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1

一、总体要求

“贺年会”采取“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模式,针对年节期间市场特点和大众消费需求,突出泉城文化特色,整合各类节会活动,营造祥和快乐的年节氛围,打造健康文明的贺岁活动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到济南观名泉、赏民俗、贺新年,让游客在浓厚的贺年氛围中,乐享泉城,品味泉城,刺激和扩大年节消费,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带动作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发展。

二、活动安排

我市“贺年会”由市旅游局、市文明办、市新闻办、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城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市民族宗教局、市城市园林局、市文联、市口岸办、济南火车站和各县(市)、区政府(含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下同)共同主办。活动时间自年1月1日至2月17日(正月十五)。

三、主要内容

(一)打造“贺年会”五大产品。

1.“贺年礼”产品。一是结合我市实际,发动全市旅游商品生产企业重点开发阿胶、玫瑰等保健食品,剪纸、面塑、布老虎等民俗文化用品,黑陶、木鱼石、泰山玉、中国结等工艺礼品,富硒大葱、鲍芹等农副产品。二是指导和推动大观园商场、章丘旅游商品购物街、七贤文化城等单位策划举办各种形式的年货大集、贺年礼大集,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好第八届济南迎新春精品年货交易会,集中展示和销售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贺年礼商品。三是在大型购物商场、超市、酒店等开辟贺年礼销售专区、专柜,开展丰富多彩优惠促销活动,满足广大群众和游客年节购物消费需求。

2.“贺年宴”产品。以弘扬鲁菜文化为宗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年好客贺年会·济南鲁菜美食节”活动。一是发动全市星级饭店、餐馆、特色美食街做好贺年宴的创意、设计和组织工作,深入挖掘“福”文化、儒家文化、大舜文化、泉水文化、民俗文化和乡村文化,推出一批以“贺年”为主题,不同价位、不同需求的迎新宴、年夜饭、团圆饭、婚宴等。二是策划、推出一批美食节、美食月、美食周、风味小吃节等系列餐饮活动。三是组织有条件的餐饮企业积极开发贺年礼盒、礼包等年货产品。四是指导企业把餐饮和休闲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消费者的参与热情,营造“好客·福满泉城”的节日氛围。五是把开发贺年宴产品与坚持绿色环保理念结合起来,倡导绿色餐饮、绿色消费,打造低碳、绿色“贺年会”形象。

3.“贺年乐”产品。以元旦、春节、元宵节三个节点为重点,集中策划推出一批特色旅游节庆、民俗娱乐和文化演艺活动。元旦:以“跨年迎新”为主题,举办以广大市民和游客为参与主体的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迎新庆祝活动。重点策划畅游七十二名泉赢大奖抽奖活动和颁奖典礼、大明湖冬泳节等活动。春节:以“好客·福满泉城”为主题,重点打造泉城新年祈福会、大明湖春节文化庙会、千佛山迎春庙会、九顶塔欢乐中华年、红叶谷第二届梅花节以及各类文化演出活动等。元宵节:以“闹元宵”为主题,重点打造趵突泉迎春花灯会、章丘百脉灯会、商河鼓子秧歌汇演以及各类民间扮玩活动等。

4.“贺年游”产品。整合泉水、民俗、齐鲁美食、滑雪、温泉、养心养生等资源,组织旅行社积极开发适合年节休闲旅游的“贺年会”旅游产品。重点打造合家欢家庭二日游系列套餐,统一产品包装,统一运作模式,统一市场报价。同时,针对团队和散客市场开发一批年节特点突出、适宜冬季出游的特色旅游产品。

5.“贺年福”产品。重点围绕春节祈福,整合挖掘传统福文化,开发一批祝福健康、祝福长寿、祝福平安、祝福兴旺等“贺年福”产品。春节期间以“好客·福满泉城”为主题,重点打造“泉城新年祈福会”。

(二)开展“贺年会”六大评选活动。

1.“贺年会”之最评选。组织我市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积极参与“贺年会”之最评选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关注、参与、享受“贺年会”。

2.金点子评选。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贺年会”整体策划创意方案、具体活动方案,不断完善活动内涵,提升创意水平。

3.好玩游戏评选。挖掘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习俗,创新策划形式多样、健康有趣、群众参与性强的好玩游戏。通过举办好玩游戏评选,提高社会关注度和参与度,创新民俗,引导消费。

4.“美陈大赛”。以“好客·福满泉城”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营造浓厚的贺年氛围。重点做好城市重要节点和“贺年会”参与企业的氛围营造,丰富美陈设计内容,力求美陈特色浓郁、风格多样、丰富多彩。

5.“我们的节日”摄影大赛。由市摄影家协会组织专业和业余摄影爱好者,围绕我市“贺年会”各项主题活动进行摄影创作,参赛作品通过设制网页、报刊、杂志向公众展示,由公众和专家进行评选。

6.主题街区、社区评选。按照“贺年会”主题街区评选条件、标准和办法,围绕“贺年会”主题进行统一设计,整体美陈、亮化、美化,营造“贺年会”浓郁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民俗展演、商旅酬宾等活动,延长营业时间,推出优惠措施,提高服务水平,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

四、工作分工

(一)市文明办负责将“贺年会”纳入到“我们的节日”大型主题活动中,着力营造年节氛围及和谐环境。

(二)市新闻办负责协调中央和省驻济新闻媒体加强“贺年会”宣传,安排市级媒体开设专栏宣传报道。

(三)市公安局负责“贺年会”各项重点活动和有关消防手续的审批及重要活动现场安保工作。

(四)市交通运输局负责“贺年会”交通保障和长途汽车总站活动氛围营造。

(五)市城管局(城管执法局)负责“贺年会”氛围营造涉及的相关审批和主题街区环境秩序整治。

(六)市商务局负责保证节日市场供应,组织餐饮和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参与“贺年会”活动。

