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范文1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文学素养

在我国教育领域深入改革的今天,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如此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现行素质教育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是在传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使学生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心理素质等素养得以提升。基于此点,本文笔者将从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出发,重点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重点教授学生英语学科知识以外,还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如此才能使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以便学生可以灵活运用英语这门语言。由此可以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1.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感知。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英语语言学习就是英美文化的学习。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可以对英美文化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文化体现、文化渗透等方面予以了解,如此才可以提升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感知。

2.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因为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在对其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英语词汇、英语语法、英语口语等方面之外,还要模仿英语运用的情境,促使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这门语言。而注重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质,则要通过各种英语语言的情境运用来增强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对策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充分说明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呢?

1.引导学生搜索学习资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够在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在课堂中应当开展一些实践性的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到英语文学的问题解答中,如此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而在英语课堂实践活动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搜索学习资料是非常有效的,促使学生在学习资料搜索中观看英语文学、解读英语文学、利用英语文学解答问题,如此可以使英语文学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例如,在英语课堂中开展“大学体验英语”主题教学活动中,提出莎士比亚的名言,并通过情景演绎来说明名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这句名言,找到英语文学名言的出处、背景及相关文学知识,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投入其中,那么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将得到提升。

2.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阅读活动。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学素养培养,还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使学生接触更多英语文学作品,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了解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表示、文化体现等,如此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对于多种形式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在英语课堂中提出一个阅读主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之相关的英语文学读物,进而编制诗歌;也可以要求学生选取读物中某个片段来进行话剧演绎等。通过此种生动的、愉悦的、轻松的阅读方式的呈现,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得到能力锻炼,提高自身英语文学素养。

3.开展课外自主学习活动。因课堂时间有限,很难系统的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所以,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也是非常必要的。而在课外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则是教师组织学生利用晚自习或课余时间进行文艺类英语电影的观看、参加英语文学论坛、英语文学专题讲座等,要求学生将自己所体会或感悟出来的心得或总结性的话语运用英语语言表达出来,如此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在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应当注意进行各种阅读活动、自主学习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语言能力、心理素质等综合素养,为使学生更加灵活的、标准的运用英语这门语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江华,谭雅素.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42):96-98.

[2]王孝会.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J].大学教育,2014(5):126-127.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范文2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整合的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思想观念和文化素养的基础学科。但在"应试"这一观念的束缚下,语文教学却偏离了这一方向,以单纯的应付考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更多获得的是一些机械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能力不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多关心学生,引导学生主动构建语文知识,学会应用,以语文来作为提升自我的工具。

1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师德素养的重要依托。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既决定教学效果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陶冶教化作用的综合素养。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人文素养的提升尤为重要。语文学科融思想性、文学性、工具性于一体,语文的内涵是丰富而博大的,语文教师若想高质量地完成语文教书育人的任务,就必须立足于语文学科特性,丰富自己的人文底蕴,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把自己看成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去探究文本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使学生能够在语文殿堂里感受到人类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个人认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定是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一定是有人文精神的教师,一定是有终身学习观念的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我们普通教师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名师,成为语文界的大家,也才能有自己的一家之言。反过来看,如果我们教师群体不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我们当然也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人文素养的修炼和养成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教师在教学生涯中通过自身学习和努力不断打磨出来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爆发,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课程和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都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平时要主动学习,兼收并蓄,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2挖掘人文资源

人文教育不仅能提高相关知识,更可以通过知识教育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对一个人进行熏陶,从而使得人的品质、素养得到提高。某位伟人曾提出这样的说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现在,身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挑战的环境下,许多学生却患上了“精神软骨病”,严重缺乏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滋养人文精神沃野的语文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文资源的充分挖掘,在传播知识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陶冶。讲的具体一点,就是说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所包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从中得到人生境界的提高和心灵的丰富以及人格的健全。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把人文精神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坚定信念,并且学会从学习中获得感悟,使得自己的人格在学习中获得完善。以人文为魂,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

3挖掘教材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生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更应该学会如何做人。语文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倾注了作者丰富、饱满的激情,都是作者思想智慧的结晶,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而这些人文性都流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正所谓“文道结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认真挖掘教材隐含的人文价值,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应试教育上。法国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实施语文教学的审美化,我们必须充分挖掘语文课中的丰富的美育资源。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美育资源库,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挖掘这些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美学现象,提高他们对美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这些美育资源也就成了美化教学的前提和资源储备。也正如此,不少优秀的学生正是在某一课的美育的感召下,灵魂深处有了极大的震撼与触动,促使他们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塑造了崇高的人格。这正是语文新课程对客观世界、生命世界起到的独特的教育作用。

