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诚信经营的案例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诚信经营的案例分析范文1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治并举、诚信经营、标本兼治”的原则,以建立我省旅游市场诚信体系为目标,创新旅行社行业管理体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依法治旅,树立旅游的良好形象。
二、活动时间
年月至年月。
三、工作目标
(一)推动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游客理智明白消费。
(二)通过旅行社诚信建设,力争使全省旅行社逐步达到“五无”和“三提高”的工作目标。“五无”即:一是实现“公对公佣金制度”,做到旅行社组织购物消费时无宰客现象存在;二是通过治理“一日游”市场,建立行业自律体系,杜绝“零团费”“负团费”等恶性竞争状态,做到“一日游”无重大投诉。三是通过打击非法从事导游活动,彻底取缔“黑社”和“野导”。四是在开展旅行社诚信建设活动中,认真规范行业管理,杜绝旅行社超范围经营。五是通过加强对旅行社车辆运营的安全整顿,力争旅游交通无重大责任事故。“三提高”一是提高旅行社对导游人员的管理水平;二是提高旅行社诚信守法经营水平;三是提高旅游团队运行中的服务质量。
(三)初步完成我省旅游诚信体系建设。
四、活动内容
(一)开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系列活动
1、开展进一步治理“零负团费”的相关活动。包括要求旅行社建立旅游包价报价体系管理体制,对所有产品建立价目表,实行旅游合同价格“透明制”。向社会和游客公开包价旅游各种自费项目并写入合同的《行程安排表》中,保证自费项目合法,内容公开,价格合理,选择自由。对全社会公布举报电话:0971—6159841,鼓励举报以低于成本价销售或刊登广告的旅行社,联合工商部门以不正当竞争立案处理。
2、开展对旅游广告的治理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开展大力查处虚假广告、违规广告,规范旅游广告基本内容的专项行动;开展规范社和组团社之间签订合同的专项检查。
3、开展综合治理城市旅游基础环境的有关活动。依托市、格尔木市优秀旅游城市复核工作,开展大规模的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治理,改善旅游市场基础环境,一是严厉查处旅行社超范围经营、压价竞争、变相转让特许经营权、虚假广告、不履行合同和因团款纠纷引发“甩团”等侵害游客正当权益的违法违规等问题。二是规范整治“一日游”市场。对“一日游”市场上出现的“黑车”、“黑导”、“黑社”、“黑店”及随团导游与非正规景点、购物点、餐馆相互勾结,私拉游客,低价招徕,强迫就餐购物,中途甩客扣人等非法经营行为,坚决予以查处。
4、贯彻实施《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管理办法》,加强对旅行社及领队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各组团社要对领队人员进行专门培训,持证上岗。严厉查处出境游组团社违规引导游客进行境外赌博、非法滞留不归和朝觐业务。
5、集中时间,对全省旅游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结合旅行社年检工作,重点检查旅行社建章立制工作及《省国内(出境)旅游合同》、《省地接委派单》、《游客意见反馈表》的管理使用情况。
(二)开展宣传教育和消费引导系列活动
1、针对零负团费、虚假广告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问题,组织包括新闻媒体在内的有关部门进行明查暗访,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力度。
2、制作游客《消费提示》、《安全须知》、《礼仪规范》等系列旅游宣传资料,广泛发放,完善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的教育、引导和信息服务功能。
3、通过电视台、电台、报纸、省旅游局网站等媒体开办旅游诚信服务专栏,通过“旅游政策法规,案例分析,专家点评,行家忠告”等栏目,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对侵害旅游者权益的行为开展舆论监督,加强正确消费和依法维权的舆论宣传引导,培养诚信旅游消费市场。
4、积极宣传各地诚信旅行社创建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全省文明旅游从业单位、从业人员,推动旅游全行业争先创优。
(三)开展规范市场的制度建设系列活动
1、以全国旅行社业务年检体系和导游员记分制管理体系为基础,对旅行社的机构设置、人员资质、服务质量、财务帐目、经营业绩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全省导游员情况进行全面梳理,着手建立全省旅行社、导游员诚信档案,通过重大违规公告制、违规档案公示制,形成旅行社市场自然淘汰机制。
2、建立与省政府纠风办、公安、工商、税务、交通、质监、安监等部门的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联合行动机制。
3、抓好行业标准化工作,完善已实行《省国内(出境)旅游合同》范本,严格监督旅行社的合同签订和履行行为。
(四)开展社会及媒体监督系列活动
1、开展“诚信旅游”宣传推广活动。与有关媒体合作,策划、制作访谈类系列节目。
2、开展“诚信旅游行”采访报道活动。组织媒体对诚信经营的旅游企业进行专门、持续报道,树立企业诚信品牌;对少数旅游企业缺乏诚信的行为进行明察暗访,对不诚信经营行为进行曝光。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诚信建设”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按照国家和省旅游局的要求,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有效措施,层层落实,确保诚信旅游工作取得实效。
(二)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旅游诚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维护旅游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发挥“行规行法”对于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维护诚信企业的正当利益,避免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制度,畅通投诉受理渠道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完善旅游投诉受理制度,畅通投诉受理渠道,提高检查和投诉受理绩效,按照“统一投诉,多头受理,分级处理,协调配合”的原则处理旅游投诉,尽量为投诉者提供方便,切实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四)把