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1
一、直接贡献
农业的发展是国名经济的基础,农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即农业发展对经济产出的贡献,即粮食的生产与供给。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总产出从1978年的30487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60710万吨,增长高达0.99倍。粮食的人均产量从1978年的317公斤增加到2014年的457公斤,增长了44.2%。自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粮食总产量是大幅度提高,呈现递增趋势。我国人均粮食产量也是大幅度提高,呈现递增趋势。这都直接印证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对国民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性。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却呈现一个下跌的趋势。从2008年的95%跌倒2014年的87%。并且,受人口与耕地的逆向运动及居民食物结构改善的影响,粮食的供求缺口会进一步扩大,粮食自给率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因此,农业的直接贡献效应有待进一步增强。
二、间接贡献
根据相关前人研究,我们可以将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分为一下主要几个方面,即:市场贡献、资本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
(一)市场贡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国家政策的优惠,这些都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和环境。随着农民收入的增长,农民的个人消费也随之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990年的585元增加到2014年的11228元,24年间增长了18倍。与此同时,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中,其消费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农村居民在食物、穿衣等生活必须品方面的支出比重越来越低。而在居住、家庭设备用品以及服务选择等方面的消费比重越来越高。我们可知,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优化以及货币性支出的增加,农村消费呈现日趋的社会化和商品化。农业的发展为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需求拉动力,农业发展为经济增长做出来重要的市场贡献。然而,在当前虽然农村消费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农村的消费结构不断的优化,但是与城市相比来说,农村消费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农村消费结构仍有空间不断优化。例如,农村对洗衣机、冰消、空调等较高档的生活电器必须品使用率仍然很低,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优化,农村居民收入必然会越来越高,农村消费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未来,农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会具有越来越强的潜在拉动力。
(二)资本贡献
在计划经济的时期,我国农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源于税收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国家通过工农业价格“剪刀差”,从农业部门攫取巨额资金,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改革开放初期,政府虽努力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但是由于改革尚不彻底,在20世纪90年代,“剪刀差”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实际上继续在加大。据统计,1998年相对于1980年,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增长了近12倍。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已逐渐消失。此外,从2001年开始,政府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益,我国开始对农村税费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从2006年开始,国家取消了农业税,我国正式步入到“工业反哺农业”的阶段,资本资本流向由早期的农村流向城市、农业流向工业,转化为城市流向农业、工业流向农业。因此,从那时开始我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资本贡献在减弱,但是其作用不容忽视。就目前来看,我国农业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资本贡献主要是源于农户储蓄。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的储蓄能力也必将会大大增强,并且农户平均储蓄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等原因,这一部分农户储蓄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个问题以后是我们应该去解决的。
(三)要素贡献
农业发展的要素贡献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2010年城镇化率已达49.68%,与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了13.46个百分点,意味着近10年间有近2亿农民涌入城市。因此,农民工作为城市发展劳动力不足的有效补充,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市不可或缺的就业主体。而且,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我国重工业中的橡胶工业、化学工业(如硝酸甘油的生产)等所用的原料都来自农业;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和烟酒业等所用的原料也来自农业。可见,农业原料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要素贡献显著。
(四)外汇贡献
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变现为:自194年至2003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均为顺差,农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积累了巨额外汇。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农业发展对外汇积累的贡献效应也在减弱,但农产品出口的绝对值仍然保持上涨趋势。此外,我国出口的纺织品、食品和轻工产品大多以农产品为原料,工业产品的贸易顺差效应部分来源于农产品的贡献。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虽然农产品的贸易顺差在减少,但随着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的优化,农产品进口的资源效应却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国农产品进口以国内单产较低的大豆为主,在我国大豆单产仅为1.6吨/公顷,而玉米的单产相当于大豆的3~4倍。2014年我国进口大豆6500万吨,相当于进口了3600万公顷耕地,这约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32%,节省了14600亿吨水,占2014农业用水量的42%。因此,由此可以在我国当前粮食自给率下降、耕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同事又存在对外贸易的巨额贸易顺差状况下,对我国农业产品贸易贡献的评价也不应该也不必以外汇贡献为主,一直以外汇为主业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通过农产品贸易结构的调整,充分发挥农产品进口的相关资源效应。
三、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一)相关建议
综上所述,鉴于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几个方面的贡献作用。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针对我国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以及间接贡献(市场贡献、资本贡献、要素贡献和外汇贡献)作用,笔者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还有待遇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果想充分发挥农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效应,我们应该主要关注一下几个方面问题的解决:
