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1
关键词 :古丝绸之路、城市文化 构建新丝路文化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一、古丝绸之路文明的寞落
古丝绸之路,通常所说的就是西汉时张骞和东汉时班超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陆路丝绸之路”。 人类历史上,“丝绸之路”曾是联结世界各个文明古国――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的纽带;也是横跨亚、非、欧洲各大帝国――马其顿、波斯、蒙古、奥斯曼的必经之路;亦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萨满教、祆教、景教、摩尼教、也里可温教等宗教文化的发祥地。[黎羌《古丝绸之路与新丝绸之路》 人民政协报特约文章2013.10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林梅村在《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中说,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和中世纪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经印度、中亚、西亚连接北非和欧洲,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文化交流之路”。今天因经济环境的变迁,“相望于道,往来不绝”古丝路商道的繁华已经不存在了,它已被东起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的10900公里国际铁路线所取代。曾经闻名于世的楼兰古城、高昌古城已经消失殆尽,而神秘悠远的丝路文化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不应该被淡忘,在建设新时期需要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和媒介。
二、丝绸之路城市文化特征分析
中国城市兴起始于夏商周时期,一直延续至今。中国城市发展的重心,从西到东,从北向南转移,后又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扩展,并形成了56个民族的城市经济、文化和民族建筑风格、民居形式,具有地方和多民族特色的城市。[ 《中国城市发展史》傅崇兰、白晨曦 曹文明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从中国西安,经陕西、甘肃、新疆,中亚、西亚诸国的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的众多城市大多都是曾经丝路古商道上的重镇或驿站,与丝绸之路渊源深厚,历史上曾经是古丝路文化的发祥地。今天这些城市是丝路文化承载地和传承者。以西安、兰州、敦煌、乌鲁木齐等为例,这些是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节点城市,对其城市文化的深入研究对传承“丝路文化”、构建新丝绸之路城市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丝绸之路发源地的西安,可赋予的称号太多,最具代表性的称谓就是“古都”二字。周、秦、汉、唐上千年的历史给这座城市打上了深深得“都城文化”烙印。都城文化强调王权重威、讲究礼制秩序是都城时期的长安基本的文化特色。今天的西安虽没有了皇城的地位光环,但历史积淀的厚重感是其文化特色的重要一面,从周丰京、镐京遗址、汉长安城、唐长安城、明城墙、钟鼓楼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和缩影。
兰州,又称金城、陆都、黄河之城。自古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埠重镇和著名的“茶马互市”。特殊的地理区位不仅成就了其重要的军事和交通枢纽地位,而且塑造了中国西北部独具特色的山水城市,“黄河文化”是其城市文化的象征。
乌鲁木齐,古准噶尔语,意为“优美的牧场”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多个民族大规模、高密度的共同生活使乌鲁木齐市的城市文化中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城市文化呈现典型的多元化,是包含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西域文化的浓缩。
敦煌正是因为它文化艺术的地位,使它的城市功能更加纯粹,城市形象极为鲜明。
从丝路沿线的城市文化特征分析,其文化的差异性体现于自身的本土化,首先是各自不同的地域自然环境所造就的自身形象特色,其次是城市的发展史决定了城市文化的个性与内涵。其城市文化的共性首先体现于的趋同性,其次是丝路沿线节点城市因其作为区域中心的地位决定,城市文化大多都呈现开放性与多元性。
三、丝绸之路城市文化发展局限性分析
城市的发展史就是城市文化的发展史。建国后,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铺天盖地展开的同时,城市文化发展驱动力远没有经济发展强劲。每个城市的文化发展虽然可以做到特色鲜明、独放异彩,但在城市文化发展趋向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都城文化是西安城市文化发展的根基,城市文化更多体现对历史文脉传承和挖掘。乌鲁木齐因地缘政治因素成为很多职能空间的叠加区,因而城市文化以多元性、开放性为最鲜明特性。相比较之下,兰州的城市文化受自然环境的塑造力更强一些,黄河文化成为其城市文化的代表和象征。这三座省会城市文化特色堪称独树一帜,但城市文化发展在区域中的辐射带动力没有充分显现,其主要原因:
1、城市文化发展受城市建设冲击影响太强。
城市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往往造成“建设性破环”,带来城市建设的文化败笔和文化误区。城市文化在发展的进程中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应对城市建设的冲击影响,导致文化事业发展缺乏目标性和导向性,缺失高度凝聚力和创新性。
2、城市文化发展缺乏开放性和融合性。
