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范文1
实践证明,设计过程中加入可持续建筑技术可以降低工程耗能,并能降低建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持续建筑技术越早介入,效果越明显。因此,要在建筑设计之初,加入可持续建筑技术,从而提高建筑的可控性。
可持续建筑设计概述
随着世界范围内绿色建筑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也逐渐开始重视这一议题,并提出了可持续建筑的观点。可持续建筑的内容从低能耗、零能耗发展至今,不断变化并拓展,今天人们将可持续建筑理解为绿色建筑和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可以被定义为:既满足当展的需要又不危及到下一展的需要。可持续建筑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实现建筑与自然的统一。我国在可持续建筑设计方面的研究尚在初级阶段,因此,需要我国建筑设计人员不断学习,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在可持续建筑方面的发展。
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
目前,国内外关于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的相关研究都比较少,本文根据相关文献提供的内容,将其归纳为3个方向
1.性能评价工具
自1990年英国发表BREEAM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开始探索环境评价工具,并相继开发了很多种评价体系。环境评价工具可以定量描述建筑过程中的节能、节水、材料生态环境性能、建筑的经济性能等指标,从而为可持续建筑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设计依据,指导设计者及决策者完成绿色建筑设计工作。目前世界上主流的评估体系主要有:美国的LEED评估体系、英国的BREEAM及挪威的Eco-Profile等。
2.信息处理工具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建筑设计方式有了质的飞跃,开启了建筑工程领域的数字化时代。上世纪80年代末期,设计者开始了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工作的探索,这一方式发展至今已经在建筑设计中广泛推广开来。现代建筑设计中,信息的载体已经有纸媒变为了信息化载体,同样也用数字化的方式来处理信息。设计工作中已经实现了设计信息的纸媒与虚拟数据间的不断转换。信息化的设计模式使得信息传递、复制、计算都以高效的形式进行,同时也降低了设计工作的成本。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设计可以依托信息处理工具实现真正的绿色建筑及生态建筑。信息技术将带领可持续建筑向着更复杂、更高要求的方向发展。信息辅助技术已经成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它可以辅助设计者完成分析、处理数据信息等各项设计工作,可持续建筑设计高效率的快速完成。
3.信息资源工具
世界各国的建筑学专家在建筑策划工具评价基础上,探寻未来可持续建筑设计应该如何发展,并开始寻找综合使用各类工具的方式。目前,国内外可持续建筑设计工具都有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支持,可持续设计方法的各分支也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经验,但是综合分析各类设计工具的研究还少。如何实现各类设计工具共同辅助可持续建筑设计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迫切的需要加强各种设计工具协调与配合的研究工作,这样才能使设计工具的研究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应用思路
在进行可持续建筑设计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应用可持续建筑技术。
1.充分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
建筑自身的周期是设计、建造、运行、改造到拆除的过程。充分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可以最大限度的控制建筑周期内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因此,设计师必须关注建筑的全周期。设计师要在设计之初,对环境因素进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并在设计中充分利用环境因素,以施工过程的材料损耗,同时还减少对环境的负面效益。巧妙的利用自然条件的优势,还可以使建筑在运行阶段提供给人们更为健康、舒适、低耗能的居住环境。设计建筑时,还要考虑拆除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危害,并在设计中调整,使拆除过程更加环保。
2.考虑整体环境及用户舒适度
从本质上说,可持续建筑就是要实现人、生态环境及建筑三者的和谐统一。因此,必须在设计时,考虑建筑与整体环境的融合,从而实现优化建筑及环境的目的。
同时,可持续建筑要以人为本,为居住者构建舒适、安全、健康、有益身心的居住场所。不仅要让建筑的功能与人们的需求相符,还要实现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建筑设计者要因地制宜,合理自然条件,设计出复合绿色建筑的要求的建筑物。这主要体现在设计良好的通风对流,增加绿化面积及建筑的采光系数等方面。
结束语
可持续建筑为建筑行业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也使建筑行业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未来建筑行业应该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为人们建设出更加舒适的建筑,并全面落实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各项措施。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范文2
《建筑技艺》受丹麦大使馆的邀请,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深度采访与报道。