(七)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组织“贺年会”文化活动。

(八)市民族宗教局协助做好“泉城新年祈福会”相关工作;安排有条件的宗教场所参与“贺年会”跨年迎新撞钟祈福活动。

(九)市旅游局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重点负责“贺年会”各项活动联络和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工作;负责“泉城新年祈福会”的策划和组织,汇总各部门、各县(市)区活动情况,编发简报;组织“贺年会”六大评选活动,开展“贺年会”网络团购。

(十)市城市园林局负责组织各风景名胜区“贺年会”活动,组织景区参与“合家欢”惠民旅游产品开发,做活淡季旅游市场。

(十一)市文联负责组织“我们的节日”摄影大赛。

(十二)市口岸办负责协调济南国际机场营造贺年氛围。

(十三)济南火车站负责在站前广场、进出站口、候车室等场所悬挂、张贴相关宣传品,营造“贺年会”氛围。

(十四)各县(市)、区政府负责辖区“贺年会”的组织领导工作,积极推动宣传发动、氛围营造、专项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安全管理和重点街区、社区、村镇工作开展。组织有条件的古街、古镇开展“贺年会”活动,组织好“百万外地人回家乡过大年”活动。

五、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科学制订“贺年会”各项活动方案,精心组织,密切协作,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安全管理,制定突发事件应急保障预案,确保我市“贺年会”活动圆满成功。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2

一是旅游配套规划衔接还有待完善。旅游产业涉及“行、吃、住、游、购、娱”等要素,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目前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对这些元素的协调与衔接还不够完善;二是旅游配套整合力度还不够大。“住、食、购、娱”等旅游要素基本处于零星、分散的发展状态,缺乏有效的整合,综合效益还不明显;三是旅游配套品牌形象还不突出。营销中较多强调“游”的宣传,对旅游延伸产品包装宣传还不够,未能真正打造出配套拳头产品;四是旅游配套链条还有待健全。目前全市旅游休闲度假娱乐配套设施的功能要素还不够健全,游客停留时间较短,人均消费水平偏低。

为此,必须在科学规划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大对旅游配套的开发建设力度,丰富旅游配套内容,增强旅游吸引力,促进我市由观光旅游目的地向观光与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的转型。

一、要加强领导

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是贯彻落实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精神,推进最适宜旅游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内重要的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市旅游业本身优化产品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各地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工作的领导,市成立以市政府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为组长,市府办、市旅游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市政管理局、市交通局、市公路局以及各县(市、区)主管旅游工作的领导为成员的市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亦要成立相应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要理清思路

观光与休闲度假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建设,要求整合全社会的资源,突破旅游业单一性、观光型的发展模式,向复合性、动力型大产业跃升。具体而言,就是全面推进城市配套建设,突出城市配套发展综合目标,发挥城市配套综合优势,完善城市旅游要素功能,实现旅游城市“行、吃、住、游、购、娱”的全面发展。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依据,以《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先导,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为主线,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资源整合,扩大招商引资,推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融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潮,拓宽旅游产业发展空间。

三、要明确目标

一是培育配套亮点。重点推进优势突出、特色明显、效益集中的配套设施建设,打造肇庆“配套设施精品”,使之成为千里旅游走廊的重要旅游吸引物;二是完善配套链条。推进千里旅游走廊沿线“行、吃、住、游、购、娱”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尤其要加强肇庆中心城区和德庆与怀集两个次中心区的功能要素配套;三是提升配套品牌。全面整合旅游配套资源,提升千里旅游走廊的旅游配套品牌形象,促进旅游业增长模式的转变,进一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四、要抓住重点

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空间跨度大,涵盖了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要方面,要按照统筹规划、立足实际、量力而行、适度超前、分级实施的原则,选准突破点,全面推进配套设施建设。

近期要“立足一个中心”、“强化两条主线”、“取得三个突破”,促进千里旅游走廊“行、吃、住、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的逐步完善。“立足一个中心”,就是要大力发展我市中心城区的旅游商品业与旅游文化娱乐业,增加高档饭店或主题饭店,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提高旅游软性消费,把我市中心城区建设成观光、休闲、度假、会议等旅游功能突出的城市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两条主线”,就是要着力打造“广肇梧”、“广四怀”两条黄金旅游热线,加强交通配套建设,开发度假、健身、生态特色旅游产品,完善人性化旅游服务系统,扩大旅游产品向上下游延伸,进一步强化旅游的引导、疏通和留驻消费功能;“取得三个突破”,就是要在风情特色街区、家庭休闲旅舍和文化娱乐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突破。以上规模、高档次、有特色为原则,建设若干旅游购物街区、特色美食街区、休闲酒吧街区、文化娱乐热点及家庭休闲旅舍、农家乐项目等,丰富旅游内容。

五、要明确职责

各级政府以及旅游、交通、公路、建设、规划、市政、文化、财政等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部署,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抓好落实。各有关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确保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按时按质完成。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3

5月初,广东省各地一季度经济数据陆续出炉。粤港澳大湾区中,珠三角9市率先亮出“成绩单”。数据显示,珠三角9市G D P已占到广东省的8成有余,服务业与工业的“双轮驱动”效果渐显,外部外贸市场的恢复及内部消费回升、投资拉动等因素,共同为珠三角经济带来“开门红”。

其中,佛山的G D P增速为8.3%,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速6 .9%,而且超过了广东省7.8%的平均水平。

如果以这样的速度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在两到三年内,佛山,一个地级城市,GDP总量很快就能跨过万亿大关。