由于中华古代文化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一以贯之的发展系统,而且长久以来其文化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周边地区,这使得中国人把黄河、长江滋润的那片沃土视作唯一拥有高度文明的“化内之区”,而把周边及远方则是荒僻、简陋的教化不及的“化外之地”。[ 《中国城市发展史》傅崇兰、白晨曦 曹文明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三城市为例,在城市文化发展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虽同在丝路文化的大旗帜下,但都在培育和发展各自的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发展缺乏前瞻性。城市文化发展的开发度不够,交流融合不足。尤其是在丝绸之路文化复兴的使命下,各自承担的职能和贡献力还远远不足。
3、城市精神凝聚与塑造不强。
以西安为例,与其它城市相比较,城市文化潜质、资源禀赋资本是最强的,但作为核心软实力的城市文化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方面贡献不足、影响力不强。西安的文化发展太过依赖于历史,物质文化多于非物质文化、文化的展示性多于创新性。作为曾经的和未来的国际化大都市其城市文化缺失现代化和国际化。
城市文化是构筑国际都市高地的必要条件[城市文化》杨丽萍著大象出版社 2008]。比如“永恒之城”的罗马,“音乐之都”的维也纳、“现代文化之都”的纽约,正因为有鲜活的城市形象,有高度凝聚的城市精神,所以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才闻名于世。相比之下,丝路沿线的城市文化建设缺少对深厚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深度提炼,没有很好的物化到城市形态上,城市精神没有充分体现城市文化,或者说城市文化没有形成高度凝练的城市精神。
四、城市文化发展趋向
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丝路文化振兴的基础和源动力,城市文化不仅作为整合各种要素的凝聚力量,作为一种知识体系信仰体系,作为某一历史阶段特有的生活方式而存在,今天的城市文化还作为一种生产力而发挥作用[ 《城市文化》杨丽萍著大象出版社 2008]。
4.1培育和保持城市文化的生态特质。
首先了解城市文化生长根植的环境特征,就丝绸之路中国区域来讲,地域跨度大,自然环境变迁从资源富足、环境宜人的关中平原到地形起伏、荒凉没落的河西走廊再到干旱少雨、环境恶劣的西域沙漠绿洲。自然环境基质是塑造城市形象的根本,更是决定城市存亡的关键。丝绸之路上城镇的兴盛衰亡不是一种随机的变化,而是受丝绸之路沿线生态环境的制约,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水。所有被废弃的古城大多都是由于河流改道和断流所致[⑥ 《丝绸之路沿线城镇的兴衰》范少言王晓燕李健超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⑥。城市发展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逐步实现内涵式发展,把城市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冲击降到最低。尤其是西北地区,人、城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出。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健康之路,避免城市文化的同质化、平庸化。
4.2培育和保持城市文化的历史传统特质。
城市文化自然特质反映的是城市特点,那历史传统特质反映的是城市的品质。历史文化就像是伴随每个城市成长的基因,培育和保持城市文化的传统特质,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根本。城市发展要尊重历史,注重人文追求,体现历史文化价值的连续性。
城市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对于每个城市的古城池、历史街区不能只停留在保护和整治的层面,象西安的唐皇城、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地区。应该活化这些区域,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空间载体。具体来讲,首先应该疏解和简化这些区域的职能,以文物遗址展览、旅游服务业及居住为主。只有居民朴素的日常生活才能体现历史文化的存在价值。其次加强老街区的市政设施配套、提升环境品质和承载力。注重城市文化艺术的发展,将这些传统街区作为文化艺术培养和传播的场所。举办各类文化展览、论坛、艺术节庆活动,将城市的文化艺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氛围之中,让其在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汲取灵感和养料,将使城市艺术文化更具有影响力和创新性。
4.3培育和保持城市文化的精神特质。
城市的精神特质是城市文化的高度凝炼和升华,也可以说是城市文化提升后的物化或形象化,体现了城市的鲜明特征。例如西安被誉为“古城”、拉萨被誉为“太阳城”、济南被誉为“泉城”。
城市文化的精神特质越强,城市的影响力越强。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系统,城市的精神化身是集城市各个层面文化的大成,是时间的积累和历史的积淀,只有在历史传统文脉的延续和传承中这种精神特质才能显现和提升。所以,城市培育和保持城市文化的生态特质和历史传统特质是彰显城市精神特质的基础和前提,城市文化的精神特质是前面两种基础特质的升华。为什么在高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千城一面,严重的同质化发展的问题,首要原因是城市发展忽视了文化发展,缺失了精神元素。城市的发展没有形神兼备,因而就没有了个性和品位。丝路沿线城市文化发展要凸显差异化优势,提升城市知名度,发挥凝聚功能,塑造鲜明的城市精神形象。
以乌鲁木齐为例,高起点,新视野定位城市文化发展,重在深度挖掘培养地域文化尤其是西域音乐、乐器、舞蹈的艺术性。让多元的本土文化走向国际化。塑造鲜活的城市形象,以文化发展为契机,实现城市区位的国际化战略转变,从中国的尽端节点转变为中国面向中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跨国区域联络中心。
以兰州为例,其城市文化形态带有典型的地域环境特征,在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重在提高文化的创新性,使其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前提下,走向现代化。