谈到可持续建筑,也许在很多人的脑海里都会联想到有着绿色墙面或者屋顶,有着成排太阳能光伏电板或者太阳能热水器,抑或上面有着转动风车或者排风烟囱的建筑形象。虽然这些都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显性要素,但有了这些是不是真的就能实现可持续?在可持续建筑设计领域,我国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到底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可持续建筑?要实现可持续性,我们应当从何人手?对于这些问题,来自丹麦BIG、SHL、HLA、PRO建筑师事务所的建筑师给出了他们的解答。
KriStiail Lars Ahlmark
Schmidt Hammer Lassen architects合伙人
采访 任志翔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建筑师《建筑技艺》特约记者
可持续建筑的四要素
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包括四个要素:从环保的角度,它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从社会的角度,是否影响一个社区、一个地方、一种行为?从经济的角度,要花多少钱做建筑?从能耗的角度,要利用和消耗多少能源?这四个层面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我们尝试从一个很全面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看是否能给我们设计的建筑带来正面的影响。SHL在电信系统、冷却水、雨水收集等技术方面做得不错,这些技术手段在设计过程中的实现就是一种对建筑本身的塑造。
当我们谈到塑造形体,它不只是设计一个体块,还要让这个形体符合其所处的环境,例如适当的倾斜以利于太阳能或风能的利用。当然我们也包括了对基地周围环境的设计,例如我们抬起建筑,设置一个开放的公共广场等。所以,当我们真正开始做设计之前希望尽可能多地考虑到问题,争取在能够实现的范围内做到最好。当然,我们并不能够满足一切,所以有时就像是一场战争,要在各个因素之间取舍。
民主的方法
我们虽然根植于哥本哈根,但灵感却来自于世界各地,在不在丹麦并不重要,我们在北京或者在上海做项目的方法是相通的。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是试图使建筑的综合评价更高,我们真正关注的是需求——什么才是这个项目真正的需求。SHL非常喜欢用一种自称为“民主”的方法来做设计——最大程度地让建筑本身开放,能够最大化地邀请公众进入到建筑内部。否则建筑本身就会像纪念碑一样自己屹立在那,变成孤立的个体。同时我们始终牢记,只要你要建立一些东西,必定会带走一些东西,所以我们新建的项目必须回馈社会、环境和基地本身,这是我们作为建筑师所要做的关键所在。
BIM
BIM系统是梦幻般的方式,可以使你的设计变得很高效。但是它在前期设计的时候是很不容易使用的,很多建筑师都会说:“哦,不,它是很死板的,用这个系统将会扼杀很多创造性”。但在许多项目中,我们同时用两条平行的方式来推进。在很多流线型的项目中会用到犀牛,也会用到很多矢量制图软件,比如AI,CAD等等;我们同时也在做BIM模型。当有了数字模型之后,我们就可以在竞赛阶段中非常高效地分析通风系统、日照系统、经济技术指标等等。不同于过去常规的竞赛阶段,这使得更多赢得比赛的概念成功地转化为实际的项目,从而有很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以在现实中实施。此外,BIM同时为我们提供了多专业共同合作的高效平台。例如在很多可持续评测体系中,首先会考虑建设成本,如果它是昂贵的,那么就是不可持续的。
建筑物的生命周期
丹麦的可持续产业已经发展得很好了。或许五年前或者十年前,每个人都在谈论,可持续性是什么?我们如何实现这一切?而今天,可持续是我们法律强制实施的一部分。
在中国,人们想要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想要一个更好的城市,拥有更好的生活,希望把所有这些想法融入到建筑物中。这一想法面前最大的挑战就是成本,这和我们已经经历过的是一样的。在做建筑的时候,客户有很多这方面的想法,但一旦建筑建成就不再重视这些东西了,例如住宅建成后,他们开始出售公寓,然后就忘掉绿色建筑本身了,没有人关注建筑物本身的生命周期。我想现在还可以勉强这样,但是在未来,我们不可以只是无条件地使用地球上的能源,这样就会导致能源价格越来越高。当供电、供热、制冷的价格一路上升的时候,人们就会后悔当初应该多花点钱得到生命周期更长的建筑物了。所以,尤其是在中国,这不只是建筑成本的问题,建筑物的生命周期将是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而当建筑物有了较低的能源需求之后,那么我们将会得到一个更好的将来。这是我们所发现的未来趋势之一,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说服我们的客户去做可持续建筑的根本原因。一个真正良好的环境,让人们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生病,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Siglle Kongebro
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建筑师,助理合作伙伴,可持续部经理
采访 任志翔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建筑师《建筑技艺》特约记者
可持续建筑
可持续建筑应该像灵魂一样存在于建筑中,如果从建筑当中把它拿走,建筑就会变得丑陋。因此,我们不仅做设计工具软件,还创新工作流程来适应可持续建筑的发展。
当我们开始方案设计之前,首先谈论建设的愿景是什么,寻找可持续设计的侧重点,如水的影响、能耗问题或材料的环保问题。下一步我们才开始真正进入绘图阶段。因为一旦开始绘图就很难再修改,所以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正确的设计过程。我们不仅着眼于建筑基地,还注重周围的基地。通过我们的设计提升环境,营造高质量的场所,这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基于中国现状的可持续发展挑战
一个真正的城市应该能够激励你,并使你快乐。在我来到北京这两天,发现人和人面对面的交流很少,都是带着围巾匆匆赶路。因此设计的重点应是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建筑内的空间,同时也要考虑建筑周围的空间。当建筑具有较好的空间与较低的能耗,城市才会更美好。
Gitte Svantemann
COWl咨询公司可持续建筑与生态城市部门负责人
采访 曾超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建筑技艺》特约记者
控制能量消耗
