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相关政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政相关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政相关政策

财政相关政策范文1

关键词:乡镇 财务财政 管理工作 问题 对策

毋庸置疑,乡镇财政是乡镇政府管理中的主要财政机构,其作用十分明显,对推动乡镇各项工作的发展具有推动性。从整体角度分析,我国乡镇财政预算工作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并且构建了完善的规章制度,然而却因为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在资产管理、资金核算、白条抵库等方面仍旧存在问题,如此一来则严重制约了发展,笔者于下文中探究xx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现状,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现阶段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白条抵库与大额付现现象

虽然在相关政策的指引下大多数乡镇现金管理工作比较规范,但是从整体角度分析,仍旧有诸多乡镇在现金管理上存在问题,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违规现象。其中在诸多乡镇的发展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便是政府日常工作中使用白条抵库或者大额付现现象,这样一来则会导致在短时期内未取得正式票据入账,从而形成大额付现现象,甚至在超过一年之后未取得的正式票据要与白条直接挂账。

(二)未按照相关规定接收原始凭证

当前大多数乡镇还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接收原始凭证,其中主要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大多数工程支出收款人与出票人等不相符合,甚至还会缺少诸多审核与验收的环节;第二是在填制支款单的时候并不完整,经常会出现无人签字的现象;第三是在进行对外借款的时候并没有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合同或者协议。第四是诸多企事业单位在补贴方面缺乏依据;第五是发票问题,假发票列支现象严重;第六是原始单据不清晰,不准确,无法保证经济业务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其中占据比例最多的便是办公费用的支出,其中据标着调查与分析,这部分费用主要来自墨盒、打印纸、档案盒等。

(三)缺乏专项资金账户设置

乡镇财政财务专项资金违规使用主要表现在四点:其一是没有按时将专项资金拨付给相关部门;其二是将专项资金的使用用途改变;其三是没有相关的依据列支;其四是没有将其资金积极纳入到其它核算体系之中,甚至还会导致资金出现混合使用,这四种情况下会导致资金发生影响与制约。

(四)缺乏规范的账套设置与账户开户管理

因为每一个地区乡镇情况不同,所以银行开户情况也不相同,通常情况下都是开设预算外专户一个,零余额账户一个、国库集中支付账户一个,过渡户一个、历史遗留基金会账户、农业税账户。然而从当前笔者的调查分析中可以了解到,专项资金并没有单独开户,并且各项资金混合使用。除此之外,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有非常多的乡镇所使用的财务软件不同,甚至还会出现多个软件共同使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会导致资金账套出现问题,甚至还会导致货币资金在账套中会出现负数现象。

二、乡镇资金财政财务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第一,专项资金需要得到协调配合,要保证形成完整的资金规范体系。大多数专项资金都来自县级以上的部门,并且这部分部门还是主管部门,会出现独立核算的局面。另外,不管专项资金是由财政部门下达还是由相关主管部门调拨,均需要伴随着相应的文件,实现对专项资金的集中管理以及集中支付。第二,在清理往来资产的时候需要按照挂账资金的性质,我国财政部门现已经下发了相关的资金清理文件,且在经过当地政府的批准后下发到各个乡镇地区。其中对于白条支现挂暂付款的现象,则需要对借款人的信息进行查找,保证手续列支的准确性。对于支出资金挂账的,同样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按照资金的属性进行列支;还需要针对用于专门用途的款项要对专项资金进行单独核算。同一笔资金存在两种情况,分别是挂暂存或者挂暂付的,则需要对冲调平。第三,在新时期乡镇政府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在2014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表明资金管理问题,乡镇政府需要将其作为发展契机,并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内控体系育制度,这样能够为资金提供依据,并且还可以避免犯罪现象的发生。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流程梳理将各个业务部门的经济业务事项以及相关的财政部门资金进行关联,从多个方面出发与分析,包括法律制度,以此用来牵制降低风险,保证资金管理能够做到有章可循,保证资金具备安全性,长此久往可以杜绝贪污犯罪现象的发生。第四,需要做好财产物资验收以及各项监督、稽查工作,保证实现对货币资金以及实物资产流入的管理。一般情况下,货币资金的流出往往会伴随着实物资产的流入,要想进一步解决这种情况,则需要做好稽核以及验收工作,各个乡镇需要按照工程验收、设备验收等内容成立专门的验收小组,并且还要选择责任心比较好的人员作为组长,或者选择素质以及专业能力比较高的专家进行验收,这样便可以实现对资金流出的有效追踪。第五,需要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上积极制定项目资金台账,从根本上杜绝隐形债务或者冒领资金现象的发生。众所周知,在乡镇中隐形债务所涉及的金额比较大,且年度比较久,这部分资金并没有制定台账,这样一来则无法将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反映。而在此发展趋势下积极构建台账,不仅可以将项目内容加以反映,并且还可以对审批的时间、筹资的渠道等加以分析,不仅可以避免隐形资产的出现,并且还会从根本上避免各类突发现象所引发的资金纠纷以及冒领资金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马超.加强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建议[N].安徽农学通报,2013,12:11+35

