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个人文化素养

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范文1

大学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教书育人的园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是每个大学教师身担的重任。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所教授的内容更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人文素质是关于“人类认识自己”的学问。“做人的根本在于品质培养”,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启发人们做一个真正的人,做一个智慧的人,做一个有修养的人。人文素质的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注重人的心灵自悟、灵魂陶冶,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良好的人文素质表现为: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热爱和追求真理,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儒雅的风度气质等。

二、人文素质培养与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教育部在全国52所高校开展的试点工作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文化素质教育,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通过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由此可见,在大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大学阶段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有关各个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去提高个人文化修养,提高个人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崇高理想、优秀情操、完美人格、求实精神和儒雅风度的良好素质的人。

大学英语教育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重任,但却是很多英语教师忽略的部分,我们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语言本身的教授中,帮助学生们在听、说、读、写、译五大技能方面有所进步和提高,这些的出发点是完成教学计划和实现教学目标,更明确的目的是学生的四、六的通过率。把英语分割成一个个知识点,一个个不同用法的词汇和短语以及一个个包含了生词的例句。完全的把英语教学看成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英语本身所带有的文化性,忽视了通过英语教学的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实际上语言是各种不同文化的载体,文化要靠语言去表达出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学习语言,而不了解其赖以自下而上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运用不好语言。”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英语文化的学习,也就是人文素质提高的过程。

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除了要对课文本身的内容及涉及到的词汇、句法和语用进行必要的讲授外,还要对与课文相关的其他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这些内容包括事件的因果,语言现象产生的背景等。对其如不进行解释或解释不清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对其课文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讲解,既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还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对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也能使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当然如何去进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要靠教师把握,切忌本末倒置,总的原则是课文教学为主。  三、大学英语教育中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话题课堂讨论

英语教学中遇到很多值得同学们去思考文章,师生们可以通过课堂上的讨论来共同挖掘课文内深层次的含义。例如在大学英语新理念综合教程中,第一单元college life 中介绍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在开始新的大学学习之初要如何去做好准备去迎接新生活,如何去学习,如何去交友,如何去处理遇到的问题。这个话题对于新生来说很有意义,每次我都会在课前让学生们讨论你理想的大学生活,本单元结束后还会问一些关于新的大学生活你的计划之类的话题。

2 开展系统的文化讲座

英美国家的人文知识,仅仅依靠英语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毕竟是有限度的,为了能够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英美文化,可以采用讲座的形式,对于大学综合英语教程的每一个话题可以在学期之初分配给不同的英语教师,按着课程的顺序,在课余时间以讲座的形式讲授。仍以第一单元为例,在讲校园生活时,可以介绍英美国家的大学,大学的类型包括两年制、四年制、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对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的著名的学府,可以重点介绍一些内容。然后让学生们通过对于英美国家

学校的认识,对我国的高等教育与西方的高等教育进行对比。

3 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可以以影音的形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外语教学,不仅在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而且有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多媒体教学中所提供的文化背景及社会的文化内容较为丰富多彩,而且“视听资料”都是“原汁原味”的精品佳作,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强,更贴近生活、自然,使学生在不同领域、不同角度领略异国文化,品味地道英语,在轻轻松松的声像并茂的学习环境里去领悟目的语的妙趣及所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输入语言、文化信息的同时,输入文学艺术修养内容。

4 突出教师作用

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修养来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文素质去吸引学生。作为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因此,教师除精通英语语言的形式外,还应熟悉西方文化,自身的人文素质要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余时间要注重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四、结束语

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更不是哪一个人就能单独完成,需要所有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的工作除了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

参考文献:

[1]龚献静,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4,1

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范文2

一、人文素养的概述

人文素质相对来说比较宽泛,涉及的内容多而琐碎,对个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具体的讲,人文素质是个人的内在品质在客观世界中的表现。每个人的具体行动都是由其内在的品质和精神决定的,虽然内心的想法不可观,但是,个人的表现是可以进行评判的。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将正确的人文道德和人文思想传递到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善美,需要学习什么,不能学习什么。语文教育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语文教育工作才可以培养出品德高尚的学生,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做文明的学子。