对于可持续性建筑,我们认为最重要的是控制能量消耗,更加精益地利用能源来达到低碳。中国的很多建筑有很高的能量消耗。如果我们可以设置更多的能量计量装置,实现分户计量就可以节省更多的能量。因为每个人的使用需求和个人对室温的喜好不一样,所以不能统一采用一个温度。新建的建筑也需要通过尽可能地采用被动式节能手段采用更节能的材料来实现能源的节约使用。除此之外,我们还要致力于提升室内小气候品质、利用太阳能、以及采用其他的主动节能措施。
2025年哥本哈根将成为低碳之都,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在中国打造这样一个绿色城市,但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来减少中国城市的能量消耗。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南京绿色灯塔项目,25kW·h/m2的能耗包括供热、致冷、通风、热水、强电,在中国国内很难找到相同能量消耗的建筑。我们主要使用被动式节能,包括寻找最佳朝向、遮阳、建筑材料、平面布局来充分利用自然能源,这些手段可减少66%的能量消耗。
可考虑的城市开发设计
在城市规划方面,我们致力于创造更加绿色环保的环境。我们深入探究了人们在哪儿居住、工作、购物。很多国家的城市规划建造了“环保城市”,数量如此庞大以至于我们甚至都忘记了“环保城市”的定义。所以我们的规划设计并不称之为“环保城市设计”而称之为“可考虑的城市开发设计”。在张家港的规划方案中,我们引入了“5min城市”的概念,即人们居住、工作、购物的路程所花费的时间不超过5min。各个区域职能被链接在一起,所以人们不需要交通工具,因此可以省去很多汽油,减少空气污染。中国城市的空气污染很严重,中国的90%的能源供给都来自于不可再生能源,而中国政府也致力于减少这一部分能源所占的比例,我们应该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来减少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
管轶群
丹麦KPF建筑师事务所中国区首席代表/上海柏研(PRO)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采访 朱晓琳 《建筑技艺》杂志副主编
中国问题之一:通过技术来弥补设计的先天不足
现在很多建筑师做建筑,往往是形态优先,追求极度的个性化语言,追求眼球效应,全然不顾结构和节能要求的合理性,然后再把一些所谓的绿色技术叠加在建筑上,给建筑穿上“绿色外衣”,比如某个部位设太阳能光伏板,某个墙面采用垂直绿化,某个立面采用双层可呼吸式幕墙等等。这种通过“节能技术的拼盘”来弥补设计先天不足的模式是很不科学的。
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在设计出发点上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在设计要素上是“融为—体”的,技术手段上是“先被动,后主动”的。《论语》里孔子说“发乎情,止乎礼”。对于我们绿色建筑设计来说,这个“情”就是对节能环保的终极关注,而“礼”就是对节能技术的合理运用。但现在的情况经常是“情不发,礼不止”。
中国问题之二:技术成功了,建筑倒退了
在科技不发达的阶段,由于受到建造技术的制约,没有很好的技术手段来做强势的弥补,工匠们就因地制宜地采用“低技术”的手段,用被动式节能的方式去适应气侯,最大限度地创造了居住的舒适性,同时也造就了我国各地丰富的建筑形式。同时许多传统民居采用“低造价”的策略,大量回收使用废弃砖瓦,用于新建、改建项目,可持续的理念深入人心。而如今再去看看我们的城市,从南到北千城一面,大拆大建极度浪费。
这也反映出一个有意思的命题:建造技术的飞速进步给建筑师的创作带来极大自由,反而扼杀了建筑的丰富性。技术本身是无辜的,建筑师的创作态度却是罪魁祸首。所以,我们应该从地域性出发,善用、慎用技术手段,学会“止于礼”。用技术和金钱堆出来的建筑,不一定是好建筑。我们也没有资本和理由去挥霍技术与金钱。
中国问题之三:被忽视的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
我们认为可持续包含两层基本涵义:
一个是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性,一个是社会意义上的可持续性。生态意义上的可持续性主要关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的可持续性主要关乎社会关系及使用者的意识层面。两者相比,我们认为社会层面的可持续性对当下中国来说更为重要,而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这里面也包含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持续快速的城市现代化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摧毁了传统社会关系与社区活力。如何重建社区活力,恢复邻里关系将成为重大的可持续课题。第二,使用者意识层面的可持续观念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绿色出行等等。一个技术上再成功的节能建筑,如果使用者没有节能意识,还是不可持续的。
解决之道:泛绿色
我们提出“泛绿色”的理念,包含以下几点:
1)强调可持续的生态与社会两方面。
2)控制从设计、建造到后期运营维护的全过程。
3)合理运用节能技术,注意技术的均衡性与统一性。
可持续建筑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取决于全民环保意识逐步发展的过程。现阶段我们更需要的不是追求局部的“深绿”,而是尝试将朴素而简单的绿色理念与实践均衡地“泛化”到建筑单体的每个要素,“泛化”到建造运营的每个阶段,“泛化”到每个社会机构与个体的心中。
Kai-Uwe Berg mann
BlG建筑事务所合作伙伴,业务发展总监
采访 张萃 《建筑技艺》杂志特约记者
“革命”与“进化”
“革命”,意味着之前的所有东西,重新再开始,而“进化”则不同,它是从过去中学习借鉴,在过去值得保留的基础上建造,以实现进一步的提升。相比于革命,我们更感兴趣的是进化。我们相信可持续的策略包含这一概念,即从过去学习,进而建造更美好的未来。
创意是将创新和需求相结合
当我们设计一个建筑的时候,不是在设计形式,而是在设计一个能够良好运行的项目,就好比准备一场演出,项目好似音乐家手中的小提琴,它是一种非常精准的乐器。你可能制造的是噪音,也可能是好的音乐,我们感兴趣的就是如何创造出能够“演奏音乐”的建筑,在这种情况下使各方面实现平衡,这才是我们称之为成功的建筑。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范文3
一、全寿命周期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技术
(一)设计阶段
设计是绿色建筑的重要阶段。绿色建筑在设计中,就要体现环保健康和节能的特点。一般采用整体设计。建筑整体设计就是指在建筑设计的初始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建筑参数优化设计等建筑设计及技术手段,并结合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有机能源的依赖,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