[2]李崇峰.浅析乡镇财政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庆阳市为例[J].财会研究,2011,04:47-48+56

[3]龚瑞祥.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2011,04:22-23

财政相关政策范文2

关键词: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财政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政策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它可以用来调节总需求,应对严重的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避免经济周期出现较大波动,在不同经济时期实施不同的财政政策能起到保持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明确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问题,对当前我国政府制定符合国情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关文献综述

财政政策是在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积极干预,在总需求不足情况下,如果增加政府支出总需求就会增加,突出了政府赤字支出对总需求扩张作用。萨谬尔森在该理论基础上, 强调税收既是经济的“自动稳定器”,又是政府掌握的稳定经济的“人为稳定器”,他认为财政政策是一种管理和控制税收及公共开支的政策。

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对我国财政政策提出了独到见解。樊纲(1998)强调,应根据国内外经济状况变化,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经常性适时微调。陈松青(2001)认为,制定财政政策,要立足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国情,公共支出应投向农村和农业,其“乘数效应”才是最大的。但邱华炳、蒋经法、李齐云等(2002)指出:积极财政政策效果没有预期那样大,乘数效应较小。滑冬玲(2010)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不足问题,建议谨慎使用财政政策,同时结合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实证研究方面,李永友(2006)的研究表明经济波动和财政政策波动之间存在不完全双向因果关系。王树华、方先明(2006)经过分析后得出:总体来看,中国财政政策从其宏观效应来分析是有效的,但存在挤出效应,且时滞较为明显。钟永红(2007)检验了1978~2006年间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差异性特征,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仅在短期内有效,长期内呈现负效应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显著。

综上所述,大多数文献只注重财政政策有效性研究,或者是比较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效性差异,而很少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分析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因此,本文正是在该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然后得出相关结论。

实证分析过程

(一)变量选取及样本来源说明

财政政策主要调控手段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收入主要是税收收入,但税收本身并不能准确反映财政政策松紧程度;财政支出中的转移性支出能够直接影响投资,进而影响GDP,所以它能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很强的扩张作用。固定资产投资一直被当做宏观经济调控重要工具之一,有分析指出,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和实际GDP之间体现出较强当期相关性,它仍然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动力之一。所以本文将财政支出(GE)和固定资产投资(FAI)作为财政政策代表变量,以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经济增长代表变量。样本区间为1990~2009年,采用年度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为了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异方差现象,分别对各个变量取自然对数,处理后的时序变量分别记为LGE、LFAI、LGDP。

(二)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1.数据的ADF检验。为了证明所用时序数据是平稳的,避免出现伪回归问题,在进行协整分析前,需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样本数据和其一阶差分项的ADF检验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变量LGE、LFAI、LGDP都为非平稳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分别在1%、5%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故上述变量均为一阶单整,记为I(1),所以可以运用协整方法进一步检验这些变量之间协整性。

2.数据的Johansen检验。协整检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阶单整非平稳时间序列线性组合是平稳时间数列,则这些变量之间关系就是协整的。上述检验结果显示三组时间序列是一阶稳定的,故这些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线性关系。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只有第一个似然比统计量大于5%水平下的临界值,表明LGDP与LGE、LFAI之间在5%显著水平上有且仅有一个协整关系,协整关系式为:

et=LGDP-0.5124LGE-0.2857LFAI-3.5544

(1)

则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为:LGDP=0.5124LGE+0.2857LFAI+3.5544

(2)

(0.1580) (0.1525)

以上协整关系式中,两个解释变量弹性系数都为正值,说明在长期内GDP与GE、FA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GE、FAI对GDP具有明显正向推动作用;且GE影响力较大(弹性系数为0.5124),而FAI影响力相对要小些(弹性系数为0.2857),说明GE对GDP贡献率要大于FAI。