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与精神文明建设、行风建设相结合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保障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旅游市场秩序快速好转的重要举措,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争创“全国文明景区示范点”和“青年文明号活动”,大力开展以诚实守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信用道德教育,进一步加强旅游行风教育,探索通过文明创建工作,促进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化的办法,为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思想保证,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五)加强宣传、大造声势;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推动旅游行业诚信建设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的参与,借助新闻媒体的优势,树立诚信守法经营的旅游企业与从业人员的典型,及时曝光违法违规案例,引导旅游企业的诚信经营和旅游者的理性消费。通过建立旅游企业和旅游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制度,强调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员的作用,通过明察暗访及对旅游者进行回访等形式,开展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以更好地推动旅游行业诚信建设。
(六)充分发挥联合执法和旅游质监两方面的作用,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政府纠风办、公安、工商、交通、质检等与旅游市场相关的政府各部门的协作,推动建立旅游联合执法机制,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与此同时,要加强各级旅游质监队伍的建设,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执法能力与政策水平。
六、阶段划分
旅行社“诚信建设”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月—年月)动员部署阶段。
各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全面落实各项工作。“十一”黄金周前组织召开全省旅行社行业诚信建设座谈会,统一思想,部署任务。
第二阶段(年月—年月)活动开展阶段
第三阶段(年月—年月)总结表彰阶段
诚信经营的案例分析范文2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高职学生;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1-0083-03
收稿日期:2014-03-21
作者简介:庄小将(1972- ),男,江苏南通人,博士,香港科技大学访问学者,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讲师;笪建军(1967- ),男,江苏淮安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主任,副教授。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编号:2013JSJG314),主持人:庄小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利益相关者视阈下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编号:D/2013/03/020),主持人:庄小将;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等教育供应链视角下的高职课程结构优化研究》(编号:ZYB182);主持人:庄小将。
一、高校创业孵化器:内涵与模式
(一)高校创业孵化器的内涵
孵化器最早由美国企业家JosephMancuso在1956年提出的,并把孵化器这种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对于企业孵化器概念的理解,国内外学者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如Campbell(1989)提出的创新中心 (Innovati-
on Centers)[1],Colombo(1997)提出的科技园区(Science Parks)[2],Autio and Klofsten(1998)提出的产业园区(Industrial Parks)[3],Barrow(2001)提出的业务加速器(Business Accelerators)[4]等。国内学者林强、姜彦福认为,企业孵化器为新创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为新创企业有效组合社会资源,降低新创企业的风险,提高其创业成功率[5]。
高校创业孵化器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孵化器,是依托高校产学研平台,利用国家和当地政府对高等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的优惠政策,利用内部的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及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而形成大学生易于创业平台。高校创业孵化器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与“载体”,可以促进学生的创业,也可以消除学生对创业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二)高校创业孵化器的模式
1.实体模式
高校创业孵化器的实体模式可为在校创业学生提供租用场地、支援服务、通信,并为其提供管理建议和融资服务,具备土地、设施、机构、机制等全套软硬件系统。如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创业园,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入驻50多家学生创办的企业,进入创业园的学生企业按照工商、税务部门的规定进行注册登记,同时学校创业指导教师及法律系教师为其提供全程管理及法律咨询服务等。
2.校内虚拟模式
本文借鉴虚拟科技孵化器的概念,结合高校实际,认为高校创业虚拟孵化器是以高校的设施和互联网为基础,由学院的一些创业教师和服务团队利用互动技术将学生创业企业与其发展相关的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其提供服务的综合系统。
3.校企合作模式
