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职业分析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教育职业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范文1

关键词:职业高中 美术教育 综合意义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47

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认识和了解美术都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能力提升有多方面的影响。中学生的艺术教育实质上是指学生们的艺术活动和教师的艺术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美术的学习中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1 陶冶情操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人们都有追求美,追求艺术的天性,这是与生俱来的禀赋,在不断的生活学习中,我们充分认识到了艺术中的闪光点,即美术的学习。中学生美术的培养都是最为基础性的教学活动,而正是由于其基础性,所以教学界尤为关注中学美术教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尝试并运用已学到的知识进行创造。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很是重要,美育之关键所在。美在人类的感受中是很奇妙的心理体验,这种能力是需要不断被挖掘的,学生们尚处在年龄幼小的阶段,对于许多客观自然的现象并不能很好理解和感悟,因此在美术培育中,这是一重要的目标,教师就是那个心灵的点拨者,只有不断地学习并感悟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美术教育的作用。

美术是艺术的一类,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审美情趣,美术的学习使人对美好事物有更为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因此学习美术,学生会尤其向往美好,并对生活抱有乐观态度和积极的进取心,因此要采用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此学习阶段学生能够充分吸收知识,对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有足够时间来细细体会,并逐步掌握。美术教学过程中,因为有许多美术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和锻炼,美术基础技能的掌握是一个很缓慢而辛苦的过程,但是因为缓慢和循序渐进,所以在具体的学习应用当中,知识才能被更好地吸收,而知识的充分吸收正是审美情趣的生成,学习本身就是一体两面性,吸收融化、创造表达。

2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在美术教学中的发展体现

智力因素就是人的基本认知能力,包括有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而智力因素在人的学习成长中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实现提升,美术教育是一项具有美学意义的实际性教学,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起到开拓的作用,在美术学习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各种能力,比如美术绘画就需要学生观察力的敏锐,注意力的集中,在绘画创作中,想象力更是关键,在各种能力的不断训练中,学生们不仅具有了基本观察事物,洞悉事物内构的能力,而且各种写生以及教学活动的实践,使得学生在体验和创造中开阔思维,美术的魅力是人们所共知的,因而学生在积极参与美术的各种相关活动时,不仅要神情专注,而且随着美学素材的引入,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对智力因素的培养很是重要。

非智力因素包括有习惯、道德品质、人生观、价值观等。美术的学习活动中,其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认知习惯、看待具体事物的惯性等。在美术绘画中要完成一幅作品,就要用心下功夫,仔细琢磨并逐渐完善,此过程是需要学生一定的专注能力的,长此以往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幅作品在不断地被完善,同时学生的习性和性格都要在这个过程中被磨练成形,最终学生们会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目标。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美术教育也能够发挥了积极作用,美术学习能够使学生心内存满愉悦的感受,创造力被激发,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感受到这份创造的喜悦,这就为学生心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健康的心理发展对以后的学习生活都有影响,因此美术教育有最为直接和积极的一面,人生价值观也会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成形,并于以后的生活实践中被不断完善。

3 美术教育的成果应用

学生的美术学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够被体现,因此生活中的各种能力在学习中都能够得到提升,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有帮助,而这些因素同样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必备能力,比如注意力集中,观察力敏锐,思维开阔,想象力丰富等等。美术技能的掌握也能够直接运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当中,例如绘画方式就能够运用到数学作图当中,美术鉴赏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有好的影响。尽管学生在出入社会后不一定要从事美工,但是美术教育对其个人身心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具体到以后的工作、生活等各方面都会以个人素质为出发点,因此美术教育是影响学生一生的知识基础性学习。

美术教育的意义并不是说专业上的美术意义,而是通过对中学生进行美术培育,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目的。这就要求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对专业知识教授扎实,而且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素质进行培养。教师要首先肯定学生的独立创造力和个人发展,辅助以引导、启发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美术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因此教学方法和质量的提升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也很重要,只有不断进行探索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才能够为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伍琴.高中美术教育发展的新路向[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顾超.凸显人文关怀的高中美术校本课程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2012.