如此雄厚的经济实力,让佛山在粤港澳大湾区11城当中,具备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座岭南重镇的软实力,在大湾区,甚至在全国都是响当当的。

硬实力:制造业大市二次腾飞

数据可以最直观的展现佛山的硬实力。

去年珠三角9市经济总量超1万亿美元。除广深外7市经济总量4342.65亿美元,佛山约占三分之一,达到1299.7亿美元。佛山GDP,2016年已超过8000亿,在全国大中城市排名第15位,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的11%、全国的1.2%。

显而易见的是,佛山,这个传统制造业大市,已经开启了二次腾飞之路。

佛山,广东省第三大城市,位于珠江西岸,其中心城区历史上与北京、苏州、汉口并称“天下四聚”、也是四大名镇之一。全市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00多万。

佛山的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曾经鼎盛南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佛山的陶瓷、家电、建材领跑全国,诞生了东鹏、美的、海天、凤铝等一大批世界级品牌。

进入21世纪,佛山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提出和建设,让这个老牌制造业城市焕发出勃勃生机。

2014年8月,国家工信部、广东省政府举行共同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发展暨项目签约活动。这是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启动建设的标志性事件。

2015年1月,《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印发,这是整个产业带发展中一份关键性的系统规划,明确了“到2020年,珠江西岸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产值22000亿元”这一目标。同时,产业带上各地的分工也已由此明确。

去年9月,第二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会议在佛山召开。据悉,佛山市已制订了《佛山市打造万亿规模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基地工作方案》,提出通过创新驱动、市场引领、集聚发展、转型升级,形成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体系。

如今,先进装备制造业成为佛山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工作的经济主阵地。仅在佛山市顺德区,机器人制造及解决方案企业就达56家,年均产值增长40%以上,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已有四家,市场潜力巨大。

软实力:粤文化发源地和兴盛地

衡量一座城市的整体实力,除了经济指标等硬实力之外,文化底蕴、传承与发展是城市软实力的象征。佛山,在这方面同样不遑多让。

佛山是岭南文化分支粤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以及传承地之一。 美的总部大楼。佛山拥有美的、海天、格兰仕等多个世界知名制造企业。

佛山许多岭南文化亮点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文化圈中都有极高的知名度。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武术之乡和民间艺术之乡,是“广府文化”的策源地。在佛山,从新石器时期的“西樵山文化”,5000多年前的河宕贝丘遗址,宋代的祖庙、明代的南风古灶,到清代的东华里、祖庙历史街区等历史文化遗存,以及延续至今仍生机勃勃的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活动,保存着“广府文化”完整的根脉。

以民俗“行通济”为例,每年正月十五,来自珠三角以及世界各地的数十万人们,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成为国内元宵节最盛大的民俗活动。

据悉,为提升城市软实力,近几年,佛山努力打造岭南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特色,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步伐加快,对外文化交流领域逐渐扩大,源于岭南文化的创意产业兴起,特色文化建设不断发展。

与此同时,近几年来,佛山大手笔投入,启动了规模浩大的城市升级行动。《小康》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初至今,5年时间里,从城市升级,到城市升值,再到下一步将要实施的城市治理,佛山通过“三步走”,由表及里,由浅至深,走出了一条具有佛山特色的“城变”路径,改变了传统制造业城市面貌落后的“心头之痛”。其中,在2012至2015年为期三年的城市升级行动中,佛山就把1709.79亿元资金投向316个项目,覆盖了组团中心提升、交通基础设施、绿化和景观提升以及城乡环境整治等四大领域工程。

去年提出融入大湾区发展战略

佛山的软硬实力,让其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今年的全国“苫帷鄙希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内地与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其实,佛山在去年召开佛山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时,就曾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

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佛山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入区域一体化进程,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竞争的又一次重大战略机遇。佛山将把国家和省赋予的使命任务,作为定位自身角色的坐标,着重扮演好三个角色。一是突出制造业优势,打造大湾区的制造重镇。二是突出广佛同城优势,打造大湾区的核心区。三是突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打造大湾区辐射带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桥头堡。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4

一、积极应对形势变化,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稳中趋快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创新工作,出台了财税征收、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城中村改造等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加大了经济发展推进力度。“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按照中央、省、市的部署,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经济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地震灾害对我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震造成了市民的心理恐慌,房屋潜在购买者对房屋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影响了房地产销售;二是四川、*、*籍农民工返乡,劳动力减少,加之道路运输受阻,影响建材和设备供应,造成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放缓,但这些影响没有改变全区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完成69.93亿元,同比增长16.1%;截止5月底,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9亿元,可比增长3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94亿元,同比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4.94亿元,同比增长3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5.57亿元,同比增长26.7%,消费结构呈现出由郊区型、基本生活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的趋势,消费需求趋旺,投资和消费双向拉动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全区经济继续在又好又快的轨道上运行。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狠抓项目的策划和包装、引进与落实,积极组团参加了第*东西部经贸洽谈会,成功推介了小寨商圈重点项目,积极开展已建成楼盘的招商资源普查和专项服务工作,对36个楼宇商业项目实施二次招商。1—5月份,全区实际利用外资完成1307.7万美元,同比增长28.4%;实际利用内资完成15.96亿元,同比增长14.6%。全区72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1.87亿元,5个市级考核项目进展良好,12个区级重点项目主体封顶,28个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小寨商圈内的10个已开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1亿元,旺角广场建成营业,西旅国际、华联购物广场正在加快建设,*财经学院综合楼、*文化综合大厦、小寨工人文化宫改造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小寨十字西南片改造开发已签订战略协议,完成了省军区沿街的开发改造策划方案,小寨商圈开发改造呈现出勃勃生机。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特色经济加快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围绕都市农业、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三大主题,加大扶持,加强引导,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和休闲经济,全区新增高效经济作物8249亩,农业休闲观光村、示范园和花卉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绿叶花卉鲜果示范园和汉风台果林庄园被命名为国家旅游观光农业示范点,金泘沱农业生态观光园顺利开业,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上半年,辖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达到4132.8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01%。