西安的文化资源禀赋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所以西安城市文化建设肩负着中华民族的人文复兴和文化繁荣的重任。如果说乌鲁木齐的国际化是面向欧亚,那么西安要有打造全球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目标和壮志。
五、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文化发展目标
在全球化背景下,城市文化融合是个大的趋势。2013年9月出访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了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引发各方的高度关注,同时丝绸之路沿线地区再一次引起高度的关注。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发展机缘下,复兴丝路文化具有深远的划时代意义。
丝路文化复兴和新丝路文化体系的构建是丝路沿线城市文化大融合发展的目标。按照全球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要求,整合丝路沿线城市的文化资源,通过城市文化的融合提升,构建新丝路文化体系。
新丝路文化是集关中平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丝路商贸文化、宗教艺术文化及丝路沿线城市文化等各类文化之大成的东方文化。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2
新疆与内地早在汉通西域之前就开始了文化接触。中原文化在西部地区由东向西传播,北方草原文化也逐渐开始向南渗透,这就加速了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融。伴随着这一交融,驰骋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把中国与中亚、西亚等地的各个沙漠绿洲连接起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介。汉以后,随着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丝绸之路的进一步畅通和屯田制的推行,新疆成为东西方政治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影响西域地区。同时,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亦远播至此,大大丰富和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发展。
但和西域地区的国家正式建立关系却始于西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此后直至唐代,由于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枢地段,这条著名的贸易古道在天山南北,以血管般的道路系统,输送、交换着东西方不同文明的营养,使新疆文化既得益于东方的汉文化,又受到来自南亚、中亚、西亚以至希腊、罗马等西方文化的影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
新疆是西出阳关之后与陇原大地最近的贸易通道,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影响深远。因此,甘肃省博物馆在成功举办了大型基本陈列“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两年之后,特别推出了“天山南北・古道遗珍――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使观众通过展览了解新疆的历史、文化以及新疆段丝绸之路的重要地位和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次展出的127件(组)展品全部为珍贵文物。这是继1983年“新疆古尸展”之后,新疆文物在甘肃的首度展出。展览分为“古老的西域文明”、“多样的语言文字”、“流布的佛教信仰”、“华美的纺织艺术”、“多彩的社会生活”、“精致的美食遗存”、“形式多样的货币”七个单元。
古老的西域文明
主要展出陶器和青铜、黄金制品。
西域地区自遥远的旧石器时代起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从分布于天山南北的文化遗址可透视出西域早期居民过着狩猎与采集的生活,并开始使用陶器。器物上的简单装饰纹样不仅反映了西域远古居民的审美观和当地的原始艺术,亦充分显示着他们丰富而充实的精神世界。同时,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中部天山、南部昆仑山及阿尔金山等地区均发现岩刻画。此外,自伊犁河流域发现的青铜武士俑、对兽和瑞兽铜环,乌鲁木齐南山出土的蘑菇状立耳圈足铜及阿拉沟等地出土的黄金艺术品,则成为这一时期艺术成就的标志,显示出西域古老文明与中亚西亚草原青铜文化间的密切联系。
多样的语言文字
主要展出了衣文、焉耆龟兹文、回鹘文、阿拉伯文、哈卡尼亚文等古文字文书。
新疆是我国历史上使用过语言文字最多的地区。自汉代起,其独特且使用多种文字的结构开始成形。历史上,在新疆流行过汉文字、阿拉美文字和婆罗米文字三大文字系统,使用过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和闪含语系的18种语言。在众多的古代语言文字中,汉文为新疆发现古文字中时代最早者之一,其分布区域最广、类别最多、数量最大、内容最丰富。此外,衣文、焉耆龟兹文、回鹘文和察合台文等数量也较多。汉文文献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宗教方面,而民族文字之文献,除与世俗有关的官府文书、契约、公私往来信函外,宗教文献颇多,其中佛教文献居重要地位。1975年焉耆县锡克沁佛寺遗址出土的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是用焉耆语书写的一部大型分幕剧作,据目前所知,这是我国最早的剧本。吐鲁番阿斯塔那135号墓出土的粟特文买卖女奴文书立于高昌延寿十六年(639),内容完整,字体整洁美观,极富艺术性,是研究高昌历史和丝绸之路上的经济、民族状况的珍贵资料。
流布的佛教信仰
