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煤矿安全管理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煤矿安全管理总结

煤矿安全管理总结范文1

关键词:安全管理 安全隐患 对策 问题

中图分类号:T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151-01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日常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矿安全管理能够保障煤矿的正常运行。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不仅影响我国煤炭企业的正常运行,更严重的是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所以煤矿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提高煤矿安全也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关注的问题。我国在煤炭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安全管理中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但是由于各种影响因素的变动,煤矿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

1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安全管理意识缺乏

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比较高,所以全体人员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但是从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实际运行中看,安全管理意识缺乏,很多煤炭企业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了解安全管理与煤炭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当前国家也对煤矿安全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但是煤矿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对安全管理很多企业说起来重要,但是做起来不重要,管理工作往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不够,没有真正重视安全管理,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效果。

1.2 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完整

在近年来,虽然我国对煤矿行业做了进一步的调整,但是煤矿运行管理相对还比较混乱。一些煤矿企业实行以包代管,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不健全,很多安全负责人员没有经过正式的手续确认,安全管理落后,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并不能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另外一些煤矿企业的领导者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管理责任目标不明确,也没有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使得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效性不强,最终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给煤炭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1.3 安全检查力度不够

在当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中,安全监督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煤矿自身的安全监督中当前还使用的是传统安全检查方法,安全检查人员依靠自己的经验、技术以及责任心深入煤矿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但是这种检查过程中主观性过大,没有很强的量化指标,安全检查人员的素质也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另外一方面,政府部门在进行煤矿安全检查的时候,相关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思想道德存在问题,发现安全隐患没有及时采取处罚措施起到惩戒的作用,而且,导致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4 培训实效性不强

煤炭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每年我国煤炭企业花费在员工培训中的费用是非常庞大的,但是职工安全意识和工作技能却没有本质性的提高,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2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对策

2.1 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煤炭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要按照我国安全生产法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做好安全培训工作。安全培训中要注意培训内容要全面,在培训过程中要对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等进行明确,同时要对矿工的个人权利和义务进行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是在安全培训工作中要加强对各种安全操作程序和安全工作方法的培训和教育,帮助职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式,一切活动都要按照既定的程序进行。另外,在安全培训中还应该加强职工的各种自救能力的培养,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能做到自救,从而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

2.2 建立安全责任体系

煤炭企业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要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有煤炭企业的各级领导和职工对安全生产真正重视起来,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就是相关的领导要各司其职,认真落实自己的安全管理责任。企业的最高领导要对煤炭企业的所有安全负责,他们也是安全责任的第一负责人,各生产班组长要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第一责任,各岗位职工要对本岗位安全负第一责任,这样将安全生产责任层层落实,从上而下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管理的实效性。

2.3 加强安全和技术投入

在煤矿运行过程中各种技术与安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煤矿要加强对技术的投入,什么样的技术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安全状况。煤炭企业在运行的时候要设置专项的技术改善资金,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为职工工作创建安全的环境。另外,还要加强安全投入,改善井下工作环境,给职工配备完善的安全保障装备,完善保障职工安全的设施,保证他们在工作中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同时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安全保障设备可以尽量的减轻事故对他们的伤害,从而减少人员伤亡,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

2.4 完善煤矿安全监督机制

安全监督人员在工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各种安全问题要及时指出,并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安全监督人员还应该保证公正廉洁,对于舞弊行为要坚决制止。不仅是要加强安全监督人员的工作,也要做好安全监督基础工作,建立有效的安全监督沟通机制,使得安全监督人员能及时的掌握安全状况,同时可以及时发现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另外,在安全监督过程中重点是要保证监督的实效性,在制定各种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的基础上,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

3 结论

对于煤炭这个高危行业来说,工作环境比较差,各种安全隐患比较多,所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更加的突出。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相对比较多,煤炭企业要想保证自己的安全运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就需要提高安全意识,重视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各种制度规范煤矿日常生产,找出安全管理中的难点,制定针对性措施。

参考文献

[1] 韩培科,王国辉.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问题和员工的关系[J].科技资讯,2009(32).

