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范文1
本次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出黑板报1块宣传图板6快,通过宣传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遍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心手相牵,团结一致,不断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让我们远离灾害,共建和-谐!
一年来,西虹社区在雅山片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辖区各单位、各居民住宅小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西虹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富有成效
(一)、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王祝勇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社区开展各种防灾减灾的领导、指导工作;二是建立社区自然灾害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牵头,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调处理各种灾害发生事件;三是组织社区救援志愿者队伍30人;
(二)、加强制度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为确保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着手制定了各种制度,明确职责。
1、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职责;
2、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演练预案;
3、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
在社区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海报,社区充分发挥教育场所作用开展讲座、知识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活动,使综合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大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四)加强应急演练,做好防灾减灾基础保障
今年来,我社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预案,举办消防安全讲座一次,实地演练一次,有50余人参加。防汛部门组织应急救援队多次在八尺江水面开展救援演练。
(五)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取得成效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团结奋战,紧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二、立足长远,进一步提升我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一)立足长远,加快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长与短,紧与松、急与缓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断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实际举措。
(二)加强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灾减灾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使防灾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三)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使防灾减灾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范文2
一、指导思想
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以普及灾害预防、救护知识和救助技能为重点,以深入开展应急科普宣教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社区的防灾减灾能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按照试点先行、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方式,创建一批“减灾示范社区”,实现灾害预防知识全民化、灾害救助工作程序化、灾害救助技能普及化。经过5年时间的努力,使我县城乡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社区灾害预警预报和信息上报能力大幅提升,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灾害信息员;
——社区综合减灾预案编制率达100%,社区居民防灾避灾、自救互救知识普及率达80%以上;
——社区居民综合减灾设施、装备基本具备,社区避难场所布局合理,基本满足应急避险需要;
——社区自治组织、志愿者队伍和其他社区组织共同参与减灾工作的机制比较完善,能够第一时间组织应急避险救援、临时安置等行动;
——全县范围内建成3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其中农村社区2个。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组织协调机构。成立由分管民政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县“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创建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和督促落实工作。各镇(区)、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也要成立相应减灾协调机构,明确减灾目标,制定减灾计划和实施方案,使减灾工作做到组织到位,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二)制定社区综合减灾应急预案。制定社区综合减灾应急预案,明确社区综合减灾的组织指挥体系、职责任务、应急准备、预警预报与信息管理、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方面的内容,并组织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每年开展1-2次预案演练,使社区居民掌握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医疗救护等逃生技能,以及消防灭火、电力抢修、煤气抢修、毒物泄漏等救灾技术。