主要展出了佛教写经、菩萨头像、克孜尔石窟壁画摹本等。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经过几个世纪的完善与发展后开始东渐。在古代印度佛教东渐过程中,西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于阗是佛教传入我国的第一站。佛教传入新疆后很快成为当地居民信仰的第一宗教,而且还形成了于阗、疏勒、龟兹、焉耆和高昌等佛教中心。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大乘佛教已在新疆不少地方流布,并出现了于阗和高昌这两个中心。在于阗和高昌之间,则主要为小乘佛教流行地区,龟兹与焉耆是其中的代表。由于佛教在新疆的影响力非常大,因此,遗留的佛教文物及艺术品非常丰富,有佛教典籍、各类佛像、石窟与佛寺遗址、壁画、佛塔、舍利盒等。南北朝到唐代,是新疆佛教乃至佛教文化得以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石窟寺、寺院和佛塔几乎遍布了天山以南地区。其中,克孜尔38窟弥勒说法图摹本,线条流畅而不浮飘,具有龟兹壁画早期以石青、石绿、白为主调之特点,菩萨肌肤用线粗细均匀,勾勒出的体型丰满、坚韧而不呆板,展示了龟兹人体的“屈线盘丝”画法。
华美的纺织艺术
主要展出了保存完好的毛、丝、棉、麻等各种纺织品。
中国是最早发明丝绸的文明古国。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人织出的丝绸美如云霞,薄如蝉翼。然而,历史的风云使这些令人神往的丝绸消失在时间车轮碾碎的尘埃之中。所幸,西域漫卷的黄沙把古道上辗转运来的中国古代丝绸保存下来,并展现在了世人面前。新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得古遗址、古墓葬中的纺织品保存得相当完好。迄今发现的纺织品有毛、丝、棉、麻等,其中年代最早者为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毛纺织品。这些华美的纺织品,不仅作为衣料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在织制过程中,它们就作为古人表现思想、艺术、道德情操的对象,被倾注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呈现出东西文化交流融汇的祥和气息。其中,自洛浦山普拉墓地1号墓出土的马人武士壁挂为一大型艺术壁挂局部。上方一组为“马人”,下方是手持长矛的武士。壁挂织制精细,面部肌肉结构清晰写实,立体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吐鲁番阿斯塔那332号墓出土的联珠鸾鸟纹锦,其图案被称作是波斯萨珊式风格,克孜尔石窟壁画、波斯萨珊银器上都有这一特征的立鸟纹图案,为中西纹样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多彩的社会生活
主要展出隋唐时期新疆出土的的各类雕塑、绘画作品及生活必需品等。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新疆古代文化艺术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此时,不仅东西方优秀文化艺术流传到了新疆,并通过新疆传播到我国内地,而且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也随着商业贸易与交通的发展而向西流布,东西方艺术的相互渗透成为这一时期文化艺术的显著特点。在这块包容着诸多文化记忆的神秘土地上,先人们用各种艺术手法尽情地展示他们的生活。特别是社会发展鼎盛时期的隋唐时代,其文化遗产色彩斑斓,尤其是涌现出的各类雕塑、绘画作品及生活必需品等,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态和高雅的生活情调。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13号墓出土的墓主人生活图,以写实的手法表现了墓主人生前奢华的生活。整幅画面用笔粗放,线条简洁,形象古朴,信手挥洒,画风与河西地区魏晋时墓室壁画基本雷同。这是我国目前出土年代最早而且保存完好的一幅纸本画,弥足珍贵。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206号墓出土的彩绘俑身材比例适度,面部淡抹胭脂,绘斜红,状靥,眉间额际饰红色花钿,唇点朱;外罩彩色窄袖绢衣,腰系花锦宽带,披帛绕肩,衣裙曳地,宛若真人。那飘逸凝重的神态,纤若游丝而富有弹性的衣纹,典雅的神韵,引人遐想。这种绘与塑的巧妙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与吐鲁番出土的绢画舞伎图中的舞伎装束相似,并互为映照,再现了唐代盛寿乐舞的盛况。盛寿乐舞是武则天时期的创新,在同一时期,边远的西域多民族地区也出现了这种妆饰。由此可见,中原地区的文化对于边疆地区影响深远,并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关系。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187号墓出土的双童图, 描绘了两个正在草地上追逐嬉戏的儿童。画中的卷毛小狗的故乡在唐代称为“大秦”或“拂H”的东罗马帝国,故称拂H狗,是唐代从西域引进的新物种,后逐渐由王朝贡品演变成民间十分招人喜爱的。
精致的美食遗存
主要展出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的各种精致的花式糕点、麻花、小油馕、饺子、馄饨等。
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是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考古发掘和文献记载可知,天山南北不同历史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烤肉,制作手法比较原始的粟饼,精美的面点、饺子与粽子,各种干果及种类繁多的饮食器具等均展现出一幅幅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先民们在保持自我生命力延续的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从草原和高山地区以肉食为主,到绿洲地带居民逐步确立以麦、粟等粮食为主食,以蔬菜、瓜果和一定肉食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初步形成以蒸、煮、烤、煎、炸、烹为基本手法,以色、香、味、形为终极效应,具有整体性、完美性和营养性的综合烹饪艺术,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饮食体系和风味,掀开了饮食文化美化生活的历史篇章。