城中村改造和土地储备步伐加快,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多种改造模式齐头并进,基本完成西三爻村、西三爻堡村的整村拆迁,共完成旧村拆除11.62万平方米,新建4.24万平方米的目标。东姜村、齐王村等4个村中村改造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达到50亿元。加快推进无形改造,西三爻村、辛家坡村、西三爻堡村已完成清产核资,启动了7个村的农转居工作。加强对未列入市、区改造计划城中村的监管,全面开展了城改综合整治活动,进一步控制非法建造、出售行为,保证了城中村改造规范、有序推进。把土地储备作为挖掘发展潜力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来抓,建立了土地储备联席会议、信息通报等制度,整合工作力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进度。目前,已完成3宗地招拍挂前期准备工作,1宗地已完成挂牌交易。这两项工作的加快推进,有效盘活了辖区存量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二、扎实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城市发展承载力进一步增强。

把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群众需求的有效途径,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工作规律,以景观街区建设为主线,加快机制创新,完善保障体系,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景观街区建设加快推进。坚持把规划作为龙头,公开招标引进了国内信誉好、实力强、技术硬的规划设计施工单位,共对20余条道路的街区景观进行了总体设计,对城市立面、平面采取工程措施,全面进行改造和提升,集中开展了围墙整治、违章建(构)筑物拆除、城市街具整治、绿化改造和绿地广场建设等4个专项整治,对3万多米围墙进行了改造和拆墙透绿,拆除4万余平方米的临街建筑,实施了20条道路“街具”广告的更换和拆除工作。集中对*路、*南路等20条道路进行了绿化改造和绿地广场建设,*路西沣路十字、省委、南二环、*路等五个节点建设已经完成。*路、丈八路、昆明西路等多条道路的新景观已显雏形,区域城市形象显著提升。

城市管理创新发展。深入开展创卫专项整治活动,顺利通过国家创卫考核鉴定。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开展巩固创卫成果百日行动。在全区88个社区实施了“122”管理新体制,落实了管理、执法和监督人员,城市管理的重心进一步下移。启动了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监控指挥中心建设及监控设施铺装。探索城市保洁和绿地维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在加强对去年11条实施市场化保洁道路监管考核的同时,新推出的实施市场化管理的15条道路和3个绿地广场的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进一步加大市容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电子城保洁员公寓已完成主体建设。10座道班房已全部建成,全区保洁员道班房增加至37所。95座公厕高质量免费开放,受到广大市民的普遍好评。在全市城管执法系统综合考核评比中,我区四次进入前三,其中两次获得第一,市“063”黄线施划工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全力支持地铁二号线站点建设,积极稳妥地完成了西八里站拆迁任务,小寨站、长延堡站拆迁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为地铁线加快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年内计划新建9条市政道路中的2条已基本建成,13条背街小巷中的4条已完成改造,6个绿地广场已启动建设。

环境保护取得新突破。全面推进创模工作,积极开展污染源普查,启动了不规范生猪养殖场所清理工作。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集中开展了扬尘污染、锅炉拆改和工业“三废”专项治理,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加强宣传引导和动态巡查,加大秸秆禁烧力度,“三夏”期间,全区未发现一处着火点,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和部门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共建融合,支持三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深刻认识和把握开发区建设的新形势,及时调整支持三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将支持开发区建设更多地向融合发展、借势发展转变。把农民安置和新村建设放在首位,加强督促协调,丈八西村、丈八北村、袁旗寨村538户村民已平稳迁入配套完善的新居,丈八东村、西曲村等5个新村安置楼主体竣工,完成了丈八西村、丈八北村等9个村预留国有土地划拨手续,村民长远生活依托得到保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力配合高新区在绕城高速以南等区域的项目布点。配合曲江新区促进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建设,长延堡乡镇工业园区拆迁工作有序推进。深入研究,不断创新合作开发模式,积极联合高新区对富裕路两侧进行开发建设。加快*寺周边区域和*里村及周边区域开发改造,顺利完成开发改造的前期摸底调查工作,曲江新区正在加快实施开发改造方案的策划工作。在景观街区建设、文化活动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强与“三区”的合作,与“三区”共建融合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四、高度关注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今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民生工程”的各项目标任务,把政府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财力保障的重点进一步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倾斜,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积极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切实维护辖区社会安全稳定,努力构建和谐*。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实施就业再就业工程,加强就业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实现全区城镇新增就业6271人,下岗人员再就业2798人,开发社会公益性岗位6000余个,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13859人。坚持把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作为完善社会化服务的突破口,投入40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12亩、可同时容纳2000余外来务工人员求职的丈八东路人力资源市场,累计接待求职务工人员4.22万人,完成交易量18163人。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为城市、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458.7万元。创新救助方式,向城乡低保对象中的特困家庭、重点特困优抚对象、农村五保老人、城市孤老发放“解困连心卡”,确保求助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完成了全区农村贫困人口排查工作,3007人被纳入农村低保范围。有序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完成了1494名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方案的审批上报,建立了52个被征地村劳动保障站。充分发挥区慈善会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捐助和帮扶活动,汶川地震以来,共为灾区募集善款728.62万元。大力实施住房保障工程,开展了农村无能力建房群众住房情况的摸底调查,将86户列入援建对象,22户已完成修缮。加快推行城镇廉租房制度,累计保障已完成452户,达到总体目标的90%,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