高职院校的功能已经从原来的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向社会服务进行延伸。合作模式,可以为师生提教研合作平台和技术研发平台,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二、高校孵化器对于提升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性分析
(一)问卷设计
在对高校孵化器和学生创业能力的文献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20多位创业园创业学生访谈的基础上,设计高校孵化器的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孵化器的作用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三个维度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关系的调研问卷。对每一测量项目按重要程度划分为非常重要、重要、中等、不重要、很不重要5个档次(对应分值依次为5、4、3、2、1),以供被调查者选择。问卷的关键要素如表1所示。
(二)有效样本与数据收集
研究样本为上述高职院校2011年入学、2014年6月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本研究共发出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478份。
(三)创业孵化器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研究变量之间关系密切程度。通过相关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创业孵化器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相关分析主要是运用相关系数r来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紧密程度,r 的取值范围是:-1.00≤r≤1.00,当r值越接近-1或1时,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越紧密,接近0时,说明两者的关系不紧密。本研究通过SPSS18.0统计软件对创业孵化器的三个维度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表2表明,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孵化器的作用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与高职生创业能力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四)分析结论
第一,高职院校孵化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创业环境,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创业过程。通过孵化器内科技成果转化,可以培养学生创业的感性认识、创新能力及创造力。第二,高职院校孵化器具有实体模式、虚拟模式及共建模式,这可以拓展学生与他人的交际范围,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网络关系。第三,高职院校孵化器可以面向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在孵企业的创建,通过在孵企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多层次孵化器的模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与其相符的实践能力培养。第四,高职院校孵化器作为高职学生创业的场所,可以为学生提供孵化器内各种成功的案例和失败案例,让学生从成功的案例中获取经验。
三、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构建创业实践的教育类课程体系
首先,要开设创新思维和创业技法课程,并辅以高职学生创业指导的公共必修课及典型的创业实战案例分析。其次,设计包括创业基础知识传授、创业技能训练、创业经营实战三个层面的课程内容。最后,设置一些课外课程,如创业项目策划、创业大赛、创业案例分析、工厂参观与公司实习等活动课程,吸引众多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积极了解创业、形成实现创业意愿。
(二)充分发挥高校创业孵化器的作用
高校创业孵化器主要有实体模式、虚拟模式及共建模式等。首先,通过高职院校创业孵化器让学生感受入驻企业创业的发展历程,并通过创业孵化器中创业成功的典型事迹引领学生形成祟尚创造、勇于创新、诚信经营的创业思想,能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兴趣与创业意识。其次,高校创业孵化器内部有许多学生创办的企业,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些企业的职业规范、职业操守、管理理念。通过让学生参与创业孵化器内部事务,让学生获取更多的创业相关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内化为创业能力。最后,定期邀请成功的创业者对学生进行创业技能培训,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开展创业技能大赛、创业计划大赛、创新设计大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灵感,培育学生实践能力。
(三)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创业教育师资需要具备学者与企业家的双重素质。建设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最好的模式就是“引进来、走出去”。如从校外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来校开展讲座、演讲等,并作为创业指导教师或客座教授。选送部分具有创业意识的教师到企业进行创业培训,比如KAB师资培训等。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安排了专门的创业指导教师,要求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必须下企业实践半年,支持具有创业潜质的教师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让他们熟悉创业的实际运作,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创业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Campbell, C. Change Agents in the New Economy:Business Incub- ator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Econ.Dev.Rev,1989,7 (2):56-59.