本次展出的各种花式糕点、麻花、小油馕、饺子、馄饨等,为我们探索唐代面点技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展现了当时居民较高的面食制作水平与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它们不仅再现了当时该地区居民的饮食构成,也体现了中原饮食文化的影响,实为国内外所罕见的珍贵文物。
形式多样的货币
主要展出在新疆流通过的各种古代货币。
早在汉以前新疆与中原地区就存有联系,丝绸之路的开通和西域都护府的设立使新疆与内地的联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原王朝铸造的钱币传入新疆地区,促进了当地货币经济的发展。由于受内地铸币业的影响及为满足市场流通,当地亦铸造了许多货币,如汉叶体钱、喀喇汗朝钱币、汉龟二体钱、龟兹小铜钱、高昌吉利钱、突骑施钱和回鹘钱币等。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3
[关键词]丝绸之路; 梵语戏剧;《沙恭达罗》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2)20-0032-03
一、 丝绸之路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研究关键词
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首先涉及丝绸之路的地理定位。许地山曾经提及中印交通史当中的两条路线,徐苹芳在《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一文中就该主题作了详尽的研究,更新了关于丝绸之路西南研究中的最新内容。根据徐文,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总括起来有四条:一是汉唐两京(长安和洛阳)经河西走廊至西域路,这是丝绸之路的主道,包括原、会北道和青海道,它因通过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中亚的若干沙漠地区而被称为丝绸之路的沙漠路线;二是中国北部的草原丝绸之路;三是中国四川、云南和的西南丝绸之路;四是中国东南沿海的海上丝绸之路。
关于梵剧的概念,尤其涉及丝绸之路梵语戏剧的传播及其影响,也需要进一步厘清。就其字面而言,“梵剧”是“梵语戏剧”的简称,是印度古代文学当中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国内文献中,对于相同的内容往往出现不同的名目从而引起混乱,所以有必要梳理清楚。许地山在上面引述的文章中除了在题目当中使用“梵剧”的说法,正文当中“印度戏剧”与梵剧的说法混用;金克木的《梵语文学史》中提到印度古代戏剧的内容,还有古典戏剧、印度古戏剧等不同的说法,但没有用到“梵剧”的字眼。季羡林主编的《印度古代文学史》中的古典梵语文学部分则把“马鸣的诗歌和戏剧”与跋娑十三剧以及迦梨陀娑等分列于“梵语佛教文学”与“古典梵语戏剧”名下,称马鸣是“杰出的佛教诗人和戏剧家”。因此,梵剧在时间与内容跨度上有比较宽的意义指称;尤其在丝绸之路的语境下,不同的梵剧有不同的内容差异。梵剧主要是语言上的限定,而本文中的梵剧传播其实不能包括所有的梵剧。在内容上主要是佛教梵语戏剧,在语言上基本用梵语演出。所以文中沿用印度戏剧的说法。
二、丝绸之路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的点与面
依照上文有关不同丝绸之路的分类,《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一书囊括了海上丝绸之路以外的丝绸之路有关印度戏剧的内容。目前为止,关于丝绸之路戏剧研究方面,除了这本专著似乎鲜有集大成者。《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中,作者突破汉族戏剧为中心的概念,依托于自己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视野,在论述中能高屋建瓴、融通浑阔;应用文献、文物、田野调查相结合的学术方法,将戏剧当作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中普遍存在的文化艺术形态,研究人类的戏剧;其旨在以比较文化学为视角,探索戏剧学、语言文字学、音韵学、宗教学、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各个领域,研究古代历史上中西戏剧文化交流的现象。在当时的学术背景下,作者把自己独特的学术眼光投向周边民族文化对中国整体的戏剧文化的影响,并执着地梳理这种文化交流的脉络;不仅注意印度佛教文化和梵剧的东渐,也涉及草原民族胡乐、胡曲、胡语、胡戏与杂剧关系的研究,道教音乐与佛道及“三教合一”乐舞、戏曲西渐的研究。这里之所以选择《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作为丝绸之路主道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的依据,正在于该书在丝绸之路戏剧文化研究方面丰富的资料、严密的演绎方面的权威性。关于丝绸之路主道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的立论,主要基于该著述的材料。作者在该书中层层演进,从不同的侧面演绎了印度戏剧的各种因素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与流布:其中包括佛教音乐的输入对于五台山佛教乐舞的影响、藏传佛教带来的原始宗教乐舞剧对藏戏的影响、戏剧概念的译介、演出场地与演出场合的演变、唐代俗讲文以及变文的出现与催生及其世俗化过程等。虽然书中依据日本学者得出的敦煌变文与中国传统戏曲之间源流关系的结论未免有孤证之嫌,但全书的论证不能说不充实。从音乐的传播到舞蹈的影响,再到戏台的考证,关于戏剧的传播与影响,作者从戏剧艺术的各个层面予以推演,论证有点有面,点面结合,不仅有具体作品关系的分析,也有理论研究成果的继承与发扬。我们可以从《弥勒会见记》、《惊梦记》等剧目的演变情况领略印度剧在丝绸之路的传播及影响。
《弥勒会见记》是讲述佛教的未来佛弥勒生平事迹的一部原始剧本。作品描述了弥勒菩萨上兜率天,以及在弥勒净土的各种趣事见闻。全剧由一个序幕和25幕正文组成,每幕标有地点、出场人物和演唱曲调,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剧本。作品以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优美的语言对白传播了佛教思想。9世纪的回鹘人主要信仰佛教,无论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把修建佛寺、抄写佛经作为一种功德。据考证,回鹘文本《弥勒会见记》就是有人想成就功德而抄写出的。根据此书的跋语得知,《弥勒会见记》经历了从印度语译为吐火罗语再转译为回鹘语的情形,此外还有哈密写本。在新疆境内发现的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的母本——吐火罗文写本是一部残本。吐火罗文是3~9世纪在今新疆库车、焉耆、吐鲁番等地使用的一种文字,它与印度文字有相似性。多种抄本的出现说明该剧当时在该地区受欢迎的程度,也间接反映了它对于当地的影响。就其文体特征而言,《弥勒会见记》在人物与故事情节的特征可将其纳入戏剧的行列,其中的人物对话早已摆脱客观的叙述体而演变成了主观角色性的戏剧代言体,剧本的佛教内容则又表明其印度文化的渊源。