3.Granger检验。经过上述协整关系检验,各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且因果关系方向也不明确。为此,本文运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分析GDP与GE、FAI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王文博认为,Granger因果检验对滞后期长度较为敏感,最好是多选几个不同滞后期进行检验,若结果一致,则认为检验较可信。本文将以该原则进行因果关系检验,具体过程如表3。

由表3可知:除滞后期取3时,GE都是GDP的Granger原因;而滞后期取1~4时,GDP都不是GE的Granger原因。当滞后期取1~3时,FAI是GDP的Granger原因,取4、5时,FAI不是GDP的Granger原因,此时说明FAI对GDP影响消失;GDP始终不是FAI的Granger原因。综上,GE、FAI和GDP具有正向变动关系,但GE对GDP影响时间更持久。

4.脉冲响应函数。接下来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GE、FAI对GDP动态影响,图1、图2分别是我国GDP增长对GE、FAI脉冲响应函数图。

由图1可以看出,当本期给LGE一个冲击后, 会引起GDP迅速增长,并在第6期达到最大(0.044),持续时间较长,随后效果开始逐渐减弱,但减弱速度较慢。由图2可知,当本期给LFAI一个冲击后, 也会引起GDP迅速增长,并在第5期达到最大(0.11),持续时间较短,随后效果开始逐渐减弱,但减弱速度较快。综上得出,GE、FAI对GDP动态冲击影响存在明显差异:GE对GDP影响速度相对较慢,效果较弱,但持续时间较长;FAI对GDP影响速度相对较快,效果较强,但持续时间较短。

结论及启示

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体现出较强相关性,三者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而且驱动机制主要表现为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对GDP拉动作用。虽然财政政策效应发挥具有一定时滞性,对经济增长正向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与GDP之间具有影响关系上的非对称性,财政支出对GDP具有单向强Granger因果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则与GDP之间存在单向弱Granger因果关系。这说明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支出和投资率增长率来引导未来经济走势,但同时需注意遵循适度原则。

我国当前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之间尚未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内在调节机制。从趋势上看,财政支出对GDP贡献明显大于固定资产投资,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影响速度明显快于财政支出。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应注意合理优化财政政策结构,使政策各要素之间互相适应和协调,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我国财政政策短期调控效果显著,但对经济增长影响不够深远。从实证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脉冲作用并不持久,说明经济自身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所以当前财政政策并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长久之计,亟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君昌.对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的若干看法—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在财政政策上的分歧及其启示[J].当代财经,2002(1)

2.庄海燕.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3(7)

3.樊纲.新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J].宏观经济研究,1998(1)

4.陈松青.二元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思考[J].财经研究,2001(8)

5.周洪,马栓友,马 .“积极财政政策效应及可持续性高级专题研讨会”综述[J].财贸经济,2002(1)

6.滑冬玲.后金融危机时期提高积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0(12)

7.李永友.我国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波动的关联性分析-兼论我国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与自动稳定机制[J].财贸经济,2006(4)

8.王树华,方先明.中国财政政策宏观经济效应的实证检验:1978-2004[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8)

9.钟永红.中国货币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比较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财政相关政策范文3

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取向的分析较为重要,相关部门必须要根据发达资本主义市场与发达国家面对的经济情况,科学面对各类重大挑战,并利用先进的工作方式提升其政策取向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虽然我国物价水平下降,但是,从总体上而言还是呈现较高的位置,投资与消费水平逐渐提升,并且经济结构在逐渐改善。在全球进口率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出口比例有所减少。部分中小型工业企业的经济开始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出我国宏观经济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2015年的时候,我国GDP有所增长,约为900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了10%左右,在2016年的时候,我国GDP增长速度有所提升,从总体上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处于正常的位置,经济增长情况较为稳定,可以有效提升国内的经济效益。

第二,目前,我国在物价方面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在CPI方面的增长速度较慢,无法加快其增长速度,难以优化其发展体系,甚至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无法增强CPI的发展水平。例如:在全运会期间,我国能源价格与商品的价格开始下降,国家在对PPI进行统计的时候可以发现其在大幅度上升,这就导致我国CPI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拐点问题。在城乡商品销售的过程中,商品的价格指数呈现直线发展趋势,多数商品都处于价格不变的范围内,或是在小范围内商品出现价格下降的现象[1]。例如:服装商品与娱乐文化设施商品等,在实际销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价格下降的现象。在2016年的时候,我国燃料商品价格有所上升,相关部门如果不能科学应对能源原材料价格的相关问题,将会影响我国财政政策取向的正确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不能提升CPI,将会导致整体提价情况受到严重影响[2]。