教育、卫生、文体事业蓬勃发展。大力实施教育工程,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通过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途径,初步构建起了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救助体系。积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区职教中心实训楼建成使用,教学综合楼建设基本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大力实施公共卫生工程,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步伐,等驾坡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体建成,对已建成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了“五免”惠民政策,4.94万名群众从中受益。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提高了补助标准,将每人每年住院报销额度由原来的最多8000元提高到10000元,并投入740万元,巩固参合率,提高受益率,规范运作程序,全区农民群众参合率达到99.1%,上半年,共为参合农民补助44656元。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全区参保人数完成任务的104%。大力实施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15个村和社区的文体设施安装工作,启动了12个尚未接入有线电视村的光缆铺设工作,预计8月底将实现广播电视全覆盖。积极实施全民健身活动,在农村、社区、机关、学校深入开展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群众性文体活动,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大力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新建、改建出村路2条、共1.5公里,基本完成3处农村饮水设施建设,解决了272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9村排水工程已完成6处。大力实施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加大投入,将社区办公经费标准提高到2万元,全区79.8%的社区办公场所达到国家新标准。

五、全力抓好维稳工作,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巩固

始终把维护稳定和加快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维稳工作形势,以强化社会面控制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核心,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全力维护辖区社会稳定。

认真做好稳定工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理顺维稳工作机制,成立了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和综合协调办公室,统一调配全区维稳工作力量,从各街道选派了一批优秀干部担任维稳工作队员,进驻各村和社区指导协调基层维稳工作。全力做好工作,积极开展了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先后解决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实现了赴京零上访。

加大社会治安环境的治理,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切实增强。深入推进“平安*”的建设,启动了全区79个社区的技防设施建设,新增100名治安巡防队员,不断强化管理,积极发挥现有设施和队伍的作用,进一步形成了区、街、村(社区)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以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案件为重点,不断加强刑事案件多发区域、重点部位的治安力量,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有效降低了刑事案件发案率。制定《*区迎奥运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全面启动了奥运期间安保工作。

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组建7个专项整治督导组,不断加大震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重点对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工地施工设备、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等的安全状况进行严格排查,落实应急防范措施,及时化解各类安全隐患,全区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切实提高政府突发事件处置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积极安抚、引导群众情绪,保持了汶川地震期间社会秩序正常有序。

1—5月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经济结构还需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缺少大型项目和利税大户,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二是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与现代化新型城区的要求还有差距,城市建管高水平运行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三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治安等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公共服务水平还需不断提高。

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市、区人代会和市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正确认识形势,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

切实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克服地震灾害对项目建设的影响,组织力量开展项目普查工作,梳理归纳出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形成定期的动态通报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和服务,加快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形象进度和投资额。继续开展发展资源调查工作,了解和掌握各驻地单位建设开发的需求、动向,积极协调解决影响招商启用的突出问题,结合辖区产业发展方向,抓好项目策划和包装,吸引更多的大企业、大项目和外商来我区投资发展。同时,抓好西洽会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和服务工作,促进项目尽早付诸实施。

全力支持开发区建设。继续做好征地拆迁安置等基础性工作,积极促进开发区在我区布点的工业项目、文化旅游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对于年初已经确定的征地拆迁、农民新村建设、回迁等任务,加强协调和督促,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积极研究和推进与“三区”融合发展工作。借助“三区”的发展优势,主动对接,延伸产业链,在高新区周边,整合辖区工业资源,做大做强鱼化工业园区,促进二产发展;在曲江新区周边,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会展业配套服务,加快三环以南、*路以东区域和*寺、*里村周边区域的开发改造;协调浐灞生态区加快*范围开发,进一步巩固融合发展的共建局面。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夏收和秋播为契机,全面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和都市农业项目建设,发展特色农业和休闲经济,培育农村的特色产业,尽快形成增加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的新的支撑点。对条件成熟的村,加快制定规划,加强扶持指导,加快建设步伐,创造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进一步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充分发挥联席会议作用,加大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力争在拆旧上取得突破。年内完成4个村的整村拆迁任务,启动东姜村、齐王村旧村拆除工作,力争完成旧村拆除65万平方米,新建55万平方米的目标。加快无形改造工作,完成郝家村等3个村撤村建社区、南姜村等10个村农转居和延北村等10个村的清产核资、股份量化工作。

二、深入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年活动,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在城市管理方面,全力推进景观街区建设,以各专项整治为突破,充实力量,加大投入,按照“扩大实施范围,缩短施工周期”的要求,对兴善寺东西街、*路等7条道路进行重点改造建设,打造高品质、高品位的城市景观。扎实开展“巩固创卫成果百日行动”,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创卫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加快公厕、道班房、垃圾压缩站、保洁员公寓等市容环卫硬件设施的建设步伐,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完成15条道路和3个绿地广场市容保洁市场化运作工作。以创建全市城管执法示范区为目标,加大三环沿线、城乡结合部、集贸市场环境整治力度,加快建设区级城管监控指挥中心,实现城管“数字化”,提升运行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

在城市建设方面,继续做好地铁建设的服务工作,全面完成地铁二号线小寨、长延堡站点的拆迁工作,全程跟踪,主动服务,确保地铁建设顺利实施。重点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区融资平台,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完成剩余7条市政道路和9条背街小巷建设任务,确保速度与数量不减,质量与品位不降。加快绿地广场设计及建设工作,确保年内顺利完成10个绿地广场建设任务。

三、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5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和**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和谐四方的总体目标,以**市迎办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优化发展秩序,提升城区品位,增强城区综合竞争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