(1)目前我国粮食自给率不断下降,在当前的资源环境约束下,科技兴农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力量,是保证国家粮食长期有效供给的必由之路。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科技兴农增强农业发展的实力,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农业发展的直接贡献效应。
(2)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仍需要巨大的市场需求拉动。农村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尽管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较以前大大提高了,但仍远低于城镇居民,有较强的开发潜力。切实保障农民收入的长期、有效增加,有助于不断扩大农村市场、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升级,从而充分发挥农业发展的市场贡献效应。
(3)应继续鼓励和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充分发挥农业发展的要素贡献效应。政府应进一步拓宽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提高转移人口素质,做好劳动力转移的服务保障措施,为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提供条件。
(4)扩大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品的出口,充分发挥农业的间接外汇贡献效应。农产品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品的出口,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的外汇积累,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对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优化升级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应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其科技含量,为非农部门的出口提供质量支持。
(5)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金融服务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市场建设,引导农民进行合理投资,从而加强农村资本贡献效应。
(二)结论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2
关键词:农业问题,中国,日本
一、考察农业问题的三个层面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一方面,农业要承担起其作为一个产业的职能,即要以自身的贡献去支撑非农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农业要在履行产业职能过程中使自身的产业素质得到提升,即要与非农产业一同发展。此外,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农业还要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农业问题是在产业职能、产业素质和产业开放三个层面上展开的,研究农业问题也必须从这三个层面上进行考察。
1.产业职能层面
国民经济是由多个产业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为了确保该系统的正常运转,每一个产业都应承担起与其职能定位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从产业职能层面看,农业问题就表现为农业能否对国民经济作出应有贡献的问题。根据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非农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有四个方面的贡献,即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市场贡献和外汇贡献。农业的产品贡献来源于农产品剩余,包括对非农产业原料和粮食的供应;农业的要素贡献来自于其内部的要素释放,包括劳动力和资本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农业的市场贡献体现为对非农产业产品的巨大需求,包括对生产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农业的外汇贡献源自于出口农产品而形成的外汇储存。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非农产业扩张使自身积累能力、购买能力和创汇能力不断增强,从而对农业部门的要素、市场和外汇的依赖程度趋于下降。相应地,农业在这三个方面的贡献也日渐式微。但是,伴随非农产业扩张而形成的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因其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非农产业对农产品的依赖程度是不会下降的。此时,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就集中表现为农产品供给问题,即农业能否满足非农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问题。
2.产业素质层面
国民经济现代化应该是均衡推进的,这就要求构成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要一同成长,产业素质要同步提升。因此,从产业素质层面看,农业问题表现为农业的现代化转型问题。农业现代化就是将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的过程,即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工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农业规模化,是指农业从小规模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工业化,是指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农业,使之改造成为受实验科学技术指导的,用工业技术装备的工业化的农业。农业产业化,就是在一体化产业组织内部把农业再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起来,以解决农业家庭经营所面临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业市场化,是指自给自足农业向市场化农业的转变,它不仅意味着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意味着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还意味着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都要市场化。农业规模化、工业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农业产业素质的强弱。
随着一国工业化的推进并达到一定水平后,如果一方面能充分发挥“以工促农”传导机制的作用,使农业依靠产业关联的内在规律来自然接受工业的促动,另一方面又能及时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强制性地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或补贴,农业就可以与非农产业一同发展,农业产业素质就能不断提升,并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杨国才,2007)。反之,如果“以工促农”传导机制存在严重阻滞,而政府又不能及时主导工业反哺或补贴农业,农业发展就将大大滞后于非农产业发展,产业素质层面的农业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
3.产业开放层面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国内所有产业都面临着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国际竞争压力。因此,从产业开放层面看,农业问题表现为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问题。根据柯炳生(2003)的分析,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可以分解为三个方面:价格竞争力、质量竞争力和信誉竞争力。价格竞争力,是指农产品的价格要低廉,这是农产品竞争力的传统性和基础性要素。质量竞争力,是指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程度要高,品质要好,卫生安全达到规定的要求。信誉竞争力,是指农产品品牌和企业的市场信誉要高,既包括供给者在供货方面能否不折不扣地履行承诺,也包括供给者或农产品品牌本身的声誉。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个方面的缺失、缺陷和不足,都会对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突出的影响。