[2] 谭斌,曹庆仁,岳文静.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常见组织错误及其防控途径[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4).

[3] 林杨.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对策探讨[J].安全与健康,2010(3).

煤矿安全管理总结范文2

关键词:煤矿企业 安全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1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介绍

新时期下,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取得了相对丰富的经验,并且也在不断地完善诸多的管理办法以及制度。然而,从整体上而言,煤矿安全管理还没有较强的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尤其是超前预防控制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同时,煤矿安全管理依然按照传统的思路进行,比较保守,没有创新,并且煤矿企业更加注重于通过一些行政手段对安全管理进行强制性的实施,例如下达命令、集中排查、行政处罚、专项整治等等。在处理煤矿安全事故中具有明显的滞后性,超前防控不到位,通常是产生问题处理问题,亦或是煤矿安全事故产生后,再去进行调查和分析,按照事故性质做整改工作,还具有明显的被动性,不能有效地从源头上遏止煤矿安全事故的产生。基于上述介绍可知,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值得重视的问题。

2 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2.1 煤矿安全技术以及设备不能确保安全生产

一方面,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的延伸,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且相对严重,加之,我国目前对于此类事故还没有较为成熟的研究,还不能提出绝对有效的科学措施,这一方面,需要我们相关从业人员及理论学者关注,着重研究煤矿安全技术,完全有效遏制事故的产生。

另一方面,作为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一个主要手段,煤矿安全设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煤矿企业所拥有的众多装备以及安全检测仪器普遍存在着诸如可靠性较差、稳定性差、精度低以及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还不能够很好地满足煤矿安全的需求。加之,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在我国煤矿企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安全可靠的设备,才能保障生产的安全。然而,我国煤矿企业中的设备鉴于生产周期短、批量小、品种繁杂以及专业性强等特点,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并且煤机企业所使用的装备大多是役龄在十几年以上的旧机床,不能很好地满足煤矿企业的发展。

2.2 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心缺乏,不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积极性

一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诸如工作职责未能较好的去履行,管理相对混乱,人为违章时常发生等等,这些问题是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进行解决的主要问题,加之,对于超能力组织生产、擅自修改设计以及井下特殊工种长期违章作业等等诸多安全隐患,煤矿安全管理者的安全责任心更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同时,煤矿安全管理归根到底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制度、认真严格检查以及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等消除隐患,防范煤矿安全事故的产生,然而,从目前我国煤矿企业来看,绝大多数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落实安全责任,加大了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煤矿企业对职工安全培训的力度不够,仅仅是以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即对安全规章进行制定,然后走形式的学习,将安全制度束之高阁,忽视了对一线职工时时、处处依据规章操作,使之将规章制度牢记于心的培训,因此,职工对安全制度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充分地被调动起来。

2.3 煤矿安全管理没有系统性,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一方面,众所周知,安全管理是一门需要各行各业人员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学科,同生产实践相似,均具有规范、严格以及紧密的操作程序。但是,煤矿安全管理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标准,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加之,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模式依旧传统甚至落后,在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时过多注重形式化,缺乏科学性,并且在操作这些安全管理制度中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更别提实现预期防范安全事故的目的。

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有关煤矿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绝大多数的法规制定都是基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同当前市场经济形势不一致,这就需要我国相关的部门尽快建立健全能够适应新时期下的煤矿安全管理法律法规。

3 结束语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安全管理不能凭一时之力,而应循序渐进、紧跟时代步伐,采取合理、科学的措施来规范和提高安全管理。

一方面,要规范煤矿各级人员的安全行为,建立责任连带追究制度;定期对矿井安全进行检查,消除隐患,做到现场管理标准化。

另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职工安全技术素质;通过科学的管理以及先进的技术装备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投入,同时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管理预警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水平,最终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玉玲.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与改进[J].工业设计,2011,05:197-198.