(一)深化城管理念。进一步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规划城管、法制城管、信息城管、精细城管、人本城管”的管理理念,推进“大城管”工作进程,全面落实城市管理各项工作。

(二)突出整治重点。集中力量切实抓好特色街区、示范社区的建设与管理;深入开展创建10条城管示范达标路活动;继续做好修车点、洗车点、废品收购点“三点”整治及亭体清理工作;重点抓好铁路沿线及两侧、城乡结合部的环境综合整治。

(三)强化依法执法。严格落实《**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坚持“政治合格、业务过硬、执法为民、服务热情”的工作理念,按照人本生态的原则,实行高标准的人性化管理,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一步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

(四)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不断加强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手段创新,积极探索法规建管、社会化共建共管、专业执法管理的新思路、新办法,建立“结构合理、运转高效、监管有力、公众参与、和谐有序”的大城管格局,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工作任务

(一)市容环境治理

1、环境卫生整治

(1)加大对道路保洁、垃圾收集与运输、公厕保洁工作的管理力度,提高环境卫生清扫保洁覆盖率,将环境卫生管理延伸到社区、楼院,建立楼院卫生清扫保洁制度和监督考核制度。

(2)切实抓好环卫设施的建设及垃圾中转站的管理。加大环卫日常巡查督导力度,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2、园林绿化整治

(3)大力推进城区绿地建设和管理,构筑分布合理、植被多样、景观优美、文化内涵丰富的高水准、高品位的绿地系统。重点抓好道路绿化、垂直绿化、山头整治、庭院绿化等绿化工作,努力提升城区绿化档次。

(4)完善道路行道树建设,新植、更换大规格优良树种,形成特色景观道路;抓好行道树枯枝死株的园林修剪管护工作,避免出现遮挡交通标志、信号灯等现象;落实小区、庭院专业管护,解决行道树缺株、死株及小区庭院病死树木问题;搞好病虫害防治,杜绝病虫害尤其是国际防疫性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和蔓延,提高生物防治率。

(5)抓好山林防火基础设施和专业管护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防火责任制,加强以山林防火为重点的防火安全工作,做到预防为主。

3、城市水系和大气治理

(6)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实施李村河截污工程和郑州路河下游等河道整治工程。

(7)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做好烟尘控制区管理工作,建成区内烟控区覆盖率达到100%。

(8)加强扬尘、噪音、油烟污染控制,采取有效降尘措施,切实加强城区扬尘污染防治,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全年保持在330天以上。加大噪音、油烟扰民的检查力度,严厉查处未经环保部门审批或虽经环保部门审批但仍存在噪声、油烟扰民的行为。

4、养犬治理

(9)组织清理违法养犬专项查处行动,重点查处无证养(繁育)犬、无证售犬、养犬扰民、养犬破坏市容环境等违法行为。

(二)道路交通治理

5、市政道路整治

(10)积极推进辖区超期服役道路改造步伐。

(11)加强道路检查井的日常管理维护,落实道路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

6、交通秩序整治

(12)按照停车场建设计划,加快辖区新建停车场建设步伐。

(13)对有条件的人行道进行改造,缓解停车难问题;加强已建停车场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擅自改变停车场使用性质的行为。

(14)积极开展“我做文明行路人”和“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活动;清理占用盲道设置亭体、摆摊经营等行为,确保盲道畅通;实施科学交通管制,合理调配停车资源,加强占道停车治理,严厉查处车行道、消防车通道乱停车行为。

(三)景观灯饰亮化治理

7、户外广告整治

(15)编制完成辖区户外广告总体规划,规范建设工地及其他场所的围挡广告设置。

(16)设置小区公众信息栏,进一步规范小区户外广告设置。

(17)开展户外广告设施专项治理活动,逐步清理拆除违法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设施。对户外广告、招牌标识、门头牌匾缺字、掉字、锈字等现象进行普查整治,拆除低档次的户外广告和残损、停用、废弃的霓虹灯,规范达标路户外广告、招牌标识、门头牌匾的设置,清理窗花。

(18)落实户外广告设施安检制度,推广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设置户外广告、门头牌匾、霓虹灯。

8、街道景观整治

(19)继续开展创建城管示范达标路活动。年内完成10条城管示范达标路的创建工作。

(四)重点区域综合治理

9、窗口单位周边区域整治

(20)做好火车站、汽车站、星级宾馆及其周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打造窗口及周边区域的良好形象。

10、社区环境整治

(21)清理整治居民楼院内的违法建筑和乱堆乱放问题,搞好楼院的绿化、美化、硬化,进一步完善楼院的公共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年内创建20个“两无三化”楼院。

(22)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严格落实《物业管理条例》,开展创建品牌物业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竞赛等活动,大力推进城管执法进社区工作。

(23)加强社区建设,按照**市和谐社区评价标准,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

(24)推行每个社区(村庄)建立一支城市管理综合服务队伍的模式,加强日常的环境保洁,及时发现存在的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实现全覆盖无缝隙管理。

11、校园周边环境治理

(25)严厉打击抢劫、伤害、敲诈勒索等侵害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及教唆、引诱学生违法犯罪的不法分子;依法取缔校园周边非法个体摊点、游商浮贩、各类亭体;大力整治校园周边交通秩序,严防各类道路交通事故。

(26)加强学生文明素质和安全教育,开展中小学生拒买、拒吃学校周边摊点销售的煎炸小食品活动;教育学生积极配合,共同维持好学校周边秩序。

12、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

(27)加强农贸市场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推进区内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重点解决经营设施不完善、卫生脏乱差、排水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市场冒市等问题。