二、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高中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还是学生生活中重要的工具,关系着个人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将自己视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语文客观知识的同时还要着重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人文情怀,将语文视为提高个人魅力、提升自我形象的重要工具。

1.提升学生的适应力

语文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考试的分数多么的高,而是可以将学到的知识运用的生活中。部分学校将语文成绩看成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这种认知存在着偏差,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高中语文从根本上说是一门语言,是应用性的学科,这就意味着成绩高的学生并不一定具备人文素养。教师应从教材中找到人文素养的内容,并将这种素养进行深入的挖掘,将其中的精华充分的展示出来。对于文章的品读和古文的欣赏,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力。这种能力的训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剖析,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示。学生可以凭借这种能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更加健康的发展。

2.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模式都是由教师主导的,学生跟着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指定了方向,但是,限制了学生的学习范围。这种教学方式过分的强调了教师的作用,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自主学习,多种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组成活动小组或是讨论小组,对每个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的发挥,提升自己的能力,充分开发各人的潜力,主动地理解其中的人文情怀,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措施

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教师和学校应该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作用,改变传统的思想,将人文素养的培养看作是语文教育的一大目标。学生应积极配合教师,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多方面的发展,做合格的高中生。

1.现实与教材相结合,突出人文意识

随着我国的大跨度发展,社会变化速度十分的迅速,社会上的新事物不断涌现。现代的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着不良的影响。现代学生的思想跟着社会风气走,没有对国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内容不多,又没有足够的团结精神,一味地追求个性。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使得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出现偏差。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名人名言以及其中包涵的人文素养进行深入的讲解,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比如:在学习的诗词时,教师可以将一生的履历和爱国情怀与诗词联系在一起,并将关于的材料进行全新的整理,形成连贯的信息,为学生全面了解的诗词提供有利的材料。

2.灵活讲课,引发思考

语言的学习和运用离不开真实的环境,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才可以体会到语言的魅力。设立情景模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便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学生的价值观和认知观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塑造的,对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比如,在《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组,进行其中精彩段落的朗读,并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作用,营造一种气氛,使得这篇文章学习过程中一直处在令人激动的环境中,学生便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语言的人文素养;在古文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将那些枯燥、无趣的词语解释放在比较轻的位置,将文章的背景和人物的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背诵,减轻学生的负担。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不仅仅局限在课堂,还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学生只有和其他人进行接触,才可能获得交流的机会,获得提高自我表达水平的机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加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人文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只有在集体活动中,学生才会体会到如何处理问题、如何与学生进行合作,如何将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到位。实践活动并不是让学生进行玩耍,没有任何目的,教师应该进行引导,确定小组的任务,让学生活动起来,而不是进行放养。比如,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扮演其中喜欢的人物,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烛之武的危险处境,还可以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详细地分析,揣摩文中字词的妙用,将事件、精神、词语用法联在一起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结语

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范文3

一、要加强自身思想素质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

尽管是一名普通的中学音乐教师,可是,人们赞美你是音乐的传播的使者,是美好的化身。还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多么的伟大、职业是多么的崇高啊!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我们教师道德行为的最高要求。试想一下,人们为什么这样敬重教师呢?就是因为教师能做到为人师表。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人格作风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的各种道德表现和发展,从而使音乐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学生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是他们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二、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提升个人文化内涵

诚然,文化素养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的提升也来自艺术修养的积累。做一个好老师,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以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丰富的文化知识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精神世界,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是一门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的学科,它不仅具有审美体验价值,还有社会发展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所以,要做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人文、地理、历史、民俗、外语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这些知识,去描绘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丰富的内涵和作品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内容。