[2]Colombo, M q and Delmastro, M.How Effective are Technology Incubators: Evidence from Italy[J].Research Policy, 1997, 31(7):1103- 1122.
[3]Autio and Klofsten.A Comparat- ive Study of Two European Business Incubators[J].Journal of Small Bus- iness Management,1998(1): 30.
[4]Barrow, C.Incubators-A Realist's Guide to the World’s New Business Accelerators[M].New York:Wiley, Chic-
hester, 2001.
[5]林强,姜彦福.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及新趋势[J].科学学研究.2002(2):43-45.
Pathway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Abiliti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under Business Incubator Entrepreneurial Mode
ZHUANG Xiao-jiang1,2,Da Jian-Jun1
(1.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uaian City Jiangsu 223003;
2.Hongk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ngkong 999077, China)
诚信经营的案例分析范文3
关键词:应收账款;控制;防范
中图分类号:F2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120-02
应收账款是每个经济个体都会发生的经济行为,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具体表现。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竞相扩散赊销业务,提高销售额,打开市场局面,往往会采取先发货后收款的交易方式,这种交易方式的确增加了企业的产品销量,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但也会形成一定数量的应收账款。大量的应收账款被外单位占用,暂时脱离了本单位的资金周转,增加了财务成本,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形成呆账、坏账,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和防范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一、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1.企业经营行为的制度性缺陷是形成应收账款的直接原因。许多企业往往过分追求市场份额及销量,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忽略了资金的机会成本。特别是当经营销售人员的报酬与其销售额挂钩的时候,销售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往往采用赊销方式,提高个人销售指标。企业对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思想,成本意识、风险意识淡薄。对于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的成因以及欠款时间等因素未能进行经常性分析,划分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缺乏有效的风险预测及防范机制,使应收账款不断膨胀。
2.信用机制不健全是形成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而许多企业还没有形成诚信经营的价值理念,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还存在严重的拖欠资金现象,企业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资金状况及经济合同履行的基本情况,也缺乏应有的了解,轻易地将产品赊销出去,却无力收回。
3.企业可持续发展观念缺失是企业应收账款形成的间接原因。企业在设立和成长过程中,往往具备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划或远景。适当比例的应收款或应付款,是企业正常经营活动融通资金方式的一种,但在日常经营活动别是经营业务快速发展阶段,缺少预见和必要手段,无法做到资金量入为出,导致企业自身流动资金紧张,入不敷出,最后形成恶性循环。
4.对发生坏账处置不力也是应收账款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企业发生坏账后,对坏账进行审计监督的力度不够,或者没有进行审计以明确其责任。发生坏账时,这些企业往往能积极提出账务上的处理意见,却很少或很难追究其直接责任人的经济、民事或刑事责任,坏账损失中隐含的问题很少曝光。
在我国,目前有30%左右的应收账款最终都会成为难以回收的坏账,这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损失。对于任何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来说,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现象发生。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非常重要。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第一,企业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提供差异化产品,适时调整营销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产品成为供不应求的畅销品,从根本上控制应收账款的产生。
第二,加强应收账款的信用管理。包括三个部分: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