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之前,农业长期游离于关贸总协定之外,世界农产品贸易战此起彼伏。自1986年开始的乌拉圭回合谈判决心把农业贸易完全置于多边贸易体制的约束与监督之下,建立一个没有政府干预、不扭曲的农产品贸易环境。各方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在1993年底达成了《农业协议》,启动了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2001年11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多哈会议)又把农业问题列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的核心议题之一,以加快世界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2005年12月,世界贸易组织第六届部长级会议(香港会议)经过艰苦谈判,各成员代表同意在2013年之前逐步取消农业补贴和棉花出口补贴。可见,农产品贸易的完全自由化只是时间问题。随着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更加自由化,农产品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如何尽快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就成为各国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二、中日三个层面农业问题的比较
1.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中国已基本解决,日本则十分突出
目前,中国工业占GDP的比重已超过50%,农业占CDP比重已下降到15%以下,农业劳动力比重已低于50%,城市化水平已接近40%。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这些结构性特征表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并开始向工业化后期过渡。在经济发展的这一阶段,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对非农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产品贡献问题,即农产品供给问题。
自1996年中国农业获得改革后第三次特大丰收,粮食总产超过1万亿斤,棉花产量达到8400万担以来,可以说,中国的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供给问题就得到了基本解决,实现了由长期供给不足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1997年以后,中国开始成为农产品的纯出口国,每年顺差50亿美元左右。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成功供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些数据表明,目前中国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已基本得以解决。
二战以后,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则急剧下降。1947—1998年期间,日本农业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从38.8%下降到1.9%。农业份额下降到如此低的水平,表明日本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在后工业化时代,日本农业在要素、市场和外汇三个方面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产业职能层面的农业问题也主要表现为农产品供给问题。
由于日本是人多地少、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农业本无优势,加之1960年代以后实行大规模出口工业产品的经济战略,为了获得工业品市场而放任农产品的大规模进口,导致日本农产品自给率低,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提供的《日本粮食、农业与农村2000年财政年度报告》,日本除大米自给率维持在95%以上之外,其他农产品的自给率从196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都不同程度地下降,1999年的自给率分别为:大豆6%、蔬菜83%、水果45%、乳制品70%、肉类54%、食糖31%、水产品65%。从1960年到1999年谷物自给率由82%下降到27%,以热量计算的食物自给率由79%下降为40%。目前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1999年进口的农产品价值为330亿美元,占当时世界进口总量的10%。农产品需求高度依赖国外供给的状况已经引起了日本朝野的深度不安(刘景章,2003)。
2.产业素质层面的农业问题:中国还比较突出,日本则已顺利解决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3
1农民减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民减负工作从根本上帮助了农民生活和谐美好的继续,农民生活变得轻松更有积极意义,农民生活的负担减小,物质生活条件也跟得上社会最基本的发展步伐,这为农民更努力积极的为农业经济发展做贡献提供了基础。而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可以说农民减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减负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农民负担减轻,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于农业工作中,少了对生活物资需求的紧张感增加了对美好生活积极向往的感情和动力,农民不仅仅满足于吃饱穿暖等基本生存需求,更多的向精神方面的需求增加。当农民有了目标和愿望,并且有能够身体力行的能力,将会全身心的投入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设中,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进步。农民减负是基础,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减负工作首先要从政府执行贯彻的政策入手,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一切并非易事,近些年来我国农民总体收入不高,因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物价上涨,而物价上涨增加了农民劳作的成本,但是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却提升不上去,这就导致了农民经济收入低下。因此为了帮助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非常有必要尽快实施农民减负政策。除了我国农民经济收入低下外还有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农业产业链结构并不合理,在实际的农业工作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需要尽快对我国的农业产业链结构做出合理的规划和研究,要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顺利的实现我国农业产业链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目标。此外我国的政策不合理同样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实现农民减负的措施和方法
2.1国家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准则进行约束
农民减负工作是一项长久工作,需要政府部门长远规划统筹兼顾。比如对各级政府工作者和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分工明确,尤其在其农村管辖范围内更要担负起支持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责任。这样才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农民的负担,实现了农民和政府部门积极合作共同应对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这样从根本上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为农民赢得了自由减轻了负担。同时,农民不应该仅仅是工作内容的执行者,更是对政府工作效率和公平性的监督者,只有农民切实履行好这一工作内容,才能实现政府工作部门工作内容发透明化,进而实现农民减负的根本目标。农民对政府的监督工作促进了政府各项职能的优化,同时也促进了政府在农村经济房发展和管理中的重要性。当我国政府能够建立起农民对政府的监督管理机制并且进一步的管理使它能够长期有效的服务,将会对农民减负工作和农村经济发展工作做出非常大的贡献。为了更好的促进农民减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政府还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对当下农民生活状态和农业经济发展做出很明确的调查和研究。当政府对各项工作内容了解清楚后才能更好的促进政府工作的进行,这样能够更好的帮助农民减负,有利于维护广大农民的经济合法权益。