煤矿安全管理总结范文3

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管理;监控管理;现状;完善措施

安全监控管理作为管理这一科学当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指为了实现安全目标而开展的相关计划、决策、组织与控制活动。在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中,主要以“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为基本管理方针,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煤矿工程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安全性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与研究,并从组织、管理及技术手段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并消除这些不安全因素,以避免煤矿事故的发生。那么,当前我国煤矿工程中,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是怎样的?而基于安全生产的需求,煤矿施工中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对其安全监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完善呢?以下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

一、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

对我国煤炭行业而言,煤矿监控管理这一问题虽然听起来已是老生常谈,但是在长时间的探索与发展的过程中,经验的总结、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矿生产中的安全性问题。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在科学性、系统性及针对性等方面都还丞待完善,超前的预防控制管理工作的管理也不到位,可以说每款安全监控管理从基本的思想观念上就比较传统、陈旧,过度地依赖于专享的整治、集中的排查、会议的安排以及指令的下达等这些行政性的手段。

当正如我们所了解的一样,一般情况下这些行政手段只能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能够在各种煤矿安全事故发生之后发挥一定的作用,根本无法从根本上实现对煤矿生产的安全监控与管理。总结来看,管理体制不健全、煤矿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煤矿安全监控不全面、矿井中危险源以及潜在危险因素的排查与清理工作不系统、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等等,这些问题已经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隐患,不管是哪一点因素,都影响着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落实,同时也都有可能引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而,基于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来看,对煤矿安全监控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加强与提升,通过相应的方法策略及管理手段,对煤矿安全金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优化与完善已是势在必行。

二、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优化及完善的基本策略

要切实转变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使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得到有效的优化与完善,从思想观念上进行转变可以说是尤为必要的。转变煤矿管理人员及每一名作业人员的思想意识,树立起全面的风险意识;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及系统化建设;通过培训,提高矿下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便于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风险意识强的团队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准备工作。具体来看,要实现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煤矿安全监控管理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以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为主

由于安全监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这其中要管理的因素较多、变化性较大,可以说真正执行起来是千头万绪、方方面面的。因而要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整体质量,以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为主,是尤为必要的选择。通过全员抓以、全方位抓以及全过程抓等方式,为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中周全的制度体系的落实与开展提供保障,进而提升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以质量的标准化提升煤矿安全

在煤矿的生产作业中,质量标准可以说是保障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基本条件。无数的事实和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那些工程质量复合标准的煤矿,其生产的安全性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所以,要对煤矿安全监控管理进行优化与完善,就必须借助于质量的标准化来实现煤矿安全的提升,正确处理好质量与安全、质量与产量、质量与效益以及质量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标准化的质量要求对矿下作业行为进行规范,始终坚持以统一的质量标准来进行定期的检查与验收。

(三)以安全监察的力量提高生产安全

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工作的优化与完善,仅仅依靠管理人员耳提面命地对制度与规范进行强调是远远不够的,要切实实现这一安全监控管理目标,还必须借助于安全监察的力量,通过高质量的安检员的监督力量,对生产的整个环节进行控制和管理,从而保证一切煤矿施工行为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使煤矿安全监控管理工作能够切切实实地发挥其应有的管理与控制作用。

(四)以现代化手段实现安全管理的系统性

当然,安全监控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对这一管理工作进行优化与完善,转变传统的事后追查管理模式,以事先预测作为新的管理方式,则需要依靠与及时、准确且客观的信息,依此信息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对整个煤矿施工的安全性作出有效地预测与评价,通过现代化、系统性的管理手段,建立起信息交流的平台,对矿下施工环境进行科学的设计,采用先进的仪表进行状态检测及故障分析,以便于及时发现整个煤矿工程中的潜在危险因素,将安全事故控制在事前。

结论:

作为高危性的行业,煤矿工程的作业环境相对较差,因自然灾害以及管理失当而造成的各种煤矿安全事故不仅制约了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性、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等,也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但立足于我国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的基本现状来看,加强煤矿安全监控管理,为煤矿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环境,提升煤矿施工的安全性,避免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汪永芝,吴健斌.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J].煤炭工程,2011,(05).