(二)施工阶段
施工是建筑中能耗消耗最多的阶段,也是环保和节能技术中关键阶段。在施工中,使用健康和节能的材料和设备,强化绿色建筑的施工技术,是绿色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手段。
绿色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有较大区别。传统的施工方法以满足工程本身指标为目的,以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为根本目标,在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考虑很少,当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与工程质量、工期、成本等发生冲突时,总是采取保证后者,放弃前者,这样做的后果常常是工程本身的质量、工期、成本达到了要求,但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给社会留下了不可弥补的遗憾。建筑物绿色施工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控制,强调施工全过程“四节一环保”。就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保优先为原则,追求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效益、环保综合效益最大化,是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
(三)使用阶段
绿色建筑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使用的功能。因此,要求环境品质能够满足环保健康和满足人们的舒适性。室内环境品质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室内热环境问题,一个是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因此,室内环境要讲究通风和采光技术,还要采用地热,分户计暖等措施来进行节能。室外环境要能够美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因此,要采用绿化措施还要采用节水、绿化等技术措施。
二、绿色建筑的质量控制
(一)制度保障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推动力,而政策法规正是绿色建筑发展的驱动力。政策支撑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这是保证政策实施的先决条件,要防止不切实际的理想政策。而政策支撑最关键的是执法力度,目前中国的建筑节能法规的执行力度还不够,应该设立相应的执法监督机构,切实保障建筑法规的实施。因此,要真正实现绿色建筑政策支撑,就必须要严守“法”的观念。与此同时,激励政策有利于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发展,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可以激励和促进绿色建筑的开发和建设。这样,绿色建筑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才能得到更有效地质量控制。
(二)标准完善
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发展较快,已经过了评估参数确定阶段,正步入完善标识阶段。相比而言,我国由于绿色建筑的起步较晚,因此相应的评估系统开发工作也进行较晚。应特别注意的是,由气候、地域、环境参数、资源状况、人文素质、技术水平、法规标准以及发展现状等的不同,国外体系的评估参数在很大程度_卜是不适应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的。因此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应建立在充分调研、科学立项、切实实践的基础之上,这将是绿色建筑发展的一大重点。在研发新建建筑绿色评估体系的同时,应同时开发既有建筑绿色化的评估方法。
结 语
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是全社会所关心的问题,可持续建筑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我们应了解国际发达国家的可持续建筑的研究动态及评价体系,针对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建设规模巨大,对能源需求和资源供给有很大矛盾等具体情况,有借鉴有选择地从执行建筑标准规范、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入手,加大建筑节能力度、因地制宜的利用可再生资源,走适合我国特色的可持续建筑的发展道路。
作者简介: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范文4
关键词: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
前言: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现有建筑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在今后30年内,还要建设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建筑行业资源消耗巨大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资源利用及再生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而因此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1.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 绿色建筑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可持续建筑的原则
一是处理好建筑与所在地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因地制宜,积极适应建筑物所在地的环境条件,保持当地的文化和传统。尽量采用适合当地产业,设备、材料和劳动力水准的技术。 通过适当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实现绿色建筑低能耗、低使用成本、高舒适性等指标。