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范文4

一、改革文化课教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课是的基础性、工具性、情感性和广泛性的结合,它是学习、理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它是从事岗位工作、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基础;它是社会交往,与人交流沟通,在社会上独立生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融入和谐社会的基础。职业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狭窄的专业技能训练,必须重视对学生普通文化素质、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即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文化基础课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开拓学生的视野,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形成服务,为学生接受继续教育,转换职业、适应社会发展做好准备。有关中职学校应该从学校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办学特色,树立创新理念,加强校园文化项目建设,精心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熏陶、渗透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以期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各种课程文化竞赛,设立丰厚的奖励条件,通过物质刺激学生进行文化的学习和比赛,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培养优秀的团队精神,同时也帮助学生学习基础课程,丰富他们的成长阅历。有关学校在建设校园过程中可以加强建设图书馆,设立大量图书,精心营造良好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丰富自己,在掌握课本内容时还可以搜索更多新知识,从而逐渐影响学生的能力培养,最终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二、采取有效教学进行文化基础课程教学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通过引导需求、激发兴趣、设计活动、图像呈示、任务驱动、体验成功等手段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获得发展。只有老师与学生共同合作,才能实现双赢,促进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比如有关老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时,可以适当与历史有效结合起来,讲解作者的生活背景以及创作文章的背景,让同学增加对作者的了解以及历史的了解,以便于学生学习语文,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质量。还有就是在教美术时可以带领学生走向生活,观察生活中的景观从而用笔描绘出来,培养他们的艺术创作能力和情感培养,从生活中寻找创作源泉。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这就意味着课程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即使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又使实践和生活成为学生个人发展的活的源头,从而实现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中职学校在制定课程计划时,应在遵循教学循序渐进规律,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人文选修课,人文选修课可以包括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例如“社交礼仪”、“心理健康”、“诗词赏析”、“论语心得”、“美学艺术鉴赏”、“创造与创业”等。由于选修课的目标旨趣、任务功能、教学途径和方法乃至考核评价自身的特点,不能直接将必修课的教学法简单移入选修课的教学中,而应当深入选修课的教学研究,例如采用诸如专家讲座、实地参观、讨论、岗位实践等学生乐于接受的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课程的教材由任课教师自定,也可以自编。这样有利于拓宽人文视野,陶冶情操,开启学生思想的闸门,激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三、中职学校老师注重提高个人职业素养

学校在选拔老师人才时也应该注重他们的个人职业素养,重点培养高素质人才,只有老师的个人能力提高,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优秀的引导者,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作为老师应该追求新课标要求,改革创新,严格要求自己,热爱学习,注重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并且时刻与当今社会发展现状联系起来,关注社会时态,学习最新知识,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比如在课下时间同专业老师可以组织进行专业研讨,讨论当前授课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效措施,并且共同学习专业新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以便于在授课中及时教导给学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创新进步。老师与学生也应该处理好关系,关注学生学习状况和生活状况,在精神上鼓励支持学生学习,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品德,促进其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职业素养的培育者和引导者;教师不仅要业务过硬,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因此,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首先要端正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次,要求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学习,丰富教师的人文知识。再次,通过有效的管理监督,强化教师学习的效果。最后,要求教师结合本职工作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范文5

中职学校是培养和提高人才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在素质教育提高、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的时代,中职学生在加强文化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教育,就更更应该从学生的发展身心、社会需求等方面出发。以某知识点为主题,满足不同层次的中职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需要,发展中职学生智力因素与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中职学生综合素养。

一、从中职教师人文教育素养开始培养,从而全体教师人文教育观念。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教育。许多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状况还不能令人满意,人文知识不扎实,主要是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知识面不宽广;相对忽视甚至轻视对学生的人文知识的教育与积累,都一味的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作为青年教师存在着思想认识短浅、人文素质意识不足问题,因为他们中很多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特殊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在学校层面面对青年教师的筛选也是仅仅重视自身专业素质与学术成就,反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方面。要深层次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整体人文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言传身教”作用。

中职教师要努力拓宽知识面,要充分看到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的重要性。要终身受教,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特别要学习经典原著。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在经典原著中,是我们文化发展的根、基础。并且,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要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只有形成了结构,任何事物才能产生效能。很多知识在脑子里,不成结构,是没有什么作用的。这种结构必须是敞开式的,以充实、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二、重视中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基础。