[3]王世霞.新课标下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冷莹.告别美术教育的“副科时代”――普通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7,(6):21-24.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范文2

关键词:职业院校;美术教育;问题;路径

美术教育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其教学作用来看,美术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专业美术人才,而是从智力、创新精神等各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职业院校需基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利用美术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探究职业院校美术教育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讲,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智力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如绘画就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概括以及分析能力,激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创新思维。同时,美术教育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提高艺术与人文修养。现代社会发展迅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美术教育中通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欣赏作品与创造作品,长此以往,必然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次,美术教育的方式非常丰富,如表演、书法等,学生可通过参与各类美术学习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升实践创新能力,不断进步与发展。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协调与团队合作等方面可获取更高效的训练以及更生动的感性教育,不断想象与领悟,获取灵感与创意,提升动手能力。这些经验与能力对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与适应社会需求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美术教育也有利于调整学生身心,是职业院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职业院校中许多学生沉迷网络,价值观多元,缺乏吃苦精神,而美术学习可带动学生热爱美、感受美,通过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让学生沉浸在美术欣赏与创作的世界,使不良情绪以及心理问题得到宣泄与矫正,潜在的艺术潜能与创新能力得到激发,协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吃苦耐劳的精神。[1]

2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首先,从职业院校美术教学培养计划来看,由于职业院校的教学重点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美术教育等艺术教学形式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美术学科建设上缺乏系统规划与设计。具体来讲,主要存在缺乏系统性强的教学体系、课程教学方案以及教学计划等,美术教学一定程度上存在随意性与盲目性;由于面临升学以及就业等压力,使得美术教育课时较少,教学力度不足。[2]同时,也存在教学基础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缺乏的问题,美术教学师资队伍不专业、学科建设乏力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并且由于教学投入等原因,职业院校缺乏对校园艺术氛围的营造,对美术教学所要求的人文性、艺术性的重视明显不够。其次,美术教学实践中也存在教学内容与模式单一的问题。随着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与更新,艺术教育也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而就现状来看,职业院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缺乏丰富性,倾向于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单一地让学生欣赏以及模仿教师的教学内容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由于学生自主动手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态度更是以应付为主。此外,从学生角度来看,职业院校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并且从认识上来看,一些学生认为美术学习就是简单的画画与欣赏。教学实践中,虽然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与内容,但许多学生缺乏主动性,上课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得学分,导致学习态度较为懒散被动。而由于积极性不足,课堂中师生之间难以形成高效互动,难以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

3提升职业院校美术教育作用的路径

3.1健全教学机制与模式

第一,职业院校应有效结合学生的特征,明确美术教育目标,结合美术教育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展现美术教育的人文性,将其作为一种文化来开展教学,实现美术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同时,加大对美术教育的投入,完善美术教学课程设置,合理规划美术教学课时,确保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并行,禁止其他专业课程占用美术课程时间。第二,应健全教研机制,加强美术教研活动。例如,组织美术教育专题讨论会,共同商讨职业院校美术教育问题与方法,互相总结,共同进步。[3]第三,针对职业院校的特征,美术教学模式的构建也应做到与专业的有效结合。要做到这一点,美术教师需明确掌握各个专业的内容特征,并结合专业内容,制定出具有专业针对性的美术教案,使美术教学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艺术学科与专业学科的相辅相成,进而提升美术教学效果。

3.2完善教学资源与环境

职业院校应进一步完善美术教学资源建设。具体来讲,美术课程教学需要师资以及物质两个方面的条件。针对缺乏专业教师的问题,职业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引入与培养,引进专业美术教师,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提升教学水平与质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实现美术教学发展;有条件的院校可要求高水平专业教师开设讲座或者美术实践指导活动。同时,应完善美术教学基础设施,如建设美术学习专用教室等,加大教学设施投入等;明确美术教学结构与内容,组织更为规范的美术教材。[4]其次,职业院校应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引导,积极开展相关课外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例如,组织美术知识竞赛、美术创作大赛等活动,不仅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提升学生美术欣赏与创造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同时,可组建校园美术团体,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效果。