二、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下财政政策要点

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之下,财政部门必须要做出正确的取向分析,并针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实?H情况,全面开展各类工作,确保自身的正确取向。在此期间,政府部门必须要遵循以下几点要点:

第一,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之下,经济状态与发展趋势较为明确,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因此,财政部门要将预防经济危机干扰作为基础,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最为重要的就是规避房地产行业风险,改善房地产产品结构,使其可以满足现代化经济发展需求。首先,我国政府部门需要全面分析次贷危机,并利用先进的工作方式处理各类问题。其次,财政部门必须要科学调整房地产商业结构,并对各类敏感时期进行分析,一旦出现影响国家经济安全保障的问题,就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在保证房地产贷款政策的情况下,降低房地产的价格。在此期间,不可以利用挤压房价的方式对其进行管理,规避房地产房价泡沫的问题[3]。

第二,财政部门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宏观经济情况,保证在实际工作中,科学分析市场内部需求,并对外来风险进行抵制,满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内部需求,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改善。同时,财政部门还要明确个人所得税的扣除标准,积极建设教育体系、医疗体系、养老体系等,保证可以深入落实政府部门相关补贴。尤其是一些生活困难的群体,必须要予以一定的生活补助。对于居民的发展而言,需要控制其多方面收入,提升居民的消费水平,鼓励我国东部的各类企业向着西部的方向发展,并针对转移与科研项目给予一定的奖励,吸引更多企业开展转移等活动,在提升企业积极性的情况下,优化西部的经济结构,促进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4]。

三、制定长期的规划目标

财政部门在实际发展中,必须要根据我国宏观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的特点与规律,对其进行积极的改革,除了要保证完成短期目标之外,还要制定属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明确财政政策取向,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改革,保证可以满足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逐渐提升其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在财政部门政策取向明确中,必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便利的融资渠道,利用宏观调控的方式,对实体经济进行管理,避免出现中小型企业经济断裂或是破产的现象。同时,财政部门要根据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对其进行全面的分析,借鉴发达国家中小型企业财政扶持项目,对自身的财政政策进行改革,利用新方式促进我国中小型企业的长远进步。

第二,我国财政部门必须要科学管理个人所得税项目,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革,在保证社会公平性的情况下,缩小个人贫富差异,促进我国经济的正确发展。在对个人所得税项目进行管理的时候,财政部门必须要对其免征额度进行分析,明确财政标准,保证可以根据个人所得税的改革需求,对其进行全面的优化处理,规避各类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三,我国财政部门在明确政策取向的过程中,必须要深入改革国有资产的产权,维护国家资产权益,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并针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需求,对产权进行管理,利用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各类管理工作。

财政相关政策范文4

以图书馆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是能够推动图书行业进步的方式,也是能够推动图书馆藏书资源和谐共进的手段,同样是建立地区性藏书资源共享的模式,其对图书馆业务造成的影响同样是各种角度的,怎样消除政府采购对图书馆业务产生的不良影响是当前人们主要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采购对图书馆业务造成的影响

1.订购模式的改变

政府采购之前,大部分图书馆藏书资料的采访均基于该图书馆的规划自主进行,应用原有采购方式,图书馆针对书籍出版商的选取具备自主决定权;但政府采购的方式中,管理图书采购的有关机构优先对书籍出版社商实行筛选,制定准入标准规定,此举为图书馆选取信誉较好的出版社商实行了保障;另外,因政府机构选用的出版商存在期限,通常属于短期,且并不连续,该形式直接影响了原有的长期采购模式的图书馆业务,为符合适政府采购的改变,许多图书馆不得不舍弃传统长期采购模式,转为短期和现场采购的模式。

2.采购时间变长

政府采购和原有图书馆自行采购模式比较,花费的采购时间更长,总体采购时间通常需具备必要的采购流程,其流程花费时间较多,但当前图书市场的价格在此阶段并非毫无改变,实行采购流程的这个时期,部分图书的储备有很大几率发生无法达到采购订单要求的数量,造成采购单的满足情况不佳,不能保证读者第一时间阅读新书和好书的要求,相关采购人员为消除此情况导致的问题,只能不再使用精选的采购模式,实行迅速的粗选模式,此种情况对选购的品质造成了不良影响。