(28)推行“四位一体网格化”市场监管模式,落实市场开办单位第一责任人制度。严肃查处无照经营、证件过期继续经营等行为,逐步建立适应群众消费需求和经营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

13、建设工地整治

(29)规范市政建设施工现场,工地围挡规范、整洁;工地各类散状杂料堆放必须覆盖,渣土清运车辆必须覆盖。

(30)加强驻区单位、部队建设工地及周边监管力度,确保各类工程项目严格按国家和**市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切实做好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治理。

(31)做好建设工程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纠正和查处各类违法建设行为。

14、城乡结合部整治

(32)开展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整治,及时查处乱排污水、乱倒垃圾、乱堆物料、乱建棚屋、乱开店铺等行为;完善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制度,建立适合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四害”密度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

15、铁路沿线及两侧区域整治

(33)加强铁路沿线及两侧区域整治力度,组织人力、物力,集中清理整治铁路两侧(铁路管辖范围以外)环境卫生。

16、公路沿线及两侧区域整治

(34)及时修复破损路面,切实做好辖区路段两侧可视范围的环境治理工作。

(35)及时清理公路两侧的垃圾和卫生死角,加大日常保洁力度。

(五)城管执法专项

17、城管执法专项治理

(36)落实亭体规划定点,组织招、投标和日常管理,及时清理拆除非法亭体。

(37)严格落实修车点、洗车点和废品收购点定点规划制度,加大对非法修车点、洗车点、废品收购点的查处,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对已整治的废品点、修车点和洗车点,继续做好规范管理工作;对新增设的废品点、修车点和洗车点,严格审查其合法经营证件,并做好法规和整治宣传;对无证经营或证件不全的废品点、修车点和洗车点,予以坚决取缔。

(38)依法加大违章建筑拆除力度,年内完成全区5万平方米违章建筑的拆除任务;加强监督检查,杜绝新生违法建筑的产生。进一步建立健全违法建筑清理拆除工作机制。

(39)严厉查处非法早夜市、摊点群、游商浮贩以及临街设置遮阳篷帐妨碍行人通行等行为。

(40)严厉查处沿街焚烧垃圾、废弃物以及非法挖掘道路、运输撒漏、破坏绿地、露天烧烤、室外噪声扰民等行为。

(41)严格按照《规范建筑垃圾管理及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对乱倒建筑垃圾的查处力度。

(42)大力开展治理“三乱”(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和婚庆礼花影响市容环境等问题,突出抓好“三个规范”(牌匾橱窗设置、建筑垃圾清运、车辆停放规范)。

(43)严肃查处人行道乱停车行为。

(六)制度建设

18、法规制度建设

(44)全面落实《**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条例》,建立健全行政许可告知制度和行政执法案件查处反馈制度。

19、规划城管

(45)树立城市管理和执法应有规划的“规划城管”理念,加快户外广告、门头牌匾、亭体、洗车点、修车点、废品收购点等专项规划的编制步伐,依据规划开展和深化城市管理专项整治。

(七)公众参与

20、社会救助

(46)积极开展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认真履行告知、劝导、护送流浪乞讨人员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的职能;适时开展集中救助行动。

四、实施步骤

(一)发动部署阶段(1月至2月)。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印发《****年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分工。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报道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各部门、单位要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城市管理工作方案及各专项治理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3月至11月)。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期间要集中时间、人员、设备,按照本方案要求和责任分工进行全面的清理整治。责任单位每个月要向区城市管理工作办公室报送责任目标进展情况,及时查找问题进行整改,做到边整治、边巩固,全面落实本方案的各项任务。

(三)督查验收阶段(11月至12月)。全面落实城市管理工作方案的各项任务,确保取得显著成效。各部门、单位要按照本方案和责任分工进行自查,认真组织回头看,对一些回潮问题,要限时整改。区政府将统一组织检查验收。

(四)总结表彰阶段。召开全区会议,对全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更好的开展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成立区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担任组长,分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管局,由建管局局长王可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日常工作由区建管局负责。各部门、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明确责任分工,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以赴做好城市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高效联动,形成合力。各部门、单位要强化属地管理,按照责任分工,切实抓好城市管理各项工作的落实,要分析形势,调配力量,查摆问题,全面整治。同时,要及时受理群众投诉,解决出现的各类问题。在推进工作过程中,要切实搞好部门、单位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团结协作、齐抓共管的合力。

特色街区打造工作方案范文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围绕建设国家园林城市的总体要求,坚持“政府组织、部门参与、统一规划、因地制宜、以人为本、讲求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强化以城市园林绿化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二、总体目标

到年底,通过绿地建设、生态建设、市政建设、景观保护、人居环境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建设,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以上,绿地率达到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平方米以上,所有相关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确保年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三、主要任务

1、以出入口绿化为亮点,加大出入口绿化景观建设。续建北景观带,新建出入口、海河路通出入口、大道以高速出入口两侧景观带,提升城市出入口绿化景观,延伸城市绿化空间。

2、以道路绿化为网络,加大道路绿化工作力度。对新建道路,一次成型的,全部按照断面建成分车带和绿化带绿化;暂未一次成型的,在未建断面全部暂建绿化。对现有道路及道路节点进行全面改造、补植,道路与两侧围墙之间的绿化和道路绿化一起配套建设,不留任何空白地带,城市基本形成林荫系统。主要新建大道、西路、大道、大道等道路绿化,改造永济西路、北大道、清池北大道等道路绿化。道路绿地达标率达到以上,道路绿化普及率达到以上,林荫路推广率达到以上。