(1)在信用标准的决策过程中,要注意这样一个问题:放宽信用标准会扩大销售,可以增加销售收入,但是,平均收账期会延长,从而增加时间价值成本及机会成本,坏账成本也会由此增加。因此,信用标准的决策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2)信用条件是指企业需求购贷方支付购货款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及现金折扣。信用条件的松紧,会影响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总的升降。所以企业必须慎重恰当地选择信用条件,在信用条件决策中,也必须将新增加的收入与同时增加的机会成本、坏账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还要考虑折扣成本。
(3)收账政策是指有些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或者拒付款项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和措施。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减少坏账损失,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就会产生收账费用,只要收回应收账款所节约的现金大于或者等于收账费用,收账政策就是可行的。
第三,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完善考核制度
(1)认真做好赊销对象客户的资信调查,可以通过查阅客户财务报表、往来记录、银行资信证明等方式,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息资料,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时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
(2)强化会计核算和监控。企业财务部门应定期将统计各客户应收账款的金额、时间及变动情况,提供给企业管理层及相关的销售、市场部门。同时,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应收账款对账单和催款通知单。
(3)采取担保赊销和有条件的销售策略,加强对赊销客户的约束力,将风险转接给对方,达到即能控制应收账款的增加,又能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4)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针对已经产生的欠款成立专门清欠工作组,加大催收力度。特别是对一些信誉较差,欠款时间长,金额大的客户,应指定专人催收,对于故意拖欠或缺乏清欠能力的客户,必须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5)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企业可与业务人员签订赊销业务货款回收责任书,由业务人员对赊销业务的全过程负责,同时严格货款回笼考核制度,以实际收到的货款金额作为销售部门的工资奖金发放考核指标,增强销售人员的赊销风险,提高业务人员的责任感、加强货款的回收。
第四,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
(2)强化对赊销业务的授权和控制。
(3)建立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但必须做到账销案存,专人管理。
三、案例分析
目前,一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连年增长,但同期应收账款数额增长的比例更大,而且账龄结构越来趋恶化,经营净现金流量持续为负。销售收入的增长只给这些企业带来了账目利润,不能带来维持经营、扩大生产规模所必需的现金流入,而且随着应收账款数额的持续增加、平均账龄的不断增长,可能出现的坏账损失也越来越大,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潜在风险。下面以ABC公司为例,说明如何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控制体系,对应收账款加以合理控制,科学分析,降低坏账损失风险,从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ABC公司近年来高速发展,从山东的一个地方小厂发展成为我国农用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中的明星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以数十倍、上百倍计,但公司的应收账款的数额和账龄一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保证了公司现金流动顺畅、充足,为公司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该公司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公司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既有销售收入的指标,也有按销售收入比例确定的收回现金的指标,而且收现指标是最终考核指标。只有在完成收现指标的基础上,完成的销售收入才能成为确定员工业绩考评的依据。如果销售人员不能完成收现指标,公司将强令其离开销售岗位,在一定期限内专门负责催收由其引起的应收账款。由于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强调了销售收现指标,销售人员对赊销手段的利用、赊销对象的选择极为慎重,对应收账款的催收也极为重视。因此,从根本上杜绝了重销售、轻收现的倾向。