3.提升图书资源科学配置的难度

由于图书馆的图书资源配置需求藏书相对更广泛,所有出版商均对发行图书的范畴与发行重点设定了不同标准,此类出版商的各种图书,均可能变为图书馆内藏书,但政府采购模式应用招标投标,首先提供给出版商公平公正竞争,其次,出版商为能够中标通常应用减价的市场竞争方式。此举造成了以下两种情况的出现:(1)中标的出版商数目较少,因此其供应的图书种类和数量都存在局限性,无法切实符合图书馆的标准要求。(2)出版商采用减价方式中标,则有很大几率对发行图书的品质造成影响。

4.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量提升

政府采购模式通常需要专款专用,出版商回扣的资金依然需用于采购,所以相同的采购经费通常比之前传统模式采购得多,这种形式对提高图书馆藏书量有利,可同时也提升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另外,因政府采购时间较长且灵敏性低下,采购的图书运输至图书馆的时间和现场采购相比有所增加,会造成之前的编排未结束,新采购的图书就到来的情况,为尽可能做完图书编排,工作人员只能加班工作,必定提升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5.出版商的编目数据信息不准确

从编排的图书信息统计与相关数据品质方面得出,大约十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图书编目数据信息存在问题。此种情况通常因出版商提供的编目数据大多数都出自当做参考数据来源的在版编目信息,但图书第二次出版编目信息在划分方面的错误信息被出版商借鉴。而出版商在编写801字段著录过程中,未切实填写出版商代码,导致编目人员不能迅速分辨编目信息出自采编阶段或出自出版商,则要工作人员从网络寻找相关数据实行比较再进行辨别,必定要花费更多时间,对编排工作进度造成影响。

二、解决政府采购对图书馆业务不良影响的对策

1.完善政府采购相关法规,设立且遵循有关规定

因政府采购具备其特殊性的特征,因此,需完善政府采购的法规,利用有关法规,政府采购过程和方式都要具备规范性,出版商和采购人员的行为也会受到切实制约,政府采购资金的应用会越来越透明,图书资源品质同时会获得实时监管。有关法规的规定中,图书馆也需根基于自身藏书资源的现实状况,于实践过程中持续积累经验,建立以政府采购方式为基础的,符合本身进步的采购体系。在学习实践中开拓创新,一些图书馆以本身特点为前提,已经制定了该采购方式中的体系,切实保障图书采购和图书编排信息总体品质。

2.强化供应商的招标和投标的监管工作

因当前招标投标体系并不完善,出版商通常应用减价方式进行竞争,此举为政府采购方式中最常见的情况,且其中隐含的问题呈连锁反应。出版商不遵守市场竞争规则,投标过程中,以极低的价格竞争,对图书行业市场竞争的秩序产生影响。若长时间不采取应对措施,必定对我国图书行业造成严重的负面作用。许多图书内容丰富且品质优秀的图书不仅不能得到应有的报酬,还不能进入图书馆藏书系统,也会降低出版商的热情,对我国图书行业进步产生制约。所以,进行招标阶段,不可只求当前利润,需有长远眼光,不可只以价格为主,需严格图书品质审查,且总体考虑出版商的供应图书途径、编目能力以及售后等各个方面。

3.图书采编需有高效可行的计划

因政府采购花费时间更长,设立切实有效的图书采编计划是实现采购工作的关键组成部分,工作人员要基于现实状况,事先制定采购资金和成本预算以及招投标规划,对于文献采购分批的特征,科学使用采购经费,预先留出一些采购经费以采购出版商不能提供的特殊图书。相关图书编排工作要在新图书到达前基于采购规划,评估工作量,科学安排编排工作与人员分配。与此同时,根据图书特征各异,分配编目次序。总而言之,需从现实工作中强化思考,归纳采购经验和原理,设立科学的规划且顺利贯彻进行。

4.推动政府采购的网络信息化进程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具备优秀的共享能力和管理能力,对政府采购的透明性有利,还能确保信息资源可以切实有效的应用,所以政府采购逐渐实现网络信息化是此后图书馆采购工作主要努力的方向。当前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构成的数据库已建立,该专家库在招标阶段,对相关专家随机选择,由专家对政府采购进行指示工作。还需设立有关图书馆专业的专业人员构成的数据库,以图书馆的角度对采购工作提出有针对和建设性的专业建议;并设立全国性的政府采购网络信息平台,将出版社,供应商以及图书馆互相联系,这样图书资源就能快捷有效地在其中进行传递,供求数据信息更加准确,提升图书馆采购编目的工作成效,对图书行业的稳步发展有利。