二是从环境和资源出发,通过全寿命整体绿色设计,应用经济可行的各种技术和建筑材料,构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体系。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建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使用功能的弹性原则,即建筑功能在其使用寿命中具有可变性和对未来具有适应性。建设过程中保护自然资源,追求质量。
归结到一点,就是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运用系统,全面和发展的观点来审视和对待建筑环境、资源、环境影响和人类的协调发展,使建筑在其使用寿命中能与人类的要求和环境变迁完美地结合起来。
2.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的城市发展十分迅速,建筑规模日益扩大,每年有15亿平方米的强大的市场需求。我国能源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但同时,我国的能源消耗又是相当巨大,建筑单位住房面积的采暖、建材消耗显著较高,此外,建筑需求、建筑活动和相对落后的建筑思想理念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建筑业实行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其次,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日渐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看重建筑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对改善居住条件、工作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对建筑业进行更新显的越来越紧迫。
第三,我国绿色建筑已经进入规模化发展时代,“十二五”期间,计划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建筑业的发展方向。
第四,随着人口膨胀的抑制,建筑大量新建的趋势将得到缓和,而建筑改造、完善、更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而这些正是绿色建筑的方向。因此,应对建筑业的新形势,需要绿色建筑。
3.绿色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对绿色可持续建筑的探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3.1缺乏绿色可持续发展意识,这是当前我国绿色可持续建筑探索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当前,我国的建筑业开发无序发展,规划不合理,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闲置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我国的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但是浪费却十分严重。此外,我国房地产业科技含量低,科技对房地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很弱,标准化体系尚未形成,房地产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很多地方政府大搞拆迁工程,将很多还没有达到经济寿命期限的房屋拆毁,重新建设,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且也引起了拆迁安置的种种社会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二次装修,刚刚建好的新房子,居民入住时,都要进行装修,拆除、废弃尚未使用过的建筑构件、设备和管线,造成了极大的材料、人工和经济浪费,甚至对房屋安全造成隐患。
3.2把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思想当成一种风格和形式来追求, 强调形式重过其实质和内容。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 第一种表现是突出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外在表达。第二种表现是重做事的形式甚于过程与实质。
3.3绿色建筑适当增加的成本和绿色技术的应用。其效益需在较长时间的使用中体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房地产企业,往往在心理上有远离绿色建筑的理念。
3.4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考虑不够,没有能够没有考虑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污染的减少,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很多人对环境和经济发展问题漠不关心。
4.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探析
4.1国家、各级政府对绿色建筑的重视
2004年9月建设部 “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的绿色建筑发展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200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2007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逐步完善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012 年5月国家财政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3年1月6日,国务院提出"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同时还对"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方案、政策支持等予以明确。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
4.2建筑过程各环节充分考虑绿色可持续发展要求