(三)完善社区综合减灾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建设,购置急救器材、照明器材等必要的防灾减灾设备;按照消防要求,设置逃生设备、逃生导向标志等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尽早治理具有灾害隐患的社区。
(四)加强避难场所建设,进一步做好防灾减灾基础和建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空地划定避难场所;指定大型公共设施(具有抗震、抗大风、耐燃烧的良好性能)作为紧急情况时的避难所;在人员较为集中的场所和地段划定紧急疏散通道;保持避难场所及紧急疏散通道的完好,并按照规范设置明显标志。
(五)开展减灾宣传教育。采取专家讲座、文艺表演、播放音像专题片等多种形式,开展社区减灾宣传,对社区居民进行减灾安全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社区要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图书馆、文化站、宣传栏、橱窗等设施,设置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专栏、张贴有关宣传教育材料。在每年5•12“国家防灾减灾日”期间,开展丰富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六)加强社区居民应急能力。教育引导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减灾法律法规,爱护社区内的减灾公共设施,积极参与社区减灾基础设施建设,了解社区主要的灾害风险,知晓一般的减灾知识,掌握一定的逃生自救互救技巧,能够为社区减灾工作谏言献策。
(七)做好社区物资准备。结合社区自然地理条件和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针对家庭成员、住宅、环境的具体情况,制定多种紧急避险方案,编列紧急情况下携带物品清单,储备必要的灭火设备、逃生工具、基本生活品、对外联络工具等应急设备。
(八)加强社区综合减灾应急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社区内的公务员、医生、退伍军人、保安、民兵等有关人员成立形式多样的社区减灾志愿者队伍,参加减灾宣传教育,遇灾害事件及时报告,协助社区做好灾害应急准备、紧急救援和群众转移安置工作,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开展相关减灾活动。
(九)建立信息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社区灾害日常监测预警制度,社区工作人员和灾害信息员要及时报告灾害隐患和灾害信息。建立完善社区灾害预警信息通报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等手段,及时准确向社区居民灾情隐患和灾害相关信息。
(十)切实保护弱势群体。在遇有灾害紧急情况时,社区要对儿童、老年人、病患者、残疾者等弱势群体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切实保证弱势群体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妥善安置。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创建活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内容,各镇(区)和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工作队伍,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完善措施,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二)精心组织安排。社区综合减灾涉及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各镇(区)和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试点先行、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方式,细化方案,分步实施;领导小组要按照县有关部门的安排,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范文3
一、充分认识做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推动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危害,有利于构建和谐。
二、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周宣传活动
1、对“防灾减灾日”工作进行部署(县减灾办负责)。
2、组织新闻媒体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县委宣传部、县文广局负责在5月7日至5月13日期间实施)
3、开展中小学防灾减灾主题教育活动。(县教育局负责在5月7日至5月13日期间实施)
4、开展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在全县各社区深入开展防汛防旱、地质灾害防治、防震减灾、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等防灾减灾知识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演练活动。(县科技局、县民政局、县水利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按职责分工在5月7日至5月13日期间组织实施)
5、县电视台制作播出防灾减灾专题节目。(县文广局负责在5月12日前后实施)
6、开展防灾减灾有关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县司法局牵头组织、县政府法制办、县民政局、县水利局、县科技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负责在5月7日至5月13日期间实施)
7、举办社区防灾减灾综合演练。(市民政局指导,县民政局组织,民和镇人民政府负责在5月12日具体实施)
8、开展城乡基层社区风险隐患排查治理行动。重点排查治理社区各类建筑和民房、学校、医院、工厂、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的风险隐患,并及时制定防范处置预案,组织开展治理工作。(县公安局、县安监局、县民政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卫生局按职责分工在5月7日至5月13日期间组织实施)