财政相关政策范文5

一、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意义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要求,为了盘活用好财政专项资金,把有限的资金用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满足群众迫切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非常有必要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财政专项资金运行机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财政用于支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逐年扩大。财政专项资金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专项资金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使用分散、效益不高以及管理混乱等问题,使资金的使用效益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国家政策的有效落实。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集中财力办大事的能力,影响了社会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财政专项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不规范。项目单位只重视项目资金的争取,对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严谨,项目资金的使用也不规范,财务管理弱化。有的项目单位不配备专职财务人员管理专项资金,人员变动频繁,甚至有些由不熟悉财经政策的人员管理资金。财务人员只负责会计核算,不主动参与项目的申报及实施,只是被动地处理账务,造成会计资料与项目决算数据的不一致。

(二)对财政专项资金的概念模糊。专项资金应是用于专门用途的资金,服务于事业。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对专项资金的界定不同,造成了管理与核算口径的不一致。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非税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按规定全额上缴财政专户,这类资金是否属于专项资金,界定并不明确。用款单位有的作为专项管理,有的自行开支,随意挪用。

(三)缺乏科学规范的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财政预算普遍遵循专项经费按实际编制的方法。但实际是什么,无法找到明确的规定。由于没有科学的依据,造成专项资金预算编制主观化,使得专项资金分配不均衡。有的用款单位专项资金大量结余,有的专项资金供给不足,严重影响了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存在变相套取现象。很多专项资金立项审批后,都要求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但由于地方经济困难,多数县、区配套资金不能到位,有的项目上面来多少钱就做多少的事,有的则做假配套。项目单位运用各种手段虚报配套资金,有的采取先转入后抽走的办法,有的采取虚假列支作为自筹资金,有的将未到位的资金作为应收款项处理,有的甚至采取制作虚假报表的办法。

(五)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步调不一致。编制财政预算就是为了合理安排及有效控制专项资金的使用。现实操作中编制与执行在时间和数量上均存在严重脱节的问题。有的项目没有批准,但前期费用已经列支;有的项目完工后资金才到位,出现项目经费红字;有的项目立项后资金拨付,但申请单位由于是为了申请资金而立项的,没有实际支出,发生资金移用问题。这些都给专项资金的规范管理造成严重困难,削弱了预算的控制作用。

(六)资金拨付不及时、不规范。有的项目投资计划下达较晚;有的项目财政部门资金到账晚;有的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进度缓慢;有的项目对已立项报批、申请拨付的不及时核查,造成项目单位财务信息的不对称。资金管理上不规范,与主管部门关系好的就拨的快,关系不好的资金难以到位;还有个别部门资金拨付时索要好处费,以种种借口拖延拨付等,造成资金滞留账面。

(七)专项资金不遵循“专款专用”。项目单位为了争取财政专项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在项目申报中造假。有的改变项目建设内容和地点,把甲项目资金用于乙项目;有的负责人“专款专用”的意识不强,没有实行单独核算,不设立专项资金账户,认为自己争取来的资金可以随意使用,不受任何限制,将项目资金与自有资金混合用于经常性支出、非专项性列支;有的低成本却高价结算,造成资金浪费损失。

(八)专项资金监督力度不够。资金拨付后,没有全方位跟踪监督。监督方法不先进,没有制定相应的日常监督制度,突击性检查多,事后监督多。一个项目有多个管理监督部门,表面看控制制度完善,但事实上各监管部门为了各自利益考虑,很难提供真实的项目资料。在利益驱使下,造成资金多头下达和交叉使用。专项资金的使用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和制度保障,造成各种违规现象,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在项目申报过程中,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没有考虑到地方财力和项目的市场效应,盲目跑资金、上项目,只顾眼前利益,不考虑长远效益。第二,有些主管部门存在应付的心态,认为财政专项资金应是财政部门的事,与己无关,放松甚至放弃了资金监管的责任。财政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财政监督缺位。只重视资金的规模和数量,不追踪资金使用的效益和质量;只重视资金的安全以及是否合法合规,缺乏对资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监督。第三,财政专项资金涉及面广,监督力量薄弱,无法做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方位监督管理,日常监督和事后专项检查不能有机结合,无法形成有效的共同监督的合力。第四,地方债务和地方事务繁多,政府和部门急需用钱,无奈挪用专项资金以解燃眉之急,造成很多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行为。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不完善,很多专项资金通过多个系统逐级划拨,没有统一的资金渠道,导致政府无法掌握资金的来源和使用方向。第五,对配套资金的认识不足,主要争取上级资金和无偿配套资金,只要项目到位,不关心地方应承担的配套资金。地方财政困难,拿不出相应的配套资金,但为了经济建设的发展积极争取项目,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配套资金不到位,上级资金下不来,只能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第六,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虽然国家出台了《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一套有关财政监督的体系,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仅限于原则性的规定,对财政监督工作方面规定的不够充分、系统,使得目前处罚手段上还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直接影响了财政监督效能的发挥。