煤矿安全管理总结范文4

1煤矿安全管理中常见的组织错误及其危害

1.1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组织体系缺失

煤矿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导煤矿各项工作正常实施的理论依据,细小的关键上存在问题,就会造成整个煤矿生产工作出现危险。当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组织体系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煤矿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操作,导致人员出现安全问题[1]。组织存在错误和缺失,就不能发现细微问题,也不能积极的展开对问题的防范和预测,导致细小环节出现大问题而面临全面的危机。组织的体系缺失会导致工作人员的操作性不一致,随之出现不容易管理和预测危险的状况出现,进而导致更大的安全问题发生。

1.2煤矿安全监管制度不健全

因为监管力度不足,监管人员对于监管工作的认识不够专业,会导致整体上对于煤矿安全预警工作的缺失,预防能力不足,是产生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2]。传统的监管模式主要是依靠人工主观观察,没有实现电子科技的检验和监督标准,导致在许多环节出现隐患,又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实现现代监管职能,要求针对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实施准确的仪器排查,能够准确到细微之处,才能保证防患于未然,不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1.3对于安全管理组织人员的业务培训不足以及工作范畴不明确

没有实现对安全管理组织人员的业务培训,导致相关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又不知道如何解决,影响后续的生产进行,还可能在出现危险的紧要关头,失去逃生的意识和知识方法,最终令工作人员失去生命。再者就是煤矿企业的工作范畴分工不够明确,导致许多环节缺失人员管理,最后造成煤矿的事故,也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1.4制定的奖惩制度不合理

奖惩制度是维系一个组织运转的重要手段,奖惩制度一旦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性,就会造成员工的不满心理,使得员工失去了工作积极性[3]。除了奖惩制度评判指标不公平之外,还存在着其他情况,比如应该进行奖励的员工没有得到相应的奖励,即便是得到了奖励,奖励的力度也远远低于其应得的奖励。而对于那些在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人,却没有对其进行应有的处罚,仅仅是遵照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进行处理。此种行为,对于工作成绩优异的员工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打击,不仅仅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大大减弱,还使得组织的核心凝聚力被削弱了。而那些没有按规定处罚的员工则会产生侥幸心理,认为安全管理并不需要太过重视,很容易在日后的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危害员工的人身安全。

1.5管理者的管理行为不恰当

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的行为会起到表率作用,员工会下意识的按照管理者行为的引导进行工作。而现阶段我国煤矿相关负责人的管理行为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有些管理者对于经营出现问题的设备毫不关心,容易造成因设备损坏或不工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4]。还有的管理者对组织内不同部门的员工采取同一种管理模式,没有遵照员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分类管理。管理者的不恰当行为,会影响组织内部其他员工的工作,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动力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2煤矿安全管理的防控途径

2.1构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在构建安全管理组织体系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科学化的考量,实现可靠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首先,应该有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能够专门进行煤矿安全防范工作,检查可能出现的煤矿安全危机,防患于未然。其次,还要实现制度的明确文献,要求领导和工人都能够严格遵守规定。还有就是需要对煤矿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在计划的过程中添加对于未来的安全防范意识体系建立[5]。

2.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在制度拟定的前期,要综合所有专业人士的意见,还要切身实地的考察工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安全工作的管理手段要实施在危险之前。防控管理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在工程构建初期就实现完善的制度管理,进行预防比补救要实际得多,而且对于工人的人身安危更具有实际意义。

2.3对安全管理组织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且严格划分工作职能

对于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对于人员自主防范意识的培养[6]。定期的进行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培训,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和自我营救意识。在问题没有发生的前提下,工人能够认识到危险性,防范补救可能发生的危险。清晰的划分人员职责,保证每个工作环节都能有人监管,就能将危险制止于最小的程度上。

2.4重新确立奖惩标准以保障奖惩制度的科学性

为了解决现阶段煤矿管理中存在的管理者制定的奖惩制度不合理的问题,应该做到重新确立奖惩标准,确保奖惩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7]。对于工作能力突出且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员工应该进行物质或精神奖励,促进员工积极性。而对于那些在工作中不遵守管理规定、投机取巧的工作人员,则应该按照《煤矿安全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惩罚,根据情节的严重情况进行相应的警告或辞退处理。奖惩制度的科学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是管理者维持一个组织有效运转的重要手段。奖惩制度的科学性使得员工认识到认真工作的重要性,为实现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2.5规范管理者的行为