三、南海迎来《沙恭达罗》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的泉州,印度文化在那里留下了至今难以泯灭的痕迹。泉州的文物可以部分地说明其与印度教文化的不解之缘。泉州临漳门外的“石祖”石造男生殖器,俗称“石笋”,可能是早期婆罗门教的遗物。《晋江县志》记载,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泉州知府高惠连认为石笋有伤风化,击断为二。可见泉州的石笋于11世纪初就已经存在,早于十二三世纪南印度出现的印度教林伽派。这根石笋,正是印度教徒的崇拜物“林伽”,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石雕生殖崇拜物。可见,至迟在公元11世纪初,泉州已经有印度教的存在。
宋初,泉州人认为石笋与风水有关,因为它象征着生命的再生,与婆罗门教湿婆神的功能是一致的。后来泉州石笋的崇拜融入民间信仰,人们认为对它崇拜可以人丁繁衍、仕进发达,所以,保存至今。
到了后来,侨居在泉州的印度商人们还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印度教寺,泉州人称之为“蕃佛寺”,寺址在泉州市南边。由此可见印度教的盛极一时。泉州城区发现的元代印度教寺的石构件,大多集中于南校场、通淮门附近和城西北隅。这表明元代泉州的印度教寺庙、祭坛有多处。泉州出土的印度教神话故事石刻,反映了泉州的印度教有不同的派别。如开元寺大雄宝殿后回廊的两根十六角形石柱上有毗湿奴的雕像,南校场上出土立姿毗湿奴雕像和摩罗、猴王哈努曼的石雕门框石。这一切表明,元代泉州有印度教毗湿奴教派创建的毗湿奴神庙。印度教湿婆教派崇拜男性生殖器,又视牛为神圣,泉州发现的元代湿婆石雕神像、“磨盘”石雕和石牛。这表明元代泉州有印度教湿婆教派创建的湿婆神庙。
20世纪20年代以来,泉州城区出土和发现大批印度教石刻,它们是湿婆神庙、毗湿奴神庙和祭坛的建筑构件。泉州开元寺紫云大殿后回廊中央,有两根雕刻精美、造型别致的古印度教石柱。石柱浮雕内容涉及印度教古代神话故事、中国神话传说和图案花草,但以印度古代神话故事居多。这些故事的中心内容都和公元前10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和公元前5世纪的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有关。
印度文化对泉州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有形的文物当中,也渗透在无形的言语当中。荷兰人施舟人在《海上丝绸之路与南音》的文章通过假设论证,用演绎的方法证明,尽管南音当中的部分乐音在当地的音乐传统中可以找到根源,但一部分却不能找到本土化因子,从而推论出南音的印度因素。杨钦章的“元代泉州与南印度关系新证”通过对当地文化的考察,充分挖掘其印度教文化特色。作者论证:泉州印度教神石刻的新发现以及遗物当中有南印度泰米尔人所书写碑铭这一史实,为理解印度教文化与泉州关系提供新的材料。
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珍藏着一部《贝叶经》,这是智者大师的遗物。这部藏在佛教名寺、传承可考的梵文经典,其实并非佛经,而是印度最富盛名的剧本——迦梨陀娑的《沙恭达罗》。“这部《贝叶经》共24页,今存仅19页,形如竹箨,字若蝇头,长约30厘米,宽约6厘米,嵌贴在楠木薄板上,装订成册,极为精致。从外形上猜度,应该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古代珍品。”
关于《沙恭达罗》剧本的发现,郑振铎有较详细的叙述:“前几年胡先骕先生曾在天台山的国清寺见到了很古老的梵文的写本,摄照了一段去问通晓梵文的陈寅恪先生。原来这写本乃是印度著名的戏曲《梭康特拉》(Sukantala)的一段。这真要算是一个大可惊异的消息。天台山!离传奇或戏文的发源地温州不远的所在,而有了这样的一部写本存在着!这大概不能是一件仅仅目之为偶然巧合的事件罢。” 智者大师,即天台宗开创人智顗(538~597),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代高僧,他“东西垂范,化通万里”,致力“圆融华梵”。从思想上讲,智者收集、阅读、甚至喜爱《沙恭达罗》一类非佛教的印度典籍,是完全可能的。但是后来郑振铎又否认了此事,据说国清寺发现的是别的梵本,而并非《沙恭达罗》。究竟是否真是,对于内容的考辨,将决定其与佛教或印度教的关系。虽然天台山目前为佛教圣地,但从上面关于印度教的各种文化遗产来看,印度教在当时的影响应该更深远。而《沙恭达罗》从剧情和主题以及人物等,都算不上与佛教有密切关联。剧中几乎所有的主角都经受了苦痛,而唯一受益的角色是因为出海而亡的商人。这种思想倾向与剧情中的恋爱叙述,很可能很合商人的胃口。因此,由商人自海路传来,也算顺理成章。
四、两种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及其内外因素
两条丝绸之路上的印度戏剧的传播与影响,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印度佛教史的发展。随着印度国内婆罗门教与佛教论战以及佛教的败退,佛教在印度随即衰落,其影响自然也就衰减。因此,一方面佛教信仰者转而追求向外的发展,对外宣扬佛教;另一方面对于城市商人来说,符合自己口味的,在民间市井流传的宫廷剧自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进而在航海贸易当中随着商业活动流传开来。
其二,在印度戏剧中,《沙恭达罗》是梵语戏剧的经典,也是全世界的文学经典。因此,也影响到了从宫廷到市井的民众,它进入出海贸易的商人视野也就自然而然。
其三,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断与续,原来陆上的佛教戏剧的流传影响,也会随着路线的断续而受到影响,所以,在海路丝绸之路也会出现佛教内容的印度戏剧。
[参考文献]
[1]许地山.梵剧体例及其在汉剧上的点点滴滴[A].中国戏剧起源[C].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89.