3、以公园绿地建设为重点,着力进行公园、广场和街头游园建设。建设名人植物园、公园、公园等公园;规划建设运河景观带等带状公园;同时,采取拆违建绿、拆临补绿、见缝插绿等方式,建设石油器材库游园、东方骏景游园、游园、路立交桥园、大道游园、游园、游园、游园、游园、游园、游园、游园、游园、游园游园等一大批街头游园,大幅提高公园绿地面积,达到城市居民出行米见绿,米见园的要求,满足市民游憩活动的需要。继续对人民公园、南湖公园、狮城公园等已经建成的公园进行景观改造,确保设施安全、美观协调。

4、以居住区、单位绿化为特色,大力开展城市绿化“五进”(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新建项目与配套绿化要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达不到标准的不予验收。主要完等一大批新建小区及单位绿化。新建小区和单位绿地率不低于、改建小区和单位绿地率不低于。新建、改建居住区和单位绿地达标率达到以上。开展绿化达标和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活动,创建个省级园林式单位、个省级园林式小区。

5、以生产绿地建设为动力,加大城市绿化苗圃、花圃建设力度。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资,使生产绿地总面积占建成区总面积的以上。加强园林绿化植物引种工作,培育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具有特性、抗性的优良品种,出圃苗木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城市绿化工程的要求,做到基本自给。

6、以环城大环境绿化为依托,建设环城高速、京沪铁路和高铁绿色生态廊道及城市近郊景观森林。充分利用市独特的地形地貌,逐步形成以市主要通道和重点区域为主的环中心城区城市一体化绿色生态网络,防护绿地实施率达到以上。

7、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划定城市蓝线,加强河、一排干、河等河道综合治理和绿化建设,河道绿化普及率达到以上,水体岸线自然化率达到以上;提高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及以上水体比率达到以上,城市管网水检验项目合格率达到;污水处理率达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以上;城市大气质量良好,全年达到和好于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天数在天以上。

8、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道路完好率达到以上,城市地下管网、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档案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完善,监管到位,城市安全运行得到保障。

9、加强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和风景名胜区、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与管理。划定城市紫线,制定城市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并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得到有效保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严格依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管理。

10、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治理。联合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加大对违法建设、违章搭建的拆除力度,拆迁后的空地优先建设绿地。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取缔街外店、店外店;高标准治理规范沿街广告牌匾,清除乱贴乱画现象,创造良好的市容市貌。主要完成6条以上城市主次干道两侧既有建筑外观改造和街道景观环境整治。

11、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落实城市住房保障政策,制定城中村改造规划,加大对城中村和棚户区的改造力度,住房保障率达到,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完成率达到。建成区内基本消除棚户区,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实施物业管理。

12、加强热计量建设,住宅供热计量收费比例达到以上。

13、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都要设置无障碍设施,确保正常使用。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市创建园林城市指挥部,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副市长任副总指挥,运河区、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及市城管局、园林局、规划局、林业局、住建局、水务局、财政局、环保局、国土局、交通局、公安局、文广新局、环卫局、日报社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园林局,办公室主任由市园林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要职责是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督导检查创建活动落实情况,并做好申报材料的整理汇编,确保园林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落实严格的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通报批评,把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城市建设目标管理考核的主要内容,严格兑现奖惩。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责任主体实施包干负责。各部门、单位之间要密切合作,协同作战,确保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报社、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加大对创建工作宣传力度,市级各主要媒体把创建工作列入重要宣传内容,开办固定宣传栏目。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生动活泼的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对创建活动全过程、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报道,使广大市民清楚创建园林城市的意义、目标和相关要求,从而增强全民绿化意识,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创建园林城市、人人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

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采取多元参与和多方筹措的方式筹集绿化建设资金。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主要用于公园绿地、主干道绿化、主河道绿带及环城高速和城市近郊景观森林建设所需费用,并列入市县两级各年度预算。二是重点工程配建、小区开发配套和环境综合整治等绿化建设资金要落实到位,足额投入。三是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通过实施开发带绿、租地建绿、BT模式、组织全民义务植树和认建认养,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四是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吸引、鼓励国内外企业和个人投资或联合建设城市公园、绿地、苗木基地等绿化项目,参与城市绿地的管理和养护。

4、划定“绿线”,严格管制。明确绿化用地范围,实行“绿线”制度,确保绿地按规划建设,维护城市总体规划和专项绿化规划的严肃性。继续贯彻实施“绿色图章”制度,严格审批各项城市建设工程配套绿化建设,确保各项建设项目配套绿地达到园林城市标准。

5、提升质量,打造精品。一要把好设计关。在植物配置上,要多栽乔木,多栽大苗;在植物选择上,要多培育、引进和种植抗旱、耐寒和涵养水源能力强的植物,积极发展和推广适应能力强的乡土树种;在绿地浇灌设计上,要积极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管灌等节水型灌溉方式。二要把好施工关。施工前,要实行招投标制和工程合格证制,择优选取施工队伍,把好苗木质量关,杜绝非标准苗木入场;施工时,要实行工程监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确保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要严格实行竣工验收制度,按照标准规定,对绿化工程进行验收。三要把好养护关。要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养护作业改革,进一步完善精细化养护管理体系,确保达到良好的园林景观效果。

6、强化监管,依法治绿。严格执行《城市绿化条例》和《省城市绿化管理条例》等城市绿化相关法律法规,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都要同时做好绿化的规划设计。加强绿化审批和竣工验收制度建设,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绿线”不明确、绿化方案不确定、绿化比例不足的一律不予审批,凡绿化工程达不到规划设计标准的一律不得交付使用。加快建立“绿线”、绿化成果档案制度和巡查制度,加强绿化执法监察,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侵占“绿线”、挤占绿地、损坏绿化成果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