3.3丰富教学内容与方法

新形势下,职业院校美术教学的内容应做到与时俱进。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推崇的热点话题,通过选取合理的美术教学素材,提取教学资源,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改变传统美术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教学与学习过程,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将情感、价值观等渗入美术教学内容当中。其次,从教学模式来看,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例如,可让学生上讲台讲解自己的创作思路,还可以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教师在旁边进行合理点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再如,采用分组的形式,明确创作主题,让每一个小组自主查阅资料,自主构思、设计以及创作,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也不难发现,只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题,每一个学生都会更为投入。

4结语

职业院校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当前美术教育中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积极性不强等问题,职业院校应基于学生的主体性,把握职业院校学生的特征,从完善教学机制、营造教学氛围以及丰富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入手,提升美术教学质量,进而使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蕊肇.新课程标准下职业院校美术教育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1(10):63.

[2]…唐茂高.论完善职业院校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J].西江月,2013(6):129-130.

[3]…贺克胜.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探索[J].考试周刊,2015(10):184.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范文3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展,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了社会的重视,政府对于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也越来越明确。高职美术教育在职业教育大潮中也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部门针对性地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并对现行高职美术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高职美术教育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办学模式、办学方法等。由此可见,高职美术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1世纪初至今,教育主管部门逐步加大了对高职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给予了更多政策上的照顾与支持。这一时期,我国的高职教育得到了飞跃式发展,高职教育的办学单位由自考助学到纳入国家统招计划,由专科层次人才的培养升级到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由千余人的办学规模发展到几万人的办学规模,种种现象表明,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美术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为社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各个领域和行业都跟随社会的发展转而需求新型职业人才,而早期的高职美术教育模式并不能完全适应现今的社会需求,因此,高职美术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美术教育改革内容

高职美术教育体系应多层次发展,具备多样性、实用性、开放性、终身性。构建高职美术教育体系要改变高职美术教育“全民办”化,发挥地域性优势,办特色高职美术教育,并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办多层次、高质量的职业美术教育。当今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已经趋向多层次性,这便要求办学单位必须紧跟市场步伐,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方案,逐步构建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为多视角、多方面研究职业教育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我国高职美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出新的改革建议。从1999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高职教育办学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些高职院校的在校生由几千人发展到现在的几万人。办学规模在急剧膨胀,而生源中却存在“想进的进不来,进来的不合适”的现象。目前对高职美术教育考试制度和方法的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改革考试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与普通高考要有一定的区别,如可采取技能考试的方式。二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制度,完善考评方式方法,建立以培养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的教育体系。三是强化考试考核制度的监管,最大限度地杜绝行为,为高职美术教育树立良好的信誉。四是逐步放开高职美术教育招生考试权限,并逐步建立高职美术教育特有的考试制度。五是建立对口实习岗位,学校应根据高职美术生的专业方向安排相应的实习岗位,也可由学生自己选择,如此更能促进学生就业。

三、高职美术教育的改革措施

高职美术教育应以培养设计、制作、管理等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建立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设计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作为高职美术教育的主要培养方式,以“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提高高职美术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以校企合作的培养途径完善高职美术教育改革方案。高职美术教育属于公共事业,加快高职美术教育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高职美术教育的投资力度,尽快建立等同于普通高校的教育财政政策或者更加倾向于高职美术教育的财政政策,毕竟社会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一些地区也开始出现“用工荒”。由于高职院校相比普通高校学费较高,加上部分社会公众对高职院校存有偏见,这些会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将影响企业的发展。其次,政府在高职院校的建设上要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投资形式,当政府投入不足时,应鼓励对口企业单位对其投资或建立合作方案,这样既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便于在校学生实习实践,也有利于对口企业招工招聘,使校企合作得以深化,从而保证高职美术教育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可以采用学分制收费政策,学校制订总的学习年限,在规定年限内,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和家庭经济承受能力,以学期为单位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对于学习能力较强,但家庭比较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修完全部学分,这样就可以提前毕业、提前就业,也能够为家庭节省一定的费用。同时,学分制收费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在学习上相应地也会更加认真,根据自身需求学以致用,真正实现高职美术教育的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