[2]徐苹芳.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J].文明,2007,(1):10~13.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4
因为我没去过敦煌,没见过飞天壁画,为了给学生讲明白什么是飞天,赶紧的在网上查资料、找图片,翻阅书籍杂志,终于弄清楚了: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所以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带学生“游览”过敦煌之后,让学生讲讲歌曲中一直重复演唱的“学那张骞出西域,丝绸之路情意长。”由于学生在历史课上学过张骞出使西域这一课,于是他们叽叽喳喳、七嘴八舌,看她们对张骞出使西域的事情经过了解的还是不错的,接下来谈谈张骞通西域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西方的物质与文化交流,中国的丝绸、精美的手工艺品、漆器、铜器、玉器等传列西方,而西域的诸如良马、骆驼、驼鸟、狮子等动物;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麻(芝麻)、胡豆(蚕豆)、胡萝卜、葡萄、大蒜、石榴、苜蓿等各种土产陆续传入中国。西方的绘画、音乐、雕塑、舞蹈、杂技也传入中国,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地理、历史等文化知识普及的差不多了,赶紧趁热打铁普及一下音乐知识,我把这首作品做了一个详细的分析:歌曲主要表达古代劳动人民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面对烈日风沙,不怕艰难困苦,与大自然抗争的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也把骆驼在沙漠里行进的那种坚韧步履与神态和它倔强的性格烘托出来,歌曲情景交融,形象生动、鲜明,达到了形神兼备、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
通过演唱,歌曲的主题思想被表现得淋沥尽致,把主人与骆驼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完美准确地刻画出了。歌曲采用A+B+C+A曲式结构,结构规整、严谨。这首合唱曲共分四段,开始以两个声部中速缓慢的向前推进,两声部用哼鸣来演唱,气息低沉、微弱,仿佛再现远方隐隐可见的骆队,随后旋律开始由低到高,力度由弱到中强,此时音乐给我们的场景是由依稀可见到完全清晰的变化过程,使音乐产生朦胧、遥远的艺术效果,让听众感受到骆队从远古蜿蜒而来的诗情画意。作品采用在合唱声部之间一长一短,一进一退的作曲手法,使两个声部交替有序,相互映衬。其中,抒展而悠长的高声部旋律用来表现主人饱满、激昂、向上的生活热情;而节奏明快的低声部旋律采用与之相反的切分节奏,与高声部形成了鲜明对比的音乐效果;并且节奏鲜明的低声部切分音准确地表现出骆驼在沙漠中行进时坚韧不拔的姿态。歌曲的音乐旋律和曲调优美动听,形成气氛热烈而稳健、意境深刻而美丽的音效氛围。这种氛围使听众仿佛感受到蔚蓝的天空下连绵无尽的沙丘,没有鸟叫,没有骚动,浩瀚的沙海一片寂静,只有清脆的驼铃在风中回响,天空中白云朵朵,烈日发出白光,远处是茫茫黄沙承载着,被蒸发的热浪,大地上黄沙漫漫中一群驼队由远及近从大漠边走来,一点一点的向我走近,驼队中骆驼们迈着坚强有力硕壮的腿昂首挺胸行进在黄沙上,宽大厚重的脚掌踏在柔软的黄沙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驼铃声响彻耳畔,划破长空,打破沉寂……。驼队的主人们走在这金色的大道上,时隐时现,使这幅美丽的画面更增添了梦幻般的色彩。第二段音乐通过变化拍子强弱规律,将第一、二小节进行了f、p的处理,把原来4/4拍的f、p、mf、p,处理成p、f、p、p来演唱,尤其是前2拍的“la”运用了上滑音的唱法,再加上旋律出现的8度大跳,使音乐在力度、强、弱等方面都形成了较大的对比,对比产生了进一步的音乐张力和音乐动感。形象地描绘了骆驼在一望无垠的沙漠中迈着坚定的步伐行进时的动态、神态。随着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歌曲的第三段音乐进行了新的变化,先是将速度进行加快,由于速度的变化整个音乐形象、音乐情绪都变得激动、欢快、热烈、激昂了。高声部以一个具有呼唤性的“哎”起唱,像是人们看到了曙光,极大地烘托了音乐的气氛。音乐旋律变得明快、悠扬、热烈、奔放,似乎对一切充满了信心,充分表达了人们即将到达目的地的那种激动的心情和情绪激昂的心境,展示了人们不畏艰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满怀激情取得最后胜利的喜悦心情。歌曲还将听众置入无数美轮美奂的飞天造型中,思绪随着舞动的飞天穿越时空,飞散的花雨化作一串一串律动的音符渗入心田!同时在历史上张赛不畏艰难险阻、不惧豺狼虎豹出使西域,勇走丝绸之路,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欧亚非各国与中国的友好往来。为在旋律上与高声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低声部采用了铿锵而有力的切分节奏,鼓点似的切分音,形象地描绘出骆队坚韧不拔坚的前行的生动画面,在这漫长而崎岖的征途上一路风尘仆仆,脚步是那么雄健、浑厚。此时音乐达到了全曲的,绽放出一种形神兼备的音乐形象和完美的艺术效果,伴随着凌空飘曳的衣裙,漫天飞舞的彩带,一副绚丽多姿、千变万化音乐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营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尾声时,音乐速度从新回到歌曲开始部分。“叮咚,叮咚,叮咚,叮咚……”驼铃声渐行渐远了,蜿蜒的队伍走过沙碛,身影慢慢地消失在地平线上,留下一片安谧。此情此景采取音乐从强到渐弱的处理方式,使音乐旋律由清晰逐渐变化为朦胧而遥远。这种产生结尾与开头的音乐形成对比鲜明的效果,使得歌曲前后相互照应,前面的音乐由弱到渐强,旋律从朦胧到清晰,给听众展现骆队从遥远的地方慢慢地走来的情景,而最后的音乐则是由强到渐弱,旋律从清晰到朦胧,展现出骆驼商队走向一片茫茫戈壁,慢慢地消失在天际,朝着远方的目标———敦煌继续前行的倔强背影。从《敦煌的故事》这首合唱歌曲中让我和学生一起领略了中国古代文明横亘千年的汉唐盛世的繁荣古道———丝绸之路的神秘和敦煌的美妙,使我和学生从音乐的奏鸣声对敦煌、对丝绸之路上的驼队产生遐想,被这首歌曲的音乐成功处理所感染,充分体现出歌唱是一种听觉的艺术,自己只有在对歌曲充分分析和理解后,才能准确地处理和表达,而歌曲的分析、处理是手段,表达才是目的,没有准确的分析,就不会有真挚情感的表达。作曲家运用不同的音乐处理手法,表达作品中的故事、人物、情感等,使歌曲情景交融,把人物与骆驼两种不同的音乐形象完美准确地刻画出来,形象生动、鲜明,达到了形神兼备、完美统一的艺术效果。这种作品的表达容易让人产生共鸣,让氛围在音乐包裹中,使人们有所感悟、有所遐想,这也正是一首好作品艺术价值的体现。
作者:王新乐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5
由于工作原因,爸爸几乎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当我问他哪个地方最特别,最美丽,他毫不犹豫地说:“丝路明珠——喀什!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爸爸对喀什情有独钟,每次说到喀什就会滔滔不绝讲起喀什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我都会听得如痴如醉,令我更向往喀什,更想看个究竟。