4培养学生的真善之心

真,乃人之最根本的一种品行,是人文素养的重要部分。真,就要求人要真诚。首先,对人要真诚,不做欺人之事;其次,对事要真诚,不管做什么事,都应以一幅完全真诚的态度去面对。高中语文中不少文章都在呕歌真,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会被引导向真求真。比如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以真诚的情感歌颂自然,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学生在阅读和理解中自然会受到这种精神熏陶影响。善,亦为人之根本。善者,能感人,能聚人,在社会中往往与他人处得融洽。高中语文教育应通过一些具体的文本的阅读理解,引导学生向善求善。首先,引导学生学会善待别人。即要让学生培养博怀,当然别人无意间有所冒犯,不必与之斤斤计较,而要以博大的胸怀纳之容之。其次,要与人友善。这主要指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以和善的面貌示人,不要动不动冲犯别人,与人形成对立关系。当然,培养学生向善,不能光靠说理,更重要的手段应该是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受到感化。善,还要求学生有怜悯之心。一个懂得怜悯的人,心内往往存着最大的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同情弱者,对受难之人保持一颗悲悯之心。

作者:李海 单位:四川省南江县正直中学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范文3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较为不足,需要引起小学语文教师的特别注意。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0引言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然而,在我国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关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和考试能力,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导致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视,积极创新教学方法。

1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现状

首先,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均较为落后,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力度不足,学习效率较低。语文教学对于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这要求我国语文教师能够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重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但是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导致教学观念落后,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有效率严重受损;其次,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水平还有待提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水平,目前我国小学语文任课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引起重视。例如,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自尊,认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要保持威严的形象,导致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较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灵活性。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2.1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素养知识,例如人与人相处的知识、人与自然相处的知识、为人处事的道理等等,而这些内容和知识的挖掘正是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关键。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压善于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切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在挖掘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教师要向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还需要采用情境创设和情感导入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首先,教师要学会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蓝色的树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想象:“你们觉得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会说是绿色的,然后教师引入课题:“可是今天我们的主人公画的树叶却是蓝色的?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然后学生会说:“因为她的同桌不愿意将绿色的铅笔借给她画树叶。”然后教师再问:“那么你们觉得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如果是你的同桌像你借铅笔、橡皮或者像你寻求帮忙,你们应不应该帮?”让学生透过文章的表面看到内在,促进学生的内在修养;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情感导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在一些动物类或风景类的文章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表面的知识内容外,还需要告诉学生要学会与大自然和平相处,要爱护动物,珍惜动物,不能够随意伤害小动物,也不能够随意损坏植物等。

2.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与人、与自然相处的道理,更加要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那么如何租到这点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由自己的不足之处的,要虚心接受被人的建议,并不断向优秀的人学习[3]。例如在《我们成功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够成功,因为自己一定有很多的不足,但是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学习,最终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同学们在识记的生活中是不是也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呢?来跟我们分享下吧!”这样的教学方法即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2.3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决定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状况,要求学校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教师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切实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意识,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加主动的加强要学生的联系,多关心和照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开展高效的班级活动[4]。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完善考评机制的方式来督促小学语文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这样,教师的人文素养才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也才能够得到真正落实。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存在严重不足,这主要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求教师在新形势下要深入挖掘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提高,同时要求学校要采取有效是,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玲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集体感和责任感培养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4:183.

[2]张春玉.让人文思想浸润学生心田———谈语文学习中小学生人文思想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212.

[3]蔡颜.小学语文教学中低年级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8:194-195.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范文4

一、借助教材交际用语培养小学生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小学英语课要通过大量的交际互动来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交际文本内容中随处可见的文明礼貌用语就成为教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良好素材。如教材中常出现的“Whocanhelpme?Icanhelpyou.Thankyouforyourhelp.Sorry,I’mlate.”等礼貌用语。教师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情景的创设和肢体语言让学生自己感悟,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尽量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养成礼貌待人的好习惯。

二、借助小组合作学习与阅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中重视团结协作。皮亚杰认为与同伴一起学习,相互讨论,使儿童有机会了解别人的想法,特别是当他人的想法与自己不同时,会激发儿童进行思考,因为同伴间地位平等,儿童不会简单地接受对方的想法,而试图通过比较、权衡进而自己得出结论,这对儿童的去自我中心性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以及良好的竞争意识。如新标准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六模块,可以这样设计小组活动:设计一个学校体育会的报名表,要求学生自己先用can句型说出自己能进行的活动,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长处,小组成员给与评价,然后填写小组报名表。在这样的小组活动中,团体成员有着共同的目标,学生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并进行适度的评价和表扬,这种活动改善了学生的人际关系,易形成其良好的学习品质。课内阅读中要求学生细心、踏实。教师在教学新标准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九模块第一单元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WheredidLinglinggoyesterday?学生很容易就答出课文中的第一句话:Shewenttoachildren’stheatre.很容易忽略了第二段中Aftetheshow,wewenttoarestaurant.教师让学生听第二遍。学生明白回答不仅仅是一个,因此他们也就更认真的查找,最后问题得到了解决。新标准英语五年级上册第四模块是设计生日的话题,教师可以从生日文化角度进行研究,话题牵动下的英语课型研究围绕Preparingforabirthdayparty、Aninvitationtomybirthdaypartybedoing展开,为教学提供生动的、原汁原味的教学素材,使师生能够最直观感触到英语文化。