9、开展防灾减灾日手机短信温馨提示活动。(县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中国电信负责在5月12日实施)
10、县政府办公室在5月7日前,召集县委宣传部、县政府法制办、县民政局、县水利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气象局、县文广局、县教育局、县司法局、县安监局、县科技局、县公安局、县交通局、县卫生局、民和镇人民政府、县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中国电信等有关单位,召开协调会,布置任务,落实责任。
以上各项活动,请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落实,确保“防灾减灾日”一系列活动顺利有序开展。
三、要求
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范文4
下午好!根据国家减灾委的通知要求,市政府决定从5月7日至13日,在全市组织开展以“关注生命安全,加强防灾减灾”为主题的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下面,我向大家通报几个问题。
一、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之强、波及范围之广、救灾难度之大、伤亡之惨重,举世罕见,举国哀痛。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5月12日起,每年5月12日为我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国家设立的首个“防灾减灾日”,国家减灾委要求在全国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以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推进各级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在全市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更加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意义。一方面,是提升**城市综合抵御风险和防范灾害能力的现实需要。**是一个濒江临海的特大型城市,城市区域人口稠密、建筑密集、经济要素高度集聚,所面临的灾害事故种类多、易发生的几率高,而灾害事故引发的次生灾害和放大效应也非常明显,防灾减灾工作十分艰巨、任务非常繁重。只有通过大力强化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广泛动员社会民众积极投身防灾减灾工作,不断增强安全防护意识,才能有效夯实防范灾害事故的群众性基础,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安全水平。另一方面,是增强市民群众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迫切要求。增强市民群众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既是**城市综合减灾体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评介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重要指标。虽然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上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城市防灾减灾实际需要来看,不同程度还存在教育普及面不广、一些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淡薄、安全防范技能缺乏等薄弱环节,影响了城市整体综合减灾能力的提高。市民群众不仅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受益者,更要成为防灾减灾工作重要参与者。只有提高每个市民群众的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整个社会防范风险和灾害的能力也才能提高。因此,开展这次集中宣传活动,对于进一步深化本市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促进市民群众防护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契机,必将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这次活动的主要安排
这次宣传活动安排的主要内容:一是组织开展主题宣传活动。为配合“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活动的开展,我们将于5月12日,举行**市“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暨**民防科普教育馆开馆仪式。**民防科普教育馆作为普及民防和公共安全知识的综合性科普基地,将免费向社会开放,为广大市民群众和学生提供公益性的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服务。二是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各相关灾种管理职能部门,将根据地震、交通事故、火灾、台风、水灾、化学品泄漏、煤气泄漏、高发性传染疾病等灾情特点,通过发放防灾减灾宣传资料、举行防护技能训练和演示、组织有关专家设点咨询和巡回宣讲、利用新闻媒体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广告片和进行电视专题讲座、开展防灾减灾文艺宣传、创建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等形式,向市民群众宣传普及安全防护知识,增强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三是开展不同规模的防灾减灾演练。市建交委、市地震局、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将举行应对不同突发事件背景条件下的防灾减灾演练。市教委和各区县也将组织部分学校和社区开展人员应急疏散演练,强化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还将重点抓好基层社区和学校的集中宣传工作。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以及各区县政府,对组织开展好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作了精心筹划和安排,采取社区居民喜闻乐见、易懂好学管用的方法,组织开展安全防护实用技能演示、宣传图版展示、参观各类科普教育馆、小型逃生疏散演练等行之有效的活动。各级教育部门也将通过组织学校师生防灾减灾主题班会、技能竞赛、征文比赛等形式,提高中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这次活动的组织形式是在市应急委领导下,由市民防办、市民政局牵头,会同市政府新闻办、市教委、市科委、市公安局、市安监局、市卫生局、市建交委、市地震局、市气象局、市经信办、市红十字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以及各区县政府,按相应职责和任务分工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这次活动的具体计划安排,我们将在**民防网站上予以,广大市民可以上网观看,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参与方式。