2.2农民减负措施
首先实现免征农业税对农民进行减负,农业税占据农民经济收入的很大比例,当免征农业税后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的收入,进而实现了农民减负任务的完成。然后就是对农民权益进行增加,政府部门积极制定更多的有利于农民减负的制度和规定来对农民权益做好维护保障。比如支持农村劳动力留在农村,增加对农民的支持,比如在土地的利用上要让农民有很大程度上的自,只有充分的发挥农民的自才能更好的维护和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用。
3结语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4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研究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13亿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我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问题。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重要贡献,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现状出发,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作了初步研究。
1.农业在我国的重要作用
1.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从经济角度来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农业为工业和其他物质生产部门提供原材料和市场。同时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这些剩余的劳动力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因此,在我国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1]。
1.2农业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
从社会角度来讲,农业是社会安定团结的基础。我国是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农村和农民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生活必须的农副产品,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社会失去安定团结,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
1.3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
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国力是否强胜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当今世界国际局势虽然表面和平,但是影响和平的因素长期存在,如果农、副产品过多依赖进口,不能保持自给,必将受制于人,陷入被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地位重大问题。
2.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现家庭联产成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农业有了重大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突出表现在农业生产可耕地少、人口多,农业资源的人均水平落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害能力差,粮食供给始终处于基本平衡但偏紧的状态,种种因素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重要贡献[2]。
3.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定团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1明确公益性职能
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农作物和林木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政府要合理配置公益部门资源,因地制宜的做好相关设置。实现公益性和经营分开,经营要积极进行市场化运作,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特别是民营资本向农业发展,合理确定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保证公益性职能的正常履行。
3.2创新人事管理,提高人才素质
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改革用人机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人事管理制度管理,实行人员聘用制度,采取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方式,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积极做好改革过程中分流人员的社会安置工作,鼓励和支持富余人员自主创业,积极探索多种渠道和分流方式,帮助分流人员重新就业。制定行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计划,建立和完善农技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农技人员理论知识更新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完善考评制度,根据职能和任务,合理确定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3.3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将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结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推广机构中承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向农业发展,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采取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放宽经营,政府可以订购经营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业技术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制定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的法律法规,加强农业技术推广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信用和评价机制,加强行业协会的职能,在政府和企业之间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3.4理顺体系,合理改革
建立健全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地方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并纳入财政预算,中央财政对重大农业技术项目推广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推广工作给予适当补助,以此保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相关经费。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对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各级农业技体系建设推广机构在人员调配、考评、业务精分等要充分听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上级管理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管理和指导。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各类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人员和有关企业公平参与投标,鼓励农业技术人员自主创业。认真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方案并精心组织实施,政府要加强引导广大农业技术员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进度和效率[3]。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关系社会安定团结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希望我们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杜丽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J].中国农学通报,2011,11:176-180.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5