2.完善内控体系。一是分层管理。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公司内部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配合、监督,形成一个应收账款管理的组织体系。在ABC公司内部,财务部是应收账款的主管部门,负责公司各事业部应收账款的计划、控制和考核,对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提出审核处理意见。各事业部是应收账款的责任单位,负责本单位应收账款的直接管理。发生应收账款时,对此负责的销售人员根据销售合同的要求在发票的记账联上签字,并负责该账款的催收。这种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将赊销的决定权、应收账款的监控权、考核权、核销权彻底地分开,使每个环节都处于其他相关部门的监控之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个别人员或部门的可能性。二是总量控制。公司根据各事业部的销售计划核定应收账款的月度占有定额及年度平均定额,各事业部再将定额拆分成每个销售人员的应收账款占有定额。这样,使得各部门和销售人员一定期限内的应收账款发生额保持在一定限额之内,从而使公司的总体风险被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三是动态监控。公司要求应收账款责任人每月对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核对,尤其对有疑问的账项必须及时核对;各事业部每月进行应收账款分析,根据账龄长短制定解决办法;财务部根据各事业部账龄情况分析全公司应收账款情况,据此下达清收专项计划。这种动态监控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相关的策略,避免问题扩大。
总之,通过ABC公司的做法可以看出,企业可以利用赊销方式开拓市场,搞活企业经济,提高市场竞争力。但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和内控体系,对形成的应收账款加以合理控制,科学分析,降低坏帐损失风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诚信经营的案例分析范文4
关键词 甘草产业;科普;宁夏盐池
中图分类号 S567.71;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309-02
Thoughts on Popular Science Promoting Yanchi Licor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ZHANG Yong-jun 1 WANG Guang-xiao 2 GUAN Xiang-gao 2
(1Foreign Project Management Office of Yanchi County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Yanchi Ningxia 751500; 2 Science & Technology Bureau of Yanchi County)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status of licorice industry in Yanchi County,investigated local famers′ technological literacy.Existing problems of licorice industry in Yanchi County were analyzed.Some suggestions for popular science promoting licor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in order to promote local licor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Key words licorice industry;popular science;Yanchi Ningxia
1 盐池县甘草产业发展现状
盐池县为甘草药材原植物乌拉尔甘草(G.uralensis Fisch)主产区,1995年获得国务院命名的“中国甘草之乡”,2008年获得甘草原产地证明商标[1]。历史上著名的盐池甘草品牌“西草”远销海内外。目前以盐池甘草注册的“西正”甘草获得用户广泛的好评。“盐池甘草”产地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认证已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现已获得宁夏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2013年,“盐池甘草及图”获得最具公信力商标。
“十二五”期间,人工种植甘草6.67万hm2,其中甘草育苗3 333.3 hm2,移栽1.33万hm2,草原补播1.67万hm2,人工封育补植1.67万hm2,甘草采种基地1.67万hm2。培育壮大2~3家年加工1万~2万t的甘草深加工龙头企业,组建甘草产销协会、合作社20个以上,建设甘草商贸流通专业市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预计到2016年,实现总产值6.25亿元,纯收入1.4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1 076元。促使甘草产业成为国家级的道地乌拉尔甘草原生态保护区,也使其成为全区最大的优质原种采种基地、人工种植基地、甘草种苗繁育基地和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商品甘草集散地。
甘草种植作为整个甘草产业链的最前端,原材料产品安全是整个产业链安全的基础和保障[1]。然而,不科学地使用农药等农业化学投入品,会严重影响甘草原草品质,威胁人类的健康,同时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有必要全面普及甘草种植的科学知识和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知识。
2 农户科技素养调查
根据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宁夏数据库资料,6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8.5年[2]。从自治区科协统计资料来看,2010年,宁夏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仅为1.72%,低于全国3.27%的平均水平;但宁夏年人均科普专项经费投入仅0.54元,科普对公众科技素养提升的作用有待提高。对甘草种植区域进行的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已有科普缺乏针对性,对公众想要知道、能够产生效益的知识传播不够。如甘草种植,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而是围绕甘草产业链发生的生态和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各个环节,对消费者来说,甘草安全就是生命安全。甘草产业有必要从科普技术方面的传播上升为安全生产方面的传播。