设计环节要提高设计人员的意识,把绿色环保节能低碳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设计活动中,注意从节约资源的角度出发选用建材,尽量采用可再生材料,不使用能源、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产品。施工阶段,对施工方法进行环境负荷评定,逐步建立建筑与地球环境的良性循环机制。
4.3发展绿色建筑循环经济
首先,培养人们循环经济意识,使大家认识到绿色建筑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接受资源循环利用这种发展的新模式, 培养循环经济的意识。
其次制定配套法规制度,完善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制保障体系。
第三,加快技术引进,引进先进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以及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在引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研究资源节约技术、替代技术、重复利用技术以及资源化技术等,为绿色建筑安全、合理和可靠地利用循环经济提供技术保障。第四,国家应充分利用经济手段来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循环经济。此外,还要健全运作体系,保证建筑过程的各个阶段密切配合,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4.4建材生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和大量耗能集中在钢铁工业和水泥工业这两个关键过程,只有采取合理的对策和适当的措施,绿色建筑才可以走上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首先,混凝土工业可以大量使用工业废渣,帮助消化其它工业废料,积极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推广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鼓励使用商品混凝土,重视建筑垃圾回收,扩大再生利用途径和范围。其次,水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大力提高其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回收率,并能充分利用其它工业废渣废料。同时,随着科技迅速发展和传统资源匮乏,寻求价廉、安全且对环境破坏较小的材料来替代传统建筑材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建筑用钢推行高强度,减少单方用钢量。
4.5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实行准入制度,从根本上杜绝非绿色不可持续的项目的混入;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城市的特点制定评价指标,坚持由简单到细致的原则,循序渐进的建立评价机制,同时坚持开放性和发展性,建立评价基准,因地制宜制定评价基准及权重系数,准确地反应影响当地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因素,更好地保护当地的环境。坚持阶段性的原则,对其设计、竣工、实际运营、后期管理等进行跟踪评定,还要建立评价约束机制,防治作弊行为的发生。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的标识,通过对建筑的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的具体性能进行实测,给出数据,规定对生态环境的保障。把绿色建筑从绿色建筑一个简单的概念变成定量化的检测标准,把绿色建筑的落实到实处。
结束语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范文5
关键词:住宅建筑;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和设计的建筑,内容包括城市选址、建筑物、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建筑功能、建筑经济、建筑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可持续建筑注重以人为本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它所强调的健康舒适,不仅包括通风采光、噪音控制、自然环境、空气品质等物理量,而且包括环境色彩、建筑美观、使用材料及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等主观性心理因素。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在社会得到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的同时,科学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 当前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的可持续主要包括 3 个方面:能源可持续、环境可持续、生态可持续,而其中能源可持续是最为突出的,它包括了能源节约,能源替代和能源回收3 个内容。在我国,人均资源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大量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冲击已日益严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 2 个方面:
1.1 建筑业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如水、能源、土地和原材料
在建筑材料的应用上,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在使用粘土砖、石材、混凝土等高能耗的建筑材料,这些建材在生产加工、制作安装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产生大量的废渣、废气、废水,从而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1.2 大规模的城镇和基础设施建设本身也对原有地理环境产生破坏
它占用了大量的耕地、林地、水域等,区域原有的生存环境和生态平衡受到冲击,地貌地质条件产生变化,生存条件趋于恶化。建筑耗能在我国社会耗能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早在2001 年我国建筑年消耗已达到 3.76 亿 t 标准煤,占总消耗的27.6%,现在建筑耗能已占到全社会耗能的 1/3(不包括生产建筑过程中的耗能)。另外,我国目前在能源回收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水资源和生产生活垃圾中有效能源的回收再利用。