三、利用课外阅读拓展学生视野、愉悦学生心灵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范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学生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25-01 语文是中国人学习母语的基础,它作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也可以说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发展而来的一种综合素养。中学生是一个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成型阶段的特殊群体,因此,培养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分数万能

就目前而言,考试成绩是社会评价一个学校,学校评价一个教师,教师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在答案格式标准化,过程要点化,结果数据化,效果功利化的隐形前提下,语文考试的分数高低就是评价语文成绩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更是直接影响到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是否值得重点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也就忽视了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语文和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其评价标准不是唯一性质的,而是具有多重标准的,分数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绝对不是万能的。在太过功利性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过程中,过分的追求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弱化了培养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认知偏差

现在很多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认识不清晰,态度很无所谓,对语文学习不上心,认为上课听与不听并没有任何区别,至于课后作业做与不做也没有任何关系。尤其是一些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觉得平时自己的语文还不错,没必要十分用心的去学,只要考前复习一下就好,于是,语文就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其实可学可不学,因为即使学得再认真也不可能会出现像数学理综那样的高分出现,不认真学,也不见得分数就会低到哪儿去。尤其在进入高中以后,有些学生自我调适能力比较差,偏科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高三,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很强,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多的知识,以期高考答题时能达到最佳分数值。理科的题目透明度很高,答案明确,会一个题,那么与该题同一类型的其他题目也就不会存在太多难度了,解题成功率高,很有成就感,自然就是大多数学生热衷的选择。因此和其他的科目相比较而言,高考语文则更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低则决定于综合素质的表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靠一朝一夕的补习就能够有所收获的。语文学习往往会出现花了许多时间却看不到明显的效果,很容易让人在学习上产生挫败感,但是只要持续不断的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的。所以说语文的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它需要时间的沉淀,水滴石穿,厚积薄发。

二、关于培养语文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转变观念

语文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单一的教授知识不如教授学习知识的方法。单一的课堂学习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帮助并不明显,对于文学底蕴的积累和文学素养的培养甚至可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是很有必要的,作为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国内外的名著,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读后感,用以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阅读涉猎范围广了,眼界自然也就开阔了,思想情感也会得到丰富和升华,并且能将课外学到的知识和获得的信息应用到学习中,让语文学习事半功倍。

语文不仅仅是学生在学校的一个学习科目,还贯穿于整个社会意识形态。语文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好母语以及母语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母语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传承。通过对母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塑造崇高的灵魂。语文教学应当弘扬崇高的人文精神,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精神,也应当让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名人名著以及教授者正确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改变主导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老师为主导,老师从字、词、句、篇、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一一讲述,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一方,容易产生依赖或者抵触的学习心理,缺乏自主思考的机会,这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扼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要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教授者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如果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学习效果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者与学生应该处于一个同等的地位,教授者处于一个引导者的地位,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性的提问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启迪,这对激发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的,在遇到问题时,不要拘泥于所谓的标准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来语文就是一门灵活性很强的学科,很多问题的答案都没有标准的唯一的答案,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去学习语文,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起着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教师在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同时又不能放任自流,还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

三、总结

语文是一门艺术,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习语文的目的是用来指导生活的。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课程则是现阶段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最主要的途径。语文课程即使一门工具性课程,又是一门人文社会性课程,其教材内容涵盖范围广阔,对语文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中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少的课程。

参考文献:

[1]王焰辉.汲取传统文化精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考试周刊,2012,(2):42-4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范文6

关键词:阅读;活动;实践

一、结合课本内容,指导学生阅读

语文学习的范围很广,课内的学习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以扩大知识视野。多年来我们学校倡导“书香校园”把宿舍走廊打造成流动的图书馆,每周还有两节大课以保证阅读时间。当然对学生的课外读物我的建议是:读与课本内容相关的书。学《再塑生命》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学《音乐巨人贝多芬》读《巨人传》;读能提高文学修养的书,要求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读有深度的中学生必读名著,要求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

二、利用教材资源,组织实践活动

人教版教材的每单元都有与之配套的综合性学习。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语文课本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七年级下册《戏曲大舞台》是对《社戏》《安塞腰鼓》的延伸,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此外还要开展演讲比赛、成语故事、辩论赛、课本剧等多种活动。这样,学生不但可以在活动中锻炼胆量、增加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三、向课外延伸,挖掘生活中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