管理者的行为在组织内部是其他员工的风向标,要想做好安全管理,就要实现对管理者行为的规范。比如在工作过程中,管理者看到工作人员或工作设备的操作或运行存在着问题,就应该及时地解决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化带来的损失。不仅如此,管理者还应该根据不同部门的工作特色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做好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

3结论

煤矿安全管理总结范文5

1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体制机制运行不够畅通

在一些煤矿的综合管理中,对于安全管理的力量充实还不够,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煤矿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出现有监管力量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等现象,因此,煤矿企业就会出现管理弱化、综合管理缺位等现象,这样,造成煤矿安全监管不到位,没有从规划、勘探、开发、建设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一些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出现有交叉现象,造成责权利等方面的不统一,整体管理合力不强,缺乏政策的决策力与执行力,影响整个管理的工作效率。

1.2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全面

在一些煤矿企业中,专业化管理人员、技术操作人员相对匮乏,因此,就会出现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全面等现象,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一些技术人员因为待遇低、责任大、工作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选择其它的行业,造成煤矿企业技术力量逐渐削弱,出现有断层。尤其是在基层煤矿企业中,招聘的临时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不全面,文化素质不高,很难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安全培训管理。因此,就会影响整个煤矿安全管理的综合水平。

1.3责任意识不强

安全意识是煤矿事故发生高低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当前一些煤矿企业中,由于安全意识不浓厚,重生产轻管理、重效益轻安全,出现有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现象。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的作用下,一些煤矿企业过分追求产量,企业管理人员主体责任意识没有落实到位,责任意识相对淡化,一些管理者不注重对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过分的依赖政府监管,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手段,这样,对于煤矿企业的综合发展,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

1.4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了对各大小煤矿的安全管理力度,并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没有形成良性与长效发展机制,在具体的表现中,主要就是缺少政策的连续性,出现有以“关”带“管”的现象,有些企业重视生产管理,忽视安全管理,通过强化劳动,提高机械设备投入等方式,没有发挥出制度管理的连续性作用;同时,管理方面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在具体的管理中,没有形成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因此,造成在管理中出现事故发生、整顿管理、复产等恶性循环模式,为企业的综合发展埋下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在一些政策的制定上,也没有结合具体的需要,在制度制定上没有结合煤矿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措施不能满足煤矿的实际需要,造成整体管理效率严重低下。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措施的探讨

2.1强化队伍建设,理顺体制关系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形成多元化的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将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建设纳入到地方政府安全工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安全生产效能的重要指标。在强化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全面解决管理部门中涉及到的编制、经费、办公、车辆、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因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进一步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确保煤矿安全监管的良性运行。在完善煤矿生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实行矿管分离的方式,改善煤矿管理层参与煤矿监督管理方面的运行机制,防止出现腐败等现象的出现,这样,通过关系理顺,构建企业秩序良好的运行机制。

2.2强化人才培养,充实队伍力量

在严格按照煤炭行业的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加强对煤矿人才的全面培养。在积极引进煤矿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煤矿管理之中,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形成全方位人才管理的模式。同时,在人才管理队伍建设中,要不断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专业化的素质培训管理,强化对人才的继续教育管理,提升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2.3强化主体责任,增强安全意识

在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增强煤矿企业的安全意识,结合宣传教育,形成在警示教育、思想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约束。在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的宣传中,进行多方面的安全责任管理。加大经济处罚以及刑事责任等方面的追究力度,对相关的重大事故要形成严格的管理,构建严厉的安全管理机制。同时,强化煤矿现场安全管理,形成以班组建设为单元的综合管理方式,在班组制度、专职安全员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模式,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4强化监管力度,促进良性发展