2 可持续的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历史
我国古人创立和信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理论,与今天我们所讲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不谋而合。受我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气候的影响,传统建筑中有许多可持续的建筑手法可以借鉴。其中最典型的理论就是中国风水学,其实质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学说,其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
这种理念贯穿在中国传统建筑活动的各个过程,包括:规划选址、建筑单体、园林小品、室内外装修设计和施工营造等,我国现存的大量古城池古建筑中就有许多可持续建筑的典范。
在西方,许多著名建筑师都非常注重生态。例如: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他所遵循的将建筑与环境溶为一体的设计原则,体现了深层生态学的设计原则。由于设计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赖特认为没有一座建筑是“已经完成了的设计”,建筑始终持续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使用者的生活,也就是说可持续建筑必须是同所在的场所、建筑材料以及使用者的生活有机地溶为一体。代表作流水别墅就是他最好的例证。
3 住宅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念和方法
可持续建筑主张在设计时统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与自然环境共生、建筑节能及环境技术的应用、循环再生型的建筑、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等。这些概念正逐步得到建设主管部门、开发商、消费者、建筑师的认可。目前在建筑设计领域,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就是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实践。
3.1 设计理念
3.1.1 建筑外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本身应与环境协调,适应地方生态而又不破坏地方生态。包括:⑴建筑应与地形地貌相结合,达到建筑与环境共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⑵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采用更有利于环境的加工技术和设备;⑶注重建筑节能,推广使用高效绝热节能材料,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⑷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如大部分的照明,采暖可以由太阳光提供,制冷由流动空气产生等,避免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导致能源紧张、大气污染;⑸节约用水,可在建筑内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和净化循环系统,使生活污水多次利用,用于景观水体、绿化浇灌、清洗冲厕等;⑹通过绿化建筑来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维护生态平衡,可利用屋面、墙面、窗台、阳台等处种植花草,使建筑群成为城市立体绿化园林的主体;⑺树立建筑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争取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
3.1.2 内部功能的可持续发展设计
建筑内部功能设计应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设计过程,是通过建筑的可变性,使其达到较长时间的适应性,充分发挥实体材料的寿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强调整体设计的意识,即重全局、轻细节的设计思路;②结构方面采用新技术,如大跨度预应力叠合楼板、无梁楼板等,以求以少的承重体系支撑起最大的空间,为其可变性提供前提条件。如日本 1997 年建成的新神户公寓,结构方面框架用了反梁法与架空地板,天花板处不露梁,便于隔墙的移动,设计者列出了多达 31 种的隔墙布置方案供住户选择,充分体现了它的可变性设计思路;③建筑体形应力求简洁,减小建筑体量,门窗位置应尽可能满足多种室内布置的需求,为内部的改进创造条件;④管道井、楼梯、卫生间等不可变部分可作为一单元集中布置,以求加大可变部分的面积和灵活度,适应建筑的发展。
可持续建筑和绿色建筑范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生存环境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 -0187-01
1994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该会议讨论并且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定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人口环境与发展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问题,并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关注。
在2000年荷兰马斯垂克召开了国际可持续建筑会议,该会议赋予可持续建筑一个完整的概念:“可持续建筑需要思考一些操作事项包括建筑物、建材、城市区域尺度的大小问题,而且要考虑其中的生态因素、经济性因素、社会文化情况,研究城市不同区域的重点和状态,根据不同的区域建构相对应的模型去执行才有望达到一个可持续建筑环境。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中国必须要尽快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快节奏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每年都要建设二十多亿平方米的新建筑物,在新建设建筑物的同时也伴随很多旧建筑物的拆迁,在这个建筑周期循环的情况下,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资源,也产生了非常多的建筑垃圾。