三、搞好这次活动采取的几项措施
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范文5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 城市 灾害教育
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01-03
一、开展防灾教育的必要性
伴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速,建筑增加、 人口稠密,交通堵塞、 资源稀少、 环境恶化等问题给河北省城市的防治灾害带来极大的压力。当前,城市灾害主要包括大风灾害消防、洪水、建筑结构变老、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潜在的城市环境灾害、化学事故灾难、浅埋生命线工程、地下空间等的灾难,这些灾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在2011年11月公布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城市群或典型城市如北京、天津、河北、根据人口分布和城市布局,根据区域和城市发展规划,建设有医疗、应急避难所。 [1]
河北省市民的灾害教育水平如何?应对灾害的能力如何? 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因此我们以廊坊市为例展开调查,调查主要研究居民灾害意识及与防灾教育之间的关联度。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我们认为廊坊市民具备一定的防灾减灾认知,但市民没有形成对灾难的科学认识,零散和肤浅,获取的知识及渠道不专业。防灾减灾知识、意识、能力三者脱节,防灾自救的医药等物品十分匮乏。
防灾教育的宗旨是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2]
(1)防灾教育有利于增强社会风险防范意识,构建和谐社会。防灾教育是综合防灾减灾风险管理的根本――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防灾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忧患意识,掌握防灾减灾技能,提高灾害来临时的避险应变能力,是减轻灾害损失、避免人身伤害的关键,构筑防灾减灾安全屏障,能有力保障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防灾教育有利于增强市民的抗灾能力,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进行防灾教育,从单灾种到综合的防灾减灾工作,系统、全面、有效地提升社会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防灾减灾知识水平、能力和意识。
(3)防灾教育有利于降低社会脆弱性,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使城市进入了快速增长期,人口密度的增加,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大量人口及激增的社会财富,日益暴露在自然灾害的影响下。重视城市灾害预防教育,能有效减少社会脆弱性。
(4)防灾教育有利于创新维护传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防灾教育是国家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传统防灾减灾文化,创新发展我国传统和民俗防灾减灾文化,建立中国特色防灾减灾文化,提高我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二、防灾教育的主要内容
防灾教育应包括“灾害知识教育、防灾减灾技能教育和灾害文化养成教育等方面的内容”[3]。
(1)灾害知识教育包括各种灾害的种类、发生原因、特征及造成的危害,灾害发生时如何自救,救灾物品的准备等等。
(2)防灾减灾技能教育防灾减灾技能教育就是市民具备应对灾害的各种基本技能,包括如灭火器等救灾设备的操作,临灾时逃离及躲避技能,伤后自救及相互救护的基本医疗技能等。
(3)灾害文化养成教育自然灾害具有社会性,重大灾害往往是自然灾害和人为的相互作用。灾害文化,即一个群体对待灾害的思想、理念、态度、行为、习惯等的总称。我们应该培养市民的灾害文化,树立科学的防灾理念,从被动的受灾到主动的防灾、减灾,进而避灾趋利。
三、河北省防灾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防灾教育引起逐步重视,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中,防灾教育已有所涉及。如1997年的《防震减灾法》,2000年的《气象法》,2007年的《突发事件应对法》,2008年汶川地震后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2010年9月1日颁布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中》等法律法规中,都提到了各级人民政府要重视和开展防灾教育。另外,从教育指导纲要到中小学安全指南,政府对学校开展防灾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
除了国家法律法规,河北省也出台一些相关的地方法规法令,如《河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2016年石家庄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这些法规法令防灾教育都有所涉及,如《河北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及责任分工》规定:每年定期开展灾害防治知识、安全知识普及活动,定期组织群众的基层组织和知识的骨干培训,加强防灾知识教育,并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2016年8月5日下午,河北省召开的“7・19”特大洪水灾害灾后重建工作动员大会上再次强调了要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强化措施,不断市民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现阶段的防灾教育模式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河北省防灾教育主要在各级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主导下进行,其极大程度地保障了防灾教育的权威性和时效性。另外,政府通过文件要求相关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进行防灾教育活动,社会积极响应。近几年,许多社会组织及单位在政府和社会服务事业的鼓励下,开始以各种方式积极主动支持防灾教育活动。