虽然我没有到过喀什,它对我来说是陌生的、神秘的,但是由于爸爸的影响,它又是熟悉的、亲切的。我从很多书籍中和网上了解到喀什的基本情况,喀什其古老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喀什是镶嵌在横贯东西方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不仅自然风光雄奇瑰丽,拥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还拥有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原始胡杨林,同时集沙漠、戈壁、绿洲、雪山、森林、草场、峡谷、河流以及世界高峰、高原、湖泊、丰富矿藏和众多口岸于一域的地方,而且人文历史多姿多彩,文化底蕴丰厚,她曾经是印度、波斯、阿拉伯、古希腊、古罗马和中原文化交流荟萃之地,具有东西方文明融汇的特点。每次查找喀什地图,我就会幻觉自己身临其境,真切看到一山一水。看到爸爸拍摄的照片,我也感到身在其中,亲切感受风土人情。
我向往喀什的博大,赞叹喀什的包容。丝绸之路选择了喀什,中西文化交流钟情于喀什,喀什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喀什是维吾尔民族特色和民俗风情保持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保留了更多原生态的文物古迹,以及许多至今仍在现实生活中使用着的古城区和建筑,集中体现了维吾尔民族风情,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的特色和精华。在喀什随处可以看见穿着传统的民族服饰和现代潮流服装各国人们,可以听到不同的外语和国内各种的方言,可以尝到各族各地特色美食。
听爸爸说喀什当地人勤劳勇敢、热情善良,我真想结识喀什的小朋友,深入交流各自的学习和生活,好好畅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深圳和喀什虽然远隔万里,但是我对喀什始终梦牵萦绕、无比神往。这不,昨夜我又做梦和喀什小朋友一起畅游喀什风景,饱览丝路风光……
翠竹小学五年级:何智阳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艺术范文6
关键词:地理教学;模式;构建
一、基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构建
这一模式的构建是以开发和利用课堂中人的关系为基点,构建地理大课堂(课外查资料,课内搞活动),以目标设计为先导,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宗旨,以小组分工合作活动方式为基础的教学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改善班级内的人文气氛、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为根本目标,倡导愉快学习。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成功的关键是学生的互动,小组成员的频繁交流,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评价者。
【案例】我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P15《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时,课前把全班分为西北、西南、东北三个大组,大组内再分为每5人一个小组自选本区内的一个主要少数民族,搜集、查阅该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服装、饮食文化、文化艺术、传统的体育活动、旅游资源等方面的资料、图片、视频选段,一个大组内合作出一个自编、自导、自演民族歌舞。每个小组推举出一位主题发言人。上课的第一阶段,让发言人将本组搜集加工的信息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把最具特点的表现出来,发言不超过4分钟),在发言人充满稚气的语言描述下再配合自制课件,将壮、回、维吾尔、苗、藏、蒙、满等一个个少数民族的区域特点、风土民情、经济生活、外表特征等情况尽显课堂之中。有的拿出一些学生把自己旅游时候穿少数民族服装照的照片也展示出来,有的把人民币拿出来展示少数民族的文字,有的还带来了旅游时候拍摄的视频资料,让同学一起分享。第二阶段以大组为单位,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记分,下列歌手各是什么少数民族的,其籍贯是什么省区的?韩红(藏族)、宋祖英(苗族)、腾格尔(蒙古族)、那英(满族)、络桑(藏族)、张惠妹(高山族)、容中尔甲(藏族)、原生态歌手:李怀英和李怀福兄妹(彝族)、卞英花(朝鲜族)、山鹰组合(彝族)、斯琴格日乐(蒙古族)艾尔肯(维吾尔族)、沙宝亮(回族)等。第三阶段仍以大组为单位表演本地区的民族歌舞,从而把整个课堂气氛推向。最后教师设立多种奖项,使每个组都能得到奖。
纵观这节课,学生的自主性和集体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始终处在浓厚的学习热情之中,身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愉悦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效果明显。这节课以全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置身其中,看不到失败者,看不到被遗忘的角落,几乎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将视野投放在广域的空间,迁移语文、历史、时政、艺术乃至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整合.赋予了新课程以全新的含义。
二、基于培养学生课外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教学模式构建
让学生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地理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并把地理信息运用与地理学习过程,这是新课程教学目标之一。培养搜集、处理、运用信息能力的途径应该既包括在常规教学里,也包括在新开设的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课程里,以及学生课外的地理学习活动中。在学习了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西北地区荒漠化防治》一课以后笔者设计了下面的活动。
[案例]再访“丝绸之路”。
活动目标(略)。
活动准备:
1.发动学生收集有关“丝绸之路”的书籍、资料、光盘、录像带、图片、实物等,将收集的资料汇总,共享学习资源。
2.按照自愿原则将学生组成探究小组:路线组、路上古代名人组、路上名胜古迹组、丝路诗歌组以及民族、物产及东西方交流组,教师对每小组的学习提出明确要求,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人都要写心得体会。
3.各小组制订出小组活动方案,选出小组活动主持人及上台展示活动的学生代表。
4.由各小组推荐评委一名,组成评审团,对各小组的活动进行评比。
5.将学生收集的各种资料以及探究成果摆放在橱窗内展出,供学生参观、浏览、学习。
活动过程(略)。