四、结语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范文4

关键词:高师美术教育;教学能力;内向完善;外向扩张

现今国内学术界对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研究,更多是从高师美术教育方针制定者、人才培养者等外在方面对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进行分析和探索[1],较少从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自身角度对其教学能力的提高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试从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和时代、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教学能力两方面着手,通过剖析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结构,进而分析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能力提高的关键。

1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教学能力养成的影响

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育还存在诸多不足,如课培养目标针对性不强、培养模式偏重于课堂教育,课程设计不合理,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科教育实践流于形式,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影响学生教学能力的养成,直接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符合现实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要求。“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既不同于专业美术院校,也不同于书画院,它培养的应是美术教师而不是画家。从学科角度特点出发,美术教育本质是传递文化,传递一种以美为核心的文化。而社会主义高等美术教育更担负着培养受教育者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人的任务。”[2]因而,要改变以往我们主要关注学生技能的传授和训练,忽略对其文化传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的状况,从培养画家型人才转变到培养高水平的美术教育教师上来,转变到提升学生在内在文化内涵和综合素养上来。目前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由于招生体制和办学机制的问题,普遍缺失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解决这些现实问题,除了教育决策者、培养方、教育者等需要在宏观和微观层面给予改革和完善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加强学生 “专业性和师范性并重”、“理论和技能同行”的培养要求。

2 时展需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教学能力对中小学教师来说,更重要是在美术欣赏和评论能力上。而这种理论层面的能力拓展需要在高师阶段对美术理论进行系统的掌握和研究,使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并转化为可启发和引导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单一而呆板的技能掌握,将无法胜任新时期中小学美术教师一职。在随信息技术的来到的网络时代、读图时代,如果美术教师掌握的教学理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势必会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鉴于目前高师美术教育的现状,有学者提出高师美术教育以师范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观点。注重提高学术性的同时,应突出师范性,充分重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探究师范职业能力培养新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实现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化奠定基础。[3]这样的培养模式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教学能力的提升。然而,有了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方法,真正发挥作用还是离不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挖掘。教学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色,学生个人的性格、情感、审美趣味对教学能力的养成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比如,一个想做老师的学生,在其读书期间势必会非常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去探索本专业以外的更广阔知识空间,去夯实自身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去不断发现创作的源泉和生活中的乐趣,在不断探索人生的意义旅途中实现自身的价值。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发将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那么不管时代和社会如何发展,其自身的教学能力养成和提高就不成为问题。

3 内向完善和外向扩张是提高的关键

教学能力是衡量一位美术教育工作者职业能力的最重要标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要成为适合现实中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教师,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拥有美术教学能力。罗晓飞、母春生在《高师美术教育中教学能力的培养》指出:“课程的安排对教学能力培养有直接的影响,应对当前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革”;“美术专业课程教学和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并重,整合学科专业性教育与师范职业性教育”。[4]事实上改革课程结构,加强教学实践锻炼,专业教育与师范教育并重,仅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笔者认为从学生角度来说,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源泉在于内向完善,提高其教学能力的动力依靠外向扩张。

3.1 内向完善是提高的源泉

所谓源泉,是指提高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根本。目前学界公认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想象能力、造型表现能力以及美术欣赏和评论能力。这些能力综合起来都是奠定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基础。高师美术教育主要目标是以美术活动作为手段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师资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作为美术教师,教书与育人是统一的。美术教师给予中小学生的不单是美术知识和技能传授,还应有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审美素养、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能给学生以文化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塑造,树立学生心中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这些现实教学要求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自我完善的目标和境界。