(三)防灾教育形式多样
近几年,河北省大力加强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防灾教育,形式多样,发挥了很好的效果。传统媒体中的广播电视、图书期刊等在防灾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电视媒体在近几年的突发灾害报道中都起到核心作用。另外,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在防灾减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四)防灾教育力度大幅提高
近几年,河北省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城乡社区都择时大力开展防灾教育活动。例如,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消防安全日”等纪念日,开展防灾演练、知识宣传等防灾教育活动,社区防灾教育力度加强。至2015年12月,全国共创建了1390个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其中河北省63个位列第6,这些社区举办了大量的防灾教育活动。它们作为社会防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防灾减灾社会公共教育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工作。另外,防灾减灾教育基地建设逐步受到关注,新建基地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我国共有77家单位获得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认定[4],其中河北省6个,分别是唐山抗震纪念馆、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 、唐山地震遗址 、邯郸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石家庄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宣传培训基地 、河北省科技馆防震减灾展厅 、河北省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五)防灾减灾的社会参与意识不断提升
社会公众全面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正在形成,公众主动开展或参与防灾减灾演练活动,投身防灾、抢险救援和恢复重建中,形成了社会各界踊跃参加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尤其近年来经历南方冰冻等重大灾害后,河北省公众对灾害的关注程度明显提升,公众的灾害意识较之以前有较大的提高,进而显著地影响到减灾决策及行为效果,如廊坊市从2012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开展了“地震安全城乡”创建工作。目前,廊坊市防震减灾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有多项工作在全省甚至全国名列前茅,并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城市。
四、河北省防灾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防灾教育体系尚不完善
完善的防灾教育体系应包括:防灾教育目标、防灾教育课程、防灾教育教学、防灾教育评价等要素。河北省关于不同受教育对象如何开展防灾教育没有系统规划,更谈不上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实施。目前在基础教育领域,与防灾减灾相关的教育素材离散地分布在相关学科,没有形成系统而有规划的教育形态。以地理课程为例,自2001年教育教学改革以后,“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等已经明确写入了中小学教育课程标准,而在对课程“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防灾减灾相关要求只字未见。
(二)防灾教育资源亟待整合
目前河北省防灾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无法满足当前的需要,教育资源亟待整合。基础教育中,涉及到防灾教育内容的课程中,涉及个人行为的教育内容以及对减轻灾害风险的意识和行为的培养的内容相对较少,相关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紧密。在高等教育中,也缺乏普及性防灾教育课程。目前只有少数高等学校有这类性质的课程,如防灾科技学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自然灾害概论”和“地震概论”两门必修课。华北理工、唐山学院、邢台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华北科技学院也开设的一些公共课程和讲座也涉及一些。在市民公共教育中,缺乏体系设计,零散分散,防灾教育专业人才缺乏,市民对防灾减灾宣传与教育满意率低。
(三)防灾演练效果欠佳
防灾演练时防灾减灾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但河北省仍然存在演练次数少、教育效果不佳的问题,基本依靠政府组织,难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实际情况,也无法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汶川地震后,河北省重视加之公民灾害意识有所提高,很多学校和社区开展了防灾演练,但大多没有常态化坚持。从演练开展的规律来看,每年“防灾减灾日”和“消防日”所在的5月、11月最为集中,自2008年至今,这两个月份的演练数量逐年递增,5月的数量变化非常明显。但是河北省防灾教育演练,没有长期规划,受政策影响大,同时,防灾演练缺乏专业的指导和评价,活动的组织、内容安排、效果评价等没有规范。
(四)防灾减灾专业人才缺口较大