一、*县服务业发展现状
1、“*”时期及20*年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占GDP比重
年份GDP服务业(三产)增加值
*
从“*”时期和20*年*县服务业发展情况来看,20*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9359万元,三次产业的构成为:45.3:28.9:25.8;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占GDP比重为25.9%;20*年三次产业的构成为39.9:33.8:26.3,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53610万元,服务业占GDP比重为26.3%,其增加值总量是20*年的2倍,呈现较快的增长势头,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目前,*县处于“一、二、三”结构的边缘,在三次产业中农业长期以来占有较大的比重,但可以说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以后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20*年开封市服务业占GDP比重为31.7%,*县服务业占GDP比重为26.3%,低于全市5.4个百分点,*县服务业在全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
2、从“*”时期和20*年*县三次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来看,六年间,全县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期间前两年,一产即农业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40%以上,20*年农业的贡献率已下降至26.4%,服务业上升至32.0%。同时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基本上稳定在40%以上,其中,工业作为经济主导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服务业的拉动作用逐年凸显。
*
3、从20*和20*两年服务业内部主要行业发展水平看,全县交通运输和仓储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传统行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均在10%以上,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20*年比重分别为25.4%、26.3%,位居第一,批发零售业20*、20*年比重分别为17.6%、16.7%,位居第二,优势十分明显。而其他行业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新兴服务业行业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总体技术水平较低,金融、物流、文体娱乐等多数行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竞争不够充分,发展优势有待进一步扩充。
20*、20*年服务业主要行业增加值(万元)及其比重(%)
服务业内部主要行业增加值(万元)占第三产业比重(%)
*
二、*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县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升,但从全县国民经济的构成和对照基本现代化的标准来看,*县服务业发展仍相对迟缓,与全县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相比,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行业间发展不平衡。20*年,从服务业内部行业发展看,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传统服务业比重高、发展快,而以资金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为特征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和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投入不足,发展缓慢。
2、20*年第三产业内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业两大传统行业增加值仍居主导地位,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26.3%和16.7%,而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仅为0.7%和6.6%,其他服务业占27.9%。传统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且升级改造的步子不快,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不明显,第三产业中主要行业的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在运用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手段方面和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方面显得滞后。
3、第三产业企业总体上规模偏小,档次较低。第三产业的发展同工业经济一样,必须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来支撑。经营者自发投资形成的交通运输业、商业、餐饮业、娱乐业、中介服务业和社区服务业等服务业企业基本上是小规模经营。第三产业企业总体上还处于小打小闹阶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县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服务业的监管力度,着力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于服务业涵盖生活的诸多方面,牵涉面广。建议要强化对此的领导和监管,提高认识,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通过政府有形的手,加快服务立法,形成公平等。放宽政府主导功能,发挥市场无形手的作用,自主改革,自我监督。有效规范服务业的管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规范行政事业收费,取缔非法收费行为,全面推行收费透明制度。进一步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投资规模,积极推进投资向服务业的集聚。政府发挥积极有形手的作用,更多地调动和吸引外资、民资向服务业倾斜,确保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全面发展,为全面实现基本现代化发挥更大的作用。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多年以来全县服务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及住宿餐饮等传统行业,教科文卫、商务服务和信息传输业等现代服务业虽然投入及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所占份额仍显不足。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改造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使服务业结构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推动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提高整体、区域服务功能。
*县是农业大县,有着充分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应根据自身优势不断开拓农村市场,加速打造有本土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这样不仅加快服务业本土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又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全县就业压力,实现农民增收,稳妥、快速实现农民由温饱型消费向小康型消费的转变。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范文6
[关键词]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1河南产业结构现状
河南是传统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这也是作为我国“粮仓”的定位所决定的。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河南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上升,20世纪90年代初期超过农业所占比重之后,一直位居第一。同时,第三产业在90年代初期也开始崭露头角,逐步上扬,并超过农业所占比重,位居第二。可见,河南省的产业结构虽然发展历程比较曲折,但仍然遵循着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正逐步从“一、二、三”的结构向“三、二、一”的结构转变。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河南的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不断加速发展,利用承接转移产业的机遇,不断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与升级。