随着现代化建筑物的数量和质量都有着很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据初步统计,在我国现有的城乡建筑中,基本上大部分为高能耗建筑,在新建的建筑物中,也仅有5%是符合现行的节能标准的。因而导致了在相似的条件下,我国的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接近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例如,空调算是耗能最大的,用电量接近占到40%,但是如果采用已经成熟的节能住宅技术,相当于给住宅穿上一件棉袄,空调的耗电量便可以大幅减少总能耗也可以减少一半以上。
在很多人看来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物质;但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量需求越来越大,加上水污的情况日益严重,建筑水污染也有待人们的注意。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水也成为一种很重要的资源。从可持续建筑来看,也要有效的避免建筑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污染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能源结构都是以矿物质燃料为主,在近几十年里随着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高速增长,矿物燃料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短缺,我国的能源使用效率相当低!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即便是再地大物博,资源辽阔,平均下来人均可能还达不到世界人均水平,比如像我国的煤矿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仅是世界平均占有量的11%,天然气的人均拥有量也只是世界平均拥有量的4%,但我国能源的需求量却相当高,几乎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倍还要多。所以说,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问题要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
由于建筑物的更新导致建筑垃圾持续性的增加,而我国的对建筑垃圾的处理水平仅仅还在起步阶段,城市里产生的垃圾一般采用三种基本的处理方法如堆肥法、卫生填埋法、集中焚烧等。而针对像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的情况,有国外的研究者发现一种新的技术,即用蚯蚓分解的技术进行有效分解垃圾,并将生活垃圾分解转化为复合肥生,充分的利用了一部分生活中的垃圾,使其变废为宝。或者现在又利用建筑垃圾作为制造烧结砖的材料,这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用方式,而且制造出来的烧结砖强度很高质量较轻,不但有效的处理了建筑垃圾问题又达到了垃圾回收利用提高了环保的效率和质量,这个方法在我国很有推广的必要。
我们国家相关的部门应该首先加强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引导,进行有力的宣传,提高该行业从业者的“可持续建筑”意识,其次制定相应的法律以用来规范从业者的行为,制止或约束不是可持续建筑的建造情况发生。最后是要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找到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与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中国21世纪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在一次座谈会上谈到“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稳定的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实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建设。”。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导致资源、能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必须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供求的关系,强化环保意识,推动国家保护环境政策的发展,进而保证中国科学发展观建设目标的实现,针对企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理论提出全新的绿色企业文化概念,并对其进行合理诠释。中国建筑企业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推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带来巨大的资源、能源的消耗,造成严重 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生态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
面对资源人口环境这样一种困扰着我们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唯一的方向,可持续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部分,不仅关系到我们生存的环境问题还牵扯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问题。我国应该在充分了解国外可持续发展情况及其成功案例的情况下,立足我国国情,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我国情况的可持续建筑道路。
参考文献:
[1]孙世鹏,赵德胜,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经济研究导刊, 2008
[2]关苗,建筑节能需双管齐下,[J] 中华建筑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