教学能力的培养,非朝夕能成,它离不了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对自我的持续内在要求,并在这种内在驱动中不断强化自己的美术专业水准和教学技能。

3.2 外向扩张是提高的动力

所谓动力,指使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得到提高的推动力量。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画”,它实际是兼具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统一体。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不单要学习美术专业课程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教育教学相关课程知识;不单要学习教会学生画,还要学习引导和启发学生赏析和评论作品;不单要学习艺术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等相关知识。这种无限的外向扩张学习,可成为不断提高学生教学能力的动力。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在求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学实习、见习等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向外拓展学习,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学习新的教学理论,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研究课堂教学过程,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教学素质,在实践中提高美术专业教育质量。教学能力的提高,是需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长期坚持积累,立足于教学实践,大胆实验,反复探索,在深入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师素质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向完善和外向扩张是提高我国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罗晓飞,母春生.高师美术教育中教学能力的培养[J].学理论,2009(19). 华龙宝.对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能力培养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0(6):234-236,250.

[2] 肖兴华.对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重技能轻理论的思考[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5):92.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范文5

1 儿童审美心理结构分析

从教学目标来看,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会选择幼儿园老师这一职位,担负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职责。所以,作为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重要潜在对象,必须将教学目标围绕儿童来进行开展。因此,抓住和掌握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十分关键。从内容上来说,审美心理结构是指通过认识和欣赏某种“美”,心理意识的各个主观分子高度活跃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结构。对于儿童审美心理结构来说,儿童的绘画最能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尽管只是一幅简单的画,从形式上来说是教育产生的结果,但却是儿童审美意识的最直接表现。

由此可见,对于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必须充分认识到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重要作用,多教导审美理论知识,注重儿童对美术作品的喜好。所以,学生为了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应该融入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中,把握儿童美术课程的教导重点和自己学习的研究方向。

2 学前美术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

自从我国开展义务教育来说,学前美术教育开展走入人们的视野,并丰富儿童的心理成长。同时,职业学院设立学前美术教育,更多的是培养专业化的人才,从而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提升儿童的审美意识。并且,审美教育实际上是一种美育,主要是培养受教育者对美的感悟,培养高尚的审美观念。目前,学前美术中审美教育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任务:

2.1 感受美

从成长阶段来看,儿童最容易接受美好的事务,特别是一些缤纷色彩、故事性鲜明的图像,更能获得他们的喜爱。同时,这种感受美的能力也是儿童天生拥有的,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过程中,学生必须加强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例如,通过色彩鲜艳的鲜花让儿童自行观察和发现,从而想象出自己所感知的内容。

2.2 激发兴趣

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如果想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大量的图片或玩具,提供许多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这样就能引起儿童的注意,符合他们美术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还能让儿童观察一些鲜艳的事物,鼓励儿童多画多接触,提高他们动手绘画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3 开发智力

对于学前美术教育来说,最终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儿童的艺术审美意识,从而实现开发智力的目的。在教学内容中,学生可以通过课外教学,开展儿童喜爱的内容,并适度地鼓励学生进行回忆和创造,这样就能潜移默化地将艺术知识教授给儿童,提升他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3 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中的审美培养方法分析

作为一门必需的专业课程,学前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这样才能担任幼儿园教学的工作,才能全面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看,加强审美教育注意十分关键,不仅能帮助学生培养优雅的审美情趣,而且还能从精神上实现人格的突破,融合艺术世界中。所以,审美教育必须从以下方面进行培养。

3.1 激发审美的欣赏力

近年来,国内现代化科技越来越先进,艺术设计领域也蓬勃发展起来,美的理念开始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针对职业学院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审美活动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作品欣赏和美术绘画,逐渐通过外表美的事物挖掘出内在的有形和无形的美,这种深层次美的内涵,才能激荡学生的思想,启迪他们对美的欣赏。例如,凡?高的《星空》里,如果只是单纯地欣赏星空的色彩,就无法真正地探索到艺术的真正内涵。凡?高的作品大多带有浓厚的生命力,油菜的厚度和线条都是渲染一种夜空的氛围,画面沉浸在一种哲理的微妙光线中。