四、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财务管理,规范会计核算。项目单位领导要高度重视专项资金的管理,无偿使用财政资金,应严格遵守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好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在掌握基本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项目情况,提前介入项目概预算。财务人员除了会计核算,还要起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作用,及时提供财务意见。

(二)明确定义财政专项资金的概念。财政专项资金是来源于财政,具有专门用途,需要单独核算的资金。财政专项资金种类繁多,有着不同的名称,具体内容也有一定的差别。财政专项资金来源于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以及政府性基金等,主要用于基本建设支出、专项业务支出、专项购置等其他专项支出。

(三)科学规范财政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认真做好预算编制前的准备工作,分析近年来财务收支情况与预算执行情况,提前编制下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编制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应拟定全年收支计划,确定资金使用规模。紧紧围绕专项中心工作,统筹兼顾,重点安排,资金优先用于需紧急解决且具有可行性的项目。编制项目预算,应细化到具体项目,进行科学论证,提高项目申报的质量,推进项目库建设。要做成一个项目,需经过谋划、论证、立项、审批等多个环节,过程复杂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要筛选出好的项目,建立项目库,用好财政资源。加大资金整合力度,集中财力办大事,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整体效益,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

(四)制定法规,确保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各地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并确保规范、约束力强。要根据地方实际,确定配套资金。区别经济发达和落后地区,充分考虑到困难地区的难处,相应降低配套比例。要积极鼓励项目单位自筹资金,采取政府多给一点,项目单位自筹一点,有关费用减免一点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财政部门要做好项目配套资金的财政预算,按项目合同规定的配套资金比例合理安排资金,并把配套资金执行情况作为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五)确保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一致。规范科学的预算编制就是为了保障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任务的顺利完成。各预算单位应根据预算编制,统一规划,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制定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大资金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支出。强化预算约束的刚性,加大预算执行的力度。

(六)采取积极措施,加快资金拨付进度。为提高资金申请和拨付的工作效率,要掌握预算指标的下达及拨付情况,对预算指标未下达项目单位的要及时了解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督促项目单位加快工程进度,确保项目资金按工程进度落实到位。规范资金拨付程序,转变观念化被动拨款为主动服务。主动到项目单位调研,到施工现场了解项目进度和资金需求。明确岗位,专人负责,加强部门与项目单位之间的沟通,保证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切实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七)强化财政专项资金“专款专用”的意识。专项资金有专门用途,不可以挪用。要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明确资金违规违法行为的处罚规定。引用领导问责制,从思想意识上予以警示,杜绝发生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严把审核关,加大项目申报的审核力度,从源头上控制资金按规定使用。建立资金使用方向、数量的追踪制度,保证专项资金的安全完整。

财政相关政策范文6

关键词:增值税 营业税 企业 财务管理

增值税是对企业在生产、流通环节的增值额课征的一种流转税。营业税是对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价款和费用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1]。营改增是税制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一步,意在解决重复征税,完善税制,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改革带来企业税负的变化一直备受关注。2011年11月17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明确从2012年1月1日起开始逐步实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3]。营改增的实施对现代企业特别是服务类型企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代企业要清楚认识到营改增给自己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合理调整和安排自己的财务活动。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营改增政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一、营改增政策的具体分析

营业税是对销售无形资产和不动产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外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增值税是对从事销售货物或修理修配劳务、提供加工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所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一种税。两种税是平行税,征税范围互补。当前两个税种的征收范围都已经是兼营或混合经营,会加重税务部门的征管和纳税人会计核算难度以及影响纳税的准确性[4]。