在我国教育体系里中职教育的重要性决定了非智力因素对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不仅能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还能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陶冶人的高尚生活情趣,造就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实际意义。所以,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把培养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才能确保所培养的学生无论是在专业技能、综合素质或综合能力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现今社会对全面人才的要求是:具备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情绪控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能力。非智力因素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其关键性作用。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毕业年龄偏小,如果没有好的非智力因素,上面所列举的能力就比较薄弱。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在实施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注重非智力因素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非常关键的。

三、中职教师人文素养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深远影响

成将非智力因素称为“EQ”,即情商。中职学生非智力指学生的动机兴趣、气质情感、意志以及理想勤奋程度、良好习惯等。目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偏低,可归结为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不高造成,而他们的智力因素则不应是主要的因素。对于一个中职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同发展才是其成人成才的基本保证。这就需要教师将自身的人文素要贯穿于教书育人的整个过程中。所以,我们要想改变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差的现状,就必须加强对中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首先,中职教师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丰富自己的人文知识,中职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教育技能、 创新意识。使自己在教学中能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人文底蕴和教育技巧来赢得中职学生的认同和模仿,使中职学生主动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目标和人格,默化地接收人文教育。

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乐于学习。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可以根据专业的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学习本专业知识的目的和社会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内驱力,增强自制力。要不断的引导学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其次,中职教师要用自身的人文素养来影响学生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成就教育。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学生的人格成长会在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的教师的影响下,逐步成熟与完善起来,而学生的人格完善,是一切良好的学习心理的基础,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

提高个人文化素养范文6

关键词 语文素养 修养品质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1 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

要完成新课程标准目标,教师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听说读写能力强,还要具有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态度。语文教师只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个人思想素养,更新知识结构,发展职业能力,才能获得自身长足的发展,才能确保新课程改革的成功。初中语文教学语言更多的是教师对教材的感悟结合对生活的体验表述,教师在表述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美,教师的教态、语言要富有激情,它是教师语文素养的综合展现,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的楷模,教师的身教作用不可忽视。目前,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要完成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目标,教师自己必须要大力提升自身语文修养。一是,多读、多写、多思考、多练习,做学者型教师;二是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做智者型教师;三是,走出校园,体验生活,参加实践,做实践型教师。

2 优化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乐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一个自由空间,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要让学生感到“想学”,学习没有压力,学习是一种快乐、轻松的求知过程,学生才会进行积极的思考。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轻松的氛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肯定,让学生敢于直抒己见,敢于标新立异。鼓励学生竞争,争鸣和创新,要欣赏学生的观点,让学生真正自主。这样才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压力,环境轻松,思维才能放开。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会猜测教师所需要的答案,不会看教师的脸色进行回答,而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有意无意地采用一些说笑、表演等手段,调和课堂气氛,增加教师的亲和力。

(2)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共同配合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允许有不同声音。教学过程教师放低姿态,和学生共同探讨。

(3)建立不同阶段发展目标和良好的评价系统,体会成功的快乐。在教学中要立足学生实际,共同制定学生个人学习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对学生的成功及时肯定表扬,同时要结合学生自评,学生相互评,教师评等评价系统,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4)精研教材把握精髓,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师要导出个性主张。要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教师首先要精研教材,领会内容精髓,体会其情感,这样才能导出个人意见,个性主张。

(5)让学生去思考、去品味、去体验。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强调教学进度,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品味、去体验。这样才能激感,学生思维品质,道德修养才能提高。

(6)课堂教学注重情感渗透。新课标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的教学不仅仅给学生以语言文字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3 教学方式多元化,课堂教学向课外、社会延伸,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才能领会知识,理解知识,同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建立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生活与教材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大自然中去观察、体验、思考,寻找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方式。目前农村学校80%的学生没有课外阅读习惯,更多的时间是看电视。阅读时更多是对故事情节感兴趣,没有在阅读中去积累、感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一是,阅读内容要加以选择,根据新课标要求制定阅读目录;二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过程注重知识的积累、思考、揣摩、感悟、体验;三是,引导交流,让学生体会表述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