强化煤矿安全监管的整体力度,要从多方面着手,在时间、地点展开不同的检查方式,形成突击性的检查与常规性检查相结合,对于煤矿安全监管中出现的各种弄虚作假的现象,要进行全面的清查与处治。对于检查的结果,要形成回头看,不断总结出监管的创新方式,实行跟踪监察整改的运用,全面确保检查的整体质量与效果。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多方面的技术控制,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解决一些苗头性的倾向。在量化各种隐患事故的过程中,采用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情节严重的事故,要进行立案调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树立安全第一、责任到位的管理方式,真正实现安全监管、关口前移的管理方式。

3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总结范文6

在一些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中,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煤矿企业,在基础条件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等,基础自然条件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导火索。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在瓦斯事故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瓦检员配备不足,责任心不强,检查不及时,没有及时跟班作业,井下电器有失爆现象;煤矿树枝状开采还未根本杜绝,通风状况不好,很容易产生瓦斯集聚,造成事故发生。

二、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一)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建立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制度,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能减少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损失,有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可整体提升各项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特点,在具体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二)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

通过安全技术与安全制度的有效管理,强化煤矿生产中综合技术的运用,将安全管理的环节融入到每一个细节,尤其是突出防范意识,进行各方面的整体应用。构建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机制,从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消除各种煤矿安全隐患,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煤矿企业良性发展的优质环境。突出对整体安全技术的全面优化,增强安全管理的技术参数,有效地改善煤矿企业的整体生产效能,突出效益提升的全面运用。

(三)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

当前,安全责任成为一项重要的追究制度,每一次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心理造成一定的阴影,因此,要突出对安全责任意识以及安全管理的综合应用,将安全、责任、技术贯穿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将安全责任管理提高到一个更高的高度,作为牵涉到人民幸福、民生福祉的重要指标,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尤其是处理不当,就会造成社会的一定动荡,影响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打破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人心不稳,从而影响整体积极性,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

三、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树立牢固的安全责任意识是构建安全生产的第一步,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关系到改革开放大局,因此,形成安全第一的管理意识代表先进的发展方向,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分层分级进行责任管理,将每一个安全责任区进行细化,让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都有一种责任感,从不同方面强化自我的责任意识。同时,构建安全责任意识的宣传网络,通过板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宣传,及时更新各种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技术,对安全知识进行常态化宣传,形成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模式。此外,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围绕设备技术的改进,知识运用的更新,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等,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感受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的模范效果。从多方面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责任事故的煤矿企业,对管理人员严惩不贷。

(二)抓好安全监管的每一个环节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综合考虑煤矿企业中的每一个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进行细致的监督管理。一是认真总结近年来防治各项安全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特点,看到自身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薄弱地方采取各种综合性的管理措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具体的监督管理中,要针对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看是否建立各项严格的规章制度,包括井下采煤挖掘作业规程,是否按照规程、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对于违背规章程序的及时制止。二是要做到监督管理的细化。做到“每日监测、每周报告、每月分析”的管理模式,强化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及时的检测系统,严格检查各种规章制度、设备运用。排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对井下采掘碛头、盲巷、废巷的通风瓦斯管理,对井下运输大巷、工作面的支护管理、危岩的处理、对水灾的预兆等,都要进行严格检查,制定严密防范措施,确保生产安全。通过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制定全面的监督管理机制,深入分析每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整体效能的全面提升。

(三)构建全面优质的安全管理文化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中,要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形成强烈的安全文化氛围,通过及时的宣传教育,将安全文化灌输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之中,形成活泼、开放、严谨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是构建全面化的安全培训课程。对每一项安全知识与技术操作的运用进行全面培训,煤矿行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使取得资格和实际管理水平统一起来,真正提高煤矿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二是煤矿企业自身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针对煤矿的实际情况,按照操作规程逐条、逐款培训到位,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况,又能够做到遵章守纪,不违规操作,确保生产安全,从而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

(四)促进安全管理技术的整体跟进

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技术跟进中,技术运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通过技术改进,能有效促进安全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技术是关键。安全技术的提升是改善企业安全现状、强化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智利被困矿工的成功获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必须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的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企业必须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并限期3年完成,表明国家提升煤矿安全保障能力的决心。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提高煤矿事故的可防可控性。因此,通过新技术的不断融入,煤矿井下采煤设备的更新与技术运用的融合,实现整体安全的有效模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