防灾减灾专业是一门综合、交叉学科,涉及灾害预报预警、抢险救灾及专业救援、防灾减灾工程、灾害损失与风险评估、防灾减灾技术培训等多个领域。目前河北省明显缺乏从事防灾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专业人才和机构,使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都没有抓手,也没有实际执行力。
(五)社区防灾教育效果有限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大大加强了河北省社区综合防灾教育力度。但从实地调研结果来看,在教育效果、覆盖面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尚存在局限性,主要问题包括工作随着行政命令走,稳定性、持续性差,社区活动的受众面窄,以老年人为主等。
(六)防灾教育基地利用不够充分
近年河北省防灾教育基地的数量有所增加,但不少场馆管理不善,未能达到设计效果。《河北省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规定基地在宣传方式上应丰富多样,宜采用图片、录像、实物、演示、讲座等形式,解说词、说明应通俗易懂,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以求收到良好的科普效果;要加强基地的建设工作,不断对展出和活动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同时要做好对基地设施的保护、修缮和环境美化工作,但从总体情况来看,信息更新慢,基地设施的保护、修缮和环境美化力度不大,利用率不高,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根本不知道防灾教育基地的存在。总之,各市防灾减灾基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都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才能发挥其科普教育功能。
(七)社会力量参与防灾教育有待重视和激励
以政府为主,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公益性教育,已难以满足全民需求。近年对灾种灾情和防灾自救的社会关注度在不断提升,非政府的社会力量参与已呈必然趋势。而现阶段河北省这方面的自发社会组织还为数较少,如何调动和开发传统民间组织防灾减灾的社会潜力,尚未得到政府的足够重视。实际上,积极开展政府与民间的合作,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八)地区间防灾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比较而言,河北省城市的整体财政资金较为充沛,防灾减灾设施较为完善。从另一方面看,不同城市存在灾害风险程度的差异,也要有对应的教育资源的补差。这样,那些灾害风险程度高的城市,就应该获得更多的防灾教育资源。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从调研结果来看,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等城市防灾教育资源相对丰富,其他城市则相对缺乏。同时,石家庄等教育科研资源丰富的城市,其开展防灾教育活动的强度和频度也远高于其他城市。
五、河北省防灾教育体系的设计与应用――以廊坊市为例
(1)结合廊坊市的特征制定防灾教育目标
从战略角度看,灾难教育应该建立减灾综合问题的解决方案,立足防御各种自然灾害,重点加强灾难教育能力建设和人力资源使用方面,使用法律、人力资源,行政、市场和技术等各种手段,达到全民减灾素质明显增强,国家综合减灾能力全面升级,自然灾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明显降低。
(2)廊坊市防灾教育的路径
①组织编制“防灾教育行动纲要”等纲领性文件。防灾教育体系要想真正落实,国家应出台纲领性文件,对防灾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首先需要确定其对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确立防灾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和重要原则,将防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教育工作机制体制,明确个人、社会、政府的角色定位、责任和需求,提出防灾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
②创建纵向长期减灾教育链模式。学校是防灾教育的主课堂,通过学校常规、系统的教学,使年轻学子具备防灾意识,掌握防灾技能,并由他们向家庭和社会传播防灾知识、能力,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防灾意识与防灾素养。因而,主要应针对学校开展防灾教育。创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 垂直链的长期防灾教育。
③开展防灾教育“高等教育工程”。在建设防灾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廊坊市得天独厚的高等教育资源。廊坊市高等教育资源较为丰富,各种高等院校有几十家,仅三河市就有燕京理工学院、交通干部管理学院等六所大学,在校人数近十万人,其中一些院系的专业涉及防灾教育,可以聘请从事防灾教育的教师在全市举办讲座,各级讲师团也可以增设相关的教育内容,各院校结合本校的特点开设相关的课程。通过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学生科研项目、创业基金等方式鼓励大学生进行市民的防灾减灾教育调研及宣讲,走向城市、服务市民。
④创建横向防灾教育合作模式。创建“学校―家庭―社会”横向的防灾教育合作模式。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者通力合作的防灾教育研究中,如何实现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分工协作,是三者通力合作培养体系的成功与否的关键。
⑤充分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将防灾教育纳入区域环境规划。北京-天津-河北区域资源和环境,特别是大气环境及水资源作为约束,严格定义以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强调协调的发展合作,以促进“环首都国家公园”和区域生态走廊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京津走廊”在廊坊市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机会协调发展将公民的灾害预防教育纳入区域环境规划,这将大大提高廊坊灾害预防教育水平。制作规划时三方应协商沟通,面向问题和寻求解决办法,设计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EB/OL] http:///article/zwgk/mzyw/201112/20111200240985.shtml.
[2]刘胜男汪行舟. 大学生防灾减灾价值理念的培育[J].教育与职业,2014,35.
