行为举止、工作态度等方面来理解护理工作的。护理药理学是学生较早地意识到护士每天要给病人用药,要保证病人用药的安全。身教重于言教,药理学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等对培养护生的人文精神可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护生今后的护理用药工作起着很大的作用。正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护理药理学教师首先要对护理工作有极大的热情,对患者关爱体贴,有同情心,对护生负责和给予无私的爱,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宽容人、理解人等优秀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要主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将自己的人格魅力充分体现于日常的教学活动,去感染学生,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注重学生人文知识,注重品德的培养,使学生对护理用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人文修养都得以提高,做到以人为本,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合格的、人民满意的护理工作者。

2.2 爱生如子,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 我们对病人施以人文关怀,提倡人性化的护理,就要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理念,首先要让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人文关怀。护理药理学教师要与护生平等相处,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尊重护生,了解护生的需求,倾听护生的心声,处处关心帮助护生,爱生如子,让护生生活在一个充满关爱的环境中,从而营造出学校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这样,不仅让护生在校期间人文修养得到较大的提高,而且他们踏上工作岗位后,也能自觉主动地以人文关怀的理念回报社会[3],把病人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去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与病人交朋友。这不仅增强了病人生活的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并且能积极配合治疗,在护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治疗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2.3 理论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的渗透 人文关怀理念的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可以使学生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通过护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训练只能培养出打针、发药的机器人护士而已,要充分发挥护士的职业道德修养,就应该在传授专业知识中融入人文关怀理念的教育。病人是行医之本,人文是护士的灵魂。护士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人,而不是没有生命的机器。护士不仅需要提供技术服务,更需要投入感情提供艺术服务。护士应该把病人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人,去尊重病人,关心病人。在讲授药物不良反应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护生换位思维,体会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可引起学生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认同感,给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的意义,告诉护生须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知识,并给予患者用药指导。例如,在抗恶性肿瘤药物治疗过程中,我们应不断地与肿瘤患者交谈和沟通,及时了解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热、出血、脱发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减轻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使患者信任我们,与我们成为朋友,更好的调整肿瘤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活动,在相当程度上,这也决定着他们的配合程度、治疗效果甚至预后。因此,护理药理学理论教学不但是教师传授护理药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对护生进行人格塑造和加强人文关怀理念教育的重要过程。在护理药理学理论教学中不断渗透人文关怀理念,使护生建立起对患者进行全面主动的整体护理,从而使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

2.4 实验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的渗透 护理药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它的理论、学说和结论都基于实验结果,并不断通过实验得到验证。我院护理专业开设了不同的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对腺体分泌的影响、配伍用药、有机磷中毒及解救和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动物血压的影响等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小鼠、大鼠和兔等实验动物,通过实验可加强护生实验基本技能的培训,包括实验动物的选择和捉拿、给药剂量和给药途径的确定、护理药理实验常用的方法等,这既是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从事科研工作必需的基本功。动物实验不仅培养了护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学习护理药理学的兴趣,而且也培养了护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整体的护理能力,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巴普洛夫曾指出:“没有对活的动物进行的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这是无可争辩的。”医学研究离不开实验动物,否则就不会有医学的进步和发展[4]。护理药理学实验是离不开实验动物的,但动物也是生命。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更应该注重人文关怀理念的渗透,教育护生不要把动物当玩具用注射器的针头去刺,要善待动物,要注重动物福利。同时,应尽可能减轻动物的不安和疼痛,比如,给动物注射药物前要检查注射器的针头是否有倒勾,有则应换新的针头,还要注意进针的角度和速度等。另外,还应给予动物良好的术后护理,在实验结束或实验过程中获取标本应采取安乐死的方法等。通过实验课和动物保护的教育,使护生认识到实验动物对人类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应把动物看作是我们的朋友,平等对待,去关心和爱护它们。由此教育护生应有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大爱精神,加强护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强化了人文关怀,使护生学会关心和体贴病人,能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总之,护理药理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的优势,抓住护理用药中的人文关怀理念,对护生开展人文关怀理念的教育,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这将对护生的人文素质修养的提高及其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亚男,林彦山.论现代护理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4,19(1):28-30.

2 史瑞芬,周柳亚.护士人文修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