3.2 培养审美的理解力

事实上,审美的理解力是指在艺术作品和自然事物之美中获得主观性的情感体验,并突破传统的惯性思想,借由色彩、构造、光线、画面等方面把普通的眼光升华成一种审美眼光,从而挖掘作品和自然事物的精神美。同时,这种审美理解力的形成,主要是偶遇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文化共同渲染所产生的结果。学前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儿童,所以培养审美的理解力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逻辑推理方面,而应该注重主观和客观事物的互相融合,把一些抽象、晦涩的理性事物表现成感性事物。例如,彩虹的出现,不能单纯地认为它是光和水分子互相作用的结果,而应该教育儿童这是天空放晴后,一座通向快乐幸福的彩虹桥。所以,学前美术教育的学生必须将具化的事物继续进行意象的表达,将思想单一的主题表达的更加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提高艺术审美理解力,才能认识到艺术的真正内涵。

美术教育职业分析范文6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特点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更好地实现中职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还必须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学生眼里,世界往往是缤纷多彩的,在校园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体验美术的魅力,不仅是体现美术教师智慧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美术教育工作成效提升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中职校园中,美术教师应尽可能地将美术教育活动作为“艺术大餐”呈现在学生面前,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在中职美术教育活动中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注重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互相渗透,有助于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二)校园文化的改善离不开美术教育的支持只有着力营造优美而又良好的校园环境,才能给学生带来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氛围,激发其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校园文化活动,致力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升,使其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劳动。在中职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做好学生的引导者,使其动手设计校园环境标志,或者给草坪设计出提示性的标语,并动手制作和安装,从而为校园增添缤纷的色彩,使整个校园变成美丽的画卷。

(三)美术才华的展示必须依赖校园文化这一平台校园环境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因而在美术活动开展的同时还应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利用校园文化这一平台,使学生更好地展示其美术才能。例如学生的各种美术作品,可以用来对学校的环境进行美化,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激发创造的激情。

(四)美术教育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美术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更好地研究美、观察美、创造美和应用美,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的审美修养和创造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而学生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主体,鉴赏美和感受美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校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包括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

二、对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

有机结合的思考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中职学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及美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在中职学校美术教育工作中,作为教师应如何确保二者之间得到有机的结合呢?笔者就此展开以下几点思考。

(一)利用中职美术教育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中职生在小学和初中学习了一定的基本美术知识,而中职美术教育,更加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因此,作为中职美术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并结合中职美术教学特点,着力加强对中职美术教学的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实践活动,致力于教学空间的拓展,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同时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注入生机。所以,美术教育有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又有利于熏陶和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通过美术教育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作为建设的主体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美术教育工作中,教师必须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出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其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确保所建设的校园环境更加符合中职生的特点,更能满足中职生的审美需求和心理需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性,从而在师生的互动合作下提升美术学习的成就感。所以,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必须在美术教育中,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实践中应用起来。例如在校园环境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设计活动中来,不仅能对自身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考验,还能是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例如为了迎接学校运动会的召开,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对运动会的看法、想法自由地设计运动会的标志、吉祥物,并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跑道两边的宣传栏中,通过开展类似的校园文化活动,既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调动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来。

(三)利用校园文化加强对学生的美术教育由于美术教育和校园文化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所以在通过美术教育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美术教师,还应学会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契机,致力于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找寻所在美术专业的特色,在美术教学中结合学校和当代中职生的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切实促进美术教育的开展。尤其在到处都是钢筋水泥和瓷砖的校园中,更应在教学过程中立足教学的实际,致力于特色课程的开发。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环境的改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这就需要教师参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经常举办个人艺术展和优秀作品展,让学生耳濡目染,从而使得学生在这样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得到自身专业技术知识水平的提升。美术教育一方面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新思路和新要求;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建设主体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在构建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把二者理解为互生、互荣、互依的互动性关系。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