3 盐池县科普存在的问题
一是现实中的科技培训是一项突击性工作,县、镇、乡干部缺乏热情,并不能给农民真正需要的技术;开展“三下乡”及举行大型的科普活动,组织群众参加难度大。二是乡村科普组织不健全,人员不稳定。大部分村还没有建立科普小组,建立了科普小组的部分村也没有经常性地开展活动,工作时断时续,活动开展不正常,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创新性,致使科普工作处于一般化。三是乡村科普设施匮乏,资源共享平台滞后。突出表现在科普阵地建设滞后,全县范围内尚无科技馆、科技活动中心等专用场地,科普画廊、科普橱窗、科普宣传栏数量少,质量不高,内容更新不及时;部分乡镇和大部分村没有科普活动室、培训室和电教设施,资源共享平台建设较慢,科普信息不能有效共享[2]。四是科普活动创新不够,缺乏吸引力。表现在科普观念方面:科普工作侧重了“点”,但“面”还不够。虽然在一些乡镇和村开展了一些大型的、效果较好的科普活动,但也应正视这样一个现实:还有一些乡镇和大部分的村还没有开展过科普活动;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没有从传播知识转变到知识与市场相结合上来;表现在科普手法方面:硬性传播自认为应该传播的知识,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科普内容不够新颖,导致科普活动缺乏吸引力,科普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等。五是经费投入不足,活动难以开展。按照自治区科学规划,科普专项经费 “十一五”末最低标准,川区人均0.6元、山区人均0.3元,但是,8个镇乡的科普经费均没有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因此,科普活动并不尽如人意,不但不能经常到偏远山区的镇乡、村、学校开展活动,而且一些大型科普活动因缺资金而无力去做。
4 科普工作促进甘草产业发展的措施
(1)针对上文所述科普活动的弊病,尝试利用参与式工作方法进行科普能力的创新实践。科普活动中重视种植户和下游产业人员的参与和互动,按照种植户的要求,根据立地条件和自然资源特征,分门别类的给予科普辅导,进而提高种植户的科学素养,培育他们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食品安全生产道德素养、食品安全生产等法律知识掌握和是非分辨能力,促使他们认可并形成一种标准的甘草产业管理模式[3]。
(2)促进甘草产业安全生产,不但要从技术上提高,而且要从食品安全上保证。充分发挥科普工作的作用,广泛宣传甘草产业安全生产知识,提高甘草生产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督促检查、指导甘草产业链中生产者或者消费者,加强有关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的宣传,提升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形成盐池县甘草产业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局面,营造“企业支持、百姓欢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和生产环境。
(3)甘草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监管体系不完善,加强“盐池甘草”原产地证明商标的保护和使用管理规则的科普宣传,加强对甘草生产种植投入品的监督监测,严格落实盐池甘草SOP(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做好道地甘草产地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积极申报甘草绿色生产基地认证,建设甘草标准化种植基地,协助相关企业做好甘草GA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工作[4-5]。实施甘草产业链中“木桶理论”责任追究与甘草产业技术支撑体系的参与式规划:建立社区基础上的甘草产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立社区甘草产业投入品生产监测体系;建立社区甘草产业初级产品加工与包装体系;建立甘草产业贮存和运输体系。
(4)筹建“中国甘草馆”,举办首届中国・宁夏盐池甘草节,建立盐池甘草品牌宣传网站,大力宣传盐池甘草产业、甘草历史、甘草文化、甘草产品,进一步提高盐池甘草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5)建议建立农产品安全生产的科普长效机制。科普工作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要按照自治区有关文件要求,在“十二五”期间人均科普经费要达到川区1元、山区0.6元的标准,逐年增加对科普的投入。采取多种途径,以财政拨款为主,社会支持一些,自筹一些,以增强搞好科普工作的后劲和支撑力,完善基层必要的科普基础设施。
总之,科普宣传立足于当前的现实,着眼于市场,提倡农产品规范化生产,选择可操作性强、效果较好的生产技术,利用现有的技术推广体系提供优质、无偿服务,以开发示范基地的标准化作为样板,带动食用农产品标准体系的推广和应用,以优质优价促进农民增收[5]。科普工作者要创新科普方式,做好田野调查、案例分析和学术资源拓展,把科普工作列入注重用实例宣传,采取喜闻乐见的方法把学习科普知识变成自觉行动,为农村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 参考文献
[1] 张永军,汪光孝.大面积人工种植甘草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推广与示范[EB/OL].[2012-02-15].http:///info.asp?cid=9&id=782.
[2] 贺惠英.宁夏人口受教育水平的现状及特点[J].统计与经济,2012(4):42-43.
[3] 徐佳敏.我区仅1.72%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N].宁夏日报,2011-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