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范文6
5月12日为防灾减灾集中宣传日,5月7-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周。
二、活动内容
全区防灾减灾日工作重点开展“七个一”活动:
(一)新闻媒体开展防灾减灾一周宣传
5月7-13日,在XX日报、XX电视台专题栏目、重点时段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推出纪念“5.12”地震一周年特别节目,报道全区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的情况。
牵头单位:区新闻社、区广电传媒集团。
参与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国房局(地震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气象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等相关部门。
(二)开展一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和知识街头宣传活动
5月11日,在XX体育馆、渝西广场分两个组开展街头宣传,集中宣传《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防洪法》、《气象法》、《森林防火条例》、《道路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现场咨询,制作有关展板。
牵头单位:区政府应急办
参加单位:区安监局、区国房局(地震局)、区水务局、区气象局、区林业局、区卫生局、区交通局、区公安交警支队、区公安消防支队等部门。
(三)开展一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
1、5月12日,集中开展地震灾害应急疏散演练,动员城区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聚集场所管理单位开展人员紧急疏散演练。
牵头部门:区国房局(地震局)
参与部门:区级各部门(特别是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党政机关办公场所物业管理部门),三个街道办事处。
2、5月12日,在永荣镇永荣中学开展一次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快速集结演练,重点检验区级相关部门和应急队伍快速应急反应能力。
牵头单位:区国房局(地震局)
参与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人武部、区教委、区公安局、区安监局、区卫生局、区交通局、区民政局、区公安消防支队、永荣镇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单位。
3、5月7-13日,组织开展森林火灾扑救、防汛抗洪、地质灾害救援疏散等专项演练。
牵头部门: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国房局,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四)举行一场应急管理、防灾减灾
的知识专题报告会
5月8日左右,邀请市级防灾减灾专家来永作防灾减灾专场报告会。
牵头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国房局(地震局)、区气象局
参加人员:区级相关领导;各镇街行政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应急办主任;区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有关科室负责人。
(五)开展一次防灾减灾知识“四进”活动
5月7-13日,在全区广泛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制作标语板报、举行讲座、进村入户宣教等形式,广泛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知识。
1、进校园活动。开展学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程、演讲 征文、签名等,组织气象、地震、消防等专家到学校开展科普专题讲座。
牵头单位:区教委
参加单位:区气象局、区国房局(地震局)、区公安消防支队,各中小学校、大中专院校(含职业院校)。
2、进企业活动。结合安全隐患大排查、“百日安全督查落实专项行动”工作,深入查找灾害风险隐患和防灾减灾薄弱环节,制订落实整改方案,加强企业一线员工安全知识教育,提高防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牵头单位:区安监局
配合单位:区安委会主要成员单位(重点是安全生产行业主管部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3、进社区活动。按照《XX市民政局、XX市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减灾示范社区”标准(暂行)的通知》(渝民发〔20XX〕33号)文件,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将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社区和广大市民。
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配合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4、进农村活动。结合国土房管工作,开展防灾减灾大巡查活动和地震、地质灾害防范知识宣教活动;组织专业人员深入洪灾易发区、群众受危区开展防汛抗灾知识宣传教育;对林区、林缘群众进行森林山火防范、扑救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区级农技专家深入镇村开展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指导。
牵头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
配合单位:区国房局(地震局)、区水务局、区林业局、区农委等部门
(六)成立一支青年应急志愿者服务队
结合5.4青年节活动,发动和号召全区广大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一支200左右的青年应急志愿者服务队,并举行成立仪式。
牵头单位:区团委
配合单位:区政府应急办、区教委、区妇联、区总工会、大中专院校等有关单位。
(七)开展一次募捐活动 牵头单位:区民政局、区慈善总会
的;区卫生局、区红十字会
配合单位:区级各部门、各镇街、各社会单位、广大市民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开展“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有利于广泛普及灾害自救互救知识,有利于深入推进各级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为维护群众利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XX区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德宽为组长,副区长王建华为副组长,区级相关牵头部门、配合参与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区政府应急办统筹协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各项工作。相关活动的牵头部门要会同相关参与配合单位,抓紧制订细化活动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专人,落实经费,提前准备好现场布置、宣传资料等,方案报区政府分管领导审定后,逐项抓好落实。区政府其他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制订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抓紧抓好抓落实。
(三)营造氛围,扩大影响。新闻媒体单位要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确保“防灾减灾日”活动宣传报道有力有序开展,同时要建立长效机制,做到制度化、常态化。要创新活动形式,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社区家庭等,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灾减灾活动。要面向城乡基层,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同时,以“防灾减灾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防灾减灾业务培训,并根据本地区、本单位多发易发灾害风险,针对监测预警、抢险救援、转移安置、应急保障、医疗防疫等重点环节,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广泛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切实增强干部群众防灾减灾能力。
(四)强化措施,确保安全。本次活动中,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特别是应急疏散演练、公共场所大型活动,稍有不慎极易引发事故。因此,各项活动牵头组织部门要慎密思考、周密安排,严格执行消防和大型活动治安管理的有关规定,制订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有序组织实施,务必确定各项活动安全,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