1.1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结构
由图1可以看出,河南省的产业结构最初是典型的“一、二、三”型,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渐呈现“二、三、一、”的结构。即一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二次、三次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正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河南省的工业化速度也在加快,一次产业的总量虽然仍在增加,但地位却在不断下降,且增长速度远远低于同期的二次产业和三次产业。其产值比重已从1952年的62.2%降至2014年的11.9%。相比之下,二次产业发展最快,增量也最大,已经取代一次产业的传统第一位置,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主导产业的位置逐渐稳固,其产值比重从1952年的22.8%上升到了2014年的51.0%。三次产业发展速度后来居上,但增量仍比不上二次产业。但是,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机遇非常好,将来的发展速度与总量会进一步提升,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会迅速上升。目前,三次产业已从1952年的15%上升到2014年的37.1%。总体来看,二次产业、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正好符合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
1.2河南省三次产业贡献率结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省三次产业贡献率,基本平稳。其中二次产业贡献率最高,基本保持在50%以上;其次为第三产业,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而第一产业贡献率最低,1995~2000年基本在20%。但2007年以后,贡献率明显下降,不到10%(见图2)。
1.3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
从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河南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比重中,一次产业就业所占比重持续下降,二次、三次产业就业所占比重持续上升,且二次产业所占比例略高于三次产业。从三次产业就业所占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劳动力正逐渐从一次产业转出,并向二次、三次产业转移。但整体看来,河南从事一次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仍然高达40%,二次、三次产业的比重和为60%,所以从此方面看,河南的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低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升级与优化。
2河南产业结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从时间的纵向角度来看,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并稳步推进,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从横向来看,与周边省份及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尚处在产业结构演变的低级阶段,产业之间与产业内部也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2.1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尤其是西欧和北美早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产业结构早已呈“三、二、一”的倒金字塔格局。而我国经济的展露是改革开放之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要更晚一些,河南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期也不过30年时间,不仅起步晚,且起点低。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和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即使和国内的东南沿海一带相比,差距也很大。河南与周边的安徽、湖北、山西、陕西等省份同属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时间大致相同,与它们的产业相比才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从图4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严重偏低,而第二产业实力不强。与同样发展水平的中部其他省份相比,突出表现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仅高于陕西(37.01%)。
2.2第一产业发展落后,农产品无突出特色
河南地处中原,有肥沃的土地与水资源,历来是农业大省,素有“粮仓”之称,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全国经济腾飞的机遇,河南农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3工业实力不强
进入21世纪后,河南省的工业总量增长很快,速度也日益提升,已达50%。快速发展的工业,为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河南省的工业发展道路依然是依赖资源投入的发展模式,内部结构失衡,整体的发展层次和水平较低,对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显著的带动作用。
2.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产业结构演化越高级,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就越高。长期以来,河南比较重视一次、二次产业的发展,忽视三次产业的发展。同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三次产业的发展基础薄弱、速度缓慢,导致其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比重偏低。
3河南产业结构升级目标
从上述分析中可看出,河南省的产业结构目前整体处于“二、三、一”阶段,是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结合上文所分析的一次、二次、三次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及各产业之间问题,河南省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河南产业结构要向“三、二、一”的结构努力,为此要适度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适度降低二次产业所占比重。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第二,工业增长要从以往的重数量过渡到重质量,提高工业产业层次,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三,农业地位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同时优化内部产业结构,积极引进先进管理技术与高科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第四,全面发展服务业,切实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吸纳更多的就业人群,壮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就业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吴晓军,赵海东.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J].当代财经,2004(6).
[2]陈建军,叶炜宇.关于向浙江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的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4).
[3]陈刚.接受产业转移,促进经济发展—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点思考[J].思考与运用,2001(10).
[4]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