政府在整体税率的设计方面,还有简并下降的空间,当前增值税的税率分成:6%、11%、13%、17%,除此之外还有简易征收率3%,被大家诟病,增值税搞的有点像产品税。这不光影响企业经营,也影响了抵扣链条的完整程度。除非以后的抵扣环节税率统一,否则一定会有待遇不公、抵扣不足的情况发生。税率不简化,企业也肯定想尽办法钻空子,政府部门也可能借机寻租[5]。

二、营改增政策对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企业纳税处理产生影响

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企业最终缴纳的增值税为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抵扣的进项税越多,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就越少。因此,不少营改增企业想方设法要尽可能多地抵扣进项税,以降低企业增值税税负。但是,不是所有的进项税都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必须符合规定的范围和时限。当前营改增企业在抵扣进项税额时,必须满足规定范围、规定时限、规定凭证三个条件,否则将无法正常实现抵扣。对于免征增值税的13类项目,“营改增”企业必须关注符合免税的条件和审批程序,有些涉及政府审批的,应取得相关批文,同时保存相关资料,待税务机关需要时能够及时提供[6]。

(二)对企业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方面,现金流量表项目一般分为: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营业税被取代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所有支出均计入投资活动下“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而营业税被取代后,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所有支出需分项列示。

比如某某公司以1000万元承接了红酒溯源系统的研发,公司拿出400万元委托一家专业研发机构完成。在营改增之前,按照5%的营业税率,公司应缴纳50万元的营业税。但改增之后,按照6%的增值税税率及其计算方式,公司实纳税额为33.96万元,节省了22.64万元。虽然要征6% 的增值税,但因开发系统软件、购置硬件设备等可以抵扣,服务业板块实际税负低于3%。从这一笔交易来看,公司要交多少税,研发机构要交多少税,都可以清清楚楚地算出来,这就增加了税收的透明度。

(三)对税款计算内容产生的影响

据统计,关于增值税的法规文件2010年有650项,2011年有569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完成申报任务要填300多个表格。这对企业的会计、财务系统和电子化要求都很高。在面对营改增的时候,很多企业需要通过人员更新、流程改造和系统重建才可以合规地缴税[7]。同时增值税的征管程序比较复杂,对企业也造成了一些影响。据了解,运输企业集中采购汽油,可以在中石油、中石化拿到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专用发票。但是单车到加油站加一次油,加油站没办法开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专用发票,获取专票的程序比较复杂,影响了企业的抵扣。

三、营改增政策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营改增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长远来看,随着营改增的推进,增值税抵扣链条会逐渐完善,实际上是给了企业降低税负提供了条件,也推动企业升级,有利于新创业、新投资。但是企业在发展中也应该有相关对策。

(一)调整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营改增涉及了从营销到服务、从内部财务管理到外部业务规则的诸多领域,是对企业全方位的考验。虽然营改增虽然只是税种上的变化,实际上造成的是整个会计核算体系的改变。当前一些行业快速发展,很多业务和规则出台随意性强,因此积累了大量低效过时的产品、规则、流程。如果借此机会对原有业务规则、管理流程和资费营销案进行清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对支撑系统减负,就像进行一次体检,排毒养颜效果好[8]。

(二)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策略

企业可以考虑提高运营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开源节流。在采购环节必须要了解对方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以前采购考虑的因素就是价格最低,但现在把含税的因素加上,价格低也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比如,一些企业营改增后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3%的简易计征,但下游客户可能倾向于采购具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发票进行抵扣,这就形成倒逼机制,企业必须完善经营,否则将面临淘汰。现在营改增正倒逼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财务水平,仔细核算整个运营环节的税负变化情况。粗放式的经营必须有所改变,企业得考虑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结构调整。

(三)积极做好税收筹划工作

营改增对现代企业税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这种形势下,做好税收筹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现代企业应该以营改增为契机,在企业中成本专门的税收筹划部门,对国家税收政策进行了解,然后对自己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实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提高现代企业的收益。

总之,实行营改增政策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之举,现代企业应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深入研究评估营改增政策对企业的业务财务方面的影响,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素芬.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J].商业时代,2009(12)

[2]李朝红,刘璐.增值税转型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以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会计之友,2010(8)

[3]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EB],2011-11-l6

[4]何建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主要内容[J].西安:西部财会,2012(5)

[5]张俊杰.刍论增值税转型对电网企业的影响[J].广西电业,2008(08)

[6]佘云昊.增值税转型对电网企业的影响及对策[J].云南电业,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